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写作手法
Ⅰ 用一则成语或一句时写首诗意的品味和感悟
务教育人教版初中语文的阅读教材分为三个阶段,第三册乃第二阶段(联系生活,着重培养阅读各种文章的能力,课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内容兼顾表达方式编排)之始。六个单元同样分为两个部分,1-4单元为现代诗文,5、6单元为古代诗文。 现代诗文中,有三个单元着重培养阅读记叙文的能力。本册教材的附录中有《记叙文的阅读》一文,认真读好这篇知识短文,自然也就明白了记叙文该怎样阅读。阅读记叙文,除了要从整体上感受文章外,在阅读方法上,要通过把握记叙的要素和线索,懂得文章的基本要求;通过弄清记叙的顺序和人称,掌握文章的结构;通过分析叙述和描写,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通过研究议论和抒情,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照此去阅读学过的乃至未曾学过的记叙文,我们的阅读能力理应能够得以提高。 明白了记叙文该怎样阅读以后,在复习每个单元的课文时,还要注意单元教学的重点。这三个现代文单元共同的教学重点是:联系文体特点阅读记叙文。文体,是指文章体裁,三个单元的文体特点各有区别。 第一单元的课文反映的是重大事件,属于以叙述和描写为主的记叙文,训练目标是:①领悟课文丰富的思想内容,培养高尚品质和科学精神;②弄清消息、通讯的特点,逐步养成读报的习惯;③品味课文简明的语言,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力求简明。在复习第一单元的课文时,重点应定位在掌握记叙的要素,了解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消息、通讯等记叙形式。 “消息”乃是狭义的新闻,是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消息一般有三个特点:①让准确的事实说话;②报道迅速及时;③简明扼要。一条消息,通常包括标题(有的还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情况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尾,有时则将背景或结语暗含在主体中。消息多用记叙手法,写作时常常用到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消息的导语是开头两句话,主体部分分中、西、东三路分述;《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这篇消息围绕中心报道了大量很有价值的事实,引用了比较充分的背景资料。 “通讯”是报刊和广播电视常用的记写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通讯具有新闻性、评论性、形象性等特点。通讯里总是裹着一条消息,是在消息基础上的延伸和开掘,所以,它比消息的内容详细丰富,比消息的形式创造性强,比消息的写作技巧手法多样,比消息的风格富有文采,只是时效上不如消息迅速及时。《谁是最可爱的人》用了最能代表一般的三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行文以记叙为主,即便有不少篇幅的议论和抒情;《种树“种到”联合国》这篇通讯报道了王果香因植树造林、治理荒漠而被邀请赴日内瓦参加会议的特殊事件,通过这个人物、这个事件及其精彩的情节和细节表现了重大主题。 这个单元还有一篇新闻述评,新闻述评也属于新闻文体。新闻述评与新闻报道相比,具有理论性;与理论文章相比,具有新闻性。兼理论性与新闻性于一身,是新闻评论的特征,所以它往往得据真实准确的事而生发议论,得凭真实准确的事来讲透道理。《“挑战者”号追思》就是先摆出三个月前报道的新闻事实,继而再三联想,之后由大量事实中得出结论,这样由事及理,事理结合,文章自然血肉丰满,富于活力。 第二单元的课文构建的是人物画廊,训练目标是:①结合语境,把握语句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②掌握记叙文的一些特点,提高阅读记叙文的能力。复习的重点要放在记叙的顺序上,同时还要注意详写与略写,注意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篇散文,各自着力记述一个人的形象或特点。《阿长与》几乎是按生活的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其中简略回忆了长妈妈喜欢“切切察察”、摆成“大”字的睡相、有些多事、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讲“长毛”的故事等细节,重点则写买《山海经》一事,重点中透露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一面》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虽然是四年前的往事,但鲁迅给作者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而当鲁迅逝世之际,作者理所当然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自己的思念和敬仰之情。《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故事特简单,就写“我”那逐渐长大成熟的女儿,如何曾一度让“我”失望,又如何令“我”刮目相看,写得别有情致,告诉的道理可引发家长们深思,亦可启示孩子们成才。与此三篇记写他人所不同的是《我的信念》,《我的信念》是居里夫人对自己的性格、为人和理想、信念的总结与回顾,质朴的语言表达着真诚的感情,表现出一位卓越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一篇小说,通过插叙展示了一组人物群像。《驿路梨花》所写的故事,前后延续了十几年,时间跨度大,作者便在记叙过程中不断设置悬念,有节奏地穿插有关小茅屋的建造和照料过程,使得有关小茅屋的故事得到全面而细致的表现,从而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 第三单元的课文再现的是动物世界,训练目标是:①学会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领悟课文的内容;②体会记叙文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以及记叙文的语言的运用;③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复习重在整体感受课文、领悟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对记叙文中的描写、议论、抒情进行仔细体会。 《荔枝蜜》这篇散文赞美的是蜜蜂的奉献精神,实质上说的就是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抒写的是人生的一种价值观念。《猫》这篇散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故事的主体是“我”,主旨在于冤案的教训:仅仅根据一点可疑的迹象就作出判断,就会颠倒黑白,伤害无辜。《斑羚飞渡》这篇散文展示了斑羚种族极其悲壮的一幕,它们那可贵的整体精神和群体意识叫人意想不到,令人目瞪口呆。《心中的鹰》这篇散文再现了鹰被猎杀的悲剧,诗意地描绘了鹰的庄严和悲壮。《鹤群翔空》这篇散文重点写鹤鹰之战,之外还写了鹤群翔空的种种景象,种种美妙的鹤姿给人以美感,感人至深的到底还是鹤群那惊人的群体意识。所有这些写动物的文章,也如这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美不胜收,其中的象征意义更需要我们用心理解才行。 现代诗文中,有一个单元编排的都是诗歌,即第四单元接触了10首中外诗作,训练目标是:①体会诗歌中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情感;②品味形象、含蓄、精练的诗歌语言。学习的重点仍是诵读、背诵、欣赏。只有反复诵读,才有可能体会出诗歌中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真挚感情;必须能够把本单元学过的名家名诗熟练地背诵乃至准确地默写出来,这样也就积累了语言,积累了知识,积累了思想;如果我们好好读读课本附录中的《怎样读诗》一文,自然就能掌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达到对诗歌的欣赏了。欣赏诗歌,我们当然有必要了解这种文学样式的特点,明白它是抒情言志的,感情是它的基础,因而注意体会其中的感情内涵,注意其中比喻、象征的内涵,用心领悟其意象创造的具体氛围,并透过字里行间,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语句背后的深层意蕴,准确把握其中蕴含的深情,即读出它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欣赏诗歌,不可放过课本的提示中、注释中、课后小资料中的有关说明,务必仔细揣摩这些背景材料,并使之与具体的作品和作者密切结合,以求得准确理解。欣赏诗歌,基于知其然,尤要再三品味其练达、优美、生动、传神的精粹语言。学习诗歌的技巧在此,复习诗歌的有效方法也在此。 古代诗文两个单元的训练目标是:①整体感知课文,能借助注释将重点课文及段落译成现代汉语;②了解古代生活,感受众多的人物形象,学习课文写人的方法;③探讨课文中景物描写的技巧,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提高审美情趣;④赏析优美精彩、生动简练的语言;⑤对名篇诗文要熟读成诵,在背诵的过程中,细心体味名句,体会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古诗文的学习重点是:读读背背,了解大意。第25、30课的10首古诗词、第21课的《短文两篇》、第26课《五柳先生传》和第27课《小石潭记》是要求背诵的;其它篇目均要求“熟读课文”,如果有兴趣,最好也能背会,就只算是作为文化的积淀也只有益处。阅读这些反映古代生活的课文,除了反复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必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文言句式外,还要潜心揣摩古人怎样写人、怎样记事、怎样摹景、怎样抒情。因为古人写人记事状物言情篇幅短小,情节集中,语言优美凝练,生动传神,这些对我们学习以致精通记叙文是大有启发和帮助的。譬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仅80余字,寥寥数语就记叙了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断,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旷达而微妙的心境,语言朴素自然,富有诗情画意,仔细品来便觉特别有情有景有趣有味;沈复的《闲情记趣》则巧用比喻、夸张,借助联想、想象,以生动的笔触记叙了儿时的趣事,童真毕见;《周处》按着矛盾的产生、发展、解决三个不同阶段展开情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写作上笔笔转,层层转,腾挪跳掷,曲折陡峭,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再如:郦道元的《三峡》给我们展示了三峡四季的壮丽景色;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景中融情,使人在体味其景之形象生动时,似乎也感受到几分凄凉;周密的《观潮》则将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既是一幅风景画,又是一幅风俗画,读来仿佛游于图画之中,令人心旷神怡。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写景状物记事借以抒情的范例。还有,《晏子故事两篇》的睿思,《寓言四则》的哲理,也都是让我们认识生活、感悟人生的好材料。只要我们把这些古文仔细琢磨透了,必然能够从这些经典文化中获得写人记事描景状物的有益营养,而且可以更多的明理,更进一步学会做人。 【写作运用】 本册教材的写作教学主要是训练写记叙文,共安排了7次整篇作文练习,重点学习记叙生活经历和表达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其中,有2次为自由写作实践,充分给予我们自主自在自陈心曲的机会;有5次作文训练侧重各异(依次为:合理交代记叙的要素,正确使用记叙的人称,掌握常用的记叙方法,学习写消息,学习写通讯),都配有相关的指导文章,并且可以与阅读的单元教学结合展开。对本册的写作进行复习,就是巩固这些写作知识,加强这些写作技能。其间至少要懂得两点: 一是写人记事务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命题作文也好,半命题作文也好,根据材料或情景自拟题目作文也好,都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来写,说自己想说的话。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值得写的人和事不胜枚举;生活是有滋有味的,弥足珍贵的感受和情意每如特产;生活是慷慨大方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等待着我们精益求精地发掘和加工。我们应该体悟生活,留心生活中的每一天,写好作文中的每一篇。 二是自觉探讨记叙文写作的技巧和艺术。从小学到初二,我们读过的记叙文已经不少了,知道了阅读记叙文要掌握哪些要点,把这些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经过自己构思、布局、谋篇,写出自身对人对事的了解、认识、看法、感受,清楚地交代记叙的要素,合理地安排记叙的顺序,恰当地使用记叙的人称,有鲜明的主题,有充实的内容,有一定的文采,有爽目的文面,就算得上有点档次的记叙文了。如果我们能够进一步地追求记叙文的写作技艺,相信浓厚的兴趣必然强有力地启迪写作智慧,我们会逐渐如同庖丁解牛而妙笔自如的。 【汉语知识】 本册安排的汉语知识有两个内容。一是语法知识,包括汉语组合的主要特点,短语及短语的类型,短语的扩展,使用短语应注意的问题;二是修辞知识,包括夸张、设问。这些知识是作为本册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集中编排的,既有知识解说,也有举例示现,便于学习和复习。鉴于这部分知识不考试,复习的时候可视自己的实际情况运作。或集中安排一个时间进行系统复习,或分解到阅读单元每次复习一个内容,或渗透到语文学习中随时消化吸收;倘若觉得期末复习的功课太多,时间不够用,也不妨放到期末考试以后再来复习巩固。复习虽不是学习的简单重复,但对汉语知识仍不可扣名词术语,因为汉语知识的关键在“用”。生活即语文,语文无处不在,这些汉语知识的复习要与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结合起来,往往更加行之有效;这些汉语知识的运用要向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中延伸,巩固这些知识的背境就会更加广阔。 【话语实践】 本册安排了2次口语交际活动。一是说话要讲究方式,方式大致有直言和婉言两种。在家里,在亲朋好友之间,在可以有什么说什么的时间场合,我们不妨直言不讳;对不太熟悉的人,对某些非常敏感的区域,对可能导致误会乃至矛盾冲突的话题个案,我们还是三思而后说的好,该婉言时就婉言,尽量把自己的意思暗含在话里边。说话的方式要恰当,话语的效果就理想。当然,这与花言巧语、口蜜腹剑或吞吞吐吐、语无伦次又是两码事了。二是说话要看对象,从对象的不同特点出发,说不同的话,从而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达到说话的目的。对象的不同特点包括性别、年龄、身份、职业、爱好、文化修养、社会背景、心理情绪状态等等,了解这些东西,实际上也锻炼了我们的观察能力。我们还要明白:口语交际的“复习”与学习应当是同步的,随时都应该注意加强才是。 本册的语文实践活动安排5次,均与课堂教学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能够相辅相成,同学们可以借助于老师的指导自主完成这些活动。通过语文知识抢答竞赛激发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通过说成语故事比赛增强关于成语的理解记忆和运用表达能力,通过古典诗歌背诵比赛提高语言修养并陶冶情操,通过普通话讲演比赛打造善于在公共场合表情达意的本领,通过社会采访与写作培养敢想、敢闯、敢问、敢于探索的精神。前四项活动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需要大力投入的搜集整理、编排设计;后一项活动可以走出校园实地练兵,更要精心刻意的计划筹备、落实到位。要说这方面的“复习”,尽管拿专门的总结评价变通取代罢了。 至于附录的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贺词(贺信、贺电)、会议记录等应用文知识,我们都要看看,至少知其用途和格式,会写会用是只有益处而无害处的好事。 【读写点示】 (一)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________(A.飘摇B.飘落C.飘零D.飘荡)在我们身上。 “快看,有人家了。”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_______(A.简陋B.简朴C.简单D.简略)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1、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倚( ) 尝( ) 2、选择括号内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3、选文第1段中的“淡淡”“凉凉”“轻轻”都是_______词,重叠的方式是_________,其作用在于强调__________。 4、选文第1段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图,梨花的出现,给了“我们”_________________;这段景物描写衬托出“我们”发现有人家时的_________心情。 5、对环境的描写不仅要突出特点,而且还要注意观察顺序。选文对小茅屋环境的介绍采用了 ___________的顺序。 6、在文中找出从侧面描写小茅屋主人热情周到的四个偏正短语: ____、 ____、 _____、 ________ 7、选文描写的是小茅屋的 ,实际上是写人的 精神。 8、小茅屋的白木门板上写的“请进”两个字,表现了 。 9、文中画直线的句子是详写还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 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小茅屋的? 答:__ 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对小茅屋的环境作了细致的描写,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小茅屋的主人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2、“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在全文结构上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引人入胜。 13、老余说小茅屋的主人“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其依据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 14、请为这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 15、以“陌生的朋友”为题,借鉴《驿路梨花》的写法,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一、1、yǐ cháng 2、B A 3、形容 AA 程度 4、梨林月色 一种希望和安慰 喜悦 5、从外到内、由远及近 6、温暖的火 喷香的米饭 滚热的洗脚水 软软的干草铺 7、环境 雷锋 8、小茅屋主人的热情和诚恳 9、详写。因为柴、米、盐巴等是过路人食宿的生活必需品,这样写可以表现出小茅屋主人为过路人想得周到、细致,表现了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10、屋外环境;屋内的陈设;屋内的告示 11、乐于为人民服务,真诚热情,细致周到 12、设置领起全文悬念 13、提示:小茅屋在深山里,梨树林边,那么它的主人也许就是守山护林的人;老人家慈悲为怀的多,守山护林也以老人为多,这守山护林的人也许就是一位老人。 