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安定城楼的典故

安定城楼的典故

发布时间: 2021-02-13 02:35:29

1. 李商隐诗的艺术特色 以《安定城楼》为例

全面分析就很多了,先单讲这首诗吧~

这首诗是李商隐咏物诗的代表作品,作于早期,李商隐开成2年考中进士后,又参加了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可是由于某种原因,本已经被录取的李商隐,被一名中书省的长官以“此人不堪”为由,取消了资格。怀揣着不满与落寞的心情,来到了他的岳父,王茂源治下的泾州,这个安定郡就是当时泾元节度使府的所在地。
1.首先从结构上看,这首《安定城楼》先写景,在叙事,继而抒情,发出感慨。可以说,层次十分鲜明。有条不紊。李商隐的诗,可以用“隐秀”两个字形容,因此,在读他的诗时,往往带着复杂的多义性与感发。因此,在理解他的诗文,有时候不能从理性去分析。
比如第一句中“迢递”二字,本身,有高远的样子,同时也有遥远的含义,故人有等高来抒发感慨的习惯没那李商隐在这书法的是什么样的感慨呢?他说我来到了这连绵的城墙,登上了那高高的城楼,此时,长安离他是那么遥远,本应在长安做管得自己却流落至此,心情可想而知,因此,紧紧“迢递”这一个词,就包含他很多的感发在里面,我们很难用具体的理性思维去分析它,同样,下一句也是如此,暂时不过多叙述。
2.第二联,李商隐就开始叙事了,也就是自己感发的原因,而这里他又运用了一种在古诗文中十分常见的手法——用典。用典分很多种,直接用典,间接用典,用古典,用今典等,李商隐再用典上可以说的上是别具一格,也是他最惯用,与最擅长的一种艺术手法。典故的好坏其实完全在于你怎么用,我们看这两个典故,一个是贾谊,一个是王粲,从年龄,背景,遭遇上看,都与此时此刻的李商隐十分的相似,那么,通过这两个人的故事,我们不难1体会到作者当时悲惨的遭遇与内心的愤懑。包扩后文中“入扁舟”“猜疑鹓鶵”的典故,也有十分独到的地方。
3.第三联可以说是全诗的精粹所在,这主要是体现了一种智慧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李商隐后期的诗中很少出现这样满怀壮志的句子,这也与他的性格与人生遭际有一定的关心。另外,“永忆江湖归白发”一句他用了倒置的句式手法,那正常的顺序应该是“白发归江湖”,这也是当时一些诗人习惯的修辞方式。
4.最后一联他用一个典故写的两个句子,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读出诗人的愤慨,可以说骂的很直白,甚至有些激愤。这也是李商隐诗中鲜少出现的情况。

其实关于他的诗歌艺术风格我大致上总结了几点,纯粹是个人意见。
第一:朦胧的意蕴与鬼斧神工的用典(这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点,也因此具有了多义性,他的诗也由此最难理解,但又不同于近代朦胧诗派的那种枯涩与无法理解。)
第二:“转益多师是汝师”(解释下,就是他主张“兼才”,面对当时晚唐逐渐萎缩的诗坛,他提出应集众家之所长,广泛扩展自己的思路文路,他模仿杜甫的精神,模仿韩语的句式,模仿李贺的曲折,模仿齐梁诗文的华美,模仿《离骚》的香草美人等等,又在他们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第三:以骈文为诗(他最早写古文,后改写骈文,在他的诗中,不自觉的讲文中的精致,比喻,陈铺等种种手段融入诗中,形成另外一种韵味)
第四:矛盾的思想倾向(李商隐的本身的思想性格就是矛盾的,难解的,因此他的诗也充满着这种矛盾在。)

2. 安定城楼哪四个典故

李商隐《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3-8句用了4个典故

诗的一、二句写景,境界开阔、清新。诗人站在高峻的安定城楼上,俯瞰远处绿柳环绕的山光水色,不由得感慨万端。

以下六句皆是用典:

三、四句以贾谊、王粲比喻自己的不得志。

1、贾谊是汉代洛阳人,少有才学,汉文帝对他十分器重,为朝臣所忌。他在做梁王太傅时,曾上书议论时政,中有“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的话。但后来由于仕途的不得意,他的意见并未为朝廷所重视,所以这里说“虚垂涕”。

