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走江湖典故

走江湖典故

发布时间: 2021-02-18 06:56:02

⑴ 水浒的典故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花和尚力服波皮,从泼皮买酒牵猪请鲁智深。智深连根拔直垂杨柳,众泼皮惊服。智深还席,为众泼皮使禅杖,林冲看见喝采,两人结为兄弟。
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调戏林冲之妻。林冲见是高衙内,虽然恼怒,但忍了。智深来助,林冲忍让。
高衙内思念林妻,富安和林冲好友陆虞候陆谦出卖朋友,请林冲去吃酒。高衙内却哄林妻到陆虞候家调戏,林冲闻讯赶到,衙内逾窗而逃。
老都管引陆谦、富安见高太尉,定下陷害林冲的计策。林冲中计被擒。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陆虞候再次设计陷害林冲,曾被林冲救过命的店主人李小二向林冲报告了消息,林冲怒寻陆谦不遇。
管营派林冲管草料场,欲烧死林冲。林冲杀死了差拨,富安,陆谦。
林冲在一庄上烤衣讨酒,打散庄客,醉倒雪地,被庄客捉住。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七星聚义,在黄泥冈东十里路的安乐村白胜处安身。
梁中书要杨志送宝,杨志不要大张旗鼓,而要扮做客商。并要老都管、两个虞候都听他的,不要在路上闹别扭。一行十五人,出北京城,取大路往东京进发。
正是五六月天气,酷热难行,军汉倒地。七个好汉装做贩枣子的小本经纪人,白胜装做卖酒的,八人使计用蒙汗药药倒众军汉,老都管,老虞候。
杨志喝得少,起得早,要跳冈自尽。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武松被宋江惊出一身汗,疟疾好了。武松要回到到清河县探望哥哥,宋江兄弟两个专程相送,与武松结束兄弟。
武松到阳谷县地面。在景阳冈打死猛虎。
知县赏钱一千贯,武松把钱散与猎户。知县抬举武松为步兵都头。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施恩告诉武松与蒋门神争夺快活林失利一事,武松要立即为施恩报仇,并与施恩结为兄弟。
武松喝了许多酒,来到快活林,在“河阳风月”酒肆将蒋门神夫人丢进酒缸。给蒋门神使了个玉环步,鸳鸯脚,打得蒋门神告饶。

⑵ 江湖一词最早出现在什么典故

江湖,词语含义较多,在古时指江河湖海、江西·湖南等,从抽象的角度来理解的话专。江湖应该是一定的属社会历史环境。江湖是很险峻的人生旅途。所以就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说法。较为熟知的是武侠小说中豪杰侠客所闯荡的社会,也指有人的地方(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现今大家脱口而出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语出古龙)”。另外有同名的小说、电影、游戏等。

⑶ 投石问路典故!怎么讲!

投石问路 成语发音: tóu shí wè lù
成语释疑: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投石问路有两种说法:
1.出自施公案(第二九二回)
原文:
施公道:“已着施安去看守了。”褚标不胜惊讶道:“大人中了那人投石问路的计了。”
2.民间传说,有一个走江湖的相士,一日,忽蒙县官召见。见面时县官对他说:“坐在身旁的三人当中,一位是我的夫人,其余是她的婢女。你若能指认哪一位是夫人,就可免你无罪。否则,你再在本县摆相命摊,我必将“妖言惑众”惩处你!”
相士将衣饰发型一致、年龄相仿同样面无表情的三位女子打量一眼,就对县官说:“这么简单的事,我徒弟都办得到!”他的徒弟应师父之命,将三位并排端坐的女孩子从左往右看,从右往左看,看了半天,仍然一头雾水。他满脸迷惘地对相士说:“师父你没有教过我啊?”
相士一巴掌拍在徒弟的脑袋上,同是,顺手一指其中一位女子说:“这位就是妇人!”
在场之人全部傻住了,没错,这人还真会看相。
事实是:相士一巴掌拍在徒弟脑袋上时,师徒二人的模样颇为滑稽。少见世面的两个丫环忍不住掩口而笑。那位依然端坐,面无表情的女子当然是见过世面又有教养的妇人啦。

