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陕西韩城典故

陕西韩城典故

发布时间: 2021-02-20 23:17:00

Ⅰ 陕西省韩城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司马迁祠,这个复是最有名的。推制荐。
明代四合院——党家村,有很多四合院/牌坊啥的,跟那种乔家大院差不多。
老城区,都是很老的房子和街道,没有高楼,比较有过去的味道,不过现在在改造中。
文庙,中国第二大的孔庙。有五子登科树。
王杰故居,闯王李自成行宫,都在老城街道上。
黄河,万亩荷塘,不过现在看不了了。
象山,山上葬着《保卫延安》的作者。
猴山,风景好交通部方便,我都没去过,现在可以摘野生枣子。
还有就是梁带村遗址,夏朝还是商朝的,极具考古价值,去过一次看不懂啥,就博物馆一样。
韩城欢迎你!

Ⅱ 韩城在古代时叫啥

古称:龙门、夏阳、冀亭

陕西韩城的回历史沿答革
http://www.hancheng.gov.cn/hcgl/ShowArticle.asp?ArticleID=199

Ⅲ 陕西韩城的名人

韩城是渭南的代管市,历史名人有司马迁、王杰、薛国观

Ⅳ 陕西韩城文化是如何起源的

历史文化 韩城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便有人类活动,历史人物众多,文物 古迹荟萃,有“文史之乡”和“关中文物最韩城”之美誉。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春秋时期赵武、乾隆年间名相王杰、现代著名作家杜鹏程等都诞生在韩城。韩城现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182处,馆藏文物万余件,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11处(司马迁祠墓、大禹庙、魏长城遗址、文庙、党家村古民居、普照寺、城隍庙、法王庙、玉皇后土庙、梁带村遗址、北营庙)。元、明、清古建筑遍布城乡,其中元代建筑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堪称陕西之最,位于韩城市昝村镇的普照寺被誉 为陕西元代建筑博物院。韩城享有“小北京”之称,明清四合院民居建筑保存完整,尤以党家村最为典型,被国内外专家赞誉为“世界民居之瑰宝”、“人类文明的活化石”。韩城的文化 遗产极为丰富,最具代表性质的有门楣题字、百面锣鼓、耍神楼、秧歌等。近年来,韩城市依托丰富的文物资源,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南司马迁祠墓、中古城和党家村、北龙门的旅游格局,并融入了陕西省旅游东环线。 韩城梁带村两周古墓群位于韩城市昝村镇,距市区7公里。2005年4月,陕西省文物局开始对其进行挖掘。这座古墓群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50米,总面积为33万平方米,目前卜⑾至街苣乖?95座、车马坑64座,其中大型墓葬7座。从去年5月开始发掘以来,K1、M19、M26(M代表“墓”、K代表“坑”)已发掘结束,M27号墓正在清理中。 已发掘的三座大墓陪葬品极其奢华,发掘取得了重大收获,大批金、玉、铜、漆、石、铁器等罕见文物出土,许多都是国内首次发现。特别是M27中随葬品及其丰富,或年代较早、或保存较好,亦能反映出墓主确定为一代国君。此次发掘墓葬保存完好,且有带铭铜器,墓地的国别及许多历史、文化和手工业工艺之谜即将被解开,尤其是古老的芮国的文化内涵、世系、地望等重大问题将逐渐被撩开其神秘面纱。三座大墓出土的铜礼器,特别是鼎、簋、方壶、甑的器形和纹饰,据以往铜礼器年代学研究成果,梁带村三座大墓的年代为春秋早期。 韩城梁带村两周墓地规模较大、级别较高、布局完整、保存较好,历史上少有被盗,这样的墓地的发现在我省尚属首次,在全国也属罕见。韩城市两周考古主要集中在遗址调查方面,两周时期的墓葬发掘基本处于空白,而陕西全省同时期的墓地亦发现甚少,所以本次发现的梁带村两周之际的高等级贵族墓地,为了解和研究陕西及黄河沿岸周代的考古学文化,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的墓葬制度以及社会历史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梁带村两周遗址已于今年5月被评为“2005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与此同时,国家文物局也将梁带村古墓群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城市梁带村两周遗址文物陈列馆于2009年4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 历史沿革 韩城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夏、商属雍州,《书·禹贡》有“龙门,禹贡雍州之域”的记录。