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少年的词语
⑴ 赞美少年的词句
1、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回风前。
2、多情少年,《红答楼梦》中贾宝玉: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3、捐躯赴国难的少年侠士,曹植的《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⑵ 形容少年的四字词语。
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生龙活虎、生机勃勃、意气风发
一、朝气蓬勃
白话释专义:形容精神振奋,属斗志旺盛,充满生气。
朝代:近代
作者:李晓明
引证:《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二、风华正茂
白话释义:风采和才华正在美好的时候。
朝代:近代
作者:毛泽东
引证:《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翻译:学生恰逢风采和才华正在美好的时候
三、生龙活虎
白话释义:形容很有生气和活力。
朝代:宋
作者:朱熹
出处:《朱子语类》九五:“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
翻译:只见得他很有生气和活力
四、生机勃勃
白话释义: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
朝代:近代
作者:张天民
引证:《创业》:“油田一片生机勃勃,繁忙兴旺的景象。”
翻译:油田充满生命力,繁忙兴旺的景象
五、意气风发
白话释义:形容精神振奋,气概昂扬。
朝代:三国·魏
作者:·曹植
出处:《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翻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⑶ 赞美少年的成语有什么
意气风发
[yì qì fēng fā]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像风吹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例句:他现在正意气风发的。
朝气蓬勃
[zhāo qì péng bó]
朝气:早上的空气,引伸为新生向上,努力进取的气象;蓬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例句:这群少年朝气蓬勃的出发了。
生机勃勃
[shēng jī bó bó]
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
例句:还是少年才能带来更多的生机勃勃之像啊。
生龙活虎
[shēng lóng huó hǔ]
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例句:这个小子生龙活虎的样子颇有朝气。
风华正茂
[fēng huá zhèng mào]
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例句:他这风华正茂的年级。
后生可畏
[hòu shēng kě wèi]
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例句:这真是后生可畏啊!
翩翩少年
[piān piān shào nián]
翩翩:形容举止洒脱。形容言谈举止洒脱的青年男子。
例句:你穿这身衣服变成翩翩少年了啊!
头角峥嵘
[tóu jiǎo zhēng róng]
头角:比喻青年人显露出来的才华;峥嵘:特出的样子。形容年轻有为,才华出众。
例句:他在同龄中属于头角峥嵘一类的。
年轻力壮
[nián qīng lì zhuàng]
壮:健壮。年纪轻,体力强。
例句:小伙子年轻力壮身体真棒!
富于春秋
[fù yú chūn qiū]
指年少,年轻。
例句:他正是富于春秋时。
⑷ 赞美少年的词语有哪些
热血来[rè xuè]:甘为正义自而献身的豪情壮志青年。
英俊[yīng jùn]:指容貌俊秀又有风度的;才智出众的人。
阳光[yáng guāng]:积极向上,乐观开朗,活泼有朝气。
活泼[huó pō]:生活自然,不呆板。
热情[rè qíng] :指人参与活动或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或态度。
相貌堂堂[xiàng mào táng táng]:形容人的仪表端庄帅气,举止大方。
文质彬彬[wén zhì bīn bīn]:指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文雅有礼貌。
神采奕奕[shén cǎi yì yì]:形容精力旺盛,容光焕发。
英俊潇洒[yīng jun4 xiāo sǎ ]:指才智杰出,有韵致,不拘束。
聪明伶俐[cōng míng líng lì]:形容小孩头脑机灵,活泼且乖巧。
⑸ 赞美少年的词语
貌柔心壮,音容兼美
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屈宋逸步,莫之能追
俊美丰姿,翩翩周生
⑹ 形容少年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少年的成语有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生龙活虎、少年老成、小子后生。
一、意气风发
【解释】: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象风吹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出自】:三国·魏·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译文:武皇的兴起,用道来整治那些残败的局面,教化那里的民众,意气风发。
【示例】:伟大的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建设自己的祖国。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英姿飒爽、意气飞扬、发扬蹈厉、慷慨激昂、壮志凌云、意气焕发、神采飞扬、信心百倍、斗志昂扬
【反义词】萎靡不振、神色沮丧、灰心丧气、垂头丧气、精神不振、万念俱灰、槁木死灰、黯然魂销、心灰意冷
二、朝气蓬勃
【解释】:朝气:早上的空气,引伸为新生向上,努力进取的气象;蓬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出自】: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党的最高领导层就能够实现新老合作和交替,成为更加朝气蓬勃的战斗指挥部。”
【示例】:青年人富有理想,朝气蓬勃,是祖国的未来。
【近义词】生意盎然、生龙活虎、欣欣向荣、生机勃勃、龙腾虎跃、蒸蒸日上、生气勃勃、风华正茂
【反义词】有气无力、萎靡不振、老气横秋、暮气沉沉、昏昏欲睡、委靡不振、日薄西山、半死不活、死气沉沉、有气没力、人命危浅
三、生龙活虎
