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词句 » 古诗是口语

古诗是口语

发布时间: 2020-12-31 20:29:32

① 什么是文言文包括古诗词吗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回。

文言文包括古人写的文言文和答现代人写的文言文,其中古人写的文言文是古文。而古诗文=古诗+古文,所以古诗文=古诗+古人写的文言文。综上所述,古诗文包括(古人写的)文言文。

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1)古诗是口语扩展阅读

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

1、而:表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因果关系。且:相当于“啊”

2、何:什么;怎么样;哪里;多么;为什么;怎么;啊;通“呵”,喝问。若:如同,像

3、乎:表疑问;相当于“吗”;表感叹;表祈使或命令,相当于“啊”“呀” 。所:也

4、乃:你,你的;他的;此,这;这样,如此。

5、其:他(的),她(的),它(的);其中;难道;怎么。

常见的虚词还有:也、则、以、者、因、之、为、于、兮、焉、与、莫等。

② 语文五年级,口语交际浓浓的乡情古诗。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回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答。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③ 我喜欢的一首古诗加理由口语交际

《夜书所见》
宋代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回,夜深篱落一答灯明。
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诗。

④ 看看谁的古诗文和英语口语学得棒

英语学习的六大原则
我在英语学习方面是十分幸运的。在下过硬工夫的过程中,我从未感到英语学习的单调和苦闷,也未感到英语学习有多么艰难。我读过一些英语名家谈体会的书,其中有中文译本,也有英文原文本。这些书给了我很多启发,使我能够在结合自身学习英语的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符合常识的学习方法,并上升到符合英语学习规律的原则。如果你能按照这些原则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认认真真地去学习和体味,那么你就定能学好英语。 英语学习应遵循以下六大原则。这些原则都是"常识"性的。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所说:一个人必须依据语言、逻辑和"简单的常识"来决定问题和建立自己的行动计划。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你按照常理去做,你就可能成功。你违背了常理,就不可能成功。当然,成功与否还取决于你的"努力"。 这一次,你若按照常理去做,并且下工夫,那你就要成功了! (一)简单原则 学习英语:从简单的开始 运用英语:简单-好、更简单-更好、最简单-最好 上大学的时侯,英语老师让我们大量阅读英语。有些同学就借来原著,第一页看下来就有20几个生词,第二页还有20几个……到了第五页已不知道第一页所云;到了第十页已不知道前九页讲的是什么。阅读变得异常艰难和单调,体会不到有任何收获,读英语原著变成了查英语词典、记忆生词的过程,变成个苦差事。因此很少有人能坚持下去,就放弃了。其中有人又做了第二次努力,结果还是放弃。原因何在?我想它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常理。 所谓"循序渐进"就要求你从"简单"开始。学习、使用英语都要遵守简单原则。当年,我碰巧是从英语简易读物开始的。现在,书店里有好多套把原著简写成的"简易读物"。我先读那些用500~800词简写成的读物,后来又读用800~1500词简写成的读物,再后来就读用1500~2500词简写的作品……我能读进去,因为我读懂了;读懂的感觉特别好。当一个人有了成就感时自信心就诞生了,并越来越强,也就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外国的英语文学作品仿佛带我走进了一个不同的国家,一个不同的文化,一个不同的生活,结识了一些不同的朋友。