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来历大全
『壹』 你知道那些词语的来历
龟缩:比喻像乌龟的头缩在甲壳一样藏起来.
《三八线上的凯歌》
狐狸多疑,所以叫做“狐疑”。形容疑虑过多、缺乏决断,又据说,狐狸要是埋藏什么东西,埋好之后,往往不放心,一会儿就又把它挖出来瞧瞧。所以,形容疑虑过多、做事不易成功,“狐疑”一语,常和“犹豫”连用,说作“狐疑犹豫”或“犹豫狐疑”.
鹅步————鹅走路较慢,所以拿破仑时代军队的前膛枪使用铁探条装填弹丸,射击时必须停下来,同时要保持横队的整齐,所以步伐很慢,被称之为“鹅步”。
蚕食:如蚕吃桑叶般一口一口地吃;多指一次实现不了的目标,可以分成多次解决,这样比较容易顺利实现预定目标。
鱼贯是指象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序.出处《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鹅步————鹅走路较慢,所以拿破仑时代军队的前膛枪使用铁探条装填弹丸,射击时必须停下来,同时要保持横队的整齐,所以步伐很慢,被称之为“鹅步”。
蚕食:如蚕吃桑叶般一口一口地吃;多指一次实现不了的目标,可以分成多次解决,这样比较容易顺利实现预定目标。
鱼贯是指象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序.出处《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贰』 一些词语的来历
上当
人们常把受骗叫作“上当”。其实“上当”的原意是指到当铺去典当东西。 清朝末年清河地方有一个大户人家姓王,世代经营当铺,家大业大,生意兴隆。生活富裕了,各房的族人开始懒于经营了,就把资金存入当铺做入股的股东,日常的典当营业事务全交给一个名叫寿苎的年轻人来主持。寿苎酷爱读书,喜欢校刻书籍,对生意却并不精通,处理典当业务非常随便。王氏族人见此情景,都认为有机可乘,不约而同地从自己家中拿一些东西到当铺来典当。各人估定了高于物品本身的价格,要伙计如数付给,伙计不敢得罪股东老板,寿苎也心不在焉,不加阻拦。就这样,没过两个月,典当的资本就被诈骗得差不多了,一家资金充足的当铺破产了。 “上当”原指去当铺典当东西,后来人们就把受骗叫“上当”。
马路
“马路”是由碎石铺设的,路中央略高而且光滑平坦,这样利于雨水流淌到路边,不影响交通。后来,人们用沥青铺涂在上面,称之为“柏油路”。但大多数人还是习惯叫“马路”。“马路”既然不是“专供马走的路”,那么,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在18世纪中期,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改善当时的交通运输状况,特别是陆路交通。为此,苏格兰人约翰·马卡丹发明设计了上面所说的“马路”。由于“马路”的出现使得英国不仅水路畅通而且陆路也很便利,这样,为迅速发展英国工业和贸易往来提供了方便条件。人们取这种路的设计者姓氏,称这种路为“马路”,以表纪念。
书香
“书香门第”中的“书香”是什么意思?许多人不太清楚。其实原来是古人为防止蠹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放置一种芸香草,这种草有一种清香之气,夹有这种草的书籍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称之为“书香”。芸香草亦称芸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我国西部,有特异的香气,可以入药,嚼之有辛辣和麻凉感觉。因为古人常在书籍中放这种草避蠹驱虫,所以除“芸人”指农人,“芸芸”指众多外,与“芸”字有关的词多与书籍有关。如“芸编”指书籍,“芸帐”指书卷,“芸阁”指藏书之阁,“芸署”为藏书之室,“芸香吏”则指校书郎。
东西
我们往往把一切物体统称为“东西”。但为什么称“东西”,而不称“南北”呢?原来我国古代把木、火、金、水、土称为“五行”(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天干”,又把“五行”、“天干”对应起来,组成“五方”,即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方戊己土。从上面可以看出,东方属木,代表一切植物,如花草、树木、蔬菜、庄稼等;西方属金,代表一切金属矿物,如金、银、铜、铁、锡等等;南方属火,火是一种化学现象;北方属水,中方属土,由于水、土和火是最常见的物质或现象,以致被古人忽视。而木(植物)和金(金属矿物)最受人们的重视,可以代表一切有用物质。于是,人们就把代表“木”和“金”的两个方向联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词———“东西”,用它代表世界上的所有物体。
倒楣
“倒楣”一词本是江浙一带的方言,指事不顺利或运气坏。此语产生的时间算来不长,大约在明朝末年。那时候,由于“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严重地限制了广大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的发挥,加之考场舞弊之风甚盛,所以一般的读书人要想中举是极不容易的。为了求个吉利,举子们在临考之前一般都要在自家门前树起一根旗杆,当地人称之为“楣”。考中了,旗杆照树不误,考不中就把旗杆撤去,叫作“倒楣”。后来,这个词被愈来愈多的人用于口语和书面,直到现在。值得一提的是,在运用这个词语过程中,人们常把这两个字写作“倒眉”或“倒霉”,这当然是由于不懂得它的来源的缘故。
老头子
