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词句 » 定理的古诗

定理的古诗

发布时间: 2021-01-05 17:29:38

『壹』 勾股定理 诗句

很高兴为您解复答。
华夏古诗词制源远流长,
有许多古诗词与勾股定理有紧密联系,
下面是明朝大数学家程大位所著的《直指算法统宗》里的一道题:
《荡秋千》
平地秋千未起,踏起一尺离地;
送行二步与人齐,五尺人高曾记;
仕女佳人争蹴,终朝笑语欢嬉;
良工高士素好奇,算出索长有几?
(注:每5尺一步)
此题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有一秋千,当它静止时,踏板离地1尺,将它往前推送10尺,秋千的踏板就和人一样高,这个人的身高为5尺,如果这时秋千的绳索拉得很直,试问它有多长?

(以上内容摘自“题谷”网站。)
望采纳,O(∩_∩)O谢谢啦。

『贰』 有哪些古诗词中蕴含着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内容

一、古诗文中有很多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总结,但很难说蕴含着数学物理定理。

例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并不代表已经诗人看破气象规律。
例如,“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也不代表懂了微积分和极限原理。
例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不意味着天文学的原理被发现了。
二、现代自然科学有数学方法,理论体系,高度抽象,实验方法,控制变量,证伪机制等等来围绕一个定理运转。这是对事实的二度认识乃至三度认识……
而古诗词里是日常观察和审美体验的加工,审美体验加工是最厉害的地方。高级的诗人能对自然现象进行多维度的审美加工,以至于二度加工三度加工……例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里面包含了取境、对偶、情景交融、隐喻等。
三、之前听过一个说法,大意是“文学家通过无意识体验和感性的创作发现了自然的真理,物理学家只是证明它们…”同理,这话也比较混淆视听。
同样,也听过“数学家可以在数学中发现全部文学家能体验到的美感”……这样的话。
我不是数学家,只看过些数学家的采访和传记,大数学家所说的“美”,大部分是对结构对称等奥妙的感叹欣赏,再混合上科学探索的成功带来的高峰体验。美则美矣,但应该没有穷尽文学里的审美体验……(欢迎数学物理大神反驳。)
四、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推荐一篇小文,吴国盛《什么是科学》,讲了博物学和近代科学的区别。
还有一套书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叁』 关于物理的诗句

一、群峰倒影抄山浮水,无水无山袭不入神。——近代·吴迈《桂林山水》

物理原理:光的反射与折射。

译文:群山叠立在水中,水中有群山的倒影,没有哪一座山不引人入胜,没有哪的水不吸引人。

二、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夜泊枫江》

物理原理:声音的传播。

译文: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物理原理:相对于地面的青山是静止的,但以运动的船为参照物,青山就变为运动的,以河岸为参照,孤帆从日边来。

译文: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四、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物理原理:地势越高,气温回升越慢,在同一季节,山上的气温要比山下的低。

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五、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物理原理:水循环。

译文:那黄河之水那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肆』 古诗句及对应的哲学原理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末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这的确是一首绝妙的哲理诗,无论在理致与笔趣上,都超过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诗,它既有宋诗工巧细密之所长,又兼得唐人诗虚处着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评价梅雪,恰如其分。此诗好就好在:它能写出别人诗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写出他人笔下所无(梅雪争春,各具特长)。这首咏物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纯属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另具一格。

《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诗深得梅与雪的天然风韵,且在吟咏之间,寄托了微妙的哲思与理趣。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同样为此理的还有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琴诗》

【宋】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伍』 有哪些古诗词中蕴含着数学和物理定理

《山村咏怀》
作者:邵雍
朝代:宋朝
体裁: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专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属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陆』 一些古诗句中和数学有关的句子,附上相关解释