相传夏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因而史以“龙门”为韩城地域的代称。 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名佚传)封于韩,食采于韩原一带,称韩(侯)国。周宣王时,秦仲少子康又受封于梁山,是谓梁(伯)国。周襄王十一年(前641年)为秦穆公所灭,今韩城市南古少梁即其都。明《韩城县志》载:“韩,候、伯之国也”。 春秋时,晋封韩武子万于韩原。《博物志》载:“韩,武子采邑”。武子后,献子厥从封姓为韩氏,当时,晋占有河西之地与秦接壤。周襄王七年(前645年),秦与晋惠公夷战于韩,秦败晋,虏其君,晋献河西地。周顷王二年春(前617年),晋伐秦,取少梁。 战国时,周贞定王二十八年(前441年),少梁城属魏。周威列王十四年(前412年),魏攻占秦繁庞。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韩、赵、魏三分晋地,少梁属魏。周显王七年(前362年),秦败魏于少梁,俘魏相公孙痤,攻取魏繁庞城。周显王十五年(前354年),秦与魏战元里(在今大荔县境内),斩首七千,取少梁。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年),秦更少梁为夏阳,置邑。 秦灭六国,夏阳属内史地。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正月,项羽先后分封三王,董翳被封为翟王,领陕西北部地区。八月,刘邦入关中。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分内史郡之一部分为左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左内史更名为左冯翊。夏阳属之。 新莽时,改夏阳为冀亭,属列尉大夫治。 东汉时期,光武中兴,国都东迁,西京三辅(京兆伊、左冯翊、右扶风)不变,冀亭又复名夏阳,仍属左冯翊。光武帝建武元年(25)至明帝永平二年(59),合阳并入夏阳。 三国时期,魏国雄居中原,夏阳属魏雍州冯翊郡,晋仍因之。后属华山郡。 东晋穆帝永和五年(349),上郡治所由肤施(今延安)迁居夏阳避羌乱。七年(351),苻健在长安建立前秦,夏阳属之。 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夏阳属华州华山郡。西魏废帝元钦二年(553),隶同州武乡郡。宇文觉废魏建立北周,明帝二年(558),夏阳并入合阳。 隋开皇十八年(598),夏阳自合阳分出,重新设县,以古韩国改名韩城,属冯翊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属西韩州。八年(625)州治迁韩城,领韩城、合阳、河西三县。太宗贞观八年(635)废州。肃宗乾元元年(758),改韩城为夏阳,隶河中府。昭宣帝天成二年(905)更名韩原县。 五代后梁时,仍属河中府。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复名韩城,隶同州。 北宋,隶永兴路定国军冯翊郡。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正月,金将娄宿,自韩城履冰入陕,关中遂没于金。金宣宗贞佑三年(1215年),设祯州,领韩城、合阳二县。 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废州为县,二年又复设祯州,县址迁至今县城西北二十里土岭。元顺帝至元六年(1340),撤祯州,改属同州,县址迁回原址。 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韩城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同州潼关道。 清初沿用明制,属西安府同州潼关道。雍正三年(1725),改同州为直隶州。十三年(1735)同州升府,韩城仍属之。 辛亥革命后,属陕西省关中道,民国十七年(1928),取消道制,直属省辖。民国二十八年(1939),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948年3月24日,韩城第二次解放。