2、王粲为建安七子之一,汉末长安大乱,往荆州依附刘表多年,颇不得志,曾于春日登城楼,有感于远游不遇,作《登楼赋》以抒怀。这两句对仗工整,言简而意深。

五、六句说自己常想作一番回旋天地的大功业,到年老发白之后就功成身退,归隐江湖。

3、“扁舟”乃是暗用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功成辞爵乘扁舟泛五湖的典故。《史记·货殖列传》: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归隐五湖。商隐用此事,说自己总想着年老时归隐江湖,但必须等到把治理国家的事业完成,功成名就之后才行。

4、最后两句则用《庄子•秋水篇》中的典故表达自己的愤懑、抑郁之情,说自己抱有大志,却为追逐名利的世俗所猜忌。《庄子•秋水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惠子为梁相,老朋友庄子去看他。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来了是想谋他的相位。惠子大惊,就在国中搜查庄子。搜查了三天三夜没找到,这时庄子去见惠子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凤凰),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猫头鹰)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这段对话中,庄子以“鹓雏”比自己,以“鸱”比惠子,以“腐鼠”比梁国的相位。视名利地位重于一切的惠子像“鸱”一样误以为“鹓雏”一般的庄子想要取而代之、夺取他的“腐鼠”,于是视朋友友谊于不顾,作出不仁不义之事。岂不知超脱、自在的庄子,早已看透入朝作官不过就像猫头鹰嘴巴里的腐鼠一样没有半点滋味,惠子的猜忌完全是多余的。这正是李商隐此时心绪的写照呀!

3. 李商隐《安定城楼》一诗最主要的艺术特点是

1.首先从结构上看,这首《安定城楼》先写景,在叙事,继而抒情,发出感慨。可以说,层次十分鲜明。有条不紊。李商隐的诗,可以用“隐秀”两个字形容,因此,在读他的诗时,往往带着复杂的多义性与感发。因此,在理解他的诗文,有时候不能从理性去分析。
比如第一句中“迢递”二字,本身,有高远的样子,同时也有遥远的含义,故人有等高来抒发感慨的习惯没那李商隐在这书法的是什么样的感慨呢?他说我来到了这连绵的城墙,登上了那高高的城楼,此时,长安离他是那么遥远,本应在长安做管得自己却流落至此,心情可想而知,因此,紧紧“迢递”这一个词,就包含他很多的感发在里面,我们很难用具体的理性思维去分析它,同样,下一句也是如此,暂时不过多叙述。
2.第二联,李商隐就开始叙事了,也就是自己感发的原因,而这里他又运用了一种在古诗文中十分常见的手法——用典。用典分很多种,直接用典,间接用典,用古典,用今典等,李商隐再用典上可以说的上是别具一格,也是他最惯用,与最擅长的一种艺术手法。典故的好坏其实完全在于你怎么用,我们看这两个典故,一个是贾谊,一个是王粲,从年龄,背景,遭遇上看,都与此时此刻的李商隐十分的相似,那么,通过这两个人的故事,我们不难1体会到作者当时悲惨的遭遇与内心的愤懑。包扩后文中“入扁舟”“猜疑鹓鶵”的典故,也有十分独到的地方。
3.第三联可以说是全诗的精粹所在,这主要是体现了一种智慧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李商隐后期的诗中很少出现这样满怀壮志的句子,这也与他的性格与人生遭际有一定的关心。另外,“永忆江湖归白发”一句他用了倒置的句式手法,那正常的顺序应该是“白发归江湖”,这也是当时一些诗人习惯的修辞方式。
4.最后一联他用一个典故写的两个句子,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读出诗人的愤慨,可以说骂的很直白,甚至有些激愤。这也是李商隐诗中鲜少出现的情况。

4. 《安定城楼》 译文

商隐: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雏竟未休。

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写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时诗人年二十六。安定城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当时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治所。三年前,李商隐仕途受阻,远道投王茂元幕,还被王茂元招为女婿,而在当时的牛李党争中,王茂元属李党。据说李商隐就是因为这一原因,在应博学宏辞科试时受当权的牛党排挤。这首诗就是在应试落选后重回泾州时所作。诗中主要抒写了诗人自己建功立业的志趣、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无端受谗的愤慨。它是晚唐时期年轻士子在朋党争斗中不幸遭遇和痛苦心情的真实写照。

