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词句 » 诗歌集序言

诗歌集序言

发布时间: 2020-12-19 00:33:23

① 可以给我几篇为诗集写的前言的范文吗好点的。。。拜托~~~~

席慕容《河流之歌》前言
代序
此刻的心情
席慕容
从十四岁开始正式学画,这么多年了,遇到有自己特别喜欢的作品,还是会留起来,舍不得卖掉。从台北到布鲁塞尔、从慕尼黑再回到石门,一捆一捆的画布跟着我搬来搬去,怎样也舍不得丢掉,因为心里知道,那样的作品在往后的日子里是再也画不出来的了。
因为,正如同人类的成长一样,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面貌,过了这个阶段,再要往回走就是强求了。
所以,在今夜,虽然窗外依旧是潮湿而芬芳的院落,灯下依然有几张唱片、几张稿纸,可是,而对着《无怨的青春》的初稿,我深深地觉得,世间有些事物是不会再回来的了。就好像一颗离我越来越远的星辰,眼看它逐渐变小、变暗、变冷,终于在一个我绝对无法触及的距离里消失,而我站在黑暗的夜里,对一切都无能为力。
心里是有一点悲伤和怅惘的,但是也同样含着感谢,感谢的是:藉着它曾经发过的光和热,让我写出了一些自己也很喜欢的诗句,使我在每次回顾的时候,仍然可以信它、爱它和怀想它。
所以在《七里香》和《无怨的青春》里,我参差地放进了我十几到三十几岁的作品,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作品有着相仿佛的面貌,一方面也是为了我自己的一种纪念,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一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如果只把这些诗当成是一种记录,那么,诗里当然有我,可是,如果大家肯把这些诗当成是一件艺术品的话,那么,诗里就不应该是只有我而已了。
在现实生活里,我是一个幸运的女子,因为有深爱着我的人的支持,我才能如此恣意地成长,想画就画,想写就写,做着对一个妇人来说是极为奢侈的事。我要承认,在今生,我已经得到了我所一直盼望着的那种绝对的爱情,上苍一切的安排原来都有深意,我愿意沿着即定的轨迹走下去,知恩并且感激。
我会好好地去生活,好好地把握住每一个时刻,对所有的一切都不再强求。
当然,诗仍然是要写下去,只是,在明天,我会写些什么,或者我将要怎样写,就完全不是此刻的我可以预知的了。
生命的迷人之处,亲爱的朋友啊!不也就都在这些地方了吗?

《废名诗集》前言
在现代文坛上,废名是一位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立精神的作家、学者。其一生以1949年为界,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以文学创作为主,兼及诗学、佛学研究。主要有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枣》、《桃园》,长篇小说《桥》、《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诗论《谈新诗》,佛学专著《阿赖耶识论》等。后期除少量创作外,主要从事学术研究,著有《古代的人民文艺——〈诗经〉讲稿》、《杜诗讲稿》、《跟青年谈鲁迅》、《鲁迅研究》、《美学讲义》、《新民歌讲稿》等。

废名以其风格特异的小说名世,但从本质上讲,他乃是一位诗人。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周作人就曾说过:“废名君是诗人,虽然是做着小说。”(《〈桃园〉跋》,《桃园》上海开明书店1928年版)三十年代鹤西(程侃声)也说废名“到底还是诗人”。(《读〈桥〉与〈莫须有先生传〉》,《文学杂志》1937年8月1日第1卷第4期)废名是以新诗人的姿态步入文坛的,他最初发表的文学作品即是诗。他将诗的特质熔入小说创作之中,多用唐人写绝句的手法,构筑一方远离尘嚣、如诗如画的乡村世界,展现一种充满诗意的人生形式。语言简练,意境浓郁,富有田园风味和牧歌情调。他的小说不仅影响了沈从文等作家的创作,而且对卞之琳等诗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37年,孟实(朱光潜)就及时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他在为《桥》所写的一篇书评中说《桥》“对于卞之琳一派新诗的影响似很显著,虽然他们自己也许不承认”。(《桥》,《文学杂志》1937年7月1日第1卷第3期)晚年的卞之琳承认自己主要是从废名的小说里“得到读诗的艺术享受”。(《〈冯文炳选集〉序》,《新文学史料》1984年第2期)卞之琳三十年代中后期的诗歌在观念化写作方式等方面,与废名小说确实存在着某些相通之处。