“老头子”一词,多用于妻子对年老的丈夫的昵称。这个词出自《清朝野史大观》。纪昀,字晓岚。乾隆三十六年,乾隆帝修《四库全书》,命纪昀为四库全书馆总纂官。盛夏的一天,纪昀因体胖,经不起炎热酷暑,便索性盘起发辫,脱掉上衣,袒胸露背地坐在几旁校阅书稿。正巧,这时乾隆帝踱步走进馆来,纪昀欲穿衣已经来不及了,便钻入案下,用帏幔裹住身体。过了一会儿,纪昀以为乾隆帝已经走了,便探头问馆中人:“老头子已经走了吗?”话音刚落,发现乾隆帝就在他身旁坐着呢!这句话恰好被乾隆帝听见了。此刻,乾隆怒问纪昀:“‘老头子’三字作何解释?”大家吓得为他捏了一把汗。谁知他却从容地答道:“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谓头,父母天地又谓天之子,简称为‘老头子’。”乾隆帝听了他的解释,转怒为喜:“你的嘴真的会说,朕就原谅你了。” 从此,“老头子”这个称谓便流传开来。不仅臣呼君、幼呼长、妻呼夫,就连下属对上司,也都以“老头子”相称了。
两面派
“两面派”大多是指口是心非善于伪装的人,这个词是怎样来的呢?相传元朝末年,元军和朱元璋的起义军在黄河北岸展开拉锯战。老百姓苦不堪言,谁来了都要欢迎,都要在门板上贴上红红绿绿的欢迎标语,来得勤换得也快。豫北怀庆府的人生活节俭,于是想出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用一块薄薄的木板,一面写着欢迎元军的“保境安民”,另一面写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一次,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率领军队进驻怀庆府,见家家门口五颜六色的木牌上满是欢迎标语,心里高兴。可是突然一阵狂风刮来,木牌刮翻,反面全是欢迎元军的标语。于是,常遇春下令,凡是挂两面牌的人家都满门抄斩。经过一场屠杀,怀庆府的人口大减。现在常说的“两面派”就是由怀庆府“两面牌”演变而来的。
露马脚
朱元璋幼时家境非常贫寒。为了糊口,不仅给财主放过牛羊,还在庙里当过和尚。后来,他加入了元朝末年起义军郭子兴的队伍。由于他作战勇猛,屡建战功,郭子兴很赏识他,于是将义女马氏嫁给了他。马氏是一个才女,精明干练,辅佐朱元璋实现了统一大业。朱元璋当上皇帝,建立起明朝后第一件事便是封她为皇后。马皇后长得虽不漂亮,但却温柔端庄,举止大方。美中不足的是,她长了一双没有缠过的“天足”。在以小脚为美的时代,女人脚大是一缺陷。马氏在当了皇后以后,越发地为自己的一双大脚感到不安。因而,在大庭广众间,总是遮遮掩掩,尽量避免将脚露出裙外。有一天,马皇后游兴大发,乘轿招摇过市,浏览古都风景。百姓见皇后的舆轿过市,都翘首张望,想一睹皇后的风采。不料,一阵大风吹过,轿帘被掀起一角,马皇后的一双大脚赫然展现在百姓面前。人们惊讶不已,没想到当今皇后竟有这样一双脚!人们争相传言,全城立刻轰动了。“露马脚”一词就这么流传开了。 后来的人便将隐私或阴谋出现破绽或彻底败露称之为“露马脚”。
高抬贵手
旧时乡下演戏,往往先由乡绅们出钱,包下戏班子在祠堂庙宇中演出,然后他们再向群众卖票赚钱,群众凭票进场看戏。戏场当然只开一扇边门,由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把门收票。无人进场时,壮汉双腿跨在门槛上,双手挺在门框上,以防无票的溜进戏场。农村的孩子很想看戏,但又无钱买戏票。有的孩子便瞅空边向守门壮汉哀求,边察言观色,掌握“火候”,伺机轻轻托起壮汉胳膊说:“叔叔,请您把胳膊抬高一点吧!”于是孩子便趁势从壮汉胳肢窝下钻进去看戏了。后来,文人便把“请抬高胳膊”雅化为“高抬贵手”,意思就是请人“开恩”,推而广之,便应用于各种场合的求情。
『叁』 有哪些词语的来历
马路
“马路”是由碎石铺设的,路中央略高而且光滑平坦,这样利于雨水流淌到路边,不影响交通。后来,人们用沥青铺涂在上面,称之为“柏油路”。但大多数人还是习惯叫“马路”。“马路”既然不是“专供马走的路”,那么,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在18世纪中期,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改善当时的交通运输状况,特别是陆路交通。为此,苏格兰人约翰·马卡丹发明设计了上面所说的“马路”。由于“马路”的出现使得英国不仅水路畅通而且陆路也很便利,这样,为迅速发展英国工业和贸易往来提供了方便条件。人们取这种路的设计者姓氏,称这种路为“马路”,以表纪念。“敲竹杠”的来历
历史故事
清末,沿海一带贩卖烟土成风。有个狡猾的云南客商,经常以贩卖土布、山药为名,夹运烟土,往返于云贵与江浙之间。因为他想的办法巧妙,所以从未被关卡查获过。原来,他在毛竹刚生长时,就偷偷剖开嫩竹,藏进烟土,等毛竹长大后,便将毛竹做成竹杠、船篙。因此,竹杠外面,天衣无缝,一点不露痕迹。
这一天,云南商船来到浙江绍兴码头。关卡检查官照例上船检查,从土布翻到药材,查不出一点烟土。正准备放行时,一个在关卡办事的绍兴师爷突然来到船上,他正吸着长管旱烟,一边吞云吐雾,一边走进船舱,提起长筒烟管,朝搁在船舱里的竹杠“笃、笃、笃”地敲了几下,准备把烟灰磕掉。谁知这“笃、笃、笃”一敲非同小可,吓得云南客商忙从船舱里钻了出来。他神色慌张,以为绍兴师爷看出了他窝藏禁物的秘密,敲敲竹杠,是打个暗号给他。
云南客商早有准备,忙从怀里掏出一包银子,假称“云南旱烟”悄悄地塞给这位绍兴师爷,并强装笑脸说:“这是包上等‘云南旱烟’,烟味醇厚,与别处旱烟不同。请师爷笑纳。”师爷用手一掂,分量沉重,知道里面是银子。心想,他既然重金相赠,船中一定藏有禁品,但一时又查不出来,不如做个人情,径自上岸而去。
后来,云南客船被别的关卡查获了,才知道烟土是暗藏在船上的竹杠中的。从此,“敲竹杠”一词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敲边鼓”
比喻从旁帮腔、撺掇或助势。来源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这话须得你老哥自己去找他,我们旁人只能敲敲边鼓。”
“吃醋” 用“醋”字似起于唐,唐张所作笔记《朝野佥载》记有这么一段故事:
唐朝宰相房玄龄的夫人好嫉妒,唐太宗有意赐房玄龄几名美女做妾,房不敢受。太宗知是房夫人执意不允,便召玄龄夫人令曰:“若宁不妒而生,宁妒而死?”意思是,若要嫉妒就选择死,并给她准备了一壶“毒酒”。房夫人面无惧色,当场接过“毒酒”便一饮而尽,以示“宁死而妒”。其实李世民给她的毒酒只是一壶醋。李世民给这位房夫人开了个玩笑,于是就有了“吃醋”之典。
『肆』 词语的来历!!!
