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保佑的谚语

保佑的谚语

发布时间: 2021-02-07 02:44:57

『壹』 上帝保佑起得早的人,这句话是哪国谚语

上帝保佑起得早的人 西班牙谚语

『贰』 祝福的谚语

信息打开笑不停,职场生存取真经:工作要不断改进,口碑要远近著名,处事要谨言慎行,待人要满腔热情,做事要意志坚定,决心信念要持之以恒,祝事业成功!
快乐的新年列车刚刚驶过,幸福永远存入史册。带上新年的喜悦,迎接新的生活,舍弃所有愁烦,扔掉心中迷茫,插上成功的翅膀,翱翔奔向前程似锦的明天。祝你事业顺利,梦想成真!
春节长假热闹多,朋友应酬无法挡。喝酒熬夜尽情乐,身体透支也情愿。如今假期快结束,调整作息蓄精神。愿你回归正轨定下心,踏踏实实去工作。祝你事业有成!
周末让人怀念,周一令人厌倦。对周末,咱愿意日日与君好;对周一,咱希望老死不相见。周末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周一是东风无力百花残。盼周末,共祈愿。
醉酒中自语高兴,迷糊时不忘朋友,摇晃中说没有醉,不听劝还要喝酒。朋友你该清醒了,假期已到上班了。祝你工作有劲头,干好工作领导夸,今年再励创佳绩,先进个人非你属。
新的工作新的启程,新的路程心的奋发,离开校园的象牙塔生活,踏入职场,第一天上班,怀着谦逊的态度,带上愉悦的心情,努力奋斗吧。
周一周二乐淘淘,精神充沛效率高;周三心稳烦恼少,情绪稳定工作好;周四疲惫脾气燥,上紧发条迎明朝;黎明之前虽黑暗,坚持才可曙光照!周四了,打起精神,愿你享受每一天!

