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古诗
A. 古诗大全悯农一
《悯农·其来一》是唐代诗源人李绅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全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翻译: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1)农古诗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及鉴赏: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首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
全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
“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
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
B. 写出描写农民古诗诗句
《悯农二首》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版当权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C. “农家古诗”的拼音版本
农家【nóng jiā】来
唐代自:颜仁郁【táng dài :yán rén yù】
半夜呼儿趁晓耕,【bàn yè hū ér chèn xiǎo gēng 】
羸牛无力渐艰行。【léi niú wú lì jiàn jiān háng 】
时人不识农家苦,【shí rén bú shí nóng jiā kǔ 】
将谓田中谷自生。【jiāng wèi tián zhōng gǔ zì shēng 】
D. 过农家古诗翻译
《过山农家》抄唐代诗人顾况。作袭品原文: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白话译文:走上板桥,只听桥下泉水叮咚。日过正午,茅草房前公鸡啼鸣,不要责怪烘茶冒出青烟,应当庆幸晒谷正逢晴天。
(4)农古诗扩展阅读:
访问山农的六言绝句《过山农家》全诗仅仅二十四字,采取对起对结格式,每句字数都是偶数,六字分为三顿,天然趋于对偶骈俪。作者按照走访的顺序,依次摄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和晒谷的四个镜头,层次清晰地再现了饶有兴味的访问经历。
作者绘声绘色,由物及人,传神入微地表现了江南山乡焙茶晒谷的劳动场景,以及山农爽直的性格和淳朴的感情。格调明朗,节奏轻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E. 过山农家古诗带拼音
过山农家古诗
1、原文
过山农家
唐代: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内焙茶烟暗容,却喜晒谷天晴。
2、拼音
bǎn qiáo rén dù quán shēng , máo yán rì wǔ jī míng 。
mò chēn bèi chá yān àn , què xǐ shài gǔ tiān qíng 。
3、译文
当我走过横跨山溪上的木板桥时,有淙淙的泉声伴随着我;来到农家门前,太阳已在茅檐上空高照,鸡在咯咯鸣叫,像是在欢迎来客;
山农陪伴我参观焙茶,深表歉意地说,不要嗔怪被烟熏了;到打谷场上,山农为天晴可以打谷而欣喜不禁。
4、注释
过山农家:一本题为“山家”,说为张继所作。过:拜访,访问。
嗔:嫌怨。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分。焙:用微火烘。
F. 农家古诗拼音版
农家【nóng
jiā】
唐代:颜仁郁【táng
dài
:yán
rén
yù】专
半夜呼儿属趁晓耕,【bàn
yè
hū
ér
chèn
xiǎo
gēng
】
羸牛无力渐艰行。【léi
niú
wú
lì
jiàn
jiān
háng
】
时人不识农家苦,【shí
rén
bú
shí
nóng
jiā
kǔ
】
将谓田中谷自生。【jiāng
wèi
tián
zhōng
gǔ
zì
shēng
】
译文:
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著天刚破晓,赶紧到田里去犁土,
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著犁在田里艰难地走著,越走越慢,累得几乎拖不动犁具了。
一般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
竟说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
作者介绍:
颜仁郁,
字文杰,号品俊。福建德化三班泗滨人。生于唐大和(827~835)间。祖籍河南温县。祖父颜景茂,为兵曹参军,入闽任福州侯官县令。父颜芳(787~860),随其父入闽,辗转来到永福(今永泰)县归德场归义乡山亭里(今德化县三班镇泗滨村),受聘于金员外为家塾教师,后怡情当地山水,定居肇基于此。仁郁为颜芳第七子。
G. 农田诗句
1、农田淹浸尽 唐 齐己 《江上值春雨》
2、农田漕运一时了 元 杨维桢 《送司农丞杭公还京诗》
3、雅愿农田寿 宋 晁说之 《和胡少汲游山》
4、农田万顷载车千 宋 陈普 《论语·道千乘之国章》
5、良苦吴农田下湿 宋 范成大 《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
6、农田插身身绿时 宋 方回 《种稗叹》
7、农田不难料 宋 李石《忧旱》
8、拾穗有农田尽辟 宋 刘克庄《又即事二首》
9、力农田不问硗肥 宋 刘克庄 《诸公载酒贺余休致水村农卿有诗次韵》
10、农田亦甚劬 宋 楼璹《耕图二十一首·三耘》
H. 农村古诗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I. 农谚古诗的后两句的意思
农谚
春不种,秋无收.
