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词句 » 诗词列锦

诗词列锦

发布时间: 2021-01-12 19:19:44

1. 高三语文,,,急速求解 如“骏马西风塞北,杏花烟雨江南”类似采用列锦手法的古诗句,最好解释一下列锦

“列锦”是将几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排列起来构成句子的一种修辞手法。句中没有谓语成份,却能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多角度地描绘事物。谭永祥先生在《修辞新格》中说: “古典诗歌作品里面,有一种颇为奇特的句式,即以名词或以名词为中心的定名结构组成,里面没有形容词谓语,却能写景抒情;没有动词谓语,却能叙事述怀,这种语言现象…… 我们把它叫做‘列锦’。”例如“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有作》)、“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烟杨画柳,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望海潮》)等等。
构成列锦的心理基础是联想。诗人常常借助于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将几个相互关联的词语罗列起来,构成意象的组合与叠加,营造特定的情景和境界,让读者去感知画面之间的流动和联系,从而把握作者所描绘的复杂事物和抒发的复杂情怀,窥斑见豹,见木思林。
如宋代词人贺铸的《青玉案》中的妙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组佳句,借用相似联想,连用三喻,将本是无情之物的风雨草絮进行诗人独特的审美观照加工,而后叠加复合,以实拟虚,把作者纷乱的愁情形象生动地描摹出来。你看:那一腔愁绪,仿佛遍地如烟的青草,连绵弥漫,无边无际:又像那满城随风飘舞的柳絮;濛濛一片,遮天盖地;更似那江南黄梅时节的霏霏细雨,淅淅沥沥,飘飘洒洒。整个句子就由三个名词性短语设喻而成,通过内在的愁思将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三个不同的画面巧妙地组合起来。将主观的情绪、心境移注到审美客体上;使无情之景物人格情感化;反过来,又通过读者的想象、赏鉴、品味,起着烘托、渲染、强化主体的情感心绪的作用。
再看元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起势连用九个常见名词构成了一幅秋天傍晚肃瑟苍凉的图画,表现出天涯游子的彷徨愁苦的心境。枯藤攀缠;老树衰颓,昏鸦瑟缩,万物萧杀,了无生机;此句既是工笔实景,又是铺陈心绪。面对如此凄清之情境;羁旅天涯的游子如何不赶归途啊!然而古道坎坷漫长,秋风萧瑟凄冷,坐下瘦马如柴,归家的路途还迢迢千里……诵读至此,游子思乡盼归的哀伤之情怎不让人肝肠寸断、潸然泪下!一曲小令既非清词丽句,也无奇崛境象,仅几个简单的名词组合,却让人咀嚼不已,百感交集。
同样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也有这样的佳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句由十个纯名词构成六个意象,叠映出商山黎明之前的一幅完整的画面:残月高悬,雄鸡清声;茅房客舍,思归心切的客人早早地起来赶路,谁料,板桥横渡,冷霜冽冽,一行足印,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了。整句诗仅由叠加的六个意象来突出“早行”二字,不着一闲词,尽得“早”之风流韵味。正如李东阳《怀麓堂诗话》所言:“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
在古代诗词中诸如此类的佳言妙句还很多,像“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等。但值得注意的是,运用“列锦”修辞方法不是古典诗词的独有现象,古代其它文体和现代作品中也时有偶见,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水浒》第lO回回目)、“巍巍天山,浩浩长江;骏马西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故园的竹篱茅舍,童年的如豆青灯……”(袁鹰《<海天·岁月·人生>序》)。运用“列锦”辞格的语句除了其自身的辞格特点和修辞效果外,还往往与比喻、对仗、排比、借代等叠用,以增强表达的效果。因此,在赏鉴时就需要我们仔细地去咀嚼品评。