『叁』 常听人们说“祖宗保佑…”佛又讲人死了会投胎,那祖先怎么保佑我们

1 这个世间,古时候世间人考取功名,考取举人或者考取进士,第一桩大事,回家去拜祖宗,报祖宗的恩德;第二个,要去叩谢老师,去拜老师。 2 拜哪个老师?拜启蒙的老师。启蒙的老师比什么都重要,那真正是恩师。可能启蒙老师是个穷秀才,自己无论得多大的功名,做多大的官职,绝不敢轻视自己启蒙的老师。 3 佛门里面出了家、受了戒,头一个去拜老师,报本反始。去祭祖、去拜老师,这都是什么?不忘本,人心淳厚,一生当中不忘记父母之恩、老师之恩,所谓孝亲尊师。 4 世间人不懂得孝顺父母,我们在香港建了一个“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纪念堂”,为什么要这样做?佛教我们的,孝养父母。 5 我们用什么方法报父母、祖宗之恩?我们学佛、学习圣贤的教导,来报父母、祖宗之恩。我们提倡孝道,我们以真诚清净心念佛来供养祖先。 6 春秋我们举行祭祖,这都是表演给社会大众看的,我们不忘祖先。几千年的祖宗我们都不忘他,我们还要纪念他,眼前父母哪有不孝的道理?这就是什么?寻根。 7 现在社会上有这么一个名词,寻根。我从哪里来的?父母生我、养我、育我。我的父母从哪里来的?他有他的父母,我们叫祖父母。祖父母从哪里来的?叫曾祖父母,曾祖父母从哪里来的?高祖父母。 8 一代一代往上追,我们先祖纪念堂是追到五千年,我们的祖宗三皇五帝,不忘本!这是人伦的大道,这是随顺自性的大道,不能不知道。 9 佛是我们根本的老师、创教的老师,我们今天得到佛法薰修的利益,这个恩德从佛来的。我们佛弟子供养释迦牟尼佛形像,念念不忘佛的恩德,这是慎终追远、报本反始,这跟中国人家里面供祖宗牌位一样。 10 祖宗虽然离我们很远,几千年、几百年,我们后人还是念念不忘祖宗之德,你说这个心地多厚! 1 我们中国的祖先最重视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五千年来,从尧舜禹汤一直到清朝末年,小孩从生下来,父母就教他怎么做人。反观现在的父母,他忽略了家教,小孩从小没人教了,可是小孩也在学,他从哪里学?他从电视学。 2 我在国外住的时间久,外面的情形,我知道得清清楚楚。在美国,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电脑,电脑里面除了学习他自己的功课之外,他能够收到很多的讯息,其中负面的占了百分之九十九。 3 电脑里面的这些讯息,几乎都是暴力、色情、杀盗淫妄,小孩从小受这样的教育,这个社会怎么能安定?怎么可能会有和平?要知道,现在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由于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出了问题,因此要挽救这个世界,只有恢复圣贤的教育。 4 全世界古圣先贤的教诲,真是所谓“英雄所见,大略相同”,都是教导我们要放弃物欲。我们中国老祖宗讲得非常有系统,学习从哪里起?从格物起。格物,是革除欲望,在佛法讲,就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格物致知”,物欲没有了,智慧才能生得起来。 5 一个人的心充满了欲望,充满了自私自利,哪来的智慧?他一生所学的只不过是知识,不是智慧,为什么?智慧是从清净心里生出来的,是从慈悲心里生出来的。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 6 我们在国外看到,科学家确实是有些智慧,你仔细再观察科学家,他们的兴趣专注在研究、观察某个项目,确实他没有想到物欲,也没有想到个人的名闻利养、自私自利,他是全部精神、时间都用在研究方面,所以他有成就。 7 如果他自私自利的心很重,他的欲望意念很重,那个科学成就就没有了,就等于零。由此可知,世出世法的成就,都在我们老祖宗所讲的“教之道,贵以专”。 8 “教之道,贵以专”,这句话是真理,所以小孩从小学习,就要遵守这个原则:专攻,而不是杂学。一杂就乱了,只能学到常识、皮毛,不能够深入精髓,我们想到这些,对于我们的祖先,自然生起恭敬的心、感恩的心。 1 祭祀天地鬼神、祖先,我曾经说过,这是教育,这不是迷信。祭祀祖先的意义是不忘本,所谓“返本报始”,这是人道的大根大本,这是教人诚敬忠信,爱人如己,事死如生。 2 中国古时候的庙是祭祀鬼神的场所,帝王家里面供养祭祀祖宗的叫太庙,民间的叫家庙。后来,出于对帝王的尊重,帝王的称庙,一般人家的不称庙,称祠堂。祠堂教人伦理、道德,这是根本的教学,所以,祠堂决定不能够废除,祭祀不能够废除。 3 帝王有太庙,民间有宗祠,人人在年节都祭祀祖先,都没有忘掉祖先,这是提倡孝道具体的表现,从远古一直到现代,团结我们这个民族,使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一直到今天,还没有被历史所淘汰,而且看到这个民族,还是有前途,还是有希望,那个根源就在此地。 4 祭祀天地鬼神,跟天地鬼神打交道,把这个关系搞好,他们能够保佑这个地方国泰民安,减少灾害,这有道理,不可以说它是迷信。现在人不明白这个道理,用“迷信”两个字一笔抹杀,种种灾难现前,他不晓得灾难的起因。 5 祭祀鬼神,我们要特别注意的,不可以用酒肉。古时候祭祀鬼神,虽然说是用“玄酒”,其实那是水。祭祀我们都用素食,素食也不要做成动物那个样子,什么素鸡、素鸭,你看看你那个杀生的念头还没断,这是错误的,这有罪过! 6 可是世间人不晓得这个道理,以为如果不杀生祭祀,这就好像大不敬。殊不知杀生祭祀是造作很大的罪业,决定不会得到天地鬼神的保佑。谚语里头常讲,“上天有好生之德”,既然他好生,你怎么可以杀生去祭祀他,哪有这个道理? 7 我们人生在世,与天地鬼神息息相关,所以人与人的关系要处好,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也要处好,古人懂得这个道理——不但中国的古人懂得,我们看看全世界的古人都懂得,都懂得祭祀鬼神。 8 现在人把这些看作迷信,极力地排斥,把鬼神的关系搞坏;换句话说,得不到鬼神的帮助,如果鬼神再从中作乱、再从中破坏,那我们就苦了,我们没有能力招架。所以要觉悟,要跟天地鬼神和睦相处。 ——转自净空法师《轻松学佛法》 南无阿弥陀佛

『肆』 关于……的名言警句

1、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中国)

2、没有雄心壮志的人专,他们的生活缺属乏伟大的动力,自然不能盼望他们会有杰出的成就。---华罗庚(中国)

3、“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中国)

4、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华罗庚(中国)

5、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中国)

6、在寻求真理的长征中,唯有学习,不断地进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的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中国)