【解释】: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出自】:清·吴趼人《痛史》第五回:“城外元兵虽然很多,却被张世杰一马在前,宗仁、宗义在后,如生龙活虎一般,杀进去。”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近义词】精神焕发、兴高采烈、朝气蓬勃、栩栩如生、精神抖擞、精神奕奕、半身不遂、活龙活现、龙腾虎跃、龙精虎猛、龙马精神、生气勃勃、斗志昂扬
【反义词】气息奄奄、人困马乏、呆头呆脑、疲惫不堪、半身不遂、半死不活、没精打采、死气沉沉、老气横秋、没精打彩、奄奄一息
四、少年老成
【解释】:原指人年纪虽轻,却很老练。现在也指年轻人缺乏朝气。
【出自】:叙话中间,说起兴哥少年老成,这般大事,亏他独立支持。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少年事重、老成持重、少年老诚、后生可畏
【反义词】乳臭未干、少不更事
五、小子后生
【解释】:泛指少年后辈。
【出自】: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
译文:后生,如何考察德行,请教学业呢。
【用法】: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⑺ 形容“少年”词语有哪些
1、【成语】: 龙驹凤雏
【拼音】: lóng jū fèng chú
【解释】: 驹:小马;雏:细鸟。比喻英俊秀颖的少年。常作恭维语。
【出处】: 《晋书·陆云传》:“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
【举例造句】: 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五回
2、【成语】: 初生之犊
【拼音】: chū shēng zhī dú
【解释】: 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
【出处】: 先秦·庄周《庄子·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
【举例造句】: 以初生之犊的勇气,站在一切战斗的前列。 ★夏衍《戏剧抗战三年间》
3、【成语】: 翩翩少年
【拼音】: piān piān shào nián
【解释】: 翩翩:形容举止洒脱。形容言谈举止洒脱的青年男子。
【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4、【成语】: 少年老诚
【拼音】: shào nián lǎo chéng
【解释】: 指人年纪虽轻,却很老练。同“少年老成”。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现在的玉郎早已不是你我在能仁寺初见的那个少年老诚的玉郎了。”
5、【成语】: 惨绿少年
【拼音】: cǎn lǜ shào nián
【解释】: 惨绿:浅绿,指服色。原指穿浅绿衣服的少年。后指讲究装饰的青年男子。
【出处】: 唐·张固《幽闲鼓吹》:“喜曰:‘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答曰:‘补阙杜黄裳。’”
【举例造句】: 他是一个惨绿少年。
⑻ 赞美少年的词语
貌柔心壮,音容兼美 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屈宋逸步,莫之能追 俊美丰姿,翩翩周生
⑼ 赞美少年的词语
1、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2、多情少年,《红楼梦》中贾宝玉: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3、捐躯赴国难的少年侠士,曹植的《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4、白居易《长恨歌》:
“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温泉水滑洗凝脂”“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芙蓉如面柳如眉”
句子:
1、穿着月白色长衣,冰冷的面庞依旧掩不去令人迷醉的气息、那是一个撼人心弦的男子、坚毅的棱角、阳刚的五官、各有千秋、拼凑在一起完美无瑕、冰蓝色的眼眸似有雾气环绕、又似有一股浓浓的忧伤在里面
2、眉宇之间透着成熟,但不显得苍老,沉稳中带着狂傲,天生皇族骨子里自带的狂傲,但并不给人一种压力,深沉的双眼好似两条无底深渊,浑身上下散发这一种王者霸气。
3、俊美绝伦,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的脸俊美异常。外表看起来好象放荡不拘,但眼里不经意流露出的精光让人不敢小看。一头湛蓝茂密的头发,一双剑眉下却是一对细长的桃花眼,充满了多情,让人一不小心就会沦陷进去。高挺的鼻子,厚薄适中的红唇这时却漾着另人目眩的笑容。清秀的眉目,狭长的眼,一身素衣,嘴角弯起来的弧度恰到好处,冷峻而不失温柔,淡雅而高贵。翩翩风度胜似嵇康,才学使李白杜甫等人都为之感叹。
⑽ 赞美少年的诗词
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代: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2、《少年行四首.其一》
唐代: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译文:
新丰美酒一斗价值十千钱,出没五陵的游侠多是少年。相逢时意气投合为君痛饮,骏马就拴在酒楼下垂柳边。
3、《少年行》
唐代:刘长卿
射飞夸侍猎,行乐爱联镳。荐枕青蛾艳,鸣鞭白马骄。
曲房珠翠合,深巷管弦调。日晚春风里,衣香满路飘。
译文:
(少年)射杀飞禽被陪同狩猎的人夸赞,最爱与人并骑而行。侍奉少年的少女妩媚多姿,少年骑在宝马上骄傲的挥动马鞭。密室里珠帘合拢,长常的巷道里奏起乐曲。在傍晚的春风里,少年衣服上的香味飘散在路上。
4、《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
五代:韦庄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译文:
现在我才回想起江南的好处来,当时年少风流,春衫飘举,风度翩翩。我骑着大马,斜靠小桥,满楼的女子都被我的英姿所倾倒。闺房屏障曲折迂回,掩映深幽,那就是我醉宿花丛之所在。现在要是能再有像当年那样的遇合,我就是到白头也一定不会想回来。
5、《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金朝:元好问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侯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译文:
军队中的鼓声、角声在秋风中作响,城头上的旗帜在夕阳的照耀下缓缓地飘动。 少年应当从军,身跨战马,驰骋边关。只要能够从军驰骋就十分快乐,并不要在乎由谁来带兵。
侦察的骑兵才通过蓟北,而部队的威名已震动辽西。等打完仗,回到故乡时,仍是杨柳依依的春天,时间不会太长。 征人连战连胜,可以很快凯旋,闺中人不必因相思而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