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典故
1. 关于清华大学的门的故事
清华园牌楼历史悠久、造型典雅,是清华大学标志性建筑,俗称二校门。
清华二校门始建于1909年,原为清华正门,门额上刻有晚清军机大臣那桐1911年题写的“清华园”大字。1966年8月24日,二校门被“清华大学红卫兵”当作“四旧”推倒、砸毁。1967年4月,在二校门旧址处建立起了毛泽东的巨型全身塑像。经“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领导人蒯大富向林彪夫人叶群提出,请林彪为此塑像落成亲笔题字,林彪写下了:“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一题字被铭刻在此塑像基座上。由于当时海军文艺团体的群众两派为争夺林彪的另一题字而发生武斗,林彪故意没有在给清华毛泽东塑像的题字上注明写给清华“文革”群众组织。1971年9月,林彪事件之后,他的题字被删除。1987年8月,毛泽东塑像被拆除,改换成清华大学主楼大厅北壁上方悬挂毛泽东青铜浮雕头像。在清华有关史料中是这样记述的:“这座塑像首开先例,在全国引发了共建毛主席塑像的风潮,在毛主席的严厉批评下才得以制止。20年后,在清华广大教职工和海内外校友的要求下,学校决定拆除这座毛泽东全身塑像,在原址重建清华二校门。同时学校郑重决定,在主楼大厅北墙上建立永久性的毛泽东青铜浮雕头像,以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历史功绩和对清华大学的关怀。”(《新清华》报1999年12月31日第1393期)1991年清华校庆80周年之际,在清华校友捐助下,二校门得以原址重建。
2. 历史上,清华校园中有哪些让你感动故事
历史上,清华校园中有哪些让你感动故事?因为清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学校,感人故事不胜枚举,给大家说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故事:
三、为国家科技建设,清华学子努力奋斗: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由于很多科学技术的落后,自己的工业没有办法发展。此时清华的大学生们,开始报效祖国,他们根本不计较艰苦的工作,也不会计较在偏远山区生活,正是这些学生们的努力,让中国的工业开始起步,让中国慢慢的成为世界强国。3. 北大清华历史典故什么时候开始建造和历史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版1912 年更名权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国学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4. 钱钟书在清华的故事
钱钟书于1929年9月进清华抄大袭学读书,其间是有很多故事。我略举一二:
(一)
钱钟书在清华的同班同学饶余威一九六八年在新加坡或台湾写了一篇《清华的回忆》,有一节提到钟书:“同学中我们受钱钟书的影响最大。他的中英文造诣很深,又精于哲学与心理学,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最怪的是上课时从不记笔记,只带一本和课堂无关的闲书,一面听讲一面看自己的书,也鼓励别人读书。……”
(二)
钱钟书曾告诉杨绛,他上课也带笔记本,只是不作笔记,却在本子上乱画。现在美国的许德振君和钟书是同系同班,他最初因钟书夺去了班上的第一名,曾想揍他一顿出气,因为他和钟书同学之前,经常是名列第一的。一次偶有个不能解决的问题,钟书向他讲解了,他很感激,两人成了朋友,上课常同坐在最后一排。许君上课时注意一位女同学,钟书就在笔记本上画了一系列的《许眼变化图》,在同班同学里颇为流传。
两则事情希望对您有用
5. 谁知道清华双清的故事
朱自清、浦江清
补充:
略谙掌故的人们,没准还记得,当年的北平曾有“清华双清”。“双清”者,一是大名鼎鼎的朱自清,一是鼎鼎大名的浦江清,也就是那个常在图书馆过夜的读书人。于今,朱自清依然声名显赫,浦江清却已知者不多。
然而,如果说有谁能真正与老清华文科共始终,有谁能最完整地见证其枯荣沧桑的话,那么,这个人,不是朱自清、闻一多,不是陈寅恪、冯友兰,也不是吴宓、潘光旦,当然更不是王国维、梁启超和赵元任,他只能是浦江清。
