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一僧一道典故

一僧一道典故

发布时间: 2021-02-07 17:10:35

㈠ 红楼梦中一僧一道是谁

真耶幻耶,美耶丑耶,情耶理耶,在一僧一道身上体现着作者的艺术的文化的哲学的底蕴。

当读者第一次在第一回中见到一僧一道时,作者是这样写的:“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但是,顷刻之间就突然变了,“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到了第二十五回,这两个人的形体又小有改变,变成一个癞头和尚、一个跛足道人。作者是这样具体描写的:“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蓄宝光。破衲芒鞋无住迹,腌臜更有满头疮。”这是和尚的模样。道士的模样是:“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到了第一百一十七回。和尚还是“满头癞疮,浑身腌臜破烂”。贾宝玉当时想道:“自古说‘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是的,“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正是作者在塑造一憎一道形象时的艺术原则。

真人是道家、道教常用名词。《庄子·天下》:“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真人”之名始此。《庄子·大宗师》中说真人有四个特点:忘怀于物;淡情寡欲;不计生死,随物而变,应时而行;天人合一。《淮南子·本经训》:“莫生莫死,莫虚莫盈,是谓真人。”据《太平经》卷四十二“九天清先王灾法”载,“真人职在理(治)地”,其等级地位,在“大神之下,仙人之上”。显然,作者暨通过艺术典型贾宝玉告诉人们,真人是他们心目中的真、善、美的化身。所以,一僧一道在太虚幻境形体是“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那么,为什么到了凡问就变得“癞头跣脚”、“跛足蓬头”呢?这说明作者看到了现实和理想境界的距离,看到了真、善、美之间的不统一。

在讨论一僧一道艺术形象时,还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僧属佛教道属道教,这一僧一道怎么会走到一起的呢?有时,还佛道移位,例如第一回:“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这里,佛和道相交错。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文化交融——佛教与道教的融合。这样的见解是正确的。南怀瑾在《中国道教发展史略》一书中指出:“道教自北宋之末,有南宗丹道的崛起,禅、道合一的途径,已极其明朗。”明太祖朱元璋并尊道、佛两教,清雍正登位以后,提倡禅宗,同时留心道家学术。从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看,《红楼梦》的一僧一道,可以说是当时社会文化的缩影。

一是对儒学的态度。《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而《红楼梦》则相反,开篇就谈空空道人访道求仙途中见到了石头,石头还会说话,如此等等。这说明作者不是儒学的忠实信徒,在某程度上则是儒学的批判者和叛逆者。

这是《红楼梦》一僧一道的文化底蕴的大要所在。

㈡ 红楼梦中一僧一道出现在哪些地方

第一回,第五回,贾宝玉和王熙凤生病

㈢ 《红楼梦》中的一僧一道是什么情况

大多数“红迷”在浏览《红楼梦》时常常沉浸在宝黛的恋爱主线当中,而对其他边边角角不以留神。可是任谁都没法无视小说中老刷存在感的那“一僧一道”。据不完全统计,《红楼梦》中写僧道的回目有66次,在一百二十回中均匀每1.8回就要呈现一次,而此中又以这癞僧跛道镜头最多。

乍一看“贫僧”抢尽风头

大概而言,一僧一道的共同点在于作为被度者的肉体导师,更且常常兼妙手回春的性命救赎者。可是细心玩味,僧道的度脱举动带有分明的性别合作,依工具的男女性别而实行义务分派各尽其职:

惟独于第二十五回贾宝玉遭祟待毙的救治工程上一僧一道同时现身,一如最后的顽石出世、最后的悬崖撒手都是此二仙师齐为推手普通,宝玉不为单一性别囿限的双性特质隐约可见。

值得注意的是,在攸关贾宝玉的顽石出世和驱邪抢命这两个重要点上,固然在场的是一僧一道,但真正发扬神力的却次要都是僧人:第一回大施佛法,借由念咒书符、大展把戏,将一块大石登时酿成小小美玉并袖之捎带投胎的是僧;而从贾政手中接过通灵宝玉,擎在掌上摩弄持颂,使贾宝玉当夜妙手回春,也是僧。

