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宾白用典故

宾白用典故

发布时间: 2021-02-04 04:52:53

㈠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典故传说2:

很多人喜欢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就寻不到一个真师,明师啊?
我说,与其去问如何才能寻到真师,不如问自己要如何做一个好徒弟,让真师青睐自己。世人只知真师难难,却从来不知真师觅高徒更难。正如钟离权当年对吕洞宾说:千百年来,我就只等到你一个人。
洞宾曰:「师父计年一千一百岁有零,度得几人?」
师父曰:「只度得你一人。」
洞宾曰:「缘何只度得弟子一人?只是俺道门中不肯慈悲度脱众生。师父若教弟子三年为限,只在中原之地,度三千余人,兴俺道家。」
师父听得说,呵呵大笑:「弟子住口!世上众生,不忠者多,不孝者广。不仁不义众生,如何做得神仙?吾教汝去三年,但寻得一个来,也是汝之功。」
洞宾曰:「只就今日拜辞吾师,弟子云游去了。」
三年后,吕洞宾空手而归,可见人心不古,世人之难度化。吕洞宾径上终南山寻见师父,双膝跪下,扑伏在地。钟离师父呵呵大笑,道:「弟子引将徒弟来,不知度得几人归?」吕洞宾惭愧告知无度一人。
这些年,吕洞宾也四处奔波寻觅高徒。他得知有个人想修行,积德行善、礼拜至诚就会感动神仙度化。此人崇拜吕祖,费百银买吕祖像放入家中神龛,每日早晚沫手、更衣、顶礼膜拜。
这样拜了好久,这日清晨正礼拜,门外来了一老叫花子,浑身长疮,衣衫破烂,一跛一拐地走进门来,有气无力地说:“掌柜的,行行好,给点吃的吧,我好久没吃东西了!”主人正专心敬神,被老叫花子搅和,很生气。刚要发脾气,想到应该行善,便忍着性子说:“我正敬神,你这样冲了仙气。快出去!”
老叫花叹叹气,退出门去,蹲在墙根下,等了半天,也没人来施舍点饭食,遂再进门去:“掌柜的,行行好,给点吃的吧!”主人见老叫花没走,非常恶心,端起喂狗的破瓢,往老叫花破碗里一倒,大声说:“给!快走,快走!”老叫花就地蹲下吃起来,食毕再向主人要水。主人气得不行,一边大声喝道:“你这个老叫花,舍你饭吃,还要水喝,我什么时候欠你的?滚!”一边唤狗来咬老叫花。
“哎呀,我走!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老叫花说着出了大门,化作一阵清风而去!
那人听到这话,觉得好生奇怪。正纳闷呢,发现门上贴着一张墨迹未干的纸条,上写道:
世人认假不认真,天天诚心拜洞宾。
今日洞宾来拜访,叹君少颗真善心。
那人看了纸条,方知是吕洞宾来访,后悔莫及!
大家由这两个故事看出了什么?你天天寻觅真师,问题是,如果自己德行不佳,即使真师到了眼前又如何?还不是生生的错过?很少有人反省自己的德行,一听有人说自己如何如何,就浑身不舒服不自在,不以为然,反唇相讥,甚至大棒打出,若是如此,天天在家里念经拜神求真师又有什么用?
很多人都知道,道家的习俗都是师父找徒弟,为什么?因为徒弟寻真师很难,毕竟站在低处的人,看高处永远是云山雾罩,看不清楚的,若能看清楚,那么弟子的水平也就和师父相当了,那还何必拜师?但站在高处的人,就容易把下面的人看清楚,所以只能是师父主动去找弟子,而弟子要寻师很难,自己能力不够,根本不能辨别真师。有的弟子寻到了真师,看似是运气好,其实焉知不是真师也在寻自己呢?
在寻到真师之前,弟子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努力培养并一步步的完善自己的德行,只有品德高尚之人,方堪传道。这样的弟子才是大丈夫,真英雄,才有神仙之仙姿。
一天,吕洞宾家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见苟杳一表人材,读书用功,便对吕洞宾说,想把女儿许配给苟杳。吕洞宾深怕苟杳贪恋床笫之欢误了锦绣前程,连忙推托。没料到,苟杳本人听说林家小姐貌美,执意要应允这门亲事。吕洞宾思索良久同意了,他对苟杳说:“贤弟既然主意己定,我不阻拦,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听了大吃一惊。寄人篱下,怎得不低头?再说,婚礼的一切花费都得仰仗吕家,谁让自己一贫如洗呢?思前想后,还是咬咬牙答应了。 苟杳成亲这天,吕洞宾喜气洋洋,跑前跑后张罗一切,而苟杳却无脸见人,干脆躲到一边。到了晚上,送走了宾客,吕洞宾进了洞房。只见新娘子头盖红纱,倚床而坐。吕洞宾不去掀那红盖头,也不说话,只管坐在灯下埋头读书,林小姐等到半夜,丈夫还是不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了。天明醒来,丈夫早已不见。一连三夜都是这样,可苦坏了林小姐。 回头再说苟杳,好不容易熬过了三天,刚进洞房,见娘子正伤心落泪,低头哭着说:“郎君为何一连三夜都不上床同眠,只顾对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这一问,问得苟杳目瞪口呆。新娘子抬起头来一看,更是惊诧莫名:怎么丈夫换了个人?半天,夫妻俩才恍然大悟。苟杳双脚一跺,仰天大笑:“原来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用此法来激励我啊!”林小姐也是心中欢喜,对吕洞宾充满了敬意。夫妻俩都说:吕兄此恩,将来一定要报答。 几年后,苟杳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大官。夫妻俩与吕洞宾一家洒泪而别,赴任而去。 一晃八年过去了。这年夏天,吕家不慎失火,偌大一份家财化为灰烬。吕洞宾和妻小只好在残砖破瓦搭就的茅屋里寄身,不用说,日子过得是够难的。吕洞宾只好出门去找苟杳帮忙。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上了苟杳府,苟杳对吕洞宾家遭大火非常同情,热情接待了他,可就是不提帮忙的事,吕洞宾一住几个月,一点银子也没拿到。吕洞宾仰天长叹:“人情薄如纸,一阔脸就变,滔滔然天下皆是也!”一气之下,不辞而别。 回到家乡,吕洞宾老远就见自家的破茅屋换成了新瓦房,大为诧异:自己远离,子幼妻弱,怎能大兴土木?及至走近家门,更是惊得三魂走了两魄:大门两旁竟贴了白纸。家里死了人?他慌忙进屋,见屋里停着一口棺材,妻子披麻戴孝,正在嚎陶大哭。吕洞宾愣了半天:她为哪个戴孝?轻轻叫一声:“娘子。”娘子回头一看,惊恐万状,颤颤抖抖地叫道:“你,你是人还是鬼?”吕洞宾更觉诧异:“娘子怎出此言?我好好地回来了,如何是鬼?”娘子端详了半天,才敢相信真是吕洞宾回来了,说:“哎呀!当真吓死我了!这不会是在梦中吧。”原来,吕洞宾离家不久,就有一帮人来帮他盖房子,盖完了房子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帮人抬来一口棺材,说是吕洞宾在苟杳家病死了。妻子一听,天塌地陷,哭得死去活来。今天正哭着,不想吕洞宾竟回来了。 吕洞宾心下明白:都是苟杳玩的把戏,他操起一把利斧,狠劈棺材。“咔嚓”一声,棺材劈开了,里面竟全是金银财宝,还有一封信。吕洞宾展开信读道:“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金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吕洞宾如梦初醒,苦笑一声:“贤弟,你这一帮,可帮得我好苦啊!” 从此,吕苟两家倍加亲热。这就是俗话常说的“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因为“苟杳”与“狗咬”同音,传来传去竟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㈡ 带典故的故事

