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词句 » 浣溪古诗苏轼

浣溪古诗苏轼

发布时间: 2021-01-17 13:31:47

Ⅰ 苏轼《浣溪纱》

苏轼《浣溪纱》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Ⅱ 苏轼的《浣溪沙》的全文翻译。

翻译如下:

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松间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布谷鸟在潇潇细雨中啼叫。

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年少时光呢?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启人心智。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2)浣溪古诗苏轼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苏轼步入仕途之日,正值王安石变法之时。朝廷上革新派和守旧派两军对峙,斗争激烈。苏轼站在守旧派的立场上,多次上书神宗,表明自己的反对态度,并请求尽快制止变法。

请求未果,于是希望离开政治斗争的旋涡,故上书请求外任。获准后,先任杭州通判,三年后,又到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在此期间,苏轼针对新法推行中出现的问题,写了一些讥讽新法的诗文,引起了一些人的嫉恨。任湖州知州后不久,乌台诗案便发生了。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黄州团练副使一职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Ⅲ 苏轼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全诗

浣溪沙
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1.媚晴滩:装饰晴滩。晴滩指南山附近的十里滩。2.清洛:清澈的洛河。3.雪沫乳花:煎茶的水面浮现的泡沫。4.蓼茸:蓼菜的嫩芽。5.试春盘:旧俗立春日馈赠亲友,以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谓“春盘”。因时近立春,故此云“试”。
风斜细雨,瑟瑟寒侵,天气好似小寒时节。南山附近的十里滩,雨过天晴,柳树装饰着河滩,风光宜人。洛水注入淮河,水势盛大,畅通无阻。
在野外饮茶进餐,乳白色的香茶配上翡翠般的春蔬,十分爽口。这清新欢娱的生活,真是人生的一种快乐啊。
这首纪游词,是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在赴汝州(今河南汝县)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词的上片写沿途景观。第一句写清晨,风斜雨细,瑟瑟寒侵,这残冬腊月是很难耐的,可是东坡却只以“作晓寒”三字出之,表现了一种不大在乎的态度。
第二句写向午的景物:雨脚渐收,烟云淡荡,河滩疏柳,尽沐晴晖。一个“媚”字,极富动感地传出作者喜悦的心声。作者从曳于淡云晴日中的疏柳,觉察到萌发中的春潮。于残冬岁暮之中把握住物象的新机,这正是东坡逸怀浩气的表现,是他精神境界上度越恒流之处。“入淮”句寄兴遥深,一结甚远。句中的“清洛”,即“洛涧”,发源于合肥,北流至怀远合于淮水,地距泗州(宋治临淮)不近,非目力能及。词中提到清洛,是以虚摹的笔法,眼前的淮水联想到上游的清碧的洛涧,当它汇入浊淮以后,就变得浑浑沌沌一片浩茫了。
下片转写作者游览时的清茶野餐及欢快心情。一起两句,作者抓住了两件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描写: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两相映托,便有浓郁的节日气氛和诱人的力量。“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泡。以雪、乳形容茶色之白,既是比喻,又是夸张,形象鲜明。午盏,指午茶。此句可说是对宋人茶道的形象描绘。“蓼茸蒿笋”,即蓼芽与蒿茎,这是立春的应时节物。旧俗立春时馈送亲友以鲜嫩春菜和水果、饼铒等,称“春盘”。
此二句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地写出了茶叶和鲜菜的鲜美色泽,使读者从中体味到词人品茗尝鲜时的喜悦和畅适。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一个具有哲理性的命题,用词的结尾,却自然浑成,有照彻全篇之妙趣,为全篇增添了欢乐情调和诗味、理趣。

Ⅳ 《浣溪沙》诗句

<<浣溪沙>>

-- 浣溪沙 二首

浣溪沙

独立残阳浴紫衿,
细毫茧纸覆霜吟.
冷风冰透算如今.

敲碎玉簪宜梦寻,
分开愁字与谁禁.
清秋难和寂寥心.

浣溪沙

一病难堪只掩门,
尝怀柳岸燕莺晨.
溪边石上戏鱼真.

又见春浓萍叶绿,
正值风暖杏花芬.
暗将小影度流云.

赏析:

说到《浣溪纱》一词,便不能不说到“浣纱溪”。浣纱溪有二:一在浙江青田长寿峰。《青田县志》载:相传谢灵运入此溪,见二女浣纱,嘲曰:“我是谢康乐,一箭射双鹤,试问浣纱女,箭从何处落?”二女答曰:“我是溪中鲫,暂出溪头食,食罢又还潭,云踪何处觅。”遂不见。此传说如见《舆地志》。其二若耶溪又名浣纱溪,相传春秋时美女西施曾浣纱于此。遂有了词牌《浣沙溪》或作《浣溪沙》,《浣溪纱》即由此而来。《浣溪沙》为唐朝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后人臆测,杜甫杜少陵多首诗作出现“浣花溪”,兴许源于此。

《浣溪沙》四十二字,双调,平韵。别名:《减字浣溪沙》《浣沙溪》《小庭花》《满园春》《试香罗》《广寒枝》《庆双椿》《玩丹砂》《玩溪纱》《怨啼鹃》等。四、五两句常对仗。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用者不多。共有四体,分别引录如下;
正体,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注:首句可以用“仄仄仄平平仄平”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变体(一) 平韵。首句变“仄仄平平平仄仄”余同正体。
《浣溪沙》五代·薛昭蕴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变体(二)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浣溪沙》南唐·李煜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变体 (三)《摊破浣溪沙》

