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宴典故
三国杀中的台词不仅反映了武将的性格,有的还概括了武将的丰功伟绩和人物生平。了解武将曾经在历史上留下的事迹,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武将的台词、技能、原画甚至是整个武将的设计思路。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这样的台词!
而该技能其实和历史的契合度不高,这是因为之前舍宴技能经过一次很大的改动,而之前版本的还是比较契合的。
小伙伴你们觉得还有哪些台词跟武将特别搭呢?
⑵ 间谍活动中的推倒油瓶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此谋略是采取一种极端措施,迫使敌方下意识地行动,使之"示形"和"显真"。
春秋时,吴国攻打越国,越王勾践深知不敌于吴国,便心生一计:他召见了几十名死囚,以厚待其家人为条件,让他们去充当特殊的"死间"。当吴军和越军相遇时,勾践下令让死囚换上越军服装出阵,排列成三行,高声狂呼几下后,便纷纷拔剑自刭。吴军将士大为惊诧,都呆住了。这时,勾践乘机突发奇兵,大败吴军。
勾践用死囚行"死间"之奇策(即"推倒油瓶"之计),断定吴军必然会突然惊呆(即"扶油瓶"),利用敌方这一下意识的空隙,尚未来得及反应,乘机夺取胜利。因为一般来说,看见油瓶突然倾倒,谁都会伸手去急扶,这一下意识的思维及行动,正好被善用间者所重视和利用。不过,间谍史上也有"见油瓶倒而不扶"的案例:
北宋大将李允则一次夜间犒赏将士,突然闻报军器库失火。众将士大惊,纷纷起身前往救火。但是李允则阻止了他们,依然"作乐饮酒不辍"。倾刻间,保证城池安全的军器库被烧成灰烬。罢宴后,李允则严令封锁军器库被毁的消息,"密遣吏,前往瀛州,以茗笼运器",不久,又使军器库中"军器完是",而"外人无知者"。宋枢密院得知此事后,向宋真宗上奏,"请劾(李允则)不救火状"。宋真宗说:他这样做,一定有原因,去查问一下到底是为什么?李允则答道:"兵械所藏,儆火甚严。方宴而焚,必奸细所为。若舍宴救火,事当不测。"宋真宗和枢密院因此而褒奖了李允则。
敌方间谍企图利用军器库失火、大多数将军于此紧急之中都会"见火而救"的下意识行动来伺机进行更大的破坏活动。然而,李允则非但"见火不救",而且还"作乐饮酒不辍",可见其有着极强的克制力和高超的辨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