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词句 » 第一书记诗歌

第一书记诗歌

发布时间: 2020-12-26 17:45:24

❶ 陈毅诗歌代表作是什么

陈毅诗歌代表作是:
《梅岭三章》

陈毅同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闻名中外的军队将帅,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成就斐然的马上诗家。在革命战争年代,他的诗真实的记录了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峥嵘岁月,抒发了革命大无畏英雄主义的战斗豪情;热情的歌颂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如火如荼斗争,表现了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广阔胸怀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昂扬斗志,显现出他彻底的无产阶级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党人高尚情操和崇高气节。毛泽东高度评价热情赞扬他的诗具有“大气磅礴”的特色。
(一)
《梅岭三章》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应向国门悬。
死后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崖。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二)
组诗《梅岭三章》是陈毅同志的代表作,写于一九三六年冬,这组诗表现了陈毅同志对党和人民的赤诚之心和对于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字字句句闪烁出了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大无畏英雄主义和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老一代革命家的“正气歌”。
第一首是由一问一答构成:“断头今日意如何?”------第一句是设问;“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三句是回答。一问一答,问得惊心动魄,答得豪情冲天。根据作者前面的小序,诗人当时的处境是处于生死关头,“断头今日意如何?”就是在“虑不得脱”的极为凶险的情况下产生的。一个人面临“断头”,所悬念的当然是认为人生最紧要的事情。作为身经百战的革命家陈毅此时“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诗人在这里毫无遗憾的做了回答。诗人回顾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创立革命事业的艰辛历程,面对死的处境,毫无惧色,没有丝毫的悲观和失望,在极为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视死如归,坚信革命必然胜利。当然诗人不是没有一点遗憾,他的遗憾是理想没有完成,事业未竞,死不能泯目,这一句为后面的诗表达的内容作了铺陈。“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这是雷霆万均之声,喷发出的是革命的烈火,不是战斗结束而是继续革命到底!这种虽百战不懈,死后还要在“阴间”召集已经牺牲的旧部,再树旌旗十万豪豪荡荡斩杀阎罗,是何等的英雄气概啊,真是气吞山河。体现了革命家致死不渝,坚贞如一的伟大情操。这两句诗壮怀激烈,笔墨酣畅,惊天地,泣鬼神,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坚定的革命斗志,豪迈的英雄气概。真如著名诗人臧克家所说的,堪称意气冲天,拍案叫绝!胸中有万丈正气,笔下有万钧之力!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应向国门悬。死后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梅岭三章》的第二首.这里的第一句“南国烽烟正十年"呼应了第一首中的"创业艰难百战多”.诗人满怀豪情的回顾了从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六年革命战争的峥嵘岁月。从一九二七年南昌八一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到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从第五次反围剿的腥风血雨到刀光剑影的南方赣南游击战的艰苦斗争,这十年的南国烽烟,就在诗人的眼前浮现.十年的革命战争实践,使诗人钢如铁石,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可战胜的伟大新生革命力量,任何血雨腥风阻挡不住前行的革命航船.诗人想到这里,引用了“此头应向国门悬”的典故。陈毅借用这个典故,表明自己即使牺牲也要看国民党被消灭的下场,强烈的表达了对于国民党反动派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和极端鄙视的感情,凸显人民必胜,敌人必败的坚定信念。“此头须向国门悬”:陈毅表示自己即使牺牲,也要头悬国门,眼看国民党反动派的最后灭亡。“死后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是前面诗句的自然引申;诗人告戒同志们,不要哀痛于悼念之中,化悲痛为力量,努力的多杀敌人,把你们不断的胜利捷报化作我坟头的纸钱。诗人借用烧纸钱纪念和哀悼死者的民间习俗,生动形象地说出对于生者对于战友的最大期望,也说明和最大体现诗人革命乐观主义和视死如归无畏精神。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崖。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这是《梅岭三章》第三首。首句与前两首第一句的表达的内容一脉相承,都是表现诗人与革命的血肉关系。充分体现诗人以革命队伍为家,使自己融化在集体革命大家庭之内的精神境界,这样一句寓意深刻,因为这样揭示了前面诗里所表达的炙热革命英雄主义和无产阶级生死观的思想基础,回答了诗人为什么有这样高的革命情操根源所在。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虽然已经处于敌人包围围剿生死一线的危局中,但是坚信:“血雨腥风应有崖”,黑夜即将过去,黎明已经会来到,表达了诗人的必胜信念。“取义成仁今日事”借用古人语言来抒发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情怀。