(1)乞浆见女

唐代诗人崔护到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结果没有考中。于是,他在城中借了间房子,刻苦攻读,准备第二年再考。

到了清明时分,人们纷纷去郊外踏青。崔护也暂时忘了考试落榜的不快,兴致勃勃地往城南游览。崔护一边走,一边欣赏沿途的美景。他游玩了大半天,觉得口干舌燥,看到附近花木丛中有一幢房子,就上前敲门,想讨杯水喝。

可是等了很久,却没有人开门。崔护心中不免很失望,正想离开,只见一个年轻的姑娘打开了门,瞧了崔护一眼,问:“你是谁呀!干吗敲我家的门?”

崔护拱手说:“我是来长安应试的举子,名叫崔护。今天偶出踏青,口渴了,想讨杯水喝。” 姑娘见崔护长得一表人材,举止彬彬有礼,便利索地搬了张椅子,请崔护坐下休息,然后端来一杯清茶递给崔护。

这户人家的庭院中种着不少桃树,桃花盛开,那姑娘倚在一棵桃树下,羞怯地注视着崔护。在桃花的映衬下,姑娘美丽的俏脸更显得抚媚动人。崔护见了,顿生爱慕之心,与姑娘拉起了家常,向她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心。

姑娘没正面回答他,但从她那含情脉脉的眼神中,崔护知道姑娘也很喜欢自己。不知不觉,太阳快下山了,崔护见时光不早,便告别姑娘,动身回城。这以后,崔护忙于读书应考,没有再去。直到第二年清明节,他又去寻访自己心爱的姑娘。

他来到姑娘家的庭院前,不料铁锁把门,不见人影。他非常失望,就在门上题了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并在最后署上崔护之名,恋恋不舍地离去。

那么,这一天姑娘哪儿去了呢?原来,清明那天,姑娘跟她父亲到亲戚家去了。几天后,姑娘回到家中,看到了崔护的题诗,才知道崔护来访不遇。她感到再也见不到崔护了,不由失声痛哭。一连几天,她卧床不起,茶饭不思,精神恍惚,最后竟昏死过去。

过了几天,崔护又到南郊寻访。他刚来到姑娘家的门外,就听到门内有老人的哭声,不由非常惊异,忙上前敲门。一个老翁出来开门,问清他就是崔护,便把自己女儿因为思念他而死去的消息说了。

崔护悲恸欲绝,请求再见姑娘一面。老翁同意了,崔护便来到姑娘房中,哭着说:“姑娘,崔护来迟了!来迟了!”

