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黄石市典故

黄石市典故

发布时间: 2021-02-13 15:14:58

① 黄石有哪些著名历史人物

1、孟嘉

孟嘉,字万年。江夏郡鄳县人。东晋时期名士、官员、三国时期东吴司空孟宗曾孙 ,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外祖父。早年便名扬京师,后历任庐陵从事、江州别驾、征西参军等职,在任上受到了庾亮、褚裒、桓温等人的器重和欣赏,甚至得到了晋穆帝的亲自接见。

晚年长期在桓温幕府任职,担任桓温的从事中郎、长史,于五十三岁(一作五十一)时去世。留有“孟嘉落帽”的典故。其生平主要见载《晋书·桓温传》附传及陶渊明所著《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2、吴中复

吴中复(1011~1079),字仲庶,兴国军永兴(今湖北阳新)人。仁宗宝元元年(1038)进士。皇祐五年(1053)为监察御史里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五)。嘉祐二年(1057)迁殿中侍御史充言事御史(同上书卷一八五)。改右司谏、同知谏院,迁户部副使。

出为河东都转运使,移知江宁府、成德军。神宗熙宁三年(1070)知成都府(同上书卷二一六)。迁给事中,知永兴军(《东都事略》卷七五)。六年,知河阳(《续资治通鉴编》卷二四六)。元丰元年(1078)十二月卒(同上书卷二九五),年六十八。

3、王质

王质(?-570年)梁朝时因是梁武帝萧衍的外甥被封为甲口亭侯,初任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殿中郎。后任太子洗马、东宫领直。多次迁任中舍人、庶子。曾跟随贞阳侯萧渊明北伐。侯景之乱时跟随众军抵御侯景。梁元帝萧绎时任右长史,兼河东太守。很快迁任侍中。

不久出任持节、都督吴州诸军事、宁远将军、吴州刺史,兼鄱阳内史。陈武帝陈霸先时任散骑常侍、晋陵太守。陈文帝陈蒨时任五兵尚书。后辅佐陈顼,任仁威将军、骠骑府长史、晋安太守。陈顼辅政时任司徒左长史,将军之职不变。因为公事免职。

不久任通直散骑常侍,迁任太府卿、都官尚书。太建二年(570)去世,时年六十岁。

4、吴玠

吴玠(1093年-1139年7月18日 ),字晋卿。德顺军陇干县(今甘肃省静宁)人。南宋名将。吴玠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炎二年(1128年)起领兵抗金,与其弟吴璘都以勇略知名,先后归属于曲端、张浚麾下。富平之战失败后,吴玠扼守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等地,

屡败金军,史称“微(吴)玠身当其冲,无蜀久矣”。吴玠汰冗员、节浮费,广设屯田、修复废堰,与胡世将创转般折运法,使粮储充足。官至四川宣抚使。绍兴九年(1139年),吴玠病逝,年四十七。追赠少师,谥号“武安”。淳熙三年(1176年),追封涪王,位列七王之一。

5、吴璘

吴璘(1102年-1167年6月6日 ),字唐卿,德顺军陇干县(今甘肃静宁)人。南宋名将,四川宣抚使吴玠之弟。吴璘早年随兄长吴玠抵御西夏,自建炎二年(1128年)起领兵抗金,二人都以勇略知名。富平之战失败后,吴璘、吴玠兄弟扼守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等地,屡败金军,

为保卫秦陇、屏障巴蜀立下了汗马功劳。晚年带病奋起,对抗入侵的金军。官至奉国军节度使,封新安郡王。乾道三年(1167年),吴璘病逝,年六十六。追赠太师、信王,谥号“武顺”,位列七王之一。著有兵法两篇,已佚。

② 韩信的典故

韩信点兵

多多益善

汉元年(前),韩信背楚投汉,随汉王刘邦来到南郑(今汉中市汉台区)。这位曾经“乞食漂母”、“ 胯下受辱”的七尺伟男并非懦夫,而是大智若愚的将才。被刘邦委以“治粟都尉”小职的韩信常在丞相萧何面前谈及自己的报负,萧何发现韩信为“国士无双”的军事奇才,便苦苦向汉王举荐。刘邦终于采纳了萧何的建议,在汉中设坛拜将,把统帅三军的大权授予韩信。雄才大略的韩信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策夺三秦,后又遂鹿中原,消灭项羽,为刘邦夺得天下,成为西汉王朝开国功臣。