首联扣题,写登楼所见。颔联以古人自况。贾谊为汉文帝献《治安策》,条陈时势,中有“痛哭”“长太息”之语;王粲远道避乱荆州,投依刘表,作《登楼赋》;两人都有怀才不遇之痛。诗人化用杜甫“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的成句,写得更具体更动感情。上句一个"虚"字,既是对贾谊献策未售、英才埋没的惋惜,又是对自己报国无门的慨叹。下句则借王粲十七岁时远游荆州、十五年间不被重用、“冀王道之一平”的理想终于落空、英年早逝的故事,表示了自己前途的隐忧。颈联由忧时感事、自叹不遇转而申述志趣,其中用了春秋时范蠡辅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浮于江湖”的典故。“永忆”是“坚持地向往着”的意思。这一联所表现的积极入世的态度,深得宋代王安石的激赏,以为“虽老杜无以过也”。但是,诗人这种要功名不要禄位的衷情,在朋党倾轧的环境下却屡遭歪曲,于是诗人愤愤不平地唱出了尾联。尾联运用《庄子.秋水》中所写的鸱鹰嘴含腐鼠忌鵷雏抢夺而鵷雏不屑一顾的典故,既是自我剖白,又是冷峻的讥讽。表明自己应试博学宏辞,不是为了区区禄位。远道投幕,婚于王氏,也不是另攀高枝以求飞黄腾达。对于那些利禄熏心的权贵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无端造谣中伤,则表现了极大的愤怒。

全诗最大特色是使典用事以抒情言志。四个典故,都能贴合自己的身份、处境与思想感情;而且相互联系、构思缜密。如颔联所用的贾谊、王粲的典故,一是年龄同自己相仿,都是奋发有为的青年时期;二是经历遭遇同自己相仿,都在“虚垂涕”、“更远游”之痛;三是与颈、尾联结构紧凑,颈联用范蠡之典,是正面阐明“垂涕”“远游”的目的,尾联鸱鹰忌凤凰之曲则速写他人对“垂涕”“远游”动机的歪曲。另外,此诗用典手法也多有变化,贾谊、王粲典是明用,好在准确深沉;范蠡曲是隐用,好在有意无意之间;出于《庄子》的典是活用,好在灵巧而流转。正由于能通过使典用事含蓄而深刻地抒情言志,《安定城楼》才成为李商隐七律代表作之一。