陈毅诗中借以表现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和为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诗人巧取:“取义成仁”更加闪烁着马列主义的光芒,这句诗充满着无产阶级革命家英勇无畏的崇高气节;第四句“人间遍种自由花。”诗人歌颂自由,取义成仁就是要全人类的彻底解放,是表达作者对于共产主义美好前景的热烈向往,对自己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理想的热情讴歌。正是有了这种理想,革命战士才含辛茹苦,历尽艰难磨砺,一直到为之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总之,《梅岭三章》是大气磅礴的无产阶级诗作,是气吞山河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战歌,可以说是共产党人革命者的生死观。目前我们中华民族在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经济飞速发展举世瞩目,已经屹立于世界之林。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学习革命家陈毅《梅岭三章》,具有新的历史意义,更加激励我们用革命战争时代那股干劲,那股拼命精神,跟着党中央跟着胡锦涛书记在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中奋勇前进!
(三)
陈毅元帅的诗词是文学艺术的珍品、国之瑰宝。《梅岭三章》是他的代表作,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艺术第一个特点:构思新颖神奇、想象奇伟、合理夸张、巧妙大胆、激情磅礴、音调昂扬、不落俗套。
诗中反映出的是诗人强烈的感情活动,飞驰着丰富奇伟的想象.在短短十二句里,古往今来,日月风云、地上阴间,神仙鬼嵬,都通过诗人激动的感情而联系到一起。第一首的后两句,诗人大胆而巧妙地以“地府”来写人间,把死后写得跟活着一样,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从局部战场来看,梅山被围,虑不得脱,完全居于劣势.被动的地位,但是诗人放眼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全局特别是革命战争发展前景,充满着信心.诗人发挥着大胆合理的想象,以瑰丽的色彩来描绘悲壮的特定场面,借用神话,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把被动写成主动,不因暂时的失利而灰心,写出革命终必胜利;诗人没有去写孤军残部,瘦马空壕的不利局面,而是凸显旌旗十万,军威赫赫的革命声势;诗句没有写敌人一时猖獗,把红军赶尽杀绝的狰狞,而是写重招旧部,誓斩阎罗的伟大进军。这奇伟壮烈的想象,传达了诗人的炽热磅礴激情,给作品带来了勾魂夺魄,荡人胸怀、鼓舞人心的伟大力量,使人荡气回肠!
就其诗的本质而言,在于给不具体的思想以生动感性的,鲜活而美丽的形象。在组诗里,陈毅元帅正是借助于奇伟壮美的想象,生动鲜活的写出了自己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战斗不熄顽强意志,充满革命乐观主义。显示出了崇高的革命思想和品质。在我国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中,运用神话传说故事描写死后化为厉鬼进行复仇,但是没有一个象陈毅元帅这样构思新颖奇特,想象出死后组成一支声势浩大的战斗集体,仍然在他的指挥之下,威风凛凛,荡平地府,直捣阎罗。这种技高一筹的创作方法,属于革命浪漫主义的范畴。
艺术上的第二个特点:结构严谨,一气呵成。
我们已经知道这一组诗是在一个特定情况下进行的,构思于危难之际,命笔于凶险之中,生死关头。在这样的情形下诗人能够写出这样脍炙人口的好诗,在危难之际,诗人还能够写成这样一组布局严谨,独具匠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好诗: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窥见陈毅元帅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元帅风度,看到无产阶级革命家精神上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另一个方面可以看到诗人驾御文字的功底和渊博的知识以及高超的艺术技巧功力。你想诗人可不是花前月下的吟诗,桃花园里觅诗,而是在生死关头啊!真是:愤怒出诗人,危难出诗人啊。《梅岭三章》一气呵成,有机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表现的主题是抒发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不熄的顽强战斗意志,气势压倒敌人蔑视敌人,相信革命一定胜利的乐观主义的坚定信念。三首诗里各有侧重又互相配合:第一首着重表现的是革命英雄主义的雄伟气魄,显示出死为鬼雄的执着斗争精神;第二首进一步体现诗人对敌人的大恨,突出了不消灭敌人不眠目的强烈无产阶级感情,并勉励生者继续战斗,去夺取革命胜利;第三首正面抒发对于革命队伍的无限眷恋和对于革命前景的展望,并集中表达对于献身共产主义理想的热烈向往的感情.是前两首所表达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无产阶级生死观的思想基础。
艺术上的第三个特点:语言精练,含蓄蕴籍,善用古词和古典,化平淡为神奇,使人回味无穷。
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说:“隐之为体,义主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宋朝的梅圣俞说:“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苏东坡说“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就要求诗的语言精练含蓄,用最少语言表达最丰富最完美的内容。使人读后感到诗意深厚,有无穷回味。《梅岭三章》仅仅八十四字,就表达了与党与人民诀别时刻,心头潮涌起的澎湃仇恨敌人,热爱革命的丰富感情;表现了忠于党忠于革命的赤胆之心;追忆他一生投身革命驰骋沙场的战斗历程;反映出诗人坚定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生死观.这样复杂而广泛的内容,就这样被泛泛八十四字而包揽,没有炽热的革命热情,没有高超的驾御文字功底,没有高超的艺术技巧是绝不能够表达出来的;组诗语言精练主要得力于诗人善于吸收运用古代词语和典故。这些词语和典故到了陈毅的手里,经过再创造就能够焕发出活力,一经进到陈毅的诗词里,便光彩夺目,成为化平淡为神奇的佳句。如有伍子胥的故事,写出“此头应向国门悬”的诗句,表达的是不灭敌人死不泯目的强烈感情,显得十分的含蓄,生动活泼,鲜活有力,也是陈毅元帅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一个典范.