利用诗歌表达数学思想、概念的诗歌比较多。例如张景中院士主编的新课程高中数学教材中(该教材是湖南教育出版社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每一章都有一首诗歌。例如第一章《集合、映射与函数》时,说到: 日落月出花果香,物换星移看沧桑。 因果变化多联系,安得良策破迷茫? 集合奠基说严谨,映射函数叙苍黄。 看图列表论升降,科海扬帆有锦囊。 当到第二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时,说到: 晨雾茫茫碍交通,蘑菇核云蔽长空; 化石岁月巧推算,文海索句快如风. 指数对数相辉映,立方平方看对称; 解释大千无限事,三族函数建奇功。 在学习完这两章内容后再仔细研读,别有一番感受。 二、诗歌数学题 数学很抽象,又令人感到枯燥无味,怎样使数学易于理解,为人们所喜爱,在这方面,中国古代数学家做出许多尝试,歌谣和口诀就是其中一种,让人们在解答数学问题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从南宋杨辉开始,元代的朱世杰、丁巨、贾亨、明代的刘仕隆、程大位等都采用歌诀形式提出各种算法或用诗歌形式提出各种数学问题。 朱世杰的《四元玉鉴》、《或问歌录》共有十二个数学问题,都采用诗歌形式提出。如第一题:"今有方池一所,每面丈四方停。葭生两岸长其形,出水三十寸整。东岸蒲生一种,水上一尺无零。葭蒲稍接水齐平,借问三般(水深、蒲长、葭长)怎定?"在元代有一部算经《详明算法》内有关于丈量田亩求法:"古者量田较润长,全凭绳尺以牵量。一形虽有一般法,惟有方田法易详。若见涡斜并凹曲,直须裨补取为方。却将黍实为田积,二四除之亩法强。" 明代程大位《算法统宗》是一本通俗实用的数学书,也是数字入诗代表作。《算法统宗》全书十七卷,广泛流传于明末清朝,对于民间数学知识的普及贡献卓著。这本书由程大位花了近20年完成,他原本是一位商人,经商之便搜集各地算书和文字方面的书籍,编纂成一首首的歌谣口诀,将枯燥的数学问题化成美妙的诗歌,让人朗朗上口,加强了数学普及的亲合力。程大位还有一首类似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饮酒数学诗:"肆中饮客乱纷纷,薄酒名醨厚酒醇。好酒一瓶醉三客,薄酒三瓶醉一人。共同饮了一十九,三十三客醉颜生。试问高明能算士,几多醨酒几多醇?"这道诗题大意是说:好酒一瓶,可以醉倒3位客人;薄酒三瓶,可以醉倒一位客人。如果33位客人醉倒了,他们总共饮下19瓶酒。试问:其中好酒、薄酒分别是多少瓶? 著名《孙子算经》中有一道"物不知其数"问题。这个算题原文为:"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答曰二十三。"这个问题流传到后世,有过不少有趣的名称,如"鬼谷算"、"韩信点兵"等。程大位在《算法统宗》中用诗歌形式,写出了数学解法:"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这首诗包含着著名的"剩余定理"。也就说,拿3除的余数乘70,加上5除的余数乘21,再加上7除的余数乘15,结果如比105多,则减105的倍数。上述问题的结果就是:(2×70)+(3×21)+(2×15)-(2×105)=23。 在印度学者婆什迦罗的著作中,也有这样一首数学诗:"素馨花开香扑鼻,诱得蜜蜂来采蜜。熙熙攘攘不知数,一群飞入花丛里。试问此群数有几?且把条件来分析:全体之半平方根,另有两只在一起;总数的九分之几,徘徊在外做游戏。"你如果列出无理方程运算后,则可得出此群蜜蜂为72只。另外有一首写荷花的数学诗,:"平平湖水清可鉴,石上半尺生红莲;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吹到清水面。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二尺远;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这是一首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代数题!你看,长在湖里的红莲,露出湖面的长度是半尺,它被风吹向一边,红莲顶上的花离原水面的距离为2尺,问湖水有多深?根据勾股定理列式算得,湖深为3.75尺。 三、数字入诗: 最常见的入诗的数字是一。"一"虽说是个数字概念,其实,把"一"字恰当地运用到诗文中,会产生美的艺术效果。 例如清代诗人陈秋舫写过一首以《题秋江独钓图》为题的"一"字诗:"一帆一桨一扁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时,曾为宫廷画家卫贤所作《春江钓叟图》题词二首:"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把一个个洒脱的渔翁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又如元曲一首小令《雁儿落带过得胜令》:"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苦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个相识,他一会,咱一地,都一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诗中22个"一"字不断重复,反映了人生虚幻的凄苦。其写法奇特,而以俚语取胜。 有些诗歌会把一到十十个数字镶嵌到诗中。宋代理学家《邵康》云:"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此诗妙在顺序嵌进十个基数,寥寥数语,描绘出一幅恬静淡雅的田园景色,勾起人们不尽的情思和神往。明代作家吴承恩有一首咏夜景的诗,意境十分开阔:"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绵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宫五府回官宅,四海三江罢钓纶。