废名生前公开发表的诗作不多(近50首),可他写的诗却并不算少。1931年10月17日,他曾在《〈天马〉诗集》一文中说过:“我于今年三月成诗集曰《天马》,计诗八十首……今年五月成《镜》,计诗四十首。”1958年1月16日,他在《谈谈新诗》中写道:“我从前也是写过新诗的,在1930年写得很不少,足足有二百首……”1949年以后,他用新民歌体创作了《歌颂篇三百首》,在报刊上发表过《工作中依靠共产党》、《迎新词》、《欢迎志愿军归国》等数首诗。由此可知,废名至少有诗作500首。这些诗歌除部分散佚者外,多数以手稿形式存留下来。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废名重视自己的诗歌,远胜于其小说。他讲新诗,专门介绍过自己的诗歌创作。他将自己的诗歌与卞之琳、林庚、冯至等诗人相比,一面承认他们写得好,“我是万不能及的”;一面又很自信地说:“我的诗也有他们所不能及的地方,即我的诗是天然的,是偶然的,是整个的不是零星的,不写而还是诗的,他们则是诗人写诗,以诗为事业,正如我写小说。”“我的诗太没有世间的色与香了,这是世人说它难懂之故。若就诗的完全性说,任何人的诗都不及它。”(《新诗讲义——关于我自己的一章》,天津《民国日报·文艺》1948年4月5日第120期)关于废名的诗歌成就,向来是见仁见智,评说不一。卞之琳虽然承认废名“应算诗人”,但他对废名的诗评价不高,说“他的分行新诗里,也自有些吉光片羽,思路难辨,层次欠明。他的诗,语言上古今甚至中外杂陈,未能化古化欧,多数佶屈聱牙,读来不顺,更少作为诗,尽管是自由诗,所应有的节奏感和旋律感”。(《〈冯文炳选集〉序》,《新文学史料》1984年第2期)台湾诗人痖弦则坚称:“废名的诗即使以今天最‘前卫’的眼光来披阅,仍是第一流的,仍是最‘现代的’。”(《禅趣诗人废名》,《中国新诗研究》,台湾洪范书店1982年版)

废名的诗歌创作起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终于五十年代末。总的来讲,二十年代的创作,如《冬夜》《小孩》《磨面的孩子》《洋车夫的儿子》等,偏向于写实,比较容易读懂。三十年代转向现代派,诗思生涩,禅味甚浓,最难理解。抗战以后,诗风稍趋闪露,如《鸡鸣》《人类》《真理》《人生》等。五十年代的诗作,则近于民歌体,内容清楚明白,无需解读。因此,要解读的是其三十年代的诗歌。这类诗歌代表着废名诗歌创作的最高艺术成就,在中国现代派诗歌中可谓独树一帜。1947年,黄伯思曾指出:“我所有兴趣的还是废名在中国新诗上的功绩,他开辟了一条新路……这是中国新诗近于禅的一路。”(《关于废名》,《文艺春秋副刊》1947年3月15日第1卷第3期)

废名的诗歌一如其小说,有的特别是三十年代的作品的确相当难懂。早在1936年,刘半农就说过:“废名即冯文炳,有短诗数首,无一首可解。”(《刘半农日记(1936年1月6日)》,《新文学史料》1991年第1期)过了半个世纪,艾青也说废名的诗“更难于捉摸”。(《中国新诗六十年》,《艾青谈诗》,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废名的诗难懂,是指其诗懂之不易,要弄懂须花些功夫才行,并非说他的诗如有字天书,根本就不可解,无法懂。而一旦懂得,则会发现许多新奇的东西,令人惊叹,耐人回味。诚如朱光潜所言:“废名先生的诗不容易懂,但是懂得之后,你也许要惊叹它真好。有些诗可以从文字本身去了解,有些诗非先了解作者不可。废名先生富敏感而好苦思,有禅家与道人的风味。他的诗有一个深玄的背景,难懂的是这背景……无疑地,废名所走的是一条窄路,但是每人都各走各的窄路,结果必有许多新奇的发见。最怕的是大家都走上同一条窄路。”(《编辑后记》,《文学杂志》1937年6月1日第1卷第2期)废名曾说:“大凡想像丰富的诗人,其诗无有不晦涩的,而亦必有解人。”(《讲一句诗》,北平《平明日报·星期艺文》1947年1月12日第3期)这话虽然是针对李商隐及其诗歌而言的,但也可以看作是废名的夫子自道。