龟缩:比喻像乌龟的头缩在甲壳一样藏起来.
《三八线上的凯歌》
狐狸多疑,所以叫内做“狐疑”。形容容疑虑过多、缺乏决断,又据说,狐狸要是埋藏什么东西,埋好之后,往往不放心,一会儿就又把它挖出来瞧瞧。所以,形容疑虑过多、做事不易成功,“狐疑”一语,常和“犹豫”连用,说作“狐疑犹豫”或“犹豫狐疑”.
鹅步————鹅走路较慢,所以拿破仑时代军队的前膛枪使用铁探条装填弹丸,射击时必须停下来,同时要保持横队的整齐,所以步伐很慢,被称之为“鹅步”。
蚕食:如蚕吃桑叶般一口一口地吃;多指一次实现不了的目标,可以分成多次解决,这样比较容易顺利实现预定目标。
鱼贯是指象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序.出处《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伍』 词语的来历有哪些
fhh
『陆』 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来历
1. 断肠
形容悲伤到极点多用断肠、肠断、肝肠寸断。传说东晋时有个姓桓的大官到蜀地去,船在三峡航行,手下有人捉到一只小猿,母猿沿岸哀叫,跟着船走了数百里还不肯离去,后来跳到了船上,气绝而死。剖开它的肚子,只见肠已裂成一寸一寸的了。桓某知道此等情景后,内心十分不忍,命令把这个手下人革取不用。从此,形容悲痛到极点就用肠断或者断肠了。
2. 倒霉
为什么说做事不顺利,或者遇到不吉利的情况,就叫“倒霉”呢?原来封建时代读书人要做官,都要参加科举考试。明朝时,考试录取很难,如果录取了,就在门前立旗杆一根;如果考不中,就把旗杆倒下拿走,称为“倒楣”。“楣”本是门上的横木,这里指高杆。“楣”与“霉”读音相近,江浙一带的人就把遇事运气不好、不吉利叫“倒楣”亦即“倒霉”了。
3.碧血
“碧血”和“丹心”常常连在一起,例如“甘洒碧血献丹心”,是对为国为民而死的称颂,“碧血”也就是为正义事业而流的鲜血了。
为什么称“碧血”而不叫其他什么血呢?原来有个出典:春秋时有个叫苌(cháng)弘的人,在诸侯内乱中被放归蜀地,后被剖腹而死。当地人被他的正气所感动,用盒子藏起他的血,三年以后血化成碧玉,这才用“碧血”指称为正义而流的鲜血的。
4.春晖
春晖,指春天的阳光。为什么用春晖比喻慈母的爱子之情呢?
原来唐代诗人孟郊有一首《游子吟》的诗,写的是慈母一针针一线线辛苦缝纫,制成衣服,让儿子穿上远离家乡。明晨就要远行了,母亲深夜还在密密缝缀,唯恐衣服不结实,怕久久在外的儿子经不起穿着。儿女对母亲的心意只像寸草那样柔弱,而母亲的恩情却像春天的阳光那样温暖,这是一种怎样的深深的爱子之情!后来,人们就用“春晖”比喻母亲的恩情了。
压 惊
王韶是北宋神宗时的一位大臣,他有一个小儿子叫南陔(gāi),年纪很小,刚刚学会说话。
有一年元宵节,京城里张灯结彩,举行灯会。王韶让家人带着南陔去观灯。南陔打扮了一番,头上戴着一顶珍珠镶嵌(xiāng qiàn)的帽子,坐在家人的肩上看灯去了。孩子打扮得漂亮,帽子又很奇特,所以南陔在街市上很引人注目。
灯会非常热闹,观灯的人如潮水一般。在拥挤的人潮中,一不小心,南陔被人抢走了,等家人发觉时,早已不知孩子的去向。
家人慌了,赶紧四处寻找,但找来找去毫无结果。无奈中只好向主人报告,甘愿接受重罚。没料到的是,王韶听说这件事后,并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过多地指责家人。只是坦然地说:“若是别的孩子,就得赶紧再去找;至于南陔,他不一般,过些日子可能会自己回来的!”说罢,一挥手,让家人们都离去,好像事情没有发生一样。家人们对王韶的话非常吃惊,也不敢要求主人再派人去寻找,只好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等着孩子自己回来。只有那个背着南陔去观灯的家人总是后悔莫及,责怪自己的粗心,整天愁眉苦脸,寝食难安。大约十天过后,一天,一顶皇宫中的轿子突然进了王韶的家门,南陔竟然坐着宫中的轿子回来了,全家人万分惊奇和高兴。
王韶和夫人赶忙问孩子的情况,南陔讲述了事情的过程。原来,那天观灯时,有贼人看中了他那顶镶有珍珠的帽子,便暗暗跟随着他,趁人拥挤时,一把将他从家人肩上抢走。家人正看灯入迷,没有马上发觉。
南陔年纪虽小,但很聪明。他知道贼人是想要他那顶贵重的帽子,所以很快就把帽子摘下来藏在怀中。这时,正巧有宫中的车辆从身旁经过,他便大声呼救,贼人一听,吓慌了,赶忙扔下他就逃跑。就这样,他被宫中的官员带回了宫中。
第二天,神宗皇帝听说了这件事,觉得这孩子很聪明,就把南陔找来,详细询问他的家庭和被抢的经过,这才知道是大臣王韶的孩子。
皇帝见南陔伶俐可爱,非常喜欢,便让他留在宫中玩耍,过了十天,才派人把他送回,并且还送给他一些金钱和果品,作为压惊之用。