两腐楼台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此诗妙在诗中数字从大到小,把夜色写得静美无比。两首诗歌对比诵读,很是奇妙无比。 关于数字入诗还有许多凄美的故事。据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婚后不久,司马相如即赴长安做了官,五年不归。文君十分想念。有一天,她突然收到丈夫寄来的一封信,自然喜不自禁。不料拆开一看,只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八九十百千万"十四个数字。聪明过人的卓文君立即明白了丈夫的意思:数字"七"出现了两次,由于"七"与"妻"同音,显然司马相如有停妻另娶的意思。于是,她满含悲愤,写了一首数字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欲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你看,这首数字诗写得多好,数字由一到万再由万到一,可谓是百转情肠。难怪司马相如读后越想越惭愧,终于用驷马高车,把卓文君接到了长安。 四、数字对联: 相传,郑板桥在山东任知县时,看见一个破旧的大门上贴了一幅春联,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郑板桥立即派人送去衣服、食品。众吏惊问何故,析桥笑答:上联缺一即缺衣,下联缺十即少食。 象上面这条全部用数字写成的对联很少见,而嵌入数字的对联很多。但嵌入十个基数的对联并不多见。下面介绍两条谐联: 童子看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讲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读后令人捧腹。原来先生讲命,恰如孩童信口念数,是不值得认真的。再如下面这条联,上下联都包含了十个基数,十分难得,值得仔细玩赏。 相传,苏东坡与学友赴京赶考,因涨大水,船只行进困难,耽搁时日,眼看应考就要迟到,学友叹曰:"一叶孤舟,坐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浆五帆,经由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苏东坡亦用数字入联劝勉道:"十年寒窗,进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上联从一数到十,下联又倒着从十数到一,不仅数字使用巧妙得当,而且将莘莘学子寒窗苦读、赴京赶考的艰难表述得淋漓尽致。 五、利用数学知识重新阅读诗歌 有许多诗歌,从字面上看不出它与数学的联系,但仔细思索之下,利用数学知识重新反思诗歌内容,会有全新的认识。 譬如歌剧《刘三姐》中,刘三姐与三位秀才(陶,李,罗)对唱,罗秀才:"小小麻雀莫逞能,三百条狗四下分。一少三多要单数,看你怎样分得清。"刘三姐:"九十九条打猎去,九十九条看羊来。九十九条守门口,还剩三条奇奴才。" 计算一下可以发现300 = 99 + 99 + 99 + 3 。这正是数学中的整数分拆问题。如果不计次序的分拆,就有四种分拆方法:300 = 99 + 99 + 99 + 3 = 99 + 99 + 3 + 99 = 99 + 3 + 99 + 99 = 3 + 99 + 99 + 99 。显然,上面的分拆数目若计及次序的分拆便是4种;若不计及次序的分拆便是1种。这时候可以有一个更一般的问题题: "将300分成有次序的4个奇数之和,有多少种不同的方式?"不难想象,如果当年与刘三姐对唱的罗秀才,将歌词的最后一句改为: "多少分法请说清",那么即使刘三姐非常聪明,一时间,也恐怕难于应付了。 六、数字谜语------一首不见数字的数字诗 宋代女诗人朱淑贞有一首《断肠谜》:"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其实,这首诗中每一句都是一个字谜,合起来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七、数字讽刺诗 利用数字入诗,可以写出许多讽刺意味极浓的讽刺诗。例如清代有位诗人写过一首《咏麻雀》的打油诗:"一个二个三四个,五六七八九十个,食尽皇家千种粟,凤凰何少尔何多?"还是清朝道光年间,官员腐败,皆嗜鸦片,衙门尽设烟馆,一片乌烟瘴气,有人写诗嘲之:"一进二三堂,床铺四五张;烟灯六七盏,八九十支枪。" 讽刺朝廷的那些昏晕无能的赃官,可谓是入骨三分。前几年在某杂志上见过一首讽刺如今的某些官员的数字诗:"喝酒一杯两杯不醉,跳舞三圈四圈不累,搓麻五点六点不困,小姐七个八个不多,受贿九万十万不退"。不知道这些当官的看见了会有什么想法。 有一首民间流传古诗说的是泥塑神像:"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六神无主;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九坐不动,十足无能。"这里给泥塑神像列出了十大"罪状",算得上是一篇檄文。据说:当年推倒宣扬封建迷信神像的时候,就念这首诗,念到"十实无用"一句以后,紧跟着就是齐声怒吼:"推倒它!"大家一齐用力,就把神像推倒了。 与之相反,清代被康熙皇帝称为"操守为天下第一"的清官张伯行,写了一篇《禁止馈送檄文》,文曰:"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一连串的8个"一"字,阐明他的廉政自律观。 这些数字诗歌,一个个语言优美,形式新颖,妙趣横生,有种别样的美。阅读这些数学诗,它不仅可以打开人们思维的天地,又可以得到美的享受和学到某些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试用过很长时间,效果不错,有一些学生受数学诗歌的启发,也开始尝试着把数学中的一些结论和方法用诗歌的形式表示出来。