7、壮士临阵决死,那管些许伤痕,向千年老魔作战,为百代新风斗争。慷慨掷此身。---华罗庚(中国)

『伍』 关于春节的俗语和谚语

1、“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
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
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夜晚饮椒柏酒(用草药配制的药酒)以驱邪祛病的习俗,后世改为饮屠苏酒,王安石有诗“春风送暖入屠苏”。现如今,我国南方仍有年节时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屠苏酒的风俗。
2、“年来到,年来到,闺女要花儿要炮,老婆要个煊棉袄,老头要个新毡帽。”
过年大家都要图个吉利,要年新礼物。这礼物不论贵贱,一年到尾总该有个“新”来图来年吉利。而《正月十六请闺女》则更有童谣的情趣与年节的欢乐气氛。“木锨板,挖胶泥,正月十六请闺女,杀公鸡,宰母鸡。公鸡说:我的脖子长,杀我不如杀那只羊;羊说:我四条金腿往前走,杀我不如杀那只狗;狗说:我白天看家晚上歇,杀我不如杀那只鳖;鳖说:我往河里缩一缩,杀我不如杀那只猪;猪说:喝了我的血,吃了我的肉,杀我不如杀恁舅。”
3、“新年到,放鞭炮:一响鸿运照;二响忧愁抛;三响烦恼消;四响财运到;五响收入高;六响身体好;七响心情妙;八响平安罩;九响幸福绕;十响事业节节高!”
“爆竹声中一岁除”。除夕之夜,交子时刻,天空中,火光闪闪,轰鸣阵阵,隆重、热烈的鞭炮声送走了旧年,迎来崭新的一年,把春节推向了高潮。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爆竹是用竹竿之类的易燃品制成的火炬。
因为我国南方盛产竹子,这个习俗首先是从南方流行起来的。当竹子燃烧时,竹节里空气膨胀,引起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爆竹的名称也由此得来。大约到了唐代,人们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宋代人们已经普遍使用内装火药的纸卷代替竹筒,也就是现在的炮仗了。
4、“五穷媳妇五穷排,家家门上送出来”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对于南方人来说,初五是迎财神的日子。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这天人们争先早起,敲起金锣,燃起鞭炮,摆上供品,迎接财神,俗称“接路头”。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5、“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古代,从腊八开始就有了年的征兆,俗语便说“腊八大如年”,可见腊八当时的重要性。北方有句民谚:“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意思是说腊八前后的两天是一年中最冷的。

『陆』 表示倾诉友情的格言、谚语。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政治的严正的朋友。----- 爱因斯坦 不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亲密的友情。 ----- 普 希 金 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却是不容易的。友谊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 马 克 思 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华盛顿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纪伯伦 挚友如异体同心。 ——亚里士多德
谁也不能击败那能够同经常责备他的人保持友谊(印度)
朋友之间的意见,不要留到第二天(非洲)
一个没有好朋友,就不会看到自己的缺点(苏联)
朋友的一拳,胜过敌人的一吻(非洲)
敌人的笑脸能伤人,朋友的责难是友爱(苏联)
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是可以通心的----(英国)
从另一个人的诤言中所得来的光明,比从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中所得出的光明更干净纯粹(英国)
用蜜来诱你的不是好朋友,忠言逼谏你的才是好朋友
对你严肃的面孔,那是一盏明灯(柯尔克孜族)
友谊中的小争吵如在食物中加些胡椒粉一样好(匈牙利)
拄棍要拄长的,找伴要找强的

『柒』 关于勤奋的谚语

1、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2、常用的钥匙最光亮。—内— 英国谚语

3、休息休容息,脑子生锈。—— 德国谚语

4、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 朝鲜

5、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6、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7、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 —— 日本

8、谨慎的勤奋带来好运 —— 英国

9、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民谚

10、上帝保佑起得早的人。—— 西班牙谚语

11、哪儿有勤奋,哪儿就有成功。—— 谚语

12、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 民谚

13、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 民谚

『捌』 猪年祝福语,歇后语,谚语,成语.