他抱起姑娘的头,枕在自己的臂上,眼泪落到姑娘的脸上。突然,姑娘慢慢醒了过来。原来,她只是暂时昏迷,并未真正死去。崔护和老翁都喜出望外,老翁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崔护。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后来,“乞浆见女”这一典故,用来指艳遇或遇艳之人,又表示未遇的惆怅和感叹;而用“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2)春蚓秋蛇

典出《晋书·王羲之传》:(萧)子云近世擅名汇表,然仅得成法,无丈夫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梁朝的萧子云,自幼喜欢书法。他的书法虽出于近世,却独具一格,因而是闻名于长江一带。

但当时有人却有不同看法,认为萧子云的书法“仅得成法,无丈夫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意思是:只能说他会写字,他的字没有骨气,每行字都象春天的蚯蚓,每个字都象秋天蜷曲的蛇。)

后人用“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言其字象春天的蚯蚓和秋天的蛇的行迹一样,弯弯曲曲的。

(3)白衣送酒

典出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我国古代许多著名的大诗人都喜欢喝酒,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也不例外。

他曾在自传体散文《五柳先生传》里说自己生性最爱好饮酒。但隐居山乡,家境贫困,不是常常都有酒喝的。亲朋故旧知道他的嗜好,有时便备办了酒菜请他去享用。他呢,只要一去,便要一醉方休。尽兴之后,便立即向主人告辞。

他性格中的洒脱豪放,也可略见一斑。

有一年的九九重阳节,菊花盛开,南山清晰可辨,秋风吹拂,飞鸟翩然。这么美好的佳节,本是喝酒的好日子,但这天陶渊明家中一滴酒也没有。他只好无聊地坐在房屋外的菊花从中,有意无意地一把把摘取菊花,以此来消磨时光。

正在百无聊赖之时,陶渊明远远望见一个穿白衣服的人向他走来。走近一看,此人手里还抱了一大坛酒。原来,这个白衣人是刺史王弘家的仆役。他受主人的差遣,给陶渊明送来一坛酒。陶渊明真是喜出望外,他连忙向白衣人表示对朋友王弘的谢意,收下了这坛酒。

白衣使者刚走,陶渊明便迫不及待地打开坛盖,阵阵酒香向他袭来,他立即开始喝了起来,一杯又一杯,直到喝得酩酊大醉,方才心满意足地回到屋里。

后人用“白衣送酒”形容赠酒、饮酒。或咏重阳风物。

(4)坦腹东床

典出《晋书·王羲之传》: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晋王羲之,字逸少,山阴人,他很聪明,不但文章好,字也很好,十三岁时,已有名气。在拜谒周凯以后,他的名气更大了,因为当时周凯的声誉很高,士人们只要得到他称誉一句,身价就会很高。

当时太尉郗鉴,有一个女儿,不但美慧而且很有才学,一时找不到适合足以匹配的世家子弟。后来,想起了王家,郗太尉就派一个门生先到王府去观察,看看是否有适当的人。那位门人到了王府,向家长王敦说明来意,王敦叫他自己到东厢去观察。

王氏子弟,个个生得眉清目秀,都是一表人才,他们听说郗家遣人前来相亲,不禁都紧张起来,大家装模作样,态度都不很自然;只有一个青年,袒露着肚子,盘坐在东边的床上吃东西,意态自如,旁若无人的样子。

那位相亲的门生把这情形回去告诉了郗太尉,郗太尉说:“那位毫无矫揉造作,意态自如坦腹东床的青年,正是我心目中的佳婿。”于是就把女儿许配给那个人;那位佳婿就是王羲之。

由于郗鉴择婿的故事,后来人们凡是称谓女婿,就叫坦腹东床,也有人称“东床快婿”,这句话含赞美的意思。

(5)一鼓作气

曹刿(guì)(又作曹沬,音mèi),一作曹翙(huì)。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大夫(今山东省东平县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

战后,庄公问曹刿为何直到齐军第三次击鼓进军时才要下令出击,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士气,而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

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旺盛;第二次再击鼓进攻,士气就已经衰落了;待到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已消失殆尽了。而我军正是一鼓作气,勇气十足,当然就把对方打败了。”

㈢ 诗经中最唯美的典故

甘棠遗爱:

这个故事出自《诗经》甘棠,这首稍微有点争议的诗。有的说《甘棠》是在赞美召公,有的则是讽刺之作。我们暂且认为是在赞美召公。周武王灭了商,建立了周朝,死后,将皇位传给了周成王。幸好有两位贤臣辅助着周成王,一位是周公,一位是召公。召公配合着周公做呕心沥血的工作,也作出了一番政绩,深受百姓爱戴,所以百姓称召公为召伯。一次召伯巡行到乡邑,为了不打扰百姓,就在一棵甘棠树下,处理民间事务,实施爱民政策。他走了之后,百姓为了纪念他,叮嘱后人好好爱惜这棵树。所以这个成语是指对离去之人的怀念或者用来赞扬辞职官员的政绩。

振鹭于飞:

振鹭于飞出自于《诗经》的《振鹭》。白鹭成群的飞在西边的水泽里,我客人也有着这样高洁的容仪。在那个国里,没有人厌恶他,在这里,也没有人厌弃他。早上与傍晚都很勤勉,这美誉将永远传扬天下。一群白鹭排云上,冲上青霄。在西边泽畔恣意飞翔。嘉宾们都来参加祭祀,穿着一身白色衣服,就好像溪边的白鹭。作者被这一袭洁白羽翼、振翅冲天、在水泽上翱翔以及盘桓在天空翱翔的姿态所震撼人心,喜爱之情马上溢于言表。于是就有了《振鹭》这首诗篇。振鹭于飞后来形容俊美仪容的贤士,或者称赞有风度的贤士。