从现有资料来看,废名自编过三本诗集。第一本为《天马》,第二本为《镜》,第三本系前两本之合集,较原来删去了几首诗,亦题名为《天马》。这三本诗集,都未曾出版过。如今,《镜》稿已发现,而两本《天马》仍下落不明。同为苦雨斋弟子的沈启无(开元),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曾辑有《水边》和《招隐集》两本书,内中收有废名的部分诗歌。《水边》1944年1月由北平新民印书馆印行,共收诗33首。全书分前后两部。前部题曰“飞尘”,计3辑,收废名诗16首。后部题曰“露”,所收的是开元自己的诗。《招隐集》1945年5月由汉口大楚报社出版,系废名的诗文合集,其中收诗15首。平心而论,沈启无本着友情编辑这两本书,不能说毫无意义和价值,但是他对废名的诗删改较多,则有损废名诗作的原貌。1985年,冯健男应人民文学出版社之邀,编辑出版《冯文炳选集》,第二辑选编废名诗歌28首,大多是据作者手稿排印的。1999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中国诗歌库》,周良沛选编,其中第三集列有“废名卷”,共收诗40题53首。这是目前搜罗废名诗作最多的一个集子。编者虽然花了大量工夫“尽量求全”,但因资料阙如,结果还是“集漏”了不少。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诗集,共汇编废名1922年至1948年间的诗歌95题108首,其中旧体诗、译诗各两首。集中所收诗歌,凡未公开发表的,一律按废名哲嗣冯思纯先生提供之手稿排印;已公开发表的,则主要以原刊本为依据。为便于读者了解、理解废名的诗学观和诗歌创作,特选《新诗问答》、《新诗应该是自由诗》、《已往的诗文学与新诗》、《新诗讲义——关于我自己的一章》等7篇文章列为附录。原打算将废名1949年以后的诗歌一并编入本集,经反复考量,愚意以为还是不收的好。废名在1949年之前的诗歌,如本集有所遗漏,俟日后再版时补入。

《七月诗集》前言
二○○二年七月,一株深山里孤独而高傲的野蕉给了我激情,让我无意中走进了诗的神圣殿堂。三年来,在诗的海洋里畅游,我领略了天街小酌醉意后的无拘、城郊春花玫瑰的芬芳和深谷幽兰的孤傲与高洁……
百余首小诗,是七月火热般激情的释放,是空灵龙蛇的飞舞,也是心泉真情轻涌。写诗的感觉是美妙的,它可以让孤独寂寞的内心世界慢慢变得丰富、自信起来,让你忘却尘世的烦恼和忧愁。因为,从中你能得到美的享受、人类最高级的快乐!
拥有薄薄的这本诗集是我三十六年人生旅途最大的收获。忘不了,是深山野蕉和故居娇燕给了我创作的激情与灵感,忘不了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的空灵和美好,也忘不了脚踏城砖时的那份雄壮与苍凉。
也许,薄薄的这本诗集会静静地在茫茫人海中消失,最终没有一首会成为不朽的篇章、千秋诗行,但我的心依然会和它们一起自由而高傲地飞翔!
尹进华
二○○五年十月于宣恩