❷ 何其芳的诗歌

《月 下》何其芳
今宵准有银色的梦了,
如白鸽展开沐浴的双翅,
如素莲从水影里坠下的内花瓣,
如从琉璃似容的梧桐叶
流到积霜的瓦上的秋声。
但眉眉,你那里也有这银色的月波吗?
即有,怕也结成玲珑的冰了。
梦纵如一只顺风的船,
能驶到冻结的夜里去吗?

❸ 诗歌:我想

《我想》

作者:高洪波

我想把小手

安在桃树枝上。

带着一串花苞,

牵着万缕阳光,

悠呀,悠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我想把脚丫

接在柳树根上。

伸进湿软的土地,

汲取甜美的营养,

长呀,长

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我想把眼睛

装在风筝上。

看白云多柔软,

瞧太阳多明亮,

望呀,望

蓝天是我的课堂。

我想把自己

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变小草,绿得生辉,

变小花,开得漂亮。

成为柳絮和蒲公英,

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会飞呀,飞

飞到遥远的地方。

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

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诗歌简介:

《我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儿童诗两首》的第一首诗,这首儿童诗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极富韵律美,每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用词也非常讲究,"安、接、装、种"说明了"我"想怎么做,"悠、长、望、飞"是对"我"变化做什么的想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是既准确又形象的。

赏析

春光回归、因为春天给人带来温暖与美丽,表达了儿童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桃树的枝叶是春的使者。诗歌《我想》以儿童的视角,抒写了儿童春天里的想象,最早感受到万物苏醒的美好。

作者简介:

