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骊山的诗句
① 关于骊山的诗句
《奉和圣制登骊山瞩眺应制》
年代: 唐 作者: 张说
寒山上半空,临眺尽寰中。是日巡游处,晴光远近同。
川明分渭水,树暗辨新丰。岩壑清音暮,天歌起大风。
《酬郑户曹骊山感怀》
年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苍山何郁盘,飞阁凌上清。先帝昔好道,下元朝百灵。
白云已萧条,麋鹿但纵横。泉水今尚暖,旧林亦青青。
我念绮襦岁,扈从当太平。小臣职前驱,驰道出灞亭。
翻翻日月旗,殷殷鼙鼓声。万马自腾骧,八骏按辔行。
日出烟峤绿,氛氲丽层甍。登临起遐想,沐浴欢圣情。
朝燕咏无事,时丰贺国祯。日和弦管音,下使万室听。
海内凑朝贡,贤愚共欢荣。合沓车马喧,西闻长安城。
事往世如寄,感深迹所经。申章报兰藻,一望双涕零。
《游骊山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张俞
金玉楼台插碧空,笙歌递响入天风。当时国色并春色,尽在君五顾盼中。
《冷日过骊山》
年代: 唐 作者: 赵嘏
冷日微烟渭水愁,华清宫树不胜秋。 霓裳一曲千门锁,白尽梨园弟子头。
《过骊山作》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旁穷百姓。
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年代: 唐 作者: 崔湜
名山何壮哉,玄览一徘徊。御路穿林转,旌门倚石开。
烟霞肘后发,河塞掌中来。不学蓬壶远,经年犹未回。
《奉和登骊山应制》
年代: 唐 作者: 阎朝隐
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
《过骊山》
年代: 唐 作者: 窦巩
翠辇红旌去不回,苍苍宫树锁青苔。有人说得当时事,曾见长生玉殿开。
《骊山》
年代: 唐 作者: 许浑
闻说先皇醉碧桃,日华浮动郁金袍。风随玉辇笙歌迥,云卷珠帘剑佩高。
凤驾北归山寂寂,龙旟西幸水滔滔。贵妃没后巡游少,瓦落宫墙见野蒿。
《过骊山》
年代: 唐 作者: 薛能
丹雘苍苍簇背山,路尘应满旧帘间。玄宗不是偏行乐,只为当时四海闲。
《骊山》
年代: 唐 作者: 罗邺
风摇岩桂露闻香,白鹿惊时出绕墙。不向骊山锁宫殿,可知仙去是明皇。
《骊山》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六籍燃除士不磨,骊山如此盗兵何。五陵珠玉归人世,却为诗书发冢多。
《骊山曲》
年代: 元 作者: 杨维桢
骊山郁崔嵬,宫阙金银开。月生硔鹊观,云绕凤凰台。
宫中红妆子,调笑春风媒。青鸟衔巾去,乳鹿巡花来。
天王太白次,仓玉金粟堆。石马动秋色,羌枝连暮枝。
只今瑶池水,八骏渴生埃。
《骊山感事》
年代: 宋 作者: 张咏
古来仁圣最忧多,合倚承平纵逸么。行幸未停歌未阕,羯胡兵已渡黄河。
《过骊山》
年代: 明 作者: 王廷相
玉女霓裳斗彩虹,君王仙去凤楼空。只今惟有垂杨树,留得寒蝉咽故宫。
② 描写“骊山”的诗句有哪些
1.《骊山来》
闻说先皇醉碧桃自,日华浮动郁金袍。
风随玉辇笙歌迥,云卷珠帘剑佩高。
凤驾北归山寂寂,龙旟西幸水滔滔。
贵妃没后巡游少,瓦落宫墙见野蒿。
2.罗邺(唐代)《骊山》
风摇岩桂露闻香,白鹿惊时出绕墙。
不向骊山锁宫殿,可知仙去是明皇。
3.杜甫(唐代)《骊山》
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
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
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万岁蓬莱日,长悬旧羽林。
4.杜甫(唐代)《骊山》
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
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
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万岁蓬莱日,长悬旧羽林。
5.王安石(宋代)《骊山》
六籍燃除士不磨,骊山如此盗兵何。
五陵珠玉归人世,却为诗书发冢多。
③ 骊山在诗中的寓意
骊山(今西安市的东边),阿房宫当初的宫殿台基残存。杜牧在《阿房宫赋内》中说:“容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建起,再向西直达咸阳,规模极其宏大,设施极其奢华。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阿房宫焚毁。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而创作了这首“骊山怀古”小令。开头三句“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回顾骊山的历史,曾是秦朝宫殿的所在,被大火焚烧之后,当时的歌台舞榭、金块珠砾都已不复存在,诗人用“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只见草萧疏,水萦纡。”再不见昔日豪华的宫殿,只有野草稀疏地铺在地上,河水在那里迂回的流淌。草的萧索,水的萦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
④ 形容骊山春天美的诗句
《骊山》抄