“压惊”这个词就是这样产生的。“惊”是惊恐,“压惊”就是消除惊恐的意思。现在这词还常常使用,它指在人受惊之后,亲戚朋友等用酒食等来安慰受惊者。见于宋代岳珂《桯史》。
『柒』 谁有一些词语来历的故事
1. 断肠
形容悲伤到极点多用断肠、肠断、肝肠寸断。传说东晋时有个姓桓的大官到蜀地去,船在三峡航行,手下有人捉到一只小猿,母猿沿岸哀叫,跟着船走了数百里还不肯离去,后来跳到了船上,气绝而死。剖开它的肚子,只见肠已裂成一寸一寸的了。桓某知道此等情景后,内心十分不忍,命令把这个手下人革取不用。从此,形容悲痛到极点就用肠断或者断肠了。
2. 倒霉
为什么说做事不顺利,或者遇到不吉利的情况,就叫“倒霉”呢?原来封建时代读书人要做官,都要参加科举考试。明朝时,考试录取很难,如果录取了,就在门前立旗杆一根;如果考不中,就把旗杆倒下拿走,称为“倒楣”。“楣”本是门上的横木,这里指高杆。“楣”与“霉”读音相近,江浙一带的人就把遇事运气不好、不吉利叫“倒楣”亦即“倒霉”了。
3.碧血
“碧血”和“丹心”常常连在一起,例如“甘洒碧血献丹心”,是对为国为民而死的称颂,“碧血”也就是为正义事业而流的鲜血了。
为什么称“碧血”而不叫其他什么血呢?原来有个出典:春秋时有个叫苌(cháng)弘的人,在诸侯内乱中被放归蜀地,后被剖腹而死。当地人被他的正气所感动,用盒子藏起他的血,三年以后血化成碧玉,这才用“碧血”指称为正义而流的鲜血的。
4.春晖
春晖,指春天的阳光。为什么用春晖比喻慈母的爱子之情呢?
原来唐代诗人孟郊有一首《游子吟》的诗,写的是慈母一针针一线线辛苦缝纫,制成衣服,让儿子穿上远离家乡。明晨就要远行了,母亲深夜还在密密缝缀,唯恐衣服不结实,怕久久在外的儿子经不起穿着。儿女对母亲的心意只像寸草那样柔弱,而母亲的恩情却像春天的阳光那样温暖,这是一种怎样的深深的爱子之情!后来,人们就用“春晖”比喻母亲的恩情了。
压 惊
王韶是北宋神宗时的一位大臣,他有一个小儿子叫南陔(gāi),年纪很小,刚刚学会说话。
有一年元宵节,京城里张灯结彩,举行灯会。王韶让家人带着南陔去观灯。南陔打扮了一番,头上戴着一顶珍珠镶嵌(xiāng qiàn)的帽子,坐在家人的肩上看灯去了。孩子打扮得漂亮,帽子又很奇特,所以南陔在街市上很引人注目。
灯会非常热闹,观灯的人如潮水一般。在拥挤的人潮中,一不小心,南陔被人抢走了,等家人发觉时,早已不知孩子的去向。
家人慌了,赶紧四处寻找,但找来找去毫无结果。无奈中只好向主人报告,甘愿接受重罚。没料到的是,王韶听说这件事后,并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过多地指责家人。只是坦然地说:“若是别的孩子,就得赶紧再去找;至于南陔,他不一般,过些日子可能会自己回来的!”说罢,一挥手,让家人们都离去,好像事情没有发生一样。家人们对王韶的话非常吃惊,也不敢要求主人再派人去寻找,只好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等着孩子自己回来。只有那个背着南陔去观灯的家人总是后悔莫及,责怪自己的粗心,整天愁眉苦脸,寝食难安。大约十天过后,一天,一顶皇宫中的轿子突然进了王韶的家门,南陔竟然坐着宫中的轿子回来了,全家人万分惊奇和高兴。
王韶和夫人赶忙问孩子的情况,南陔讲述了事情的过程。原来,那天观灯时,有贼人看中了他那顶镶有珍珠的帽子,便暗暗跟随着他,趁人拥挤时,一把将他从家人肩上抢走。家人正看灯入迷,没有马上发觉。
南陔年纪虽小,但很聪明。他知道贼人是想要他那顶贵重的帽子,所以很快就把帽子摘下来藏在怀中。这时,正巧有宫中的车辆从身旁经过,他便大声呼救,贼人一听,吓慌了,赶忙扔下他就逃跑。就这样,他被宫中的官员带回了宫中。
第二天,神宗皇帝听说了这件事,觉得这孩子很聪明,就把南陔找来,详细询问他的家庭和被抢的经过,这才知道是大臣王韶的孩子。
皇帝见南陔伶俐可爱,非常喜欢,便让他留在宫中玩耍,过了十天,才派人把他送回,并且还送给他一些金钱和果品,作为压惊之用。
“压惊”这个词就是这样产生的。“惊”是惊恐,“压惊”就是消除惊恐的意思。现在这词还常常使用,它指在人受惊之后,亲戚朋友等用酒食等来安慰受惊者。见于宋代岳珂《桯史》。
捉 刀
传说东汉末年,魏王曹操的手下有个武官叫崔琰(yǎn)。他魁梧英俊,仪表堂堂,特别是那长长的胡须,飘飘洒洒,很有风度。有一年匈奴的使者到汉朝来朝拜,临回国时,请求当权的魏王曹操接见。曹操心想,我堂堂天朝应给人以美好的印象,作为魏王更应使外人敬畏佩服,于是心生一计,让英俊的崔琰假扮魏王,代替自己接见使者,以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在曹操的精心安排下,隆重的接见仪式举行了。只见大殿上端坐着崔琰,他身穿王服,头戴王冠,俨然是威严的魏王。而曹操自己却手持大刀扮作侍卫,站在崔琰的身后。
仪式很快结束了,曹操很想知道这次接见的效果,于是派人去接触匈奴的使者,探听他对魏王的印象。派去的人向使者探询说:“您见到了魏王,对我们魏王的印象如何呢?”