14、(能概括内容即可) 15、(略) (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1、 这首诗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简要的概括即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普希金在写作本诗时,正被沙皇流放,过着艰辛的生活,精神的压抑曾使他一度产生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伤感。你能从本诗中体会出这种感伤之情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的语言应该形象,但本诗却通篇都是劝说的口吻,这是否与诗歌的语言特点相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想通过本诗告诫我们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________诗,许多人把它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积极进取的_______铭。 6、人生难免遇到许多逆境,坚强者只当这是一种磨砺,披荆斩棘,终成建树。请以“励志”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反映出曾经令你感动过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意。 [参考答案] 1、①告诫(不要在挫折面前低头)②憧憬(对未来寄寓了希望) 2、不能。因为诗中充满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挫折的“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又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可见诗人已经走出了流放之初的那种伤感。 3、不矛盾。因为本诗是诗人题在邻居的一个小女孩的纪念册上的,是诗人对心爱的孩子的叮咛和嘱托,所以用了这种劝说的口吻,显得亲切、自然,饱含深情。 4、无论我们生活中遭到什么损失和挫折,都不要失去战斗的决心,要相信一切都是短暂的,光明必将驱走黑暗,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5、哲理 座右 6、(略) (三)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解释加点的词。 ①良( )多趣味 ②属( )引( )凄异 2、 译句。 ①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荣峻茂”,朗读时应该怎样停顿才能准确传达文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从春、冬、秋三个季节来写景,其中春冬季三峡的景物特征是____________,作者直接描写了这一特征;秋季三峡的景物特征是_____________。 5、“素湍绿潭”是由两个______短语组成的,“回清倒影”是由两个______短语组成的,依次写出的四种水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猿猴的哀叫并引用渔者歌,皆有什么用意?试作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良多趣味”这一句可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取一种动物或景物,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写一篇散文。要求:在客观的叙述之外,写出自己的感悟,有自己独到的观点;或者通过联想和想象,表现出某种象征意义。 [参考答案] 1、①真,实在 ②连续 延长 2、①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②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3、清/荣/峻/茂 4、清荣峻茂(清丽奇秀)林寒涧肃(清冷凄寂) 5、偏正 动宾 急流、静潭、清波、映照 6、用猿的哀叫衬托深秋的凄清;渔者歌中可以看出峡长猿啼,闻者下泪,因孤寂之境,感游子之哀。由景及情,写法高妙。 7、被奇丽可爱、雄伟险峻的美景所吸引而产生的欢乐的心情。 8、(略)
Ⅱ 寓言四则 问题答案
寓言四则》重难点突破
中国语文网 编辑整理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所用的写作手法是( )
A、短小精悍,构思精巧
B、起伏变化,耐人寻味
C、对话描写,反衬手法
D、心理描写,对比手法
〖解析〗 本题主要检查学生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安排情节,表现寓意上的艺术特色。本寓言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寓意就是在通过对人物的成功塑造中形象地揭示出来的。而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对话描写为主,兼及反衬手法。
〖参考答案〗 C。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关于其中的“笑”,正确的理解是:( )
A、对宙斯雕像并不值钱的嘲笑
B、一种自信的笑,认为自己的雕像一定会很值钱
C、揭示出他内心的骄傲,极传神地表现了他轻视别人的心理活动
〖解析〗 对于词语含义的分析需联系语言环境,就本题中的词语还应联系赫耳墨斯的思想性格来分析。赫耳墨斯到人间了解的并不是人们尊不尊重他,而是“有多大的尊重”,可见他的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在得知宙斯雕像价值并不高时,他内心的得意骄傲得到了进一步增长。
〖参考答案〗 C。
3、下列哪项成语能概括《蚊子和狮子》的寓意( )
A、骄兵必败
B、不自量力
C、大意失荆州
D、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解析〗 解答此题,须在准确理解本则寓言的寓意及上述几个成语的意思的基础上加以辨析选择。蚊子最终不幸的结局,是由于他与狮子交战得胜后得意忘形所致。
〖参考答案〗 A。
4、《塞翁失马》一文的寓意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好事变坏事或坏事变好事,都是有条件的。
〖解析〗 寓言总是借助一短小生动的故事来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的。寓意当然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但应以切合作品实际为原则。《塞翁失马》的寓意为告诉人们“祸福相依”的道理。
要联系生活实际谈“好事变坏事,坏事变好事是有条件的”,这道题意在让学生懂得书本知识并不是死的教条,学习书本要能灵活地解决现实问题。
〖参考答案〗 略。
【重点难点讲解】
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通过赫尔墨斯对宙斯像、赫拉像、自己像的三次问价,辛辣地嘲讽了爱慕虚荣、鄙视别人、自命不凡者一文不值。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用“笑”这一神态描写和“心想……”的心理描写深入揭示了赫耳墨斯自命不凡的性格。
2、《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聪明地朝狮子的弱点进攻:专咬狮子鼻子,弄得狮子狼狈不堪;然而当蚊子正在高吹凯歌之时,却被蜘蛛网粘住的故事,教训人们勿在胜利之时冲昏头脑,缺少防患,造成悲剧。
《蚊子和狮子》运用拟人的手法,抓住蚊子和狮子的特征,拟得逼真神似,生动有趣。如写蚊子“吹喇叭”、“唱凯歌”,把蚊子得意忘形的神态充分地显示出来了。
3、《智子疑邻》故事的要害不在于说明人的先见之明,而在于说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实则跟主人的亲疏关系不同)遭到不同的对待。
《智子疑邻》故事的主旨不在于说明人的先见,而在于说明持相同说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实则跟主人的亲疏关系不同)遭到不同对待。如果换一个角度,从接受建议这一方面来说。那就是不管关系疏密,只要建议正确,都应当接受。
4、《塞翁失马》这个故事比喻虽然受到暂时的损失,却因此得到了好处,也就是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本文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
《塞翁失马》告诉人们要孤立静止地看待得失,坏事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变成好事。
Ⅲ 6a语文练习一读一读再写几个
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及答题技巧归纳
基本概念及解题技巧
一、基本概念:
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借代、反复……
3、写作手法:象征、悬念,铺垫、照应,衬托、对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借古讽今、卒章显志、动静相衬、虚实相生……
4、文学的四大样式: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5、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6、人物描写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7、散文按表达方式分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二、说明文知识:
1、说明文三要素: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2、说明文分类: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按语言分:平实说明、生动说明。
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说明方法:下定义、打比方、举例子 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摹状貌、列图表、引资料。
三、说明文答题技巧:
1、寻找说明对象:盾文题和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_______的_______(对象加内容)。
2、说明对象特征或筛选信息:找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此外、还”等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个段落的首尾句。
3、说明顺序:本文使用了__具体的说明顺序 __说明顺序,对_具体的事物名称或事理 _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4、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有什么作用?
① 举例子:通过举 举例对象 的具体实例对 事物的特征 / 事理 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 事物的特征/ 事理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③ 作比较:把 和 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 事物 的特征/ 事理 。
④ 打比方:将 比作 ,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 事物 的特征/ 事理 。
⑤ 分类别:对 事物的特征 / 事理 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5、说明文语言: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1) 表态(删还是不删)。
(2) 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迄今”等表时间……。
(3) 若删去,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 ,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 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四、散文、小说阅读部分答题技巧:
1、概括的方法:某人干某事。
2、动词赏析:“ ”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某人在“某种状态”下的“ ”心理或神态。(结合句子作答)
3、比喻赏析: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生物形象地描写出这个事物的“ ”特征。
4、拟人赏析:把“ ”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这一事物的“ ”特征。(结合语境作答)
第1课在山的那一边
一、重点字词:
痴(chī)想 诱(yòu)惑(huò) 喧(xuān)腾 一瞬(shùn)间
二、解词
1、隐秘:隐蔽,不外露。 2、一瞬间:一眨眼之间,形容时间极短。
3、痴想:发呆地想。 4、喧腾:喧闹,沸腾。 5、诱惑:吸引,招引。
三、文学常识
1、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诗歌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三种,《在山的那边》属于哲理诗。
2、诗中的“山”象征的是困难、挫折,“海”象征的是理想、信念。
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重点字词
嶙(lín)峋(xún) 颤(chàn)抖 山崖(yá) 训诫(jiè) 耸(sǒng)立 啜(chuò)泣(qì) 头晕目眩(xuàn) 小心翼(yì)翼(yì) 迂(yū)回
二、解词。
1、纳罕:惊奇,诧异。 2、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3、训诫:告诫,教导。 4、嶙峋:形容人瘦削。
5、耸立:高高地直立。 6、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7、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灾祝临头,非常害怕。 8、头晕目眩:头发晕,眼睛昏花。
9、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谨慎,严肃。
第3课短文两篇
一、重点字词
收敛(liǎn) 宽恕(shù) 卑(bēi)微 一丝不苟(gǒu) 聒聒(guō)
二、解词。
1、收敛:收拢,合拢。 2、聒聒:持续嘈杂,使人厌烦。
3、宽恕:宽容饶恕。 4、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5、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第4课紫藤萝瀑布
一、重点字词
璞(pú) 挑逗(dòu) 迸(bèng)溅 嚷(rǎng) 穗(suì) 嫩(nèn) 舱(cāng) 忍俊不禁(jīn) 琼(qióng)浆 绽(zhàn)放 伫(zhù)立 暂(zàn)时 笼(lǒng)罩(zhào) 伶(líng)仃(dīng) 盘虬(qiú)卧龙 酝(yùn)酿(niàng)
二、解词
1、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2、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3、发病:开始,开端。 4、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视远方。
5、终极:最后的终点。 6、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7、迸溅:向四处溅。
8、盘虬卧龙:形容树木枝干盘旋的样子。虬,传说中的一种龙。
三、文学常识
1.《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是当代 (时代)女作家宗璞。
2.散文按表达方式分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第5课童趣
一、重点字词
稚(zhì) 藐(miǎo)小 鹤(hè) 唳(lì) 怡(yí) 壑(hè) 怡(yí) 癞(lài)虾(há)蟆(ma)
二、成语:
1、明察秋毫 意思是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形容视力极佳。
2、怡然自得 意思是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3、庞然大物 意思是形容形体大而笨重的东西。
4、物外之趣:超出事物以外的乐趣。
三、文学知识
1.《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是清(朝代)文学家沈复。
2.《童趣》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叙事散文,在文中叙述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驱蛤蟆等童年趣事。
第6课理想
一、重点字词
晶莹(yíng) 倔(jué)强(jiàng) 鬓(bìn) 洗濯(zhuó) 寂寥(liáo) 扒(pá)窃(qiè) 庸(yōng)碌(lù) 功勋(xūn) 诅(zǔ)咒(zhòu)
二、解语。
1、玷污;弄脏(多用于比喻)。 2、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够接近。
3、绝处逢生:在绝望的困境中又找到了一条生路。 4、洗濯:洗。
5、浪子回头:浪荡不顾正业的年轻人改过自新。 6、碌碌终生:一辈子平庸无能。
7、诅咒: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
三、文学常识
1.《理想》的作者是当代(时代)诗人流沙河。
2.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理想》是哲理诗。
第7课短文两篇
一、重点字词
贪婪(lán) 堕(ò)落 点缀(zhuì )冉(rǎn)冉 苦熬(áo) 雏(chú)形 沉甸甸(diān) 繁弦(xián)急管 玲珑剔(tī)透 柚(yòu)子 姊(zǐ)妹 孵(fū)鸟 给(jǐ)予(yǔ)
二、解词。
(1)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2) 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3)红灯绿酒: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4) 低回:留恋。
(5)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6)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不会消失。
(7)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8) 多姿多彩:本文指生活丰富而充实。
9、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巧细致。玲珑,精细灵巧。剔透,透亮明晰。
三、文学(文体)常识
1.《行道树》节选自《张晓风自选集》,作者是台湾女作家张晓风。
2.《第一次真好》节选自《无言歌》,作者是台湾女作家周素珊。
第8课人生寓言(节选)
一、重点字词
嬉xī戏 风韵yùn 慷慨kǎi 金窖jiào 抢劫jié 泯mǐn灭
禀bǐng告 厄è运 掳lǔ 皎洁jiǎo 险象迭dié生
二、解词。
(1) 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2) 闲适:清闲安适。
(3)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4) 泯灭:丧失。
(5) 厄运:不幸的命运。 (6) 举世无双:全世界没有第二个。
(7)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8) 险象迭生:危险的现象不断地发生。
三、文学(文体)常识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律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第9课我的信念
一、重点字词
蹂(róu)躏(lìn) 呵(hē)责 猝(cù)然 懊(ào)恼(nǎo)
二、解词:
1、坚忍不拔: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2、问心无愧:扪心自问,没有什么感到惭愧的地方。
