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词句 » 诗歌细读法

诗歌细读法

发布时间: 2021-01-23 13:57:56

『壹』 我国一首神奇的诗:正着读是天亮了,倒着读为何就是天黑了

引子

《劝学诗》:“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我国是个历史大国。从古到今,中国遗传很多经典文化,它们无不显示出古代人的才思妙想。例如《唐诗三百首》,《楚辞》等等。这些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内涵的意思却让人赞不绝口。短短几个字,就可以感受出诗中所营造的气氛。所以我国一直推崇多读经典作品,陶冶我们的情操。因为读书是锻炼内心的世界。

其实我们中国还有很多的文化都是很有它独特的精华。我们更要吸取它们的养分。不要以为这是古人留下来,就认为他们过时,但是好的作品永远是不分年代和时间的,他们所散发的光芒,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就像《题金山寺》,大家扪心自问,可以做到跟作者一样短短几个数字就可以描述出两副不同的情感吗?估计大部分人都不可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一下这首诗,将会真正领略到古人的智慧。

『贰』 如何运用细读法分析诗歌

推荐给你以下内容:

所谓“细读”,就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结构要素作尽可能详尽的分析,在阐明每首诗中各种因素的冲突和张力的基础上把握这首诗的有机统一。对诗歌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解释,可以从四个层面入手,即四层面分析法:声音层,语义层,意象层,象征层。
由浅入深地深入文本,从而达到深入浅出,这是语文教学一种极高的境界。初中语文教学可以灵活地运用四层面分析法,达到这种境界。以余光中的《乡愁》为例,可以这样解读这首诗:
1、声音层。诗歌,诗之所以和歌连在一起,是因为诗和歌一样,很讲究音韵美和节奏感。这首诗共四节,四节结构一样。每节的第二句都反复吟咏“乡愁是……”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在感情上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一遍又一遍,环绕心头,挥之不去,这是诗采用复沓的手法产生的效果。全诗通韵:“ou”,我们发这个音的时候。气流是内收的,这是一种沉重的叹息声,而这一声叹息正好应了题目《乡愁》的“愁”,“愁”也是“ou”韵,而“愁”又贯穿全文,使人感到愁上加愁。诗人所要表达的乡愁渐渐笼罩了读者的心灵。这是从音、韵来分析的。从节奏来看,“小时侯”是一个节拍。“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五个节拍。“我在/这头”是两个节拍。整节诗的节奏是“一五二二”拍,其他三节也是这个节拍:短长短。这节奏犹如诗人不平静的心情,心跳长短不一。诗人的心情为何如此波澜起伏呢?那是因为对家乡苦苦的思念啊!诗歌的这一节奏正是诗人情感本身的自然流露。如此分析之后,再让学生来读这首诗,就能读出感情来了。
2、语义层。即诗歌字面上的意义,词句语汇搭配的效果,从个别词来分析语义。全诗三次使用了“这头”“那头”,一个“里头”“外头”。从字面上看,“这头”“那头”距离很近,却是你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你,这很近的距离却让人感到很遥远,诗人把这距离压缩了。人的一生很漫长的,而在诗人的笔下只是几字便可概括了——“小时侯-长大后-后来呀-现在”,这就是人生四季。诗人把漫长的一生也压缩了。压缩后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张力,距离越近而乡愁愈浓烈,乡愁充斥了诗人的一生。
“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词正入反出。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却承载着如此沉重的乡愁。母亲的坟墓是矮矮的,可能是很长时间没有培土了,所以矮矮的,该给它培培土了。培培土啊!这把土又勾起了游子多少思念啊!矮矮的,也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母亲的坟墓的样子,这个样子就是矮矮的。海峡是“浅浅的”,可海峡怎么是浅浅的呢?人们平时不是说情深似海吗?是啊,这深深的海峡,比起中华民族凝聚的深厚的感情,可就太浅了,太浅了。这是一种对比。从以上这几个词语来分析其语义,就可以给读者领会这么丰富的内涵。
