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暑的诗句
⑴ 《文徵明城居烦暑避无方野寺觅清凉》诗词全文是什么
晚来天气减炎光,归意已浑忘。山风不及湖风冷,移舟伤柳绿荷香。沙渚几群飞鹭,烟波无、断归航。晚凉斜倚赤阑桥,天远白烟消。酒醒顾见花间影,浮云散、月在林稍。野火青山隐隐,渔歌绿水迢迢。昔年曾此醉清宵。共倚木兰桡。白头重踏行春路,同游伴、半已难招。夜静山高月小,玉人何处吹箫。
⑵ “销暑竹风清”出自哪一首诗词
《送惟凤师归四明》
年代: 宋 作者: 释智圆
未识凤师面,早熟凤师名。
毓灵本岷峨,弱冠游神专京。
出处忌属非类,交结皆名卿。
高谈骇众听,雅唱归群英。
曩岁来淛阳,相逢水心亭。
论怀道且同,对坐眼弥青。
寻幽泛轻舟,待月步闲庭。
翌日倏分携,南北各如萍。
我寻住孤山,师亦往东明。
人间一为别,天上七周星。
江湖既相望,煦沫安足凭。
今年春之暮,草堂花飘零。
睡起乍凭栏,竹外闻人声。
忽报凤师至,屣履出相迎。
借问胡为来,告我以其诚。
度支司外计,夕拜临兹城。
二贤俱我旧,故得寻其盟。
夏来西湖西,为邻乐幽贞。
朝登隐君堂,暮叩中庸扃。
引望云山遥,销暑竹风清。
论诗贵无邪,体道极无形。
倏忽时节移,秋风拂檐楹。
趋装俄告别,鄞江指归程。
适来既无事,适去岂关情。
孤帆侵晓飞,归橹连宵鸣。
风波视世态,水月悟浮荣。
仍知臯鹤性,不为尘纲萦。
⑶ 人间清暑殿对应的诗句是什么
对应来诗句是:天上广寒宫。自原句是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仅是四个声律启蒙对联词汇,出自清朝的车万育的《声律启蒙》。
清暑殿:宫殿名,在洛阳宫中有清暑殿。
广寒宫:神话里称月亮中的宫殿为广寒宫。
这个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
(3)清暑的诗句扩展阅读:
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⑷ 赞美晚霞余晖的诗句
1、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唐 来鹄《惜花》
译文:东风浅浅的强了,版夕阳慢慢斜下西方;一权棵桃树上长满了花朵,陆陆续续地开了几天。
2、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唐 李白《代寄情,楚词体》
译文:你却目送远去的飞鸟,望着西去的夕阳哀怨不断。
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 李商隐《乐游原》
译文: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4、过雨园林绿渐浓,晚霞明处暮云重。——宋代诗人赵彦端。浣溪沙·过雨园林绿渐浓。
意为:下过雨的园林景色越来越浓绿,晚霞明亮之处暮云重重。
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
意为:一直大雁飞上天空与即将消失的晚霞融为一体,江水与这漫天的景象相映成。
⑸ 带有“夏”字的诗句
关于“夏”的古诗有:
元:白朴《净沙·夏》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版甜,绿树权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唐代: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宋代:苏舜钦《夏意》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夏席清 一作:夏簟清)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宋代: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唐代:白居易《池上早夏》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唐代:韦应物《夏花明》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
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⑹ 表达不忘初心的古诗句
1、若是初心未改,多应此意须同。——宋·晏几道《风入松》
释义:如果你对这件内事的初衷还是没容有改变的话,那么你初时的意思大多会与这个相同吧!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释义: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3、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清·纳兰性德《虞美人》
释义:吹灭灯火,在月光下走近花阴,寻找过去的踪迹;十年前的踪迹宛然犹在,十年前的那颗心还依然在胸膛跳动。
4、此事难分付,初心本谁先许。——宋·欧阳修《梁州令》
释义:这件事难以分开计算,初心本来是谁先许下的。
5、学道须当猛烈,始终确守初心,纤毫物欲不相侵。——唐·王唯一《西江月》
释义:学习道理应当具有强烈的决心,而且要从始至终保留好当初的那份心意,不让分毫的物欲侵入我们的内心。
⑺ 夏季的诗句
1、《夏夜追凉》
宋代: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译文:
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
2、《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译文:
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裸着身子呆在青翠的树林中。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
3、《纳凉》
宋代: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译文:
携杖出门去寻找纳凉圣地,画桥南畔,绿树成荫,坐靠在胡床之上惬意非常。寂寂明月夜,参差的笛声响起在耳边萦绕不觉,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幽香散溢,泌人心脾。
4、《夏夜苦热登西楼》
唐代:柳宗元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莫辩亭毒意,仰诉璿与玑。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译文:
酷热难熬半夜起床,披上衣服到西楼乘凉。山泽凝聚着炎炎的暑气,银河闪耀着湛卢似的亮光。骄阳早已晒干了滋润万物的露水,旷野宁静却没有凉风送爽。热浪滚滚汲取井水洗澡,火烧般的燥热打开门扉纳凉。靠着栏杆久久地徘徊傍徨,热汗淋漓在全身四处流淌。
这么热难道还谈得上什么保养吗?抬头见北斗,将疑问诉上苍。我知道自己不是姑射山上肌肤如冰雪的处子,想要以静胜热实在是毫无希望。
5、《清平乐·池上纳凉》
清代:项鸿祚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译文:
水天一色一片清静凉爽气息,庭院中静悄悄的人们都在纳凉消夏。门帘高卷清风摇动着室内的蜡烛,竹影婆娑映照墙上就像一幅美丽的写竹图画。醉后躺卧桃笙竹制成的竹簟上,轻罗纨扇微微煽动凉气徐发。荷塘里骤雨一下子就过去了,明天一定会是秋风萧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