2. 列锦手法大全1子

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具体解释奉上,请参考:
所谓列锦,就是只用名词或名词短语而不用动词、动词短语或连词来摹景叙事、抒情言志,从而构成一幅生动感人画面的修辞方法。这种被吕叔湘先生称为“词组代句”的列锦修辞法,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
我国古典诗词追求语言的简练、含蓄,意境的深远,韵味的隽永,因而凡是对语言表达无甚重大影响的字、词都应省去,句与句之间说明性的中介环节亦可略去不表。这样,诗词往往给人一种似断实连、貌离神合的跳跃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千古传诵的名句,仅仅十字就写出了六种景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且既有声响,又有色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没有一个动词,而人、物的动作尽在此中;未用一个字抒情,而情思尽溢与言外。这就是列锦修辞手法的妙处:虽不假雕饰,但能传神描摹事物。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几个名词的排列,勾勒了一幅凄清萧索的清晨景色图,曲折的透露出早行旅人孤独的心境和羁旅行役的艰辛。
列锦修辞法在古典诗词中被广泛运用,主要原因在于它和我国古典诗词的特点、要求相一致。列锦的句子节奏鲜明、神采斐然,言简意赅、词约意丰,不仅有很强的艺术概括力,而且有“咫尺万里”之功效。另外,列锦的语句由于其含蓄隽永,词断意连,形散神聚,因而给读者以充分的想像、进行艺术再创造的余地。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古典诗词中频频出现运用列锦修辞方法的佳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这两句诗所列的“葡萄美酒”(葡萄所酿之酒)“夜光杯”皆为西域特产,作者借此巧妙地展现了西北边塞的奇特风情。王之涣的“一片孤城万仞山”则渲染出玉门关雄踞万仞峰峦之上的峭拔之势。而陆游《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不仅写出了空间的相隔———东南瓜洲和西北散关,而且写出了时间相迥———冬雪之夜和金风秋日。短短两行诗十四个字竟蕴涵着如此丰富的内容,主要在于列锦修辞手法的运用。虽未用一个动词,但雪夜渡江、战船森列;金戈铁马、秋日杀敌的激烈战斗场面却十分逼真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其他例子
岳飞《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韩翃(hóng)《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节候看应晚,心期卧已赊。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解析:第二联“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之所以成为名句,主要是列锦示人,无论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还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都用名词,串联迭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幽怨凄清的意境,诗味醇厚深长。
运用列锦最为精妙的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脍炙人口的小令。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精妙词句,乍一看,前三句的九个名词似乎各不关联,但合而为一,却气象大变:这种傍晚时分的情景被一条完整的感情意脉穿珠般串起来,组成了一幅萧瑟冷寂的深秋晚景图,把天涯游子的羁旅惆怅烘托得十分浓烈。这种以景写情思,情景如此有机交融的艺术效果,使得小令荣获“秋思之祖”的雅号。

3.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请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诗名叫什么

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诗名叫《山村咏怀》。

山村咏怀

宋代:邵雍版

一去二三里,烟权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译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3)诗词列锦扩展阅读: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山村咏怀》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参考资料:网络-山村咏怀

4. 带有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的诗句

带有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的诗句如下

1、《山村咏怀》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去:指距离。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2、《陇西行》唐代: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译文:告急的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走马便是十里,一扬鞭便是五里,漫长的路程风驰电掣般一闪而过。这是西北都护府的军使,他传来了加急的军书,报告匈奴的军队已经包围了我大唐的西域重镇酒泉。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的痕迹,原来军中的烽火联系已经中断了。
3、《寄扬州韩绰判官》唐代: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译文: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4、《江南春》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5、《马上作》明代: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译文:驰聘疆场、转战南北是为了报答皇上对我的信任,南北江畔和北方边关的花草都笑我一生忙忙碌碌。一年三百六十日,我都是带着兵器骑着战马在疆场上度过的。
6、《登金陵凤凰台》唐代: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译文: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总有奸臣当道犹如浮云遮日,长安望不见心中郁闷长怀愁。
7、《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8、《满江红·写怀》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9、 《望天门山》唐代: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10、《暮江吟》唐代: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5. 古诗词常用修辞手法