高洪波,笔名向川。1951年生,内蒙古开鲁人。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9年应征入伍,任陆军四十师炮团战士、排长。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78年转业后历任《文艺报》新闻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副主任,《中国作家》副主编,《诗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书记处书记。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在2006年11月第七届全国作代会上最新当选为全国作协第七届副主席。著有儿童诗集《大象法官》、《鹅鹅鹅》、《吃石头的鳄鱼》、《喊泉的秘密》、《我喜欢你,狐狸》、《种葡萄的狐狸》、《少女和泡泡糖》、《飞龙与神鸽》,散文集《波斯猫》、《文坛走笔》、《高洪波散文选》,评论集《鹅背驮着的童话――中外儿童文学管窥》、《说给缪斯的情话》等。

感悟:

一个孩子,就是一首诗。

孩子的小脑瓜里盛开着诗的花朵,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在他们的眼里,大树是长胡须的爷爷,雨点儿是云妈妈淘气的孩子,露珠儿是叶子透亮的眼睛,孩子们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风儿会跑……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有着最纯真的童心,蕴藏着美好的情感、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他们会同情上了一整天班累得满脸通红的太阳公公,会担心夜里小鱼儿在荷叶上睡得是否安好,会为小蚂蚁乘上了落叶船去远航而欣喜……

❹ 求毛泽东写给罗荣桓的诗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毛泽东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这十大元帅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叶荣臻、叶剑英。其中十大元帅之一的罗荣桓(1902-1963),是众所周知的政工元帅,代表着政工在军中的地位,意味着中国军队所特有的中国特色。在十大元帅中,他的资历最浅,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未担任过战略方面的最高职。同时,他又是十个元帅中学历最高、上过大学的元帅。是最早一位离我们远去的元帅。

罗荣桓,湖南衡山县人。曾参加过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30年起,历任红军第四军政治委员,第一军团、江西军区、第八军团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兼代理师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等职,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罗荣桓因长期抱病工作,积劳成疾。1962年,病情越来越严重,血压不稳,心脏也不好。1963年9月28日,罗荣桓肾衰引起尿毒症,住进北京医院,进行腹膜透析。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对他的病情非常关注,指示医院大力抢救。1963年12月16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人民解放军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罗荣桓与世长辞,终年61岁。噩耗传来,举国悲恸。消息传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正在中南海颐年堂主持会议的毛泽东心情非常沉重,中断会议,领头起立默哀。他说:“一个人数十年如一日,忠于党的事业,很不容易啊!”这是对罗荣桓一生的高度评价。12月19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北京医院,向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的罗荣桓的遗体告别。几天后,十分悲痛的毛泽东讲话很少,像若有所思。有一天,毛泽东服了大量的安眠药后仍然睡不着,躺在床上时而闭着眼睛不停地独自吟着,继而写下了《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这首哀悼诗,诗云: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这是毛泽东唯一的悼念元帅、直接标明“吊罗荣桓同志”的吊唁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深切的哀悼与怀念之情。

首联: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追忆战争年代的战斗生活与深厚情谊。

毛泽东与罗荣桓是湖南同乡,又是亲密战友。因此,当罗荣桓辞世后,令毛泽东追忆的地方一定很多,但是,毛泽东在这里只写了两桩事。一是“草上飞”,暗喻秋收起义及井冈山割据之时,红军在游击战争中机动灵活,英勇神速。意味着矫健和胜利。草上飞,借用相传为唐代黄巢的《自题像》:“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诗句(有人考证此诗为后人伪托。)。二是“每相违”,指在红军队伍里相见甚稀,彼此都有过遭排斥打击的经历,而心却是相通的。每相违,语出唐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前人注:“同心,犹知己。违,就是分离。意为心虽同而行踪却相违。”此处意思相近,讲“每相违 ”,实则把“同心”二字带了出来。

“每相违”,是毛泽东诗词注释中的一大难点。目前,对“每相违”的注释,有多种版本。

有注为:常有不同意见的争执。

有注为:常有不同意见的争论。

有注为:喻意见常不相合。

有注为:每:每每,往往。相违:有二义,一谓人相分离,一谓意见相对立。此处可作双关语理解,谓自己和罗荣桓同志在红军时期曾有两次因为党内军内发生意见分歧或路线斗争而暂时离别。……