『柒』 有没有体现相对论原理的古诗词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理体现在古诗词中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暮然回首,灯火阑栅中。
都是"定点同步"概念

『捌』 包含数学概念的诗

卓著。这本书由程大位花了近
20
年完成,他原本是一位商人,经商之便搜集各
地算书和文字方面的书籍,
编纂成一首首的歌谣口诀,
将枯燥的数学问题化成美
妙的诗歌,
让人朗朗上口,
加强了数学普及的亲合力。
程大位还有一首类似的二
元一次方程组的饮酒数学诗:
"
肆中饮客乱纷纷,薄酒名醨厚酒醇。好酒一瓶醉
三客,薄酒三瓶醉一人。共同饮了一十九,三十三客醉颜生。试问高明能算士,
几多醨酒几多醇?
"
这道诗题大意是说:
好酒一瓶,
可以醉倒
3
位客人
;
薄酒三瓶,
可以醉倒一位客人。如果
33
位客人醉倒了,他们总共饮下
19
瓶酒。试问:其
中好酒、薄酒分别是多少瓶?

著名《孙子算经》中有一道
"
物不知其数
"
问题。这个算题原文为:
"
今有物不
知其数,
三三数之剩二,
五五数之剩三,
七七数之剩二,
问物几何?答曰二十三。
"
这个问题流传到后世,有过不少有趣的名称,如
"
鬼谷算
"

"
韩信点兵
"
等。程大
位在《算法统宗》中用诗歌形式,写出了数学解法:
"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
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
这首诗包含着著名的
"
剩余定理
"
。也就说,拿
3
除的余数乘
70
,加上
5
除的余数乘
21
,再加上
7
除的余数乘
15

结果如比
105
多,
则减
105
的倍数。
上述问题的结果就是:


70

+


21

+


15
)-(

105
)=
23


在印度学者婆什迦罗的著作中,也有这样一首数学诗:
"
素馨花开香扑鼻,
诱得蜜蜂来采蜜。
熙熙攘攘不知数,
一群飞入花丛里。
试问此群数有几?且把条
件来分析:全体之半平方根,另有两只在一起;总数的九分之几,徘徊在外做游
戏。
"
你如果列出无理方程运算后,
则可得出此群蜜蜂为
72
只。另外有一首写荷
花的数学诗,:
"
平平湖水清可鉴,石上半尺生红莲;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吹
到清水面。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二尺远;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
浅?
"
这是一首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代数题!你看,长在湖里的红莲,露出湖面
的长度是半尺,
它被风吹向一边,
红莲顶上的花离原水面的距离为
2
尺,
问湖水
有多深?根据勾股定理列式算得,湖深为
3.75
尺。

