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分东西典故

分东西典故

发布时间: 2021-01-31 03:31:52

⑴ 分曹射履是什么典故

分曹,分组。射履,在履下藏东西让人猜。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履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⑵ “断袖分桃”的典故是什么

“断袖分桃”说的是两个典故:分桃之爱、断袖之癖。

1、分桃之爱

卫灵公是春秋时期卫国的第28代国君,弥子瑕是卫国的一名美男子,在卫灵公身边为臣,很是得宠。有一天,弥子瑕陪卫灵公到果园游玩,当时正值蜜桃成熟,满园桃树结满硕果,清风徐徐送来蜜桃的清香,让人垂涎欲滴。

弥子瑕随手摘下一个又红又大的桃子,不洗不擦大口咬吃起来。当吃到一半时,想起身边的卫王,于是弥子瑕把桃子递给卫王,让他分享。

卫灵公毫不在意,还自作多情的说:“你能忍住馋意把可口的蜜桃让给我吃,这真是爱我啊。”这就是后来的“分桃之爱”的由来。

2、断袖之癖

公元前五年,21岁的汉哀帝初见18岁的太子舍人董贤,大有相见恨晚之意,让他坐到自己腿上,与之促膝而谈,并且升他官职,一月三迁,升任驸马都尉侍中,出则于哀帝同乘,入则于哀帝共榻。

一天汉哀帝早晨醒来,见董贤还睡着,哀帝欲将衣袖擎回,却又不忍惊动董贤。可是衣袖被董贤压住,不能取出,一时性急,从床头拔出佩刀,割断了衣袖,悄然而去。所以后人把宠爱男色称为“断袖之癖”。

(2)分东西典故扩展阅读

其他有关同性恋的典故

1、龙阳之好

魏王与龙阳君,一同乘船钓鱼,龙阳君满载钓了十几条鱼,却在哭泣。魏王说:“有什么不安的事吗?如果有,为什么不告诉寡人呢?”龙阳君回答说:“臣没有什么不安的事。”魏王说:“那你为何要哭泣呢?”龙阳君回答说:“臣为大王钓到的鱼而流泪。”魏王说:“什么意思?”

龙阳君回答说:“臣一开始钓到鱼很高兴;后来钓到更大的鱼,就想要把以前钓到的小鱼扔掉。如今臣只有丑陋的面孔,却能有机会担任大王的侍寝。还被封爵为龙阳君,在朝廷上,官员们都为臣奔走;在路上,平民都不敢不让路。”

“而今,天下的美人也是非常多啊,知道臣能得到大王的宠信,美貌的她们也一定会拎起衣裙,跑到大王这里来。到那时,臣比不上那些美人,就成了最初钓的小鱼,也会被扔掉。臣怎能不哭泣呢?”

魏王说:“不会的!有这样的想法,为何不愿意跟寡人说呢?”于是下令全国,说:“敢向我提进纳‘美人’于宫的,诛杀九族!”由于龙阳君的故事,后人以他的名号作为男风的一种尊贵且含蓄的叫法,名叫龙阳之好。

2、安陵君与楚共王

安陵君是楚共王的男宠,颇为得势。有个叫江乙的人对他说,“君主待你那么好,只是因为喜爱你的美貌,以后总有色衰爱弛的一天,甚至连所睡的席子还没破的时候,已经不再受到宠幸了,你最好和君主说,连死也跟随他,就会长期得到他的信任和眷顾。”

可是在三年中,安陵君没有对楚共王说过。有一天,当安陵君和楚共王在云梦打猎时,共王有感地说:“今天打猎,真使我快乐,但在我死后,谁还和我一起享受这快乐呢?”安陵君听了以后,就流着泪下跪说:“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我愿意在黄泉之下继续侍候你。”楚共王听了大为感动,就设坛封他为安陵君。

⑶ 典故分为几类

典故就是典制和掌故,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分4各大类别,分别为成语、历史、文化、文学

⑷ 分数的历史和典故(急)

