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词句 » 维扬琼花古诗

维扬琼花古诗

发布时间: 2021-01-17 01:21:36

㈠ 写琼花的优美段落

琼花、隋炀帝及其他

琼花是我国的千古名花。宋朝的张问在《琼花赋》中描述它是:"俪靓容于茉莉,笑玫瑰于尘凡,惟水仙可并其幽闲,而江梅似同其清淑。"的确,琼花以它那淡雅的风姿和独特的风韵,更有关于琼花的种种富有传奇浪漫色彩的传说和迷人的逸闻逸事,博得了世人的厚爱和文人墨客的不绝赞赏,被称为稀世的奇花异卉和"中国独特的仙花"。

其实,琼花之名本是泛指开着美丽花朵的花卉。"琼花"亦写作"琼华",古文中"华"即是"花",而所谓琼者,即美玉也。后人将琼花作为某种特定花卉的名称,也许正是赞赏它花美似宝玉。至于将它作为某神特定的植物名称始于何时,至今尚未有确论,但至迟在北宋就这样称呼了。据北宋初著名官吏兼文人王禹偁所作的《后土庙琼花诗·序》"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且其树大而花繁,不知实何木也,俗渭之琼花。因赋诗以状其异。"由此可知,琼花之名在王禹偁记叙之前已流传民间。继王禹偁之后,文人题咏越来越多,也越写越奇。韩琦作诗赞:"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刘敞诗云:"东方万木竞纷华,天下无双独此花。"欧阳修也作诗赞曰:"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不但赞其美,还强调琼花是扬州独有。从此,琼花不但扬名于世,而且还和扬州古城的盛衰紧紧连在一起。

琼花在我国的栽培过程中,曾几经摧残,历尽悲欢离合,这恐怕是其他花卉所未遭遇过的。

根据记载,汉代扬州城东曾有一株琼花,当时有人特为之建"琼花观"。宋朝欧阳修做扬州太守时,又在花旁建"无双亭",以示天下无双。据宋朝周密撰的《齐东野语》记载,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一1048年),曾从琼花观中将琼花移栽到开封,但后因逐渐枯萎而发回扬州。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又把它移栽到杭州的皇官禁苑之中,谁知逾年而枯。不久,载还扬州,却又枯木复苏,人们皆称琼花是有情之物。可惜,这一代名花终于在元代初年枯萎死去。据杜游在《琼花记》中载:宋高宗绍兴年同(1131一1162年),金兵南下侵略,扬州琼花也成了他们的掳掠目标,大棵的连根拔去,挖不尽的齐土铲平。可是过了一年,被铲的根旁,又生出了新芽,加上道士唐大宁的精心培养,终于慢慢恢复了原状。令人惊叹的是,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也就是宋朝亡国的那一年,扬州琼花突然死去。是否这花也有情,而为大宋王朝的灭亡悲伤呢?关于这一点,那就不是笔者所能解答的了。只是本来"天下无双"的扬州琼花,一旦香销玉殒,便成了"绝世之珍"了。

20年后,也就是元至元三十三年,有个道土金丙瑞,以"聚八仙"补种在琼花观,后人称琼花者,实是"聚八仙"。至于"聚八仙"与琼花的关系,下面我们再作介绍。不过我们由此可知,将聚八仙认作琼花,迄今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以后历经兵灾战乱,聚八仙也绝种了。从那以后,琼花观花亡观废,有名无实。不过,即便如此,琼花在世人的心目中仍占有一席之地。据载,有人在琼花香销玉殒之后,仍登上琼花观,寻觅古琼花的芳踪,感怀思旧:"何年创此琼花台,不见琼花此观开。千载名花应有尽,寻花还上旧花台。"

然而,世人的心愿直到建国以后才得以真正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扬州瘦西湖园林工人踏遍全市山林乡野,寻宝觅珍,终于在蜀岗重新发现"聚八仙",并移栽湖园,精心培植,中国最独特的"仙花",终于重新开放了。八十年代以后,扬州市人大常委会为进一步满足人们的心愿,已决定将琼花定为扬州市花。从此,历尽劫难的千古名花--琼花,终于在扬州古城重放异彩,并成为扬州城内颇具特色的重要旅游资源,是维扬古城的象征之一。

琼花在植物学上属忍冬科荚蒾属。是落叶或半常绿灌木。我们前面提到的聚八仙,以及八仙花、蝴蝶花、木绣球等,都是琼花的别名。也有人认为"聚八仙"、"大花琼花"、"木绣球",只是琼花的栽培变种。

琼花的寿命较长,扬州大明寺内一株清朝康熙年间种植的琼花,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如今依然繁茂,风姿如故,风韵仍不减当年。

琼花的美,是一种独具风韵的美。它不以花色鲜艳迷人,不以浓香醉人,每到春夏之交,自然界一片姹紫嫣红,琼花却花开洁白如玉,风姿绰约,格外清秀淡雅;而每当秋风萧瑟,群芳落英缤纷,凋零衰败之际,琼花展示的却是绿叶红果的迷人秋色。其叶、其果,红绿相映,分外鲜艳,经久不凋,给萧瑟的秋色点染了艳丽的色彩和欢快的气氛。琼花枝条广展,树冠呈球形,树姿优美,树形潇洒别致。

琼花的美更在它那与众不同的花型。其花大如玉盆,由八朵五瓣大花围成一周,环绕着中间那颗白色的珍珠似的小花(尚未开放的两性小花),簇拥着一团蝴蝶似的花蕊,微风吹拂之下,轻轻摇曳,宛若蝴蝶戏珠;又似八仙起舞,仙姿绰约,引人入胜。"千点真珠擎素蕊,一环明月破香葩"。无风之寸,又似八位仙子围着圆桌,品茗聚谈。这种独特的花型,是植物中稀有的,故而世人格外地喜爱它,并美其名曰:"聚八仙"。又因其树可高达数丈,洁白的朵朵玉花缀满枝丫,好似隆冬瑞雪覆盖,流光溢彩,璀灿晶莹,香味清馨,令人为之神往。