在走入另样的文化、生活、人物,风俗的过程中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神往,一种强烈的欲望。每时每刻都想读! 只有从简单的开始,才容易入门,才容易产生"兴趣",才容易把事情进行下去。英语阅读应遵守"简单原则",听、说、写都应从最简单的开始,因为简单原则有巨大的优点: 1、造就成就感,培养自信。 2、增加兴趣。 3、语言朗朗上口。 4、易于学以致用。 但是很多中国学生对简单的语言往往不屑一顾,只求理解而不去尝试着使用自己学到的东西。中国学生在学英语中最喜欢追求一个字--"难"。尽管学了很多难的东西,却不会"用"。而事实上,简单的东西如能灵活、准确地使用才是真正重要的。比如从口语来说,人们并不是看一个人会说多么难的单词,关键在于看他能否熟练运用最简单的单词、句型、语法来表达情感、思想。英语国家人们日常生活的交流是通过有限数量的单词和简单的句型来完成的。 Plain English(简洁英语)在英语国家已成为趋势:即在说或写英文时都力求简单。而中国学生尽管学了很多难词,复杂的结构,但就连用简单词和结构来表达思想都做不到;有时用了很大的词,一方面不妥,再者也很难让别人明白。其实当你透彻理解英语中的"小词","简单表达方式"时,才能熟练地用简单英语交际。 当然这并不是说"难的单词"和"复杂句型"一点儿也不能用,或者说没有用,我只是说应该少用或尽量不用。但目前"简单英语"即是"最好英语"的潮流是千真万确的。其实你同外国人面对面交流,你就会惊喜的发现,他们讲的英语是那么的简单,你甚至会反问自己学了多年的复杂英语用处何在? 学会容易的东西,并把容易的东西融会贯通地加以运用才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所在。 (二)量的原则 多-好,更多-更好,最多-最好 中国人学习英文,精读、精听、精说有余,但泛读、泛听远远不够,大量的乱说就更不够了。没有量的变化,怎么能有质的飞跃?因此,中国人学习英语在注重"精"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泛"。比如学习英语阅读,如果没有读到足够的数量,就无法熟练地阅读英语。若要学习听力,那就大量地听各种磁带,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视,看英文电影。如要学习英语口语,那就尽量多说英文。学习英语不能太急于求成,因为只有有了"量",才能有"质"的飞跃。 量的积累是必须的。许多人学习英语时,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一本书就代表一个水平。比如,当读完一本初级阅读书时,就会说"我的阅读水平达到初级了",学完一本高级阅读书,便狂欢"我达到高级阅读水平了"。刚刚读了一本初级口语书,就认为已有初级口语水平。读了一本高级口语书,就认为已有高级口语水平。其实,英语学习有一个"点-线-面"的关系。一本书只是一个点,无数本书连成一条线,更多的线形成一个面。所谓"水平"就是面的问题。就拿阅读来说,首先要读大量初级书。当你读完30本初级读物书后,在你读第31本初级读物时已没有几个生词,能轻松地读懂,并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时,那你就可以读中级水平的读物了。仅仅读过一本初级水平的读物,基础根本没打好,就急于读一个更高水平的读物,那必然就会"欲速则不达",自然不可能学好。也就是说,无论处于何等英语水平,在相应水平上的量的积累是必须的。英语听力、口语、写作的学习亦应遵循这一原则。 语言的学习是培养一种感觉,而感觉要靠数量的积累来培养。俗话说水到渠成。同样的道理,达到了一定的量,"语感"就产生了。这时应再把感觉上升到理念,将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思维中,英语就能运用自如。请注意量的积累在基础阶段最为重要。金字塔的魅力就在于它完美的建筑结构。有宽广深厚的基础,才能造就塔尖的辉煌。学好英文的道理是同样的。基础必须打牢,也只有在基础打牢的前提下,才能学好英文。 在量的积累阶段,也应该遵循正确的学习方法。以阅读为例,一套简易读物分六级,每一级有五六本,一本只有100页左右,不超过一个星期就可以读完一个级的读物。你在读的过程中,不要太多拘泥于语法,可以偶尔体会一下语法的作用,但主要精力放在理解小说的主题上。要注意,我们是在通过英语获取信息,了解文化、生活,吸收新的思想。你要读进去,才能读得快。不要研究语言,要树立数量第一的观念,尽量快速地读。这样一来,坚持读三四个月,英语的阅读水平就会迅速提高。 