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
五月端午晴,烂稻刮田膛.
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老.
有水才有谷,无水守着哭.
水库是个宝,防旱又防涝.
稻田水多是糖浆,麦田水多是砒霜.
人靠饭养,稻靠肥长.
肥田长稻,瘦田长草.
土肥长谷,猪肥长肉.
万物土里生,全靠两手勤.
只要功夫深,土里出黄金.
好种长好稻,坏种长稗草.
三年不选种,增产要落空.
好儿要好娘,种田要好秧.
作物不好胡搭配,乱点鸳鸯要吃亏.
气象农谚
麦秀寒,冻煞看牛囝.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桃花落在尘土里,打麦打在泥浆里;桃花落在泥浆里,打麦打在尘土里.
腊雪不烊,种田人饭粮;春雪不烊,断脱人肚肠.
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日落西北满天红,不是雨来就是风.
日出猫迷眼,有雨不到晚.
东方日出白,就要有风发.
月着蓑衣,天要下雨.
半夜无星,大雨快临.
要知明天热不热,就看夜星密不密.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稠稠.
日落乌云洞,明朝晒得背皮痛.
天上起了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棉花云,雨快淋,缸爿云,晒死人.
东南风,干松松;东北风,雨祖宗.
东风急溜溜,半夜雨稠稠.
西风刹南脚,泥头晒勿白.
立夏东南百草风,几日几夜好天公.
小暑起燥风,日日夜夜好天公.
五月南风落大雨,六月南风海要枯.
虹高日头低,明朝着蓑衣;虹低日头高,明日晒得背皮焦.
东虹日头西虹雨.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
南天霍西(闪电)火门开,北天霍西有雨来.
东霍霍(闪电),西霍霍,明朝仍旧干卜卜.
小暑一声雷,黄梅倒转来.
早雾一散见晴天,早雾不散是雨天.
雾里日头,晒破石头.
六月里迷露,要雨到白露.
三朝雾露发西风,若无西风雨不空.
早晨落雨饭后停,饭后下雨不得晴.
雨前麻花(小雨)落勿大,雨后麻花落勿停.
一落(下雨)一个泡,落过就好跑;一落一个钉,落煞落勿停.
蛇过道,大雨到;蛇上树,有大雨.
鸡啁风,鸭啁雨,蚂蚁拦路要落雨.
蜻蜓成群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
河底泛青苔,必有阵雨来;烟囱不出烟,一定阴雨天.
正月八,二月八,小猫小狗全冻煞.(寒潮来临)
八月南风二日半,九月南风当日转,十月南风转一轮.
清明有雨正黄梅,清明无雨少黄梅.
端午落雨还好熬,初六落雨烂脱瓦.
夏至三朝雾,出门要摸路.(多雨)
正月二十不见星,沥沥拉拉到清明.
雨打黄梅头,四十五天无日头,雨打黄梅脚,车水车断黄牛脚.