琼花的美,还在于它那颇富传奇色彩的迷人传说。相传琼花是扬州独有、他乡无双的名贵花木,连隋炀帝也不远千里,大征民工修凿运河,一心要到扬州来观赏琼花。但当运河开成,隋炀帝坐龙船抵达扬州之前,琼花却被一阵冰雹摧毁了。接着爆发了各地的农民起义;隋政权崩溃,隋炀帝死于扬州。因而有"花死隋官灭,看花真无谓"的说法。隋炀帝是否真到扬州看琼花,虽不见正史,但典出《隋唐演义》第四十七回:"看琼花乐尽隋终,殉死节香销烈见。"在这里,琼花已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种名花,而是已被人格化了的有情之物。它寸劳动人民无限同情,对昏君隋炀帝无限憎恨;它不畏强暴,不畏权势;它爱憎分明,有灵有情,成了美好事物的象征。也许如此,琼花才博得历代文人骚客的赞叹。琼花正因这些传说和赞咏而扬名于世。世人因此视琼花为稀世奇花异草,视为人间少有,天上仙花落人间的仙葩,并把能够到扬州一睹琼花芳姿引为人生快事。在扬州历史上出现的"三春爱赏时,车马喧如市"的赏花盛况,即是这一反映。

最后还要提一句的是:琼花其实并非扬州特产。宋朝周密在《齐东野语》中曾提到"杭之褚家塘琼花园",说明当时杭州也有琼花。宋代李格非(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之父)在《洛阳名园记》(作于绍圣二年,即1095年)中也记述:在"李氏仁丰园"中栽有琼花。金元之际的著名文人元遗山在其著的《续夷坚志》中记载:"鄠县(今陕西户县)西南十里曰炭谷,入谷五里,有琼花树。树大四人合抱。逢闰即花,初伏开,末伏乃尽,花自如玉,攒开如聚八仙,中有玉蝴蝶一,高出花上。"可见古代琼花在陕西也曾绽开芳姿。又据《旅游》杂志1982年第一期报道:江苏昆山县亭林公园内,有八株说不上名字的树,长了六七十年都不曾开花,奇怪的是最近几年,一到暮春时节,八株树竞相开花吐艳。其花由八朵大花环聚中间的小白花,小花之上是嫩黄的花蕊,花色如玉,清香袭人。经专家鉴定,原来是八株"聚八仙",实属罕见。这更说明了琼花并非扬州独有,天下无双。

琼花虽独具风姿雅韵,但由于历史上几经曲折,又曾几番销声匿迹,芳踪难觅,使世上由于"不识庐山真面目"而遭受冷落。甚至在19世纪被引种到国外以后,也只是在植物园中悄然开放,鲜为外人知晓与欣赏。这情况实在令人遗憾。

玉树琼花,愿你在人间大放异彩,重现当年"车马喧如市"的盛况

㈡ 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

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主要有三个版本,分别如下:

1、隋炀帝赏琼花故事一

隋炀帝杨广为下扬州看琼花而开挖大运河,其妹恨其无道,化作琼花棒责打昏君,杨广盛怒之下砍倒琼花树,在杨广死后琼花又重新开放。因而琼花被人们视为有情之花。

2、隋炀帝赏琼花故事二

隋朝时,扬州东门外住着一个叫观郎的年轻人。一天,他在河边散步时,看见一只受伤的白鹤。善良的观郎把白鹤带回家救了他的命。后来,当观郎结婚时,白鹤带了一粒种子来祝贺他。

种子埋在土壤里,长出一朵琼花。每小时,它都会改变自己的颜色,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隋炀帝听说了,就来扬州看琼花,但琼花耻于见昏君,立即凋零。隋炀帝怒不可遏,拔剑砍树,琼花化为一道金光,随着一只白鹤飞走了。

3、隋炀帝赏琼花故事三

隋炀帝有一个妹妹叫杨琼,非常漂亮。荒淫的隋炀帝居然打起了妹妹的歪主意,但杨琼坚决拒绝服从,羞愤自尽。为了掩盖真相,隋炀帝把妹妹的尸体运到扬州安葬。在杨琼被埋的地方,长出了一朵奇花,几十大盘鲜花盛开。

它们洁白如玉,花团锦簇,香气扑鼻。人们以前从未见过这种花,所以称之为“琼花”。隋炀帝闻讯来看,这些花很快就枯萎了。隋炀帝大怒,用剑砍树。奇怪的是,隋炀帝死后的第二年,琼花的老根上长出了新的枝条。

(2)维扬琼花古诗扩展阅读:

隋炀帝下扬州看琼花的故事,大多出自明清以后的小说,其中最有影响的有《隋炀帝艳史》《隋唐演义》《说唐》等。小说是虚构的,但它的影响有时会很大。小说关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虚构,其影响远远超过正史。隋炀帝看琼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其实,直到隋炀帝死在扬州之前,琼花还没有出现。宋代诗人王禹偁一直被公认为记录、描写扬州琼花的第一人,他是宋太宗至道二年(996)来扬州当知府的。这时候离隋炀帝死亡的大业十四年(618)已有378年了,所以说,隋炀帝来扬州是不可能看到琼花的。

事实上,琼花只是传说,政治统治才是目的。当年隋炀帝乘龙舟,从京城浩浩荡荡的南下扬州,其意义巨大。江南分裂已经有几百年了,隋炀帝刚把江南归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不久,为表示对江南的统治与重视进行巡游,是凝聚中华的英明之举。

㈢ 琼花是什么花

楼主所指的琼花并不是以上两位朋友介绍的那种

无生记得看过一点史籍,似乎是隋炀帝时期,回传说有一位神仙曾经把答一块美玉埋在宫中,后来,从该处生出一株纯玉的花树,枝干、树叶和花朵都是白玉无瑕的玉质,当时帝后看了大为惊叹,遂脱口而出,赞为琼花,琼,代指琼瑶(不是台湾作家琼瑶女士),美玉之意

