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词句 » 登高望远古诗

登高望远古诗

发布时间: 2021-01-05 06:39:06

① 为何古代诗文中,登高望远,容易生悲求解

有一些概念,“我们惯见熟闻,习而相忘,没有把它当作中国文评里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提示出来”。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便又提到古典文学中一个我们习以为常而忽视的现象:登高望远,使人心悲。钱先生列举大量古诗文来加以说明,并名之为“农山心境”。
钱钟书非常熟悉心理学,经常引用大量心理学观点,涉及西方现代心理学大部分主要流派,并且,钱钟书也常常说明自己关于人类心理的一些看法,如《写在人生边上》中关于“欢娱嫌夜短”的解释,颇有趣味。这并非一时戏笔,钱钟书在其著作中,经常由心理学入手,分析文学与文化现象,因其多才富智,往往别开生面。
人心受情境所激,而进入短暂而深刻的情绪状态,这便是心境。心境既生,看待其他事物便也会染上这种情绪,而且能将自己诸多体验染上这种色彩。人登高之时,生悲慨之意,此谓“农山心境”,其中蕴含丰富文化心理内涵。
农山心境因登望而激发。登高望远之悲,始于宋玉。《高唐赋》中有言:“长史幕官,贤士失志,愁思无已,太息垂泪,登高望远,使人心瘁。”而钱钟书认为此情与孔子语相通。刘向《说苑》中载:“孔子北游,东上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从焉。孔子喟然叹曰:‘登高望下,使人心悲。二三子者各言尔志,吾将择焉。’”《孔子家语》中有类似记载:“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者各言尔志,吾将择焉。”孔子语乃汉人所记,其思想当是时人阐发与发展宋玉之悲而成。且孔子语中,登高之悲不仅使人泪下,更能引发灵感,“于斯致思,无所不至”。这便是“农山心境”的出处。
《说文解字》解:悲者,痛也,从心非声。中国古代理论因其彼此多不成体系,必须综合考量。悲,是心理感受,我们考察古时理论时,但其意能想通,便无需拘泥于“悲”字本身。钱钟书将“悲”与“哀”、“怨”、“愤”等诸多概念并列。如《七缀集》中写道:“古代评论诗歌,重视‘穷苦之言’,古代欣赏音乐,也‘以悲哀为主’。”将‘穷苦’与‘悲哀’并举。钱钟书非常重视悲哀之情,认为悲哀激发了古人创作热情,而且悲音比欢词更佳。
“望”字极妙,因其有三义:远望,愿望,怨望——“字义之多歧适足示事理之一贯尔”,钱氏以之说明农山心境生发过程。登高远望,激发胸中固有愿望,愿望不得成真,由此而生怨望。登陟之际,无愁而生忧,原因正是企慕而不可得。
何谓企慕?“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人有念想,念念不忘,寤寐求之,却往往隔河而无船,可见不可求,只剩下回响不绝,“二诗所赋,皆西洋浪漫主义所谓企慕之情境也。”企慕不仅限于男女情爱,相思不得,所求在彼岸,可望难即,欲求不遂,耿耿于心,难以释怀,便会产生这种“距离怅惘”。钱钟书指出,即使一身无牵无挂,遥志远情也已然埋藏在心间,只覆着一层浅土,一旦激励,便能生发,更何况满腔悲苦而登临送目者。因此,登高之所以使人心瘁神伤,首先是人自有“远志遥情”,其后在“极目而望不可及,放眼而望未之见”之时,“仗境起心,于是罔罔不甘,忽忽若失”。
高远之地,最容易激发悲情,这与“高远”自身特性有关。一般而言,高山之上罕有人迹,因而显得冷清寂寥。楼台虽在烟柳繁华之处,但危楼凄凄,与高山无异。而登高之时,道路阻且长,欲往莫至,盘旋循环,到得高处,放眼而望,世间万物异常丰富,但因距离太远,茫然一片,无从辨识,而极目观之,终于看到,却是可望不可即。何况更好的事物总在远方,而越过一座山,焉知其后没有更多的山拦路?人心渴望安定,然而经历曲折之后,面前依旧是混沌朦胧;人生罹受苦痛,前途可能仍迷惘悲哀。伫立顶峰,凭栏远望,心物交织,于是纵目四视,天地皆愁。
由此我们可以解释,为何“遥志远情”早存于心。游子思返故乡,恋人渴盼重逢,将军意图建功立伟业,文士欲要治国平天下,乃至秦皇汉武,掌握天下,依旧渴慕长生,求之不得,人生常态,人心不足,得陇望蜀,愁苦由是而生。纵使及时行乐,获得暂时快意,但“餍即成厌”,行乐不过是麻醉剂而已,醒来之后更觉疼痛。不过思乡恋阙怀人等情感,都是由现实经历而产生,是人生表层经验,在心理深刻幽微之处,“悲”与生命意识密切相关。
李峤《楚望赋》中言:“思必深而深必怨,望必远而远必伤……伤则感遥而悼近,怨则恋始而悲终。”感遥悼近,是空间之愁,而恋始悲终,则是时间之忧。之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则更由家国情爱,跃迁为宇宙人生哲学思考。天地悠悠,宇宙无穷,认识时空之崇高,则更显示出生命短暂易逝。