3、鞭策:比喻严格督促,使之进步。 4、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力做事情。
5、盛名:很大的名声。 6、奢望:过高的希望。
7、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益处。匪,非,不。 8、猝然长逝:突然死去。
9、蹂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10、呵责:呵斥。
11、逆来顺受:对恶劣环境或无理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
三、文学常识
《我的信念》的作者波兰(国名)著名科学家玛丽·居里,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第10课《论语》十则
一、重点字词:
愠(yùn) 反省(xǐng) 罔(wǎng) 殆(dài) 诲(huì) 弘(hóng)
二、解词
(1)学而时习之 时:时常。 (2)不亦说乎 说:愉快。
(3)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气,发怒。 (4)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省:反省,自我检查。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真诚,诚实。 (6)学而不思则罔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7)思而不学则殆 殆:有害。 (8)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凋:凋谢。
三、成语: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阐明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明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孔子认为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应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赞美松柏坚强品格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五、文学常识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第11课春
一、重点字词
水涨zhǎng 嫩nèn 宛wǎn转 应和hè 撑chēng伞 酝(yùn)酿(niàng) 嘹(liáo)亮 撑(chēng)伞 蓑(suō)衣 戴笠(lì) 抖(dǒu)擞(sǒu) 黄晕(yùn)
二、解词:
1、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2、朗润:明朗润泽。
3、酝酿:原意指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4、卖弄:炫耀。 5、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三、文学常识
1.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体裁)。
2、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
3、常见的写作方法:对比、衬托、象征、铺垫、照应、悬念、伏笔、欲扬先抑、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等。
2.《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称谓),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第12课济南的冬天
一、重点字词:
镶(xiāng)嵌(qiàn) 发髻(jì) 澄(chéng)清 水藻(zǎo) 贮(zhù)蓄
二、文学常识
老舍原名舒庆春,生在北京满族人,《骆驼祥子》在《茶馆》,《四世同堂》《龙须沟》。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第13课夏感
一、重点字词 黛(dài)色 贮(zhù)满 匍(pú)匐(fú) 澹澹(dàn) 芊(qiān)芊细草
二、解词:
芊芊:草木茂盛。 黛色:青黑色。 主宰:统治。
灵秀:灵活,美丽。 磅礴:气势盛大。 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融融:暖和的样子。 澹澹:荡漾的样子。 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
第14课秋天
一、重点字词:
丁(zhēng)丁(zhēng) 肥硕(shuò) 栖(qī)息 青鳊(biān)鱼 乌桕(jiù)树 寥(liáo)阔 枯涸(hé) 清洌(liè) 梦寐(mèi)以求
二、解词: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寥阔:高远空旷。 枯涸:干涸,没有水了。
梦寐:睡梦。 肥硕: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清洌:水清。
三、文学常识
《秋天》一诗的作者是何其芳,他是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称谓)。
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
一、重点字词:
碣jié石 澹dàn 竦sǒng 峙zhì 堤dī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次北固山下 次:停泊。 (2)客路青山外 客路:旅途。
(3)最爱湖东行不足 不足:不够。 (4)路转溪头忽见 见:通“现”,出现。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观沧海》中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3、《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文学常识
1.《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朝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称谓)。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2.《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是唐朝诗人王湾。
3.《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大诗人。
4.《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从曲的常识看,“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其作者是元朝著名戏曲作家马致远。
第16课化石吟
一、重点字词
骸(hái)骨 潜(qián)行 皱(zhòu)纹 猛犸(mǎ) 颈(jǐng) 葱(cōng)茏(lóng)
二、文学常识:《化石吟》是一首咏物诗,作者是张锋。
第17课看云识天气
一、重点字词:
峰峦(luán) 缕(lü) 鳞(lín)波 轻盈(yíng) 朦(méng)胧(lóng) 顷(qǐng)刻 征兆(zhào) 一霎(shà)间 弥(mí)漫
二、解释下列词语。
(1)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2)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3)弥漫:充满,布满。 (4)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
三、文学(文体)常识
1.《看云识天气》是一篇说明文(体裁)。
2.说明文三要素: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3、说明文分类: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按语言分:平实说明、生动说明。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说明方法:下定义、打比方、举例子 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摹状貌、列图表、引资料。
第18课绿色蝈蝈
一、重点字词
篝(gōu)火 扰(rǎo)乱 狩(shòu)猎 喧(xuān)嚣(xiāo) 窸(xī)窣(sū) 喑(yīn)哑 静谧(mì) 篡(cuàn)夺 螽(zhōng)斯 莴(wō)苣(jù) 大颚(è) 钳(qián)子 鸟喙(huì) 嗉(sù)囊(náng) 吮(shǔn)取 唾(tuò)液 劫(jié)掠(lüè)
二、解释下列词语。
弱肉强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静谧:安静。
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或权利)。
惊慌失措:害怕慌张得不知道怎么办。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三、文学常识:《绿色蝈蝈》一文的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本文选自《昆虫记》。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
重点字词:椭tuǒ圆 着zhuó陆 铁锹qiāo 海域yù
第20课山市
一、重点字词:
青冥míng 飞甍méng 高垣yuán 睥睨pì nì 连亘gèn 窗扉fēi 倏shū忽
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数年恒不一见 恒:经常。 (2)相顾惊疑 顾:看。
(3)始悟为山市 始:才。悟:明白。 (4)历历在目 历历:清楚的样子。
(5)惟危楼一座 危楼:高楼。 (6)或凭或立 或:有的人。凭:靠着。
(7)逾时:过了一会儿。 (8)倏忽:突然。
三、通假字:
(1)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乌通无 (2)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裁通才
三、文学常识:
《山市》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清朝文学家(称谓)。《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是一部志怪小说集。
第21课风筝
一、重点字词
丫杈(chà) 倘(tǎng)若 蟹(xiè) 嫩(nèn) 伶(líng)仃(dīng) 憔(qiáo)悴(cuì) 模(mú)样 蕾(lěi) 诀(jué)别 嫌恶(wù) 可鄙(bǐ) 恍(huǎng)然大悟 什(shí)物 苦心孤诣(yì) 嚷(rǎng) 虐(nüè)杀
二、解词:
憔悴:形容人瘦弱,脸色不好看。 点缀:加以装饰或衬托,使原有事物更美好。
诀别:多指不会再见面的离别、分别。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省悟的样子。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三、文学常识: 1.《风筝》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2.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称谓),1918年发表了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华盖集续集》《故事新编》等。
第22课羚羊木雕
一、重点字词
犄jī角 抹(mǒ) 攥(zuàn) 逮(dǎi) 怦(pēng)怦(pēng) 寒颤(chàn)
二、解词:
(1)反悔:对以前答应的事翻悔或不承认。 (2)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3)自作主张:不与人商量,自己决定。 (4)仗义:讲义气。
(5)满不在乎:完全不放在心上。
三、文学常识
1.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
3、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4.人物描写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第23课散步
一、重点字词:
熬(áo) 咕(gū) 霎(shà) 粼(lín)
二、解词:
(1)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2)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3)各得其所:每个人或每种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第24课诗两首
一、重点字词:
匿(nì)笑 瓣(bàn) 祷(dǎo)告 沐(mù)浴 嗅(xiù) 衍(yǎn) 菡(hàn)萏(dàn) 蒂(dì)
二、文学常识
1.《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作者泰戈尔,印度(国名)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飞鸟集》《新月集》《园丁集》《吉檀迦利》等,印度国歌《人民的意志》也是他创作的。
2.《荷叶·母亲》选自《繁星》,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诗人、作家(称谓),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
一、重点字词:
傅(fù) 俄(é)而 柳絮(xù) 奕(yì) 惭(cán 撒sǎ
二、重点词语。
(1)寒雪日内集 集:聚会 (2)白雪纷纷何所似 似:像
(3)俄而雪骤 骤:急、大 (4)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凭借
(5)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6)相委而去 委:丢下、舍弃。去:离开
(7)下车引之 引:拉 (8)元方入门不顾 顾:回头看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通(否)
三、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一部志人小说集。
第26课皇帝的新装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炫xuàn耀 称chèn职 滑稽jī 陛bì下 头衔xián 爵jué士 赏赐cì 随声附和hè 妥(tuǒ)当 御(yù)聘(pìn)
二、重点词语。
(1)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2)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3)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4)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三、文学常识
1.《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国名)著名童话作家(称谓) 安徒生(人名)。他一生写了160余篇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2.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样式。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和知识的教育。
第27课郭沫若诗两首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缥缈piāo miǎo 模糊mó hu 鲛jiāo人
二、重点词语
(1)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2)定然:必定。
三、文学常识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当代伟大的诗人、学者、文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蔡文姬》《棠棣之花》。
第28课女娲造人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女娲wā 莽莽榛zhēn榛 澄chéng澈 掘jué 掺chān合 捏niē 缥(piāo)缈(miǎo) 笼罩(zhào) 揉(róu) 溅(jiàn)落
二、重点词语
(1)绵延:连续不断。 (2)神通广大: 有特别高明的本领。
三、文学常识
神话是关于神或英雄人物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山海经》《庄子》《楚辞》《淮南子》等书中保存了一些神话传说的片断,如黄帝擒蚩尤、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
第29课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蔷薇qiáng wēi 孪luán生 嬉(xī)戏哞哞(mōu) 潺(chán)潺 眨(zhǎ)巴 红润(rùn) 孪(luán)生 痒(yǎng)酥(sū)酥 踉踉(liàng)跄(qiàng)跄 汩汩(gǔ) 汨(mì) 霹(pī)雳(lì) 泥泞(nìng)
二、重点词语
(1)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2)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样子。
第30课寓言四则
一、重点字词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赫(hè)拉 喇(lǎ)叭 庇bì护 塞sài上 遽jù 髀(bì)骨 跛(bǒ) 何遽(jù)
二、重点词语
(1)果大亡其财 果:果然。 亡:丢失。 (2)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逃跑。
(3)人皆吊之 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4)居数月 居:经过。
(5)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将:带领。 (6)父子相保 保:保全。
三、文学常识
1.《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2.《智子疑邻》节选自《韩非子·说难》,作者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
3.《塞翁失马》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4.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 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你还知道的寓言故事有(本课的除外)《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愚公移山》等。
Ⅳ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七上语文期末复习指南
(请重点阅读【指南】后面带方框的句子。)
一、积累与运用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 )澄清( )忍俊不禁( )惩罚( )
2.选择读音正确的一项。( )
A.须臾(yú) 笑面佛(fó) 屏(bǐn)息 应(yīng)和
B.酝酿(niàng) 抖擞(sǒu) 嘹(liáo)亮 婉转(zhuǎn)
C.朗润(rùn) 镶嵌(qiàn) 水藻(zǎo) 着(zháo)落
D.薄(báo)雪 澄(chéng)清 济(jì)南 看(kān)护
3. 下面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生崖 覆盖 荫蔽 搓捻感概 B.藏匿 震摄 脸颊 尴尬沐浴
C.分岐 褪色 辛辣 辟如 退色 D.海鸥 援助 黑痣 并蒂 脸颊
【指南】基础知识堂堂练1-8出现的错误,重新听写一遍。
4.根据课文原文默写。(11分)
(1)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3)沾衣欲湿杏花雨, 。(志南和尚《绝句》)