⑷ 范蠡的典故是什么

希望对楼主有帮助:公元前年,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采纳大臣提出的“美人计”,选出越国美女献给吴王夫差,麻痹夫差的斗志。野史杂稗中如是说,越国大夫范蠡周游全国,遍访佳人。一日,在清清浣纱江畔,与家在古苎萝村西边的的西施(原名施夷光)相逢了。才子佳人,出演了一则一见钟情的故事。然而,国难当头,匹夫有责。范蠡以“爱国”的名义,背叛、出卖了爱情。他把绝代佳人西施选进宫里,与其他美丽的越女一起,进行歌舞礼仪等“培训”。大约在公元前490年,把以西施为首的越女献给吴王夫差。

幸运而不幸的夫差,对能歌善舞、风华绝代的西施深爱不疑。从此,歌舞宴平;从此,对西施甚至越国深信不疑。

而越王勾践,在暗暗地做着复仇的各种准备。“卧薪尝胆”、“养精蓄志”、“励精图治”、“发奋图强”——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国富兵强了;吴国,却在君王“从此不早朝”的松懈等现状中,逐步走向衰弱。

公元前473年,越国灭掉吴国,被围困在圣胥山的夫差走投无路,挥剑自刎。

无毒不丈夫。夫差在打败勾践后,给了勾践一条生路。所以,他最终败给夫差,是必然的。

何况,勾践等人太能忍了,自己忍辱负重,甚乃忍心送出自己国家的女子。以这些女子的屈辱与悲凉,换取越国东山再起的生存与发展环境。这种手段不能不说是高明,然而,不免过于自私、卑鄙。在这些方面,夫差哪里是勾践的对手。

传说中,越国胜利后,范蠡归隐江湖,与西施浪迹天涯,做了神仙眷侣。善良的人们多么期盼如此美好的结局,无锡蠡园就是一个明证。

但是,范蠡配么,他配拥有如此结局么?

如果他爱西施,那么——
若西施流泪,先湿的应是他的脸;
若西施悲伤,最苦的应是他的心。

如果他爱西施,必然是期望深情相依,厮守终生,直至地老天荒。

谁能想象,把自己心爱的人拱手让出,送给他人,送给自己的敌人?

倒是夫差,爱了西施一生,疼了西施一生,宠了西施一生。虽然,这“一生”,只有大概的十七年。或许,他到死都还在念着这个是令他国破家亡原因之一的女子的名字。

无法想象,一个柔弱的女子,西施,在这十七年里,怎样的柔肠百转,怎样的万剑穿心,怎样的肝肠寸断。爱人与仇人之间,祖国与敌国之间,她何从判断,何从选择?

也许,西施无从选择,残酷的世界也不许她选择。

多少年来,有多少人认为,西施背负着“祸国”、令吴国灭亡的恶名。

只有极少数人,能公正地站出来说话: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罗隐《西施》

在越国,西施能够得到“功臣”的荣誉吗?不可能!关于西施归宿的最有依据的说法,是被勾践夫人沉水淹死。

拥有“沉鱼”之美的西施,终究被沉入水中。

也好,还她一生流不尽的泪吧。

还她一颗冰清玉洁的女儿心吧。

⑸ 不如相忘于江湖的典故

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音:xǔ,慢慢呼气内之意)以湿,相容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喻相互扶持、苟延残喘,不如相忘于自然。)及《庄子·外篇·天运》:“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宣云:“喻小惠相及,不如相忘于浑沌,各得之为乐,又乌取乎仁义之区区者哉!”)。见[清]王先谦《庄子集解》。
相濡以沫
【汉语拼音】xiāng rú yǐ mò
【英文翻译】help each other when both are in humble circumstances
【成语释义】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成语例句】在自己最适宜的地方,快乐地生活,忘记对方,也忘记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

⑹ 投石问路的典故

投石问路的典故抄

民间传说,有袭一个走江湖的相士,一日,忽蒙县官召见。见面时县官对他说:“坐在身旁的三人当中,一位是我的夫人,其余是她的婢女。你若能指认哪一位是夫人,就可免你无罪。否则,你再在本县摆相命摊,我必将“妖言惑众”惩处你!”

