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庄子寓言说理

庄子寓言说理

发布时间: 2021-02-03 22:50:02

① 庄子擅长以寓言说理请谈谈逍遥叹中如何运用寓言说理

庄子的文章在先秦诸子中风格独特。他讲哲学道理,很少作抽象的说教,而是借助形象的比喻、丰富的想象,运用神话和寓言故事来抒情说理,使文章充满了奇幻的浪漫主义色彩。作为其代表作品,《逍遥游》充分体现出庄子散文的特色。下面就《逍遥游》的艺术特色作简要分析。
一、用寓言说理。
善用寓言,这是《庄子》一书很重要的艺术特点。庄子在其《寓言》篇中自叙其著述特点时就明言“寓言十九”,司马迁在《史记 ?? 老庄申韩列传》中亦指出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可以说,庄子是第一位有意识创作寓言的作家,而《逍遥游》全篇就是运用大量的寓言来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的。
课文一开始,庄子以一只将“徙于南冥”的大鹏,创造出一种雄奇深邃的境界。浩渺无垠咆哮奔涌的北海之上,瞬间,“不知其几千里”的巨鲲化为“不知其几千里”的巨鹏。起飞之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是何等奇雄壮阔的景象。接着,转入对九万里高空景观的描写,只见“野马”奔腾微尘浮游,茫茫苍穹难辨其色,这又是何等高远幽寂的境界。这则寓言对大鹏的描写,表现出庄子内心涵盖万物轻藐一切的气势,表现出庄子对宇宙人生的一种哲理思索。与之形成对照的则是关于蜩与学鸠、斥鴳的两则寓言。正当人们神醉于鲲鹏展翅雄奇怪诞境界时,庄子又用拟人化的手法把鹏鸟与寒蝉、灰雀、斥鴳作比,表明了庄子的“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美学价值取向,从而讽刺了那些“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的自我得意者。
运用寓言故事,将枯燥的哲学思想讲得盎然多趣,这就使庄子的散文具有浓厚的文学性。
二、极富想像力。
先秦其他诸子的散文中也多用寓言,但他们的寓言多为扩大化的比喻,取材一般也是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和熟知的传闻。庄子寓言则善于发挥惊人的想像力,虚构出神奇莫测令人叹为观止的故事,创造出多姿多彩令人瞠目结舌的形象。
在《逍遥游》中,庄子以奇崛瑰丽的想像力勾画了诗性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精神的绝对自由靠物象的极度自由空间得以伸展,“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鲲,古训中或为刚孵出的小鱼,或为尚未孵化的鱼卵,本为至小之物,文中却把它想像为身长几千里的大鱼;接着,在作者的笔下,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想像力之强令人惊叹。写鹏的南徙,一“击”“三千里”,一“抟”“九万里”,此时,大鹏展翅九万里,扶摇直上苍青天,物理空间的限制被缩小甚至取消,诗人的想象力挣脱了任何空间的束缚。
丰富的想像使文章汪洋恣肆,形成一种奇诡异常、变幻莫测、汪洋恣肆的独特风格,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三、善于运 用比喻。
课文中的比喻,连翩不绝而又贴切有力。如作者为了说明“有所待”与“无所待”、小与大的区别,以及小与大之间思想境界和见识的悬殊,而连续运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先以水与舟的比喻,“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此处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大鹏,而杯水芥舟数句则是比中之比。如批评蜩与学鸠不能理解鹏之远飞行径,以旅行备粮为喻:“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尤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接着还通过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椿的比喻,长寿者彭祖与众人的比喻,说明了“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
大量的比喻,寓哲理于离奇的想像和形象化的描写之中,形象逼真,引人入胜。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庄子散文的独特风格:想像丰富,奇思连翩,变幻莫测,使人感到汪洋恣肆,雄奇壮丽,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从文学成就来看,在诸子作品中《庄子》是最突出的。正因为如此,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② 韩非子和庄子运用寓言进行说理的区别