3、意象层。即分析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包含的隐喻所形成的内涵。本诗的意象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针对这些意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联想,它们可能传达了哪些含义?这含义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的。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是,这是一种隐喻,诗人把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乡愁比喻成了这些意象。抚摸着信封上的邮票,仿佛感受到了母亲的体温。这是母亲亲手贴的呀,它残留着母亲的余温,这余温很快勾起了诗人的思念。船票虽小,可正是它证实了我与新娘的分离,把它揣在手心却愁在心里。坟墓,这是多么普通,母亲就在里头,我在外头,近在咫尺,却是阴阳相隔两茫茫。这种思念,叫人何等的揪心啊!坟墓—思念,这两个词此刻似乎已没有了区别。海峡呀,人们跨过你,就没有了离别之苦了,而却是这一湾浅浅的海峡,阻隔了千家万户的团聚!除了这四个意象,本诗还有一组意象:“游子——母亲“,隐含了更大的隐喻:台湾——大陆。这是本诗整体的隐喻。至此,家愁和国恨已不分彼此了。不正是这家国之恨,时刻萦绕在众多中国人的心头吗?诗人的感情升华了,此诗的价值也凸现了。
4、象征层。人类有着永恒的乡愁。这乡就是大地,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精神的家园。每一个人都来自大地又都最终回归大地。我们人类对大地的情感似乎总是说不清道不明。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就是人类心头的乡愁。人的一生“小时侯——长大后——后来呀——而现在”,都为乡愁所困,这乡并非只是家,只是国,也是大地。也只有大地,才有这种魔力,愁困人的一生!因此,这乡愁就有了一种象征意义,它呼唤我们人类要热爱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母亲——大地,保护好自己的母亲,也就是保护生态环境。
教师的任务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通过对《乡愁》的分析,学生便可初步掌握新批评的细读法——四层面分析法。掌握了这种方法,他们便会有意无意地去分析所读到的许多诗歌。
有了四层面分析法,许多诗歌教起来就得心应手多了,诗歌的意蕴也丰富多了。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参》对其分析只停留在字面上的含义,单从诗人贫穷的生活窘态和自然环境以及诗人博大的胸怀来解读。如果用四层面分析法来分析,这首诗会变得很有意思。
杜甫诗的风格 “沉郁顿挫”,如何理解“沉郁”呢?这可以从第一段中的韵脚入手。此段押韵的词有“号”“茅”“郊”“梢”“坳”,押“ao”韵,发此音时,声音好像是从肺腑中发出来,仿佛一声声沉沉的哀叹。诗人为何要哀叹呢?这使人不禁想起杜甫当时生活的社会背景。我们知道,杜甫是唐代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爱国诗人,被世人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史诗。他写这首诗时正是安史之乱之时,且未平息。此时的唐朝,已非昔时的唐朝,唐高宗的昏庸使它在风雨中飘摇,有如杜甫的茅屋,将为秋风所破。从意象层面来看,茅屋含有一种隐喻,暗指当时的唐皇朝。“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中的群童,语义上是顽劣的孩童,可我们知道小孩子不懂事是正常的,而杜甫骂他们为“盗贼”,这不应仅是对世风的谴责,而应含有更大的含义。我们且把孩童看作是一个意象,那么,它可以喻指中唐的叛臣:安禄山、史思明、高力士、杨国中、安庆义、史朝义等,他们就像是唐皇朝的蛀虫,更像是打家劫舍的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如此分析,更让人深刻体会到当时的社会现实,从而体现出“史诗”的价值所在。如果这样分析还不够有说服力的话,且看“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这两句,将能进一步地证实以上的说法。从语义上看,杜甫是由于屋漏而盼望雨停。如果只是如此,我们就很难去理解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之心了。可见,此雨非彼雨。这雨也是一个隐喻,喻指当时的战乱,他盼望雨快点停,更盼望安史之乱快点平息。诗的末句“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点明了这一层意思。此屋非彼屋,此屋正是诗人所希望看到的太平盛世。整首诗所描述的环境始终处于风起云涌中,风怒号,云翻涌,雨未绝,这种环境描写起到一种象征作用,它象征了当时战乱、黑暗的社会现实。
教读《茅》这首诗时,只要给学生讲当时的社会背景便可引导他们用四层面分析法自觉地深入文本细致品味。。
这里有必要说一句,细读法虽好,但也不是欣赏诗歌的唯一方法,它只是比较适用于抒情诗,特别是较为短而意蕴丰富的抒情诗(现代派尤佳)。虽然我们不能用它去研读各种体裁的诗词,但通过四层面分析的教学,能培养学生自觉地深入文本研读的意识,捕捉诗文中的言外之意、暗示和联想,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其发散思维,从而提高学生文学的敏锐力。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渐渐提高了,学习能力也会相应增强了。正符合了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叁』 在傅雷家书二则的第二则中,细读第三段,体会文中为什么要讲扬子江,黄河,及中国诗歌