使者毫不迟疑地回答说:“魏王眉清目秀,仪表非凡,令人佩服!不过,我看他身后那位侍立的捉刀人,虽身材不及魏王,可是神采奕奕(yìyì),倒很像是位英雄人物哩!”
这个回答令曹操非常吃惊,也异常高兴。他没想到这位使臣竟有如此敏锐的眼力。
从此,“捉刀”或“捉刀人”就有了一个代替别人做事的意义。“捉刀”本义是持刀、拿刀,后来引申指代替别人做事,再后来意思就更具体了,指代替别人写文章。如:捉刀代笔,捉刀弄笔等。见于《世说新语·容止》。
姗 姗
汉武帝的时候,有位妃子叫李夫人,她聪明伶俐,美丽动人,而且还能歌善舞,所以很受汉武帝的宠爱。
有一天,李夫人病了,汉武帝要去看她。她却坚持不愿意见皇帝,原因是害怕自己的病容会给皇上留下不好的印象。后来,她的病越来越重,显然是难以好转了,汉武帝执意要去看望她。在这种情况下,她也只得同意。然而,当皇帝前来探望之时,她却将被子蒙住自己的头部,不肯让皇上见到自己那消瘦不堪的面容。没过多久,她就因病早逝了。
李夫人死后,汉武帝很想念她,常常为此而心绪不宁。看到这情形,有些大臣也很着急,于是便想出了一个办法。
有一天,一位叫李少翁的方士来晋见汉武帝,他自称神通广大,法术高明,有一套招魂的方法,并愿为皇上招来李夫人的魂魄。汉武帝一听,非常高兴,就请他尽快试一试。
这位李方士在宫廷中布置了一番,在宫中挂起薄薄的纱帐,燃上香烛,摆上酒肉等祭品。他让皇帝坐在另一纱帐之中,悄悄地观看。
没过多久,汉武帝仿佛看见了,从远处缓缓地走来一位美女,很像李夫人的姿态。可是由于离得较远,看得并不真切。汉武帝见美女走来,便赶忙站了起来,远远地观望着。可是,很快,美人就消失了。
汉武帝平日就思念李夫人,今日看见她的身影就更伤感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一首短诗:“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来迟也!”这诗的意思是:是(李夫人)呢?还是不是呢?我站着望去,偏偏怎么慢腾腾的,来得这样晚啊!诗句虽不多,却寄托了汉武帝深深的思念之情。
“姗姗”后来就成了一个词。它原本形容女人行走时那缓慢从容的样子。现在不一定专指女人了。凡是走路缓慢从容的样子,都可以用姗姗来形容,如姗姗而来。
它还可以与“来迟”两字组成成语“姗姗来迟”,形容那慢腾腾的、来得晚的情况。它比直接说迟到委婉一些,也幽默一些。如:大家都在开会,只有小李姗姗来迟。见于《汉书·孝武李夫人传》。
天 年
《庄子》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天,庄子带着几个弟子外出,经过一片山林,看见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他见旁边的一些树木都被砍伐了,而这棵树却一点儿也没有受影响,心中很有些奇怪。他便走上前去,向正在大树下休息的伐木工人询问:“这棵大树怎么没有被砍掉,而偏偏保留着呢?”
伐木工人告诉庄子说:“别看这棵树很大,但是木质并不好,不能作材料,没什么可用的。砍了它有什么用呢?”
庄子听了后,感叹地说:“此木以不材得终天年!”这话的意思是说:这棵树是因为没有用,才能享尽天赋的寿命啊!
庄子一行离开这片山林后,当天住在一个朋友的家里。朋友见客人到来,非常高兴,要热情地接待,便让家里的仆人宰杀一只鹅来做菜。一会儿那仆人问主人说:“先生,有只鹅会鸣叫,有只鹅不会叫,您说杀哪一只呢?”