有注为:常常互相见不到。违,背离,不见面的意思。

有注为:指在红军队伍里相见甚稀,彼此都有过遭排斥打击的经历,而心却是相通的。……我认为这种解释比较切合诗义。

颔联“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写罗荣桓的思想品德和他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卓越贡献,从而引发作者的深思。

长征不是难堪日,承首联写出,这是以退为进的写作方法。长征,确实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艰苦的一次行军,在毛泽东看来,长征尽管是“千折百回,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但还算不上是什么最难忍受的日子,“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而罗荣桓也认为长征不是难堪日,这说明了罗与毛的心情是相同的,思想是一致的。在这里,作者高度赞扬了罗荣桓的革命坚定性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但是,作者在这里赞颂罗荣桓的同时,想到:长征是对革命者最严峻的考验,是最为困难最为危险的时刻,它象征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它维系着新民主主义的成败。如今,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胜利。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又是什么呢?于是,作者自问自答:“战锦方为大问题”。意思是说“战锦 ”则有所不同,这才真正是“大问题”呢?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战锦”喻指用枪杆子打下的锦绣江山。“长征”是夺取江山,“战锦”是保卫江山,它们有所不同的地方就在这里。这就使我们联想到,作者在这里指长征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困难时日,是暗含夺取政权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的意思。战争胜利了,要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这才是大问题。作者当时考虑的就是如何使中国不变色,中国党不出修正主义这样的大问题,战锦,当是用“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胜利后骄傲享乐,终于招致衰亡)的典故。又陈毅《赣南游击词》中有句:“他年战场获锦归”。说是古时用锦类织物奖赏沙场有功将士,有大功者朝廷还赐锦衣、锦带等,加官封爵。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恐怕也是毛泽东诗词中最难解的诗句。长期以来引起学者的争议。也有不同的解释,其分歧点是涉及到了林彪与否。

长征不是难堪日,大多的注释为:指的是在长征途中,遵义会议后,林彪写信给中央军委,认为这样“走弓背路”,“造成疲劳”,会“拖垮部队”,要求改变军委领导,提出要毛泽东下台。林彪的这个要求,被政治局会议完全拒绝,这个问题的解决没有遇到什么大的困难。

战锦方为大问题,大多的注释为:战锦,指攻打锦州(1948、9—10),即辽沈战役的第一个关键性的大仗。毛泽东的作战方针是先打锦州,但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找出种种理由,一再反对,不敢先打锦州,主张先打长春。时任东北野战军政委的罗荣桓主张执行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战略决策,中央又对林彪进行多次开导,所以攻打锦州取得了伟大胜利。锦州之战对与解放战争的全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谓一战而关全局,故毛泽东称之为“大问题”。

但有的学者对上述或类似上述的解释,予以否定。胡为雄先生从多方考证认为,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指长征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困难时日,暗含夺取政权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的意思。战争胜利了,要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这才是大问题。作者当时考虑的就是如何使中国不变色,中国党不出修正主义这样的大问题。战锦,当是用“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胜利后骄傲享乐,终于招致衰亡)的典故。(《毛泽东诗词对联辑注》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是识得其中三味,悟出真谛。(见《毛泽东诗词鉴赏》红旗出版社2002年9月版)。我认为这样的解释比较接近毛泽东当时的思想,也贴近诗义。

颈联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赞扬罗荣桓的崇高与伟大。

斥鷃(yan)每闻欺大鸟,据《庄子·逍遥游》载:翱翔蓬蒿(hao)之间的小鸟斥鷃讥笑乘风直上九万里的大鹏鸟说,我腾跃而上不过几丈就落下来,而它究竟要飞到哪里去呢?斥鷃笑大鹏鸟飞得太高,认为自己在蓬蒿中飞翔,也是飞得最好了。斥鷃,古籍中鸟名,亦称尺鷃、鷃雀等