内容源自简书,希望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㈣ 白发如新 倾盖如故 那个典故谁知道

典故出自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原文节选:

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樊於期逃秦之燕,借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慕义无穷也。

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何则?诚有以相知也。苏秦相燕,人恶之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赐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译文:

俗话说:“有相处到老还是陌生的,也有停车交谈一见如故的。”为什么?关键在于理解和不理解啊。所以樊於期从秦国逃到燕国,用自己的头交给荆轲来帮助太子丹的事业;王奢离开齐国投奔魏国,亲上城楼自杀来退齐军以保存魏国。

王奢、樊於期并非对齐、秦陌生而对燕、魏有久远的关系,他们离开前两个国家,为后两个国君效死,是因为行为与志向相合,他们无限地仰慕义气。因此苏秦不被天下各国信任,却为燕国守信而亡;白圭为中山国作战连失六城,到了魏国却能为魏攻取中山国。

为什么?确实是因为有了君臣间的相知啊。苏秦做燕相时,有人向燕王说他坏话,燕王按着剑把发怒,用贵重的马肉给苏秦吃。白圭攻取中山国后很显贵,有人向魏文侯说他坏话,魏文侯赐给白圭夜光璧。为什么?两个君主两个臣子,互相敞开心扉、肝胆相照,岂能被不实之辞所改变呢!

(4)宾白用典故扩展阅读:

它的近义词:

一见如故【yī jiàn rú gù】

释义: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形容初次相见就情投意合。

典故:隋朝末年,羽骑尉房玄龄看不惯隋王朝的所作所为,毅然抛弃官职去投奔举义旗的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对房玄龄早有耳闻,两人一见如故,都有相见恨晚之感。房玄龄跟随李世民走南闯北,九死一生,为李世民收罗有用的人才,唐朝建立后成为尚书令。

反义词:

形同陌路【xíngtóngmòlù】

释义;原来很熟悉的朋友或是刻骨铭心的爱的人,再次在街上碰见,却像是陌生的路人一样。

【出处】:《秋思》(汪兴仁):“秋雁南飞有时归,落花飘零终入土。 却叹世事比人情,形同陌路因何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狱中上梁王书

㈤ 文言文有哪些常用的典故

问鼎:春秋时,楚庄王北伐,陈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后遂意“问鼎”比喻篡夺政权,今常比喻谋求夺得。

㈥ 白衣苍狗有什么典故

白衣苍狗
【拼音】:bái yī cāng gǒu

【解释】: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专。比喻事物变化不定属。
【出处】: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示例】:正是~多翻覆,沧海桑田几变更。 ★明·张景《飞丸记·梨园鼓吹》
【近义词】:白云苍狗
【语法】:作主语、宾语;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英文】:white clouds change into gray dogs

【成语故事】:唐朝书生王季友的妻子柳氏不堪家境贫寒,毅然抛弃了丈夫而去,外界不明真相,纷纷指责王季友的不道德。只有杜甫为王季友鸣不平,特作《可叹》诗一首:“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感叹世事变化莫测。

㈦ 常见典故有哪些

一字千金,yī zì qiān jīn
[典源]:《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使其客人著所闻.写成<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同类事还有刘安聘天下辩通人士著<淮南子>书成亦布于都市,悬千金以示众士.见<文选.杨修答临淄侯签>.又王献之曾写字给一老妇卖,得钱千金,见王献之的<自论书>.后人讲一字千金涉及书法的则指此事.
[释义]:吕不韦将<吕氏春秋>一书置于门,增损一字,赏予千金。后遂用"一字千金,金悬秦市,千金字",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一字千金];"陆机所拟十四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程先贞<寄张户部韦豹清渊即次韦豹过平原见访韵>:"连城片玉留声价,一字千金借品题".
[金悬秦市]:卢照邻<双槿树赋>:"金悬秦市,杨子见而无言;纸贵洛城,陆生闻而罢笑."
[千金字]:王维<上张令公>诗:"市阅千金字,朝闻五色书".

一鸣惊人yī míng jīng rén
[典源]:《韩非子·喻老》:“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谙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载:“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事于上相类。
[释义] 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鸟三年不飞不鸣,但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后遂用“一鸣惊人,一鸣,一飞鸣,冲天翼,三年翼,齐禽。”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一鸣惊人]苏轼《次韵秦观秀才见赠》:“江湖放浪久全真,忽然一鸣惊倒人。”
[一鸣]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政已标三尚,人今伫一鸣。”黄庭坚《王圣美三子补中广文生》诗:“三级定知鱼尾进,一鸣已作雁行连。”
[一飞鸣] 苏轼《秦少游发殡而葬之者》:“时来聊复一飞鸣,进隐不须烦伍举。”
[冲天翼]贯休《遇叶进士》诗:“自愧龙钟人,见此冲天翼。”
[三年翼]杨亿《清风十韵》“五斗酲初折,三年翼自高。”
[齐禽]司马光《送高陟归金陵》:“卞玉已三献,齐禽会一冲。”

