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歇后语
1. 孔明三气周瑜歇后语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孔明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 诸葛亮哭周瑜歇后语
1、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
2、故事简介
据《三国演义》记载:周瑜临死前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后人有诗叹曰:“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
周瑜死后,诸葛亮对刘备说:“亮观天象,将星聚于东方。亮当以吊丧为由,往江东走一遭,就寻闲士佐助主公。”玄德曰:“只恐吴中将士加害于先生。”孔明曰:“瑜在之日,亮犹不惧;今瑜已死,又何患乎?”乃与赵云引五百军,具祭礼,下船赶巴丘吊丧。
3、启示
孔明过江吊丧活动达到了三个目的。
一是显示了才华。很自然地表达了哀悼之情,祭文言词华丽,描述准确,表达到位,在东吴君臣面前充分展示了蜀相的学富五车和文韬武略。
二是展示了人格。在诸葛亮祭拜后,众将相谓曰:“人尽道公瑾与孔明不睦,今观其祭奠之情,人皆虚言也。”鲁肃见诸葛亮如此悲切,亦为感伤,自思曰:“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可见,孔明是大获全胜。
三是消除隔阂。本来周瑜被诸葛亮气死,这是吴国上下人所共知的事实,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为证!此时,东吴人对诸葛亮及刘备西蜀绝没有好感,甚至周瑜部下有杀诸葛亮为公瑾报仇的情绪。通过声泪俱下的哭诉和对亡人的不凡事迹列举评价,诸葛亮实现了化解仇恨、消除隔阂、继续联吴抗曹的目的。
3. 三国演义中关于周瑜的歇后语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4. 《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周瑜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相关歇后语: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
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比喻来之不易)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鲁肃上了孔明船—————糊里糊涂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曹操下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
曹操败走华容道—————兵荒马乱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猛张飞舞刀—————杀气腾腾
关羽开凤眼—————要杀人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孙权杀关羽—————嫁祸于人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张飞讨债—————声势凶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曹
操遇蒋干—————倒霉透了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阿斗当官—————有名无实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阿斗的江山—————白送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曹操转胎—————疑心重
周瑜病倒在芦花荡—————气煞
张飞战关羽—————忘了旧情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蒋干过江—————净干失着事
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
孔明用空城计—————迫不得已
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负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赵子龙出兵—————回回胜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关羽进皇宫—————单刀直入
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关羽守嫂嫂—————情谊为重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5. 描写周瑜的歇后语为人
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瑜要饭----- 穷嘟嘟(都督)
周瑜谋荆州 ----- 赔了夫人又折兵
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
6. 周瑜的歇后语
周瑜打黄盖 ——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7. 周瑜打算火攻曹营歇后语
周瑜打黄盖-----一个人愿打一个愿挨
8. 周瑜打黄盖的歇后语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用以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
在《三国演义回》中演绎:答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黄盖受命诈降到曹操的军营,为了取信于曹操,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黄盖一顿,让黄盖假装气愤而投敌。庞统劝曹操将战船连在一块,给周瑜利用火攻创造条件,最终孙刘联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周瑜打黄盖后来演变成一条歇后语。
(8)周瑜歇后语扩展阅读:
历史典故
赤壁之战时,为了让曹操上当,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奋勇当先,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甚有轻视之意。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斩首,因为黄盖是有功的老臣,因此诸将苦苦求情,周瑜将处罚改为笞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
这正是做给诈降吴营的蔡中蔡和看的,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蔡中蔡和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操便深信不疑,在黄盖领军前来时,丝毫没有防备措施,以至于后来的赤壁惨败,败走华容的局面出现。据说赤壁之战后的遗址经过岁月的沉淀,成为了今天的三国赤壁古战场。
9. 《三国》歇后语 关于周瑜的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周瑜病倒在芦花荡——气煞 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回兵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答打一个愿挨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哭周瑜——假仁假义 下面这些是三国里有名的,我实在找不到关于周瑜的了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鲁肃上了孔明船——糊里糊涂。 关公面前舞大刀——献丑。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黄忠射箭——老当益壮。 董桌进京——不怀好意。 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10. 关于诸葛亮和周瑜的歇后语
1、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
2、故事简介
据《三国演义》记载:周瑜临死前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后人有诗叹曰:“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
周瑜死后,诸葛亮对刘备说:“亮观天象,将星聚于东方。亮当以吊丧为由,往江东走一遭,就寻闲士佐助主公。”玄德曰:“只恐吴中将士加害于先生。”孔明曰:“瑜在之日,亮犹不惧;今瑜已死,又何患乎?”乃与赵云引五百军,具祭礼,下船赶巴丘吊丧。..
3、启示
孔明过江吊丧活动达到了三个目的。
一是显示了才华。很自然地表达了哀悼之情,祭文言词华丽,描述准确,表达到位,在东吴君臣面前充分展示了蜀相的学富五车和文韬武略。
二是展示了人格。在诸葛亮祭拜后,众将相谓曰:“人尽道公瑾与孔明不睦,今观其祭奠之情,人皆虚言也。”鲁肃见诸葛亮如此悲切,亦为感伤,自思曰:“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可见,孔明是大获全胜。
三是消除隔阂。本来周瑜被诸葛亮气死,这是吴国上下人所共知的事实,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为证!此时,东吴人对诸葛亮及刘备西蜀绝没有好感,甚至周瑜部下有杀诸葛亮为公瑾报仇的情绪。通过声泪俱下的哭诉和对亡人的不凡事迹列举评价,诸葛亮实现了化解仇恨、消除隔阂、继续联吴抗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