主人毫不犹豫地说:“把那只不会叫的杀了吧!”庄子听了以后,若有所思,他感叹了一番。
第二天,庄子的一个弟子问道:“老师,我真的被弄糊涂了。昨日山林中那棵大树因为不成材、没有用,而没有遭到砍伐,因而能享尽天年;可是那只鹅却因为不会鸣叫、不成材而被宰杀了。那么,究竟是要有用呢,还是要没有用呢?要成材呢,还是要不成材呢?请先生教我。”
庄子听后,看了看弟子,笑了笑说:“要是我,就处在‘材’与‘不材’之间啊!”接着庄子分析了一番,讲了他的主张,强调了要顺其自然。只有顺其自然,才能免于劳累与忧患。
“天年”这个词由此产生。它指自然的寿命,现在一般是指人的寿命。如:尽其天年,安养天年等。见于《庄子·山木》。
喷 饭
宋代的苏轼,字东坡,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散文写得好,诗词很有名,书法和绘画也很不错,确实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
与他同时代的还有一位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他为了画得传神,曾多次到竹林中去细心观察,观察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下竹子的各种姿态,所以他画出的竹子千姿百态,十分逼真。人们评论文与可画竹时,常说他胸有成竹,意思是他的胸中早就有现成的、完整的竹子了。
苏东坡与文与可两人的爱好相同,所以常常来往,谈论文学书画,交谊很深。
有一次,文与可将他画的筼(yún)筜(dāng)谷中所产的大竹,赠给正在当太守的苏东坡,苏东坡十分欣赏。他反复观看,觉得所画之竹很不寻常。那画面上仅仅几尺长的竹茎,欣赏起来却有万尺长的气势,确实令人赞赏。苏东坡看着友人的作品,不禁心中涌动起诗潮,他提起笔来写出了诗句:“料得清贫谗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大意是:你是考虑我这太守生活清贫吧,故意用竹笋来引起我的食欲,原来那渭水的千亩竹林都装在你的胸中了!他把这诗句抄了下来,又写了一封短信,派人送给了文与可。
文与可这时正带着夫人在筼筜山谷中游玩,天将暮时,他们正就地取材,在竹林中挖掘鲜笋野餐。当他们正在进餐时,来人呈上了苏东坡的书信。文与可一边嚼饭,一边拆开书信。当他看到那两句诗时,忍不住笑了起来,笑得把口中的饭都喷出来了。
由这件事产生了“喷饭”这个词。“喷”音pēn。“喷饭”的意思是吃饭时突然发笑,把嘴里的饭都喷出来了。常用来形容那令人发笑的场面。如:令人喷饭。见于宋朝苏轼《筼筜谷偃竹记》。
请 缨
汉武帝时候,山东济南有个青年人叫终军。他年纪虽轻,却很有志向,很有才能。刚刚十八岁,就被朝廷任命为博士弟子。没多久,又被提升为谏议大夫。一个年轻人,竟能担任这么高的官职,是很难得的,因而一时间被传为佳话。
有一年,汉朝打算与南越搞好关系,准备派人出使南越。这南越又称南粤(yuè),实际上是现在的广东、广西一带。当时朝廷想派使臣去劝说南越王归顺汉朝,汉朝将给予南越以诸侯国的地位。
终军得知这消息后,非常激动,主动要求出使南越。他启奏皇帝说:“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jī)南越王而致阙(què)下。”他说的是,我请求出使南越,我愿拿一根长绳子把南越王捆起来送到您的面前。皇帝肯定了他的主动态度,答应了他的要求。
不久,终军到了南越。他向南越王介绍了汉朝的强大,汉朝对南越的友好政策,并从利和弊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终于说服了南越王,南越王答应举国归附汉朝。
南越归附汉朝的消息传到朝廷,皇帝自然非常高兴,然而,想不到的是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就在终军即将返国的时候,南越国内发生了政变。南越的丞相吕嘉不愿归附汉朝,杀死了南越王,另立新王,并且杀害了汉朝派来的使者。可惜刚刚20出头的终军也被吕嘉杀害了。
终军虽然被害了,但他那爱国的精神、主动请求出使南越的做法一直被传为美谈。
终军所说的“愿受长缨”的话流传下来,形成词语“请缨”。“请缨”中的“请”是请求,“缨”是长缨,即绳子、带子,比喻克敌制胜的武器。“请缨”的本义指请求给予缚住敌人的长绳子,后来引申为请求给予任务,特别是请求从军、报国的任务,有褒扬的色彩。如:为国请缨,主动请缨等。见于《汉书·终军传》。
羁 绊
班彪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历史学家,平日很重视收集史料工作,他同时还注意收集一些遗闻轶事。他考虑到司马迁的《史记》只写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以后没有正式的历史记载,于是就续写后传65篇。这为后来他的儿子班固写成《汉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班彪有个堂兄叫班嗣(sì),两人从小就在一起求学,在学问上常常一起切磋。他们虽然学的主要是儒学,但也十分喜欢老子、庄子的学说,两人常在一起讨论。并且家里的藏书很多,一些学者常常来拜访他们。
当时有位学者叫桓谭,这人的学问渊博,几乎读遍了五经,而且还懂音乐,善于鼓琴。他听说班嗣家里有很多藏书之后,就特地向班嗣借书。没料到,班嗣就是不借。班嗣给桓谭写了封信说:“庄子主张顺其自然,保持清白,不追求名利,不被世俗所俘虏。现在你已用仁谊将自己束缚,用名声将自己紧锁(原文是‘今吾子已贯仁谊之羁绊,系名声之缰锁’)。你既然信仰周公、孔子之道,走颜渊等人的道路;既然对他们的学说恋恋不舍,那么又何必再用老子、庄子的理论来装饰炫耀自己呢?”言下之意是,不必看老庄之书了。实际上是对桓谭借书的拒绝。
“羁绊”一词就是在这封信中出现的。“羁”音jī,是马的笼头;“绊”音bàn,是绊索。“羁绊”本是控制马的两种工具,组成词后,表示束缚或者被缠住了不能脱身,是书面语言。这词的意义,今天和古代没什么变化。如:挣脱羁绊,冲破习惯势力的羁绊等。见于《汉书·叙传上》。
捧 腹
汉武帝的时候,皇帝迷信鬼神,一些重大的事情都要靠占卜来决定。这样,占卜之风盛行,长安的街上出现了卜市。有个叫司马季主的人就在长安的东市,以占卜为业。有一天,天正下雨,雨过天晴之后,街上的行人不多,司马季主也正闲着,身旁有三个弟子陪他坐着。他们正在一起议论天地的形成、日月的运行、阴阳吉凶的缘由等等,谈论得十分热烈。
这时有两位官员正在东市闲逛:一位是中大夫宋忠,一位是博士贾谊。他们走着,走着,到了司马季主那儿,很有礼貌地拜见了司马季主。司马季主见两位风度翩翩,很像有智慧的人,于是很客气地请他们入座。待客人坐定后,他们又继续前边的话题。司马季主就天地、日月、阴阳、祸福等议论了一番,讲的是头头是道,句句有理。
宋忠、贾谊在一旁认真地听着,被这一番宏大的议论所吸引,他们对司马季主的学问十分惊奇。他们没想到一个占卜的人竟有如此广博高深的知识。他们情不自禁地整理了一下冠带,很严肃也很恭敬地问道:“我们见了先生仪容,听了先生长篇宏论,觉得先生是当今罕见的人才。不知先生为何竟屈居于这么低下的地位,从事占卜这类事情呢?”