别人对你的看法等于一个分数,你的能力为分子,自我评价为分母;分子越大,分数值越大;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

⑸ 有个历史典故有个人一碗粥分成4份吃,谁知道是什么典故

范仲淹复
范仲淹年轻时,由于制家境清贫,上不起学,就一个人跑到一个僧舍中去读书。每天晚上,他用米煮一盆稀粥,等到第二天早晨凝固成块,然后用刀子划为四部分,早晚各取两块做主食。没有菜,他就切上几根野菜茎,加点盐凑合着吃。后来,有个南京留守的儿子,看到范仲淹每天吃两次稀粥充饥,很受感动,便告知了父亲。这位留守就让儿子送些饭菜给范仲淹。后来留守的儿子发现范仲淹并没有吃,饭莱都放坏了,便很不高兴地问为何不吃?范仲淹诚恳地答谢:“我并非不感激令尊的厚意,只因我平时吃稀饭已成习馈,并不觉得苦。现在如果贪图这些佳肴,将来怎么能再吃苦呢?”。之后,他依旧以稀粥当饭。终于学问过人,倍受世人的称赞。

⑹ 分别的典故

折柳,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回一中。折柳”答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

⑺ 割席分坐的典故

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

管宁和华歆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

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去劳动,在菜地里锄草。两个人努力干着活,顾不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锄好了一大片。

只见管宁抬起锄头,一锄下去,“当”一下,碰到了一个硬东西。管宁好生奇怪,将锄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过来。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个黄澄澄的东西闪闪发光。管宁定睛一看,是块黄金,他就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接着,他不再理会了,继续锄他的草。

“什么?金子!”不远处的华歆听到这话,不由得心里一动,赶紧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块捧在手里仔细端详。

管宁见状,一边挥舞着手里的锄头干活,一边责备华歆说:“钱财应该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的。”

华歆听了,口里说:“这个道理我也懂。”手里却还捧着金子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后来,他实在被管宁的目光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可是他心里还在惦记金子,干活也没有先前努力,还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正看得入神,忽然外面沸腾起来,一片鼓乐之声,中间夹杂着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人们看热闹吵吵嚷嚷的声音。于是管宁和华歆就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是一位达官显贵乘车从这里经过。一大队随从佩带着武器、穿着统一的服装前呼后拥地保卫着车子,威风凛凛。再看那车饰更是豪华:车身雕刻着精巧美丽的图案,车上蒙着的车帘是用五彩绸缎制成,四周装饰着金线,车顶还镶了一大块翡翠,显得富贵逼人。

管宁对于这些很不以为然,又回到原处捧起书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对外面的喧闹完全充耳不闻,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华歆却不是这样,他完全被这种张扬的声势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地跑到街上去跟着人群尾随车队细看。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叹惋和失望。等到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⑻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是什么语法或是典故

出自《战国策·齐策三》《周易·系辞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西汉末刘向编定。比喻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

⑼ 断袖、分桃的历史典故

“断袖”来源于西汉的董贤。西汉建平二年,有一天,汉哀帝下朝回宫,看到殿前站着一个人,正在传漏报时,哀帝随口问:“那不是舍人董贤吗?”那人忙叩头道:“正是小臣董贤。”董贤是御史董恭的儿子,在汉哀帝刘欣还是太子时曾当过太子舍人。就是这一瞥,哀帝忽然发现,几年不见,董贤越长越俊俏了,比六宫粉黛还要漂亮,他不禁大为喜爱,命他随身侍从。从此对他日益宠爱,同车而乘,同榻而眠。
董贤英俊潇洒,又是御史董恭之子,因而被选为太子舍人。哀帝在与他的交往中产生了爱恋,封他为董门郎,并封其父亲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不久,董贤又被封为驸马都尉侍中,《汉书·董贤传》载,这时董贤“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巨万,贵震朝廷。”两人形影不离,同床共枕。有一次哀帝醒来,衣袖被董贤压住,他怕拉动袖子惊醒“爱人”,于是用刀子将其割断,可见其爱恋之深。哀帝还为董贤建造了一栋与皇宫类似的宫殿,并将御用品中最好的送给董贤,自己则用次品。他为了与恋人生生世世在一起,还为董贤在自己的陵墓旁边修了一座冢茔。《汉书·董贤传》载,哀帝还曾开玩笑地对董贤说:“吾欲法尧禅舜,何如?”吓得大臣们目瞪口呆。