初属黄龙分区。1949年6月改属大荔分区。1950年5月大荔分区撤销,改 属渭南分区。1956年10月,直属省辖。1959年1月,合阳县及黄龙白马滩公社并入韩城。1961年8月,恢复原建置属,仍渭南专区,1972年3月改专区为地区,韩城仍为辖之。1983年10月国务院批准,1984年1月正式改县为市,仍属渭南地区。1985年2月国务院批准为开放城市。1986年12月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Ⅳ 战国时期的陕西省韩城市叫什么地名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韩城市,有三座古老的长城,即韩长城、梁长城、魏长城。
为何在弹丸之地有如此之多的长城呢?这还要从古韩城的历史谈起。大约在三千年前,夏商时期古韩城就设有县治(《尚书·禹项》黑水西河惟雍州……导河积石至龙门)。到了西周初,武王驾崩,成王年幼,三公辅佐周成王(周公、召公、毕公)。为了周王朝的巩固,周公于周成王四年,分别把武王的儿子、成王的弟弟等依次分封到邗(今河南鲁沁阳市西北)、晋(今山西翼城县西唐城)、应(今河南鲁山县东)、韩(今陕西韩城市西南)成为诸侯国,爵位都是侯,以屏护周朝王室。《说文解字》:韩,井垣也。地处原上又叫韩原,韩和韩原实指一个地名。爵位是侯,又称韩侯国。成王十二年,王师、燕师帮助韩侯国建城(详见《竹书纪年卷七》),《诗经·大雅·韩奕》亦记载:“韩侯受命,王亲命之。溥彼韩城,燕师所完。”宋《太平寰宇记》:“隋文帝分合阳,于此置韩城县,以古韩城为名。”这就是今天的韩城来历。
公元前1031年,周武王之子的“韩侯”封地,在陕西韩城西南的韩原。为了防止晋国从东北方面的侵扰,韩侯在王师(兄长)和燕师(叔父)的帮助下,沿韩原边境筑长城,史称韩侯城,即古韩城。这是我国最早为防犯侵略而修筑的长城。
韩长城分布在韩城市龙亭、芝阳等乡镇,东起黄河边上的城南村,向西经马陵庄、东西论功、大鹏、新庄等村落,从清水村跨芝水河谷,朝西北方向经南英村至巍山北麓的西英村,城墙呈弧形,全长约有15公里,是一条宏伟宽厚的长城。城南马陵庄至龙亭塬段,有城墙遗存约2871米,残高0.5至2.5米,底宽5米,南距魏长城约120米,几乎是平行的;马陵至新庄段,在大鹏村东北,南距魏长城56米处发现有城墙夯土遗迹,高2米,底宽4.5米,向西仍可看到鱼脊背形高出地面的土垄;根据城墙制作技术,夯土层及夯窝分析,夯土层薄厚极不均匀,最薄6厘米,最厚18厘米,后来的春秋时期的梁长城和战国时期的魏长城夯土层均为10厘米左右,相比之下韩长城显然粗糙,这些都说明它早于春秋战国时期。
韩长城遗址的发现为韩城的历史沿革提供了实物佐证,对于确定韩侯的封地韩原的具体位置有着重要的作用。建议“韩长城”应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周晚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秦襄公列为诸侯,赐予岐以西之地。同时还封秦仲最小的儿子,襄公的叔父康于梁国(今陕西韩城市南芝川镇附近)。宋《通志·氏族略》记载:“秦仲有功,周平王封其少子康于夏阳梁山。”
梁国的封地叫梁,少梁是梁国的都城。爵位是伯,因而又称梁伯国。梁伯康与秦同祖,姓赢氏。梁伯奉行的外交政策先是朝秦,后是亲晋。由于他的外交政策不稳定,秦和晋都不信任他,梁伯只好在国内大兴土木筑城凿池以防入侵。
梁长城遗址(又称少梁城遗址)分布在韩城市南芝川、龙亭两个乡镇,城里包括东、西少梁、城新村、瓦头、芝北、芝西、芝川、芝东、芝原、城北等十余个自然村,其都城中心在居水,芝水交汇处的芝川镇。城墙大体是依川塬地形,用土夯筑而成,总长约11公里。南墙在南塬上,呈东西走向,第一段在城北村北,城墙长1650,米残高2米,厚2.5米,靠墙基外侧宽51米,城壕深2米;第二段在芝原村西,城墙长826米,残高2.7米,厚5米,靠墙基外侧宽有43米,与第一段虽隔一条寨子沟,但两段城墙壕却连在一条直线上。第三段西墙跨芝水河谷,在瓦头村西,城墙由低到高依坡而上,长747米,高出地面3.2米,厚7米,外侧以沟为城壕。第四段在高门塬上,位于堡安村东,与前段相衔接,城墙长513米,突出地面3.5米,厚4米,在老扬沟两侧的城墙分别长392米和480米,因沿塬边筑墙无城壕。北墙西段与西墙第四段衔接,在贾坡形成西北拐角,长912米,残高5米,外侧以沟为壕,经过居水河谷,延伸到西少梁村(今已不存)。第五段即东段城墙在苏东塬上城新村以北200米处,城墙长1073米,下基宽20米,顶宽3.5米,高10米,夯土层清晰,保存相当完好。外侧距墙基49米处有宽46米,深3.5米的城壕。东靠黄河天险。梁长城虽经2700多年的风雨剥蚀,自然与人为破坏,至今依然屹立在韩原大地上。