(4)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5)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7)子曰:“ ,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8)子曰:“ ,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9)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
。(何其芳《秋天》)
【指南】
方法一:基础知识堂堂练1-8要求默写的原文、重点字词,所出现的错误,重新听写一遍。
方法二:七上课本,背诵范围里重点词句,重点听写易错字。
附录:背诵范围。
1、现代文两篇:第11课《春》;第14课《秋天》
2、文言文四篇:第5课《世说新语》两则;第10课《论语》十二章;第20课《虽有嘉肴》;
第25课《河中石兽》
3、古代诗歌十四首: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本附录课外十首古诗词。
5.名著阅读。(共5分)
他的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的行为,是一贯的。他想到了自己有个好住处,而他的鸽子却没有——他的许多鸽子还只能钻墙洞过夜或孵小鸽子,他心里就起了怜悯,决心要改善鸽子们的住处。当那天父亲与母亲都不在家时,他叫来了阿恕与朱小鼓他们几个,将家中的碗柜里的碗碟之类的东西统统收拾出来扔在墙角里,然后将这个碗柜抬了出来,根据他想像中的一个高级鸽笼的样子,让阿恕与朱小鼓他们一起动手,用锯子与斧头对它大加改造。四条腿没有必要,锯了。玻璃门没有必要,敲了。那碗柜本有四层,但每一层都大而无当。他就让阿恕从家里偷来几块板子,将每一层分成了三档。他算了一下,一层三户“人家”,四层共能安排十二户“人家”,觉得自己为鸽子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心里觉得很高尚,自己被自己感动了。当太阳落下,霞光染红草房子时,这个大鸽笼已在他和阿恕他们的数次努力之后,稳稳地挂在了墙上。晚上,母亲望着一个残废的碗柜,高高地挂在西墙上成了鸽子们的新家时,将他拖到家中,关起门来一顿结结实实的揍。
A.选段中的“他”指的是曹文轩的小说《 》中的人物 。(2分)
【指南】找到名著阅读的复习资料。重点写一写容易写错的字。
B结合选段内容,谈谈“他”有怎样的特点?(3分)
【指南】这个题,应该注意,“结合选段内容”的要求。一定要摘录原文原句,然后再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在这首诗中,诗人把怎样的感情寄托在景色中?(2分)
7.从诗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两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3分)
诗句:
理由:
【指南】题型见6、7题。
1、找到“七上古诗赏析之主题(思想感情)”这份资料。重点复习第十五课四首诗歌的主题。
2、诗句鉴赏,重点复习以下四题:
《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天净沙·秋思》“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的作用。
(二)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8.《智子疑邻》选自 ,作者是战国末期著名的 家。(2分)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1)天雨墙坏 雨: (2)暮而果大亡其财 暮: 亡: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其邻人之父亦云。 (2)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1.《智子疑邻》告诉你一个什么道理?任选一角度,言之成理即可。(2分)
【指南】
1、课内文言文复习5篇,一定会考察其中的一篇:第5课《世说新语》两则;第10课《论语》十二章;第20课《虽有嘉肴》;第25课《河中石兽》;第30课寓言四则后两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2、找到五篇课文,首先复习课后练习题。然后找到“期末冲刺卷”(1-5),让家长,重点提问冲刺卷上所有的问题。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指南】注意理解主旨的题目。要拎出主要人物、核心事实。以及作者对其所作所为的评价:若是批评,就从正面总结道理;若是肯定表扬就指出值得赞扬肯定的原因;若是不褒不贬,则要用“说明了……”“告诉我们应该……”的格式来表述。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丘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2.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
1、看花是全文的中心事件。还是母亲遗愿的达成。2、它集中体现了母爱的坚强、无私、伟大。同时。象征了。我们懂得了生活的意义与真谛。开始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13.文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
母亲体谅儿子的苦衷。她的理解、忍耐、宽容。表现了母亲慈爱的特点。
14.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答:插叙一的作用:母亲爱生活。她为儿子放弃了生活的享受。这也表现了母爱的无私,伟大。
插叙二的作用:补充说明了母亲病情的严重。表现了母亲超长的忍耐力。从侧面表现了母爱的坚强无私。
插叙三的作用:母亲心里,只为儿女的幸福着想。从未想过自己。这表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15.结合内容说说文中加点的动词“扑”和“挡”为什么用得好。
答:这是两处动作描写。“扑”,表现了母亲反应之强烈。“挡”,表现了母亲考虑之周到,细腻。这两处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时刻牵挂着儿子,为儿子着想。从而突出了母爱的无私深沉。感人至深。
16.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答:不能。1、央求是恳求,乞求的意思。2、表明母亲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3、若换为期待。不能突出母亲身患绝症,仍一心为儿子着想的特点。
17.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答:从结尾的描写来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积极面对生活了。
18.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答:不好。1、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2、这是象征的手法。它既象征着不幸的遭遇,和“我”黯淡的心情;还象征着我走出生活的低谷,开始乐观面对生活。
【指南】准备好三份资料:1、有“2013七年级上册”字样的资料,上面总结了所有课内文章的文学常识和中心思想。2、部分课文课后研讨与练习答案。3、七上基础知识冲刺卷1-5。
复习范围:第1课《散步》 第2课《 秋天的怀念》第6课《我的老师》第11课《 春》 第12课《济南的冬天》第16课《紫藤萝瀑布》
复习策略:复习时,先掌握六篇课文的主题。 再掌握研讨与练习中的重点问题(课堂上已圈画)。最后再过一遍“冲刺卷”和期末检测上的练习。
(二)今年桂花不飘落 刘若英
19.文章写了公公(祖父)哪几件事?(回答5件即可)
(1)祖父在树下漱口。
(2)祖父责怪我,拆坏纸袋。不向我道歉。
(3)祖父用牛皮纸袋为我收藏儿时的邮票。印“奖”的纸片。
(4)祖父反复叮咛我牢记民族大义。
(5)祖父病魔作战。
20.在作者“我”刘若英的心中,公公(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性格耿介。忧国忧民。2、外表坚毅。但内心柔情。3、深爱孙女。
21.文章以“今年桂花不飘落”为题目,有什么好处?(2分)
“今年桂花不飘落”既是题目,也是行文线索。它一语双关。既指家里桂树枯死不再飘香。又指爷爷去世。它还象征着爷爷的爱的逝去;寄托了我对爷爷无尽的思念、眷恋之情。语意丰富,生动形象。
22. 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滔天大罪:很大的罪行。这个词语,大词小用。表达了我不以为然的心情。
气若游丝:比喻奄奄一息的样子。表达了我对病中祖父的心疼。
23.文章最后一句话:“只是,今年满溢的香气不再出自院子的桂花树,而从更深更远的地方飘过来,穿过千山万水,从我公公所在的地方飘过来。”这样写,有什么意味?(4分)
这是一种夸张的想像。他流露出作者对祖父的思念。对那个桂花飘香的纯真童年的怀念。
【指南】准备好“记叙文文体知识一口清”这份复习资料。
注意重点题型:
1、问题目的作用。如上文21题,要结合题目表达的特点和公式化的作用逐一解答。
(题目的四大作用——A.高度概括文章内容。B.揭示文章主旨C.线索作用D.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①简述标题的浅层意义及文中意义
②提炼文章中心【通过……(内容概括),表达了……(心情),赞美……(精神和品格)】;
③指出题目特点,结构上的作用(是否为线索,贯穿全文等)
④指出“语言凝练”,“生动形象”,“意蕴丰富”等读者效应,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概括全文中的几个核心事件。注意抓住主要人物,回答“谁”“干什么”“结果怎样”。3、问词语的表达效果(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对句中框定的词语作注)
【示例】《一日春光》①“吞咽”本意是“吞食”的意思。在这里是“享受”的意思(释本义和语境义)②置身其中,作者尽情地享受这份烂漫光艳的春光,(换词释句)③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点明词语的特点或运用的手法名称,联系文句指出这种手法在文中如何运用的,并指出所抒之情)
①释所注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
②指出作者用这个词语写什么(景物),写出了(该景物)什么样的特点
③点明词语的特点或运用的手法名称,联系文句指出这种手法在文中如何运用,并指出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4、问句子的表达效果或赏析句子(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画线句)
〖对策〗一般应分两方面去分析:
①内容上,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 、 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点明中心、升华主题等等)
②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
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①指出句子特点——表达方式(如描写方法)、修辞、句式等,联系文句指出这种手法在文中如何运用的
②句子如果是描写要分类处理:
景物描写——要先指出写的是什么景物,再写出句子突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然后指出句子的手法特点,并结合手法分析其作用(渲染了什么气氛,烘托了人物怎样的心情,人物怎样的情感等等。)
【景物描写的五大作用——A.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B.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C.渲染某种氛围D.烘托人物心情E.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人物描写——要先指出人物描写的类型,再写出该描写突出了人物怎样的特点,然后指出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或突出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5、分析写作手法,如上文23题。这种题目一般不直接对写作手法设问,但这个题往往放在最后。常见的手法有:衬托、对比、借物抒情、象征、欲扬先抑
①点明写法名称 ②结合文章内容或引用或概括进行分析 ③指出这样写的作用
6、题型——补写、扩写类试题答题规律
细致性描写:根据前后文加上句子发生的时间地点,关键地方加上修饰语,想象一下此时关键词语的具体内容,注意使用修辞手法 (延长过程、五种感觉法)
四、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然后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皇帝的新装(续)
题目二:我回家最晚的一天
要求:①如选第一个题目,就要续写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如选第二个题目,请务必先明确中心,然后交代清回家晚的原因及回家后的情形和感受。
②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③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④抄袭他人作品,判零分。
【指南】找出你的周记本。登录博客。QQ共享。其中有作文例文。
1、准备写作素材:家庭、学校、社会各备一件最动人的事情,或是你写得最成功的材料。
2、仔细研究1-6单元“写作”部分所要求完成的作文题目,想一想:如果写它,我应该怎样写:中心?材料是否合适?可以用什么手法?等等。
3、做好两手准备:若考的作文是课外的,则按如下提示准备。
〖对策〗细读题目、题干、提示语,把准关键词,确定中心意,旧材炼新情,精心设结构,牢记四点题,书写工整洁净,稳保基本分。
Ⅳ 开头的括号部分,在新闻中叫什么他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务教育人教版初中语文的阅读教材分为三个阶段,第三册乃第二阶段(联系生活,着重培养阅读各种文章的能力,课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内容兼顾表达方式编排)之始。六个单元同样分为两个部分,1-4单元为现代诗文,5、6单元为古代诗文。
现代诗文中,有三个单元着重培养阅读记叙文的能力。本册教材的附录中有《记叙文的阅读》一文,认真读好这篇知识短文,自然也就明白了记叙文该怎样阅读。阅读记叙文,除了要从整体上感受文章外,在阅读方法上,要通过把握记叙的要素和线索,懂得文章的基本要求;通过弄清记叙的顺序和人称,掌握文章的结构;通过分析叙述和描写,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通过研究议论和抒情,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照此去阅读学过的乃至未曾学过的记叙文,我们的阅读能力理应能够得以提高。
明白了记叙文该怎样阅读以后,在复习每个单元的课文时,还要注意单元教学的重点。这三个现代文单元共同的教学重点是:联系文体特点阅读记叙文。文体,是指文章体裁,三个单元的文体特点各有区别。
第一单元的课文反映的是重大事件,属于以叙述和描写为主的记叙文,训练目标是:①领悟课文丰富的思想内容,培养高尚品质和科学精神;②弄清消息、通讯的特点,逐步养成读报的习惯;③品味课文简明的语言,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力求简明。在复习第一单元的课文时,重点应定位在掌握记叙的要素,了解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消息、通讯等记叙形式。
“消息”乃是狭义的新闻,是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消息一般有三个特点:①让准确的事实说话;②报道迅速及时;③简明扼要。一条消息,通常包括标题(有的还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情况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尾,有时则将背景或结语暗含在主体中。消息多用记叙手法,写作时常常用到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消息的导语是开头两句话,主体部分分中、西、东三路分述;《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这篇消息围绕中心报道了大量很有价值的事实,引用了比较充分的背景资料。
“通讯”是报刊和广播电视常用的记写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通讯具有新闻性、评论性、形象性等特点。通讯里总是裹着一条消息,是在消息基础上的延伸和开掘,所以,它比消息的内容详细丰富,比消息的形式创造性强,比消息的写作技巧手法多样,比消息的风格富有文采,只是时效上不如消息迅速及时。《谁是最可爱的人》用了最能代表一般的三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行文以记叙为主,即便有不少篇幅的议论和抒情;《种树“种到”联合国》这篇通讯报道了王果香因植树造林、治理荒漠而被邀请赴日内瓦参加会议的特殊事件,通过这个人物、这个事件及其精彩的情节和细节表现了重大主题。
这个单元还有一篇新闻述评,新闻述评也属于新闻文体。新闻述评与新闻报道相比,具有理论性;与理论文章相比,具有新闻性。兼理论性与新闻性于一身,是新闻评论的特征,所以它往往得据真实准确的事而生发议论,得凭真实准确的事来讲透道理。《“挑战者”号追思》就是先摆出三个月前报道的新闻事实,继而再三联想,之后由大量事实中得出结论,这样由事及理,事理结合,文章自然血肉丰满,富于活力。
第二单元的课文构建的是人物画廊,训练目标是:①结合语境,把握语句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②掌握记叙文的一些特点,提高阅读记叙文的能力。复习的重点要放在记叙的顺序上,同时还要注意详写与略写,注意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篇散文,各自着力记述一个人的形象或特点。《阿长与<山海经>》几乎是按生活的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其中简略回忆了长妈妈喜欢“切切察察”、摆成“大”字的睡相、有些多事、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讲“长毛”的故事等细节,重点则写买《山海经》一事,重点中透露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一面》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虽然是四年前的往事,但鲁迅给作者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而当鲁迅逝世之际,作者理所当然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自己的思念和敬仰之情。《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故事特简单,就写“我”那逐渐长大成熟的女儿,如何曾一度让“我”失望,又如何令“我”刮目相看,写得别有情致,告诉的道理可引发家长们深思,亦可启示孩子们成才。与此三篇记写他人所不同的是《我的信念》,《我的信念》是居里夫人对自己的性格、为人和理想、信念的总结与回顾,质朴的语言表达着真诚的感情,表现出一位卓越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一篇小说,通过插叙展示了一组人物群像。《驿路梨花》所写的故事,前后延续了十几年,时间跨度大,作者便在记叙过程中不断设置悬念,有节奏地穿插有关小茅屋的建造和照料过程,使得有关小茅屋的故事得到全面而细致的表现,从而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
第三单元的课文再现的是动物世界,训练目标是:①学会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领悟课文的内容;②体会记叙文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以及记叙文的语言的运用;③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复习重在整体感受课文、领悟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对记叙文中的描写、议论、抒情进行仔细体会。
