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大全 » 论语中关于忠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忠的句子

发布时间: 2021-03-13 06:32:12

A. 《论语》里关于忠、信的句子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B. 《论语》里关于忠、信的句子 多多益善,要带翻译的, 不要只有一句啊,还有,要带翻译啊!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C. 《论语》中4到6章里主题是忠义的句子有哪些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4、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5、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学而第一》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7、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8、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0、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为政第二》

1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2、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13、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14、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16、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17、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8、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9、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20、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4、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5、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学而第一》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7、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8、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0、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为政第二》

1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2、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13、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14、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16、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17、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8、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9、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20、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D. 在<论语>中,表示忠的句子,有哪些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E. 《论语》有多少“忠”的句子她们都是什么意思

忠恕之道是仁爱思想的重要内容 “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的学生曾子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也。”(《论语·里仁》)这里的“夫子”是对孔子的尊称。在曾子看来,孔子的全部思想用“忠恕”二字就可以加以概括。实际上,在孔子思想中“忠”和“恕”都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 “忠”这个字在《论语》中出现过17次,可见孔子十分重视“忠”这个道德规范,“忠”的基本意思是尽心竭力、公而无私之谓。《说文》:“忠,敬也。尽心曰忠”。《广韵》:“忠,无私也”。朱熹说:“尽己之谓忠”。杨倞《荀子·礼论注》:“忠,诚也”。“诚”、“实”同义,即“忠”是诚实无欺的意思。孔子说:“主忠信”,对人要以“忠、信”两种道德为主;孔子的学生曾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论语·学而》)总起来说,“忠”含义是尽心竭力、无私、诚实。“忠”作为一个道德规范它是指自己内心中一种真诚地对人对事的态度,以及由此去诚实地为他人谋事作事的行为,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 儒家“忠”作为道德范畴,还包含有君臣之间、个人对国家、民族之间的道德关系。鲁定公问孔子,“君使臣,臣事君”,各应该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君应该依礼使用臣子,臣应该忠心事奉君主。鲁国的正卿季康子问孔子,“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孔子回答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为政》)“孝兹,则忠”是说如果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民众就地对你尽忠竭力了。这里的“忠”主要是指臣下对君主,下属对上司要尽心竭力服务的道德关系。孔子的学生子张问道:“楚国的令尹子文三次做令尹的官,没有高兴的颜色;三次被罢免,没有怨恨的颜色。每一次交代时,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令全部告诉接位的人。这个人怎样·”孔子回答说:“忠矣。”(《论语·公冶长》)这里说的“忠”是指尹文子对国家民族的忠心。可见,儒家的“忠”除了规范一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之外,还规范着上下之间、个人对国家民族之间的道德关系。“ 恕”是孔子“仁”的又一方面的内容。《说文》:“恕,仁也”。朱熹解释说:“推己之谓恕”。“忠”和“恕”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焦循引《周官·大司徒注》:“忠,言以中心”,引贾谊《新书·道术》:“以己量人之谓恕”。焦氏指出:“己立己达谓之忠,立人达人谓之恕。”由此看来,“忠”和“恕”的区别是:“忠”是自己内心中一种对人对事的真诚态度,以及由此态度去诚实地为他人谋事作事的行为。“恕”是以自己的仁爱之心,去推度别人的心,从而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和谅解别人不周或不妥之处。 儒家关于“恕”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己所厌恶的,不要施之于别人。孔子的学生仲弓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回答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施诸己而不愿,亦无施于人”。(《礼记·中庸》)如果人人都自觉地按照“己所不欲,无施于人”,“施诸己而不愿,亦无施于人”的原则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那就不会有怨恨和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社会就会出现和谐的局面。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回答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即是说,自己所希望的,所欲求的,所要达到的某个目标,也要让别人去追求和实现,所欲与之,这是恕道的另一方面。3、絜(xiè)矩之道。所谓“絜矩之道”,就是要经常保持推己以度他人他物,使人人的行为都符乎于恕道。《礼记·大学》解释说:“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勿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即不要把自己所厌恶的事情,强加给别人。还说:“是故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作为一个有道德人,应该严于律己。应该先具备美德,然后才要求别人也具备;自己没有恶习,然后才能批评别人;自己心中没有“恕道”,却要要求别人实行“恕道”,这是不可能的。可见,儒家的“恕道”是将心比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己度人,推己及人的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利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谅解。如果人人都懂得这个“恕道”的价值,并且实行它,就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就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的某些不必要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变得更加和谐。所以,孔子说:“恕道”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种道德规范

F. 论语中讲忠的句子和段落

【为人谋而不忠乎】【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释】 吾(务):我.日:每天.三:多次.省(醒):检查,反省.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G. 论语中 都有哪些 句子 讲到 关于 忠 的事情!!!急!!!!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春秋·孔子《论语·学而》

白话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2、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春秋·孔子《论语·八佾》

白话译文:鲁定公问孔子:“国君使用臣子,臣子侍奉国君,各应该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国君要以礼仪使用臣子,臣子要以忠心侍奉国君。”

3、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白话译文: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4、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春秋·孔子《论语·里仁篇》

白话译文:孔子说:“曾参啊!我讲的道,拿一个道理把它贯穿起来。”曾子说:“我明白了。”孔子就出了。曾子的师兄弟来问:“这是什意思呢?”曾子就告诉他们:“我们的老师所讲的道,讲忠恕之道而已。从这里开始学,学到圆满的境界,就是道。”

5、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

白话译文:子张问孔子说:“令尹子文几次做楚国宰相,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免职,也没有显出怨恨的样了。(他每一次被免职)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诉给来接任的新宰相。你看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是忠了。”

H. 论语中体现了“忠”这一思想的句子,必须是孔子说的,急!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I. 《庄子》或《论语》等书中有关“忠”的句子

《庄子》中有关“忠”的句子

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

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

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
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夫孝悌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不
足多也。

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

义明而物亲,忠也;

故曰:“忠谏不听,蹲循勿争。”

J. 论语中"忠"的重要性

忠 [/b]
儒家的道德规范。孔子所说的“忠”,是指和别人的一种关系,尽力帮助别人叫做“忠”。“忠”又特指忠君。对长辈能尽孝道也是“忠”。孔子把忠当作实行最高道德原则“仁”的条件。孟子也把“忠”视为重要的道德规范,即指把好的道理教给别人。汉以后出现了“三纲”,“君为臣纲”规定了臣民对君主须绝对“忠”,忠君便成为天经地义、永恒的伦理教条。《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