总有人问,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学好英语。这问题不好回答,因为没有衡量学好英文的标准,并且学习英语的速度也因人而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你必须有正确的学习英文的方法。实际上,学习英语如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你很快就会入门。从入门到能用英语交际也就是一二年的工夫。因此,如果一直是按照正确的方法做,你很快就能学好英语。 (三)重复原则 英语有句谚语"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skills(重复是技能之母)"。你可以回忆一下你学习任何一种技能的过程。无论是游泳还是骑自行车,都是重复同一类动作的过程。 任何技能的获得,当然包括英语这项语言技能,均来自重复。一种事情重复多了,便产生了感觉和深刻的把握。因此,在发展英语技能时,也应该遵循重复原则。比如,在阅读时,当你读过20本初级读物后,就要在这20本中找出一本自己最感兴趣的来读10遍甚至20遍。同样的,当你读过20本中级水平的英语读物后,就应该在这20本中找出一本自己最感兴趣的来读10遍甚至20遍。学习听力和口语也要遵守重复原则。比如说,在听了20盘初级英语听力磁带后,就要在这20盘已听过的磁带中选出一盘,再把这盘磁带听上20遍。在刚开始学习英语口语时,重复原则就更为重要。因为,刚学习英语口语,背诵一些英语后,就找同伴来练,反复重复已学内容。 "重复原则"与"量的原则"缺一不可,要有机地把两者统一起来。学习英语中的任一项技能:阅读、听力、口语、写作,都必须在量的原则的基础上,再反复重复。英语中一定有一些你理解的很透并且已经掌握了的单词或句型,你可以灵活自如地使用它们来交际。请注意,这些熟练掌握了的词和句型一定是你重复过无数遍的,这些被重复的东西已经变成了你的一部分,因此你能把它们运用自如了。重复是人记忆的最重要途径,重复使人准确、深刻理解事物本质、内在规律。 量的原则要求你多读多听,多说多写,强调一个"泛"字。而重复原则要求你将同一件事做很多遍,也就是强调一个"精"字。如此看来两者相互矛盾。但是矛盾是必然存在的。我想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矛盾的。因为只有两个矛盾体,才能产生最大的动力使主体前进。好的英语学习方法也应力求矛盾的统一。既要有数量的积累,把面铺开,又要同时将一本阅读书、口语书、一盘磁带、一部电影学透彻。在量的基础上把部分内容学"精",这是很重要的。 (四)模仿原则 语言是人们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形成的认同符号,其运用"规则"可依。孩子学语言是个模仿的过程,他们每天模仿父母、周围的人、电视等一切可以模仿的东西,并且模仿得越来越象,突然有一天,他们停止模仿了,并且逐渐形成融合自己个性特征的语言方式。 作为英语学习者,必须模仿已有的东西,不经历到位的模仿的"创新"意味着错误。创新源于模仿,模仿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在你通过模仿,真正掌握了英语的灵魂、精髓,然后,才可能谈到自己的语言风格。 学习英语时,模仿原则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学习语音时,要大量地重复练习音标、单词发音,朗读句子和文章。而在练习过程中,尽量模仿"音标发音和单词发音,同时模仿句子的音调和节奏。模仿对学好语音至关重要。如果你要学习英语口语?模仿亦很重要。在学口语时,要尽量模仿你已经读过的东西和已经听过的东西。当然,如果你模仿你已经用"重复原则"所读过的和所听过的,效果就会更好。如果你要学习英文写作,模仿的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你要读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名家的文章,重复地读过多遍而能真正理解了后,就要一丝不苟地去模仿。模仿得越像越好,这是英语学习最基本的常识。 我的一位朋友英语口语很棒,当他谈到学口语的秘诀时,他总是说"外国人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外国人怎么写,我就怎么写。"真可谓一语道破天机! (五)突击原则 若想学好英语,需要采取一个个"速战速决"策略,找到"快速进入角色"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和兴趣把学习坚持到底。