因此从书中描述看来,琼花并非绣球,而是一种花树,类似桃花、李花、杏花之类;但是后来有人考虑到它生于玉石,体现了仙人的仙风道骨,因此多把它说为梅花,特别是雪梅,时人曾以琼花喻之

至于绣球花,约是因为花瓣形状和质地有玉之感觉才取名为琼花吧?今天看来,也算是很恰如其分的了

㈣ 作文 琼花500字

琼花为扬州市花。自古有“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的美誉。琼花是我国特有的名花,文献记载唐朝就有栽培. 它以淡雅的风姿和独特的风韵,以及种种富有传奇浪漫色彩的传说和逸闻逸事,博得了世人的厚爱和文人墨客的不绝赞赏,被称为稀世的奇花异卉和“中国独特的仙花”。1998 年扬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广大市民推选的琼花作为扬州市花的决定,并举行过两届“中国扬州琼花艺术节”,反响较大。琼花天下无双。琼花作为扬州市花,是当之无愧的。扬州最有名的当然是琼花了。琼花以叶茂花繁、洁白无瑕扬名天下。传说隋炀帝就是为到扬州赏琼花而下令开凿了大运河。欧阳修在此任太守时,曾称赞琼花是举世无双之花,在琼花观内题下“无双亭”。北宋的仁宗皇帝曾把琼花移到汴京御花园中,谁知次年即萎,只得送还扬州。南宋的孝宗皇帝又把它移往临安,但立刻憔悴无花,只到再次移送扬州。元兵攻破扬州,琼花便彻底死了。扬州人对琼花情有独钟。原物虽已不在,但扬州人把一种叫聚八仙的花视为琼花,当作市花精心培育呵护。如今,沿湖岸边洁白如玉的锦簇花团,便是“四海无同类”的扬州琼花——聚八仙花了。 琼花是我国的千古名花。宋朝的张问在《琼花赋》中描述它是:"俪靓容于茉莉,笑玫瑰于尘凡,惟水仙可并其幽闲,而江梅似同其清淑。"的确,琼花以它那淡雅的风姿和独特的风韵,更有关于琼花的种种富有传奇浪漫色彩的传说和迷人的逸闻逸事,博得了世人的厚爱和文人墨客的不绝赞赏,被称为稀世的奇花异卉和"中国独特的仙花"。 其实,琼花之名本是泛指开着美丽花朵的花卉。"琼花"亦写作"琼华",古文中"华"即是"花",而所谓琼者,即美玉也。后人将琼花作为某种特定花卉的名称,也许正是赞赏它花美似宝玉。至于将它作为某神特定的植物名称始于何时,至今尚未有确论,但至迟在北宋就这样称呼了。据北宋初著名官吏兼文人王禹偁所作的《后土庙琼花诗·序》"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且其树大而花繁,不知实何木也,俗渭之琼花。因赋诗以状其异。"由此可知,琼花之名在王禹偁记叙之前已流传民间。继王禹偁之后,文人题咏越来越多,也越写越奇。韩琦作诗赞:"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刘敞诗云:"东方万木竞纷华,天下无双独此花。"欧阳修也作诗赞曰:"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不但赞其美,还强调琼花是扬州独有。从此,琼花不但扬名于世,而且还和扬州古城的盛衰紧紧连在一起。 琼花在我国的栽培过程中,曾几经摧残,历尽悲欢离合,这恐怕是其他花卉所未遭遇过的。 根据记载,汉代扬州城东曾有一株琼花,当时有人特为之建"琼花观"。宋朝欧阳修做扬州太守时,又在花旁建"无双亭",以示天下无双。据宋朝周密撰的《齐东野语》记载,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一1048年),曾从琼花观中将琼花移栽到开封,但后因逐渐枯萎而发回扬州。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又把它移栽到杭州的皇官禁苑之中,谁知逾年而枯。不久,载还扬州,却又枯木复苏,人们皆称琼花是有情之物。可惜,这一代名花终于在元代初年枯萎死去。据杜游在《琼花记》中载:宋高宗绍兴年同(1131一1162年),金兵南下侵略,扬州琼花也成了他们的掳掠目标,大棵的连根拔去,挖不尽的齐土铲平。可是过了一年,被铲的根旁,又生出了新芽,加上道士唐大宁的精心培养,终于慢慢恢复了原状。令人惊叹的是,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也就是宋朝亡国的那一年,扬州琼花突然死去。是否这花也有情,而为大宋王朝的灭亡悲伤呢?关于这一点,那就不是笔者所能解答的了。只是本来"天下无双"的扬州琼花,一旦香销玉殒,便成了"绝世之珍"了。 20年后,也就是元至元三十三年,有个道土金丙瑞,以"聚八仙"补种在琼花观,后人称琼花者,实是"聚八仙"。至于"聚八仙"与琼花的关系,下面我们再作介绍。不过我们由此可知,将聚八仙认作琼花,迄今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以后历经兵灾战乱,聚八仙也绝种了。从那以后,琼花观花亡观废,有名无实。不过,即便如此,琼花在世人的心目中仍占有一席之地。据载,有人在琼花香销玉殒之后,仍登上琼花观,寻觅古琼花的芳踪,感怀思旧:"何年创此琼花台,不见琼花此观开。千载名花应有尽,寻花还上旧花台。" 然而,世人的心愿直到建国以后才得以真正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扬州瘦西湖园林工人踏遍全市山林乡野,寻宝觅珍,终于在蜀岗重新发现"聚八仙",并移栽湖园,精心培植,中国最独特的"仙花",终于重新开放了。