② 求诗集序言

诗序

按:今年 月,我们小组作了本诗集,本人不才,受众小组成员之托,不辞孟浪,为诗会作序。为人所迫,浅陋之处,贻笑于方家也。

欲题诗会,故友新朋。湘妃临水,楚客飘蓬,笔底龙蛇,纸上奇峰。或来燕山北,或来吴江东,大泽三山断,长川一水通。绿鬓入草阁,青衫列古风,云扬悲泪竹,日丽看江枫。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杨柳雨,芳池芰荷风。短歌声里,描平渚几行雪雁;长琴绝处,写远山一道孤鸿。揽杯煮酒,壶中天地乾坤外;扶醉沉吟,梦里声名旦暮中。诗横万里,西岭八千之路;赋洗千河,巫山十二之峰。书断秋闺,时惊塞下之鸟;词醒枕簟,遗恨翠微之蛩。铮琮汉佩,冷冷函关之月;寂寞秦筝,萧萧易水之风。沉雷旷野,声振淮浦之北;夜月平原,清辉楚云之东。阮郎观棋,枰欹清虚之石;和靖放鹤,唳扬大夫之松。弄玉箫里,三啭而成杜宇;萧史笛上,一曲乃曰乘龙。清清浩浩,人称避暑之殿;恻恻凄凄,谁歌广寒之宫?书生意气,匣鸣三尺之剑;壮士高歌,腰悬六钧之弓。休言庙堂紫衣客,且题田舍白头翁,人云九派音书绝,我道三吴语笑同。星移地北,手著百行之句;斗转天南,气吞万丈之虹。
十分忻然,有请听草之阁;不亦快哉,奉茶清韵之风。
序终。

好了,你加分吧

③ 诗集的前言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灵光,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古今中外的诗人们,以其生花的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歌,经过时间的磨砺,这些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别、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扣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双重享受和熏陶。
诗歌作为一种文字的存在形式,它有自己存在的意义。文字存在是由于生活中需要记录一些事情,表述一些心情,人对于文的要求无非就是在记事和抒情。我们说的议论其实就是在记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也是一种抒情。所以诗歌的存在也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记事,一个是抒情。记事诗歌有长篇的《荷马史诗》,而抒情诗歌几乎比比皆是。以后也许会出来一种议论诗歌,是记事和抒情的结合。诗歌有别于记叙文和散文,它有着自己的简约和美感,诗歌也是有水感的,诗歌中的省略,就是歌中的水分。是记叙文和散文赶不上的。记叙文和散文中有着大量的铺陈,详细描写,精细的文字,在诗歌中则用了省略和大量的移位的奇特想象来表述出来。就文字的数量来说,记叙文和散文优于诗歌,但诗歌中的意境高于记叙文和散文,因为诗歌中大量省略的存在使人的想象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比如《光明》中有这么一句那云托起我们的诗行,行走在,行走在山的一侧,忽然落下,雨来了,你我回到了家。这里的忽然落下省略了主语,那么主语可以是我们忽然落下,也可以是云忽然落下。这就有了几个意境,我们落下就回到了家。而云落下,雨就来了。还有诗行落下,就写成了最美的诗句。所以说诗是简洁的散文,它们的意境有些相像。再比如在记事诗歌中的想象力也是存在的
人生的质量需要不断熔铸,人生的境界需要不断拓展。而阅读诗歌、体味诗歌,对于提升人生的质量、丰富人生的内涵,无疑具有不可言喻的意义。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若干首优秀的诗歌,不仅可以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而且还能获得某种深刻的人生启示和积极的人生借鉴。优秀的诗歌,沉淀着人类灵魂深处承载的苦难与欢乐、幻灭与梦想、挫折与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结构中永恒的尊严和美丽,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执着意念和高尚情怀。阅读优秀的诗歌,可以使我们在领略诗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的同时,感同身受,体会诗人所阐扬的人生与社会哲理,获取在困境中生存的力量和与丑恶相抗争的勇气,从而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在今后的人生征途中高扬理想的旗幡,跨越道道人生障碍,朝着理想完美的人生迅疾迈进。
诗歌作为一种文字的存在形式,它有自己存在的意义。文字存在是由于生活中需要记录一些事情,表述一些心情,人对于文的要求无非就是在记事和抒情。我们说的议论其实就是在记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也是一种抒情。所以诗歌的存在也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记事,一个是抒情。记事诗歌有长篇的《荷马史诗》,而抒情诗歌几乎比比皆是。以后也许会出来一种议论诗歌,是记事和抒情的结合。诗歌有别于记叙文和散文,它有着自己的简约和美感,诗歌也是有水感的,诗歌中的省略,就是歌中的水分。是记叙文和散文赶不上的。记叙文和散文中有着大量的铺陈,详细描写,精细的文字,在诗歌中则用了省略和大量的移位的奇特想象来表述出来。就文字的数量来说,记叙文和散文优于诗歌,但诗歌中的意境高于记叙文和散文,因为诗歌中大量省略的存在使人的想象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比如《光明》中有这么一句那云托起我们的诗行,行走在,行走在山的一侧,忽然落下,雨来了,你我回到了家。这里的忽然落下省略了主语,那么主语可以是我们忽然落下,也
可以是云忽然落下。这就有了几个意境,我们落下就回到了家。而云落下,雨就来了。还有诗行落下,就写成了最美的诗句。所以说诗是简洁的散文,它们的意境有些相像。再比如在记事诗歌中的想象力也是存在的