司马季主听完后,双手捧着腹部大笑起来。他说:“我看你们好像很有学问,怎么会问得这样浅薄,说得这么粗俗呢?”
宋忠与贾谊对占卜为什么是下贱的事情解释了一番。
司马季主作了长篇的批驳,他将占卜的人与当时做官的人进行了细致的比较,论证了占卜者的贤德,揭露了仕宦者的卑污。
一番议论使宋忠、贾谊无言以对,他们只好告辞,无精打采地上了车,贾谊更是低着头,俯在了车前的横木上,若有所失地离开了长安东市。
“捧腹”这个词就是从这段故事中产生的,“捧”是手捧,“腹”是腹部,“捧腹”就是双手捧着肚子,形容大笑的神态,也常常引申为大笑。如:捧腹大笑,令人捧腹等。见于《史记·日者列传》。
piánpián,是形容一个人肥胖的意思,常常与“大腹”连在一起。如:便便大腹,大腹便便等。见于《后汉书·边韶传》。
护 短
有一次孔子外出,走在路上时,天气突然发生变化,原先晴朗的天空,在一阵风之后,聚集起了乌云,很快雨就下了起来。在毫无雨具的情况下,一位跟随着孔子的弟子说:“先生,子夏的家离这儿不太远,咱们先去他那儿借把雨伞再走吧!”孔子连忙摆了摆手说:“不,不,别去找他了。”
看着弟子不理解的神情,孔子解释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与人交朋友就应该尽量发挥人家的长处,而避开人家的短处,这样朋友才能长久。子夏是比较吝惜财物的,这正是他的短处。我们去向他借东西,不正是没有避开他的短处吗?”
后来,到了晋朝,有一位叫嵇康的文人在给朋友写信时,就提起孔子不向子夏借伞的事。他信中写道:“仲尼(即孔子)不假盖(借伞)于子夏,护其短也!”这话的意思是,孔子不向子夏借伞是维护、原谅他的短处啊!
嵇康说的“护其短也”后来经过缩略,就成了“护短”这个词。“护”就是维护、保护,“短”就是短处、缺点。“护短”就是维护自己或自己这方面人的短处。引申为不说自己或自己人的过失或缺点。如:对孩子的错误要教育,要批评,切不要护短。见于《孔子家语》和《文选》。
墨 守
战国时期,鲁国的巧匠公输盘帮助楚国制成了一种攻城时登城用的器具——云梯。这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工具。因此,楚王非常高兴,准备用它来攻打宋国。
当时极力反对战争的一位学者叫墨翟(dí),他听到消息以后,决定要阻止这场战争。他急匆匆地从鲁国出发,走了十天十夜,赶到了楚国的都城,见到了公输盘。
公输盘直率地问道:“先生来此,有何见教呢?”
墨翟很诚恳地说:“北方有人侮辱了我,我想借阁下的力量去杀死他。”
公输盘连连摆手说:“不行,不行!我是不随便杀人的呀!”
接着这句话,墨翟讲了一番道理,说宋国无罪,楚国却要去攻打它,不杀个别的人,而杀众多的人,这不也不合道理吗?
墨翟的一番话使公输盘无法反驳,只得说:“没办法啦,因为这事已经和楚王商议好了,没法再改变了!”
墨翟只好去拜见楚王。
楚王也相信云梯,不听墨翟劝阻,决定跟他们较量一下,让他们看看自己的实力究竟如何。
当着楚王的面,墨翟和公输盘分别作为守与攻的两方较量起来。墨翟解下了腰带在桌上围起来做城墙,并用小木片做器械进行防守。公输盘一连进攻了九次,用尽了攻城的方法,但都被墨翟一一顶住了。公输盘进攻的办法用尽,而墨翟守城的能力还有余,公输盘感到非常沮丧。
在这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公输盘笑了笑说:“我知道打败你的办法,只是不说罢了。”
墨翟也笑了笑说:“我也知道你打败我的方法,我也不说而已。”
楚王沉不住气了,他好奇地问道:“你们究竟是什么方法呀?”
墨翟回答说:“公输盘先生的意思不过是杀了我,杀了我,宋国就守不住城,他就可以胜利。不过,我要说明,我的弟子300多人已拿着守城的器械在宋国等着你们。即使公输盘先生杀死了我,也不能杀尽所有守城的人呀!”
楚王一听,宋国早有准备,于是下令取消了这次进攻。
由于墨翟善于守城,所以后来人们把牢固防守称为“墨翟之守”,经过简化成了“墨守”这个词。但这个词的意思现在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专指守城,而往往是指守旧。现在它一般不单独使用,往往与其他的词构成词组来使用。如:墨守成规、墨守旧章等。它们的意思都是表示思想保守,死死守住现成的老规矩而不求改进,含有明显的贬义。见于《墨子·公输》。
脉 脉
东方朔是汉武帝时的一位知名人士,对“待诏公车”的官职很不满足,想办法让皇帝重视自己。
有一次,他制造谎言欺骗了一批个子极矮小的养马人。他对他们说:“不好了,你们的灾祸快要降临了!”这批养马人实际上是一些侏儒,他们听到后,极为惊慌。
东方朔见自己的谎言很有效果,又装出同情的样子替他们出主意说:“你们要想活命,有个办法可以试一试!皇上不久要经过这里,你们要拦住皇帝,叩头请罪,请求赦免!”