八十年代以后,扬州市人大常委会为进一步满足人们的心愿,已决定将琼花定为扬州市花。从此,历尽劫难的千古名花--琼花,终于在扬州古城重放异彩,并成为扬州城内颇具特色的重要旅游资源,是维扬古城的象征之一。 琼花的寿命较长,扬州大明寺内一株清朝康熙年间种植的琼花,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如今依然繁茂,风姿如故,风韵仍不减当年。 琼花的美,是一种独具风韵的美。它不以花色鲜艳迷人,不以浓香醉人,每到春夏之交,自然界一片姹紫嫣红,琼花却花开洁白如玉,风姿绰约,格外清秀淡雅;而每当秋风萧瑟,群芳落英缤纷,凋零衰败之际,琼花展示的却是绿叶红果的迷人秋色。其叶、其果,红绿相映,分外鲜艳,经久不凋,给萧瑟的秋色点染了艳丽的色彩和欢快的气氛。琼花枝条广展,树冠呈球形,树姿优美,树形潇洒别致。 琼花的美更在它那与众不同的花型。其花大如玉盆,由八朵五瓣大花围成一周,环绕着中间那颗白色的珍珠似的小花(尚未开放的两性小花),簇拥着一团蝴蝶似的花蕊,微风吹拂之下,轻轻摇曳,宛若蝴蝶戏珠;又似八仙起舞,仙姿绰约,引人入胜。"千点真珠擎素蕊,一环明月破香葩"。无风之寸,又似八位仙子围着圆桌,品茗聚谈。这种独特的花型,是植物中稀有的,故而世人格外地喜爱它,并美其名曰:"聚八仙"。又因其树可高达数丈,洁白的朵朵玉花缀满枝丫,好似隆冬瑞雪覆盖,流光溢彩,璀灿晶莹,香味清馨,令人为之神往。 琼花的美,还在于它那颇富传奇色彩的迷人传说。相传琼花是扬州独有、他乡无双的名贵花木,连隋炀帝也不远千里,大征民工修凿运河,一心要到扬州来观赏琼花。但当运河开成,隋炀帝坐龙船抵达扬州之前,琼花却被一阵冰雹摧毁了。接着爆发了各地的农民起义;隋政权崩溃,隋炀帝死于扬州。因而有"花死隋官灭,看花真无谓"的说法。隋炀帝是否真到扬州看琼花,虽不见正史,但典出《隋唐演义》第四十七回:"看琼花乐尽隋终,殉死节香销烈见。"在这里,琼花已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种名花,而是已被人格化了的有情之物。它寸劳动人民无限同情,对昏君隋炀帝无限憎恨;它不畏强暴,不畏权势;它爱憎分明,有灵有情,成了美好事物的象征。也许如此,琼花才博得历代文人骚客的赞叹。琼花正因这些传说和赞咏而扬名于世。世人因此视琼花为稀世奇花异草,视为人间少有,天上仙花落人间的仙葩,并把能够到扬州一睹琼花芳姿引为人生快事。在扬州历史上出现的"三春爱赏时,车马喧如市"的赏花盛况,即是这一反映。 扬州孩子落入怪兽麻胡子血盆大口。瘦西湖小水神五泉奋起抗争,却被毒瞎双眼。在可爱的小鸟帮助下,他找到银河之畔琼花仙子,重见光明。 琼花不忍扬州大地万木枯黄、生灵涂炭,毅然下凡用银河水洗净污浊;麻胡子怎肯善罢甘休?一而再、再而三地蒙骗坑害劫后余生的乡亲们。 天真稚嫩的琼花,虽被骗去赖以养生活命的宝瓶,最终还是凭勇敢、智慧和与扬州人民息息相通的深厚情谊,顽强地扎下根来。 麻胡子心机用尽,只得搬出金蟾大王和他那根威力无缘的魔杖,甚至扬言要把扬州变成一座没有生命和欢笑的死城!危机关头,琼花仙子舍身随宝瓶同魔杖相撞爆炸,化作满天花雨,纷纷洒向人间,唤回绚丽的春色。 今日的琼花,纵然失去了传说中的奇光异彩,但她的冰清玉洁,依旧赢得扬州人和八方来客的热爱与赞美,成为这座青春常在的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标志。亲爱的朋友,当您“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时候,别忘了在盛开的琼花树下留个影儿……”最后还要提一句的是:琼花其实并非扬州特产。宋朝周密在《齐东野语》中曾提到"杭之褚家塘琼花园",说明当时杭州也有琼花。宋代李格非(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之父)在《洛阳名园记》(作于绍圣二年,即1095年)中也记述:在"李氏仁丰园"中栽有琼花。金元之际的著名文人元遗山在其著的《续夷坚志》中记载:"鄠县(今陕西户县)西南十里曰炭谷,入谷五里,有琼花树。树大四人合抱。逢闰即花,初伏开,末伏乃尽,花自如玉,攒开如聚八仙,中有玉蝴蝶一,高出花上。"可见古代琼花在陕西也曾绽开芳姿。又据《旅游》杂志1982年第一期报道:江苏昆山县亭林公园内,有八株说不上名字的树,长了六七十年都不曾开花,奇怪的是最近几年,一到暮春时节,八株树竞相开花吐艳。其花由八朵大花环聚中间的小白花,小花之上是嫩黄的花蕊,花色如玉,清香袭人。经专家鉴定,原来是八株"聚八仙",实属罕见。这更说明了琼花并非扬州独有,天下无双。 琼花虽独具风姿雅韵,但由于历史上几经曲折,又曾几番销声匿迹,芳踪难觅,使世上由于"不识庐山真面目"而遭受冷落。甚至在19世纪被引种到国外以后,也只是在植物园中悄然开放,鲜为外人知晓与欣赏。 * 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以太遗憾的,在国外,它被人称做是“中国雪球花”,也就是说,在欧洲也有它的亲戚,叫做“欧洲雪球花”,有好几种,形象和香气都非常类似。琼花于2007年,又被评定为昆山市花。