其实韩信点兵是很科学的
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斜了刘邦一眼说:“你顶多能带十万兵吧!”汉高祖心中有三分不悦,心想:你竟敢小看我!“那你呢?”韩信傲气十足地说:“我呀,当然是多多益善啰!”刘邦心中又添了三分不高兴,勉强说:“将军如此大才,我很佩服。现在,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向将军请教,凭将军的大才,答起来一定不费吹灰之力的。”韩信满不在乎地说:“可以可以。”刘邦狡黠地一笑,传令叫来一小队士兵隔墙站队,刘邦发令:“每三人站成一排。”队站好后,小队长进来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又传令:“每五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三人。”刘邦再传令:“每七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转脸问韩信:“敢问将军,这队士兵有多少人?”韩信脱口而出:“二十三人。”刘邦大惊,心中的不快已增至十分,心想:“此人本事太大,我得想法找个岔子把他杀掉,免生后患。”一面则佯装笑脸夸了几句,并问:“你是怎样算的?”韩信说:“臣幼得黄石公传授《孙子算经》,这孙子乃鬼谷子的弟子,算经中载有此题之算法,口诀是:

三人同行七十稀,

五树梅花开一枝,

七子团圆正月半,

除百零五便得知。”

刘邦出的这道题,可用现代语言这样表述:

“一个正整数,被3除时余2,被5除时余3,被7除时余2,如果这数不超过100,求这个数。”

《孙子算经》中给出这类问题的解法:“三三数之剩二,则置一百四十;五五数之剩三,置六十三;七七数之剩二,置三十;并之得二百三十三,以二百一十减之,即得。凡三三数之剩一,则置七十;五五数之剩一,则置二十一;七七数之剩一,则置十五,一百六以上,以一百五减之,即得。”用现代语言说明这个解法就是:

首先找出能被5与7整除而被3除余1的数70,被3与7整除而被5除余1的数21,被3与5整除而被7除余1的数15。

所求数被3除余2,则取数70×2=140,140是被5与7整除而被3除余2的数。

所求数被5除余3,则取数21×3=63,63是被3与7整除而被5除余3的数。

所求数被7除余2,则取数15×2=30,30是被3与5整除而被7除余2的数。

又,140+63+30=233,由于63与30都能被3整除,故233与140这两数被3除的余数相同,都是余2,同理233与63这两数被5除的余数相同,都是3,233与30被7除的余数相同,都是2。所以233是满足题目要求的一个数。

而3、5、7的最小公倍数是105,故233加减105的整数倍后被3、5、7除的余数不会变,从而所得的数都能满足题目的要求。由于所求仅是一小队士兵的人数,这意味着人数不超过100,所以用233减去105的2倍得23即是所求。

这个算法在我国有许多名称,如“韩信点兵”,“鬼谷算”,“隔墙算”,“剪管术”,“神奇妙算”等等,题目与解法都载于我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一般认为这是三国或晋时的著作,比刘邦生活的年代要晚近五百年,算法口诀诗则载于明朝程大位的《算法统宗》,诗中数字隐含的口诀前面已经解释了。宋朝的数学家秦九韶把这个问题推广,并把解法称之为“大衍求一术”,这个解法传到西方后,被称为“孙子定理”或“中国剩余定理”。而韩信,则终于被刘邦的妻子吕后诛杀于未央宫。

请你试一试,用刚才的方法解下面这题:

一个数在200与400之间,它被3除余2,被7除余3,被8除余5,求该数。

(解:112×2+120×3+105×5+168k,取k=-5得该数为269。)

什么叫做“韩信点兵”?

韩信点兵是一个有趣的猜数游戏。如果你随便拿一把蚕豆(数目约在100粒左右),先3粒3粒地数,直到不满3粒时,把余数记下来;第二次再5粒5粒地数,最后把余数记下来;第三次是7粒一数,把余数记下来。然后根据每次的余数,就可以知道你原来拿了多少粒蚕豆了。不信的话,你还可以实地试验一下。例如,假如3粒一数余1粒,5粒一数余2粒,7粒一数余2粒,那么,原有蚕豆有多少粒呢?