一段时间后,皇帝真的经过这里,侏儒们拦在路上磕头哭泣,个个哭得十分悲伤。皇上只好停住车马,查问原因。
东方朔被找来了,皇帝责问道:“你为什么造谣生事,恐吓这些侏儒呢?”
东方朔非常镇静地回答说:“请原谅我,我要照直说。即使是处死我,也要照直说。这些侏儒身长仅3尺多点,也拿1袋子小米,也领240元薪俸;我东方朔身高9尺有余,也是拿一袋子小米,领240元薪俸。侏儒吃这些粮食,饱得要死;而我这大汉子,却饿得要命。我的话若有道理,就请皇上区别对待;若讲得不对,那就作罢。总之希望不要不加区别地浪费长安的粮食啊!”
汉武帝大笑起来,于是给了东方朔一个“待诏金马门”的官职。
又有一次,汉武帝让一些擅长占卜、搞阴阳五行的术数家做一种叫“射覆”的游戏。这种游戏是将一种东西放在下边,上边覆盖着一种容器,然后让人来猜,猜中者有奖。当时将一个敞口的容器“盂”反扣住一只守宫(即壁虎),让这些人来猜,结果术数家们猜来猜去,谁也没有猜中。
东方朔也在场,他主动请求说:“我曾学过《易经》,懂得术数,请让我猜猜吧!”汉武帝点头同意了。
东方朔思考了一会儿,当众回答说:“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跂跂(qíqí)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xīyì)。”这话的意思是说:我以为这东西是龙吧又没有角,是蛇吧又有角,从它爬行和凝视的样子以及善于攀缘的情况看,不是壁虎就是蜥蜴啊!
东方朔确实猜中了,大家欢呼起来,汉武帝也很高兴,当即奖赏他十匹绢帛。
东方朔射覆时所说的“脉脉”,它的本义是指看人看物时那凝神注视的样子。后来引申为默默地用眼注视,用眼神传情达意。如脉脉含情。要注意“脉”是多音字,一般读mài,如脉搏,而“脉脉”这词应读为mòmò。见于《汉书·东方朔传》。
便 便
边韶,字孝先,是东汉时期人。他文思敏捷,善于口才,以研究经学而著名。他很胖,为人豁达、幽默,不拘小节,常使人见而发笑。
有一次,边韶在讲授经书之后,感到有些疲劳,不知不觉靠在椅背上睡着了,而且还发出了鼾声。大白天,当着学生睡大觉,自然是不雅的事情。一些学生看着他那睡态以及那肥大的肚子,捂住嘴直发笑,有的学生还编了几句顺口溜来开玩笑。
几个学生不断地念着那几句顺口溜:“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一边念,一边小声在笑。
尽管声音不大,但还是惊醒了边孝先。他听到顺口溜后并没有生气,也没有马上睁开眼。他略一思索,也随口唱出了一首很短的歌谣来:“边为姓,孝为先。腹便便,五经笥(sì,盛物的方形竹器)。但欲眠,思往事。寐(mèi)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
学生一听,老师竟未睡着,都吓了一跳。而老师所唱歌谣最后两句委婉地批评了学生。笑声顿时就停止了,大家赶忙正襟而坐。一些学生听到这歌谣后,心中也感到了惭愧。
这师生歌谣中所说的“便便”音piánpián,是形容一个人肥胖的意思,常常与“大腹”连在一起。如:便便大腹,大腹便便等。见于《后汉书·边韶传》。
解手
关于“解手”一词的由来,民间也有传说,在明朝初期对江西、山东等地的强制移民过程中,官方都将两个人的手反绑在一起,遇内急上厕所时才将手解开,因此后来江西人的土话都将上厕所叫“解手”(方言念为"改朽")。
『捌』 说一下词语来历
推敲一词的来历
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这么费劲儿,如果那样,他就成不了诗人了。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但他又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第二句中的“僧推月下门”"。可他又觉着推不太合适,不如敲好。嘴里就推敲推敲地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哈哈大笑,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活泼?”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了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玖』 词语的来历
龟缩:比喻像乌抄龟的头缩在甲袭壳一样藏起来.残余的敌人……龟缩到一○五一座高地上去了。——和谷岩《三八线上的凯歌》
狐疑:“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称狐 疑。”——《汉书·文帝纪》。
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后用以称遇事犹豫不决
尚怀狐疑。——《资治通鉴》
蚕食:比喻侵吞他国土地如蚕之食叶.
鱼贯:形容前后接连着,像鱼群游动一样.
无毡衫者各用绳索束腰,攀木挂树,鱼贯而进。——《三国演义》
都好短的,选一个吧!
祝楼主新年快乐
『拾』 词牌名由来大全
词牌名由来汇总如下
1、浣溪沙: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名曲,后用为词调。减字浣溪沙。词牌名。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但这些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2、青玉案:取自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3、卜算子: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北宋时盛行此曲。
4、长相思:本为乐府名篇,后来才成为唐教坊曲,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惜别离”一句,故名。
5、定风波: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
6、钗头凤: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7、浪淘沙: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唐代教坊名曲。五代时起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
8、破阵子:原是唐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阵乐》中一曲,后改用为词牌。
9、念奴娇:调名取自唐玄宗天宝年间著名歌伎念奴。念奴是在宋代被大量写入诗人的作品中,《全宋词》中最早用《念奴娇》作为调名的是沈唐。
10、渔歌子:又名《渔父》,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此曲起源于民间的渔歌。渔歌也是民歌的一种,是沿海、沿江地区和湖泊港湾周围的渔民在打渔时借以消遣的曲调。这些渔歌类似现在沿海地区的咸水歌,歌词一般是齐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