㈤ 琼花的花语是什么

后人来将琼花的花语一般认为是美丽,自浪漫,完美的爱情。

琼花之名本是泛指开着美丽花朵的花卉。“琼花”亦写作“琼华”,古文中“华”即是“花”,而所谓琼者,即美玉也。

“琼花玉树”也源于令人心旷神怡的琼花,指雨雾凝结为冰层、冰柱、宛如玉树凌空、琼花烂漫,玲珑剔透,气象学家称之为雨凇、雾凇,有一副玉琢冰雕的景象。

(5)维扬琼花古诗扩展阅读

琼花的价值及所获荣誉

1、琼花主要用于观赏,而且琼花枝、叶、果均可入药,具有通经络、解毒止痒的疗效。茎有祛湿止痒,清热消炎,解毒的药用作用。

2、琼花的寿命较长,扬州大明寺内一株清朝康熙年间种植的琼花,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3、琼花为扬州市花,昆山三宝之一。自古以来有“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的美誉。琼花是中国特有的名花,文献记载唐朝就有栽培。

4、被称为“稀世的奇花异卉”和“中国独特的仙花”。1998年扬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广大市民推选的琼花作为扬州市花的决定,并举行过两届“中国扬州琼花艺术节”。

㈥ 求描写琼花的诗词

【原文】
扬州慢·琼花
[宋]郑觉斋
弄玉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试新妆才了,炷沉水香毬。记晓剪、春冰驰送,金瓶露湿,缇骑星流。甚天中月色,被风吹梦南州。
尊前相见,似羞人、踪迹萍浮。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我欲缠腰骑鹤,烟霄远、旧事悠悠。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

【译文】
琼花,像轻盈雅淡的仙女,试罢新妆,满身香气,走下楼来。遥想当日炀帝赏花情景:在清晨剪下像春冰般寒洁的琼花,插入金瓶中时还沾有晨露,由护卫皇帝出行的骑士以流星快马送至行宫供炀帝赏玩。此番在临安出现的、经过移根再植的花,原是她的精魂被风吹至。
曾在扬州看到过的琼花,如今也漂泊到了江南在酒筵前相见。想起无双亭畔那“天下无双”的琼花,如雪般素洁,在春风中摇动;不知自己何时能重游扬州,再睹那美妙的丰姿?自己重游扬州,已成妄想,唯有怅望云霄,缅怀旧事而已。在这烟霭迷离、繁花旖旎的春三月,只有独倚阑干,默默无语。

赏析
开始数语,就本题发挥,并将人与花合写。
上片首句人花合写互相映衬。既是琼花之莹洁,又是女子轻盈体态。女子新妆试罢.于香雾缭绕中幽思绵绵。琼花产于扬州,因此咏琼花之作大多或直接或间接地提到扬州,有赵以夫《扬州慢》一词为证。前五句以女仙设喻,描绘琼花的态、色、味,并没有作形状的描写,而着力写琼花的丰神。以仙女来比琼花,写出它不同凡花的花姿、花色、清香。虽然词人未作工细的描绘,但却传出了琼花的精神。
“记晓”三句,承上“迷楼”,追怀琼花昔日为御物,被星夜送入宫中以供炀帝观赏的盛事。“甚天中月色,被风吹梦南州”两句,转入眼前的琼花,对照今日冷落,也是女子韶华不复的感伤。赵以夫原唱《扬州慢》词序云:“琼花大而瓣厚,其色淡黄。”“缇骑星流”,写出炀帝赏花心情之切,从侧面烘托出琼花之出众不凡。以“天中月色”拟之,可谓恰到好处。“南州”本泛指南方州郡,此指临安。词言琼花“被风吹梦(到)南州”,下语极迷离恍惚。词开首既屡以仙女比拟琼花。则琼花亦像仙女一样有梦魂。想象富有情致。
下片写梦境,相会之时还念未来离别,携手赏花期盼下次重游。由“吹梦南州”一语点出新意。在酒筵前相见者,是花是人,已融为一体,故加以拟人化的描写:“似羞人、踪迹萍浮”。词人曾在扬州看到过琼花,而今也一样飘泊来到江南,难怪有“踪迹萍浮”之感了。词人不由得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问弄雪飘枝”三句是问花语,显出一片痴情,见出词人对琼花的由衷喜爱。秦观《琼花》诗云:“无双亭上传觞处,最惜人归月上时。相见异乡心欲绝,可怜花与月应知。”郑词所写情境,与之相似。
“我欲”二句,写词人欲往扬州而不得的感慨。“缠腰骑鹤”,这里使用的是一个著名的典故,也即原是说,话说一个人很贪婪,他既要腰缠万贯,又要长生不老,而且还要到风景秀美的扬州去玩儿;熟语所谓”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儿。而在此词里,作者谓自己重游扬州,已成妄想,唯有怅望云霄,缅怀旧事而已。“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这两句有无限情韵。想缠腰骑鹤追寻历历往事,结语却是梦回惆怅。烟花三月的绮丽景致.触发女子无限愁情。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烟花三月下扬州。”在这烟霭迷离、繁花旖旎的春三月,怀念扬州的悠悠旧事,更触起了浓重的春愁,词人独倚阑干,默默无语。下片的构思与赵以夫不大相同,赵作是通过赋花抒发扬州的盛衰之感,此词是借琼花移植到临安就与扬州时大不相同这一现象发出感慨,花移地之后香色不如前,人呢?欲去扬州探花,这是不能实现的梦。再说杨州的琼花还是从前风姿吗?重重慨叹交织在一起,实有无限伤感之情,从而使词的意境更为幽远了。结拍两句含不尽之情于言外诵之令人感叹。

【作者简介】
郑觉斋,宋代词人,生平待考。《全芳备祖》和《阳春白雪》录其词共三首。

㈦ 吴隋炀帝去扬州看琼花的故事

扬州有个美丽的姑娘叫芍药,又有株美丽的花树叫琼花,信息传遍大江南北,也传进了皇宫,隋炀帝听到后,既想选美又想看花,于是决定平地开河,千里载舟下扬州。为开河调用了数万民夫,也把观郎抓去为龙舟背纤,沿途歌舞升平,饮酒作乐,百姓苦不堪言。

到了扬州,隋炀帝即派人抓来老妈妈和芍药姑娘,威逼老妈妈送芍药姑娘入宫,还强要芍药姑娘带他去看琼花,老妈妈和芍药不从,隋炀帝残忍地将老妈妈杀害。

待到隋炀帝一行到了土台前,琼花却突然凋谢了。隋炀帝气得拔剑欲砍琼花,琼花树突然放出万道光芒,刺瞎了隋炀帝随从的眼睛。接着,天上飞来一只白鹤驼起芍药姑娘飞向天空。隋炀帝吓得连夜逃回城里。