寓言在《庄子》和《韩非子》中都是作为说理工具而存在的,但其在两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工具性质却有所不同,一个是蕴含无限哲思的“躯体”,一个是映射深刻思想的“镜像”。
《庄子》寓言中也有很多是通过对日常生活事件的讲述来传递深刻的哲思。这种寓言在文中的作用看似一种直观的“镜像”式的说理,但我们细细体会,还是有其独特之处的。我们以《庄子》寓言“庖丁解牛”为例,故事较为细致地讲述了庖丁为文惠君宰牛,并借此引出的宰牛与保养牛刀的理论的故事。如果按照“镜像”式的理解,我们很容易产生这样一种思路:故事中宰牛与保养牛刀的理论在掌握客观规律问题上给我们以启示。而实际上,庄子使用这一故事的目的在于以牛喻社会,以刀喻人,以庖丁解牛这一生活事件,来引出如何在戕害人的本性的社会中求得正确的养生之道。可见,这则故事更多的还是作为一个精神内质的躯体去寄寓作者的哲思,象征意味比较浓,而非以生活的事件去直观地解释某种道理和思想。可以说,在这类寓言故事中,庄子往往将本身 “不可受”、“不可闻”的道,物化在真实、可知的客观事物中,从而为“虚而无形”的道找到了一个形象的载体,使之变得可被感知。因此,《庄子》寓言的工具性质是“身躯”大于“镜像”的。
在《韩非子》的寓言中,多以生活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或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为主人公,以这些人物的言行和经历的事件为例证,借以阐述与之相近的道理和思想。他的寓言故事更像是让我们通过照一照历史的或生活的镜子,透过具体的、熟悉的形象去发现我们尚未注意到或未能深刻地把握住的道理,从而领会到作者所要传达的抽象的思想,并接受作者的特定思想。所以,《韩非子》寓言是在以“镜像”的方式直观地展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并以此为例或以此作喻,让听读对象透过这一来源于生活的实例,去体会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从而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接受他的思想。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镜像”式的说理工具。以《韩非子?说难》为例, 韩非使用了“郑武公戮关其思”、“宋人疑邻”、“弥子瑕失宠”等三个故事来为自己的观点“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提供例证。在上述三个故事中,郑武公杀了讲实话的大臣关其思,宋国富人因关系的远近而妄加怀疑邻居盗窃他家的财物,当处于受宠和失宠的不同境遇时,弥子瑕做出的相同举动却得到了君主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些或再现历史人物的遭遇,或反映民间生活的故事,都透视出了一个共同的道理:君臣利害各异,造成君主喜怒无常并且多疑,不是进说者的进言存在问题,而是他们在使用进说的技巧上出现了困难,因此,进说者不能不对君主察言观色,洞察其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讲究恰当的进说方式。不难看出,这些故事中的道理的传递,并非象征性质的,而是直观、明确的,故事的讲述为某种特定思想的传达提供了真实的例证,而读者也可以很容易地从故事所描写的对象中直接汲取某种教训,就好像我们照镜子一样,我们可以从镜像中去发现自己的美与丑,并找到自己有待改进之处。因此我们说,《韩非子》寓言是作者政治思想与哲学观点的“镜像”,它往往立足于现实,真实地再现特定历史事件和生活场景,从而直观地反映某种教训与道理,达到辅助说理的作用。
可以说,都将寓言作为说理的工具,使庄子“道”的思想和韩非子“法”的思想都得到了形象的传递,而对这一说理工具进行了个性化地处理,使之具有不同的性质和风格。

③ 通过庄子的飞鸟意象来说明庄子寓言说理特点

  1. 庄子的飞鸟太多了……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还是蜩与学鸠,回还是鷦鷯居於森答林不过一只……

不过总体来说,庄子的飞鸟意象表现了庄子寓言充满了丰富的想象。

“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

2.鸟又为何会说话呢?

所以他又体现了庄子寓言是“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天下》)。

3.极具文采的文笔+藏道的故事+丰富诡谲的想象+道通为一=庄子寓言说理特点

嗯,最後觉得庄子萌萌哒!【喂

④ 庄子在文中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说理的,这样说理有什么好处

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鹓 的故事里,鹓 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 ,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庄子•秋水》中还有这样的故事:楚王打算让庄子做国相.派人去请他.庄子却借乌龟的故事表示他宁愿在荒泽草野间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庄子》从不干巴巴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说理,把哲理和诗情艺术地交融在一起.