上阵……倒打一钯
驼背子牵母猪……前世的冤
马店买猪………没那市(事)
狗猪不食其余、牧猪奴戏、泥猪疥狗、泥猪癞狗、泥猪瓦狗
人怕出名猪怕壮、一龙一猪、猪卑狗险、猪朋狗友、猪突豨勇
指猪骂狗

与猪有关的成语:
1、牧猪奴戏
2、人怕出名猪怕壮
3、猪卑狗险
4、猪突豨勇(豨:野猪)
5、狼奔豕突
6、封豕长蛇
7、豕交兽畜
8、猪欠狗债
9、猪朋狗友
10、一龙一猪
11、行同狗彘
12、信及豚鱼
13、杀彘教子
14、牧豕听经
15、见豕负涂
16、狗彘不食其余
17、狗彘不若
18、敝鼓丧豚
19、三豕涉河
20、辽东白豕
21、鲁鱼亥豕
22、豚蹄穰田
23.猪狗不如
24.死猪不怕滚水烫.
与猪有关的歇后语:
猪八戒喝磨刀水……心里秀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嘴上插葱,装象
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热闹处献母猪……尽丢丑
猪八戒上阵……倒打一钯
驼背子牵母猪……前世的冤
马店买猪………没那市(事)
和猪有关的笑话: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苏联国家元首赫鲁晓夫到一个饲养场视察,随行记者抓拍了一张赫鲁晓夫视察养猪场的照片,照片的画面是赫鲁晓夫站在一群肥肥胖胖的猪中间指手划脚的作指示.后来记者把这张照片配发在当天的报纸新闻上并作了文字说明“赫鲁晓夫情牵猪群”.但是报社总编审查初稿时一看照片的标题马上不高兴了,要求记者立刻改换标题.记者回来想了想,改为“赫鲁晓夫在猪中间”.报社总编看完后还是不满意,要求再改一次而且不准再出现“猪”这个字眼,记者回来后又想了想,改成一个现在很流行的说法,但是他怕总编还是不满意,继续命令他修改标题,所以这次他自做主张没有拿给总编审查.
第二天,苏联的读者在当天报纸的头版头条都看到了刚才提到的那张照片,旁边的标题是“赫鲁晓夫同志和朋友在一起(左三为赫鲁晓夫同志)”.

『玖』 有关于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其他谚语

饱人不知饿人饥,得陇望蜀,贪心不足,规求无度,不知纪极

『拾』 七夕节的谚语

七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习俗:少女拜织女 读书人拜魁星
节日夜晚,人们要抬头观看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偷听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同一个七夕节,在各地的节日活动内容也各不相同,反正是丰富多彩。不过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这里略加阐述。

种生求子: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拜织女:“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拜魁星: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拜“床母”:台湾七夕除拜七娘妈之外,往往也另备小碗油饭到房中拜“床母”,二者应有类似含意。生产、育儿,这都是女性无可替代的职责,因此这类神只也都是女性神;在女性神与女性信徒之间,遂构成密切的联系,化解了女性在承担母职时的焦虑与恐惧。“床母”,是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床母的生日,家中有儿童的家庭,在当天傍晚时,在儿童睡的床边拜床母;供品包括:油饭、鸡酒(或麻油鸡),焚烧“四方金”和“床母衣”,拜床母时不宜太长,不像平常祭拜要斟酒三巡,大约供品摆好,香点了以后,就可以准备烧“四方金”和“床母衣”,烧完即可撤供,希望孩子快快长大,不能拜太久,怕床母会宠孩子赖床等。

漂针试巧:七月七日,为“女节”。少女咸以盂盛水向日,中漂针,照水中之影,以试巧,复陈瓜果,争相“乞巧”。

贺牛生日: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树液洗头发花草染指甲: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南瓜棚下听悄悄话”: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迎仙”: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月下盟结,穿针引线:胶东地区,有祭拜七姐神的习俗,年轻女子常喜欢在七夕节着新装,聚一堂,月下盟结七姐妹。有的还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还竞赛穿针引线,争得巧手之名。

吃巧食: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其中多饺子、面条、油果子、馄饨等为此节日的食物。吃云面,此面得用露水制成,吃它能获得巧意。还有许多民间糕点铺,喜欢制一些织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此风俗在一些地区流传至今。

七夕储水红头绳七个结:广西某些地区有七夕储水的习俗,认为双七水洗浴能消灾除病,体弱多病的孩子,也常在此日将红头绳结七个结,戴在脖子上,祈求健康吉祥。

“七姐会”: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穿针走线剪窗花: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净水视影定验巧拙:江苏一带的乞巧活动是取净水一碗于阳光下曝晒,并露天过夜。即捡细草棒浮于水中,视其影来定验巧拙。也有许多年青女子采用小针看水底针影来应验智愚的。其他地区的汉族也多采用这种方式来应验巧拙智愚。

接露水: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