你还记得你是如何学会骑自行车、游泳或开车的吗?你是否是通过短时间的"大量突击"练习才掌握这些技能的呢?学习技能的要素是一样的,那就是去无数次的突击训练。当然,学英语或许不像学会骑自行车、游泳那么简单,但驾驭和使用英语语言的确是掌握和培养一种技能。学习一种技能,突击原则是最重要的。 我在学习英语时就运用了这种突击强化的方法。我最初开始学习英语,先突击英语阅读三个月。从简易读物开始,坚持天天最大量地来读。通过突击英语阅读,不但学到了词汇,还熟悉了各种语法现象,更了解了一些西方的生活、文化和思想。紧接着,又去强化听力,经过三个月的听力突击之后,再回过头强化英语阅读。强化完阅读后,再强化听力。强化完听力后,再强化英语口语。按照这个原则,进行阅读-听力-口语-写作的突击强化。按照这种方法来学英语,进步是飞快的。 英语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强化正确意念的过程:强化单词发音的意念,强化单词用法的意念,强化句型的意念,强化组织思想的意念。比如,你若要突破语音,就应该安排一段时间(比如15天)。在这15天内,天天学语音,听语音,模仿语音,学"死去活来"。15天之后,感觉语音有了大的进步,掌握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停下来。请注意,在模仿的同时,你还应该把自己的语音给录下来,认认真真地找出自己发音的问题,加以纠正。过一段时间后,再按照同样的方法来突击语音。你这样反复突击五到六次,你的语音定将成为最棒的。句型、阅读、语法、听力、口语也都要有这样一种反复突击强化的过程。 一个人的精力不可能总是充沛的,重复做同一件事情就会变得单调,因此就要采取间隔突击强化的方法。英语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由一个个强化突击阶段所组成的。 (六)兴趣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英语首先要有兴趣并努力发展这一兴趣。如果你对英语没有兴趣,那就不会有持续的干劲和动力,英语学习将很难坚持下去。反之,一旦你对英语有了兴趣并努力地发展这一兴趣,那么,你就会不知不觉地去做,带着强烈的欲望去读英语,听英语,说英语,写英语。你就会主动地找人去练英语,找一切可以提高你英语的机会去提高你的英语水平。不知不觉中你的英语就会提高。不知不觉中你就把英语学会了。所以"兴趣"对学好英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尽管知道兴趣的重要性,但很少有人有意识、有步骤地去培养和发展自己对英语的兴趣。 那么,应如何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呢? 发现和挖掘兴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把自己的兴趣与英语学习结合起来,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条件。 我对小说很感兴趣,我当年学英语是从大量阅读英文小说Charles Dickens(查尔斯·狄更斯)的简写本读起。19世纪英国人的生活及思想情感在狄更斯的小说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进入英语的天地,我畅游在狄更斯的世界里。不知不觉中我学到了许多语言及语言以外的东西:我不仅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各种各样的语法规则,而且对英国人的生活、文化、习俗也有了深刻的了解。 我入迷了,天天读,从狄更斯到马克·吐温再到海明威,这些小说带我进入一个英语世界,使我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英语。但在阅读时,我根本不想自己正在学习英语,只是努力地读进去。后来,我看了大量的美国电影,电影使我着迷。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也不去想自己是不是在学英语。因为我是在兴趣的驱使下做这些事情的,所以做得特别投入,大脑积极地工作,无意识的记忆效果最佳。我同意这种说法:在你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学习的时候,才是你学习得最多的时候。但请记住,前提是你正从中得到最大乐趣。 我有一个朋友很喜欢股票。他到了美国,每天24小时都有股票电视节目,他就兴致勃勃地去看,但无论如何都看不懂,于是跑来问我。