因为莱茵复河是罗曼罗兰的制故乡,而中国的黄河、长江却比莱茵河比莱茵的气势还要大,罗曼罗兰把自己比喻为莱茵河的钟声,唤醒黎明。傅雷希望儿子成为罗曼罗兰那样的人,成为中国的钟声,唤醒所有的人。
作为一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傅雷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借助儿子成功的机会,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傅雷激励儿子取得音乐上更大的成功,为祖国增光。
傅雷结合音乐院长对傅聪的评价,以及舅舅关于傅聪小时候的记忆,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议。 希望傅聪做新中国的钟声,把中国的古老文明传递到世界艺术殿堂的各个角落,并且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诗人灵魂的民族,因此音乐的表现力应该增加“气吞斗牛”的阳刚之气。

『肆』 细读太阳的话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是一首抒情诗,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赋予太阳人的语言与思想,展示了太阳渴望走进小屋,打开人们关闭的心灵,让人们享受亮光、温暖、花束、香气和露水,召唤人们敞开心扉迎接光明,促使人们树立起积极乐观的信念. 【太阳的话】中心思想是激发学生热爱太阳、热爱生活的情感。思想是劝那些思想封闭的人,打开思想,跟随共产党。
太阳的话》这首诗写于1942年1月14日,是艾青到延安以后写的一首诗,富有浪漫气息,是诗人的一首代言诗。艾青的一生是追求光明的一生,他的一些优秀的诗篇不是写太阳就是写火把或黎明。从我国的诗歌史来看,我国古代诗人更钟情歌咏月亮,歌咏它的柔和而明媚,纯洁而恬静。我们要感激艾青,他填补了诗歌创作的空白,他为我们歌咏了太阳的美、太阳的善和太阳的真,让我们认识到了太阳的重要。诗人写太阳是一种象征,一种代言,他代言的是民主政治,是能够给人类带来解放的民主政体。当年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政府为人民谋幸福,所以诗人用太阳来比喻它,来代言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政府的亲民思想。这首诗从表面看,难以理解的词句并不多,但含义深刻,不易读懂。教学中不要要求过高,学生只要能熟读,读出节奏和韵味,知道作者借太阳,象征光明、进步,表达了作者对进步、民主的新生活的向往就可以了。

『伍』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是那首诗

这句话出自《寻李白》,作者是著名诗人余光中。

原文如下: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而今,果然你失了踪,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东哭,向西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这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5)诗歌细读法扩展阅读:

作品鉴赏:

《寻李白》一诗选自余光中《隔水观音集》。余光中曾在《莲的联想诗集·后记》云:“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在这类诗中,整个民族的记忆,等于是在对镜自鉴,这样子的历史感,是现代诗人重认传统的途径之一。”

《寻李白》的外部结构自由而严谨,造句、建节与成篇都比较自由舒展,是所谓自由诗体,但是,第一节与第三节各为十四行,第二节与第四节各为十行,基本格式有如扩展了的古典诗歌中的隔句对,这样,在参差错落的自由之中就不乏整饬之趣了。

诗以李白的“失踪”始,在叙写诗人的痛饮狂歌与坎坷遭遇之后,复以李白的乘风归去终篇,反复回旋,始终围绕“寻”字曲折成章,而避免作直线式的叙述。

《寻李白》的开篇轰然而起,破空而来,拟人的“傲慢”与“羞愤”出人意外地加诸“靴子”和“手”之上,“至今还落在”与“人却不见了”似真似幻,不仅活画出李白傲岸不群的神采,而且有广阔的艺术时空供读者神游遐想。

诗的第二节关于李白及其作品的感人力量的描写,妙想奇情匪夷所思,在第三节“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的渲染和跌宕之后,第四节诗人更忽发奇想:“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民间盛传李白在采石矶长江中捉月而死的传说,而余光中的一阕“月光奏鸣曲”,为读者奏响的竟是一个想像飞腾的奇妙尾声。李白诗的想像如行空天马,超逸绝然,而余光中诗作丰富而具有创作性的想像,确实也颇有“太白遗风”。

余光中认为:“我敢断言,今曰许多以诗自命的三流散文,其淘汰率不会下于六十年代那些以诗为名的魔咒呓语。”《寻李白》的语言,密度高而弹性大,炼字炼句具有“新鲜”与“新奇”的美学效果。

如“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一句,虚实互转,伸缩自如,凝炼而繁富,它不仅生动地表现了杜诗的内容和风格的特色,与李白诗作了美的对照,同时又概括了安史之乱与以后的回纥入侵,时空阔大而包举众端。

『陆』 有哪些值得细读的诗歌

这本书能帮助你细读诗歌

中国诗歌有不可思议的活力

细读能上瘾的诗作

『柒』 《蜀相》这首诗颔联中的“自”、“空”用得好在哪里 诗人在颈联中赞诸葛亮的杰出才能有何作用 “出

1:一是感叹来碧草娇莺源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
2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3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