这类题目看起来是很难计算的,可是我国有时候却流传着一种算法,综的名称也很多,宋朝周密叫它“鬼谷算”,又名“隔墙算”;杨辉叫它“剪管术”;而比较通行的名称是“韩信点兵”。最初记述这类算法的是一本名叫《孙子算经》的书,后来在宋朝经过数学家秦九韶的推广,又发现了一种算法,叫做“大衍求一术”。这在数学史上是极有名的问题,外国人一般把它称为“中国剩余定理”。至于它的算法,在《孙子算经》上就已经有了说明,而且后来还流传着这么一道歌诀:
三人同行七十稀,
五树梅花廿一枝,
七子团圆正半月,
除百零五便得知。

这就是韩信点兵的计算方法,它的意思是:凡是用3个一数剩下的余数,将它用70去乘(因为70是5与7的倍数,而又是以3去除余1的数);5个一数剩下的余数,将它用21去乘(因为21是3与7的倍数,又是以5去除余1的数);7个一数剩下的余数,将它用15去乘(因为15是3与5的倍数,又是以7去除余1的数),将这些数加起来,若超过105,就减掉105,如果剩下来的数目还是比105大,就再减去105,直到得数比105小为止。这样,所得的数就是原来的数了。根据这个道理,你可以很容易地把前面的五个题目列成算式:
1×70+2×21+2×15-105
=142-105
=37
因此,你可以知道,原来这一堆蚕豆有37粒。

1900年,德国大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归纳了当时世界上尚未解决的最困难的23个难题。后来,其中的第十问题在70年代被解决了,这是近代数学的五个重大成就。据证明人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是受到了“中国剩余定理”的启发的。

③ 有关地名金陵,台城,乌衣巷,朱雀桥,西塞山,后庭花,赤壁的典故及其寓意,最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1。金陵是南京旧称,因为名字里带有一种帝王之气,楚灭越后,在石头山上建城,因石头山为金陵山之余脉,故称此城为金陵城,一说石头城,其寓意一般指南京悠久华贵的历史。
2。台城,南朝几代以南京为都,当时建都的宫殿称为台城,由于南朝的几个朝廷大多短命,因此台城的寓意大体是多变的历史与短暂的王朝与命运的意思。
3。乌衣巷,在南京市东南面,三国时是吴国茂守石头城的部队营房所在地。当时军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故以“乌衣”为巷名。东晋时王、谢等大族的王公大臣们居住的巷子,后来诗人凭吊于此,多指富贵难守易失,人事更迭代谢和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4。朱雀桥,即朱雀桁。为东晋时建在内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时为交通要道。附近乌衣巷有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寓意与乌衣巷大体相同。
5。 西塞山,湖北黄石市城区东部长江南岸,一说在浙江湖州吴兴南门二十余里。相传为楚春申君屯兵之处,坐西向东,故名。历史上由于此地险要,发生过一百多次战事,因此西塞山无论写其景色、写其险峻,在寓意上多与战争有关,并做为战争的象征。
6。后庭花,陈后主沉湎酒色,曾为其爱妃做过《玉树后庭花》,后国亡被俘。后以玉树后庭花寓指荒废朝政的亡国之音。
7。赤壁,是三国时的赤壁之战的古战场所在地,此战之后天下三分,魏、蜀、吴呈鼎足之势几十年,直至晋代魏后实现统一。由于当时三国人材济济,而赤壁大战便是三国的群英谱,因此赤壁的寓意多含有对往昔那个豪迈的时代和那么多英雄豪杰的追忆,抒发心中的豪情壮志,来借此表现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一般说来,写金陵最好的首推北宋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写台城最有名的是唐代韦庄《台城》,写乌衣巷和朱雀桥最有名的是唐代刘禹锡的《乌衣巷》,写西塞山最有名的是唐代诗僧张志和的《渔歌子》,写后庭花最有名的是唐代杜牧的《泊秦淮》,写赤壁最有名的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④ 下列成语典故,与韩信有关的是( )