七擒七纵qī qín qī zòng
[典源]:《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释义]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后遂用“七擒七纵,七纵七擒,七纵擒,七擒略,纵擒,擒孟获”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七擒七纵]季子安《粉蝶儿*题情》:“俏冤家风流万种,他也待学七擒七纵。”
[七纵七擒]贯休《送人征蛮》:“七纵七擒处,君行事可攀。”
[七纵擒]陆游《东窗独坐书怀》:“洁斋入静三熏沐,宴坐降魔七纵擒。”
[七擒略]李白《书怀赠南极陵常赞府》:“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
[纵擒]黄辉《襄阳隆中》:“王略无偏正,天威有纵擒。”
[擒孟获]王顼龄《喜湖南诸路大捷和学士李容斋前辈韵》:“早擒孟获趋滇水,急断卢循入广州。”

人面桃花rén miàn táo huā
[典源]: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唐崔护清明郊游,至村居求饮。有女持水至,含情倚桃伫立。明年清明再访,则门庭如故,人去室空。因题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释义];书生崔护,去长安应试,未中。到城南郊外散心,邂逅一美女,次年在访,物在人去,题诗感叹不已。后遂用“人面桃花,桃花人面,桃花面”形容美女。用”题诗崔护,崔护重来,谒浆崔护,乞浆见女。“指有艳遇之人,又有表示未遇的惆怅。
[人面桃花] 袁去华《瑞鹤仙》):“:“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
[桃花人面]黄遵宪《不忍池晚游诗》:“鸦背斜阳闪闪红,桃花人面薄沙笼。”
[桃花面]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常疑即见桃花面,甚近来翻笑无书。”
[题诗崔护]白朴《清平乐》:“桃花帘外重重,一言半语想通,萦损题诗崔护,几回南陌春风。”
[崔护重来] 苏轼《留别释迦院牡丹呈赵粹》:“年年岁岁何穷已,花似今年人老也,去年崔护若重来,前度刘郎在千里。”
[谒浆崔护]陈克明《粉碟儿*怨别》:“偷香韩寿,谒浆崔护。”
[乞浆见女] 苏轼《上已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应帘空复小桃枝,乞浆不见应门女。”

干将莫邪gān jiàng mò yé
[典源]: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干将者,吴人,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阖闾]以故使剑匠作为二枚,一曰干将,一曰莫邪——莫邪,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侯天伺地,阴阳同光。干将曰:‘昔无师作冶,金铁之类不销,夫妻俱入冶炉中,然知成物。今吾作剑不变化者,其若斯耶?’莫邪曰:‘师知烁身以成物,吾何难哉!’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刀濡,遂以成剑。” 又晋干宝《搜神记》,《列士传》〈拾遗记〉等谓干将、莫邪为楚人也。其铸剑事各书所载不一。
[释义] 干将,春秋时吴国人,曾为吴王造剑。后与其妻莫邪奉命为楚王铸成宝剑两把,一曰干将,一曰莫邪(也作镆铘),后遂用“干将,莫邪,镆铘,干镆”,比喻宝剑,或比喻良材美器。
[镆铘]黄庭坚〈次韵师厚病间十首〉:“胸中有镆铘,老境要志弱。”
[干将] 《战国策·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曰)今虽干将莫邪,非得人力,则不能割刿矣。”
[莫邪]苏轼〈乔太傅见和次韵答之〉:“莫邪当自跃,岂复须炉碳。”
[干镆]李商隐〈赠司勋杜十三员外〉:“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大风歌dà fēng gē
[典源]:《史记*高祖本记》:“ 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①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②高祖击筑,③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释义]汉高祖刘邦还乡,在沛县置酒宴故老乡亲,自为歌,慷慨伤怀。后遂用“大风诗,大风词,大风篇,大风曲”指这首歌,用“歌大风,唱大风”表达治国安邦的壮怀。
[大风诗]李世民《幸武功庆善宫》:“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
[大风词]林宽《歌风台》:“蒿棘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风词。”
[大风篇]王德贞《奉和圣制过温汤》:“停舆兴睿览,还举大风篇。”
[歌大风] 李世民《过旧宅二首》之二:“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
[唱大风]朱德《赠友人》:“北华收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

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1、哀鸿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2、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3、桑梓

桑梓,代指家乡。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躬敬止。”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后来人们用来喻指故乡。

毛泽东·《七绝》: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4、寒食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

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5、采薇

采薇,代指隐居避世。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6、三径

三径,指隐居生活。

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8)宾白用典故扩展阅读:

关于典故

典故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汉朝,《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

典故指典制和掌故。《辞海》、《辞源》为“典故”一词立了两个义项:一是典故一词的古义,与现代汉语所说的“故实”有些相当,指古代的典章制度、旧事旧例。我们今天所讲的典故当然用的是典故的今义。典故的今义,《现代汉语词典》释作“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辞海》、《辞源》的释法与此有类,说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㈨ 滕王阁序有多少个典故分别是什么

滕王阁序有24个典故分别是:

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形容人才众多各显其能。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借此说明水边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的雁声。

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4.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借此表示由于谒见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5.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文章借此来夸赞洪州地方很灵异。

6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文章借此夸赞洪州人物俊美。

7.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文章借此表现作者期望自己被召见的心志。

8.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史记贾谊传》记载,汉文帝时,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文帝把他征回长安,召见于宣室。作者借此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9.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史记》记载,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了,不能做官了。文章借此表达年时易往,功业难就。

