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古诗6
Ⅰ 与驿站有关的古诗词
宋词中有很多写驿站的,而且驿站往往与梅一起出现,如: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回
何时驿使西归,寄与相答思客,一枝新。
雁书休寄,寸心分付梅驿。
忍过阳台折柳,难凭陇驿传梅。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清兴与谁同,探梅萼、溪桥驿堠。
楚宫行路,倚桥攀驿,供尽梅花泪。
不寄梅花,千里寄红雪。
梅花万里伤迟暮。驿使来时望佳句。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
江南驿使未到,梅蕊破春心。
记我行南浦,送君折柳,君逢驿使,为我攀梅。
Ⅱ 关于驿站的古诗句
1、《望驿台》望驿台
唐代: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扑地花 一作:铺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释义:
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碧柳;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落红满地。
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里人思念着出门在外的亲人,出门在外的人一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亲人。
2、《蓝桥驿见元九诗》
唐代:白居易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释义:蓝桥驿春雪飘飘当初你归来之日,秦岭上秋风飒飒如今我离去之时。每到达一个驿站我都要首先下马,沿墙绕柱东看西樵寻找你的题诗。
3、《清商怨·葭萌驿作》
宋代:陆游
江头日暮痛饮。乍雪晴犹凛。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
鸳机新寄断锦。叹往事、不堪重省。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
释义:日落江边,黄昏时分,任情畅怀八九饮,初雪放晴,寒气袭袭天还冷。小小驿站深山中,显得分外凄凉冷清,灯昏昏,孤零零,一人独睡进梦境。新近情人寄来织机上段锦,决绝意分明,怎么忍心再回忆旧日款款柔情。南楼同枕美梦今惊醒,当初枕上堆云黑发、妩媚乌鬓,再难寻。
4、《南柯子·怅望梅花驿》
宋代:范成大
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
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
释义:惆怅的望着梅花驿,专注的看着开有燕子花的绿洲。祥云下面有高楼大厦,可惜高楼不是用木兰木做的。想用缄帛写信可是离传信者很遥远无从寄信,于是秋叶都红了也还没写。想借助江水寄托离愁别绪,可是江水是向东流的哪里能够流向西边呢?
5、《卜算子·咏梅》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Ⅲ 关于“驿站”的古诗词有哪些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寓蓬莱馆》
【宋】陆游
朱门高柳画桥南,掠面风埃喜解骖。
霁日偶逢春盎盎,野人不惯屋潭潭。
堂中剩喜簪裾集,楼上时闻鼓角酣。
明发扁舟觅归路,趁时吾欲事农蚕。
《送崔判官还扬子》
【唐】皎然
轻传祗远役,依依下姑亭。
秋声满杨柳,暮色绕郊坰。
烟水摇归思,山当楚驿青。
Ⅳ 关于“古代驿站”的古诗有哪些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3.《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4.《寓蓬莱馆》
【宋】陆游
朱门高柳画桥南,掠面风埃喜解骖。
霁日偶逢春盎盎,野人不惯屋潭潭。
堂中剩喜簪裾集,楼上时闻鼓角酣。
明发扁舟觅归路,趁时吾欲事农蚕。
5.《送崔判官还扬子》
【唐】皎然
轻传祗远役,依依下姑亭。
秋声满杨柳,暮色绕郊坰,烟水摇归思,山当楚驿青。
Ⅳ 关于驿站的古诗词
卜算子·咏梅
作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Ⅵ 关于古代驿站的古诗
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Ⅶ 与“驿站”有关的古诗句有哪些
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陆游
2.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望驿台》 白居易
3.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商山早行》 温庭筠
4.古驿萧萧独倚阑,角声催晚雨催寒。——《寓蓬莱馆》 陆游
Ⅷ 有关驿站传递信息交流方式的古诗词
零落成泥碾作尘,寂寞开无主,一任群芳妒。已是黄昏独自愁。 无意苦争春,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只有香如故
Ⅸ 有关"驿站"的诗句有哪些
1.《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回风和雨。答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望驿台》 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3.《商山早行》 温庭筠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4.《寓蓬莱馆》 陆游
古驿萧萧独倚阑,角声催晚雨催寒。残年遇合应无日,犹说新丰强自宽。
5.《鹧鸪天》 葭萌驿作·七之二
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
Ⅹ 白居易的诗<<望驿站>>解析
是望驿台吧。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
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
居人思客客思家。
题解
这是白居易应和好朋友元稹的诗。二人在贞元十九年(803)同登制科,俱授秘书省校书郎,始相识并订交,“谊同金石,爱等弟兄”。
元和四年(809)三月七日,元稹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东川按狱,往来鞍马间,写下一组总题为《使东川》的绝句。稍后,正在长安任左拾遗和翰林学士的白居易写了总题为《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的和诗,并题词说:“十二篇皆因新境追忆旧事,不能一一曲叙,但随而和之,惟予与元知之耳。”《望驿台》是其中的第十一首。原诗题下注:“三月三十日”。
元稹《望驿台》云:“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孟光”,指诗人的妻子韦丛。这是元稹在三月的最后一天,为思念妻子而作。结句“不曾春尽不归来”,是诗人的悬揣之辞。料想妻子以春尽为期,待他重聚,而现在竟无法实现,怅惘之情,宛然在目。
“望驿台”,在今四川广元,白居易《酬元九东川路诗》中有嘉陵县望驿台,即望喜驿也。
句解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碧柳,凝眸念远;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地面。首句点出地点和时间。元稹宅在长安靖安里,他的夫人韦丛此时就住在那里,写其宅自见其人。“当窗柳”意即怀人。唐人风俗,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大概是取柳丝柔长不断,以寓彼此情愫不绝之意。次句镜头一换,转到四川的望驿台,那里元稹一人独处驿邸,见落花而念如花之妻。这一句巧用比喻,富于联想,也饶有诗情。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中人思念着宦游在外的人,宦游人同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人。“尽”字如利刀割水,效果强烈,含有春光已尽、人在天涯的感伤情绪。“春光”,不单指春天,而兼有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希望的意思。春光同日尽,是说预期的欢聚落空了,自然导出“居人思客客思家”。本来,思念决不限此一日,但这一日既是春尽日,这种思念之情便更加重了。一种相思,两处离愁,感情的暗线,把千里之外的两颗心紧紧联系了起来。
评解
白居易的和诗与原作一样,采用平起仄收式,但又与原诗不同,下笔便用对句,且对仗工稳。不仅具有形式整饬之美,而且加强了表达力量。因为在内容上,这两句是赅举双方,用了对句,则见双方感情同等深挚,相思同样缠绵;形式与内容和谐一致,相得益彰。又由于对起散收,章法于严谨中有变化,也就增加了诗的声情之美。
诗的中心是一个“思”字。全诗紧扣“思”字,层层展开。首句“当窗柳”,传出闺中绮思;次用“扑地花”,写出驿旅苦思。这两句都通过形象以传情,不言思而思字灼然可见。三句推进一层,写出了三月三十日这个特定时日,由希望转入失望的刻骨相思。但仍不直遂,只以“春光尽”三字出之,颇富含蓄之妙。四句更推进一层,含蓄变成了爆发,直点“思”字,而且迭用两个思字,将前三句都绾合起来,点明诗旨,收束得很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