② 登鹳雀楼古诗写出登高望远的进取之心的诗句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专塞川,将登太属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 登高望远的励志诗句有哪些

1、《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南山北山阴阳分解,晨昏不同。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显得渺小的群山。

2、《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3、《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译文:

重阳之日,大家一起喝菊花酒、登高山,这与传统的习俗是一样的。

封将军治军威严峻厉,常让人感到一股肃杀之气。

横笛凄凉的声音令南飞的大雁悚然惊动,娇美的歌声令边塞的云彩陶醉而降落。

边廷上,幸喜没有战事,承蒙您的恩惠,戍守的人们得以放怀欢乐、醉舞军中。

4、《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是因为自己站在飞来峰的最高层。

5、《白马篇》两汉·曹植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译文: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④ 在爬山的时候,鼓励自己登高望远的古诗词有哪些

1、《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版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权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登飞来峰》

宋代: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代: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4、《秋登兰山寄张五 》

唐代: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5、《登太白峰》

唐代: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⑤ 登高古诗

⑥ 学习的三种境界(著名古诗词)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三句本来都是言情话相思的佳句,却被王国维用以表现“悬思——苦索——顿悟”的治学三重境界,它巧妙地运用了三句中蕴含的哲理意趣,把诗句由爱情领域推绎到治学领域,赋予了它以深刻的内涵。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这自然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那如果按原词解,这几句是情感堆积、蕴酿期,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一种铺垫。喝酒的这个境界,是寒喧之后,刚数杯下肚,酒气略微上升阶段。此时,欢者更欢,愁者愈愁,不过,肚中纵有千番言语,表面上不大多“和风细雨”。灌水的这个阶段是,刚刚“触”网不久的菜鸟雏儿,打字不快,技术不懂,骂架不行,所以,不管论坛(BBS)、聊天室,一般都比较“谦虚”,也不敢大动作灌水,还多是“新手上路,多多关照”之词,显得比较“礼貌”,比较“懂事儿”。然而,从“菜鸟雏儿”到“灌水专家”的心态与资格,也就在这个阶段慢慢的成长起来了。

二境界的这段诗句,出自宋代的另一位词人柳永的《蝶恋花》。原词是:“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在这里,显然也已超出了原诗相思怀人的情绪了。他想说明,对事业,对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三境界,王国维则采用了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词句。辛弃疾的原词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在此处,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这就达致了最后的成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

⑦ 重阳节登高望远的诗句

重阳节登高望远的诗句 :
1、《九日登高》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这首诗写的是,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异地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可以看出,王勃这首诗里满含伤感,把思乡之情推向了顶点,爆发着客居在异乡的孤独感。
2、《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这首诗是作于鹿门山。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 重阳佳节来临,看着北山岭上,那片片的白云起伏霏霏,我这个隐居者自己只能自娱自乐,自己取悦自己。我试着登上高山遥望,而当我登上高山,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每每薄暮,忧愁的情绪便引发出来,内心的兴致便随着这清秋而衰落。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他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十分惬意。远看天边的树林,俨如碧绿色的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犹如弯弯的明月。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⑧ 登高望远的诗句比如:站得高,望得远,站在 望到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5,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李贺

⑨ 古诗中常出现的登高望远如何理解是属于诗词意象吗

登高我觉得不是意象,因为意象应该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情感 ,比如折柳表达不版舍,乌鸦表示不权祥。而登高所表达的情感,需要结合诗中其他的意象来揣摩。
例如杜甫的登高:他借用“哀啼的猿”,“落木”等意象,及直抒胸臆的“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等表达了他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登高诗词,都表达了这一情感,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东山兄弟,他也描写了登高(当然,不是最主要的),但他所表达的,是对同胞关心思念之情,两者截然不同。
总之,不仅仅是登高诗词,理解所有诗词都需要结合诗词人的境遇,诗词的意象来整体理解,意象是叩开诗词大门的钥匙,加油吧。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满意请采纳,谢谢

⑩ 写登高望远的古诗词

范仲淹来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源,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诗的话,有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