1、约法三章的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
2、兔死狗烹的出处:《淮南子·说林训》:“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旧五代史·梁书·氏叔琮等传论》:“叔琮而下,咸以鹰犬之才,适遇云龙之会,勤劳王室,践履将坛,然俱不得其死,岂不惜哉。得非鸟尽弓藏,理当如此耶?”
3、暗度陈仓的出处《史记·高祖本纪》:“……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
4、项庄舞剑的出处《史记·项羽本纪》,著名的鸿门宴故事。另外一个出处清·刘坤一《致张香涛书》:“〔定兴〕乃于署督篆任内,奏参银元局及淮山盐务,牵涉敝署,不无激射之词,论者谓为项庄舞剑,而弟因未尝稍存芥蒂也。”
5、背水一战的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6、萧规曹随的出处《史记·曹相国世家这》:“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汉·扬雄《解嘲》:“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颓。”
7、成败萧何的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原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则成语典故,也可以简说成“成败萧何”。它讲的是萧何与韩信的故事。
8、多多益善的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问韩信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臣多多益善耳。”
9、胯下之辱的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10、孺子可教的出处《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说的是汉 张良的故事。
11、十面埋伏这个典故出自楚汉相争这场战争。
汉高帝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02年10月,汉王刘邦率本部人马,追击向彭城撤退的项羽。追到阳夏的南边,刘邦下令暂停追击,派使者命韩信、彭越与自己在固陵会师,联合追击项羽。此后的作战形势,基本上构成了对项羽军“十面埋伏”的战略包围。韩信三十万兵马自齐南下,切断了项羽向彭城的退路;彭越率数万兵马到达固陵与刘邦会师,担任主攻;刘贾与英布自寿春率兵北进,切断项羽南逃之路。五、六十万汉军重重包围,项羽十万楚军节节败退,退至距彭城东南八十公里的垓下时,就寸步难行了。 通过三年多的楚汉相争,汉王刘邦终于取得了军事上的绝对优势。汉军“十面埋伏”,形如天网,楚军固守垓下,势如鸟雀。此刻,项羽军的反击好似困兽犹斗;刘邦军的进攻捷报频传。 垓下战场,杀声震天。两军拚搏,你死我活。著名的“十面埋伏”的战争就这样展开了。

由此看来,约法三章、项庄舞剑、孺子可教、成败萧何、萧规曹随、项庄舞剑,这几个故事都与韩信没有多大关系,最起码不是直接指韩信本人。最多只能说与他有间接的联系而已。

⑤ 尊老敬贤的历史典故

张良为黄石公穿鞋。

⑥ 张良为黄石公捡鞋子的故事来源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一天,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一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愕然,但还是强忍心中的不满,违心地替他取了上来。随后,老人又跷起脚来,命张良给他穿上。

此时的张良真想挥拳揍他,但因他已久历人间沧桑,饱经漂泊生活的种种磨难,因而强压怒火,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

张良呆视良久,只见那老翁走出里许之地,又返回桥上,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并约张良五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会。张良不知何意,但还是恭敬地跪地应诺。

五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谁知老人故意提前来到桥上,此刻已等在桥头,见张良来到,忿忿地斥责道:“与老人约,为何误时?五日后再来!”说罢离去。

结果第二次张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张良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候。他经受住了考验,其至诚和隐忍精神感动了老者,于是老者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十三年后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便是老夫。”

说罢,扬长而去。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亦称“圯上老人”。

张良惊喜异常,天亮时分,捧书一看,乃《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

(6)黄石市典故扩展阅读:

据传,黄石公是秦始皇父亲的重臣,姓魏名辙。始皇父亲庄襄王死后,轮到秦始皇坐朝当政,他独断专行,推行暴政,忠言逆耳,听不进忠臣元老的意见;魏辙便挂冠归隐,策马离开朝廷。

秦始皇听说魏辙走了,想想一来自己还年轻,虽已登基,但立足未稳,身边需要人辅佐;二来魏辙是先皇老臣,如若走了会让天下人笑话自己无容人之量。

于是就带亲信人马追魏辙到骊山脚下,用好言好语千方百计挽留,魏辙决心已定,一个劲不愿回去。后来,他就隐居在邳州西北黄山北麓的黄华洞中,因人们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就称他为黄石公。