古诗词中的常见修辞手法

诗歌鉴赏题中考查的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倒喻、较喻等。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如“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二、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可以使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生动。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写出了诗人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赵善庆《[中吕]山坡羊•燕子》),诗人把燕子趋热避寒想象成搬运寒热,让燕子带上了更多的人情味。“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诗人怕花睡去,所以点燃蜡烛来照,以花比人,极富雅趣。
三、夸张。
夸张就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运用夸张,可以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四、对比。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诗人截取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琵琶尽可以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感情内容,所以说“新”与“旧”的对比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徐兰《出关》),诗人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对比鲜明。“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五、衬托。
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联的事物作为陪衬的修辞。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反衬一般又包括动衬静、声衬寂、乐衬哀。如“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浚弹琴》),第四联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衬托了琴声的魅力。“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苏轼《阮郎归•初夏》),尾句以棋声衬托了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陈维崧《醉落魄•咏鹰》),诗人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衬托了鹰的形象。
六、顶真。
就是用句末的词语作下一句的开头的词语的修辞。顶真的作用是回环跌宕,有旋律美。如“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蛩;泣寒蛩,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马致远《汉宫秋》),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七、双关。
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有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种。如“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朱淑真《秋夜》),第三句中“凉”字意义双关,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凄凉。诗人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八、通感。
也叫移觉,是把人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如“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郎士元《听邻家吹笙》),诗人用通感的修辞写了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和欢快。

6. 没有运用列锦修辞手法的诗句是什么

你应该问:运用列锦修辞手法的诗句有哪些?因为这样的诗句并不多。内而除了运用列锦手法容的诗句以外全部是没有运用列锦修辞手法的诗句。
经典的列锦诗句主要有: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湖》);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还有“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等等。

7. 什么是诗词中的二字列锦

不是很明白

8. 何谓列锦修辞,有何作用

“列锦”是将几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排列起来构成句子的一种修辞手法.句中没有谓语成份,却能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多角度地描绘事物.谭永祥先生在《修辞新格》中说:“古典诗歌作品里面,有一种颇为奇特的句式,即以名词或以名词为中心的定名结构组成,里面没有形容词谓语,却能写景抒情;没有动词谓语,却能叙事述怀,这种语言现象…… 我们把它叫做‘列锦’.”例如“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有作》)、“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烟杨画柳,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望海潮》)等等.
构成列锦的心理基础是联想.诗人常常借助于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将几个相互关联的词语罗列起来,构成意象的组合与叠加,营造特定的情景和境界,让读者去感知画面之间的流动和联系,从而把握作者所描绘的复杂事物和抒发的复杂情怀,窥斑见豹,见木思林.
如宋代词人贺铸的《青玉案》中的妙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组佳句,借用相似联想,连用三喻,将本是无情之物的风雨草絮进行诗人独特的审美观照加工,而后叠加复合,以实拟虚,把作者纷乱的愁情形象生动地描摹出来.你看:那一腔愁绪,仿佛遍地如烟的青草,连绵弥漫,无边无际:又像那满城随风飘舞的柳絮;濛濛一片,遮天盖地;更似那江南黄梅时节的霏霏细雨,淅淅沥沥,飘飘洒洒.整个句子就由三个名词性短语设喻而成,通过内在的愁思将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三个不同的画面巧妙地组合起来.将主观的情绪、心境移注到审美客体上;使无情之景物人格情感化;反过来,又通过读者的想象、赏鉴、品味,起着烘托、渲染、强化主体的情感心绪的作用.
再看元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起势连用九个常见名词构成了一幅秋天傍晚肃瑟苍凉的图画,表现出天涯游子的彷徨愁苦的心境.枯藤攀缠;老树衰颓,昏鸦瑟缩,万物萧杀,了无生机;此句既是工笔实景,又是铺陈心绪.面对如此凄清之情境;羁旅天涯的游子如何不赶归途啊!然而古道坎坷漫长,秋风萧瑟凄冷,坐下瘦马如柴,归家的路途还迢迢千里……诵读至此,游子思乡盼归的哀伤之情怎不让人肝肠寸断、潸然泪下!一曲小令既非清词丽句,也无奇崛境象,仅几个简单的名词组合,却让人咀嚼不已,百感交集.
同样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也有这样的佳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句由十个纯名词构成六个意象,叠映出商山黎明之前的一幅完整的画面:残月高悬,雄鸡清声;茅房客舍,思归心切的客人早早地起来赶路,谁料,板桥横渡,冷霜冽冽,一行足印,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了.整句诗仅由叠加的六个意象来突出“早行”二字,不着一闲词,尽得“早”之风流韵味.正如李东阳《怀麓堂诗话》所言:“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
在古代诗词中诸如此类的佳言妙句还很多,像“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等.但值得注意的是,运用“列锦”修辞方法不是古典诗词的独有现象,古代其它文体和现代作品中也时有偶见,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水浒》第lO回回目)、“巍巍天山,浩浩长江;骏马西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故园的竹篱茅舍,童年的如豆青灯……”(袁鹰《序》).运用“列锦”辞格的语句除了其自身的辞格特点和修辞效果外,还往往与比喻、对仗、排比、借代等叠用,以增强表达的效果.因此,在赏鉴时就需要我们仔细地去咀嚼品评.
参考文献:《语文天地》 欧阳宇