10.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史记贾谊传》记载,贾谊曾任太中大夫,对当时国家大事多所建议,一时深受器重,后受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文章借此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11.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借此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

12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后汉书孟尝传》记载,东汉人孟尝,为官清正廉洁,但不被重用,后来归田。

13.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独自驾车出行,在无路可走时便痛哭而返。

14.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汉书终军传》记载,汉武帝想让南越王归顺,派终军前往劝说,终军请求给他长缨,必缚住南越王,带回到皇宫门前。

15.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16.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晋书谢玄传》记载,晋朝谢安曾问子侄们:为什么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17.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史记司马相如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又云:“相如即奏《大人赋》,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这两句是说,未遇推荐之人,只能赋凌云之赋而自惜。

18.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列子汤问》记载的高山流水的故事。

19.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晋书石崇传》记载:“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这句是说,名胜之地,终难免于荒芜。

20.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彭泽,指陶渊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这两句意思是说,滕王阁的宴集,胜过隐士的独乐。《水经注》记载:“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水次绿竹荫渚,青青实望,世人言梁王竹园也。”

21.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曹植《公宴诗》有诗句:“秋兰披长坂,朱华冒绿池。”钟嵘《诗品》记载:“宋临川太守谢灵运,其源出于陈思(曹植)。”这里是借曹植来比拟与会的文士将对后代文坛产生影响。

22.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文章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23.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作者借此说明自己将往海南接受父教。

24.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钟嵘《诗品》说:“余尝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㈩ 古文典故(常用与否都可以)