书写好后,他就四处寻找合适人物,目的是委托重任,以实现他为国效力的意愿。

一日,黄石公在圯上(圯,即桥)与张良相遇,便以拾鞋(即古书上说的纳履)方式试张良,看到张良能屈人所不能屈,忍人所不能忍,知道他胸怀开阔,将来必有一番抱负,绝非是人下之小人,遂以《素书》相赠。

此书共一千三百三十六言,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道、宗道、遵义、安礼六篇。书中语言明贵,字字精当,张良爱不释手,秉烛细读,大悟大彻,心领神会,没多少天,便把一本《素书》从头到尾背得滚瓜烂熟。

后来,张良做了刘邦的谋士,佐高祖定天下、兴汉邦,大部分运用《素书》中的知识。久而久之,这段故事越传越神,《素书》也就被后来人说成了“天书”。

⑦ 张良忍黄石之饥得学太公兵法这个典故是什么谢谢

张良拾鞋

源自汉中的成语典故--张良圮桥进履
公元前218年春秦始皇东游到博浪沙,姬公子为报国破家亡的仇恨,雇力士仓海君椎秦失败以后,改名张良隐居于江苏下坯。

一日,张良来到沂水河圯桥散布,见桥墩上坐着一位老翁,须眉皆白,身着褐色麻布短衣,手拄一根赤黑色的手杖,脚穿一双黑色麻布鞋,上面沾满了油腻污垢。

这老翁见张良走过来,有意将脚上的鞋子(古时称“履”)坠落桥下,对张良喊道:“孺子,把鞋给我拣上来!”张良是饱读诗书的贵族公子出身,知道“孺子”是对小孩子或对妇女卑贱奴隶蔑视的称呼,而且还是叫去给拾双臭鞋,这明明是在侮辱自己,非常生气。但又看老人这么一大把年纪,一定是自己不能下去,便强忍着怒气,下桥去把鞋拣了上来。不料老翁又叫张良把鞋给他穿上。张良心想,既然已经拣上来了,穿一下倒也没什么,就擦干净鞋上的泥,一条腿跪下来,恭恭敬敬地给老翁把鞋穿在脚上。老翁笑了笑,也不道一声谢,拄起手杖就走了。张良惊奇这老翁好生无礼,看着他走了很远。老翁回头一望,见张良还在目送他,忽又转回来,对张良说:“五天以后天明来此桥相会。”说罢又走了。

第五天天刚亮,张良来到这桥上。老翁已先到了,生气地对张良说:“与老人家约会怎敢迟到?”叮咛张良,要他再过五日来此相会,说罢就走了。第二个五天鸡叫的时候,张良就来到桥上。谁知老翁又先到了。又叫张良再过五天来此桥相会。

到了第三个五天的前夜,张良没有睡觉,他想再不能因为迟到受老翁的批评,因此不到半夜就来桥上等候,终于比老翁早到了。老翁来后,见张良早已坐在桥上,就对张良说:“应当这样,”并称赞他“孺子可教矣。”然后取出一编竹简送给张良,叮嘱道:“读此书,将来可做帝王的老师,十年后可以兴天下。十三年后,到济北谷城山下见我,看到黄石一块,那就是你的老师。”老翁说完后,就不见了。

张良得到这编竹简后,天亮翻开一看,原来是一部《太公兵法》。《太公兵法》传说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消灭商纣时所著的兵书,这编兵书在秦始皇并吞六国时,有人将此书带至深山隐藏起来。