浦江清少负文才。大学时期,这羸弱的小青年很快以江南人特有的聪慧脱颖而出。他那令人惊艳的国文、外文和诗文,赢得了曲学大师吴梅的垂青,尤其得到了吴宓的器重。毕业后,因着吴宓的引荐,他来到了清华国学院,与陈寅恪对门而居,任其助教。
然而,一位年纪轻轻的后生,要胜任一代大师的助教,又谈何容易!在这里,他既要协助陈寅恪教学研究,又要研习东方学,还要辅佐吴宓编《大公报·文学副刊》,更要打理自己的事务。浦江清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先后掌握了法、德、希腊、拉丁、日、梵、满等多门语言;甚至还为陈寅恪编了一部梵文文法。以至于后来他与冯友兰赴欧游学时,一路与西人谈笑自如;这不曾留洋的小讲师那娴熟的英文法文,令留洋多年的冯大教授也自叹弗如。
那些年,北院9号的那盏灯,总是与14号的灯光隐然呼应,每每要在凌晨二三点才停歇。这正好就为那些暗夜往返的野兔、野猫和飞禽照亮了道路。
它同时照亮的还有灯的主人那特别的成才之路:他初则从吴宓治西洋文学,继则随陈寅恪习东方学,后又转入王国维所倾力的中国文史研究。几年悠游涵泳后,浦江清功力大进,终于将三巨头的心法集于一身。
浦江清虽用功极勤,下笔有神,治学却极谨严,轻易不做学术文章。在12年里,他的论文只有两篇。数量虽少,质量却高。其《八仙考》一俟问世,各界大表钦服。便是对学界大佬朱希祖都很不以为然的张荫麟也特地跑来祝贺。此文开始奠定了浦江清的学界地位。很快,他那“文史并进、博览无涯”的名气,便在学界不胫而走。其实,他不仅国文好、洋文好,而且诗词俱佳,棋牌在行,曲艺精工,甚至数理天文也无所不通。日后,浦江清久经酝酿,又推出了著名长文《词的讲解》。文章一出,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程千帆等名流均极表激赏,“盛称讲解之精”,以为在俞平伯名作《读词偶得》之上。仅此一文,就奠定了他作为词学高手的地位。
那一阵,“清华双清”这两个著名的小个子,与修伟潇洒的“清华三荪”(金龙荪、陈岱孙、叶企孙)相映成趣,各擅胜场。
却说那时清华教师待遇极高,生活清闲,过的是“活神仙”的日子,故极受异性青睐。外文系钱稻荪教授是国内仅见的日文泰斗,又是浦江清的老师。钱公对浦才华极是欣赏,不时邀其赴宴,好茶好酒款待。是时,钱家有女已长成,浦亦是大龄青年,钱氏之意不言自明。对此,朋侪极为热心,甚至远在英伦的朱自清也不远万里写信促成好事,说:“钱公之美德,实为大家风范,即此何必他求哉!”吴宓对自家情事可谓“浪漫”得到家了,可是对弟子的婚事毫不糊涂,恨铁不成钢地说:择妻还须择丈人,能有这样的泰山,你还遗憾什么!谁知浦和当年吴宓一般无二:万事聪敏,单单是在情事上拎不清。气得吴大骂。众人再三催促,浦再四推脱。其实他心里早已另有佳人。这佳人便是燕京的一位才女。可惜浦江清几经追求,终是无果。临末,女子托人捎话说其已有所属,请勿考虑。浦江清听了,沉默了半分钟,用英文说:“请告诉密丝蔡,我对她并无奢望,但愿保持一般友谊,希望能继续下去。”尽管如此,他还是苦苦单恋,直到女子嫁作他人妇。
后来有一次相亲时,女方只小谈了一会儿,就借故告辞了。理由是对方无长寿之相。不料,没几年,这女士自己却病倒先行了。直到欧游回国后,浦江清才在松江老家结识了一位女子,与之携手。而这时,北国已经烽烟渐起。
抗战胜利,联大解体。浦江清这才回到老家。他敲开门后,女儿立即急匆匆地向母亲汇报:“又来了一个姨夫!”原来他离家多年,女儿早已不识这“陌生人”了。这时的浦江清,已然憔悴瘦削,神采尽失,与先前判若两人。
浦江清家累已深,身体每况愈下;南方气候养人,不少名校也争相聘请。他终于决意留在东南。不意此时噩耗传来:闻一多在昆明不幸遇刺。朱自清力单难支,立即催他返校。家人反复挽留,他终是拒绝道:“系里正缺人,我怎能不去呢!”他立即北上,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地。在那熟悉的北院,他的邻居将有朱自清、刘崇鋐、曹靖华,有吕叔湘、杨业治、王瑶,还有王竹溪、华罗庚、余瑞璜和张青莲等。
是时,饱经蹂躏的清华园已经满目疮痍,万物萧条,杂花遍地,野兔横行。秋风徐来,落叶飘零。在金灿灿的落叶中,浦江清带着女儿寂然前行。前边早已有人相迎了。“来,快叫这位朱伯伯!”他说。女儿看到的是一位与父亲一样瘦小的男子。“就是《背影》的作者朱自清朱伯伯吗?”她惊问。“是的,你也知道?”浦江清也吃了一惊。