⑤ 《庄子》通过寓言说理有何利弊

寓言说理 应该是利在所表达的思想比较隐晦,隐晦而模棱两可,不会被统治者治罪。弊在由于其隐晦,使得读者难以理解,再加白话文的普及,是的读懂的人很少。 个人见解,不知道对不对。

⑥ 《庄子》用寓言说理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藉人,事,物形象为题材,以反映社会人生为要旨.寓言文学也是语言艺术之一,《庄子》既然具有文学的基本特徵,故此章以《庄子》寓言为研究主体,就寓言作品中的角色,篇章组织的安排,寓言表现的技法,分别加以探讨,析求寓言问学之艺术风采.
第一节寓言的角色
《庄子》寓言中的角色包罗万象,故此项分析不以主角为限
人物角色
《庄子》一书中,寓言的角色有古有今,亦有假借知名人物来宣说义理;借到无可借时,就用一些虚构人氏,为其代言,其中,其中寓言人物三百四十三人中,孔门弟子除颜回外,不及3%,而相关寓言凡二十则,却占总数近10%超出相应比例的三倍多.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 」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客问其族.子路对曰:「族孔氏.」客曰:「孔氏者何治也 」子路未应,子贡对曰:「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於世主,下以化於齐民,将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又问曰:「有土之君与 」子贡曰:「非也.」「侯王之佐与 」子贡曰:「非也.」客乃笑而还,行言曰:「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呜呼!远哉,其分於道也!」〈庄子.鱼父三十一〉
庄子巧妙的的因袭论语述而篇中,叶公问孔子於子路,子路张口结舌的无以回答,藉由渔父之言阐述和孔子所言之仁义有所不同.另外,劳动者的形象也是庄子寓言角色的一个重要的点,〈庖丁解牛〉,〈痀偻者承蜩〉等.
非人物角色
由於《庄子》的篇数有 ,故事中有非人物之角色者,都接加以讨论,使寓言特色能够充分的呈现;非人物的角色中可以分为动物,植物,鬼神三类来探讨,主要的特色是本身具有生命型态.
动物

⑦ 庄子 故事两则中,庄子是用什么方法说理的,有什么好处

讲究以理服人,用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的真谛,生命内的意义,人的境界,正容确的心态...让我们体会到真正的自我应该如何去实现。每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这就是《庄子》的特点!
《庄子》从不干巴巴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说理,把哲理和诗情艺术地交融在一起.

⑧ 庄子寓言故事的特点

《庄子》被认为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也是庄子一生思想和学术的总结。《庄子》中最引人注 目的是丰富而又奇特的寓言,意生尘外,怪生笔端,纵横恣肆,发想无端,瑰丽奇谲。庄子的寓言是他说理传道的主要工具,在他的文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向我们传达了他高深莫测的‚道‛,从他的文章中,我们不仅能读到他的思想,同时,他关于语言和思想的独到论述,给后世的为文者莫大的指导和启示。
《庄子》中的寓言奇幻玄虚,怪诞神奇。王景林先生认为:庄子的寓言寄托一种思想,使自己的理论完全以寓言的形式显现出来,而不像墨子、孟子那样,仅仅把寓言作为使理论通俗生动的工具①。庄子的寓言更多的是理与寓、言与意、情与境‚磅礴以为一‛的混沌的象征性艺术,它模糊了工具性与目的性,使说理与寓意和而为一,不能单独地去分析而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体验去品味。
庄子所要表达的‚道‛是‚无情有信,无为无形‛的不可名状之物。在庄子之前的老子就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②,道是天地间‚不可名言之理,不可施见之事,不可径达之情‛,大象无形,大音稀声,只有用极度寓言性的‚象‛才能表现这种恍兮惚兮的极度无形的‚道‛。‚中国的古代艺术都采用高度抽象化、极度寓言性的‘象’来规范人们的审美认同‛,‚从《易经》和《易传》提供的资料来看,其实象就是寓言。‛庄子的寓言有一层梦幻般的色彩, 创造了一种超现实的幻觉的艺术氛围,借以沟通天与人(如‚混沌‛)、生者和死者(如‚骷髅‛)、过去和现在(如‚尧让天下与许由‛)、醒与梦(如‚庄周梦蝶‛)的联系、交流与融合。这是中国先秦时期独一无二的带有神话性质的寓言的创作方法,也就是一般的文学史家、文艺评论家的所泛泛称道的所谓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在这一类作品中,人物和时间都以非逻辑性、超时空为基本特征,人们在现实中无法找到它们,只有在超现实的意义上,它们才是真实的。这种通过象征意象来传达的超现实意义上的真实是以清醒的理性认识和深刻的人生思辨为前提的,所以,这非现实的虚幻描写并不使我们感到虚假丧真,相反,它具有极大的感染力量。庄周为文,汪洋恣肆,机趣横生,用寓言来阐发旨趣也很有独到之处。
寓言大多是在表面的故事之外给人以启示和教育,因此,理和事就必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庄子》中也处处体现了事理结合这一特点。
庄子的寓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夸张与变形,夸张与变形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寓言的象征意义以表现观念的抽象性。不仅表现了现实社会本身的荒谬性,以显示人与自然融合的合理性,同时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充满批判精神,也是庄子于象征性的体悟道理的重要表达方式。在《庄子》中,不但有夸的极大的事物,如《逍遥游》中的鲲鹏;而杯水芥舟,朝菌蟪蛄,蜗角触蛮,又曲尽小之奥意。还有一种夸张:‚儒以诗礼发冢‛,说大儒和小儒同去盗墓,大儒对进入墓穴的小儒说:‚天快亮了,干得如何?‛小儒答:‚裙子和短衣没解下来,死人口里还有珠。‛大儒便说:‚诗书上早说了:‘青青之麦,生于陂陵。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我抓着他的鬓发,揪着他的胡须,你用铁锤敲他的下巴,慢慢__地分开他的两颊,不要损伤了口里的珠子!‛来盗墓居然还能引经据典,说的道貌岸然、振振有词,充分揭露了有的儒者虽然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的行为却令人发指。这样一个又迂又坏的儒者,盗墓还借助诗书来替自己开脱,比那个掩耳盗铃的人坏得不知道哪里去了。庄子的言语真是辛辣得很呐!再比如与卡夫卡的《变形记》有异曲同工之效的‚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这样一个充满传奇与魔幻色彩的故事,庄子想要说明的是‚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从根本上讲还是为了要说明要齐物我,也即达到无心,这个心与物齐的无为逍遥的大境界。