⑧ 湖北风味小吃

湖北小吃由武汉小吃、荆沙小吃、襄阳小吃、恩施民族小吃等组合而成,其取料广、技法多样,能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适应南北各地人的需要。湖北小吃大多以米、豆、面、藕制品最具特色,有着鲜明的楚国文化和浓郁的鱼米风情,历史故事丰富,知名度高。像武汉热干面、老通城三鲜豆皮、秭归清水粽子、黄州甜烧梅、黄梅白莲汤、黄冈绿豆糍粑、云梦鱼面、恩施炕土豆、巴东五香豆干、孝感米酒、江陵散烩八宝饭、四季美汤包等,这一路小吃令您流连忘返,美不胜收,无肚能容。 黄石港饼 黄石的糕点食品历史悠久,相传三国时,刘备到东吴招亲携带的“龙凤喜饼”,就是在 黄石采购的,这是黄石港饼的前身当时的黄石名叫楚雄镇,地点在西塞山下东边,是吴楚地区周边各县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刘备去东吴招亲,船队就是在这里补充食物、采购礼品,其中就有“龙凤喜饼”。 传说中的“龙凤喜饼”直径比碗大,上有龙凤呈祥图案,中间由芝麻、糖、香油、桂花等原料精制而成,色泽金黄、松酥爽口。如今的黄石港饼,据说跟它一脉相承 清朝嘉庆年间,距黄石市约四十里的大冶县刘仁八地区有一家刘丰泰杂货铺,店铺里有一名叫刘合意的糕点师。为了招揽生意,他在龙凤饼的基础上,加用桔饼等原料,并在饼的两面粘上芝麻,这便是合意饼。 又传说到了同治年间,大冶县木排商人殷华在和马礼门合伙驾排到苏州一带经商。一次,殷、马二人驾排顺流而下,行至黄石港一带,由于木排行水迅猛异常,躲闪不及,一下将迎面驶来的盐船撞翻。盐商不依,官司一直打到京城。殷、马二人怕打输官司,进京时特意选了当地名产合意饼作礼品。到京后,殷、马二人便将合意饼奉送给所有官员,并附诗一首:排来如山倒,行船似燕飞 鸣金三下响,为何燕不飞。 同治帝见到此诗,觉得有理,于是断木排商无罪。官司打赢了,木排商有心以厚礼敬献皇上,无奈为打官司已耗资千贯,囊中空空,只得斗胆将合意饼献上。不料,同治帝尝后大悦,对这酥松爽口、香气四溢的合意饼赞不绝口,欣喜之下,赐名"如意"。所以合意饼又叫如意饼。后来以产地为名,称为黄石港饼。 豆皮 豆皮是一种湖北武汉的著名民间小吃,多做为早餐,一般在街头巷尾各早餐摊位供应。中午或晚上在一些特殊的餐厅或老字号饭店也有提供。最以豆皮著名的是位于武汉市中山大道的“老通城”,其制作的豆皮在武汉市市民中有很好的口碑。 豆腐皮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营养价值较高; 豆腐皮含有的大量卵磷脂,防止血管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脏; 并含有多种矿物质,补充钙质,防止因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促进骨骼发育,对小儿、老人的骨骼生长极为有利。 炸广椒 炸广椒可以说是土家族家家必备的小菜(特别流行于湖北西部,包括相当一部分的非少数民族城市),酸香可口,既可干炒又可以做汤,其做法大体是先将红辣椒剁细,和进苞谷面(就是玉米面)里,装进炸坛(泡菜坛子)里并一层一层的压紧,表面放上一层桐麻叶或塑料纸,用篾扎紧,将坛子倒扑在盐水盆里中,一月以后,即为炸好了,要吃时随时可以挖一些出来,蒸熟或放在锅里炒熟,放进油盐也可以炒熟了再加菜叶和水,当汤吃,特别是做蒸肉时更是少和炸广椒,大多用猪肉一起混炒,腊肉炒炸广椒算是土家族的饮食一绝。 楚味鸭颈 楚味鸭颈在武汉叫九九鸭脖,因为精武在外地已经有注册商标,所以改名叫楚味鸭颈。“九九鸭脖”诞生在武汉市汉口精武路,也叫精武鸭脖,九九鸭脖或久久鸭以鸭脖子创始人汤腊九的名字取义而来,寓意长久。汤腊九先生在武汉经营风味小吃近二十年。“九九精武”是其独创的品牌标志,已在中国商标局注册。九九精武鸭脖子在武汉及全国均享有盛誉。是众多客商朋友信赖的合作对象,也是广大消费者极为推崇的知名休闲食品。 相传战国时期,楚王率众征伐,途径汉中,人困马乏。某日,路经一野湖,见群鸭云集飞渡,景象壮观。楚王大喜,令军士捕而食之。不日,余鸭无数,恰军中一人,擅于膳食。教众人用秘方酿制,遂成鸭脖美味,楚王尝之,赞不绝口。而军中士卒尤为喜爱。得此美食后,楚军越显神勇,攻城略地成“七雄伟业”。而偶有伤寒不适,食之亦无一不好,众皆称绝。精武鸭脖之名由此而得。 数千余年,此秘方不得而传。恰有汉口人氏汤腊九,颇好饮食,并为调配佳肴费尽心机。一日偶遇川中好友,言谈中说及战国精武鸭脖美味,叹息不已。汤氏突发奇想,通阅古籍,寻觅良方,并结合川鄂两系之长,穷数年之功,渐成特有风格。其所酿造鸭脖,亦成一绝。众人食之,无一不叹为佳肴。“九九鸭脖”美名由此发扬光大。屈指而算,已十数年矣。千年美味终归于此。 桂花赤豆汤 桂花赤豆汤是武汉地区一种小吃,桂花赤豆汤用桂花、赤豆、糯米、白糖、淀粉等熬 制而成,味道甜美不腻。楚宝熟食店位于武汉市汉口中山大道911号,在六渡桥下首。桂花赤豆场用桂花、赤豆、糯米、白糖、淀粉等熬制而成,味道甜美不腻。 