1.烧猪 北宋诗人苏轼和佛印和尚友好。一次他写了一首《戏答佛印》的诗,其中两句说:“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后来的文学作品常用这个典故。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这的是烧猪佛印待东坡。 2.杀声弦中见 东汉蔡邕的邻人请蔡喝酒。蔡走到邻家门口,听见里面的琴声带有杀声,立即打回。邻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明原因。弹琴的人说,他弹琴的时候正好看见螳螂在捕蝉,蝉要飞走,他怕螳螂失去一顿美餐,这就是杀声表现在琴声里的原因。见《后汉书?蔡邕传》。元高明《琵琶记?琴诉荷池》:“呀,怎的只见杀声在弦中见?敢是螳螂来捕蝉?” 3.散木 相传古时一棵很大的栎树,枝叶能遮荫上千条牛;树干有百尺围。看的人很多,但有一个姓石的匠人不去看。他的徒弟问他为什么这样好的木材却不去看一看。他说,这是散木。做船船会沉,做棺材会很快腐烂,做用具会坏得决,做门户会吐脂,做屋柱会蛀,做什么都不行。见《庄子?人间世》。比喻无用之材。唐温庭筠《古意》诗:“散木无斧斤,纤茎得依托。” 4.三马食一槽 东汉末,司马懿和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掌握曹氏军政大权,排除异己。当时流传曹操曾梦见三马同食一槽的故事(三马,指司马氏父子三人。槽,与曹谐音),因此曹操很恨司马氏。见《晋书?宣帝纪》。宋欧阳修《答谢景山遗古瓦砚歌》:“得之以此失亦此,谁知三马食一槽!” 5.三里雾 汉代的张楷能作五里雾。关西人裴优能作三里雾,自以为不如张楷,去向他学习。张却不肯见他。见《后汉书?张楷传》。唐李商隐《圣女祠》诗:“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著五铢衣。” 6.如烟入抱 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女儿小玉,同韩重相爱。吴王不许他们成婚,小玉气结而死。韩重在她墓前看见了她,她把明珠送给韩重。当她的母亲上去抱她的时候,她象轻烟一样,散开不见了。见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明汤显祖《牡丹亭?婚走》:“尚颖猜,怕如烟入抱,似影投怀。” 7.肉阵 唐玄宗时,杨国忠专权。他生活豪奢荒淫,冬天挑选身体肥胖的婢妾站在他前面遮风,称为“肉阵”。也称“肉屏风”。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肉阵》。清王昙《苏台留别》诗:“肉阵屏风散似云,烛围尚向封家立。” 8.肉竹 肉,指声乐。竹,指管乐。东晋桓温问孟嘉:听音乐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这是为什么?孟嘉说:这是逐渐近于自然。见《世说新语?识鉴》刘孝标注引《孟嘉别传》。后泛指音乐。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旱雷聒耳,肉竹嘈杂。” 9.肉鼓吹 鼓吹,古代的一种合奏乐。五代后蜀官僚李匡远,性情残忍,几乎每天要逮捕人;一天不杀人,一天不舒服。他听到有人受刑时的惨叫声,就说:这是一部肉鼓吹。见宋《类说》卷二七引《外史梼杌》。后以喻受刑的罪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折狱》:“堂上肉鼓吹,喧阗旁午。” 10.日食万钱 西晋大官僚何曾生活奢侈。“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意思是每天吃成万钱的菜,还说筷子没地方送。见《晋书?何曾传》。后以喻生活奢侈。《敬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有个王涯丞相,官居一品,权压百僚,僮仆千数,日食万钱。” 11.秋娘 唐代的李琦,有妾名杜秋。在李琦叛变后入宫,受宪宗宠幸。到穆宗时年纪已老,放回故乡。诗人杜牧曾写了《杜秋娘歌》,记述她的身世遭遇。后以泛指美女。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12.穷鸟入怀 三国魏的刘政因为避祸去投靠邴原,他对邴原说,我好比是“穷鸟入怀“。邴原说:你怎么知道这个怀是可入的?见《三国志?魏志?邴原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比喻处于困境的人前来投靠。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穷鸟入怀,仁人所悯。” 13.青骡 相传汉武帝时的方士李少君,死后一百多天,有人看见他骑着青骡在水边行走。汉武帝听说,派人打开他的棺材,棺材是空的。见《太平御览》卷901引《鲁女生别传》。唐李贺《马诗》之二三,:“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14.青蝇报赦 东晋时,前秦苻坚要行大赦,同王猛、苻融密议。苻坚亲自写大赦文书。忽然一只大苍蝇嗡嗡飞来,停在笔上,挥去又来。见《晋书?苻坚载记》。明汤显祖《杜丹亭?冥判》:“青蝇报赦,磊齐功德转三阶。” 15.青袍白马 南朝梁时北方的降将侯景起兵叛乱。他骑着白马,士兵都穿青衣。事前曾有童谣说:“青丝白马寿阳来。”见《梁书?侯景传》。后以喻叛乱。唐杜甫《洗兵马》诗:“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 16.宁越之辜 宁越,人名。辜,罪过。相传晋时有人犯夜禁被捉到宫里。长官王安期问他为什么犯禁,他说因为在老师家学习,不知不觉夜深,所以犯禁。王听了说:“责罚象宁越那样勤学的人以树立自己的威望,是不合理的。”派人把这人送回家。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宁越是战国时人。相传他怕种田劳苦,发愤读书。别人休息他不休息,别人睡觉他不睡觉。学了十五年终于学成。见汉刘向《说苑?建本》。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幸容宁越之辜,深荷王公之德。” 17.南阳三葛 东汉末,天下纷乱。琅邪(今山东临沂北)诸葛亮兄弟流徙,寓居南阳。后来诸葛亮被刘备请去,任蜀国丞相;他的哥哥诸葛瑾到吴国当了州牧;堂弟诸葛诞在魏国当刺史。当时人称“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后以“南阳三葛”称才干有别的兄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但南阳三葛,君得其龙。” 18.幕里红丝 相传唐朝宰相张嘉贞想以郭元振为女婿。他有五个女儿,让她们藏在幕后,各牵一根红丝留在幕外。郭元振伸手牵着一根,是第三个女儿牵着的,就娶为妻子。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牵红丝娶妇》。后以喻择妻。元高明《琵琶记?奉旨招婿》:“屏间孔雀人难中,幕里红丝谁敢牵?” 19.