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地址
Ⅰ 古诗中地名的地点
重庆以东的石洞峡、铜锣峡、明月峡统称巴峡,杜甫乘舟东下,诗有“即从巴峡穿巫峡”之句;早已不用的历史地名...
名称单行: 玉门关
分类: 长城
年代: 汉武帝时设关,宋代以后废
位置: 甘肃
注释
玉门关是汉代在河西走廊设置的著名大关,处在古丝绸之路上。为汉武帝时设置,因西域输入和阗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的西北方向约40公里的小方盘城,现存的玉门关古城堡被沙阜环绕着,它的北面为北山,北山南侧为疏勒河下游。在古城堡北墙外边数十米处有一碱湖,汉代长城由此横向西北。玉门关的城堡呈方形,均为黄土夯筑而成。四垣完整,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米,坦高9.7米。堡西、北各有一门,总面积630余平方米。在汉代,为都尉的治所,是中国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孔道。对中国的对外交通,文化、经济交流都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千古绝唱,使玉门关声誉远播。今日登上玉门关,还可看见汉代防御匈奴的长城(又称汉塞)的一段,它从东沿着群山戈壁蜿蜒而来。建在小山坡、沟口旁或开阔地带上的烽燧,星星点点向西延伸。在玉门关东面约20公里的地方,汉时建有大方盘城,这是汉至魏晋时期我国西部防线储备粮秣的军需仓库,供应玉门关一带官兵的食用。古城坐落在高出河床2米许的自然土台上,呈长方形,坐北向南,夯土板筑,东西长132米,南北宽17米,残垣最高处6.7米。在大方盘城的正南面长城内侧3米处,是汉代的烽燧,叫“玉门千秋燧”,系石夹红柳筑成,残垣高约9米。
Ⅱ 中国诗词地址及电话
明月皎夜光
《古诗十九首》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版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权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明月皎夜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前半部分从描述秋夜之景入笔,抒写诗人月下徘徊的哀伤之情;后半部分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同门好友“一阔脸就变”的卑劣之态,同时又表露了诗人不谙世态炎凉的惊讶、悲愤和不平之情。全诗借景抒情,把失魂落魄的感叹、愤激、伤痛和悲哀,始终交织在秋夜的星光、月色等之中,情景交融。
Ⅲ 含有地址的古诗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地名够多了吧,李白的峨眉山月歌,绝妙的诗呀!
Ⅳ 求古诗词发表地址
红袖,
读者等一些刊物的网站
一些学术期刊
Ⅳ 古诗词的投稿地址有那些
《儿童文学》编辑部
Ⅵ 古诗《山行》的具体地点和时间
当在西安或洛阳两地,因此二地为京城,其居之久矣;且诗中所说“霜叶”,应是北方所有,南方有枫叶,但“霜叶”不多,在南方为官,在北方咏霜叶,还是比较合理的.时间为秋天
Ⅶ 古诗描绘的地点是什么
1.胜日寻芳泗水复滨,无边光景一制时新 (诗中首句所说的“泗水”,在山东省中部,春秋时代孔子曾经在此讲学传道,教授弟子,逝世后也埋葬在这里.)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县,是长江三峡的起点.江陵在湖北省的中南部,城临长江北岸,其地势甚低,因此筑堤防护,市肆均在堤内. )
Ⅷ 含有地名的古诗(要地址)
含有名胜古迹或者地名的诗句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版缘身权在此山中。
3、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4、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6、故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7、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0、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Ⅸ 求古诗下载地址
http://www.my285.com/sc/gsk/index.html这里是一个古诗库复,你想找什么就制有的,打开看看阿,朋友,呵呵,就帮这些,靠你自己查找拉
Ⅹ 有关地点的古诗词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唐代)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专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属九天。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宋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忆江南》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