没过多久,观郎聚集了一些开运河的苦工,投奔了瓦岗军。他带着一支人马赶回城里,把隋炀帝和大臣们杀了。后来,人们看见白鹤又飞来,把观郎带到西方去了。

从那时起,人们常想起美丽的琼花,想起这段故事,就把长琼花的土台子唤作琼花台,把芍药住过的地方唤作芍药巷;把观郎救过白鹤的地方唤作观巷街;把观郎和芍药共同住过的村子唤作芍药观。

(7)维扬琼花古诗扩展阅读:

在很多明清小说中,扬州琼花还被塑造成了贞烈形象。小说《隋炀帝艳史》和《说唐》中都有炀帝到了扬州看琼花,最终却因琼花都被狂风打落失望而归的情节,其实是为了突出琼花的不媚权贵的高风亮节。
其实隋炀帝扬州看琼花这一母题最早应见于元曲之中。

元人李寿卿的《月明和尚度柳翠》和乔吉的《杜牧之诗酒扬州梦》就明确地写出了隋炀帝看琼花的情节。我们先来看李寿卿 的《月明和尚度柳翠》,曲子有一段是争辩到底
是谁引诱隋炀帝到广陵一游的一段。

作为柳树化身的柳翠认为是牡丹“卖弄你的天然色、天然态、花样娇、柳样柔,则你那瘦腰肢则管里卖弄风流。”而牡丹却针锋相对:“你曾搬的个陶令门前种,你曾引的个隋帝广陵游。”

柳翠却反驳道:“那隋炀帝要到广陵,只为贪看琼花,干着杨柳甚事?”明确提出了隋炀帝到广陵是贪看琼花而不是其他原因。

乔吉的《杜牧之诗酒扬州梦》中写到家童向相公夸赞扬州好景致时说道:“家童,你那里知道,想当初隋炀帝幸广陵看琼花,一时繁华,天下无比。” 这里也明确出现了隋炀帝下扬州看琼花的情节。

唐宋小说出现隋炀帝下扬州的作品,宋元出现大量歌咏扬州琼花的诗歌,讨论扬州琼花的宋元笔记小说也层出不穷。

那么在宋末或者到元代出现将隋炀帝和扬州琼花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的隋炀帝下扬州看琼花的母题,再到明清长篇小说使得这一故事深入人心,这就是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隋炀帝看琼花这一母题的发展变化体现了文学题材演变和叠加的一种发展规律。

㈧ 扬州的琼花别名叫什么

琼花,又称聚八仙、蝴蝶花。忍冬科落叶或半常绿灌木。4、5月间开花,花大如盘,洁白如玉。聚伞花序生于枝端,周边八朵为萼片发育成的不孕花,中间为两性小花。果期10—11月,

琼花枝、叶、果均可入药,具有通经络、解毒止痒的功效。
琼花为扬州市花。自古有“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的美誉。

琼花是我国的千古名花,它以淡雅的风姿和独特的风韵,以及种种富有传奇浪漫色彩的传说和逸闻逸事,博得了世人的厚爱和文人墨客的不绝赞赏,被称为稀世的奇花异卉和“中国独特的仙花”。

1998 年扬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广大市民推选的琼花作为扬州市花的决定,并举行过两届“中国扬州琼花艺术节”,反响较大。琼花天下无双。琼花作为扬州市花,是当之无愧的。扬州最有名的当然是琼花了。琼花以叶茂花繁、洁白无瑕扬名天下。传说隋炀帝就是为到扬州赏琼花而下令开凿了大运河。欧阳修在此任太守时,曾称赞琼花是举世无双之花,在琼花观内题下“无双亭”。北宋的仁宗皇帝曾把琼花移到汴京御花园中,谁知次年即萎,只得送还扬州。南宋的孝宗皇帝又把它移往临安,但立刻憔悴无花,只到再次移送扬州。元兵攻破扬州,琼花便彻底死了。扬州人对琼花情有独钟。原物虽已不在,但扬州人把一种叫聚八仙的花视为琼花,当作市花精心培育呵护。如今,沿湖岸边洁白如玉的锦簇花团,便是“四海无同类”的扬州琼花——聚八仙花了。

㈨ 谁能提供关于琼花的古诗越多越好,谢谢。

1、《扬州慢·琼花》

宋代:郑觉齐

弄玉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试新妆才了,炷沉水香毬。记晓剪、春冰驰送,金瓶露湿,缇骑星流。甚天中月色,被风吹梦南州。

尊前相见,似羞人、踪迹萍浮。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我欲缠腰骑鹤,烟霄远、旧事悠悠。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

译文:

盛开的琼花就像衣装素淡的仙女,试罢新妆,满身香气,步履轻盈的走下楼来。遥想当日炀帝赏花情景,清晨将琼花剪下,插入金瓶中时还沾有晨露,由护卫皇帝出行的骑士以流星快马送至行宫供炀帝赏玩。此番在临安出现的、经过移根再植的花,原是她的精魂被风吹至。

曾在扬州看到过的琼花,如今到了江南竟能在酒筵前相见。想起无双亭畔那“天下无双”的琼花,如雪般素洁,在春风中摇动;不知自己何时能重游扬州,再睹那美妙的丰姿?