我对中文讲述的股票行情都很困惑,更不必说英语了!于是就对他说我也不懂,但告诉了他如何学会看懂的方法。我说 :"你首先找一份报纸的商业版,然后再借助字典阅读所有的内容,这样你就积累了关于股票的简单语汇。此后,你有空就去看股票的电视节目,这些语汇很快就会从纸上活起来,出现在你的耳边,再加上你有股票方面的知识,很快就能看懂那些节目了。"于是,他真的按照这个方法去做了,因为他对股票的确很有兴趣。等我再去看他时,股票节目他全都看懂了,还边看边给我讲解。另外,通过学习看电视股票的节目,他看别的英语节目时,能听懂的也多了。 一个人如果能够准确界定自己的兴趣、所爱在什么地方--特别是这个兴趣与一个长远的目标相结合,那么他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很简单了。喜欢电影就看英语的,爱看小说就读英语的,热衷于广播就听英语的……只要通过英语这个媒体做他喜爱的事,他就走向了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 兴趣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 两个人在一起谈如何学会游泳,谈一会儿就烦了。但是,如果他们能到水里体会一下游泳的感觉,并努力地去学着游,他们就会渐渐爱上这项运动,一旦爱上了这件事,即使不让他去做,他也非要做。我小的时候就很爱游泳,有的时候为了游泳甚至都逃学。 兴趣就是这样在一次次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你对一种事物的热爱在实际运用中产生,并变得越来越深。如果在学英语的过程中,你能够尽早地尝试使用所学的英语的快感,那么你学习英语的兴趣将日益增加。具体地说,就是你一开始学英语就要找机会来用英语。比如说,你刚开始学英语,就去找"老外"聊天,很快就学会口语了。还有,你想提高听力水平,恰巧你喜欢听新闻。那末,如果你坚持每天听英语的新闻,很快就会把听力提高上去。和热爱英语的人在一起"爱"是可以相互传递的。如果一个人对英语充满了热爱与激情,与他在一起的你对英语也自然而然就产生喜爱。我在大学的几个朋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爱英语是没有条件的。别人那种爱英语的疯狂会使你也深深爱上英语。所以你的确应该与喜爱英语的人交朋友,这样,你们对英语的爱就会相互影响、变得更强烈。比如,你有几个喜好学英语的朋友,你们就会组成英语学习小组,一起学习阅读、口语、写作。几个朋友在一起,就用英语聊天,一起讨论英语学习中的体会,相互问问题。如果其中的一个英语水平显著,那么其他人都可以向他的水平看齐。当然,水平高的也可以学习其他人的优点。这样一来,每人的进步都会很快。 树立目标 做事想要成功,就必须树立目标。一旦有了目标,你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学好英语。长远的目标应该把学英语同民族的强大、祖国的发展联在一起,同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联在一起。当然,还应该有无数的短期目标。短期目标可以是通过一个英语考试,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英语。短期目标也可以是去世界上任何一个英语国家求学,在出国留学之前,你也要下工夫学习英语。短期目标还可以到世界上各个地方去旅游,找到一份更令人满意的工作。比如成龙,因为会英语,他不仅可以在中国拍电影,还可以到英语世界去拍,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更加缤纷的世界。因此,一个人如果能够通过一个具体的想象,看到自己学好英语之后的灿烂的未来,即使他学习英语有挫折,也会坚持不懈地学下去,直到学好为止。 投资增加兴趣 我对美术作品很感兴趣,我买的艺术品越多,我对它们的爱就越深,因为这样我才有机会真正深入到我喜爱的东西中去:"陷得越深,爱得越深"。如果你喜欢听英文歌曲,那就去买磁带、CD,你的兴趣会随着欣赏不同的音乐而增长。如果你喜欢英语,你就要买各种各样的英文书籍,各种各样的英语磁带,各种各样的英语报纸杂志,你还要参加不同的培训班,这些投资会使你找到英语的趣味性,并使你发现英语给你带来的奇妙世界。当你体味到英语内在的趣味之后,进入英语语言所带来的信息世界,你的英语学习的兴趣自然会提高。 综上五条,英语学习的关键是找到突破口。你喜欢阅读,那不妨从简易读物开始,你喜欢歌曲,不妨就从英语歌曲听起,你喜欢报纸,就从报纸读起,你喜欢电影,就先看英语电影。记住,做任何事情兴趣是最重要的!