分桃的出处,《韩非子·说难》记载:春秋时,卫国大夫弥子瑕受卫灵公宠爱。(他们都是男人哦!)有天,弥子瑕在果园里陪灵公游玩。他从树上摘下一个桃来,咬了一口,觉得甘甜可口,非常好吃,就立刻把剩下的递给卫灵公吃。卫灵公夸奖他说:"弥子瑕对我太好了!自己认为是美味的东西省下来舍不得吃,而给我吃。"可是,等到后来灵公不再喜欢弥子瑕,给国君吃剩余桃子的事就都变成了他的罪行了,并因此受到惩处。

⑽ 常用典故分类

1、钱可通神

唐朝宰相张延赏有一次过问一场冤狱,要有关狱吏十天内查明判决。第二天一早,他见案头放着一份小贴子,上写:“钱三万贯,乞不问此狱。”他大怒,把案子催得更紧。

第三天,又见有小帖子,写明“钱五万贯”。他更加光火了。要求两天内结案。第四天,又见小帖子,写明“钱十万贯”。

这一下,他气馁了,说道:“钱到十万,已可通神,我还管得了吗!”(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后以“钱可通神”极言钱的诱惑力之大。

2、骑猪

唐朝武则天时,河内王武懿宗,率军去赵州一带打仗。懿宗听说敌方有数千骑从北而来,便弃甲而逃,其实当时双方相距还有七百里之遥。后来懿宗回师京都,置酒庆功。张元一在武则天面前写诗嘲笑他,有“忽然逢着贼,骑猪向南窜”之句。

武则天问:“懿宗难道没有马吗?为什么要骑猪?”张元一说:“骑猪是是夹豕走也。”按:豕即猪,豕与屎同音,夹豕走,意思是来不及大便,夹着大便就逃走。(见唐孟棨《本事诗•嘲戏》、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后以骑猪指仓皇逃跑。

3、鸟尽弓藏

把鸟射完以后,弓就用不着了。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后怀疑韩信谋反,把他抓起来。韩信说:“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定,我是应该死了。”(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又《越王勾践世家》也载有范蠡的话:“飞鸟尽,良弓藏。”后以“鸟尽弓藏”为事后抛弃有功之人的典故。

4、屏风误点

三国时,曹不兴给孙权画屏风,不小心,误点了一滴墨,便将它画成一只苍蝇。孙权看到后。以为是真苍蝇,用手去赶它。(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曹不兴》)后以“屏风误点”形容画艺高超。

5、蒲柳先秋

晋代人顾悦之与简文帝同岁,但头发早白了。简文帝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

意思是我像蒲草与柳叶一样,一到秋天就萎落;你像松树和柏树,虽然经历霜雪,却越来越茂盛。简文帝说他答得很好。(见《世说新语•言语》《晋书•顾悦之传》)后以“ 蒲柳先秋”为体质弱的典故。

6、弃席

春秋时,晋国的重耳在外流亡二十年,不少人跟随他出生入死。后来,他加国为晋文公。在途经黄河边时,下令把原来的生活用品如席蓐(卧具)笾豆(食具)等都丢掉。凡是手足胼胝,面目黧黑的人都走在后面。跟随他流亡的人中有个叫咎犯的听后大哭。

重耳问他:“回国应该高兴,你为什么要哭呢?”咎犯说:“你所丢弃的,正是流亡中赖以生活之物和出生入死的功臣,我能不感到悲哀吗?”重耳当即收回成命,表示永不抛弃故旧。(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后以“弃席”比喻对下属故旧弃置不用。