④ 小学生诗集的前言

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常在我们耳边回响。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诗的世界。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⑤ 诗集的序言怎么写

看你是写给谁的,什么诗集了。
给自己写的话,一般写写作动机缘由,意在表现什么;给别人写的话,一般写受谁谁所托,他的诗给你什么感觉,结合他的生平他的旨趣和意境是什么
古诗集的话,文言文好些,现代诗集话说的有文采就成了。最好和诗集内容感觉相同。

举例:
1、以下这个是古韵类的给自己小组写的序言(兰亭集序也可以参考):
按:今年 月,我们小组作了本诗集,本人不才,受众小组成员之托,不辞孟浪,为诗会作序。为人所迫,浅陋之处,贻笑于方家也。
欲题诗会,故友新朋。湘妃临水,楚客飘蓬,笔底龙蛇,纸上奇峰。或来燕山北,或来吴江东,大泽三山断,长川一水通。绿鬓入草阁,青衫列古风,云扬悲泪竹,日丽看江枫。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杨柳雨,芳池芰荷风。短歌声里,描平渚几行雪雁;长琴绝处,写远山一道孤鸿。揽杯煮酒,壶中天地乾坤外;扶醉沉吟,梦里声名旦暮中。诗横万里,西岭八千之路;赋洗千河,巫山十二之峰。书断秋闺,时惊塞下之鸟;词醒枕簟,遗恨翠微之蛩。铮琮汉佩,冷冷函关之月;寂寞秦筝,萧萧易水之风。沉雷旷野,声振淮浦之北;夜月平原,清辉楚云之东。阮郎观棋,枰欹清虚之石;和靖放鹤,唳扬大夫之松。弄玉箫里,三啭而成杜宇;萧史笛上,一曲乃曰乘龙。清清浩浩,人称避暑之殿;恻恻凄凄,谁歌广寒之宫?书生意气,匣鸣三尺之剑;壮士高歌,腰悬六钧之弓。休言庙堂紫衣客,且题田舍白头翁,人云九派音书绝,我道三吴语笑同。星移地北,手著百行之句;斗转天南,气吞万丈之虹。
十分忻然,有请听草之阁;不亦快哉,奉茶清韵之风。
序终。
2、这个是给别人写的现代序言,个人感觉不错,可以参考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84a6b0100arqy.html

⑥ 古诗集前言

在这次旅行中,你将尽情的漫游。生活有多么广阔,古诗的世界有多么广阔。诗,是唐朝的一株柳,摇荡在古风河畔;诗,是宋时的一尾鱼,游弋于清澈柔波;诗,是元时的一首曲,传颂在天山草原;诗,是明时的一股风,悠扬在深深胡同;诗,是清时的浣纱女,在河边唱着绝代的歌。
华夏五千年,二十四史间,人才辈出惊世绝,诸子百家齐争鸣。不必说夏时的古老传说,不必说商代的甲骨铭文,光是古代的著作文化就足以让我们骄傲良多,铭表、词赋、杂说、诗歌……在这万古奇妍中,唯有诗歌是万古不倒的青松,是万千瑰丽的亮点,长存于世,永不消逝……
千百年来,我们一直在传诵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知君”,被那朋友间诚挚的关怀深深感动;吟唱着“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为那至爱真情而热泪盈眶。更有那浸着桃花潭水的酒情,令远行的朋友热泪沾巾;面对楼高危栏的关切,令多少愁男怨女彻夜难眠。这一句句诗,一幅幅画历久弥新,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始于《诗经》,历唐风宋雨的濡染,经元曲明戏的扩张,千里万里,千年万年,生出多少流韵生香的诗文?没人能数得清,说得明。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诗文,我们被它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丰富的哲理所深深震撼。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我们的情操,增强我们的修养,丰富我们的思想。
为了便于中学生朋友更好地领悟必背古诗文的意境、思想、内涵,我们除了对“课标”指定篇目和人教版七至九年级教材指定“课外背诵古诗词”作以翻译、介绍外,还对其作了精辟的赏析。这是本书的亮点之一。相信你读了它,一定会感觉与众不同,受益更多。除此之外,我们依据“课标”精神和中考实际,精心设计了赏析类思考题。它实用性强,对于我们加深对诗文工团的理解以及应对考试,都是大有裨益的。此乃本书亮点之二。为了扩大朋友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文史知识,我们还适当地选编了一些“资料链接”短文。相信朋友们一定会喜欢它。此乃本书亮点之三。
胭脂红散着鲜艳的色,招示明媚的美;
碧螺春沁着迷人的香,透着醉人的绿。
谁人不爱那胭脂红?谁人不爱那碧螺春?让我们一起到本书中去找那胭脂红,寻那碧螺春吧!

