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古诗送春
⑴ 《送春》整首诗,带拼音
全文如下:
《送春》宋 王令
sān yuè cán huā luò ɡènɡ kāi ,
三 月 残 花 落 更 开 ,
xiǎo yán rì rì yàn fēi lái 。
小 檐 日 日 燕 飞 来 。
zǐ ɡuī yè bàn yóu tí xuè ,
子 规 夜 半 犹 啼 血 ,
bú xìn dōnɡ fēnɡ huàn bù huí 。
不 信 东 风 唤 不 回 。
注释:
更:再,重。檐:屋檐。
子规:杜鹃鸟。
啼血:形容鸟类啼叫的悲苦,一般指杜鹃鸟的啼叫。
信:虽则不信,然春去依旧。
⑵ 求王令《送春》的赏析和诗的意思!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诗,表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诗的前两句写景为主,后两句由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追求。 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来的。 诗中的“落更开”描述了三月的花谢了又开,表现了春光未逝;“燕飞来”描述了低矮的屋檐下有燕子飞来飞去,表现了春光生机犹在写出了暮春景象:春光未逝,生机犹存的特点。 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来写了杜鹃鸟,塑造了一个执着的形象,借此表现自己留恋春天的情怀,字里行间充满凄凉的美感。 东风就是指春风,子规,杜鹃鸟经常在暮春啼叫。 诗人用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来表达竭尽全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意思,既表达珍惜的心情,又显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态度。表现了自己顽强进取,执着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这首诗的子规(杜鹃)与以往大部分诗里借喻哀伤,凄切的含义较不相同,带有比较积极的意义. 送春 (南宋)朱弁 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 结就客愁云片段,唤回乡梦雨霏微。 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 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 注释 ①朱弁(bian四声)(约1085-1144),字少章,自号观如居士,江西婺源人。他在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冬天以太学生擢任通问副使,出使金国,不屈于金人的威胁,和共同出使的洪皓同被拘押,16年后方归回南宋。他在留金期间写下了不少怀念故国的诗作,深切婉转,是南宋初期的重要诗人。有《曲洧旧闻》、《风月堂诗话》等传世。 ②风烟节物,和季节相适应的自然风物。 ③褚衣,棉絮做的衣服 ④君,指春天。 简析 《送春》这首七律就是他出使金国期间所作。诗中说北国气候严寒,几乎没有 五福送春 - 吴仕福春天,花柳之类的景物,迟迟不见春意,待到春意刚来,可春天又过去了;意在以塞北春天的短暂来反衬被拘押在塞北时间之久。 “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这两句的意思是,到了三月,气候仍很冷,缺少春意,眼前很难见到和煦的春风,温暖的春云,更很难见到标志春天到来的景物,如春草、春花、春柳、春莺之类的动植物,人们还不能脱掉褚衣(棉衣)。这里表面是写季节气候,实际是写自身遭遇。写寒季之长,实际上是写诗人被拘押时间之长。这样第二联写愁和梦也就自然可以理解了。 “结就客愁云片断,唤回乡梦雨霏微。”这两句是写:天空片片云朵,就像是我这被拘押在外地的人的愁绪凝结而成的;下了一阵蒙蒙(霏微)细雨,把我还乡的好梦给唤醒了。诗人作为南宋使者,无理被押,有国不能归,有家不能回,即使做梦也在思国思家。 “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这两句写出三月即将过去,已是春末时节,桃花柳树才露出春意。照实说,三月底,桃花早该凋谢了,可山下的小桃树的花才刚刚开放,沙滩边的垂柳却还没有飞絮。不过总算有点春意了。但是颇令人遗憾的是,春天刚到却又完了。 最后两句:“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是说端起酒杯来送春,没别的话可说,只是羡慕你春天的刚到来,又要回去了。慨叹自己长期被拘押在金国而不能回南宋去,读者也仿佛看到了诗人那无限惆怅的心境。 古代的诗人词家,常常写一些留春送春的诗词,作者这首送春诗也写得缠绵悱恻,却寄托了深沉的故国之思,这一点不可不察。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故国的忠贞和眷念之情,婉转缠绵,有晚唐诗人的风格和情调。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而“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塞北三月又怎样呢?有人说“天春不见花”,有人说“春色未曾看”,都说得太抽象。而朱弁以“恋褚衣”极写塞北的风寒,以小桃“花初见”和弱柳“絮未飞”说其姗姗来迟,却“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这就把塞北春天来迟去速的特点具体地勾勒出来。 译文:暮春三月,花谢了又开;低矮的屋檐下天天有小燕子飞来。子规鸟不分白天、黑夜地啼叫,只到啼出血来。它们不信春风呼唤不回。
⑶ 宗璞 送春
1从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时,它便开花,直到雨僝风僽,春深春老。它迎春来,伴春在,送春去。
2衬托二月兰的忠心和执著。
你也是初一的?我也是,刚开学,这题这星期5刚做过,呵呵
⑷ 古诗田园杂记一送春
四时田园杂来兴(其一)
南宋
范成大源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村民们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此为精练回答,请采纳】
⑸ 七言古诗(宋代诗和唐代侍)
很多喔,
比如 唐《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宋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⑹ 描写“春天”的宋代古诗有哪些
1、《入彭蠡湖口》宋·谢灵运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
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灵物郄珍怪,异人秘精魂。
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
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2、《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宋代·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⑺ 《送春》的内容是什么
这是首古诗来。
原文如下:自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⑻ 苏轼古诗田园杂兴一送春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馀晖。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⑼ 送春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从这首古诗里我读出了作者什么的信念
诗人用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来表达竭尽全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意思,既表达珍惜的心情,又显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态度。表现了自己顽强进取,执着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⑽ 有谁知道古诗送春的全文
送春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七绝】 类别:【】
回
银花凿落从君劝答,金屑琵琶为我弹。
不独送春兼送老,更尝一酌更听看。
送春
作者:杨衡
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复暮。惆怅问春风,明朝应不住。
送春曲江上,眷眷东西顾。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
人生似行客,两足无停步。日日进前程,前程几多路。
兵刃与水火,尽可违之去。惟有老到来,人间无避处。
感时良未已,独倚池南树。今日送春心,心如别亲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