三、数字入诗:

最常见的入诗的数字是一。
"

"
虽说是个数字概念,其实,把
"

"
字恰当地
运用到诗文中,会产生美的艺术效果。

例如清代诗人陈秋舫写过一首以
《题秋江独钓图》
为题的
"

"
字诗:
"
一帆一
桨一扁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
五代时南唐
后主李煜在位时,曾为宫廷画家卫贤所作《春江钓叟图》题词二首:
"
浪花有意
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
""
一棹春风一叶
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
把一个个洒脱的渔
翁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又如元曲一首小令《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
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苦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个相识,他一会,咱一地,都一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
"
诗中
22

"

"
字不断重复,反映了人生虚幻的凄苦。其写法奇特,而以俚语取胜。

有些诗歌会把一到十十个数字镶嵌到诗中。宋代理学家《邵康》云:
"
一去
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
此诗妙在顺序嵌进十个基数,
寥寥数语,
描绘出一幅恬静淡雅的田园景色,
勾起人们不尽的情思和神往。
明代
作家吴承恩有一首咏夜景的诗,意境十分开阔:
"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
星辰。八河船只绵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宫五府回官宅,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腐楼台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
此诗妙在诗中数字从大到小,把夜色写得
静美无比。两首诗歌对比诵读,很是奇妙无比。

关于数字入诗还有许多凄美的故事。
据说,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婚后不久,

马相如即赴长安做了官,五年不归。文君十分想念。有一天,她突然收到丈夫寄
来的一封信,自然喜不自禁。不料拆开一看,只写着
"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八九十
百千万
"
十四个数字。
聪明过人的卓文君立即明白了丈夫的意思:
数字
"

"
出现了
两次,由于
"

"

"

"
同音,显然司马相如有停妻另娶的意思。于是,她满含悲
愤,写了一首数字诗:
"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想,千
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
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欲乱,三月桃花随流水,
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
你看,这首数
字诗写得多好,
数字由一到万再由万到一,
可谓是百转情肠。
难怪司马相如读后
越想越惭愧,终于用驷马高车,把卓文君接到了长安。

四、数字对联:

相传,
郑板桥在山东任知县时,
看见一个破旧的大门上贴了一幅春联,
上联:
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郑板桥立即派人送去衣服、食品。众吏惊问何故,
析桥笑答:上联缺一即缺衣,下联缺十即少食。

象上面这条全部用数字写成的对联很少见,
而嵌入数字的对联很多。
但嵌入
十个基数的对联并不多见。下面介绍两条谐联:

童子看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讲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读后令人捧腹。原来先生讲命,恰如孩童信口念数,是不值得认真的。再如
下面这条联,上下联都包含了十个基数,十分难得,值得仔细玩赏。

相传,苏东坡与学友赴京赶考,因涨大水,船只行进困难,耽搁时日,眼看
应考就要迟到,学友叹曰:
"
一叶孤舟,坐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浆五帆,经由六
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
苏东坡亦用数字入联劝勉道:
"
十年寒
窗,进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
中!
"
上联从一数到十,下联又倒着从十数到一,不仅数字使用巧妙得当,而且
将莘莘学子寒窗苦读、赴京赶考的艰难表述得淋漓尽致。

五、利用数学知识重新阅读诗歌

有许多诗歌,
从字面上看不出它与数学的联系,
但仔细思索之下,
利用数学
知识重新反思诗歌内容,会有全新的认识。

譬如歌剧《刘三姐》中,刘三姐与三位秀才
(

,

,

)
对唱,罗秀才
:"
小小麻
雀莫逞能,三百条狗四下分。一少三多要单数,看你怎样分得清。
"
刘三姐
:"
九十
九条打猎去
,
九十九条看羊来。九十九条守门口,还剩三条奇奴才。
"
计算一下
可以发现
300 = 99 + 99 + 99 + 3
。这正是数学中的整数分拆问题。如果不计次
序的分拆,就有四种分拆方法:
300 = 99 + 99 + 99 + 3 = 99 + 99 + 3 + 99 = 99
+ 3 + 99 + 99 = 3 + 99 + 99 + 99
。显然,上面的分拆数目若计及次序的分拆便