可惜一年多后,这位《背影》的作者匆匆离去。几十年的刻苦用功,也把浦江清素来羸弱的躯体渐渐掏空了。他的课越讲越漂亮,他的学问越做越深湛,而他的身体也越来越枯瘦。至1957年,浦江清也遽然倒下,匆匆离去。早年的“清华双清”,终于成了一段学苑佳话。
6. 清华大学有哪些学生经常吐槽的典故
韵苑食堂,因为饭抄贵而且袭难吃,被戏称为韵苑大酒店。绝望坡,因为坡距离很长,从东校区一直到喻园才没有坡度,令人很绝望。四年顶个球。青年园建校纪念碑,形状最上方是个球,四个柱子拖着。玩在武大,学在华科,爱在华师,吃在(这个很有争议,据说理工,财大,华农都会争取)
7. 清华为什么称为“水木清华”
将清华大学叫水木清华,有两个原因:
1、水木清华是清华大学清华园中最著名的景点,人们把水木清华作为清华大学的象征。
水木清华,位于清华大学工字厅的北侧。清华园的名字即来源于此,被称作清华园“园中之园”。水木清华的荷花池是清华园水系两湖一河之一(水木清华荷花池、近春园荷塘和万泉河),水域面积1000平方米,东边有一条小河流出,注入荷花池荷塘月色景区。
水木清华的主体景观是工字厅后面的一个荷塘,荷塘之畔垂杨山水之中掩映着一幢秀雅的古建筑,常与颐和园中的谐趣园相比。
荷塘南侧的古建本为工字厅的后厦,为“水木清华”的正廊,正额“水木清华”据历史记载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御笔。“水木清华”出于晋朝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正廊朱柱上悬有清代道光进士,咸丰、同治、光绪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咸丰皇帝即位后,借用99年前乾隆皇帝在此处的题词,把工字厅命名为“清华园”,清华园因此得名。
水木清华的景观设计者独具匠心,用山林环拢着一泓碧水,山水之间掩映着两座典雅的古亭,其中一亭中就悬挂着清华校徽的那座钟。
2、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专业,是清华大学的优势专业,是国内高校的领军,影响力很大。被誉为水木清华。
拓展资料: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49年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清华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逐步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在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开展“双一流”建设,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
清华大学校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与北五环之间,东临地铁13号线,西临北大、圆明园,是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清华园原为皇家园林,清朝康熙年间称熙春园,雍正、乾隆、咸丰先后居住于此,咸丰年间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
在清华二校门北边小山下,有一块被清华校友称为“清华第一碑”的“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为当年国学研究院师生为纪念王国维而立,碑铭上陈寅恪撰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恰是一代代清华学人精神的写照。
8. 寻找北大清华学生的故事
大部分考上抄北大清华袭的同学都是很努力的,只是别人没有看到罢了。动力最好从身边同学找,这样更长久些。可以想着不断提高自己,做到更好。我高中一直是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学习的。不管他成绩排多少名,只要某一个知识点上不如他,便认为他比自己好。不是自暴自弃,而是以此为动力,去超越他,完善自己。
9. 清华大学有哪些学生经常吐槽的典故
清华双杰,谋财害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