昆鸡长笑老鹰非,见俄国克雷洛夫寓言《鹰与鸡》中说,鹰因为飞得低而受到鸡的耻笑,说鹰飞得跟鸡一样低。鹰答道:鹰有时比鸡还飞得低,但鸡永远不能飞得像鹰那样高。昆鸡,在中国史书上同鶤(kun)鸡、鷃鸡,属专用词,指一种大鸡。《尔雅·释畜》:“鸡三尺为鶤。”屈原《楚辞·九辩》有句:“鷃鸡啁(zhou)哳(zha)而悲鸣。”

这两个典故中的尺鷃、昆鸡以喻小人,但不一定有所实指,大鹏鸟、老鹰则是喻罗荣桓之为人。小人的作用是用以衬托罗荣桓,是说罗荣桓有高尚的道德、高远的情怀,就像大鹏鸟与雄鹰一样,不是一般小人能比拟的。

尾联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点明吊唁之意,说明了罗荣桓的逝世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语意沉重真挚。作者把追忆与评价、个人与国家、悲痛与惋惜,皆以浓厚的感情糅合在一起,成为全诗的一个自然总结。

君今不幸离人世,这一句朴实无华,似脱口而出,却充溢着诗人对战友“离世”的难以言状的悲痛伤感和令人心碎的惋惜。一个“君”字,更是包含了无限的意蕴,是对战友的呼唤,又是痛惜中的自言自语。

国有疑难可问谁,这句诘问,是作者在呼唤离去的亲密战友的同时,想到过去,又想到现在和未来,接着冲涌而出的一种地呼天抢地的真情表露。一腔忧患、一股苍凉情愫跃然纸上,流泻在字里行间,撼人肺腑,令人深思。在这里,作者巧妙地把罗荣桓国之栋梁的形象树立起来了,同时,又把作者与罗荣桓非同一般的关系挑明了:罗荣桓是毛泽东志同道合的亲密的革命战友,是毛泽东一向敬重、值得赞颂与怀念的第一个远离我们而去的元帅。这也许就是毛泽东关心罗荣桓、亲自率领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北京医院向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的罗荣桓的遗体告别、继而在悲痛中写下《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这首哀悼诗的真正原因。

毛泽东对罗荣桓的感情是真挚的。大约在罗荣桓逝世不久,一天,毛泽东同当时在《红旗》杂志编辑部的一位工作人员谈到了罗荣桓,便对他念了一首《三言韵语·赞罗荣桓同志》,称赞罗荣桓的为人。诗曰:

无私利,不专断,

抓大事,敢用人,

提得起,看得破,

算得到,做得完,

撇得开,放得下。

毛泽东悼念罗荣桓沁人心脾的言情,令人深思,至今使人难以忘怀。

❺ 董必武诗词

在革命战争年代,董必武同志先后被誉为“苏区五老”和“延安五老”之一。董老不仅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且对于中国古典诗词、书法和文化历史有很高的造诣。近日读董老的诗词,深受教育,感慨颇深。新中国成立后,董老非常关心和重视绿化工作,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他通过创作一首首植树造林的诗词,把绿色的种子播撒在人们的心田,用他自己的话说为植树造林分担一些“补洞洞”“敲边鼓”“跑龙套”的工作,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绿化祖国的伟大事业中来。