4
种;若不计及次序的分拆便是
1
种。这时候可以有一个更一般的问题题
: "

300
分成有次序的
4
个奇数之和
,
有多少种不同的方式
?"
不难想象,如果当年
与刘三姐对唱的罗秀才
,
将歌词的最后一句改为
: "
多少分法请说清
"
,那么即使刘
三姐非常聪明
,
一时间
,
也恐怕难于应付了。

六、数字谜语
------
一首不见数字的数字诗

宋代女诗人朱淑贞有一首《断肠谜》:
"
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
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
下交;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
"
其实,
这首诗中每一句都是一个字谜,合起来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九、十。

七、数字讽刺诗

利用数字入诗,
可以写出许多讽刺意味极浓的讽刺诗。
例如清代有位诗人写
过一首《咏麻雀》的打油诗:
"
一个二个三四个,五六七八九十个,食尽皇家千
种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
还是清朝道光年间,官员腐败,皆嗜鸦片,衙门尽设
烟馆,一片乌烟瘴气,有人写诗嘲之:
"
一进二三堂,床铺四五张;烟灯六七盏,
八九十支枪。
"
讽刺朝廷的那些昏晕无能的赃官,可谓是入骨三分。前几年在某
杂志上见过一首讽刺如今的某些官员的数字诗:
"
喝酒一杯两杯不醉,跳舞三圈
四圈不累,搓麻五点六点不困,小姐七个八个不多,受贿九万十万不退
"
。不知
道这些当官的看见了会有什么想法。

有一首民间流传古诗说的是泥塑神像:
"
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六神无主;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九坐不动,十足无能。
"
这里给泥塑神像列出了十大
"
罪状
"

算得上是一篇檄文。
据说:
当年推倒宣扬封
建迷信神像的时候,就念这首诗,念到
"
十实无用
"
一句以后,紧跟着就是齐声怒
吼:
"
推倒它!
"
大家一齐用力,就把神像推倒了。

与之相反,清代被康熙皇帝称为
"
操守为天下第一
"
的清官张伯行,写了一篇
《禁止馈送檄文》,文曰:
"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
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
一连串的
8

"

"
字,阐明
他的廉政自律观。

这些数字诗歌,一个个语言优美,形式新颖,妙趣横生,有种别样的美。阅
读这些数学诗,
它不仅可以打开人们思维的天地,
又可以得到美的享受和学到某
些数学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试用过很长时间,

果不错,
有一些学生受数学诗歌的启发,
也开始尝试着把数学中的一些结论和方
法用诗歌的形式表示出来。

八、数学哲理诗

“有两样东西,
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
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
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
它们就是:
我头顶的星空,
和我心中的道
德定律。
”近代数学起源于西方,起源于西方先哲的理性思辨。发展起来的数学
又不断参与到人类的社会活动中,
与人类共同发展。
数学就像一颗大树:
她的枝
叶向上拓展,
不断探索宇宙的深度;
她的根须向下延伸,
不断探索人类自身的逻
辑深度。
开头的这句话即是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
(没有之一)
——康德的墓志铭,
让我们在人类历史上这些最璀璨的群星的照耀下,不断开拓进取!

『玖』 关于勾股定理古诗

华夏古诗词源远流长,有许多古诗词与勾股定理有紧密联系,下面是明朝大数学家内程大位所著的《直指算法统容宗》里的一道题:
《荡秋千》
平地秋千未起,踏起一尺离地;
送行二步与人齐,五尺人高曾记;
仕女佳人争蹴,终朝笑语欢嬉;
良工高士素好奇,算出索长有几?
(注:每5尺一步)
此题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有一秋千,当它静止时,踏板离地1尺,将它往前推送10尺,秋千的踏板就和人一样高,这个人的身高为5尺,如果这时秋千的绳索拉得很直,试问它有多长?

(以上内容摘自“题谷”网站。)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