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的诗句
Ⅰ 关于回顾历史的好词好句有哪些
回顾历史的句子如下: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罗贯中
2、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
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
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3、历史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一些对过往的伟大事物进行反思的人,他们从中获取力量,常常感受到人类生命的辉煌灿烂。
4、在这本《历史研究》的修订插图中,我同样是两者兼顾,既回顾过去,又展望未来。因为当你研究现在和过去的时候,对未来不可能视而不见,倘若这是可能的话,那反而荒唐可笑了。”
5、我不后悔做过的每一件事,因为人类本能的驱利性,和我的历史赋予我的认知力,使我做出当时最有利于我的决定,这是当时能选择的最好结果,所以我永不必后悔!
6、历史是一幅画,时间是画纸,历史是无数的浪花,时间是一条河流,历史是绚丽的花朵,时间是一座大花园,你是是繁星,时间是蓝色的天幕。
7、我们要相信,创造希腊历史的是人,创造今天历史的同样是人。然而我们今天只生产奢侈的工业品,而他们创造的却是艺术品,我们要问是什么原因使人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
词语如下:
1、哀思如潮
2、忆苦思甜
3、回忆往事
4、思绪万千
5、旧事重提
6、朝花夕拾
7、记忆犹新
8、念念不忘
9、不堪回首
10、今昔之感
11、温故知新
12、回味无穷
13、难以忘怀
Ⅱ 回顾历史的句子有哪些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你是指回顾历史这一本体,还是随便的怀念一个确定的时间也行
你可以去赤壁赋里面找找
Ⅲ 求形容“回顾过去,放眼未来”的诗句简短诗句
1、《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版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权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
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年少时光呢?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 。
2、《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译文:
我明悟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但明白未发生的事尚可补救。
3、《离骚》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译文:
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不遗余力地)上上下下追求探索。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译文: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
5、《望岳》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Ⅳ 形容“回顾过去,放眼未来。”的简短诗句有哪些
1、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赏析:出自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这是一篇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第一段写辞官归田的决心。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一种悔悟和庆幸溢于言外,先是自责之词,后是自宽自恕之词,真的,走入迷途还不算远,我觉得今是而昨非,表达了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
这两句的意思是:我终于觉悟到,过去做错了的事(指出仕为官)已经不能改正(谏,谏止,劝止);同时也意识了,未来的事(指辞官归隐)还可以挽救(追,挽救,补救)。
2、风雨砥砺,岁月如歌,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赏析:风雨砥砺:砥砺意识是磨练,和风雨连在一起也就是说经过风雨的磨练.当然,在这里风雨并非自然界中的风雨,而是指各种困难、危机、考验等。岁月如歌:指一种恬淡的心境,是在经历过很多事情之后的醒悟与坦然。风物长宜放眼量:出自毛泽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意思是做人、做事不要只顾眼前。应该从远处,大处着眼,也就是从未来从全局着眼,胸襟开阔。
3、忆往昔峥嵘岁月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
赏析: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透过这首词,人们不难发现,当时毛泽东已经看到了战争的结局,向全世界发出了胜利的预言。那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是扭转乾坤的气魄和洞悉时空的慧眼:中国革命注定是一场极其艰难曲折、惊心动魄的斗争,但人民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成功。
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赏析:可理解为:道路又窄又长无边无际,我要上天下地寻找心中的太阳。结合上下文则表达了屈原"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的积极求进心态。
5、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墨梅图》
赏析:仅看这两句有赞美梅花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为:平凡的桃花、庸俗的李花争妍斗艳;只有那梅树上的梅花心如平常(没有争抢之心)。
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赏析:诗中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投降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尤其铿锵有力。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的浪漫豪情。全诗没有个“望”字,但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绝顶。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赏析: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简直被诗化了!苏轼是一个性格很豪放、气质很浪漫的人。当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团圆、婵娟的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9、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不第后赋菊》
赏析: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是说菊花无处不有,遍满京都;“尽带”是说这遍满长安的菊花,无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黄金甲。身披黄金铠甲,屹立在飒飒西风之中,抗霜半寒,傲然怒放,这形象是何等英武!何等俊伟!况且,“满”城“尽”是,如同云霞,映照着天空;如同烈火,燃遍了长安!这里所歌咏、所塑造的,不是单独某一株菊花,而是菊花的“英雄群像”。