四十八字,双调,平韵。又名《山花子》《添字浣溪沙》《南唐浣溪沙》《感恩多令》等。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摊破浣溪沙》南唐·李璟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还与韶光共憔悴”用了拗句仄仄平平仄平仄,但一般都用仄仄平平平仄仄。)

对照词谱,系按照正体用新韵所填,但“寻”字出律。用韵工整。两首词分别写了秋与春的两种不同心绪。第一首从茕然的“独立残阳”写起,写到了用细毫茧纸诉说愁闷。细毫:笔中硬毫、软毫、兼毫之小号者;茧纸:书画用纸。相传以蚕茧为原料制成。亦有谓此泛指纸质坚韧名贵者,为我国早期较普遍的用纸之一。《法书要录》载,东晋王羲之书《兰亭序》即用此纸。北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兰亭》茧纸入昭陵。”此句间过度稍显快了点。接着用“冷风冰透算如今”的回忆对比来作为上片的结句。下片还是心理诉说,将上片的意延续了下来。乃过片没有处理好的缘故,没有造成转的条件,以至章法不甚明了。有损诗脉。另外要求四五句对仗,本词对仗不够严谨。

第二首乃佳作也,从开始得病掩门,到赏春戏鱼,写的景色极为传神。,过片采用的是上起下续的手法,用“又见”二字作为明显衔接过度,很自然的承接了上片的景色描写,又自成层次,引读者又上阶梯。果然,巧妙的转到春浓风暖处,用一句有弹性值得回味的“暗将小影度流云”来结尾。春浓风暖了,为什么还要“暗”呢,流云是漂泊无定的意思,莫非作者心与人有其他考虑吗?另人生出多种遐想,在深邃的词句中贴感到了作者的心。并彼此拉进了距离。四、五句的对仗也很工整。整首诗一气呵成,诗脉缓缓有续,用工笔勾画了一幅春图,格调也很高雅,诗心昭然使趣。桃源学习了!

Ⅳ 关于苏轼《浣溪沙》

清新淡雅的景色的句子是上半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表现了山中版雨后(雨权中?)林间小径清幽无人的清新淡雅的景致;
表现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语句是下半阙——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尽管一江春水向东流,但是门前流水尚能西,所以,人生仍可再年轻,因此,不要哀叹暮年降至。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Ⅵ 苏轼的哪首《浣溪纱》中有诗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
作者: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专斜风作小寒。淡烟属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鉴赏
此为一首记游词。元丰七年(1084),苏轼由黄州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赴任途中,曾于泗州小住,这首词便是在此期间,与友人在泗州附近南山游玩的时候所写。
上片写南山所见的景色:微寒天气,乃"细雨斜风"有心"作"之,天气放晴,滩边之烟柳似作意"媚"之,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本无意之风景,于有心人眼中,却显得处处有情。
下片写午时小休,烹茶野餐。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别有一番风味。而全词的主旨,最终落在"清欢"二字上,可见作者对生活情调的欣赏。
全词笔调雅致,可感受到作者清雅、恬淡的心境,正因有此心境,才能品味出生活的独特情致。

Ⅶ 浣溪沙苏轼

浣溪来沙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源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其一】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6,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其二】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其三】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其四】
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其五】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Ⅷ 苏轼的《浣溪沙》的意思

共有五首,其中一首。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专,松间沙属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释义: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松间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布谷鸟在潇潇细雨中啼叫。

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年少时光呢?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

拓展资料: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Ⅸ 《浣溪纱》苏轼(最后一句是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
朝代:宋
作者:苏轼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Ⅹ 苏轼的《浣溪纱》诗意

赏析:
蕲水,今湖北浠水,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东。蕲水的清泉寺,下临兰溪。兰溪水出于箬竹山,溪旁多兰花,故名曰:兰溪。此词是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46岁的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作。
上片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景色。首句点名了兰溪 得名的缘由——山下溪边多兰。同时又点明了游兰溪的时令。兰刚发芽,芽虽短,但是生机勃勃长势很快,一个“浸”字写尽春兰的活力。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潇潇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暮雨潇潇、子规哀鸣都是写实。暮春三月,春色正浓,可写之景可谓数不胜数。但是作者独取此景,这显然和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有着直接的关系。
但是,苏轼毕竟是一个“奋厉有当世志”的杰出人物。溪水西流使他感悟到:溪水尚且可以西流,难道人生就再无少了吗?何必自伤白发,哀叹衰老呢?集中体现了他虽然身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末句“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白发”和“黄鸡”都出自于白居易的《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时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居易感叹黄鸡催晓、白日催年、朱颜易逝,调子低沉。苏轼在这首词中是说不要伤悲叹白发,感慨黄鸡催晓,光阴易逝。这就一扫白诗的低沉调子,也冲淡了上片“潇潇暮雨子规啼”的悲凉气氛。
此词,上片写景,景色如画,淡雅凄婉;下片抒情,富有哲理,振奋人心。近千年来,不知令多少身受挫折的失意人重新焕发出生活下去的勇气和继续前进的信心!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
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