J. 自创关于农田古诗
1:三农田野耕(宋·晁说·《陈情》)
2:田野蜚螟蛾(宋·敖陶孙·《复》)
3:田野稻粱乾(宋·金君卿·《悯道傍冻馁者》)
4:草草田野食(宋·张耒·《春雨》)
5:吾行田野间(宋·洪迈·《道雨》)
6:田野久已疏(唐·韦应物·《休沐东胄贵示端》)
7:田野声(宋·潘良贵·《清晚步韵夕字》)
8:崎岖田野间(宋·刘焘·《宿华严院》)
9:田野闲(唐·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作十三首》)
10:知田野间(宋·真德秀·《浦城劝糶》)
11:聊相羊兮田野(宋·程公许·《仙谷词送别西宪杨少卿奉祠东归》)
12:视田野功(宋·蔡襄·《新作春野亭》)
13:田野顿昭苏(宋·舒岳祥·《食》)
14:田野饥色(现代·陈独秀·《怀二十首》)
15:欢声田野间(宋·曾几·《喜晴》)
16:独班春行田野(宋·吕希纯·《潇洒亭》)
17:恐田野芜秽(先秦·宋玉·《九辩》)
18:田野何由睹圣明(明·舒頔·《怀诸公》)
19:啾啾田野雀(明·唐升·《饮酒二十首初夏气微热欲饮偶龚仲》)
20:我行田野间(宋·连文凤·《稻花》)
21:田野乐余(宋·詹初·《归田》)
22:侧闻田野间(宋··《采菊东篱悠见南山韵赋十首》)
23:田野富农桑(宋·石介·《潼关》)
24:旌旗委田野(明·刘基·《述事(十首)》)
25:田野(唐·韦应物·《善福精舍答韩司录清都观宴见忆》)
26:田野四歌乐土(宋·林岊·《盘石》)
27:田野泛浮(唐·孟郊·《越山水》)
28:稚满田野(宋·苏舜钦·《城南怀呈永叔》)
29:讵匪田野幸(宋·曾巩·《九九》)
30:意田野姿(宋·韩维·《答曼叔客居见诒兼简诸君》)
31:朝跻遍田野(宋·赵蕃·《怀二首》)
32:浮云带田野(宋·王安石·《舟读书》)
33:收刈田野乐(宋·曾巩·《追租》)
34:胜落田野(宋·周文璞·《石林》)
35:田野欢声凑(宋·姚述尧2·《念奴娇》)
36:自居田野间(宋·李吕·《赠官师》)
37:牛羊满田野(唐·韩愈·《病赠张十八》)
38:脱质田野(宋·梅尧臣·《鹿》)
39:于田野相宜(明·杨基·《寄诸葛同知彦飞》)
40:桑麻言言兮田野孔治(宋·王令·《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
41:淮田野屏置(宋·王洋·《寄何宣仲》)
42:懽呼溢田野(宋·许应龙·《送杨郎守嘉兴》)
43:我居田野间(宋·赵蕃·《闻舂》)
44:直身田野(宋·晁补·《秋夜西岗联句》)
45:朝廷休戚视田野(宋·罗与·《书》)
46:田野辛勤事总知(宋·真德秀·《沙劝耕》)
47:若田野居(宋·张耒·《庭草》)
48:误看田野作江湖(宋·敖陶孙·《醉归》)
49:我昔田野(明·童冀·《归园田(三首)》)
50:田野布衣空赋(明·易恒·《庐州武昌二邸失守由太仓蹈海燕赋(至》)
51:田野醉芳樽(唐·李白·《朝卢郎叙旧游》)
52:田野遂我私(宋·苏辙·《游景仁东园》)
53:田野聊安居(明·张宇初·《负暄(二首)》)
54:田野低干越?(宋·程师孟·《入涌泉道》)
55:吾家田野(唐·陆龟蒙·《村夜二篇》)
56:逍遥田野间(明·揭轨·《甲辰三月归西村》)
57:田野辛苦(宋·邓牧·《九锁山十咏·龙洞》)
58:愿明田野(元·段克·《水调歌》)
59:使田野传(宋·晁补·《遇十首韵黄著作鲁直穷山海迹胜绝》)
60:岁暮田野空(唐·白居易·《羸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