《荔枝蜜》这篇散文赞美的是蜜蜂的奉献精神,实质上说的就是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抒写的是人生的一种价值观念。《猫》这篇散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故事的主体是“我”,主旨在于冤案的教训:仅仅根据一点可疑的迹象就作出判断,就会颠倒黑白,伤害无辜。《斑羚飞渡》这篇散文展示了斑羚种族极其悲壮的一幕,它们那可贵的整体精神和群体意识叫人意想不到,令人目瞪口呆。《心中的鹰》这篇散文再现了鹰被猎杀的悲剧,诗意地描绘了鹰的庄严和悲壮。《鹤群翔空》这篇散文重点写鹤鹰之战,之外还写了鹤群翔空的种种景象,种种美妙的鹤姿给人以美感,感人至深的到底还是鹤群那惊人的群体意识。所有这些写动物的文章,也如这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美不胜收,其中的象征意义更需要我们用心理解才行。
现代诗文中,有一个单元编排的都是诗歌,即第四单元接触了10首中外诗作,训练目标是:①体会诗歌中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情感;②品味形象、含蓄、精练的诗歌语言。学习的重点仍是诵读、背诵、欣赏。只有反复诵读,才有可能体会出诗歌中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真挚感情;必须能够把本单元学过的名家名诗熟练地背诵乃至准确地默写出来,这样也就积累了语言,积累了知识,积累了思想;如果我们好好读读课本附录中的《怎样读诗》一文,自然就能掌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达到对诗歌的欣赏了。欣赏诗歌,我们当然有必要了解这种文学样式的特点,明白它是抒情言志的,感情是它的基础,因而注意体会其中的感情内涵,注意其中比喻、象征的内涵,用心领悟其意象创造的具体氛围,并透过字里行间,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语句背后的深层意蕴,准确把握其中蕴含的深情,即读出它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欣赏诗歌,不可放过课本的提示中、注释中、课后小资料中的有关说明,务必仔细揣摩这些背景材料,并使之与具体的作品和作者密切结合,以求得准确理解。欣赏诗歌,基于知其然,尤要再三品味其练达、优美、生动、传神的精粹语言。学习诗歌的技巧在此,复习诗歌的有效方法也在此。
古代诗文两个单元的训练目标是:①整体感知课文,能借助注释将重点课文及段落译成现代汉语;②了解古代生活,感受众多的人物形象,学习课文写人的方法;③探讨课文中景物描写的技巧,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提高审美情趣;④赏析优美精彩、生动简练的语言;⑤对名篇诗文要熟读成诵,在背诵的过程中,细心体味名句,体会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古诗文的学习重点是:读读背背,了解大意。第25、30课的10首古诗词、第21课的《短文两篇》、第26课《五柳先生传》和第27课《小石潭记》是要求背诵的;其它篇目均要求“熟读课文”,如果有兴趣,最好也能背会,就只算是作为文化的积淀也只有益处。阅读这些反映古代生活的课文,除了反复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必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文言句式外,还要潜心揣摩古人怎样写人、怎样记事、怎样摹景、怎样抒情。因为古人写人记事状物言情篇幅短小,情节集中,语言优美凝练,生动传神,这些对我们学习以致精通记叙文是大有启发和帮助的。譬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仅80余字,寥寥数语就记叙了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断,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旷达而微妙的心境,语言朴素自然,富有诗情画意,仔细品来便觉特别有情有景有趣有味;沈复的《闲情记趣》则巧用比喻、夸张,借助联想、想象,以生动的笔触记叙了儿时的趣事,童真毕见;《周处》按着矛盾的产生、发展、解决三个不同阶段展开情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写作上笔笔转,层层转,腾挪跳掷,曲折陡峭,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再如:郦道元的《三峡》给我们展示了三峡四季的壮丽景色;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景中融情,使人在体味其景之形象生动时,似乎也感受到几分凄凉;周密的《观潮》则将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既是一幅风景画,又是一幅风俗画,读来仿佛游于图画之中,令人心旷神怡。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写景状物记事借以抒情的范例。还有,《晏子故事两篇》的睿思,《寓言四则》的哲理,也都是让我们认识生活、感悟人生的好材料。只要我们把这些古文仔细琢磨透了,必然能够从这些经典文化中获得写人记事描景状物的有益营养,而且可以更多的明理,更进一步学会做人。
【写作运用】
本册教材的写作教学主要是训练写记叙文,共安排了7次整篇作文练习,重点学习记叙生活经历和表达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其中,有2次为自由写作实践,充分给予我们自主自在自陈心曲的机会;有5次作文训练侧重各异(依次为:合理交代记叙的要素,正确使用记叙的人称,掌握常用的记叙方法,学习写消息,学习写通讯),都配有相关的指导文章,并且可以与阅读的单元教学结合展开。对本册的写作进行复习,就是巩固这些写作知识,加强这些写作技能。其间至少要懂得两点:
一是写人记事务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命题作文也好,半命题作文也好,根据材料或情景自拟题目作文也好,都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来写,说自己想说的话。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值得写的人和事不胜枚举;生活是有滋有味的,弥足珍贵的感受和情意每如特产;生活是慷慨大方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等待着我们精益求精地发掘和加工。我们应该体悟生活,留心生活中的每一天,写好作文中的每一篇。
二是自觉探讨记叙文写作的技巧和艺术。从小学到初二,我们读过的记叙文已经不少了,知道了阅读记叙文要掌握哪些要点,把这些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经过自己构思、布局、谋篇,写出自身对人对事的了解、认识、看法、感受,清楚地交代记叙的要素,合理地安排记叙的顺序,恰当地使用记叙的人称,有鲜明的主题,有充实的内容,有一定的文采,有爽目的文面,就算得上有点档次的记叙文了。如果我们能够进一步地追求记叙文的写作技艺,相信浓厚的兴趣必然强有力地启迪写作智慧,我们会逐渐如同庖丁解牛而妙笔自如的。
【汉语知识】
本册安排的汉语知识有两个内容。一是语法知识,包括汉语组合的主要特点,短语及短语的类型,短语的扩展,使用短语应注意的问题;二是修辞知识,包括夸张、设问。这些知识是作为本册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集中编排的,既有知识解说,也有举例示现,便于学习和复习。鉴于这部分知识不考试,复习的时候可视自己的实际情况运作。或集中安排一个时间进行系统复习,或分解到阅读单元每次复习一个内容,或渗透到语文学习中随时消化吸收;倘若觉得期末复习的功课太多,时间不够用,也不妨放到期末考试以后再来复习巩固。复习虽不是学习的简单重复,但对汉语知识仍不可死扣名词术语,因为汉语知识的关键在“用”。生活即语文,语文无处不在,这些汉语知识的复习要与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结合起来,往往更加行之有效;这些汉语知识的运用要向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中延伸,巩固这些知识的背境就会更加广阔。
【话语实践】
本册安排了2次口语交际活动。一是说话要讲究方式,方式大致有直言和婉言两种。在家里,在亲朋好友之间,在可以有什么说什么的时间场合,我们不妨直言不讳;对不太熟悉的人,对某些非常敏感的区域,对可能导致误会乃至矛盾冲突的话题个案,我们还是三思而后说的好,该婉言时就婉言,尽量把自己的意思暗含在话里边。说话的方式要恰当,话语的效果就理想。当然,这与花言巧语、口蜜腹剑或吞吞吐吐、语无伦次又是两码事了。二是说话要看对象,从对象的不同特点出发,说不同的话,从而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达到说话的目的。对象的不同特点包括性别、年龄、身份、职业、爱好、文化修养、社会背景、心理情绪状态等等,了解这些东西,实际上也锻炼了我们的观察能力。我们还要明白:口语交际的“复习”与学习应当是同步的,随时都应该注意加强才是。
本册的语文实践活动安排5次,均与课堂教学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能够相辅相成,同学们可以借助于老师的指导自主完成这些活动。通过语文知识抢答竞赛激发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通过说成语故事比赛增强关于成语的理解记忆和运用表达能力,通过古典诗歌背诵比赛提高语言修养并陶冶情操,通过普通话讲演比赛打造善于在公共场合表情达意的本领,通过社会采访与写作培养敢想、敢闯、敢问、敢于探索的精神。前四项活动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需要大力投入的搜集整理、编排设计;后一项活动可以走出校园实地练兵,更要精心刻意的计划筹备、落实到位。要说这方面的“复习”,尽管拿专门的总结评价变通取代罢了。
至于附录的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贺词(贺信、贺电)、会议记录等应用文知识,我们都要看看,至少知其用途和格式,会写会用是只有益处而无害处的好事。
【读写点示】
(一)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________(A.飘摇B.飘落C.飘零D.飘荡)在我们身上。
“快看,有人家了。”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_______(A.简陋B.简朴C.简单D.简略)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1、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倚( ) 尝( )
2、选择括号内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3、选文第1段中的“淡淡”“凉凉”“轻轻”都是_______词,重叠的方式是_________,其作用在于强调__________。
4、选文第1段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图,梨花的出现,给了“我们”_________________;这段景物描写衬托出“我们”发现有人家时的_________心情。
5、对环境的描写不仅要突出特点,而且还要注意观察顺序。选文对小茅屋环境的介绍采用了 ___________的顺序。
6、在文中找出从侧面描写小茅屋主人热情周到的四个偏正短语:
____、 ____、 _____、 ________
7、选文描写的是小茅屋的 ,实际上是写人的 精神。
8、小茅屋的白木门板上写的“请进”两个字,表现了 。
9、文中画直线的句子是详写还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 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小茅屋的?
答:__ 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对小茅屋的环境作了细致的描写,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小茅屋的主人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2、“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在全文结构上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引人入胜。
13、老余说小茅屋的主人“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其依据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
14、请为这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
15、以“陌生的朋友”为题,借鉴《驿路梨花》的写法,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一、1、yǐ cháng 2、B A 3、形容 AA 程度 4、梨林月色 一种希望和安慰 喜悦 5、从外到内、由远及近 6、温暖的火 喷香的米饭 滚热的洗脚水 软软的干草铺 7、环境 雷锋 8、小茅屋主人的热情和诚恳 9、详写。因为柴、米、盐巴等是过路人食宿的生活必需品,这样写可以表现出小茅屋主人为过路人想得周到、细致,表现了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10、屋外环境;屋内的陈设;屋内的告示 11、乐于为人民服务,真诚热情,细致周到 12、设置领起全文悬念 13、提示:小茅屋在深山里,梨树林边,那么它的主人也许就是守山护林的人;老人家慈悲为怀的多,守山护林也以老人为多,这守山护林的人也许就是一位老人。 14、(能概括内容即可) 15、(略)
(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1、 这首诗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简要的概括即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普希金在写作本诗时,正被沙皇流放,过着艰辛的生活,精神的压抑曾使他一度产生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伤感。你能从本诗中体会出这种感伤之情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的语言应该形象,但本诗却通篇都是劝说的口吻,这是否与诗歌的语言特点相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想通过本诗告诫我们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________诗,许多人把它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积极进取的_______铭。
6、人生难免遇到许多逆境,坚强者只当这是一种磨砺,披荆斩棘,终成建树。请以“励志”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反映出曾经令你感动过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意。
[参考答案]
1、①告诫(不要在挫折面前低头)②憧憬(对未来寄寓了希望) 2、不能。因为诗中充满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挫折的“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又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可见诗人已经走出了流放之初的那种伤感。 3、不矛盾。因为本诗是诗人题在邻居的一个小女孩的纪念册上的,是诗人对心爱的孩子的叮咛和嘱托,所以用了这种劝说的口吻,显得亲切、自然,饱含深情。 4、无论我们生活中遭到什么损失和挫折,都不要失去战斗的决心,要相信一切都是短暂的,光明必将驱走黑暗,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5、哲理 座右 6、(略)
(三)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解释加点的词。
①良( )多趣味 ②属( )引( )凄异
2、 译句。
①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荣峻茂”,朗读时应该怎样停顿才能准确传达文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从春、冬、秋三个季节来写景,其中春冬季三峡的景物特征是____________,作者直接描写了这一特征;秋季三峡的景物特征是_____________。
5、“素湍绿潭”是由两个______短语组成的,“回清倒影”是由两个______短语组成的,依次写出的四种水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猿猴的哀叫并引用渔者歌,皆有什么用意?试作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良多趣味”这一句可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取一种动物或景物,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写一篇散文。要求:在客观的叙述之外,写出自己的感悟,有自己独到的观点;或者通过联想和想象,表现出某种象征意义。
[参考答案]
1、①真,实在 ②连续 延长 2、①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②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3、清/荣/峻/茂 4、清荣峻茂(清丽奇秀)林寒涧肃(清冷凄寂) 5、偏正 动宾 急流、静潭、清波、映照 6、用猿的哀叫衬托深秋的凄清;渔者歌中可以看出峡长猿啼,闻者下泪,因孤寂之境,感游子之哀。由景及情,写法高妙。 7、被奇丽可爱、雄伟险峻的美景所吸引而产生的欢乐的心情。 8、(略)
Ⅵ 《在烈日和暴雨下》中小说描写烈日仅仅是为了写天气炎热吗
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及答题技巧归纳
基本概念及解题技巧
一、基本概念:
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借代、反复……
3、写作手法:象征、悬念,铺垫、照应,衬托、对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借古讽今、卒章显志、动静相衬、虚实相生……
4、文学的四大样式: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5、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6、人物描写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7、散文按表达方式分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二、说明文知识:
1、说明文三要素: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2、说明文分类: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按语言分:平实说明、生动说明。
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说明方法:下定义、打比方、举例子 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摹状貌、列图表、引资料。
三、说明文答题技巧:
1、寻找说明对象:盾文题和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_______的_______(对象加内容)。
2、说明对象特征或筛选信息:找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此外、还”等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个段落的首尾句。
3、说明顺序:本文使用了__具体的说明顺序 __说明顺序,对_具体的事物名称或事理 _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4、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有什么作用?