7、黔娄被

春秋时,齐国贤者黔娄善于韬略,能退敌兵,国人对他很敬重。鲁恭公请他为相,齐威王聘他为卿士,他都不去。他非常穷困,死后因被子太小,连遗体都盖不住,孔子的学生曾子,建议他的妻子把被子斜过来盖,他妻子说:“宁可正而不足,也不能斜而有余。”(见汉刘向《列女传•鲁黔娄妻》、晋皇甫谧《高士传•黔娄》)后以“黔娄被”为清贫的典故。

8、墙东窥宋

战国时的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说道: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说宋玉好色,宋玉否认了,并且说:天下的美色,没有能比得上我家东邻的女子,她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傅粉则太白,涂朱则太红。但她登墙偷看我三年,我至今都没有动心。后以“墙东窥宋”为美女多情的典故。

9、乔迁

《诗经•小雅》里有一首《伐木》诗,开头四句是:“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意思是:砍伐树木,丁丁丁;鸟儿鸣叫,嘤嘤嘤。它们飞出深谷,迁上高高的树林。按:唐代以后,都把诗中的鸟认作黄莺,后以“乔迁”、“莺迁”为迁居或升官的贺词。

10、青白眼

晋代的阮籍能为青白眼,凡遇到他喜欢或尊敬的人就用青眼,即眼睛正视,眼珠在中间。遇到他讨厌或轻视的人就用白眼,即眼珠向上或向旁边看。他母亲死后嵇喜来吊丧,他用白眼,嵇康来吊丧,他用青眼。(见《晋书•阮籍传》)后以“青白眼”表示对人尊敬、重视或轻视、憎恶。

11、蘧(qú)轮

春秋时卫国大夫蘧轮,字伯玉,有很好的名声。一次,卫灵公和夫人夜坐,听到车声辚辚,到宫门附近就听不见了,过了一会儿,在宫门的另一边又响了起来。

卫灵公问夫人:“这是谁的车子?”夫人说:“一定是蘧伯玉的。”灵公问何以见得。夫人解释说:“只有像他这样的人才会夜间行车也不失礼,过宫门而下车。”卫灵公派人去查看,果然是蘧伯玉。(见汉刘向《列女传•卫灵夫人》)后以“蘧轮”为称颂贤臣的典故。

12、屈谷巨瓠

古代寓言:宋人屈谷去拜见齐居士田仲,说道:“我听说先生不恃人而食(不依赖别人生活)。现在我有巨瓠(一种瓜)坚硬的像石头,又厚又没有窟窿,想拿来献给先生。”

田仲说:“瓠是用来盛东西的,而你的瓠,却厚而无窍,又硬得像石头,剖不开来,我拿来做什么用呢?”屈谷说:“是的,无益于人之物,我只好把它丢了。”

其实,屈谷是借此讽刺田仲自称不恃人而食,但也无益于人之国(宋国),属于坚瓠之类。(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后以“屈谷巨瓠”、“坚瓠”比喻无用之物或无用之人。

13、如皋射雉

春秋时,祁国大夫贾辛,相貌丑陋。妻子却很美,妻子嫌他丑,三年不言不笑。后来贾辛为妻子驾车如皋(到皋泽去),打猎,射中一只雉鸡。妻子见他有本事,才开笑口讲话。

贾辛感慨地说:“人实在少不了本事,我如果没有这点射技,你就一直不言不笑下去了。”(见《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后以“如皋射雉”为一技之长可以发挥作用的典故。

14、襦袴欢声

东汉人廉范,字叔度,曾经任蜀郡太守,有惠政。(有很好的政绩),百姓为他作了这样的歌:“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

意思是:廉叔度啊,你早就该来了,你来了以后,不禁止我们开夜工,我们都安心劳动。过去,我们短衣没有一件,现在我们裤子都有五条了。(见《后汉书•廉范传》)后以“襦袴欢声”为称颂太守一级地方官惠政的典故。