5. 李商隐《安定城楼》一诗中有——,——两句,写其志向,最为王安石所激赏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安定城楼
作者: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州。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李商隐的七律中,这首诗写得较有气魄,表现了青年时期的高远抱负和奋发精神。他虽仕途受阻,并遭到一些人的谗伤,但并不气馁,反而鄙视和嘲笑谗佞的小人。诗中多用典故,这是他作诗的特色,但此诗流畅明快。《蔡宽夫诗话》载:"王荆公晚年这次喜义山诗,以为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而已。每诵其……'永忆……扁舟'……之类,虽老杜无以过也。"《李义山诗集辑评》引朱彝尊曰:"通首皆失意语,而结句尤显然。……第六句尤奇,后人岂但不能作,且不能解。"纪昀曰:"刺同侣猜忌之作。"《昭昧詹言》:"此诗脉理清,句格似杜。玩末句,似幕中有忌间之者。然用事秽杂,与前不相称
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写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时诗人年二十六。安定城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当时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治所。三年前,李商隐仕途受阻,远道投王茂元幕,还被王茂元招为女婿,而在当时的牛李党争中,王茂元属李党。据说李商隐就是因为这一原因,在应博学宏辞科试时受当权的牛党排挤。这首诗就是在应试落选后重回泾州时所作。诗中主要抒写了诗人自己建功立业的志趣、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无端受谗的愤慨。它是晚唐时期年轻士子在朋党争斗中不幸遭遇和痛苦心情的真实写照。
首联扣题,写登楼所见。颔联以古人自况。贾谊为汉文帝献《治安策》,条陈时势,中有“痛哭”“长太息”之语;王粲远道避乱荆州,投依刘表,作《登楼赋》;两人都有怀才不遇之痛。诗人化用杜甫“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的成句,写得更具体更动感情。上句一个"虚"字,既是对贾谊献策未售、英才埋没的惋惜,又是对自己报国无门的慨叹。下句则借王粲十七岁时远游荆州、十五年间不被重用、“冀王道之一平”的理想终于落空、英年早逝的故事,表示了自己前途的隐忧。颈联由忧时感事、自叹不遇转而申述志趣,其中用了春秋时范蠡辅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浮于江湖”的典故。“永忆”是“坚持地向往着”的意思。这一联所表现的积极入世的态度,深得宋代王安石的激赏,以为“虽老杜无以过也”。但是,诗人这种要功名不要禄位的衷情,在朋党倾轧的环境下却屡遭歪曲,于是诗人愤愤不平地唱出了尾联。尾联运用《庄子.秋水》中所写的鸱鹰嘴含腐鼠忌鵷雏抢夺而鵷雏不屑一顾的典故,既是自我剖白,又是冷峻的讥讽。表明自己应试博学宏辞,不是为了区区禄位。远道投幕,婚于王氏,也不是另攀高枝以求飞黄腾达。对于那些利禄熏心的权贵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无端造谣中伤,则表现了极大的愤怒。
全诗最大特色是使典用事以抒情言志。四个典故,都能贴合自己的身份、处境与思想感情;而且相互联系、构思缜密。如颔联所用的贾谊、王粲的典故,一是年龄同自己相仿,都是奋发有为的青年时期;二是经历遭遇同自己相仿,都在“虚垂涕”、“更远游”之痛;三是与颈、尾联结构紧凑,颈联用范蠡之典,是正面阐明“垂涕”“远游”的目的,尾联鸱鹰忌凤凰之曲则速写他人对“垂涕”“远游”动机的歪曲。另外,此诗用典手法也多有变化,贾谊、王粲典是明用,好在准确深沉;范蠡曲是隐用,好在有意无意之间;出于《庄子》的典是活用,好在灵巧而流转。正由于能通过使典用事含蓄而深刻地抒情言志,《安定城楼》才成为李商隐七律代表作之一。
【品评】
李商隐于开成二年 (837)中进士,当时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和以牛僧孺为
首的牛党互相倾轧。李商隐原来依附的令狐楚是牛党。令狐楚死后,李商隐在
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工作,并做了他的女婿,而王茂元被认为是李党。因此,
李商隐在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时,受到牛党的排斥,不幸落选,于开成三年春
回到泾州,作此诗。这时他二十六岁。
此诗以登高望远,略写春景发端,接着借两位古人抒发怀抱。贾谊少年时
上《治安策》,指出可为“痛哭”“流涕”的种种政治缺失,并提出巩固中央
政权的建议,却未采纳,其涕泪等于白流。他自己也渴望济人匡国,而应试落
选,无由进入仕途,忧时之泪也同样白流。王粲少年时远游荆州,依附刘表,
春日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发出“虽信美而非吾土”的慨叹。自己落第远
游,寄人篱下,只能作一名幕僚,春日登安定城楼,也有满腹积郁正待倾吐。
两句诗用典精当,只述前贤遭遇,而自己的处境和心情已和盘托出。
五、六两句为全篇警策。“永忆江湖”,是说他并不贪图利禄,而是始终
向往江湖,希望过洒脱飘逸的生活。但这有个前提,那就是“欲回天地”,即
希望大显身手, 使国家由混乱转安定、由衰弱转强盛。 等到这一愿望实现的
“白发”之年,便“入扁舟”而“归”江湖。这里暗用了春私时代越国大夫范
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的典故,而句法回旋综错,境界阔大高远,恰切地表现
了宏伟抱负和高尚情操。难怪王安石最喜吟诵,认为“虽老杜无以过”(《苕
溪渔隐业话》卷二二引《蔡宽夫诗话》)。在章法上,又水到渠成地引出尾联,
用《庄子》寓言,对那些抓住腐鼠便吃得满有滋味,压根儿不知鹓雏之志而横
加猜忌的小人给予辛辣的讽刺。
前两联忧念国事,感慨身世,哀惋中见愤激。后两联自抒伟抱,抨击腐恶,
振拔处见雄放。全诗赋比交替,虚实相生,文情跌宕,气势磅礴,学杜甫七律
而独得精髓,是李商隐早期律诗中的代表作