自己重游扬州,已成妄想,唯有怅望云霄,缅怀旧事而已。在这烟霭迷离、繁花旖旎的阳春三月,只有独倚阑干,默默无语。

2、《秦女休行》

唐代:李白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

手挥白杨刀,清昼杀雠家。

罗袖洒赤血,英声凌紫霞。

直上西山去,关吏相邀遮。

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

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

素颈未及断,摧眉伏泥沙。

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

何惭聂政姊,万古共惊嗟。

译文:

西门有秦氏之女,名女休,其色美如琼花。她为了祖宗亲之仇,手持白杨刀,大白天前去刺杀仇家。她衣桩上洒满了仇人的鲜血,赢得了为亲人报仇的好名声。

杀人之后,她逃至西山,被关吏所擒获。她的夫婿是燕国王,今日她却被诏拿入狱。虽然她明知犯刑如履虎尾,可是她却丝毫也不畏俱。

正当她低眉伏于泥沙之上,行将就刑之时。忽传来金鸡放赦的消息,赦免了她的死罪。她比古代的侠义之女聂政姊毫不逊色,她的事迹受到后人的热烈颂扬。

3、《眼儿媚·咏梅》

清代:纳兰性德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译文:

不要认为琼花淡雅素装,谁又和素白的神仙衣服相似呢。是那样的清新幽静,自然是风姿摇曳,仪态优美,不要靠近东边的墙垣。

梅花的颜色风姿是上天的恩赐,都带着一些孤寂冷落。可怜漫漫的长夜,花在月光相伴下耐寒而艳丽,稀疏的梅花花影散落在窗前。

4、《对雪》

宋代:王禹偁

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

五日免常参,三馆无公事。

读书夜卧迟,多成日高睡。

睡起毛骨寒,窗牖琼花坠。

披衣出户看,飘飘满天地。

岂敢患贫居,聊将贺丰岁。

月俸虽无余,晨炊且相继。

译文:

皇家京城已经是岁暮,我的柴门白日常关闭。因雪免去五日的朝参,三馆关门停止办公事。我因读书夜里睡得迟,以致多成白日酣然睡。

睡起犹觉冷气透皮骨,窗外仍见雪花纷纷坠。披起外衣走出门外看,大雪飘飘扬扬满天地。我哪敢为贫居而忧虑,聊且舒开笑脸庆丰岁。我月薪虽然毫无多余,晨炊还能日日相接继。

(9)维扬琼花古诗扩展阅读:

《扬州慢·琼花》

在我国的名花中,最珍异和神秘的要算琼花了。上片首句人花合写互相映衬。既是琼花之莹洁,又是女子轻盈体态。女子新妆试罢.于香雾缭绕中幽思绵绵。琼花产于扬州,因此咏琼花之作大多或直接或间接地提到扬州,有赵以夫《扬州慢》一词为证。

前五句以女仙设喻,描绘琼花的态、色、味,并没有作形状的描写,而着力写琼花的丰神。以仙女来比琼花,写出它不同凡花的花姿、花色、清香。虽然词人未作工细的描绘,但却传出了琼花的精神。

《眼儿媚·咏梅》

此诗约作于宋太宗端拱元年(988),作者在汴京供职。任右拾遗直史馆。当时北宋跟契丹(后称“辽”)正打仗,北方军民深受战乱、征徭之苦。作者深感问题的严重性,自己没有尽到谏官的职责。适逢汴京大雪苦寒,感怀伤事,于是写下了这篇作品。

《秦女休行》

李白这首诗是据三国时曹魏的音乐家、歌唱家左延年所写纪事诗《秦女休行》的拟作。李白此诗具体作年不详,王琦《李太白年谱》、詹鍈《李白诗文系年》、裴斐《李白年谱简编》均无提及。

舒穆禄雪梅寄住在成亲王府纳兰性德家,纳兰性德对表妹雪梅关怀备至,他们一同在书房读书这两年耳鬓厮磨,纳兰性德时常想起表妹的一颦一笑。一天,日上三竿还不见表妹进书房,纳兰性德就去看望表妹,他看到表妹早起梳妆时偶发灵感而作这首写给她的情词。

《对雪》

全诗层次极清楚,主要运用了对比结构,但这不是两个极端的对比,而是通过“良心发现”式的反省语气写出,对比虽不那么惊心动魄,却有一种恳挚感人的力量。全诗语意周详,多用排比句式,乃至段落之间作排比,却毫无拖沓之嫌。