15、孺子牛

孺子,小孩子。春秋时的齐景公喜爱小儿子荼,曾经自己两手着地当作牛,口里衔着绳索,让荼骑在背上玩耍。荼玩得高兴,一不小心,从“牛背”上滚下来,绳子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断了。(见《左传•哀公六年》)后以“孺子牛”比喻为大众谋利益而不惜献身的人。

16、倾盖论交

春秋时,孔子在郯地的路上遇见程子,两人停车交谈,车盖靠得很近,因为意见投合,一谈就是一整天。(见《孔子•杂训》)后以“倾盖论交”形容志同道合、一见如故。

17、青鸟传书

传说汉武帝有一次在承华殿,见有青鸟从西方飞来,集于殿前。汉武帝就此事问东方朔。东方朔说:“这是西王母要来了,它们是先来报信的。”不久,西王母果然来了,有两青鸟如鸾,夹侍其旁。(见《汉武故事》)后以“青鸟传书”比喻传信,以“青鸟”比喻传信的使者。如:“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情为探看”。

18、青钱万选

唐代著名传奇小说《游仙窟》作者张鷟所作的诗文,不仅流行国内,连日本、新罗使者也纷纷前来购求。他曾八次应试,都登科甲。当时有个叫员半千的人说张鷟的“文词如青铜钱,万选万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青钱学士”,后以“青钱万选”为文才出众的典故。

19、请缨

汉武帝派终军去劝说南越(亦作“粤”)王来朝,终军请求给他一根长缨,表示一定要把南越王缚回来。后来,他果然不出所料说服南越王归汉。(见《汉书。终军传》)后以“请缨”为投军报国或要求给以重任的典故。如毛泽东词:“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20、染指

春秋时,郑国大臣子公每逢食指动起来,就会吃到好东西。郑灵公知道这件事,有一次赐大家吃鼋肉,故意不给子公吃。在这以前,子公的食指早已动了起来。

他见灵公不让他吃鼋,一气之下,用指头往锅里一染,伸到嘴巴里去,说道:“这不是也吃到了吗?”(见《左传•宣公四年》)后以“染指”为吃到某种东西、沾到某种利益或参与某种事情的典故。

21、御批韩翃

唐代诗人韩翃,曾任员外郎,晚年颇不得意,建中初,屈居幕吏,常辞疾在家。人多鄙之,惟一韦姓巡官知他是名士,与他交好。一日夜半,韦巡官急叩韩翃家门,祝贺其任驾部郎中、知制诰。知制诰职掌草拟朝廷诏告文书,为清贵之职。

韩翃不信,韦巡官说:据京报,知制诰缺人,中书省选中两名呈德宗亲批,御笔不点出,后批曰:与韩翃。时有两人名韩翃,另一韩翃任江淮刺史。中书省又将两韩翃同时呈进请示。

御笔录诗一首:“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在一旁批曰:与此韩翃。韦巡官曰:“此非员外诗耶?”韩翃方确信不误。此事传为佳话,后世诗文常用典实。

22、奉旨填词

宋词人柳永,原名柳三变。擅作慢词长调,每为教坊乐妓所传唱,当时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之谣。他常与歌妓来往,留连于灯红酒绿,徵歌逐舞。因功名未遂,曾作《鹤冲天》一首解嘲,词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

仁宗曾言:“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柳永从此益放浪形骸,逢人即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后因以“奉旨填词”喻自我嘲讽,将错就错。(典见《本事词》、《能改斋漫录》、《方舆胜览》及《艺苑雌黄》等)

23、重见云英

晚唐诗人罗隐,十次应试,俱未得中。初次赶考,途经钟陵时,风华正茂,与歌妓云英颇相得,云英亦正妙年,色艺俱绝。十二年后,罗隐再次落第,路过钟陵,又与她相遇。云英仍未嫁,言谈中,颇怪罗隐落拓不遇。罗隐作诗赠之。

诗曰:“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诗中既慨叹功名蹭蹬,对云英身世,亦深表怜惜之意。

但后世用“重见云英”一语,多指文中与钟情女子离别多年又意外相逢,如清初吴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