⑤ 初一口语交际 古诗词 古诗朗诵会

1,各位同学,大家好。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长河里,诗歌是一朵璀璨的专浪花:她既有山水田园的属水流潺潺,空谷幽香,她又有斩不断的离情别绪,婉转悲凉,她更有冷月边关的慷慨悲壮,荡气回肠。今天,就让我们在诗歌的海洋里一起徜徉吧!
2、用诗情画意,赞美好青春
3,、根据这个贺老师的作品,谦虚,有礼貌的去请,具体说法,自己拟即可。

⑥ 口语为保证词能达意且琅琅上口,文字表达应规范,但不能教条,否则试问中国古诗词有几个是标准用语

I 服 了 U
《施(shī)氏(shì)食(shí)狮(shī)史(shǐ)》 石(shí)室(shì)诗(shī)士(shì)施(shī)氏(shì),嗜(shì)食(shí)狮(shī),誓(shì)食(shí)十(shí)狮(shī)。 氏(shì)时(shí)时(shí)适(shì)市(shì)视(shì)狮(shī)。 十(shí)时(shí),氏(shì)适(shì)市(shì)。 是(shì)时(shí),氏(shì)视(shì)是(shì)十(shí)狮(shī),恃(shì)十(shí)石(shí)矢(shǐ)势(shì)。 使(shǐ)是(shì)十(shí)狮(shī)逝(shì)世(shì)。 氏(shì)拾(shí)是(shì)十(shí)狮(shī)尸(shī),适(shì)石(shí)室(shì)。 石(shí)室(shì)湿(shī),氏(shì)使(shǐ)侍(shì)拭(shì)石(shí)室(shì)。 石(shí)室(shì)拭(shì),氏(shì)始(shǐ)试(shì)食(shí)是(shì)十(shí)狮(shī)。 食(shí)时(shí),始(shǐ)识(shí)是(shì)十(shí)狮(shī)尸(shī),实(shí)十(shí)石(shí)狮(shī)。 试(shì)释(shì)是(shì)事(shì)。

⑦ 八年级下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写春华“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水龙吟》苏轼

写秋月“东船细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

⑧ 如何把三流诗写成二流诗,口语诗人在努力!

