折梅典故
Ⅰ 有关梅的典故
1、“折梅寄远”——此典故出自南朝宋诗人陆凯的《赠范晔诗》“折花赠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借东风第一枝的梅将春的汛息、真挚的友情和浓浓的思念传递给友人范晔,梅花作为寄托相思感情的媒介物丰富着咏梅诗的内涵。
2、梅妻鹤子——指宋代著名诗人、高士林逋(字和靖)。以梅妻鹤子而闻名于天下的林逋,爱梅入魔,他不仅在小孤山遍增梅花,歌咏啸傲其中,而且终生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真正不同凡俗。林逋共写了咏梅诗七津八首,被称为“孤山八梅”,通过咏梅来表现自己品性的高洁。许多咏梅诗人在目己诗词中提及林逋,都表明自己与林逋相同的爱梅情结及超凡脱俗、高洁孤傲的节操、忘向。
Ⅱ 春风词笔典故
开始出现与梅有关的著名的典故有两个,都是在南朝的刘宋时期。一个是关于史回学家范晔的答故事。据《荆州记》记载:“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予晔。” 陆凯还随花附诗一首:“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真可谓新颖而独特,从此折梅寄远就成了一个浪漫的典故。另一个是关于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梅花妆”的故事。据《金陵志》上说,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某年的正月初七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号梅花妆,宫人皆效之,后成为古代妇女的妆式之一。这两个典故千百年来被人们于诗词歌赋中反复引用。南朝时还有一个关于梅花的典故也很有名,南宋的词人姜夔有一首著名的词《暗香》,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何逊是南朝时梁代著名的诗人,他曾经写过一首《扬州法曹梅花盛开》:“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因为这首诗,后人说起梅花的时候总是提起何逊,有时候说是“何逊梅花”,何逊也就成了与梅花有联系的典故了。
Ⅲ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卿寄一枝春。本诗作者通过寄赠梅花,表达
自己对他人的思念之情。。。。是这个吗?
Ⅳ 踏学寻梅的典故
踏雪寻梅 《红楼来梦》源
薛宝钗的堂妹薛宝琴,许配给都中梅翰林之子为妻,进京待嫁,来到贾府。此时正值隆冬,刚好下了一场大雪,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李纨组织姐妹们以"雪"为题办起诗社,大家在芦雪庭赏雪吟诗。李纨命宝玉去栊翠院向妙玉要一枝红梅。宝玉欣然从命,很快就折回一枝红梅。李纨又命邢岫烟、李纹、宝琴分别一红、梅、花三个字各赋诗一首。一时间,芦雪庭内热闹非常。贾母高兴,背着王熙凤等人坐轿来到芦雪庭,边夸梅花开的好,边饮酒取乐,大家陪着贾母玩笑。突然贾母见白雪之中,宝琴身披凫裘,旁边丫头抱着一瓶红梅,竟想画中的天仙一般。原来宝琴看栊翠院红梅开得好看,非常喜爱,也去栊翠院折了几枝。贾母见宝琴长得美如天仙,又很有才气,心中十分喜欢,有意为宝玉求婚。一问薛姨妈,才知早已许给梅翰林家,而且很快就要完婚,贾母只好作罢。这幅画描绘宝琴折梅回来的情景。
Ⅳ 古诗鉴赏题
折梅的典故出自《赠范晔》这首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回里的答“花”和“春”都是指梅花,因江南春来早,而垅头在北方,可能还冬雪消褪,所以诗人寄去一枝梅花,表达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梅花是春的象征,代表了诗人的美好祝福,诗人折梅远寄,显得志趣高雅,独具匠心。
可见,折梅这个典故可以表达美好祝福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经过引申,当然也可表达思念远方故乡之情,但是具体代表种感情要结合上下文和写作背景来看。《客舍对梅》中有“还怜客路龙山下”之句,“客路”是旅途、他乡的路的意思,据此可以认为“折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也就是说,折梅本身并没有直接与”故乡“挂钩,这个典故即可表达思乡之情,也可表达思人之情。说这首诗中的"折梅"表达的是思乡之情是通过分析作品的其它信息所得出的结论。
同理,断肠在这里所表达的也是思乡之情。
Ⅵ 国礼赠梅典故
梅是凌寒之花,代表坚韧,与中华民族的性格相似,以此自比;另,折梅寄远寓意着友谊。典出《赠范晔》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Ⅶ 折梅端为故人留什么意思
【出典】 见“驿路梅花”条。
【释义】 南朝宋人陆凯,在江南寄梅花一枝并诗一首与长安友人范晔。后世用作思念友人的典故,也用以咏梅。
【例句】 绣衣屡许携家酝,皂盖能忘折野梅。(杜甫《 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2446)这里化用“折梅”典,希望高适能来草堂折梅,暗寓思友之情。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后因以“驿使梅花”表示对亲友的问候及思念。
出处: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例句:
清·李调元《青门画菊见赠余亦自画墨梅答之仍用前韵》:“驿使梅花寄所思,老人特地写枯枝。”
故事:
驿使梅花的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期,陆凯与范晔是很好的朋友,两人经常书信往来。一年早春,陆凯遇到去长安的驿使,就折下一枝盛开的梅花,托信使带给远在长安的范晔,并作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常用:
一般成语
Ⅷ 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意思
春天折梅赠送远行的客人,
秋天采莲来滋补怀孕的人意思
Ⅸ 梅花的故事
1、最早的梅花诗
古今吟咏梅的诗词不下千篇,最早的一首是陆凯的“赠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予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陆凯与范晔是好友,常以书信来往。北魏景明二年,陆凯率兵渡过梅岭。正值岭梅怒放,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晔,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把一支梅花装在信袋里,暗暗捎给好友范晔。