9. 问一首美国反越战短诗,其中一句翻译过来大概是“白骨 红砂 蓝天空”,好像只有三句,都有红白蓝

奥地利诗人曾写过一首小诗:
《归化》: 
白手,红发,蓝眼睛。
白石,红血,蓝嘴唇。 
白骨,红沙,蓝天空。 
这是一首反映美国挑起越南战争的小诗。诗人只将三个写色彩的形容词和九个名词组合在一起,就巧妙地再现了非正义战争的残酷场面。第一节勾画出一个美国青年的外貌,(以美国国旗的三种底色作暗示);第二节写他负重伤,奄奄一息地躺在灼热的异国土地上;第三节写他毫无意义地死去,暴尸荒野。 
这首诗歌运用了“列锦”的修辞手法。这个名称是当代修辞学家谭永祥提出的,谭永祥先生在《修辞新格》中说:“古典诗歌作品里面,有一种颇为奇特的句式,即以名词或以名词为中心的定名结构组成,里面没有形容词谓语,却能写景抒情;没有动词谓语,却能叙事述怀,这种语言现象„„我们把它叫做‘列锦’。”   这种被吕叔湘先生称为“词组代句”的列锦修辞法,由于与我国古典诗词的特点、要求一致,所以在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中学课本中便有许多实例: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望海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沙净·秋思》);“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它如电影中运用的“蒙太奇”手法,将画面巧妙地剪辑,不仅节奏鲜明、神采斐然,言简意赅、辞约意丰,具有很强的艺术概括力;而且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像和艺术再创造的空间。

10. 诗歌白描手法与列锦手法的区别

白描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
如鲁迅《故乡》的开头:“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寥寥数语,几笔勾勒,不但将故乡的深冬阴晦天色笼罩的原野,尽收笔底;而且字里行间,表露了蕴含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深沉的悲凉。
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
如《儒林外史》写范进看中举的报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惟妙惟肖地描写了事态的发展。
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些描写,犹如用几条墨线,简单几笔,特征显露,尽传神态。
与绘画一样,无论工笔还是彩墨,无论水彩还是油画,都可自成一格,各有特色;文学创作上的白描手法与其它手法并不相斥。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在流传深远的名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中,“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再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给人的情趣和诗味是浓醇、深长的。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叠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个幽远凄清的意境。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