① 举例子:通过举 举例对象 的具体实例对 事物的特征 / 事理 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 事物的特征/ 事理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③ 作比较:把 和 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 事物 的特征/ 事理 。
④ 打比方:将 比作 ,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 事物 的特征/ 事理 。
⑤ 分类别:对 事物的特征 / 事理 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5、说明文语言: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1) 表态(删还是不删)。
(2) 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迄今”等表时间……。
(3) 若删去,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 ,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 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四、散文、小说阅读部分答题技巧:
1、概括的方法:某人干某事。
2、动词赏析:“ ”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某人在“某种状态”下的“ ”心理或神态。(结合句子作答)
3、比喻赏析: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生物形象地描写出这个事物的“ ”特征。
4、拟人赏析:把“ ”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这一事物的“ ”特征。(结合语境作答)
第1课在山的那一边
一、重点字词:
痴(chī)想 诱(yòu)惑(huò) 喧(xuān)腾 一瞬(shùn)间
二、解词
1、隐秘:隐蔽,不外露。 2、一瞬间:一眨眼之间,形容时间极短。
3、痴想:发呆地想。 4、喧腾:喧闹,沸腾。 5、诱惑:吸引,招引。
三、文学常识
1、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诗歌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三种,《在山的那边》属于哲理诗。
2、诗中的“山”象征的是困难、挫折,“海”象征的是理想、信念。
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重点字词
嶙(lín)峋(xún) 颤(chàn)抖 山崖(yá) 训诫(jiè) 耸(sǒng)立 啜(chuò)泣(qì) 头晕目眩(xuàn) 小心翼(yì)翼(yì) 迂(yū)回
二、解词。
1、纳罕:惊奇,诧异。 2、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3、训诫:告诫,教导。 4、嶙峋:形容人瘦削。
5、耸立:高高地直立。 6、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7、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灾祝临头,非常害怕。 8、头晕目眩:头发晕,眼睛昏花。
9、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谨慎,严肃。
第3课短文两篇
一、重点字词
收敛(liǎn) 宽恕(shù) 卑(bēi)微 一丝不苟(gǒu) 聒聒(guō)
二、解词。
1、收敛:收拢,合拢。 2、聒聒:持续嘈杂,使人厌烦。
3、宽恕:宽容饶恕。 4、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5、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第4课紫藤萝瀑布
一、重点字词
璞(pú) 挑逗(dòu) 迸(bèng)溅 嚷(rǎng) 穗(suì) 嫩(nèn) 舱(cāng) 忍俊不禁(jīn) 琼(qióng)浆 绽(zhàn)放 伫(zhù)立 暂(zàn)时 笼(lǒng)罩(zhào) 伶(líng)仃(dīng) 盘虬(qiú)卧龙 酝(yùn)酿(niàng)
二、解词
1、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2、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3、发病:开始,开端。 4、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视远方。
5、终极:最后的终点。 6、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7、迸溅:向四处溅。
8、盘虬卧龙:形容树木枝干盘旋的样子。虬,传说中的一种龙。
三、文学常识
1.《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是当代 (时代)女作家宗璞。
2.散文按表达方式分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第5课童趣
一、重点字词
稚(zhì) 藐(miǎo)小 鹤(hè) 唳(lì) 怡(yí) 壑(hè) 怡(yí) 癞(lài)虾(há)蟆(ma)
二、成语:
1、明察秋毫 意思是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形容视力极佳。
2、怡然自得 意思是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3、庞然大物 意思是形容形体大而笨重的东西。
4、物外之趣:超出事物以外的乐趣。
三、文学知识
1.《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是清(朝代)文学家沈复。
2.《童趣》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叙事散文,在文中叙述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驱蛤蟆等童年趣事。
第6课理想
一、重点字词
晶莹(yíng) 倔(jué)强(jiàng) 鬓(bìn) 洗濯(zhuó) 寂寥(liáo) 扒(pá)窃(qiè) 庸(yōng)碌(lù) 功勋(xūn) 诅(zǔ)咒(zhòu)
二、解语。
1、玷污;弄脏(多用于比喻)。 2、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够接近。
3、绝处逢生:在绝望的困境中又找到了一条生路。 4、洗濯:洗。
5、浪子回头:浪荡不顾正业的年轻人改过自新。 6、碌碌终生:一辈子平庸无能。
7、诅咒: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
三、文学常识
1.《理想》的作者是当代(时代)诗人流沙河。
2.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理想》是哲理诗。
第7课短文两篇
一、重点字词
贪婪(lán) 堕(ò)落 点缀(zhuì )冉(rǎn)冉 苦熬(áo) 雏(chú)形 沉甸甸(diān) 繁弦(xián)急管 玲珑剔(tī)透 柚(yòu)子 姊(zǐ)妹 孵(fū)鸟 给(jǐ)予(yǔ)
二、解词。
(1)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2) 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3)红灯绿酒: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4) 低回:留恋。
(5)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6)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不会消失。
(7)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8) 多姿多彩:本文指生活丰富而充实。
9、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巧细致。玲珑,精细灵巧。剔透,透亮明晰。
三、文学(文体)常识
1.《行道树》节选自《张晓风自选集》,作者是台湾女作家张晓风。
2.《第一次真好》节选自《无言歌》,作者是台湾女作家周素珊。
第8课人生寓言(节选)
一、重点字词
嬉xī戏 风韵yùn 慷慨kǎi 金窖jiào 抢劫jié 泯mǐn灭
禀bǐng告 厄è运 掳lǔ 皎洁jiǎo 险象迭dié生
二、解词。
(1) 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2) 闲适:清闲安适。
(3)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4) 泯灭:丧失。
(5) 厄运:不幸的命运。 (6) 举世无双:全世界没有第二个。
(7)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8) 险象迭生:危险的现象不断地发生。
三、文学(文体)常识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律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第9课我的信念
一、重点字词
蹂(róu)躏(lìn) 呵(hē)责 猝(cù)然 懊(ào)恼(nǎo)
二、解词:
1、坚忍不拔: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2、问心无愧:扪心自问,没有什么感到惭愧的地方。
3、鞭策:比喻严格督促,使之进步。 4、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力做事情。
5、盛名:很大的名声。 6、奢望:过高的希望。
7、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益处。匪,非,不。 8、猝然长逝:突然死去。
9、蹂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10、呵责:呵斥。
11、逆来顺受:对恶劣环境或无理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
三、文学常识
《我的信念》的作者波兰(国名)著名科学家玛丽•居里,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第10课《论语》十则
一、重点字词:
愠(yùn) 反省(xǐng) 罔(wǎng) 殆(dài) 诲(huì) 弘(hóng)
二、解词
(1)学而时习之 时:时常。 (2)不亦说乎 说:愉快。
(3)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气,发怒。 (4)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省:反省,自我检查。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真诚,诚实。 (6)学而不思则罔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7)思而不学则殆 殆:有害。 (8)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凋:凋谢。
三、成语: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阐明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明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孔子认为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应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赞美松柏坚强品格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五、文学常识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第11课春
一、重点字词
水涨zhǎng 嫩nèn 宛wǎn转 应和hè 撑chēng伞 酝(yùn)酿(niàng) 嘹(liáo)亮 撑(chēng)伞 蓑(suō)衣 戴笠(lì) 抖(dǒu)擞(sǒu) 黄晕(yùn)
二、解词:
1、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2、朗润:明朗润泽。
3、酝酿:原意指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4、卖弄:炫耀。 5、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三、文学常识
1.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体裁)。
2、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
3、常见的写作方法:对比、衬托、象征、铺垫、照应、悬念、伏笔、欲扬先抑、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等。
2.《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称谓),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第12课济南的冬天
一、重点字词:
镶(xiāng)嵌(qiàn) 发髻(jì) 澄(chéng)清 水藻(zǎo) 贮(zhù)蓄
二、文学常识
老舍原名舒庆春,生在北京满族人,《骆驼祥子》在《茶馆》,《四世同堂》《龙须沟》。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第13课夏感
一、重点字词 黛(dài)色 贮(zhù)满 匍(pú)匐(fú) 澹澹(dàn) 芊(qiān)芊细草
二、解词:
芊芊:草木茂盛。 黛色:青黑色。 主宰:统治。
灵秀:灵活,美丽。 磅礴:气势盛大。 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融融:暖和的样子。 澹澹:荡漾的样子。 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
第14课秋天
一、重点字词:
丁(zhēng)丁(zhēng) 肥硕(shuò) 栖(qī)息 青鳊(biān)鱼 乌桕(jiù)树 寥(liáo)阔 枯涸(hé) 清洌(liè) 梦寐(mèi)以求
二、解词: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寥阔:高远空旷。 枯涸:干涸,没有水了。
梦寐:睡梦。 肥硕: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清洌:水清。
三、文学常识
《秋天》一诗的作者是何其芳,他是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称谓)。
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
一、重点字词:
碣jié石 澹dàn 竦sǒng 峙zhì 堤dī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次北固山下 次:停泊。 (2)客路青山外 客路:旅途。
(3)最爱湖东行不足 不足:不够。 (4)路转溪头忽见 见:通“现”,出现。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观沧海》中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3、《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文学常识
1.《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朝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称谓)。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2.《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是唐朝诗人王湾。
3.《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大诗人。
4.《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从曲的常识看,“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其作者是元朝著名戏曲作家马致远。
第16课化石吟
一、重点字词
骸(hái)骨 潜(qián)行 皱(zhòu)纹 猛犸(mǎ) 颈(jǐng) 葱(cōng)茏(lóng)
二、文学常识:《化石吟》是一首咏物诗,作者是张锋。
第17课看云识天气
一、重点字词:
峰峦(luán) 缕(lü) 鳞(lín)波 轻盈(yíng) 朦(méng)胧(lóng) 顷(qǐng)刻 征兆(zhào) 一霎(shà)间 弥(mí)漫
二、解释下列词语。
(1)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2)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3)弥漫:充满,布满。 (4)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
三、文学(文体)常识
1.《看云识天气》是一篇说明文(体裁)。
2.说明文三要素: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3、说明文分类: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按语言分:平实说明、生动说明。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说明方法:下定义、打比方、举例子 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摹状貌、列图表、引资料。
第18课绿色蝈蝈
一、重点字词
篝(gōu)火 扰(rǎo)乱 狩(shòu)猎 喧(xuān)嚣(xiāo) 窸(xī)窣(sū) 喑(yīn)哑 静谧(mì) 篡(cuàn)夺 螽(zhōng)斯 莴(wō)苣(jù) 大颚(è) 钳(qián)子 鸟喙(huì) 嗉(sù)囊(náng) 吮(shǔn)取 唾(tuò)液 劫(jié)掠(lüè)
二、解释下列词语。
弱肉强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静谧:安静。
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或权利)。
惊慌失措:害怕慌张得不知道怎么办。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三、文学常识:《绿色蝈蝈》一文的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本文选自《昆虫记》。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
重点字词:椭tuǒ圆 着zhuó陆 铁锹qiāo 海域yù
第20课山市
一、重点字词:
青冥míng 飞甍méng 高垣yuán 睥睨pì nì 连亘gèn 窗扉fēi 倏shū忽
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数年恒不一见 恒:经常。 (2)相顾惊疑 顾:看。
(3)始悟为山市 始:才。悟:明白。 (4)历历在目 历历:清楚的样子。
(5)惟危楼一座 危楼:高楼。 (6)或凭或立 或:有的人。凭:靠着。
(7)逾时:过了一会儿。 (8)倏忽:突然。
三、通假字:
(1)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乌通无 (2)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裁通才
三、文学常识:
《山市》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清朝文学家(称谓)。《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是一部志怪小说集。
第21课风筝
一、重点字词
丫杈(chà) 倘(tǎng)若 蟹(xiè) 嫩(nèn) 伶(líng)仃(dīng) 憔(qiáo)悴(cuì) 模(mú)样 蕾(lěi) 诀(jué)别 嫌恶(wù) 可鄙(bǐ) 恍(huǎng)然大悟 什(shí)物 苦心孤诣(yì) 嚷(rǎng) 虐(nüè)杀
二、解词:
憔悴:形容人瘦弱,脸色不好看。 点缀:加以装饰或衬托,使原有事物更美好。
诀别:多指不会再见面的离别、分别。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省悟的样子。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三、文学常识: 1.《风筝》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2.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称谓),1918年发表了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华盖集续集》《故事新编》等。
第22课羚羊木雕
一、重点字词
犄jī角 抹(mǒ) 攥(zuàn) 逮(dǎi) 怦(pēng)怦(pēng) 寒颤(chàn)
二、解词:
(1)反悔:对以前答应的事翻悔或不承认。 (2)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3)自作主张:不与人商量,自己决定。 (4)仗义:讲义气。
(5)满不在乎:完全不放在心上。
三、文学常识
1.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
3、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4.人物描写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第23课散步
一、重点字词:
熬(áo) 咕(gū) 霎(shà) 粼(lín)
二、解词:
(1)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2)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3)各得其所:每个人或每种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第24课诗两首
一、重点字词:
匿(nì)笑 瓣(bàn) 祷(dǎo)告 沐(mù)浴 嗅(xiù) 衍(yǎn) 菡(hàn)萏(dàn) 蒂(dì)
二、文学常识
1.《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作者泰戈尔,印度(国名)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飞鸟集》《新月集》《园丁集》《吉檀迦利》等,印度国歌《人民的意志》也是他创作的。
2.《荷叶•母亲》选自《繁星》,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诗人、作家(称谓),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
一、重点字词:
傅(fù) 俄(é)而 柳絮(xù) 奕(yì) 惭(cán 撒sǎ
二、重点词语。
(1)寒雪日内集 集:聚会 (2)白雪纷纷何所似 似:像
(3)俄而雪骤 骤:急、大 (4)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凭借
(5)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6)相委而去 委:丢下、舍弃。去:离开
(7)下车引之 引:拉 (8)元方入门不顾 顾:回头看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通(否)
三、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一部志人小说集。
第26课皇帝的新装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炫xuàn耀 称chèn职 滑稽jī 陛bì下 头衔xián 爵jué士 赏赐cì 随声附和hè 妥(tuǒ)当 御(yù)聘(pìn)
二、重点词语。
(1)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2)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3)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4)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三、文学常识
1.《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国名)著名童话作家(称谓) 安徒生(人名)。他一生写了160余篇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2.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样式。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和知识的教育。
第27课郭沫若诗两首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缥缈piāo miǎo 模糊mó hu 鲛jiāo人
二、重点词语
(1)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2)定然:必定。
三、文学常识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当代伟大的诗人、学者、文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蔡文姬》《棠棣之花》。
第28课女娲造人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女娲wā 莽莽榛zhēn榛 澄chéng澈 掘jué 掺chān合 捏niē 缥(piāo)缈(miǎo) 笼罩(zhào) 揉(róu) 溅(jiàn)落
二、重点词语
(1)绵延:连续不断。 (2)神通广大: 有特别高明的本领。
三、文学常识
神话是关于神或英雄人物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山海经》《庄子》《楚辞》《淮南子》等书中保存了一些神话传说的片断,如黄帝擒蚩尤、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
第29课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蔷薇qiáng wēi 孪luán生 嬉(xī)戏哞哞(mōu) 潺(chán)潺 眨(zhǎ)巴 红润(rùn) 孪(luán)生 痒(yǎng)酥(sū)酥 踉踉(liàng)跄(qiàng)跄 汩汩(gǔ) 汨(mì) 霹(pī)雳(lì) 泥泞(nìng)
二、重点词语
(1)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2)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样子。
第30课寓言四则
一、重点字词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赫(hè)拉 喇(lǎ)叭 庇bì护 塞sài上 遽jù 髀(bì)骨 跛(bǒ) 何遽(jù)
二、重点词语
(1)果大亡其财 果:果然。 亡:丢失。 (2)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逃跑。
(3)人皆吊之 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4)居数月 居:经过。
(5)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将:带领。 (6)父子相保 保:保全。
三、文学常识
1.《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2.《智子疑邻》节选自《韩非子•说难》,作者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
3.《塞翁失马》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4.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 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你还知道的寓言故事有(本课的除外)《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愚公移山》等。
Ⅶ 太阳出来了,乌云消散得无影无踪用拟人的手法编写五字联
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
《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信念,蕴含了一个哲理。诗人以群山和大海为意象,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从而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不要企望一蹴而就,不要因为多次奋斗不能达目的就灰心丧气。作品:《纪念》《游动悬崖》
2.《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当代少年》。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作者通过“我”童年时的一段爬山经历,感悟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最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在于走好每一步,要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3.《短文两篇》
①《蝉》选自《承教小记》作者:小思,原名:卢玮銮(luán)采用托物言志赞美了生命的珍贵。主旨:人的生命不在长短,而在于好好活着。
②《贝壳》选自《幻思——席慕容散文赏析》作者:席慕容。主旨:生命虽然有限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宗璞。宗璞,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主要内容:这是一篇托物抒情的写景散文,作者对如今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描写,追忆十多年前(“文革”时期)紫藤在一种极“左”思想的妪遣下被砍的遭遇,揭示其象征意义:“花和人都有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文中写花实际上是写人,写由人组成的社会。一片繁茂的花象征着当前社会的繁荣昌盛和充满活力,同时也是借花来赞美生命的美好与顽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
5.《童趣》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沈复,字三白,长洲人,清代文学家。主要内容: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作者以生动的笔调,充分展示联想和想象,追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表现了“物外之趣”,反映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的童趣。《浮生六记》共六卷。各卷标题依次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6.《理想》选自《流沙河诗集》作者:流沙河,当代诗人。原名余勋坦。文章主旨:本诗通过不同的角度比喻理想的内涵,赞美理想对于人生的深刻意义,从而号召人们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主要作品有《寄黄河》《窗》诗歌集《农村夜曲》《告别火星》《草木篇》《故园六咏》等。
7.《短文两则》
①《行道树》选自《张晓风自选集》。作者张晓风。以行道树比喻无私奉献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②《第一次真好》选自《无言歌》作者:周素珊。作者以第一次看见柚子树而引发对第一次看见十姊妹鸟的雏鸟的回忆,并总结自己的感受,认为“第一次的感觉”是生命中难得的宝贵经验,它不仅带给我们新鲜、刺激,更带给我们生活的新领域和人生的阅历。
8.《人生寓言》选自《周国平文集》。作者:周国平,主要内容:怎样面对财富和不幸是两则寓言的主旨。
①《白兔和月亮》寓言从白兔得月又弃月中讲述了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的道理,因而告诫我们面对财富要有正确的认识。
②《落难的王子》寓言则是从一个王子的人生经历中得出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的结论,并由此引申,说明人世间没有不能忍受的苦难。
9.《我的信念》选自《现代人的智慧》作者:玛丽居里,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著名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文章主旨:《我的信念》是居里夫人对自己的性格、为人和理想、信念的总结与回顾。文章先概括说明作为一个人,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朵有信心,以此来统领起全篇。从这一点出发,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对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正是她取得世人所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所在。我们从作者的回忆中不难看出她的理想和信念。著有《同位素及其组成》、《论放射性》等。
10.《论语》十则。选自《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封建社会中被尊称为“圣人”。《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必读之书。
11.《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文章主旨:《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12.《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著名作家。主要内容: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准确、优美的文学,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热爱祖国河山的可贵感情。主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无名高地有了名》《龙须沟》《茶馆》。
13.《夏感》作者:梁衡。写出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表达了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
14.《秋天》选自《预言》作者:何其芳,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水芳。文章主旨:在《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描绘了三幅画面。每一节诗就是一幅画面。作品有散文集《画梦录》
15.《古代诗歌四首》
①《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作者: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微毫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于诗中:写山岛的盎然生机,寄托了他的昂扬斗志;写沧海的波澜壮阔,表达了他豪迈的进取精神;写沧海吞吐日月的景色,显示了他有博大胸襟和气吞山河的气概。
②《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第三联点明诗人行旅的时间。这是残冬将尽,新春伊始之际,又是残夜将尽,黎明来临之时。“海日生残夜”,这是一幅多么壮美的江上日出图!明明是江上日出,诗人却称“海日”,这并非有意夸张,而是真实的感受。由于江面辽阔,水天一线,朝日跃升之际,真使人恍如置身于万顷沧海之中。朝日的光辉驱走了残夜,但谁也不会忘记,这一派光明的景象恰好是孕育在那业已消逝的寒夜之中。下句“江春入旧年”写时序的变换。这种变换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新春与旧年的界限是那样模糊,以至于诗人感到。是“江春”闯入了“旧年”。海日紧接残夜面生,江春不待旧年之完结而入。时光流逝,天运无情,而诗人“犹自音书滞一乡”,怎么不激起强烈的眷怀故土之情呢?
