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诗句
❶ 六月初一年过半诗词
五月暮春天渐热,
一汪清泉润诗客。
劳苦大众民为天,
动摇军心国难安。
节日赞歌唱中华,
快速发展飞腾达。
乐享成果福无涯!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 张继 〔唐〕(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懿孙
❸ 明月几时有后一半诗句是什么
明月几时有后一半诗句是(把酒问青天。)
原文: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宋 苏轼
明月几时有专?把酒问青天。不属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❹ 清平乐别来春半古诗词演讲
清平乐
【南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注】砌下:即台阶下。
⑴春半:即半春,春天的一半。唐代柳宗元《柳州二日》诗中有句:“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别来春半:意思是,自分别以来,春天已过去一半,说明时光过得很快。
李煜词《清平乐·别来春半》
⑵柔:吕本二主词、吴本二主词、侯本二主词、《尊前集》、《全唐诗》、《词综》等本中均作“愁”。柔肠,原指温柔的心肠,此指绵软情怀。
⑶砌(qì)下:台阶下。砌,台阶。落梅:指白梅花,开放较晚。全句意思是,台阶下飘落的白梅花犹如雪片纷飞。
⑷拂了一身还满:指把满身的落梅拂去了又落了满身。
⑸雁来音信无凭:这句话是说鸿雁虽然来了,却没将书信传来。古代有凭借雁足传递书信的故事。《汉书·苏武传》中记载:“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故见雁就联想到了所思之人的音信。无凭:没有凭证,指没有书信。
⑹遥:远。归梦难成:指有家难回。
⑺恰如:《全唐诗》、《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等本中均作“却如”;毛本《尊前集》中作“怯如”。
⑻更行更远还生:更行更远,指行程越远。更,越。还生,还是生得很多。还,仍然,还是。
❺ 关于半的诗句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❻ 带有半的诗句
1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长恨歌》唐·白居易
2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长恨歌》唐·白居易
3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4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5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月夜 / 夜月》唐·刘方平
6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清·纳兰性德
7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唐·白居易
8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9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
10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除夜雪》宋·陆游
11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唐·张继
12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暮江吟》唐·白居易
13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行 / 琵琶引》唐·白居易
14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观书有感》宋·朱熹
15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约客》宋·赵师秀
16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17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赠花卿》唐·杜甫
18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
《三台·清明应制》宋·万俟咏
19
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
《三台·清明应制》宋·万俟咏
❼ 表示一半的诗句有哪些
表示一半的诗句有: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宋代:欧阳修《版阮郎归·南园春半踏权青时》
春半:春天过去了一半的时候。
译文:在南郊的园林中游春,和暖的春风中,时时听到马的嘶鸣。
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
--宋代:苏轼《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
半晕腮:半红的脸。
译文:两朵芙蓉渐渐地红起,像美人半红的脸一样,恋恋不舍地特地为开一次。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五代: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春半:春天已经过去一半
译文: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肠寸断。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
--宋代: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半烟半雨:一半的烟雾一半的雨滴
译文:一半的烟雾一半的雨滴呈现在那溪水桥旁,捕鱼老人喝醉酒睡着了也没有人前去叫唤一声更没有人去把他晃一晃。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
--宋代:王安石《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半:一半。
译文:百亩大的庭院有一半是青苔,门外沙子铺满了整条路,还有蜿蜒的小溪流。
❽ 七月半诗句
《中来元节过长寿庵感怀》
明代:李源之世
捣衣惊此月,乡梦起秋砧。
况值盂兰节,谁无寸草心。
金钱资佛曾,香钵趁禅林。
复想家堂荐,遥遥泪满襟。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施孤、盂兰盆节、斋孤、地官节或斋孤,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七月十四),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
《宫词 其一三○》
唐代:花蕊夫人徐氏
法云寺里中元节,又是官家诞降辰。
满殿香花争供养,内园先占得铺陈。
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慎终追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
❾ 带有“半”字的诗句
湖南长沙兵麓山抄有一半袭山亭, 为半云庵旧址。 据传原庵内有一烧火僧,曾作《半半诗》一首,对仗颇工、自然流畅,既写景,又抒景,为名山胜迹留下趣谈。清代学者李密庵也有首《半半歌》,一叫做《半半诗》,这首诗气韵贯通,文笔流畅,颂田园,写人伦,叙情趣,论时弊
半半歌——清.李密庵
看破浮生过半, 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 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 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 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 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 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 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 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 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 半想阎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 花开半吐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颠, 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 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 会占便宜只半。
❿ 七月半诗句
《中元节过长寿庵感怀》
明代:李之世
捣衣惊此月,乡梦起秋砧。专
况值盂兰节,谁无属寸草心。
金钱资佛曾,香钵趁禅林。
复想家堂荐,遥遥泪满襟。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施孤、盂兰盆节、斋孤、地官节或斋孤,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七月十四),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
《宫词 其一三○》
唐代:花蕊夫人徐氏
法云寺里中元节,又是官家诞降辰。
满殿香花争供养,内园先占得铺陈。
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慎终追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