1964年1月,79岁高龄的董老在湖北考察,这期间他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林业,思考林业发展问题。他在湖北省林业座谈会上谈了两个建议,全部用诗歌的形式写出来,通俗易懂,引人入胜。
1月8日,他写了《农村要大办林业》一诗,全诗32行,对农村植树提出了完整的建议,特别是开创性地提到了林权问题,鼓励确定林权,坚持“谁种谁有”,农民个人种植的树木归个人所有的政策,以提高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今天看来,这些观点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他在诗中写道:“林权照规定,为私也为公。社队订公约,护林责任崇。见缝即插针,不让地有空……为期三十年,满眼青葱茏。树木皆成材,资利用无穷。”1月14日,董老作了《铁路公路旁植树》诗一首,全诗56行、分5个部分,以诗代论,阐述了道路绿化利国利民的重要意义。“铁路公路旁,植树有潜力……路树美风景,宜有不宜无。若从经济论,路须与树俱……路里五十万,几亿本非虚。如栽速生林,十年成材储……检查路政时,莫将树忘记。
每年有收益,亦须入会计……期以三五年,沿路有林带。员工同认识,蔚成新风气。”诗写好后除提交会议代表外,还抄给中南局书记陶铸、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广东省委书记、副省长林李明及国务院副总理兼农林办公室主任邓子恢。

❻ 关于革命烈士的诗歌

1、《那一抹闪闪的秋色——谨以此诗献给革命烈士秋瑾》 王亮

你从闺房中走出

不怕讥讽,不怕风险

毅然踏上东渡日本的轮船

漂洋过海,万水千山

依然改变不了你对革命的信念……

你从家庭中走出

忍痛留下孩子,抛下父母

决然走上革命的道路

面对当时那个积重难返的民族

你在振臂高呼

你在摇旗呐喊

争取自由的明天……

你从革命中走出

勇敢无畏,雄志高飞

与革命仁人志士

煮酒论剑,抒写革的壮丽诗篇……

从此,历史长空

有了那一抹

闪闪的、耀眼的秋色

永不老去……

2、《英雄妻》 张宇峰

又是这个清明的午后

你还静静在风中守侯

飘飞的花柳

正揉碎伤口

就把你的小手

捂在我的胸口

默默感受

你在世的温柔

如果还有以后

把你今生守侯

就让忧愁

从此远走

今身只懂你的心柔

天给了我爱的奢求

就是任情长久

心却只能把清风挽留

月光在风中消瘦

是否还记得前世情仇

就让落花来解救

我的醉

就是今生能够

再喝一口

你用宛然一笑

勾兑的酒

迷乱的忍受

落花柳絮

趴在你的坟头

诉说着从今往后

你的温柔

3、《囚歌》 凌宇航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冲腾,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4、《北山烈士陵园》 庄伟恒

用鲜血和生命筑成的背影

已被历史遗忘成冰凉季节

伟大真理还有我们的幸福

与现实隔开后来者的摈弃

陵园四周冷漠

我的花篮靠近童年的教科书

这里已经失去

三十年前集体入少先队的宣誓

烈士在天最好没灵

你少了许多伤感

我少了许多诗歌的语言

烈士墓前

轻轻地走近

默默地注视

我想用点一柱香的虔诚

5、《丰碑在民间》黄新阳

潮起潮落哟惊涛拍岸,

海燕高旋哟云舒云卷。

浮沉在大海的东山岛哟,

不堪回首话当年。

忆往昔——

兵荒马乱,

生灵遭涂炭;

且看那——

黄沙滚滚

吞噬村落毁良田;

狂风怒号啊,

飞沙走石埋家园!

东山的百姓啊——

灶中十日九无烟。

老人饿得眼发黑,

妙龄少女无衣穿。

哭天喊地望北斗啊,

月冷星稀凄惨惨!

一缕春光——

冉冉透过一线天。

参考资料

网络-革命烈士



❼ 赞美支书的诗句

国破危在旦夕晨,
消烟战火染云天。
烈血雄师赴国难,
休教异国犯我乡。
内忧外患终一统,
残檐断壁目不堪。
雄心壮志集万心,
力建发展万家福。
十年艰苦创伟绩,
垒积荣华党国夸。

❽ 赞美领导的古诗词有哪些

1、《重赠卢谌》
【作者】刘琨
【朝代】魏晋
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雠?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
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未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2、《新竹》
【作者】郑燮
【朝代】清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3、《咏怀古迹》
【作者】杜甫
【朝代】唐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4、《史记·高祖本纪》
【作者】司马迁
【朝代】汉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5、《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朝代】宋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6、《江城子·密州出猎》
【作者】苏轼
【朝代】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竹枝词》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8、《离思》
【作者】元稹
【朝代】唐代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9、《咏怀古迹·其五》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10、《答武陵太守》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代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❾ 延安精神诗歌