这大概隐含着贾宝玉的女性偏向性更强,故与身为女性导师的僧更干系亲密;也大概隐含了佛略胜于道的宗教评价,故以羽士为辅佐,而由僧担当重要时辰的主力。

再考虑“老道”更胜一筹

但若进一步探求,僧道之间孰先孰后依然有待商讨,这从另一个更重要的区隔便可得见。

我们注意到,一僧在对宝玉性命的转化与救治上锁发挥的术数神力,异样及于其他女性的度脱上,因而给薛宝钗的冷香丸药方与其说是医嘱,供给公道的疗效,不如说是符咒,发扬的是超验法力。而僧在化人落发的作为上,更老是呆头呆脑地忽如其来,有如扶乩作法普通或乍然大哭、或开门见山以“舍我罢”的高耸请求实行,以致处于生存常态中的被度者横遭惊吓而视之为疯颠,属于纯外力强行参与式的“外在逾越”,其影响偏向于人身条理。

至于羽士老是呈现在被度者历尽存亡苦厄的饱受沧桑之际,恰好是统统归零后的重修契机,在被度者的积迷猜疑已达临界点的重要时辰赐与点化,以致霎时突破迷障而顿悟开解,属于树立在被度者亲身经验上,顺势而然的内涵逾越,其影响出全在民气,由此分明形成了僧道在度人方法上“术数符咒”与“言语机锋”的分化,连带地决定了度化后果的成败有别;再结合度化工具的性别差别以观之,两人度化后果的成败有别更显得饶富深意。

盖一僧所担任的女性被度者大概回绝落发之根治法,如甄英莲、林黛玉,大概承受冷香丸药方,但不管承受与否,后果都是毕生陷于俗世尘网无以摆脱,眼泪与灾难至死方休,度化目标并未完成;而一道所担任的男性被度者中,除去贾瑞的顽固不化乃是冥顽不灵的自取其祸外,其他者甄士隐、柳湘莲则都得以胜利度脱,两人一先一后落发结局。

细思恐极,僧道背后的性别逻辑

究实说来,以言语度脱并不是玄门专利,释教亦本善于。因而准确地说,僧道之间的差别重要其实不在于度脱才能的孰高孰低,而在于被度者性别是男是女。不管是一僧将神力影响于贾宝玉/玉石的术数范围,仍是一道以禅机触发甄士隐、柳湘莲等的启悟范围,真正发扬效能而胜利度脱的工具都是男性,其度脱方法也都是采纳心灵启悟的范围。

由此仿佛可以说,男性才是此岸聪慧的真正选民,而女性则是逾越界的绝缘体,以致身为义务者的那僧其实不采纳异样形式实行度化。证诸林黛玉前身之“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所隐含的释教典范中十分遍及的“回身”主题,即以“女身”为罪过,而有“女身不克不及成佛”之主意。因而那面蕴含着真假辩证聪慧的风月宝镜也是“单与那些聪明杰俊、大雅天孙等看照”,性此外限制十分明确。

扩而言之,宝玉在参禅一事中也感悟到钗、黛、湘“他们比我的知觉在先,尚未解悟”(第二十二回),相较于其他男性之接踵开悟还有全书之以宝玉落发了结,女性的“尚未解悟”则坚持到底。

好书 推荐

《大观红楼》

看累了吧,来一段笑话让你开心乐一下:

与猪肉比较

一个体态肥胖的女人来到一家肉摊前,要买四斤七两五钱的猪肉。“你也太绝了”售货员说:“干脆买五斤算啦!”胖女人忙解释说:“你不知道,我正在减肥,已经减掉了四斤七两五钱,我想看看这是多大的一块肉。”

㈣ 《红楼梦》中的那“一僧一道”究竟是什么人

《红楼梦》中的一僧一道,是作者虚拟的神仙人物,是两位奇特而又神秘的人物。从红楼梦开场到结局,他们串场于其间,在《红楼梦》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小说第1回中,作者借用青埂峰下石头的视角写道:“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说说笑笑,来至峰下。”这块石头即因“无补天之用”而“嗟悼”不已的顽石,在他看来,两位大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此处的“一僧一道”“骨格不凡,丰神迥别”,正是二仙的“真像”,而在稍后的情节,即甄士隐梦后现出的则是“幻像”。

同回稍后,一日甄士隐抱着女儿英莲在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足,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红楼叙事中,“一僧一道”来自神界,奔走于俗界。