口语诗不是一个有着明确定义的概念,但它的基本面貌在一定时期内也还是稳固的,所以我袭用过来,不另辟新词了。在我看来,口语诗可能包括这样一些特征: 1、句子上,以不经过提炼或变形的日常“说话”直接入诗。 2、手法上,放弃了惯用的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甚至是故意抵制,乃至于连意象都要摒弃。 3、结构上,基本遵循单线结构,可能是清晰的单线条叙事,也可能形式上有回环反复,但仍是单线的,存在明显的逻辑线索,甚至就是推理。 4、从构思上,以反崇高、反浪漫主义抒情为主,代之以反讽、解构等手法。 5、从素材来说,主张直接介入日常的、琐碎的个人生活现场,或直接呈现生活“向下”的一面。 这5点当然不能概括口语诗的全貌,但已经是创作口语诗的基本模板了。需要明确的是,对于众多人声讨的口语诗引起了“口水诗”的泛滥,我这点不应归罪于口语诗前辈们,因为那不是他们的初衷,也不是他们所能料及和掌控的。我今天拟这个题目,不论及那些口水诗,主要是针对上了台面的大诗人的作品,包括《你见过大海》、《有关大雁塔》这类口语诗代表作。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剖析一下口语诗: 口语诗诗创作最为重要的理由之一是,朦胧诗发展到后期,其浪漫主义抒情已流于空洞、矫情;其原本优美精致的语言也变得僵化,程式化,成了“语言的尸体”——于坚语。亦即朦胧诗已发展到非常成熟,不可能再有所作为的程度,而口语诗恰恰是一场真正的革命——又是于坚说的,口语诗解救了诗歌。尤其是海子辞世以后,作为凌空高蹈式的抒情诗已不可能为继。 这是个看起来无比正确,实则漏洞百出的理论。首先,朦胧诗作为一个集群,虽然有一些共同特征——对意象手法的重视上,但作为主要代表的北岛、舒婷、顾城、杨炼,以及海子和其他一些后来转型的诗人,他们之间的风格差异很大,都有指向某一类写作的可能性,以一句朦胧诗发展成熟、趋于僵化是概括不了的,这种概括极不严谨。以这些诗人的创作为例,舒婷的《眠钟》相较于她的早期作品,更内敛沉寂,含蕴深远,这已暗示一种精进的可能性;顾城的《墓床》则可看作他是水准最高的诗之一,与他前期作品有质的区别,这也代表了另一种开拓的可能性;杨炼去年在网上和诗友交流时,一再强调它的早期作品《诺日朗》并不成熟,不能代表他的水平,而他近些年的作品早已风貌大异,等等这些,都说明了89年后,口语诗人所归类的传统诗歌并没有到无可完善、没有转机、缺少开拓空间的程度,即使面临转型,也不是必然地指向口语诗。口语诗更像一股分支。虽然在浓烈的浪漫主义抒情方面,后人确实很难再超越海子——这是事实,但这不能成为摒弃一切浪漫主义风格的理由。 从近二十年的创作整体来看,虽然以西川为代表的学院派和以韩东为代表的口语派因为争论而出镜率高,但继承和延续传统手法的“无名派”一直在默默坚持和努力,他们在吸收前人营养的基础上,有了相当多的创新和进步,而且这部分人数量庞大,绝对占据着诗群的中坚队伍,以杨键为代表的非流派诗人得到广泛重视即是明证。如果反对者对这块关注较少的话,我还可以给出很有说服力的民间文本作为支持。很多沉默地在为诗歌付出努力的人,他们的作品绝对会让口语诗人大吃一惊,须知,探索求新的不只口语诗一家。 口语诗何以如此热衷于为自己强加各种“使命感”?这与口语诗写作主要依赖于策略性有内在联系。从时间上来看,口语诗写作与朦胧诗写作有一段并行期,口语诗的诸种理论不像是预言或警示,虽然打着诗歌发展规律的招牌,其实更像一种事后炮制出来的“教旨”,首要是自圆其说,同时兼具打气、造势、封口之功效。只是,明明它还带着一身匪气,却已迫不急待地制造出一种起义成功的假象,并宣告即刻到来的改朝换代,对于一直冷眼相待的广大受众则视若不存在,这真是很奇怪的事。 二、口语诗自认为划时代的“口语入诗”,并不利于发挥汉语之美。 众所周之,汉语最重要的特征即是“并置”,在并置基础上产生的灵活、多义、含蓄以及由此构成的独具韵味的节奏感,都是汉语独特的风景线。成语(四字短语)即是并置最典型的体现。几千年来,汉语的这些特征与华夏民族的思维方式、性格特点是相辅相成、同步成长的。在古诗词中,并置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虽然今天的新诗与古汉语差异较大,但仍然可以把这一特征有效利用起来,创造出真正的“汉诗”。如何将成语,将古老的赋比兴灵活运用,赋予新的形式以达到美感和内涵兼备,仍有极大的探索空间。 口语诗所热衷的“口语”,虽然具有天然质朴的亲和力,去除了不必要的矫饰和遮蔽,但它是一种以交流日常信息为主的话语方式,是功能性的、平面化的。