相士将衣饰发型一致、年龄相仿同样面无表情的三位女子打量一眼,就对县官说:“这么简单的事,我徒弟都办得到!”他的徒弟应师父之命,将三位并排端坐的女孩子从左往右看,从右往左看,看了半天,仍然一头雾水。他满脸迷惘地对相士说:“师父你没有教过我啊?”

相士一巴掌拍在徒弟的脑袋上,同时,顺手一指其中一位女子说:“这位就是夫人!”

在场之人全部傻住了,没错,这人还真会看相。

事实是:相士一巴掌拍在徒弟脑袋上时,师徒二人的模样颇为滑稽。少见世面的两个丫环忍不住掩口而笑。那位依然端坐,面无表情的女子当然是见过世面又有教养的夫人啦。

投石问路的解释

发音:tóu shí wèn lù

解释:原指夜间潜入某院房前,先往院房内投以石子或石块,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看有没有人蹲守。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⑺ 赵匡胤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千里送京娘

宋太祖赵匡胤年少时,正处于五代十国,天下大乱,他就有一个拯救的心,年少轻狂的赵匡胤因得罪朝廷而闯荡江湖,走遍了天下各地,曾经路过华山,从一群强盗手里救下苦命女子赵京娘,匡胤与京娘结为兄妹并独行千里护送京娘回家。

京娘姓赵,山西永济人,年方十七,随父去曲阳烧香还愿遭劫,幸遇赵匡胤拔刀相救,千里送其回家,一路上赵匡胤对京娘体贴关怀。途径武安门道川,京娘晨起,临渊梳妆,向匡胤诉说爱慕之情。赵匡胤踌躇满志,婉言回绝。是时,一轮朝阳喷薄欲出,赵匡胤作《咏日》题于壁:“欲出未出光辣挞,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残星赶却月”。

另据冯梦龙《警世通言》记载,赵匡胤千里送京娘,京娘愿以终身相托,然而赵曰:“贤妹非是俺胶柱鼓瑟,本为义气千里相送,今若就私情与那个响马何异?况施恩图报非君子所为”。京娘道:“恩兄高见,妾今生不能补报大德,死当衔环结草。”京娘投湖自尽(又说因受到兄嫂猜疑而自尽),匡胤在悔恨交加中投军去,后来登基,追封京娘为贞义夫人。

遭姐追打

柴宗训年幼即位,赵匡胤英明而有度量,将士们都很服气他。周军将要北上作战,京城里流言纷纷,说:“出征的时候,要立点检做皇帝。”有的富人举家逃跑,但唯独宫中不知道这件事。赵匡胤害怕,就跑回家偷偷跟家里人商量:“这可怎么办?”他的姐姐正在厨房,听了面如铁色,举起擀面杖追着赵匡胤打:“大丈夫遇事不能自己做主,跑回家吓唬女人算什么本事?”赵匡胤沉默不语。

喜爱读书

赵匡胤虽是武将出身,却很喜爱读书,常手不释卷。他跟从柴荣平江淮(今淮河流域)时,有人向柴荣告密说,他用几辆车运载自己的私物,其中都是财宝。世宗派人去检查;车中却只有几千卷书籍。柴荣问他:“你是武将,要书有什么用!”赵匡胤回答说:“我没有好的计谋贡献给陛下,只能多读些书以增加自己的见识。”

