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汉服女子美的诗句
㈠ 描写“秋天”、“汉服美女”的诗句有哪些
1.夜雨
唐代:白居易抄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2.瀑布
唐代:施肩吾
豁开青冥颠,泻出万丈泉。
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
3.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清代:纳兰性德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4.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美女篇
魏晋:曹植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㈡ 描写女性静态美的句子,或者描写穿汉服女子得句子(20字以内)
1.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
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专风属来珠翠香
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4.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5.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6.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7.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8.冰肌自是生来瘦,那更分飞后
9.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1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3.届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14.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
15.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16.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
17.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
18.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
1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0.花心定有何人捻,晕晕如娇靥
2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2.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
2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5.君还知道相思苦,怎忍抛奴去
26.不辞迢递过关山,只恐别郎容易、见郎难
27.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㈢ 赞美汉服女子美的诗句
唐 李贺
越罗衫抄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楼头曲宴仙人语,
帐底吹笙香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秃衿小袖调鹦鹉,
紫绣麻踏哮虎。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开门烂用水衡钱。
这是李贺写汉代美少年秦宫的诗古代描写男子服饰的诗好象不多见。
和贾至散人早朝大明宫作
唐 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本诗足见唐天子的服饰之华美以及大唐的气势。
㈣ 描写“汉代古装美女”的诗句有哪些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____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____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____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____李白《怨情》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____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____刘禹锡《杨柳枝 / 柳枝词》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____佚名《关雎》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____刘彻《秋风辞》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____李白《妾薄命》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____林杰《乞巧》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____杜牧《泊秦淮》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____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____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____苏轼《蝶恋花·春景》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____李延年《李延年歌》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____鱼玄机《赠邻女 / 寄李亿员外》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____白居易《后宫词》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____李白《春思》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____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____李白《古意》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____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____叶梦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____苏轼《浣溪沙·端午》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____王建《短歌行》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____黄庭坚《登快阁》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____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____李白《越中览古》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____李商隐《霜月》
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____秦观《南歌子·香墨弯弯画》
戚姬髡发入舂市,万古共悲辛。____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____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____李白《清平调·其二》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____王建《宫中调笑·团扇》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____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____张籍《征妇怨》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____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____韦庄《女冠子·昨夜夜半》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____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____金昌绪《春怨 / 伊州歌》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____元稹《行宫》
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____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____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____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____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____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____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____李白《长相思·其一》