⑨ 庄子中的"寓言","重言","卮言"分别是什么意思

1.“寓言”:与譬喻论证,其特征是“藉外论之”。“藉外论之”是指“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出自战国时期庄周的《庄子》。

白话译文:按照人之常情,某人被别人称赞比被其父称赞更易令人信服,因为父亲称赞儿子容易致人生疑。

其特征是用人们熟悉的事例来论证自己的主张。就其规则而言,即是“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出自战国时期庄周的《庄子》。

白话译文:在使用寓言时,当然是赞同与自己相同的观点,反对和否定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其是非必须由自己来主张和评定。

2.“重言”:与引用论证,其特征是“借有见解、有才德之长者或先人的言论来论说”。出自战国时期庄周的《庄子》。

白话译文:就其规则而言,即便年长却无才、无德、无做人之道者,其言论亦不能作为论说之论据。

其作用而言,即如出自战国时期庄周的《庄子》的《天下》篇所言“以重言为真”。

白话译文:此名人名言的论证形式与印度逻辑的“声量”、“圣言量”相似;但在形式逻辑里,则犯了“以人为据”或“诉诸权威”的错误,因而此“真”不是形式逻辑之“真”概念。

需要说明的是,《庄子》里的“重言”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

(1)虚构一个人的言语作为论证之理由;

(2)用真人虚构一个事件为论证之理由;

(3)用真人真事为论证之理由;等等。由此可见,它与先秦诸子的引用论证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3.“卮言”:与事实论证,其特征是“事实陈述”。万物有其固有的本性和作用,“卮言”出自战国时期庄周的《庄子》。

白话译文:即为未经刻意思考,从而不带任何成见之言,即无心之言。

其规则是:在论证说理中,必须真实地描述事物,所言必须与物之本性相一致。也就是说,“卮言”不能是主观言论,不能有价值判断,只要是合于事物本身即可。

由此看来,战国时期庄周的《庄子》的“卮言”论式要求不带有价值偏好等个人成见,是一种事实陈述。

在庄子看来,自然规律不需要言说;如果真要言说,也只能合于自然的规律,即这种言说只是描述自然规律。就其作用而言,即要强调的是“事实胜于雄辩”的论证作用。


(9)庄子寓言说理扩展阅读:

一个语篇的主要论说方式有三种,三者所占比例为:整个语篇都是“卮言”;语篇的十分之九为“寓言”;语篇的十分之七为“重言”。

用逻辑学类与类的关系看,在一个语篇里,“卮言”、“寓言”、“重言”三者的外延关系为:如果“寓言”真包含于“卮言”,“重言”真包含于“卮言”,“寓言”与“重言”为交叉关系。

那么,一个语篇的论说方式必为“卮言”,“寓言”、“重言”外延之和必小于一个语篇的论说方式。

从中我们可以推导出:所有论说方式必为“卮言”,其中在“卮言”论式里,所包含的“寓言”、“重言”是主要论式,另外还应有其他论式。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