赵匡胤称帝后,也很尊重和重用读书人。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疑难问题,问宰相赵普,赵普回答不出。再问读书人,学士陶谷、窦仪准确地回答出了,赵匡胤深有体会地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对于读书不多的文臣武将,赵匡胤也总是鼓励他们要多读书,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赵普正是在他的鼓励下才变得手不释卷的。赵匡胤用人不问资历。他一方面命令臣下要注意选拔有才能而缺少资历的人担当重任;另一方面,他自己也随时留心内外百官,见谁有什么长处和才能,他都暗暗地记在本子上。每当官位出缺,他就翻阅本子,选用适当的人去担任。这又使臣下都致力于提高自己。赵匡胤颇有胆略。在他称帝之初,节度使的势力很盛,骄横难制。有一天,赵匡胤将他们召来,授给他们每人一把佩剑,一副强弓,一匹骏马,然后他也单身上马,不带卫士,和这些节度使一起驰出皇宫。到了固子门的树林之中,又与他们一起下马饮酒。饮了几杯酒以后,赵匡胤突然对他们说:“这里僻静无人,你们之中谁想当皇帝的,可以杀了我,然后去登基。”这些节度使都被他的这种气概镇住了,一个个拜伏在地,战栗不止,连称“不敢,不敢”。赵匡胤再三询问,他们吓得只是埋头不语。赵匡胤就训斥他们说:“你们既然要我做天子,就应当各尽臣下的职责,今后不准再骄横不法,目无天子!”节度使们都三呼万岁,表示顺从。

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宋朝初期,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禁军军将也黄袍加身,使类似澶州兵变和陈桥兵变的历史剧重演,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威胁利诱双管齐下,暗示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赵匡胤与汉高祖、明太祖大杀功臣之举相较,被视为宽和的典范。

赵匡胤有一天召赵普问道:“从唐朝末世以来数十年,皇帝已经换了八个家族了,战争频繁不休不止,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什么原因呢?朕想停止天下兵戈,使国家长治久安,如何才能做到?”赵普回答:“陛下讲了这事,是天地人神之福啊。造成天下的混乱,非别的原因,就是藩镇的权力太大,君弱而臣强罢了。今日如想要解决这样的情况,唯有削弱藩镇的权力,限制他们的财政,将他们的精锐的军队没收,这样天下就会和平了。”

建隆二年(961年)七月,赵匡胤在退朝后留下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诸高级将领饮酒。酒至半酣,宋太祖对军将们说:“我若没有诸位,也当不了皇帝。虽然我贵为天子,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当了皇帝之后,我终日没有好好睡过。”此话令石守信等人大惊失色:“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命已定,谁敢再有异心?”赵匡胤说道:“谁不想要富贵?有朝一日,有人以黄袍披在你身上,拥戴你当皇帝。纵使你不想造反,还由得着你们吗?”

石守信等将领跪下磕头,哭着说:“臣等愚昧,不能了解此事该怎么处理,还请陛下可怜我们,指示一条生路。” 赵匡胤借机表达了自己让他们放弃兵权的想法,建议“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不如多累积一些金钱,买一些房产,传给后代子孙,家中多置歌妓舞伶,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没有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大臣们答谢说:“陛下能想到我们这事,对我们有起死回生的恩惠啊!”第二天,各位军将就称病,请求辞职,赵匡胤一一敕准,并且给予他们优厚的退休金。

雪夜访赵普

一个大雪天的夜晚,赵普正在家中读书,忽报有客人来访。赵普十分惊疑,只好出门迎接只见三个人立于风雪中之。为首一人,除下头上斗笠,赫然乃是皇帝赵匡胤。 赵普燃炭烧肉置酒以进,赵匡胤呼赵普妻为嫂,君臣甚为相得.谈话的中心是商量用兵北汉的问题.赵普认为: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等待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赵匡胤表示深合心意。

巧对徐铉

赵匡胤出兵讨伐南唐,南唐大臣徐铉对他说:“李煜没有罪,陛下师出无名。李煜和陛下,就好比地和天,儿子和父亲一样。天盖地,父亲庇佑儿子。”赵匡胤不以为然说:“既然是父子,为什么两处吃饭。”

⑻ 相濡以沫相忘江湖出自哪里典故是什么

相忘江湖:语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版,相濡以沫,不如权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两条鱼被困在车辙里面,为了生存,两条小鱼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
这样的情景也许令人感动,但是,
这样的生存环境并不是正常的,甚至是无奈的。对于鱼儿而言,最理想的情况是,海水终于漫上来,两条鱼也终于要回到属于它们自己的天地,最后,他们,相忘于江湖。在自己最适宜的地方,快乐的生活,忘记对方,也忘记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
能够忘记的鱼,或许是最快乐的。而如果有其中一条鱼不能忘记呢?
对于人,对于感情或许也是如此吧。
相濡以沫,有时是为了生存的必要或是无奈。
“相濡以沫”,或许令人感动;而“相忘于江湖”则是一种境界,或许更需要坦荡、淡泊的心境吧。
能够忘记,能够放弃,也是一种幸福