武汉热干面 武汉热干面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北方炸酱面并称为我国五大名面,是颇具武汉特色的过早(即吃早餐)小吃。 关于热干面的起源有一个典故:20世纪30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有个名叫李包的食贩,在关帝庙一带靠卖凉粉和汤面为生。有一天,天气异常炎热,不少剩面未卖完,他怕面条发馊变质,便将剩面煮熟沥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壶,麻油泼在面条上。李包见状,无可奈何,只好将面条用油拌匀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油的熟面条放在沸水里稍烫,捞起沥干入碗,然后加上卖凉粉用 的调料,弄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人们争相购买,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问他卖的是什么面,他脱口而出,说是“热干面”。从此他就专卖这种面,不仅人们竞相品尝,还有不少人向他拜师学艺。 过了几年,有位姓蔡的在中山大道满春路口开设了一家热干面面馆,取财源茂盛之意,叫做“蔡林记”,成为武汉市经营热干面的名店。后迁至汉口水塔对面的中山大道上,改名武汉热干面。 糖蒸肉 糖蒸肉是湖北著名的传统蒸菜之一,它与“沔阳三蒸”一样,在全省内外享有盛名。黄陂人民讲究“糖蒸”,每逢年节喜庆饮宴,要做一道香醇色红、象征甜蜜美满、象征甜蜜美满、喜庆祥瑞的佳肴,它就是糖蒸肉,便以此作为待客上菜。而这道美肴还与宋代苏东坡有些渊源。 传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和美食家苏东坡,在北宋神宗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湖北黄州时,曾游黄陂木兰山讲学。其时慕名求学者甚多。此事却又为权贵得知,上疏朝廷诬蔑苏东坡,聚众黄陂,诽谤当朝。 宋神宗偏听奸言以后,派人明察暗访来至黄陂讲学处所时,并未搜集到诽谤之词,于是别出心裁,以面试学生来寻找破绽加罪东坡。随即,那考官遂远指小塔曰:“宝塔尖尖 七层四面八方”。学生一时窘迫,纷纷举手摇头无言。这时,来人向东坡叱责道:“你哪里是在讲学,分明是借古讽今别有所图,为何竟无一人能对答上来?”东坡听后,冷冷一笑道:“你的上句,学生不是一一以手式作了答对吗!”来人不禁追问:“所答何词?”东坡轻蔑地答道:“学生纷纷以手答曰‘玉手摇摇五指二短三长’,何以 说无人答出。” 至此,来人一听便哑口无言灰溜溜地离开东坡而去。在场的学生却对东坡的学识胆略更加钦佩。当时,为了酬谢老师,学生们买来东坡喜食的猪肉和红、白糖。粗心的学生一时不慎,将糖和猪肉混在了一起,正在抛留难定之际,东坡见此状况,慢步走来信口念信:“咸闲官客不屑去,甜添豕豚堪称鲜。”暗示帮闲客人已走,现有糖和肉何不混同就餐以饱口福呢?于是,在东坡指导下,学生们将猪肉、糖酌加入其它调配佐料等,拌匀后一起蒸而食之,别有风味,众皆叫好。从此,糖蒸肉的制食法,便在当地沿传下来。 面窝 面窝,在荆州地区称为油香是湖北人,尤其是武汉和荆州人爱吃的早点之一。作为武汉的 特色风味小吃,面窝始制于清光绪年间。当时汉口汉正街集家咀附近有个卖烧饼的,名叫昌智仁,看到卖烧饼生意不好,就想办法创制新的早点品种。经过反复琢磨,他请铁匠打制一把窝形中凸的铁勺,内浇用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的米浆,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锅里炸,很快就做出一个个边厚中空、色黄脆香的圆形米饼。人们觉得很别致,吃起来厚处松软,薄处酥脆,很有味道,昌智仁称之为面窝。 在武昌自由路的户部巷,谢荣德炸的面窝,配料讲究,用的是优质大米,掺一定比例的糯米,用香麻油,加葱花、芝麻、姜末作料。他不惜工本,做出的面窝自然与众不同,一投入油锅就香味四溢,吃起来更是焦脆适度、香酥并重,因而被人们誉为谢氏面窝。 云梦鱼面 云梦鱼面主产于古泽云梦,始产于清道光年间,历史悠久。云梦鱼面选用“白鹤分流”之鱼,桂花潭中之水,新麦上等面粉及芝麻香油等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白如银、细如丝,故又称“银丝鱼面”。该产品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鲜美可口,诚为食用之佳肴,馈赠之佳品。1915年,云梦鱼面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加特产比赛获优质银牌奖,产品畅销全国及国际市场。