这段文字中事件发生地是甄家门前,属于小说中的现实世界即俗界。“一僧一道”分别以“癞头跣足”、“跛足蓬头”的形象出现在甄氏父女面前,脂砚斋认为“此是幻像”。

而“一僧一道”由神界“真像”变形到俗界“幻像”,中间曾经甄士隐的梦境。也就是说,“一僧一道”来甄家之前先是出现在了甄士隐的梦中——“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蒙眬睡去。

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针对甄士隐梦中出现的“一僧一道”,脂砚斋批道:“是方从青埂峰袖石而来也,接得无痕。”

甄士隐梦中,“一僧一道”带了“蠢物”——化为通灵玉的顽石,赶往太虚幻境。遥接上文,文心奇幻。脂砚斋之批“方从青埂峰袖石而来”,指出甄士隐梦中“袖石而来”的“一僧一道”,即于神界幻化顽石的“一僧一道”。

甄士隐街前遇二仙后,自忖“这两个人必有来历”,陈其泰也认为甄士隐所见与其梦中情形“若即若离”,暗示甄士隐梦后见到的“癞头跣足”僧、“跛足蓬头”道,实即梦中见到的“一僧一道”,亦即来自神界“骨格不凡,丰神迥别”的“一僧一道”。

小说第25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一僧一道”以癞头和尚、跛足道人的幻像再次同时现身,在脂本八十回书中这是第4次也是最后一次。有诗写道:“那和尚是: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蓄宝光。破衲芒鞋无住迹,腌臜更有满头疮。那道人是: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

这一组幻像较前甄士隐见到的“癞头跣足”、“跛足蓬头”略有变化。关于癞僧、跛道的这番“模样”,大概“一僧一道”的来龙去脉在第1回已经揭出,之后出现的无非还是二仙的幻像。联系后文癞僧接玉叹道:“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以及脂砚斋之批“正点题,大荒山手捧时语”的提点,可知前言不虚。

(4)一僧一道典故扩展阅读

一僧一道的长相如何,因为是神仙谁也没有看到过,所以曹雪芹也未对二位相矛有描写。一僧一道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性格开朗。正常情况下好的称神仙、菩萨、仙姑等等,坏的称妖怪、魔鬼等等,那么一僧一道在《红楼梦》里扮演的是好的神仙,还是坏的妖怪?

第一次出场的高谈快论不仅说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来便说起红尘中荣华富贵。补天石就是听到了红尘中的荣华富贵,动了凡心!为什么一僧一道不谈论人间疾苦,不谈冤亲债主偏偏在补天石边上谈荣华富贵,明显这凡心是被一僧一道给勾起来的。

一僧一道明明知道甄士隐要遭灾遭难,凭甄士隐的人品和行为可以确定甄士最起码是个好人,然而一僧一道不仅没有伸手救甄士隐于水深火热之中,反而出一首似是而非的诗让他去猜!更有意思的是好好的说甄英莲有命无运等等,甄士隐反而提心吊胆云山雾罩。一僧一道完全扮演的是算命先生的角色,确又没有明说!天下那么多坏人不去点化,偏把一个与世无争的善人度化出家!

贾瑞事件更是让人怀疑一僧一道,贾瑞因调戏王熙凤自陷色网不能出来。表面上一僧一道来治病救人,可是贾瑞的自控能力差才掉进去的,然而一僧一道给的宝镜也要贾瑞有自控能力。一僧一道的宝镜是有自控能力就治病救人,若没有自控能力就速速死亡!在哪是救人,一僧一道明明是来要贾瑞小命的摧命鬼!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一僧一道这次是救了宝玉和王熙凤。但为什么不把制造魇魔法的老尼指出,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如果赵姨娘有银子给老尼的话,魇魔法随时随地都可以再来一次。所以一僧一道这件事情也是应付事情的假功德,一僧一道依旧是属中性的神仙!