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地下无朝烛,
人间有赐金。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万岁蓬莱日,长悬旧羽林。
——唐朝 作者:杜甫
《过骊山》
翠辇红旌去不回,苍苍宫树锁青苔。
有人说得当时事,曾见长生玉殿开。
——唐朝 作者:窦巩
⑤ 描述雨中骊山的诗句
骊山
作者:杜甫
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
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万岁蓬莱日,长悬旧羽林。
祝您生活愉快,望采纳。
⑥ 山坡羊 骊山怀古 的诗句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中吕]
【内容】: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了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作者】: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武宗时拜监察御史,因直言敢谏得罪权奸而罢官。仁宗时复官至礼商尚书,英宗时弃官归隐。直至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应召为陕西行台中丞,致力于赈灾济民,不久劳瘁而卒。能诗善曲,朱权称“张云庄之词如玉树临风”(《太和正音谱》)。散曲集有《云庄休居自适乐府》。现存小令161首、套数两套。
【注释】:
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杜牧《阿宫殿》:“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阿房一炬:阿房宫,秦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阿房村。《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两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又《史记·秦始皇本纪》:“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后项羽引兵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杜牧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之叹。
萦纡:形容水流回旋迂曲。
列国:各国,即周、齐、秦、汉、楚。
【赏析】:
此曲揭示封建统治者因荒淫奢侈和争权夺位而导致灭亡的历史教训。触目伤怀,引史为证,感情痛切,风格沉郁。
⑦ 描写骊山的诗句
第一首来
绿翠骊山烟幕间自,西阳画卷似江南
帝王安逸多归处,褒姒狼烟为笑玩
泉暖明皇陪贵玉,寒心安史想翻天
明君一代留遗憾,过马嵬坡遗恨冤
(作者唐塔)
第二首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作者:唐山妞妞)
第三首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事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第四首
唐朝《宿昭应》
夜忆开元寺,凄凉里巷间。
薄烟通魏阙,明月照骊山。
赞美骊山的好诗好词好句赞美骊山的好诗好词好句
半壁空宫闭,连天白道闲。
清晨更回首,独向灞陵还。
第五首
唐朝《咏史诗·褒城》
恃宠娇多得自由,骊山举火戏诸侯。
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
第六首
唐朝《骊山》
风摇岩桂露闻香,白鹿惊时出绕墙。
不向骊山锁宫殿,可知仙去是明
⑧ 关于“骊山”的诗句有哪些
《木兰花令来·拟古决绝词》 清 纳兰自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登高丘而望远》 唐 李白
登高丘,望远海。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银台金阙如梦中,
秦皇汉武空相待。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盗贼劫宝玉,
精灵竟何能?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权摄昭应》 唐 白居易
夏闰秋候早,七月风骚骚。
渭川烟景晚,骊山宫殿高。
丹殿子司谏,赤县我徒劳。
相去半日程,不得同游遨。
到官来十日,览镜生二毛。
可怜趋走吏,尘土满青袍。
邮传拥两驿,簿书堆六曹。
为问纲纪掾,何必使铅刀?《题庐山山下汤泉》 唐 白居易
一眼汤泉流向东,浸泥浇草暖无功。
骊山温水因何事,流入金铺玉甃中。《和行简望郡南山》 唐 白居易
反照前山云树明,从君苦道似华清。
试听肠断巴猿叫,早晚骊山有此声?
⑨ 有关骊山的诗句
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
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万岁蓬莱日,长悬旧羽林。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