范晔拆开信一看,里面赫然放着一枝梅花,并有诗一首。范晔被陆凯这种一身清白、忠贞爱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精神所感动,黯然泪下。
这件事传出以后,被南北两方文人称赞不已。后人以“一枝春”作为梅花的代称。也常用作咏梅和别后相思的典故,并成为词牌名。
2、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出外打仗,天气热得出奇,又找不到水源,几万人马喝不上水,情况相当危急,曹操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们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坡就到梅林了。
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此故事最早记载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假谲》中,望梅止渴充分表现出曹操的聪明才智和随机应变的才能。
3、寿阳公主梅花妆
“太平预览”记载,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某日仰卧于含章殿下,殿前的梅花树被微风一吹,落下来一朵梅花,不偏不正正好粘在公主的额上,而且怎么也揭不下来。
三天之后,梅花被清洗了下来,但公主额上却留下五个花瓣的印记,宫中女子见公主额上的梅花印非常美丽,都想效仿于是就剪梅花贴于额头。一种新的美容术从此诞生,当时被称为“梅花妆”。
这种装扮传到民间,成为民间女子、官宦小姐、及歌妓舞女们争相效仿的时尚妆容,一直到唐五代都非常流行。到宋代以后,女子渐渐不贴花钿了,但后来只要形容艳妆或精致的妆容,就用“梅花妆”一词。
4、王昭君香魂归故里化作梅花
传说正月梅花的司花神是王昭君,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具有梅花俏丽冷艳,超凡脱俗的容貌,还具有梅花高洁无畏奉献的精神意蕴,历代有关王昭君绘画多用白雪红梅作为背景,来隐喻身穿防雪戎服,骑马怀抱琵琶的王昭君。
王昭君深明大义,舍身和亲,敦眭汗胡的丰功伟绩,历来就受到人们的颂扬。历史学家翦伯赞赋诗评价说:汉武雄图载诗篇,长城万里通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正如青冢墓碑上所刻:一声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5、青梅煮酒论英雄
建安五年,董承约会刘备等立盟除曹。刘恐曹生疑,每天浇水,种菜。曹闻之后,设樽咀,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以论天下英雄,曹当时是以试探的心理来的设宴的,而刘则诚惶诚恐,希望不要引起曹的怀疑。
曹操与刘备,一个如升龙,跃于云上,虎视天下,所谓视天下无一物,曹操的措词是何等张扬。而刘备似隐龙,因为时机没到,羽翼未丰,还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机的时候又能急中生智,巧渡难关,不愧是曹操所指的英雄。
6、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此两句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梅花香自苦寒来,意思是捱过寒冷冬季的梅花更加的幽香,梅花香自苦寒来喻意要想拥有珍贵品质或美好才华等是需要不断的努力、修炼,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达到的。
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别的花都是春天才开,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梅花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梅的品格与气节就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最佳写照!
Ⅹ 有关梅花的典故
1、一枝春
陈师道《黄梅五首》(之三)“欲传千里信,暗折一枝春。”
诗中运用了“折梅寄远”的典故。此典故出自南朝宋诗人陆凯的《赠范晔诗》“折花赠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借东风第一枝的梅将春的汛息、真挚的友情和浓浓的思念传递给友人范晔,梅花作为寄托相思感情的媒介物丰富着咏梅诗的内涵。
2、西湖处士或孤山处士
西湖处士、孤山处士均指宋代著名诗人、高士林逋(字和靖)。以梅妻鹤子而闻名于天下的林逋,爱梅入魔,他不仅在小孤山遍增梅花,歌咏啸傲其中,而且终生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真正不同凡俗。
林逋共写了咏梅诗七津八首,被称为“孤山八梅”,通过咏梅来表现自己品性的高洁。许多咏梅诗人在目己诗词中提及林逋,都表明自己与林逋相同的爱梅情结及超凡脱俗、高洁孤傲的节操、忘向。同时“海妻鹤子”也成了典故。
3、梅花妆
“梅花妆”的典故是指寿阳公主正月初七在含章股下小卧,梅花飘落到他额上,成五瓣,拂之不不去,甚为好看,宫中美人皆纷纷仿效之。诗中运用“梅花妆”的典故,个仅说明梅花妆为女性仪仪容的修饰,它为女性增添了雅致和风韵,而且在说明女性对青春和生命的热爱之情。
4、何 郎
何郎,即何逊,曾做扬州法曹,在舍下种青梅树,日常吟咏其下,后迁洛阳,因思梅心切返扬州,正值梅花盛开,于是赏玩不已,被后人称为“知梅者”。何逊有诗《扬州法曹梅花盛开》“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海。衔霜当路发,映雷拟寒开。”写出了海花的盎然生机及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慨叹,对后世咏梅诗创作影响很大。
5、
高士、美人
此首诗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袁安卧雪,一是罗浮遇仙。(柳宗元《龙城录》),前者讲洛阳大雪时,人多外出乞食,袁安却高卧家中忍饥受寒,不求助于人。
后者讲陏赵师雄迁罗浮,天寒日暮,月色微明,于松林间酒肆旁见一美人淡妆素服,芳气袭人,举止高雅,因扣家门与之共饮。师雄醉卧至晓,发现自己在大梅花树下。用这两个典故把梅花比作卧雪高士,月下美人,突出了梅花凌寒傲雪,素淡馨香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