我还有故事集一起发给你吧

古诗中的花鸟鱼虫
带“花”的诗句
一,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一,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赏析: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诗人送友人远行,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可见两人友情的深厚。全诗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
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渔歌子》
赏析: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 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 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 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 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 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 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又,旧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张氏《渔歌子》词共五首,分咏西塞山、 钓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渔钓之乐,其地都不在湖州。当依陆游 《入蜀记》所说,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矶:“矶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渔父 辞》所谓‘西塞山前白鹭风’者。”苏轼谪居黄州时,曾游其地,有云:“元 真语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加其语以《浣溪沙》歌之。”(徐俯《鹧鸪天》 词跋,见《乐府雅词》卷中)苏轼《浣溪沙》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 外片帆微。”散花洲即在长江之中,与西塞山相对。徐俯《鹧鸪天》词:“西 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镢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亦以西塞山在长江边。
三,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赏析:《钱塘湖春行》生动的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带“鸟”的诗句
五,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四首》
赏析:公元七六二年,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翌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年,严武还镇成都。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兴到笔随,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
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诗的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上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在天气不好时见不到,只有空气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可见。用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近在目前。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下句再写向门外一瞥,可以见到停泊在江岸边的船只。江船本是常见的,但“万里船”三字却意味深长。因为它们来自“东吴”。当人们想到这些船只行将开行,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时,就会觉得很不平常。因为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阻绝,船只是不能畅行万里的。而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也可“青春作伴好还乡”了,怎不叫人喜上心头呢?“万里船”与“千秋雪”相对,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何等开阔!
全诗看起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而一以贯之,使其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正是诗人的内在情感。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四句景语就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
六,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赏析:颔联“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主要描写射猎时的情景。这里,“草枯”、“雪尽”在绘景的同时,给我们传达出了冬末春初的季节信息;“鹰眼疾”、“马蹄轻”正面写战马、猎鹰狩猎时的动作体态,并未直接描绘将军的神情,但"疾"、“快”却是将军内心的感觉,从而准确地从侧面渲染出了将军驾鹰纵马追逐猎物时身势的灵巧敏捷和斗志的昂扬旺盛。

七,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歌子》
赏析: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
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
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
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
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
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
八,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赏析: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鸟惊,当然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变化,亦可想见。
绘“虫”的诗句
九,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赏析: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

十,今夜不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月夜》
赏析: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诗入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因此。这两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没有长期乡村生活经验的入。固然说不出;便是生活在乡村,也并非人人都说得出来。今夜虫鸣,究竟是第一回还是第几回,谁去注意它,这须得有心人。还应该有一颗诗心。一个“新”字,饱含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说清新,又有欣悦之意。