③《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前用拟人的手法渲染,后用人的感受来衬托,白居易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副难得的美学家的欣赏眼光,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
④《天净沙 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元代杰出的戏剧家、散曲家。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16.《化石吟》作者:张丰。文章主旨:本文是一首叙事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和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17.《看云识天气》作者:朱泳燚 这是一篇介绍识别天气的方法的说明文作者用生动形象和语言,勾画出千姿百态的云,使读者从中得到许多识别阴晴雨雪的天气知识。专著《叶圣陶的语言修改艺术》。
18.《绿色蝈蝈》选自《昆虫的故事》作者:法布尔,法国作家、著名昆虫学家。本文主旨: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字里行间洋益着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19.《月亮上的足迹》作者:朱长超。文章主旨: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指出登月活动的重大意义。
20.《山市》选自《聊斋志异》卷六。作者:蒲松龄。字留仙,清代文学家。本文不仅写出了山市变化莫测的景象,而且表达了目击者的感情,有很美的意境,值得欣赏。
21.《风筝》选自《野草》。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章主旨:《风筝》回忆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我”向来不爱放风筝,并且不允许自己的小兄弟放,一次还粗暴地毁掉了他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但是后来,在“我”接触了外国教育方面的书籍后,却发现自己做错了,于是非常忏悔,渴望得到补救。但当“我”对已届中年的小兄弟提及此事时,小兄弟已经忘却。对此,“我”不仅没有释然,反倒心情更加沉重。著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呐喊》《坟》《热风》《彷徨》《华盖集续编》等专集,中篇小说《阿Q正传》,杂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
22.《羚羊木雕》选自《东方少年》。作者:张之路。文章主旨: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一场矛盾,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含蓄地批评了父母轻义重财的行为,告诫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23.《散步》作者:莫怀戚。文章主旨:《散步》一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4.《散文诗两首》
①《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作者: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文章主旨:乍看之下,这是一首写儿童与母亲嬉戏的诗歌,所表达的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并无奇特之处。但泰戈尔之所以是大文豪,就在于他的诗作能够在普通诗人的感觉和思路止步之处继续向前,朝更深处迈进,进入“入神”的境界。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国王和王后》,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②《荷叶 母亲》作者:冰心。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于是在结尾处写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25.《世说新语》两则 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作者:刘义庆。
26.《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作者: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文章主旨: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被两个装成织工的所骗,光着身子游行的诙谐故事,幽默而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昏庸、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课文具体描写的是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深刻揭露了及大臣们的丑恶灵魂。著有《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
27.《郭沫若诗两首》选自《郭沫若全集》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主要内容:
①《天上的街》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它借丰富奇特的想象,描绘了神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②《静夜》这首小诗,写于诗人日本时期。作者通过对月光、松树、疏星、天河、白云这些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表达了对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
28.《女娲造人》作者:袁珂。神话学家。四川省新繁人。主要内容:课文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神话论文集》等。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选自《金波作品精选》(河北少年儿童1997年版)。作者:金波。文章主旨:文章从“影子”“萤火虫”对盲孩子的关爱、帮助中,概括出大家都应该来关爱弱者,只有“爱”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这个主题。
30.《寓言四则》中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作者: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塞翁失马》选自《韩非子?说难》。作者: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智子疑邻》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作者:刘安。主要内容:《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了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蚊子和狮子》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智子疑邻》说明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来的,对人不能持偏见。《塞翁失马》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名著导读
Ⅰ:《繁星》《春水》
《繁星》是诗集,由164首小诗组成。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繁星》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她最热衷于赞颂的,是母爱。除了挚爱自己的双亲外,冰心也很珍重手足之情。她爱自己的三个弟弟。她在后来写作的一篇散文《寄小读者.通讯十三》里,还把三个弟弟比喻成三颗明亮的星星。冰心赞颂母爱,赞颂人类之爱,赞颂童心,同时她也赞颂大自然,尤其是赞颂她在童年时代就很熟悉的大海。歌颂大自然,歌颂童心,歌颂母爱,成为冰心终生创作的永恒主题。《春水》是《繁星》的姐妹篇,由182首小诗组成。同样是在《晨报副镌》上最先发表,不过《春水》的问世要比《繁星》晚三个月。在《春水》里,冰心虽然仍旧在歌颂母爱,歌颂亲情,歌颂童心,歌颂大自然,但是,她却用了更多的篇幅,来含蓄的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
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烦恼和苦闷。她用微带着忧愁的温柔的笔调,述说着心中的
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和表达着要认知世界本相的愿望。
Ⅱ:《伊索寓言》
伊索,生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家,传说他是个奴隶,后获得自由,因“亵渎神明”终遭杀害。
? 伊索寓言,来自民间,所以社会地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得到了较突出的反映。如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鞑;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对社会不平等的抨击;对懦弱、懒惰的讽刺;对勇敢斗争的赞美。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辨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生活和斗争的概况、提炼和总结,是古希腊人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遗产。
??伊索寓言,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牧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
? 《伊索寓言》是寓言中的精华,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参照天津新蕾编译的《伊索寓言》中的部分故事在天津市网络少年宫有关栏目中给爱好文学的小朋友们,希望你们喜欢。并从中得到教益。
??《伊索寓言》采用连载的方式,定期更换故事内容,我们力求译文生动、活泼,自然朴素。每个故事加有点评,以帮助小读者理解其丰富的内涵;所有寓言都配有插图,文画相得益彰,以增强寓言的艺术感染力。
Ⅷ 任选寓言四则中的一则寓言重新设计情节赋予其新的意义把它改写成一篇新的寓言
写作思路:对蚊子和狮子寓言故事进行改写,改写情景合理,要体现新的意义。
正文: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虽然被蜘蛛网粘住了。当蜘蛛就要吃掉蚊子的时候,突然吹来一阵狂风, 吹破了蛛网,吹来了蚊子救命的希望,蚊子子趁机逃过了蜘蛛的魔掌。
经此劫难,蚊子开始很谨慎起来,但它并没有敛尽锋芒,终于忍不住宣传自己打败狮子的事。丛林中仅有谁会相信一只蚊子的话呢, 蚊子的狂妄引来了不尽的嘲讽与讥笑。
为了证明自己的话是真的,蚊子请来了老虎狼、熊等动物作为观众,它将再一次挑战狮子。 蚊子来到狮子前,无比骄傲地说: "嘿, 你这头只会用女人打架方式的狮子,敢再和我再斗一次吗?”狮子鄙夷地看了看蚊子,并不理睬。蚊子气愤之极,咆哮地冲身狮子,仍然咬它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
见狮子脸往地上一蹭,差点挤死蚊子,蚊子只得慌忙起飞,准备逃走,没想狮子舌头一卷,把蚊子卷入口中,连同唾沫一齐吞进了肚子。蚊子没想到,狮子向蛤蟆请教,学会了战胜蚊子的方法,蚊子到死连叹息和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Ⅸ 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
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信念,蕴含了一个哲理。诗人以群山和大海为意象,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从而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不要企望一蹴而就,不要因为多次奋斗不能达目的就灰心丧气。作品:《纪念》《游动悬崖》
2.《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当代少年》。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作者通过“我”童年时的一段爬山经历,感悟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最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在于走好每一步,要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3.《短文两篇》
①《蝉》选自《承教小记》作者:小思,原名:卢玮銮(luán)采用托物言志赞美了生命的珍贵。主旨:人的生命不在长短,而在于好好活着。
②《贝壳》选自《幻思——席慕容散文赏析》作者:席慕容。主旨:生命虽然有限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宗璞。宗璞,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主要内容:这是一篇托物抒情的写景散文,作者对如今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描写,追忆十多年前(“文革”时期)紫藤在一种极“左”思想的妪遣下被砍的遭遇,揭示其象征意义:“花和人都有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文中写花实际上是写人,写由人组成的社会。一片繁茂的花象征着当前社会的繁荣昌盛和充满活力,同时也是借花来赞美生命的美好与顽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
5.《童趣》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沈复,字三白,长洲人,清代文学家。主要内容: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作者以生动的笔调,充分展示联想和想象,追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表现了“物外之趣”,反映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的童趣。《浮生六记》共六卷。各卷标题依次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6.《理想》选自《流沙河诗集》作者:流沙河,当代诗人。原名余勋坦。文章主旨:本诗通过不同的角度比喻理想的内涵,赞美理想对于人生的深刻意义,从而号召人们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主要作品有《寄黄河》《窗》诗歌集《农村夜曲》《告别火星》《草木篇》《故园六咏》等。
7.《短文两则》
①《行道树》选自《张晓风自选集》。作者张晓风。以行道树比喻无私奉献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②《第一次真好》选自《无言歌》作者:周素珊。作者以第一次看见柚子树而引发对第一次看见十姊妹鸟的雏鸟的回忆,并总结自己的感受,认为“第一次的感觉”是生命中难得的宝贵经验,它不仅带给我们新鲜、刺激,更带给我们生活的新领域和人生的阅历。
8.《人生寓言》选自《周国平文集》。作者:周国平,主要内容:怎样面对财富和不幸是两则寓言的主旨。
①《白兔和月亮》寓言从白兔得月又弃月中讲述了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的道理,因而告诫我们面对财富要有正确的认识。
②《落难的王子》寓言则是从一个王子的人生经历中得出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的结论,并由此引申,说明人世间没有不能忍受的苦难。
9.《我的信念》选自《现代人的智慧》作者:玛丽居里,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著名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文章主旨:《我的信念》是居里夫人对自己的性格、为人和理想、信念的总结与回顾。文章先概括说明作为一个人,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朵有信心,以此来统领起全篇。从这一点出发,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对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正是她取得世人所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所在。我们从作者的回忆中不难看出她的理想和信念。著有《同位素及其组成》、《论放射性》等。
10.《论语》十则。选自《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封建社会中被尊称为“圣人”。《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必读之书。
11.《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文章主旨:《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12.《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著名作家。主要内容: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准确、优美的文学,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热爱祖国河山的可贵感情。主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无名高地有了名》《龙须沟》《茶馆》。
13.《夏感》作者:梁衡。写出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表达了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
14.《秋天》选自《预言》作者:何其芳,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水芳。文章主旨:在《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描绘了三幅画面。每一节诗就是一幅画面。作品有散文集《画梦录》
15.《古代诗歌四首》
①《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作者: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微毫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于诗中:写山岛的盎然生机,寄托了他的昂扬斗志;写沧海的波澜壮阔,表达了他豪迈的进取精神;写沧海吞吐日月的景色,显示了他有博大胸襟和气吞山河的气概。
②《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第三联点明诗人行旅的时间。这是残冬将尽,新春伊始之际,又是残夜将尽,黎明来临之时。“海日生残夜”,这是一幅多么壮美的江上日出图!明明是江上日出,诗人却称“海日”,这并非有意夸张,而是真实的感受。由于江面辽阔,水天一线,朝日跃升之际,真使人恍如置身于万顷沧海之中。朝日的光辉驱走了残夜,但谁也不会忘记,这一派光明的景象恰好是孕育在那业已消逝的寒夜之中。下句“江春入旧年”写时序的变换。这种变换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新春与旧年的界限是那样模糊,以至于诗人感到。是“江春”闯入了“旧年”。海日紧接残夜面生,江春不待旧年之完结而入。时光流逝,天运无情,而诗人“犹自音书滞一乡”,怎么不激起强烈的眷怀故土之情呢?