6. 安定城楼 此诗用典有何特点

由于贾谊、来王粲的身世遭遇与作源者有相似之处,抓住相似的典型事例——贾生垂涕、王粲远游,比拟自己的忧时羁旅之感,若合符券,而使一位奋发有为又遭受压抑的少年志士形象跃然纸上。复次,作者的曲曲心事,本不可能用片言只字表达出来,现在借助庄子寓言,不但足以表露他不汲汲于荣利的猖介品质,又反映他睥睨一切的精神状态,还反击了政敌的恶意中伤,如此用典,既灵活,又确切,既含蓄,又锐利,充分发挥了典故的功能。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鸳雏竟未休。

7. 《安定城楼》中的典故用意何在

贾生,王粲句,表达作者有贾谊,王粲之才而不受重用。尾句用宛雏腐鼠之典,表达高洁而为人所嫉恨的苦闷与无奈。

8. 如何赏析李商隐的《安定城楼》这首诗

《安定城楼》 唐代: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9. 《安定城楼》的诗眼是什么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此诗抒发了作者虽仕途受阻,遭到一些人的谗伤,但并不气馁,反而鄙视和嘲笑谗佞的小人的坚定胸怀,充分地体现了作者青年时期的高远抱负和奋发精神。全诗语言含蓄犀利,痛快沉着,用典工丽典雅,极富神韵。颈联两句写平生抱负,笔力遒劲,境界阔大,意味深长,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二句登楼即景: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按泾州城东有“美女湫”广袤数里(见《太平广记》),汀洲殆指其地。登最高之楼;望最远之处,高瞻远瞩,气象万千。即景所以生情,以下六句的豪情壮志、无穷感慨都由此生发。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句先以两位古人自比。贾谊献策之日,王粲作赋之年,都与作者一般年轻。贾谊上《治安策》,不为汉文帝所采纳,因《治安策》开头有“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之语,故谓“虚垂涕”;作者应博学宏词科试而名落孙山,其心境与贾谊上书未售,同样萦纡抑郁。王粲避乱至荆州,依刘表;作者赴泾州,入王茂元幕,都属寄人篱下。用两位古人的古事,比自己当前的处境和心情,取拟于伦,十分贴切。这是第一层。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句抒露志趣和抱负。作者的遭遇虽然困顿,可是他的凌云之志,未稍减损。江湖、扁舟乃使用春秋时代范蠡的典故;范蠡佐越王勾践,“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见《史记·货殖列传》)。意谓,自己早有归隐江湖之志,但等回天撼地之日,旋乾转坤之时,头飘白发,身入扁舟。永忆江湖,即怀淡于名利之心;欲回天地,即抱建立功业之志。两者似相反,实相成。因为如果没有永忆江湖的志趣,便成为争名逐利的禄蠹巧宦,就不会有欲回天地的宏愿。在这里,这个“永”字下得很好,这个字,有力地表达作者毕生的抱负。

这两句诗,既洒脱,又遒劲。从诗的表达形式着眼,锤字坚实,结响凝固,工力固颇近社诗;而更为关键的,这两句诗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才志之士的积极向上思想,既怀着恬淡的心情,又有担当事业的志气,这与杜甫的胸襟怀抱,极为相似,因为王安石也从这两句诗中照到自己的影子,所以击节称赏。这是第二层。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句借庄子寓言表示自己敝履功名利禄,正告他人不要妄加猜测。寓言谓:惠施相梁,生怕庄子争夺他的相位,百般防范,惟恐不周。于是庄子去见惠施,坦率地对他说;鵷鶵(传说中与凤凰同类的鸟,庄子自比)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从来不会把鸱(鹞鹰,比惠施)的腐鼠(比相位)当美味而希羡!(见《庄子·秋水》)意为,你的位置我一向不屑一顾,你切莫杞人忧天,自相惊扰。