⑨ 黄石的黄荆山在哪

黄荆山地理位置:
黄荆山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区中心地段,是集游览、观光、会务、休闲度假和生态农业开发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总面积70平方公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著名诗人张志和、刘禹锡、元结等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境内溶洞、名泉、庙宇众多。
人文风光:
有诗赞道:"晴时明月泄流银, 雨过云飞看黄荆。 退马疑兵成佳话, 留与世人说到今。"
唐代诗人张志和留下了“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赞美诗句
著名景点:
飞云洞:分上洞、中洞、下洞,因洞形成似天上飞龙,当地人俗称“龙洞”。唐朝诗人元结避安史之乱,在此隐居读书,明朝道教陆真人在此依洞修建道观,现名为飞云道观。
云雾洞:因洞中常年有云雾升腾而得名。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兵败鄱阳湖逃至黄荆山,倒马进入云雾洞,蛛丝结网,骗过追兵。“蛛丝马迹”之成语典故出于此。
兔儿望月:十五月圆之夜,皓月当空,在月山形成大彩环,该景点故而得名。
龙起寺:白塔岩龙起寺山门新建记,民有谚云:东方山九十九个包,不及白塔岩九十九丈高。及与不及者,余不论也,然由此可知,白塔岩乃是与东方山齐名之圣地也。据残碑所记,白塔岩原为李氏外祖刘姓所有,明弘治八年公元一四九五年授付,我五祖继承山中之龙起寺,不知起自何年,即使从传承之日,计亦有五百余年之久矣。余幼时曾见残破之寺庙,尚有老衲住持该寺,古木参天,……(此处有数字模糊难辨)如祥云一片。后老僧西归,破庙坍塌,香灭人杳,林木盗伐,如是者累数十载。公元一九八八年时,国泰民安,百废俱兴,族人为兴祖业,纷纷解囊重修龙起寺正房三间,二000年再度扩建大殿。新立山门,为首者功莫大焉。或有客曰:庙小僧孤,恐长住不久。山高路陡,恐香客无多。余曰:寺无大小,有佛则灵,僧无多少,心坚则定,僧定佛灵,朝之者纵受千难万险,自当无怨无悔也。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