这首诗是以菊喻志,借物抒怀,通过刻划菊花的形象、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当农民起义的“重阳佳节”到来之日,那些封建统治阶级威风扫地,不是如同那些“百花”一样凋零了吗?当浩浩荡荡的义军开进长安之后,那身着戎装的义军战士,不是象这满城菊花一样,金烂烂辉光耀目、威凛凛豪气冲天吗?这首菊花诗是封建社会农民起义英雄的颂歌。
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赏析: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描绘了山环水绕,草木自渐浓郁,蜿蜒的山径也越来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无路可走之际,突然看见绿柳飘飘,花团锦簇,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本联富深刻的哲理于自然景物的描绘中,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希望。
1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12、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俗语
赏析:比喻事到临头,自然会有解决的办法。常用"车来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宽慰处于困境中的人。中国古语有"船到桥头自然直"的说法,这个论点或多或少说明了一个道理:任何事情都是有转机的,要泰然处之,坦然面对。其实这个"现象"很简单:船横着的时候受到水的大面积力量的冲击就发生了偏转,受到的作用力沿水流的方向,故船沿水流方向前进形成保持直向的受力稳定形状了。
13、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
赏析:为述其志:“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病牛劳苦功高,筋疲力尽,却无人怜惜,但它没有怨天尤人,更未消极沉沦。因为它具有心甘情愿为众生的温饱而“羸病卧残阳”之志。这两句诗将病牛与“众生”联系起来写,以“但得”与“不辞”对举,强烈地抒发了病牛不辞羸病,一心向着众生的志向。结句中的“残阳”是双关语,既指夕阳,又象征病牛的晚年,它与“卧”等词语相结合,有助于表现老牛身体病弱却力耕负重、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首诗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病牛的形象,既绘出其身体病弱之形,更传出了其不辞羸病、志在众生之神。如此咏牛,颇为切合牛任劳任怨、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不过,此诗并非为咏牛而咏牛,而是“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我们只要能像前人所说的那样“知人论世”,便不难看出这一点。
14、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赏析: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1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赏析: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不用典故,不用比兴,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
16、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赏析: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Ⅳ 关于回顾的古诗词
关于回顾的古诗词:
《偶成》 ——李清照
十五年前花月底,
相从曾赋赏花诗。回
今看花月浑相似答,
安得情怀似昔时。
《生查子》欧阳修
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题都城南庄
作者:崔护(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Ⅵ 描写历史的诗句有哪些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专数山。青山属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Ⅶ 描写 历史的诗句
而青山两来句,我非常喜自欢,不为别的,就因为他道破了一个客观真理,也说破了一层天机。辛弃疾身处腐宋之世,有心杀敌,但无力回天,正是这样残酷的经历,使他对世事洞察彻底。历史大潮可谓浩浩荡荡,汹涌东去,势不可挡,既使几座青山使它拐几个弯,但直泄东海的大势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此乃稼轩词人《菩萨蛮》中句,其全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Ⅷ 回顾历史的句子有哪些
历史无疑注定要重复自身:毕竟,历史如同人,没有很多选择。
人类历史只是宇宙中的一瞬间,而历史的第一个教训就是要学会谦逊。
当我们在事后回顾历史的时候,往往会发现,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下,即使再英明的领袖也难免有头脑发昏的时候。
一个人有一个故事,一个家庭有一段历史。
也许,历史的妙处正在于此:它不仅是关于过去的事件,还可以是关于现实和未来的寓言。
如果了解历史,就可以在头脑中体会到永恒时光的重量。
我不后悔做过的每一件事,因为人类本能的驱利性,和我的历史赋予我的认知力,使我做出当时最有利于我的决定,这是当时能选择的最好结果,所以我永不必后悔!
历史是一幅画,时间是画纸,历史是无数的浪花,时间是一条河流,历史是绚丽的花朵,时间是一座大花园,你是是繁星,时间是蓝色的天幕。
历史告诉我们,过去从未发生的事情的确会发生。
在这本《历史研究》的修订插图中,我同样是两者兼顾,既回顾过去,又展望未来。因为当你研究现在和过去的时候,对未来不可能视而不见,倘若这是可能的话,那反而荒唐可笑了。”
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
我们要相信,创造希腊历史的是人,创造今天历史的同样是人。然而我们今天只生产奢侈的工业品,而他们创造的却是艺术品,我们要问是什么原因使人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
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这个世界的历史观。
历史是由每一个毫不足道的瞬间的错误和英雄业绩构成的。
历史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一些对过往的伟大事物进行反思的人,他们从中获取力量,常常感受到人类生命的辉煌灿烂。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Ⅸ 关于历史的诗句
洛阳故城
诗人:崔涂 全唐诗库—第679卷
三十世皇都,萧条是霸图。片墙看破尽,遗迹渐应无。
野径通荒苑,高槐映远衢。独吟人不问,清冷自呜呜。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过洛阳故城》
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烟愁雨啸奈华生,宫阙簪椐旧帝城。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诗经·王风·黍离》诗经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王风·黍离》本篇选自《诗经》“王风”,“王”指王都,周平王迁都洛邑后,王室衰微,天子位同列国诸侯,其地产生的诗歌便被称为“王风”。“王风”多乱离之作,特别是《黍离》一诗,历来被视为是悲悼故国的代表作,但仅从诗中难以看出是周大夫感伤西周的沦亡,倒是看到一个四处漂泊的浪子形象,听到他因流离失所而发出的愤怒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