㈩ 扬州好 古诗

朱自清有一篇散文,题目是《看花》,写到了扬州人家是如何种花、买花、赏花的,文章的第一节即写道:
生长在大江北岸一个城市里,那儿的园林本是著名的,……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但这只是普通点缀,不算是爱花。
朱自清先生是扬州人,他对家乡的生活习俗是很了解的。在扬州人家的住宅小院里,的确如朱先生所描述的那样,常常是筑上一座花台,养上几十盆花木。应该说,这院子里一定有一位爱花的主人,但朱先生却说:“这只是普通点缀,不算是爱花。”
扬州真正爱花的是什么样子呢?真正爱花的大概就要算郑板桥《梅庄记》里,家住于“广陵城东二里许”的敬斋先生了,这位敬斋先生,性嗜梅,“与梅最亲切,扑者培之;卧者扶之;缺者补之;茸者削之”,不仅如此,这位梅痴还于霜凄月冷,冰魂雪魄之时,“徘徊其下,漏点频催,不忍就卧,盖念梅之寒,与同寒也。”而当室外风号雨溢,电激雷奔之际,他又“披衣而起,挑灯达旦,周遭巡视,视梅之安而后即安。”这位喜梅、嗜梅的敬斋先生,已是视梅如友,爱梅如子,相依相伴,难分彼此,这或许就是朱先生心目中的爱花人了。
当然,郑板桥笔下的敬斋先生毕竟还是少数,但扬州人把莳养花木视为怡情悦性之举,倒是十有八九,几乎家家如此。
早在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徐湛之在广陵做南兖州刺史,他就在构筑的园林里广植花木,出现了“果竹繁盛、花木成行”的景象。到了唐代,在诗人姚合的笔下,扬州已是“园林多是宅”,在园林化的宅院里,当时的扬州人家一定是花木扶疏,景象葱茏。清代,扬州的繁盛,使扬州人更为讲究居住环境和生活品位,花木栽植成为民居住宅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十里栽花当种田”和“有地惟栽竹,无处不养鹅”,己成为当时扬州人崇尚和追求的生活情趣。
旧时,扬州大户人家都有花园,稍次一点的,也有花房。这些花园、花房里一年四季都是繁花似锦、花木葱茏。据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当时扬州北郊的梅花岭、傍花村及堡城、茅山、雷塘一带皆有花院,园种户植,接架连荫。该书卷二中说道:
湖上园亭,皆有花园,为莳花之地。……养花人谓之花匠,莳养盆景,蓄短松矮杨杉柏梅柳之属。海桐黄杨虎刺,以小为最。花则月季丛菊为最。冬于暖室烘出芍药牡丹。以备正月园亭之用。
李斗的讲述,较为精练简略。事实上旧时花园里的花匠,每天清晨,都要把精心培育出的四时鲜花,装盆后送到城里主家的客厅、书房和庭院中的花架上,使得主家住宅内外,一年四季总是鲜花盛开,芬香馥郁。扬州著名的茶馆富春茶社,其主人在盐阜路上就有一处花园,富春花园的四时花卉就由花匠每天清晨准时送到主人位于得胜桥的住处,主人的住处也就叫做富春花局,现今的富春茶社就是在富春花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盆花栽植时都是用泥盆,泥盆透水透气,有利花木生长,但用于室内陈设,就不太雅致。于是扬州人家多备有上好的瓷盆和紫砂盆,专门用于套放泥盆。那些瓷盆有青花、有粉彩,那些紫砂盆有乌泥、有红袍,等等。什么盆配什么花,都是有讲究的,花匠都会依据主人的喜好合理搭配,如兰花配红袍,衬托出浓密的兰叶青绿如云;海棠配青瓷,映衬下殷红的花瓣艳而不妖。扬州人家在客厅、书房里又多有搁花用的几案,这些专用的几案称为“花几”,花几多为红木紫檀的质料,其本身就是制作精巧的工艺品。花几有高有低,高可及肩,低仅过膝。还有更低的,是置放在书桌茶几之上的,那就是“花托”。花卉、花盆、花几,三者相得益彰,越发显现出主人的情趣和雅致。
当然,有花匠专门送花上门,那已不是寻常人家了。但普通民众也有自己特有的赏花乐趣。有条件的,在天井里筑一花台,矮矮的一围短墙,也会用小瓦和旺砖拼搭出或圆或弧,或方或角的几何图形,形似大户人家的花窗。若是无处筑台,有人家就会在窗下搭架,花架形似阶梯,层层置放花盆,占地不大,但却错落有致,颇具匠心。花台上泥土不多,但很肥沃。所植的花木也不多,也不会太名贵,常见的有秋海棠、玉簪花、炮杖红、凤仙花、天竹、菊花、腊梅等,但在主人的莳养下,这些四时花木也不负主人的一片照料之情,倒比那些名花佳卉,更显得枝叶扶疏,繁茂一片。其实,普通人家赏花比大户人家更多一层乐趣。大户人家赏花,是花匠莳养好了的,赏花人全然不知花木的荣枯盛衰、四时更替。普通人家是自己动手,虽有泥土之污、修剪之劳,但劳作后的欣赏,更为亲切,更为悦目。
扬州人喜爱在家中庭院里赏花,更喜爱到郊外野地赏花。扬州人历来有郊外赏花的习俗,《扬州画舫录》卷十一载:“画舫有市有会,春为梅花桃花二市;夏为牡丹芍药荷花三市;秋为桂花芙蓉二市。”其实,秋天还有菊花一市,冬日还有腊梅一市,李斗大概是漏记了。扬州人到郊外赏花,有两种花最引人注目,这就是芍药和琼花。
芍药、琼花早在宋代就已遐迩闻名。欧阳修官扬州时,曾建亭作诗:
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
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
关于扬州的芍药,当时有“洛阳牡丹,扬州芍药”之说。蔡京在扬州任太守期间,每年在芍药开放之际,要采摘芍药花十万余枝,举办“万花会”。可见扬州的芍药是如何的繁盛。故而在宋代,刘攽、王观、孔武仲先后三人都为扬州的芍药写过《芍药谱》。
关于扬州的琼花,最早的记载见诸北宋王禹偁的《琼花诗》二首,诗前的小序说:“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其树大而花繁,不知实何木也。俗谓之琼花。”此后,扬州的琼花作为扬州独有的稀世名花,吸引了历代的文人墨客。这些文人除了留下若干诗篇外,专门做文作记的就有:宋代杜游的《琼花记》、张昌的《琼花赋》、郑兴裔的《琼花辨》,明代杨端的《琼花谱》,清代俞曲园的《琼花小录》等。八十年代,琼花被定为扬州市花。近来又修复了琼花观。烟花三月赏琼花,已成为扬州人的一件赏心乐事。
扬州人爱花也爱盆景。扬州盆景相传始于唐代,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成为我国五大流派之一,被世人称之为“扬派盆景”。扬派盆景的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云片”式的树桩盆景上,这种盆景是自幼培育,精扎细剪而成,主干盘旋虬曲,枝叶层次分明,在“一寸三弯”中显示出工稳平整,在“树无寸直”中表现出精细奇巧,尤为适宜室内点缀和庭院装饰。
八十年代以来,扬州每年的金秋十月都要举办花市,数十家苗圃花苑,竞相展示自己的奇花异卉。花市一连数日,天天人流如潮。爱花者常常三五一群地聚在一起,交流栽培花草的经验,谓之“读花经”,这成为现代扬州人赏花的新的一景。
扬州人领略花的趣味,不单是眼观花的形色,也喜爱鼻闻花的清香。特别是便于佩戴和携带的香花,扬州人尤为喜爱,由此,扬州便有以卖香花为业的人。朱自清在《看花》中写道:
夏天的早晨,我们那地方有乡下的姑娘在各处街巷,沿门叫着,“卖栀子花来。”栀子花不是什么高品,但我喜欢那白而晕黄的颜色和那肥肥的个儿,正和那些卖花的姑娘有着相似的韵味。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也是我乐意的。我这样便爱起花来了。
由朱自清的栀子花,扬州人自然会联想到与之同类的珠兰花、茉莉花,也会联想到扬州人倍感亲切的扬州民歌《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
民歌是借采摘茉莉花来表现男女的思慕之情。这也可算是扬州人的别一样的赏花吧?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