这两句诗,既阐明自己没有患得患失的私心杂念,胸次光明磊落,淡泊宁静,为上面“永忆江湖”句提供有力的论证;又表示对世间一切恶浊事物,睥睨蔑视,决不妥协容忍;还尖锐地批判那些捧住权位不放的禄蠹,对他们尽调侃奚落的能事。据近人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作者应博学宏词试被摈,是由于牛党的打击,诚如是,这时句诗乃是有的放矢的。这是第三层。

这首诗,笔力健举:风骨清峻,结构严谨,而语句灵活变化,特别在使用典故方面,非常成功。由于贾谊、王粲的身世遭遇与作者有相似之处,抓住相似的典型事例——贾生垂涕、王粲远游,比拟自己的忧时羁旅之感,若合符券,而使一位奋发有为又遭受压抑的少年志士形象跃然纸上。复次,作者的曲曲心事,本不可能用片言只字表达出来,现在借助庄子寓言,不但足以表露他不汲汲于荣利的猖介品质,又反映他睥睨一切的精神状态,还反击了政敌的恶意中伤,如此用典,既灵活,又确切,既含蓄,又锐利,充分发挥了典故的功能。

10. 跪求李商隐<安定城楼>的翻译,急!!!

商隐: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雏竟未休。

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写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时诗人年二十六。安定城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当时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治所。三年前,李商隐仕途受阻,远道投王茂元幕,还被王茂元招为女婿,而在当时的牛李党争中,王茂元属李党。据说李商隐就是因为这一原因,在应博学宏辞科试时受当权的牛党排挤。这首诗就是在应试落选后重回泾州时所作。诗中主要抒写了诗人自己建功立业的志趣、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无端受谗的愤慨。它是晚唐时期年轻士子在朋党争斗中不幸遭遇和痛苦心情的真实写照。

首联扣题,写登楼所见。颔联以古人自况。贾谊为汉文帝献《治安策》,条陈时势,中有“痛哭”“长太息”之语;王粲远道避乱荆州,投依刘表,作《登楼赋》;两人都有怀才不遇之痛。诗人化用杜甫“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的成句,写得更具体更动感情。上句一个"虚"字,既是对贾谊献策未售、英才埋没的惋惜,又是对自己报国无门的慨叹。下句则借王粲十七岁时远游荆州、十五年间不被重用、“冀王道之一平”的理想终于落空、英年早逝的故事,表示了自己前途的隐忧。颈联由忧时感事、自叹不遇转而申述志趣,其中用了春秋时范蠡辅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浮于江湖”的典故。“永忆”是“坚持地向往着”的意思。这一联所表现的积极入世的态度,深得宋代王安石的激赏,以为“虽老杜无以过也”。但是,诗人这种要功名不要禄位的衷情,在朋党倾轧的环境下却屡遭歪曲,于是诗人愤愤不平地唱出了尾联。尾联运用《庄子.秋水》中所写的鸱鹰嘴含腐鼠忌鵷雏抢夺而鵷雏不屑一顾的典故,既是自我剖白,又是冷峻的讥讽。表明自己应试博学宏辞,不是为了区区禄位。远道投幕,婚于王氏,也不是另攀高枝以求飞黄腾达。对于那些利禄熏心的权贵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无端造谣中伤,则表现了极大的愤怒。

全诗最大特色是使典用事以抒情言志。四个典故,都能贴合自己的身份、处境与思想感情;而且相互联系、构思缜密。如颔联所用的贾谊、王粲的典故,一是年龄同自己相仿,都是奋发有为的青年时期;二是经历遭遇同自己相仿,都在“虚垂涕”、“更远游”之痛;三是与颈、尾联结构紧凑,颈联用范蠡之典,是正面阐明“垂涕”“远游”的目的,尾联鸱鹰忌凤凰之曲则速写他人对“垂涕”“远游”动机的歪曲。另外,此诗用典手法也多有变化,贾谊、王粲典是明用,好在准确深沉;范蠡曲是隐用,好在有意无意之间;出于《庄子》的典是活用,好在灵巧而流转。正由于能通过使典用事含蓄而深刻地抒情言志,《安定城楼》才成为李商隐七律代表作之一。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