Ⅵ 陕西东部的韩城与韩国有什么历史渊源吗当地有什么景色呢

韩城市位于陕西省东部 韩国有个城市叫:汉城 ! 韩城和韩国没有一点关系!回
司马迁祠位于陕西省答韩城市芝川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韩城诸名胜之冠,据韩城县志记载:芝水原名陶渠水,相传汉武帝采灵芝于陶渠水之阳,改名芝水。 司马迁祠东临黄河,西枕梁山,始建于西晋永嘉4年。
东西长555米,南北宽229米,面积4.5万平方米。祠的北侧,断崖壁立,高约一百公尺。在祠前凭高俯视:黄河绕其前芝水漾乎左,西枕梁山之岗,南临千仞之祠院四周都是用砖砌起的数仞高的朵墙,远瞻俯瞰,备极雄伟。

Ⅶ 韩城历史上都有哪些名人

历史名人:司马迁、王杰、郝鼎臣、刘荫枢、薛国观、赵武、史阙疑
近代名人:史哲(俄语翻译)、杜鹏程
现代名人:冯远征(祖籍韩城)

Ⅷ 陕西、韩城有多少年历史

历史沿革
韩城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夏、商属雍州,《书·禹贡》有“龙门,禹贡雍州之域”的记录。相传夏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因而史以“龙门”为韩城地域的代称。
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名佚传)封于韩,食采于韩原一带,称韩(侯)国。周宣王时,秦仲少子康又受封于梁山,是谓梁(伯)国。周襄王十一年(前641年)为秦穆公所灭,今韩城市南古少梁即其都。明《韩城县志》载:“韩,候、伯之国也”。
春秋时,晋封韩武子万于韩原。《博物志》载:“韩,武子采邑”。武子后,献子厥从封姓为韩氏,当时,晋占有河西之地与秦接壤。周襄王七年(前645年),秦与晋惠公夷战于韩,秦败晋,虏其君,晋献河西地。周顷王二年春(前617年),晋伐秦,取少梁。
战国时,周贞定王二十八年(前441年),少梁城属魏。周威列王十四年(前412年),魏攻占秦繁庞。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韩、赵、魏三分晋地,少梁属魏。周显王七年(前362年),秦败魏于少梁,俘魏相公孙痤,攻取魏繁庞城。周显王十五年(前354年),秦与魏战元里(在今大荔县境内),斩首七千,取少梁。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年),秦更少梁为夏阳,置邑。
秦灭六国,夏阳属内史地。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正月,项羽先后分封三王,董翳被封为翟王,领陕西北部地区。八月,刘邦入关中。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分内史郡之一部分为左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左内史更名为左冯翊。夏阳属之。
新莽时,改夏阳为冀亭,属列尉大夫治。
东汉时期,光武中兴,国都东迁,西京三辅(京兆伊、左冯翊、右扶风不变,冀亭又复名夏阳,仍属左冯翊。光武帝建武元年(25)至明帝永平二年(59),合阳并入夏阳。
三国时期,魏国雄居中原,夏阳属魏雍州冯翊郡,晋仍因之。后属华山郡。
东晋穆帝永和五年(349),上郡治所由肤施(今延安)迁居夏阳避羌乱。七年(351),苻健在长安建立前秦,夏阳属之。
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夏阳属华州华山郡。西魏废帝元钦二年(553),隶同州武乡郡。宇文觉废魏建立北周,明帝二年(558),夏阳并入合阳。
隋开皇十八年(598),夏阳自合阳分出,重新设县,以古韩国改名韩城,属冯翊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属西韩州。八年(625)州治迁韩城,领韩城、合阳、河西三县。太宗贞观八年(635)废州。肃宗乾元元年(758),改韩城为夏阳,隶河中府。昭宣帝天成二年(905)更名韩原县。
五代后梁时,仍属河中府。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复名韩城,隶同州。
北宋,隶永兴路定国军冯翊郡。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正月,金将娄宿,自韩城履冰入陕,关中遂没于金。金宣宗贞佑三年(1215年),设祯州,领韩城、合阳二县。
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废州为县,二年又复设祯州,县址迁至今县城西北二十里土岭。元顺帝至元六年(1340),撤祯州,改属同州,县址迁回原址。
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韩城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同州潼关道。
清初沿用明制,属西安府同州潼关道。雍正三年(1725),改同州为直隶州。十三年(1735)同州升府,韩城仍属之。
辛亥革命后,属陕西省关中道,民国十七年(1928),取消道制,直属省辖。民国二十八年(1939),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948年3月24日,韩城第二次解放。初属黄龙分区。1949年6月改属大荔分区。1950年5月大荔分区撤销,改 属渭南分区。1956年10月,直属省辖。1959年1月,合阳县及黄龙白马滩公社并入韩城。1961年8月,恢复原建置属,仍渭南专区,1972年3月改专区为地区,韩城仍为辖之。1983年10月国务院批准,1984年1月正式改县为市,仍属渭南地区。1985年2月国务院批准为开放城市。1986年12月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