㈤ 佛舍身的典故

推荐《释迦摩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可谓典故的精华。

㈥ 红楼梦开篇中,一僧一道和空空道人都干了些什么事啊

1、[第1回]
甄士隐"这日拄了拐扎挣到街前散散心时,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狂落拓,麻鞋鹑衣"
道人念"好了歌",士隐将"好了歌"注解出来.
士隐"将道人肩上的褡裢抢过来背上,竟不回家,同着疯道人飘飘而去."
2、[第3回]
"接外甥贾母惜孤女"
众人问黛玉"不足之症"为何不治好了?"黛玉说了这样一段往事:道:"那一年我才三岁,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自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外,凡有外亲,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这和尚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3、[第8回]
"贾宝玉奇缘识金锁"
"宝玉忙托着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字,四面八个字,共成两句吉谶.""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这里,宝钗为什么要打断了莺儿的话?难为情!"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第28回]从这里可以看出,金锁也许就是癞头和尚送的.
4、[第12回]
"贾瑞此时要命心急,无药不吃,只是白花钱,不见效,忽然这日有个跛足道人来化斋,口称专治冤孽之症.""贾天祥正照风月鉴"贾瑞一命呜呼."那个跛足道人......抢了镜子,眼看着他飘然去了."
5、[第25回]
"厌魔法叔嫂逢五鬼"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忽听见空中隐隐有木鱼声,念了一句’南无解冤解结菩萨-有那人口不利,家宅不安,中邪祟,逢凶险的,找我们医治.’贾母王夫人都听见了,便命人向街上找寻去.原来是一个癞和尚同一个跛道士."那和尚将宝玉的那块玉"摩弄了一回,说了些疯话,递与贾政道:’此物已灵......三十三日之后,包管好了.’贾政忙命人让茶,那二人已经走了"
6.[第66回]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柳湘莲"似梦非梦,睁眼看时,竟是一座破庙,旁边坐着一个瘸腿道士捕虱."柳湘莲"被道人数句冷言,打破迷关,竟自截发出家,跟随这疯道人飘然而去."上面所提到的甄士隐.柳湘莲都选择了出家我归宿,所以僧道簿应该有他们的大名.
7、[第7回]
专治无名的病症的和尚
薛宝钗有那宗病,"也不知请了多少大夫,吃了多少药,花了多少钱,总不见一点儿效验儿.后来还亏了一个和尚,专治无名的病症,因请他看了,他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幸而我先天壮,还不相干,要是吃凡药,是不中用的.他就说了个海上仙方儿,又给了一包末药作引子,异香异气的,他说犯了时吃一丸就好了-倒也奇怪,这倒效验些."
8、[第17回]
妙玉,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幼多病......到底这姑娘入了空门."

㈦ 红楼梦里的一僧一道是什么意思

僧是主张灭情的,视情为空,道是忘情的,即超越情感。但是,佛若无情,不能普度众生;道若无情,不能教化世人。情,发展到一个极致,就成了一切苦恼的根源。无情还是有情,矛盾难以化解。

㈧ 不交僧道,便是好人,你为什么说是做好本分的意思呢是什么由来和典故呢

这句话前面还有二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古人对僧人和道士是非常尊重内的,所以结交容僧人和道士通常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心中有事难解,希望出家人的道术神通帮助算卦答疑,二是做了亏心事需要找出家人做忏悔以消业安心,所以增广贤文的这两句话要连起来解释,“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是出家僧人和道士对求卦问前程人的解答和安慰,常做好事,神佛自会保佑你,无需问卜前程,后一句“不交僧道 便是好人”是说不刻意结交出家人的人往往比较坦荡,没有亏心事或比较大条没有反省过自身的过失,是一个“完好的人”,而不是说是一个行为上的好人。虽然“不交僧道 便是好人”,但是增广贤文的意思并不是僧道非好人,本意还是让人自我反省,约束自己。中国文字义理精深,稍有不慎即产生误会,在所难免,前几位答者误矣

㈨ 请问佛教典故出处

你看到的典故应该是佛讲的袈裟的殊胜功德

《大般涅槃经》说:“龙得袈裟,各戴少分内,即免金翅鸟之难”容。《地藏十轮经》说:“有一犯人,被判绑缚弃置旷野之间。头顶袈裟指许,得免鬼魅之难”。又经云:“有一猕猴,趁僧不在,戏着袈裟;欢喜跳跃,失足堕谷,命终得生天上。后九十劫,得出世道”。《阿含经》说:“破旧袈裟,不堪更用,悬于旷野山林;人畜鸟兽,若有见者,得种福善”。

㈩ 红楼梦(一僧一道)

僧与道只是一种象征

虽然不是同道中人,但只要志同也可以一起

这大概是曹雪芹对封建禁锢的一种反抗吧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