它的词汇构成受制于生活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它的表达方式因为是约定俗成的,所以从客观角度去看,僵化程度比之传统书面语更严重,它更模板化,只不过是我们习惯了的,所以不去察觉,当它以一种反常的方式分行入诗,反倒显出一些新意,然而,当受众看穿了它的本来面目,只会感叹一声:这么简单的戏法,忽悠人嘛! 至于口语诗人刻意求新,宣称当代新诗应该摆脱抒情言志的束缚,诗歌任何承担,仅仅是“诗到语言为止”,这一理论是意识到口语诗歌在语言上的“扬短避长”,为了掩饰,所以倒果为因,它的逻辑本质是:我不擅长做的就是不需要做的!我乐于做的就是应该做到的!事实上,诗歌不只限于抒情言志,但不是排除抒情言志,抒情言志可以说始终都是主流,只不过有人居心叵测地把它狭隘化。在口语诗本身的创作实践中,也自然而然地被它牵引着,大部分口语诗人不只是到语言为止,而且本能地向抒情言志投怀送抱。 三、抛弃意象和隐喻是拽着头发离开地球 口语诗人对于朦胧诗所惯用(实际上也包括大部分现代诗)的隐喻象征手法,特别是学院派繁复精密的意象技巧,显然是烦不胜烦的。这点我很能理解,因为我自己也在保持警惕。传统诗歌发展到八十年代末所出现的流弊是无需争议的,但抛弃传统诗歌,完全另起炉灶,却也令人匪夷所思。 荣格在原型理论中使用过“原始意象”一词,这个概念与我们现在谈到的意象基本含义是相同的,不过荣格更强调原始意象的集体性质和久远程度,它承载着远古祖先的精神遗存。而现今使用的意象,它的庞杂、可包容的程度显然无法概括,但我认为,必然有相当一大部分意象,如:阳光、月亮、河流、土地、粮食等,它一直处于稳固而中心的位置,即我所命名的“核心意象”,它们遵循关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原则,几千年来都没有变化,以后也不会被淘汰,它们就是原始意象,具有集体性质和久远程度,我所总结的:意象库就是人类的记忆库、精神库,即是这个道理。事实也是如此,历史上的众多优秀诗人都有自己独具魅力的意象群,在这些意象里,恰恰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载体和存续点。流失了这些核心意象,人类就是一具躯壳,没有任何精神内涵。 《木马沉思录》中,揭示了人天生的隐喻功能。比如,人在看一个苹果时,经常会自然而然地同自身形象进行联想——像一张脸,似乎还有鼻子眼睛;又比如人看见一条长条形棍子(木马),会有骑上去的念头;在世界上各族人的语言中,都有这样的词汇:山脚、山腰、屋顶、泉眼,可以说,隐喻思维是在人类原初就形成的,与生俱来,不是意识所能克制的。 限于篇幅,以上两节不展开论述。虽然诗歌中所使用的隐喻与上面的隐喻思维不能完全等同,但可以肯定的是,诗歌中的隐喻首先是基于并且来源于隐喻思维的,隐喻思维也会促使我们去领会并使用隐喻功能。新诗中对隐喻的运用,并不是某些人想当然,捏造出来的,只因为我们是人。所以,想完全抛弃意象和隐喻,无异于拽着头发离开地球。 需要指出的是,使用意象词汇和达到意象功能是两码事。比如口语诗人也使用阳光、土地、河流等词汇,但他们的出发点完全不同——他们将这些词轻化处理,去除其庄重性、严肃性、乃至其精神内核——即所谓的反崇高、反抒情,它们并不想发挥意象的造境功能,甚至是刻意抵制。当然,对于意象词汇究竟有没有达到意象功能,并不是说传统新诗就一定做到了,口语诗就绝对没有达到,需要视具体的诗歌文本来论。比如韩东的《你见过大海》,我认为它只解构了大海后面的价值观,并不解构意象本身。或许,这可成为考量一首口语诗有没有变成无意义的口水诗的突破口,但还需深入研究。 由于口语的交流性质,以简明达意为主要目的,无论是单个句子,还是句子与句子的承接,都要遵循一些最浅层次的逻辑思路,因此具有明显的单线条特征,即使口语入诗后会有一些改变,但仍然保留它的基本面貌——否则不称其为口语诗。不过,单个的

⑨ 朗诵唐诗对口语表达有帮助吗要怎样去朗诵唐诗

朗诵唐诗对口语表达是很有帮助的,但是仅限于我们用普通话来朗诵。我们在朗诵唐诗的时候一定要通顺清朗,而且咬字清晰、抑扬顿挫等等,用这些方法来朗读才是最正确的方法。诗就是用来演的,都是有音乐和曲调的,它们都是有演的,一直都是有押韵的感觉,而且节奏感也是特别强大。留下来都是好的,在发音上也是非常有感觉的。古音和普通话是有区别的,像是留下来的是不符合现代的标准,在我们读起来也是非常上口的,而且它的韵味也是非常充足的,每天读诗歌背诵也是对口语表达是有帮助的,因为口语的提高,更需要的就是提高我们的胆量,练习咬字清晰,所以唐诗已经超过了我们现在的课文,也是非常有帮助学生们提高文化。

⑩ 竹里馆这样首古诗是什么意思(用 口语回答)

独自一人坐在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哼哼,在竹林里只有我一个人没人知道,也只有明月来陪伴我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