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配画所见
1. 读读古诗,看看画面,想象《所见》描写的情景,把它写下来
【注释】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
欲:想要。
⑸
捕:捉。
⑹
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题解】
袁牧(1719~1798),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著有《小仓山房文集》与《随园诗话》等。“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朗诵指导】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
2. 古诗所见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古诗《所见》描述了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唱着歌儿,忽然又不唱,准备捕捉知了的专一刹那图画。属
原诗:
《所见》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释义: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2)古诗配画所见扩展阅读:
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诗人善于抓住事物瞬间的特点加以描写,反映人物独特的心理状态,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有动有静。
诗人先描绘了小牧童的动态:牧童骑牛唱歌,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描绘了小牧童的静态:想捕捉知了,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
这从动到静的改变,写得既俄然又天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至于下一步的动态,小牧童如何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领会、去遥想、去考虑。
3. 小学生古诗所见配画
q
4. 所见的诗配张画怎么画大人
《所见》是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本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5. 有关小学生古诗 所见 的配画
网络诗配画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CA%AB%C5%E4%BB%AD
6. 所见这首诗勾画了一幅什么图表现了,牧童的什么的画面
《所见》复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制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了作者偶然所见牧童骑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情趣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全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用语活泼自由、浅显明了。
所见
作者: 袁枚 (清代)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7. 帮我找几首古诗:《画》《所见》《村居》《宿新市徐公店》
画 王维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⑴版骑黄牛, 歌声振⑵林樾权⑶。 意欲⑷捕⑸鸣⑹蝉, 忽然闭口立。 村居⑴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8. 所见 古诗展现了一幅什么图
清代文学家袁枚的《所见》古诗中,展现了一幅小牧童由自由自在的大声歌唱,转为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这一充满童趣的生活图。
原诗:
《所见》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释义: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8)古诗配画所见扩展阅读:
袁枚辞官后侨居江宁,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
诗人采用白描的手法,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要形象有形象、要生动有生动。
袁枚在小树林里看到牧童骑着黄牛,高声唱着歌,突然听到有蝉的叫声,心生捕蝉的念头,于是瞬间停止了歌唱原地不动,静待时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只是为了引出牧童捕蝉的渲染铺垫。
这首诗的重点在于牧童捕蝉的举动。牧童捕蝉的举动有三个亮点:果断、有计划、能执行。从“忽然”二字可以看出。牧童原来是骑着黄牛唱着歌,这是一种乡间无忧的快乐。然而,蝉鸣声的出现打断了牧童的自娱自乐。牧童没有犹豫,当机立断选择了捕蝉。
牧童这次虽然是意外遇听到蝉鸣,但牧童的捕蝉举动并非随缘随性的。牧童经过思考分析,歌声和动作都有可能惊动鸣蝉。所谓“打草惊蛇”。因此,经过短暂而深入的思考,牧童作出了行动计划,停止唱歌,停止活动,以静待时机,力图将鸣蝉一举拿下。
9. 舟夜书所见古诗配画
《舟夜书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细致的观察,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河上夜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兴奋之情。
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孤光①一点萤。微微风簇②浪,散作满河星。
10. 夜书所见古诗配画
有的,看我简介 进去之后你自己去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