③《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前用拟人的手法渲染,后用人的感受来衬托,白居易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副难得的美学家的欣赏眼光,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
④《天净沙 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元代杰出的戏剧家、散曲家。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16.《化石吟》作者:张丰。文章主旨:本文是一首叙事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和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17.《看云识天气》作者:朱泳燚 这是一篇介绍识别天气的方法的说明文作者用生动形象和语言,勾画出千姿百态的云,使读者从中得到许多识别阴晴雨雪的天气知识。专著《叶圣陶的语言修改艺术》。
18.《绿色蝈蝈》选自《昆虫的故事》作者:法布尔,法国作家、著名昆虫学家。本文主旨: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字里行间洋益着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19.《月亮上的足迹》作者:朱长超。文章主旨: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指出登月活动的重大意义。
20.《山市》选自《聊斋志异》卷六。作者:蒲松龄。字留仙,清代文学家。本文不仅写出了山市变化莫测的景象,而且表达了目击者的感情,有很美的意境,值得欣赏。
21.《风筝》选自《野草》。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章主旨:《风筝》回忆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我”向来不爱放风筝,并且不允许自己的小兄弟放,一次还粗暴地毁掉了他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但是后来,在“我”接触了外国教育方面的书籍后,却发现自己做错了,于是非常忏悔,渴望得到补救。但当“我”对已届中年的小兄弟提及此事时,小兄弟已经忘却。对此,“我”不仅没有释然,反倒心情更加沉重。著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呐喊》《坟》《热风》《彷徨》《华盖集续编》等专集,中篇小说《阿Q正传》,杂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
22.《羚羊木雕》选自《东方少年》。作者:张之路。文章主旨: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一场矛盾,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含蓄地批评了父母轻义重财的行为,告诫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23.《散步》作者:莫怀戚。文章主旨:《散步》一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4.《散文诗两首》
①《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作者: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文章主旨:乍看之下,这是一首写儿童与母亲嬉戏的诗歌,所表达的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并无奇特之处。但泰戈尔之所以是大文豪,就在于他的诗作能够在普通诗人的感觉和思路止步之处继续向前,朝更深处迈进,进入“入神”的境界。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国王和王后》,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②《荷叶 母亲》作者:冰心。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于是在结尾处写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25.《世说新语》两则 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作者:刘义庆。
26.《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作者: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文章主旨: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被两个装成织工的骗子所骗,光着身子游行的诙谐故事,幽默而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昏庸、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课文具体描写的是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深刻揭露了皇帝及大臣们的丑恶灵魂。著有《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
27.《郭沫若诗两首》选自《郭沫若全集》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主要内容:
①《天上的街》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它借丰富奇特的想象,描绘了神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②《静夜》这首小诗,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时期。作者通过对月光、松树、疏星、天河、白云这些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表达了对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
28.《女娲造人》作者:袁珂。神话学家。四川省新繁人。主要内容:课文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神话论文集》等。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选自《金波作品精选》(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作者:金波。文章主旨:文章从“影子”“萤火虫”对盲孩子的关爱、帮助中,概括出大家都应该来关爱弱者,只有“爱”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这个主题。
30.《寓言四则》中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作者: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塞翁失马》选自《韩非子•说难》。作者: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智子疑邻》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作者:刘安。主要内容:《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了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蚊子和狮子》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智子疑邻》说明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来的,对人不能持偏见。《塞翁失马》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名著导读
Ⅰ:《繁星》《春水》
《繁星》是诗集,由164首小诗组成。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繁星》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她最热衷于赞颂的,是母爱。除了挚爱自己的双亲外,冰心也很珍重手足之情。她爱自己的三个弟弟。她在后来写作的一篇散文《寄小读者.通讯十三》里,还把三个弟弟比喻成三颗明亮的星星。冰心赞颂母爱,赞颂人类之爱,赞颂童心,同时她也赞颂大自然,尤其是赞颂她在童年时代就很熟悉的大海。歌颂大自然,歌颂童心,歌颂母爱,成为冰心终生创作的永恒主题。《春水》是《繁星》的姐妹篇,由182首小诗组成。同样是在《晨报副镌》上最先发表,不过《春水》的问世要比《繁星》晚三个月。在《春水》里,冰心虽然仍旧在歌颂母爱,歌颂亲情,歌颂童心,歌颂大自然,但是,她却用了更多的篇幅,来含蓄的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
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烦恼和苦闷。她用微带着忧愁的温柔的笔调,述说着心中的
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和表达着要认知世界本相的愿望。
Ⅱ:《伊索寓言》
伊索,生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家,传说他是个奴隶,后获得自由,因“亵渎神明”终遭杀害。
伊索寓言,来自民间,所以社会地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得到了较突出的反映。如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鞑;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对社会不平等的抨击;对懦弱、懒惰的讽刺;对勇敢斗争的赞美。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辨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生活和斗争的概况、提炼和总结,是古希腊人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遗产。
伊索寓言,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牧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
《伊索寓言》是寓言中的精华,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参照天津新蕾出版社编译的《伊索寓言》中的部分故事在天津市网络少年宫有关栏目中推荐给爱好文学的小朋友们,希望你们喜欢。并从中得到教益。
《伊索寓言》采用连载的方式,定期更换故事内容,我们力求译文生动、活泼,自然朴素。每个故事加有点评,以帮助小读者理解其丰富的内涵;所有寓言都配有插图,文画相得益彰,以增强寓言的艺术感染力。
Ⅹ 文言文问题
①、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善相马。
②、祗:同“只”,只是。辱:屈辱,埋没。
③、骈:成双成对。槽枥:原指养兽的食器,这里指养马的处所。
④、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被称道。以,按照,介词。称,称颂,称道。
⑤、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词。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⑥、一食:吃一次。或:有时。尽粟一石:吃尽一石粟。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石,十斗为石。
⑦、食:同“饲”,喂养。
⑧、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
⑨、是:这,指示代词。
⑩、能:才能。
⑾、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见,同“现”,表露。
⑿、且:将。欲:想要,要。等:相当。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⒀、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⒁、策:驾驭。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用(对待)它的办法。
⒂、尽其材:全发挥它的才能。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⒃、鸣之:吆喝它。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
⒄、执策:拿着马鞭。策,赶马的鞭子,名词。临之:临视着马。临,从高处往下看。
⒅、其:语气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⒆、其:语气助词,加强肯定语气。
参考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出发,说明千里马才能的被埋没是不可避免的。
文章一开篇就奇峰突起,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出论证的前提。这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即“无伯乐,则无千里马”,实际上指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但这里的“伯乐”是一个普遍概念,指的是特别善于相马的人。因此下面接着就提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一论断,突出了这“常有”和“不常有”之间的尖锐矛盾,说明千里马的被埋没简直具有必然性。然后趁势而下,说到千里马的命运上来,用“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描绘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情形,引人深思。这一段,从全篇来看,目的是提出问题;它之所以要强调知马者惟伯乐这个意思,则是为下文揭露“食马者”的“不知马”张本。
第二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不知马”。
千里马被埋没,在一般人看来,大概要归咎于它的才美“不外见”。因此,本段一开头就用“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点出问题的要害。“一食或尽粟一石”是夸张的说法,强调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常马;“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是说“食马者”只是按照常马的食量来喂养它,说明这种人的无知。接着,先以“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作低回之势;再用一组排比句揭示这“才美不外见”,正是“食不饱,力不足”所造成的恶果;最后又用反诘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这是从反面证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
第三段,归纳全文中心,对“食马者”的无知妄说进行辛辣的嘲讽。
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食马者”的形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三句紧承上文,全面总结了这种人“不知马”的表现;“执策而临之”,写他们洋洋自得、以“知马者”自居的神情,“之”指代千里马,他们在千里马跟前竟然宣称“天下无马”,这是十足的妄说。两相对照,生动地揭露了这种人的愚蠢、荒唐。然后用“呜呼”领出作者的感慨:“其真无马邪”承上文“天下无马”,是作者对“食马者”的反诘,也是向读者发问,用来为下句蓄势;然后以“其真不知马也”作答,结住全文。
本文篇幅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贯穿全文的是“不知马”这句话。文中连用十一个“不”字。开始说“伯乐不常有”、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已隐含着“不知马”的意思;中间先明确指出“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然后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说明“不知”所造成的恶果;最后更以“不以”“不能”来痛斥“食马者”的无知,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17)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9)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 )。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相关故事:
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
汗明见春申君,候问三月,而后得见。谈卒,春申君大悦之。……汗明曰:“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能驾车的年头满了)服(驾)盐车而上太行。蹄申(同“伸”)膝折,尾湛(同“沉”)(同“肤”)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行动迟缓),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衣(苎麻织成的衣)以(覆盖)之。骥于是(同“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选自《战国策·楚策四》
《马说》赏析(吴小如)
韩愈是唐代散文巨匠,同时也是对宋代作家极有影响的诗人。人们对他的“以文为诗”(把诗歌写得散文化)谈得比较多,却很少注意他那更为突出的“以诗为文”的特点。所谓“以诗为文”,是指用具有诗的情调、韵味等特色来写散文,即是说把散文给诗化了(但这并不等于从西方引进的新文体“散文诗”)。我们说把散文诗化,或者说把散文写得很带诗意,并不限于写自然景物、抒情小品或对人物进行典型塑造和对事态进行艺术描绘;而是也可以用诗的情调、韵味来写说理文或评论文。韩愈的散文特点之一就在这里。
据说伯乐姓孙名阳,是春秋时代秦国人,会给马看相,善于识别什么是千里马。这原是《战国策·楚策》中一个名叫汗明的对春申君黄歇讲的一个故事里的人物。这故事可能是古代传说,也可能就是汗明用艺术虚构手法创造出来的寓言。伯乐的典故曾几次被韩愈引用(见他所作的《为人求荐书》及《送温处士赴河阳序》),可见由于韩愈本人命运的坎坷,对伯乐能识别千里马的故事是很有感情的。但平心而论,还是他的这篇《马说》写得最好,读者也最爱读,因为这篇文章写得太像一首诗了。
诗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诉诸形象思维,它的创作手法也常以比兴为主。当然,一首好诗总要比散文写得更加含蓄曲折,余味无穷。而从常识论,一篇说理散文,基本上总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韩愈的《马说》肯定是一篇说理文,但它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更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全篇几乎始终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只摆出活生生的事实却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这已经可以说是诗的写法了。更巧妙地是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不可缺少的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抒情诗应有的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尽管我们读起来是一篇散文,但仔细品评,却俨然是一首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抒情诗。这种“以诗为文”的本领,始自西汉的司马迁(谁也不曾承认过司马迁是诗人),到了韩愈、柳宗元,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至宋代的欧阳修、苏轼(尤其是欧阳修)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我们研究中国文学史和学习古典散文应该注意的新课题。
文章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可这个命题本身就不合逻辑。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说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的。所以过去有人就认为韩愈这句话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义的。我们并不否认,从唯物主义原则来看,他这句话是错误的。但把它作为诗的语言,它却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万千的名言。因为世上有伯乐这种知识和本领的人实在太少了。于是作者紧接着在下文从正面点明主旨,一泻无余地把千里马的无限委屈倾诉出来。正由于“伯乐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一般水平的牧马人,而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尽了无知小人的腌气。更令人悲愤的是这些宝马竟然成双作对地一群群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非笔墨所能形容。当然,结果更是死不瞑目,谁也不把这些有价值的神骏称为千里马,它们的死也自然是毫无所谓的了。“不以千里称也”这句话,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连同情它们的人都没有,更谈不上对它们的死表示遗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从文章表面看,作者说得已相当透彻;而实际上这里面不知有多少辛酸痛楚还没有尽情吐露,看似奔放而其内涵则甚为丰富,其实倒是含蓄不尽的(说他写得婉约,或许读者不能接受,可作者确实没有把话说尽)。这真是抒情诗的写法了。
作者着力刻画“食(饲)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千里马在无人给它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时,英雄无用武之地;或虽欲一展所长而有力无处使,甚至到了无力可使的程度。这样,它连一匹普通马也比不上,又怎么能实现它日行千里的特异功能呢?因此它的待遇自然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马”,而它的受辱和屈死也就更不足为奇,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了。不仅如此像这样连“常马”都比不上的千里马,由于不能恪尽职守,还会受到极度的责难和惩罚,往往被无辜地痛打一顿(“策之不以其道”,打得它不合理),当然在待遇上也就更加糟糕了(“食之不能尽其材”)。表面看“食马者”不是伯乐,不懂马语;骨子里却蕴涵着怀才不遇的人面对那些愚昧专横的统治者就是申诉也无用这一层意思。
文章写到这里,作者似乎还觉得不够解渴,于是又接着用“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意思,从“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层的刻画。这不仅使文章更生动深刻,也表现出作者的感情更为愤激了。作者并没有立即谴责这种不识马的“人”有眼无珠,反而让他面对着这匹千里马不懂装懂,发出了仿佛悲天悯人般的慨叹:“天下无马!”意思说,这样的“人”在主观动机方面还是自以为不错的,他并非不想选拔人才,并非没有求贤用贤之心,无奈贤人贤才太“少”了,既无处可寻觅,也无地可安插:“天下哪里有真正的人才啊!”明明是“人”的主观上出了毛病,却把这种局面的形成推给客观条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被作践得不成样子的千里马,却对它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认为这不过是一匹连“常马”也不如的驽骀之辈。这不仅是绝妙的讽刺,而且也是极其严峻猛厉的诛心之论。文章写至此已经水到渠成,作者这才站出来点题,用“呜呼”以下三句作结,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对矛盾(“无马”是先天的自然缺陷,“不知马”则是后天人为的犯罪)尖锐地摆出来形成一个高潮,极尽沉郁顿挫之致。古人说蹙万里长江于尺幅之中,这种凝聚浓缩的手法正是韩愈一支笔经过千锤百炼的结果。我们固然不能不为作者起伏回荡、感慨悲凉的情绪而倾倒,却又不能不为他简洁洗炼的笔墨所钦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