⑼ 投石问路是哪一个典故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内喻进行试探。

一个走江湖的相容士,一日,忽蒙县官召见。见面时县官对他说:“坐在身旁的三人当中,一位是我的夫人,其余是她的婢女。你若能指认哪一位是夫人,就可免你无罪。否则,你再在本县摆相命摊,我必将“妖言惑众”惩处你!”

相士将衣饰发型一致、年龄相仿同样面无表情的三位女子打量一眼,就对县官说:“这么简单的事,我徒弟都办得到!”他的徒弟应师父之命,将三位并排端坐的女孩子从左往右看,从右往左看,看了半天,仍然一头雾水。他满脸迷惘地对相士说:“师父你没有教过我啊?”
相士一巴掌拍在徒弟的脑袋上,同是,顺手一指其中一位女子说:“这位就是妇人!”

在场之人全部傻住了,没错,这人还真会看相。
事实是:相士一巴掌拍在徒弟脑袋上时,师徒二人的模样颇为滑稽。少见世面的两个丫环忍不住掩口而笑。那位依然端坐,面无表情的女子当然是见过世面又有教养的妇人啦。

⑽ 出奇制胜的成语典故

成语出处 唐陆贽 《论替换李楚琳》:“楚琳卒伍凡材,厮养贱品,因时扰攘,得肆猖狂,非有陷坚殪敌之雄,出奇制胜之略。”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刘仁甫]在嵩山少林寺学拳棒。学了些时,觉得徒有虚名,无甚出奇制胜处,于是奔走江湖,将近十年。”
典故
在春秋战国时期,乐毅和田单都是十分有名的将领。两人都擅长布阵打仗,精通兵法。有一次,他们俩碰巧在战场上对垒,田单带领齐国的军队,乐毅带领燕国部队。两军在即墨这个地方交战。乐毅把田单的军队包围了,田单和他的军队被困在了城里,乐毅为了减少士兵的伤亡,没有再继续攻打。田单在城中,也没有放松一点,他为了鼓舞战士的士气,不让他们惊慌,就和他们同吃同睡,让他们知道将领和自己在一起。
但是,三年过去了,田单的军队供给成了很大的问题,他们还是坚持不住了。而就在这时,燕国的国君死了,新的国君随即即位。田单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突围的好办法。他先派人到燕国散布谣言(rumors),说乐毅的种种坏话,扬言乐毅要起兵反燕或是要归顺他国。新即位的燕王不了解情况,加上乐毅兵权在握,屡立战功,人多势众,遭到了燕国大臣的妒嫉(envy),新燕王怕他功高盖主就把乐毅撤职了。乐毅在战地知道自己得罪了权贵,恐怕凶多吉少,就直接逃到赵国避难去了。
田单顺利地达到了第一个目的。于是又派人到与自己对垒的燕军中散播谣言说:“即墨人最怕被别人挖祖坟。祖坟一挖,他们就会惊慌失措,一定会使军心大乱。”乐毅走后,担任燕军将领的是一个无能的小人,只会溜须拍马,他听到了这样的传言就真的相信了,叫人去挖了即墨人的祖坟,结果即墨的军民非常气愤,立誓要报仇雪恨,跟燕军拼命,打仗的士气一下子就提高了。田单看敌军首领昏庸无能,齐军士气涌动,作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就假装向燕军投降。那个燕国将领还以为是自己叫人挖坟导致齐军投降,非常高兴。而就在此时,田单在城里命令士兵把刀子绑在牛角上,把鞭炮绑在牛尾巴上用彩色的绸子包住牛的全身。当齐军步行到燕军的附近时,单田就下令点燃鞭炮。牛听到鞭炮的声音都受了惊,发疯似地冲向燕军,吓得燕军四处逃跑。就这样燕军被打败了。司马迁后来在写史书时评价这次战争时说了“出奇制胜”这四个字。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