诗中说“春气暖”自“今夜”始,表明对节候变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语洋溢着自得之情。写隔窗听到虫声,用“透”。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窗纱的绿色,夜晚是看不出的。这绿意来自诗人内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们就可以明白:诗人之所以不描写作为春天表征的鲜明的外在景观。而是借助深夜景色气氛来烘托诗的意境,就是因为这诗得之于诗人的内心。诗人是以一颗纯净的心灵体察自然界的细微变化的。诗的前二句写景物,不着一丝春的色彩.却暗中关合春意,颇具蕴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气暖”。结句的“虫声”,“绿窗纱”互为映发。于是春意俱足。但这声与色,仍从“意”(感觉)中来。诗人并非唯从“虫声”才知道春气已暖,“春气暖”是诗人对“今夜”的细微感觉,而“虫声”只是与其感觉冥合的一个物候。因此,诗的意蕴是深厚的。构思的新颖别致,决定于感受的独特。
十一,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清•朱景素《樵夫词》
赏析:无意之间身上带着几朵花(应该是樵夫走在山上时,有花飘落在他的身上),居然把蝴蝶都带了下来(花香,蝴蝶闻香而落在樵夫肩膀的花上,被他用肩膀“挑”了下来)。
十二,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莹。
——唐•杜牧《秋夕》
赏析: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第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又有什么用呢?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相传汉成帝妃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失宠后住在长信宫,写了一首《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说未必可信,但后来诗词中出现团扇、秋扇,便常常和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了。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的《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都是如此。杜牧这首诗中的“轻罗小扇”,也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绘“鱼”的诗句
十三,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送张丞相》
赏析: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述怀诗,写得很委婉。在唐代,门阀制度是很森严的,一般的知识分子很难得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要想在政治上寻找出路,知识分子须向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求助,写些诗文呈送上去,希望得到赏识,引荐提拔。公元733年,孟浩然西游长安,时值张九龄出任朝廷丞相,便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希望他给予帮助。但由于诗人顾虑多、爱面子,想做官又不肯直说,所以只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这种苦闷的心情,是不难领会的。

十四,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宋•范仲淹《江上渔者》
赏析: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十五,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歌子》
赏析: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 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 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 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 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 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 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又,旧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张氏《渔歌子》词共五首,分咏西塞山、 钓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渔钓之乐,其地都不在湖州。
十六,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

我还有故事集一起发给你吧

⑦ 自己创作的诗集如何写序言和后记

w我四年级就要写诗集了,我也不会写

⑧ 关于童年的诗歌集的的序言。。。快急急急。。。

我有一个梦与你一样
那是童年的流浪
我有一个恋与你一样版
那是童年权的阳光
我有一个回忆与你一样
歌谣图画伴我成长
我有一个秘密与你一样
我不告诉你

序言

今逢盛世,百花齐放,
懵懂少年,自立坚强,
童歌之美,沧海流芳,
歌颂春天,抒发理想,
诗经典籍,朗朗传唱,
今集童歌,精选留藏,
华夏未来,民族自强,
儿童励志,国家希望。

⑨ 古诗集的前言

每件事物都是一首诗,每个人都是诗人
诗是一种很有魅力的东西,有的时候,只要内看一容次,便永身难忘。。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⑩ 诗集的序言怎么写,打出来

序言又称序,通常用来说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写作经过。也有他人代写的,多用来介绍和评论本书内容。常见的有作者序、非作者序言和译者序三种。
作者序是由作者个人撰写的序言,一般用以说明编写该书的意图,意义,主要内容,全书重点及特点,读者对象,有关编写过程及情况,编排及体例,适用范围,对读者阅读的建议,再版书的修订情况说明,介绍协助编写的人员及致谢等。它的标题一般用“序言”或“序”,比较简单的作者序有时也用“前言”。当另有非作者撰写的序言时,为区别起见,,可用“前言”,“自序”或“作者序”等。翻译书的原作者专为中译本撰写的序言,标题用“中译本序”。作者序一般排在目录之前,如果其内容与正文直接连贯的,也可排在目录之后。
非作者序言是由作者邀请知名专家或组织编写本书的单位所写的序言,内容一般为推荐作品,对作品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介绍作者或书中内容涉及的人物和事情。它的标题用“序”或“序言”,文后署撰写人姓名。非作者序一般都排在目录及作者前言之前,.如果是为丛书写的序,也排在丛书序之前.。
译者序一般着重说明翻译意图,有的也包括翻译过程中的某些事务性说明,一般以“译者序”为标题,内容比较简单的也可以“译者前言”或“译者的话”为标题,一般排在目录之前。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