蛮触 寓言故事:古时有在蜗牛左角上建立国家的,叫触氏;在蜗牛右角建国的,叫蛮氏。蛮触两国常为争地而战,遗尸成万。见《庄子?则阳》。后以“蛮触”比喻因小事争吵的双方。宋苏轼《跋王晋卿所藏莲华经》:“乃知蜗牛之角,可以战蛮触。” 20.面首 南朝宋前废帝的妹妹山阴公主生活放荡。他曾对前废帝说,你的后宫姬妾很多,我只驸马一人,这很不公平。前废帝就替她“置面首,左右三十人。”。见《宋书?前废帝纪》。“面首”本来是指强健美好的男子;后以指男庞。《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假如丈夫这里拥着金钗十二,妻儿那里也置了面首十人,那作丈夫的答应不答应?” 21.怒蛙 相传越国被吴国打败以后,越王勾践一心想报仇。有一次在车上看见一只蛙在鼓气,他就伏在车前横木上表示敬意。车夫问他为什么。他说,蛙这样鼓足勇气,能不向它致敬吗?见《韩非子?内储说上》。晋葛洪《抱朴子?广譬》:“是以晋文回轮于勇虫而壮士云赴,勾践曲躬于怒蛙而戎卒轻死。 22.弄兵潢池 西汉宣帝时,渤海地区人民对政府的压迫群起反抗。龚遂去当渤海太守,认为百姓的反抗就象小孩在积水池里玩兵器一样。见《汉书?龚遂传》。后以喻造反。章炳麟《致袁世凯商榷官制电二》:“发难首功著,非无稳健智略之人,何取弄兵潢池之陈其美?” 23.牛眠地 东晋大臣陶侃未出仕的时候,父亲死了,将要安葬,忽然家里的一条老牛不见了。有个老人对他说,前面岗上有一条牛,睡在山汙里,如果葬在那里,将来必然富贵。陶侃就去寻牛,把父亲形象在牛睡的地方。见《晋书?周光传》。后以“牛眠地”称葬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堪舆》:“经月余,各得牛眠地。” 24.木柿 柿,削下的木片。隋文帝大造战船,准备渡江灭陈。有人说这事应该保密。文帝却叫人把造船厂时刨下来的木柿全倒进江里,有意让陈朝知道。见《资治通鉴?陈长城公祯明元年》。唐李商隐《南朝》诗:“敌国军营漂木柿,前朝神庙锁烟煤。” 25.牛衣 给牛御寒的覆盖物。西汉的王章,起初家里很穷。在京城学习的时候,生了病,没有被子盖,就用牛衣遮身。夫妇两人朝着牛衣哭泣。见《汉书?王章传》。宋刘克庄《沁园春?和林卿韵》词之二:“牛衣病卧,肯泣王章?” 26.暴鳃 暴:暴露。相传龙门有一段急流,鱼不容易游上去。游上去的就变成龙;游不上去的鳃就暴露出来。见《艺文类聚》九六引《辛氏三秦记》。后以喻挫折、困顿。《南齐书?王僧虔传》:“书牍十二,接觐六七,遂不荷润,反更暴鳃。” 27.剖腹藏珠 唐代西域有个商人,得到很美丽的珍珠,就剖开身体把它藏起来。见《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后以喻为物伤身,轻重倒置。《红楼梦》第四五回:“跌了灯值钱呢,是跌了人值钱?……怎么忽然又变成这剖腹藏珠的脾气来! 28.霹雳手 唐代的裴琰之当小官,上级以为他年轻,瞧不起他,故意把几百件积年旧案交他快办。他立即在短期内办完,判词公允。从此他很有名声。人称“霹雳手”。见《旧唐书?裴琰传》。后以称断案迅速的官员。明于谦《昼夜长短》诗:“诉牒旁午来,剖断不留宿。虽非霹雳手,遇事颇神速。” 29.赋闲 西晋潘岳有才名,做官多次,后来不得志,闲在家里种树钓鱼,逍遥自在,作了一篇《闲居赋》,描写悠闲的生活。见《晋书?潘岳传》。后因称无职闲居。《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吾兄在省候补,是个赋闲的人,有这闲工夫等他。” 30.女博士 博士,官名。三国魏文帝的甄后,九岁时见字就识,常用哥哥的笔砚写字。哥哥对她说:你应当学做针线;但你学书写字,是想当女博士吗?见《三国志?魏志?文昭甄皇后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书》。后以称才女。宋黄庭坚《赠李辅圣》诗:“相看绝叹女博士,笔研管弦成古丘。 31.齐山诗酒 唐代诗人杜牧九月九日重阳节同客人在齐山饮酒作诗,曾写了一首《九日齐山登高》的诗。后来即作为重阳节登高赋诗的典故。宋刘克庄《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词之二:“与牧之高会,齐山诗酒。” 32.漆园傲吏 战国时的庄周,做过漆园吏。楚威王派人送给他许多财物,请他到楚国为相。他说他不肯当牺牲品;要送礼物的人赶快走开,免得弄脏他的地方。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比喻孤傲不仕的人。晋郭璞《游仙诗》:“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 33.齐东野语 孟子的弟子咸丘蒙问及舜为天子,尧率诸侯北面称臣之说是否属实。孟子答道:“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见《孟子?万章上》。后以喻道听途说、荒诞不经之言。清王韬〈日本通中国考〉:“至所云徐福子孙多居于熊野山麓村落中,单姓是也,其亦近于齐东野语耶!” 34.七宝鞭 东晋时,王敦谋反。明帝悄悄去察看他的军营。王敦发现后,派人追赶明帝。明帝经过一个旅店,看见一个老妇,就把七宝鞭给她,并说如果后面有人追来,就把这鞭子给他们看。不一会追的人来到店里。老妇给他们看七宝鞭。他们玩赏起来,停止了追赶。见《晋书?明帝纪》。唐李白《南奔书怀》诗:“顾乏七宝鞭,留连道旁玩。” 35.临潼斗宝 历史故事:春秋时,秦穆公想吞并各国,召集各国在临潼聚会,借比宝定输赢。伍子胥在会上举鼎示威,制服了秦穆公。见明无名氏《十八国临潼斗宝》杂剧。《红楼梦》第七五回:“天天宰猪割羊,屠鹅杀鸭,好似临潼斗宝的一般,都要卖弄自己家里的好厨役,好烹调。” 36.钱癖 晋代的和峤财产很多,为人吝啬。人都耻笑他。杜预说他有“钱癖”。见《晋书?和峤传》。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钱癖与传癖何殊?” 37.前度刘郎 传说东汉永平年间,刘晨和阮肇在天台桃源洞遇仙。还乡后,至太康年间,两人重到天台。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后以称去而复来的人。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38.念奴 唐玄宗时的歌女。唐玄宗每次辞岁宴会时间一长,宾客就吵闹,使音乐奏不下去。玄宗叫高力士高呼念奴出来唱歌,大家才安静下来。见唐元稹《连昌宫词》原注。后以指歌女。明汤显祖《荆钗记?折柳阳关》:“你红粉楼中一念奴。” 39.千日酒 传说中山狄希能造千日酒,饮后醉千日。刘玄石好饮酒,求饮一杯,醉眠千日。见晋张华《博物志》卷十。后以称好酒。唐韩偓 《江岸闲步》诗:“青布旗夸千日酒,白头浪吼半江风。” 40.乞儿向火 唐玄宗天宝年间,杨国忠专权。不少朝臣巴结他。大臣张九龄说这些人是“向火”的“乞儿”。意思是说,有一天火灭灰冷,一定会遭到冻裂身体之祸。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向火乞儿》。比喻小人趋炎附势。清赵翼《青山庄歌》:“热客倚冰终日计,乞儿向火一群忙。”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