㈤ 求古代诗歌里对汉服描写的句子,
《秦宫抄诗》
唐 李贺
越罗衫袂迎袭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楼头曲宴仙人语,
帐底吹笙香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秃衿小袖调鹦鹉,
紫绣麻踏哮虎。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开门烂用水衡钱。
《陌 上 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
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鞒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㈥ 描写穿汉服女子漂亮的句子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在中国的北方 有个姿色非常出众的女人并且还没有嫁人,回眸一次全城的人都为她的美貌倾倒 再回眸全国的人都为她的绝色而惊叹。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这几句诗出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是宝玉对她的第一印象。眉尖若蹙,有如一缕轻烟;两眼含情,略带喜悦而又略带幽怨。这两句遣字造句新颖别致,淡淡两笔即将黛玉面貌的超凡脱俗和性格的多愁多情勾勒而出。
【眉似远山不描而黛,唇若涂砂不点而朱】
形容女孩长得天生丽质,眉不需要描画就是黑的,像远处的山一样。嘴唇像涂了朱砂,但是没有点涂,唇色就是朱砂的红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芙蓉从清水中长出 清新明丽 美在天然 没有任何刻意的雕琢装饰 形容人或事物的天生丽质 没有修饰 清新自然。
【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
轻罗小扇就像一朵优雅的白兰花,他的纤腰上裹着用玉装饰的锦带舞动着来自天上的轻纱。
【双眸剪秋水,十指拨春葱】
这是写弹筝女子之美妙。弹筝时,目光要在左手右手十指之间,几十根琴弦之间快速移动,剪秋水是形容其目光明亮迅捷,如快刀可断秋水。春葱剥开后,既嫩且白,作者形容弹筝女的手指如才剥的春葱。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芙蓉花也不及盛妆的美人好看,水殿和风吹来,珠翠香气四溢。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西宫秋怨》。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意思是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出自《洛神赋》,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
【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
娴诤时常含羞垂首,好像花儿映照水面;走起路来,腰肢轻摆,袅袅娜娜犹如微风拂柳。
㈦ 秋天汉服美女描写诗句
秦宫诗
唐 李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楼头曲宴仙人语,
帐底吹笙香版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权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秃衿小袖调鹦鹉,
紫绣麻踏哮虎。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开门烂用水衡钱。
这是李贺写汉代美少年秦宫的诗古代描写男子服饰的诗好象不多见。
和贾至散人早朝大明宫作
唐 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本诗足见唐天子的服饰之华美以及大唐的气势。
陌 上 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
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鞒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这还有什么说的呢,相信这首诗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㈧ 形容汉服美的古风句子
1.春日闹,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
2.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人间盛世颜。内
3.剑未佩妥,出门已是容江湖;酒尚余温,入口不识乾坤;愿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4.草庐为家,明月入篱笆。清泉煮茶,闲话桑麻。溪边摘芦花,柳下喜春芽。
5.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6.结发与君知,相要与君老。
7.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8.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9.一样花开一千年,独看沧海化桑田. 一笑望穿一千年,几回知君到人间.
10.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11.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繁花
12.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13.花入泥,我入戏,如你如棋,情愿我入局
14.青丝蘸白雪,来路生云烟。
15.小生不才,未得姑娘青睐,扰姑娘良久,姑娘莫怪,至此所有爱慕之意,止于唇齿,溺于年华,今生就此别过。
16.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17.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18.凤冠珠花,霞帔红袍,自此与君结发,共渡此生。
19.船泊湘风晚,花谢烟雨迟。
㈨ 体现汉服之美的诗句
1.头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节选)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古人男子二十及冠,要将散发束起视为成年。西周分封制将天下人划分等级,贵族头上才能戴冠,平民只能用头巾包裹头发。后东汉末年贵族开始喜欢平民打扮,于是“纶巾”开始流行。
纶巾是古代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相传三国蜀诸葛亮在军中佩戴,故又称诸葛巾。被视作儒将的装束。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周瑜“羽扇纶巾”,真真是风流倜傥好相貌。
头巾的样式在各个朝代不尽相同:在东汉魏晋是纶巾样式,在唐朝又变成幞头,男子用软巾代替帽子拢住头发,成为了流传一千多年的头巾。
2.衣裳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古时衣裳是两样物什,上曰衣,下曰裳。两汉以后,裳渐由裙取代,惟在贵族祭祀和朝会时穿着的礼服中保留遗制。衣裳的不同部分,长短,都有专门的词加以区分:例如衣襟为“衽”衣袖,为“袂”短衣称作“襦”,是平民装扮。
汉服又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经过千年演变,汉服从秦朝曲裾、直裾的深衣,汉朝的留仙裙(张炎的《疏影》“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漫皱,留仙裙褶)。到唐朝女性当中十分流行的齐胸襦裙,男子幞头袍衫,再到明朝男子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的传统服饰式样、女袄琵琶袖配马面褶裙
3.鞋袜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姜夔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两层底的鞋子称为“舄”,单层底的鞋子称为“屦”。《车攻》中写道:赤芾金舄,会同有绎。古代的鞋子按材料分可分为三种:草,布,皮革。因为身份等级限制,平民能穿的材质十分有限。后世的鞋子根据形状特点可以统称为“翘头履”,各朝代不同,还会有详细的划分。如东晋时的“五朵履”,南北朝时“笏头履”唐代“云头锦履”和“如意翘头履”等。
李清照在《一剪梅》中写道“轻解罗裳”,《华夏未央》中唱到“霓裳如梦,襟带天地”。汉服之美,反映在诗词和音乐中。
㈩ 描写汉服的诗句
《秦宫诗》
【唐】李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内,帐底吹笙香雾浓。
人间酒容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
秃衿小袖调鹦鹉,紫绣麻霞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巻起黄河向身泻。
皇天厄运犹曽裂,秦宫一生花底活。
鸾箆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和贾至散人早朝大明宫作》
【唐】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陌上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鞒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