1、七律·延安游(佚名)

一卷江山七十年,沉思往事若云烟。

诸公已入青松畔,吾辈无生壮士前。

何忍疮痍收满目,敢将家国负双肩。

于今俯首英魂在,走马延川快著鞭。

2、无题(佚名)

谁将青史祭流年,云外河山指上烟。

俱往矣英豪做土,又今兮国梦当前。

伤心岂是轮回在,古道犹关意气肩。

一曲清谈风过耳,无情日月不须鞭。

3、七律·和卿卿延安游(佚名)

秋野心飞千百年,如雷往事起红烟。

毛公尸骨天门内,老子精神炼狱前。

忍看河山成赤地,莫将女鬼压霜肩。

敢疑贵党英雄事,白羽高悬烈马鞭。

4、赞延安精神诗三首(王金成)

其一·南泥湾

手抚镢头忆当年,又见开荒大场面。

披荆斩棘造良田,精耕细作夺高产。

官兵同心创奇迹,军民携手渡难关。

创业精神人称颂,世代传唱南泥湾。

其二·杨家岭抒怀

领袖挥手指乾坤,篇篇雄文导航程。

论持久战定决策,统一战线结同盟。

竭诚服务聚民心,整党整风自身硬。

英明理论育后人,千秋万代铸丰功。

其三·参观党的七大会址

杨家岭上春光明媚,群英荟萃共商大计。

主席报告高屋建瓴,精深理论指导全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整顿党风严明纪律。

团结为本自我批评,学习马列联系实际。

发动群众凝心聚力,壮大武装战胜顽敌。

修改党章明确宗旨,服务人民全心全意。

领导机构民主选举,德才兼备年轻有为。

学习愚公移山不止,推翻压迫走向胜利。

身临会址现场学习,耳濡目染深受教育。

大会精神启迪后人,自强不息创新进取。

5、永遇乐·延安(王春)

青化砭前,潘龙山下,烈士陵园。简陋窑洞,呼风唤雨,百战千军驭。三战三捷,观今鉴古,历史应须回顾。仰晴空,伟人睿智,星火燎原由此。

王家坪旁,杨家岭上,七大奠基,春意迎来曙光。六十六载,变迁神速,人走山中路。论功三代,创新接力,万重难关轻度。小康日,中国梦想,庶民富裕。

6、延安行(佚名)

最美人间四月天,闽西学子赴延安。

激情澎湃心潮急,车行千里路盘旋。

黄土高坡遍窑洞,至此方知生计难。

可喜一路腊梅开,别样纵情别样妍。

百曲红歌唱遍后,久盼延安在眼前。

只见弯弯延河水,转西向东曲回环。

又见魏魏宝塔山,人间万物仰头看。

织鞋纺布似曾见,耕田种地可谓忙。

区区不过五亩地,犹是丰美南泥湾。

我们造访杨家岭,随后穿行到枣园。

畦畦菜地映春晖,树树杏花迷人眼。

主席信步笑声朗,自力更生宴午餐。

南瓜毛豆菜虽简,蒋公佳酿何以堪。

其言切切如在耳,其行历历似可观。

劳动光荣谁示范,领袖垂行在田间。

若问延安苦不苦,笑答延安苦也甜。

同是一样老区县,当年困境如一般。

和平时期重抖擞,今日发展再比肩。

二十学员志气满,意气风发比少年。

书记像前同留影,暗在心中许诺言。

闽西建设借时日,定谱崛起新篇章。

7、延安宝塔山(佚名)

沧桑阅尽屹凌霄,锤镰奋起立世鳌。

岁月艰难凝众志,雨风骤疾挽狂涛。

凤凰翘首迎红日,延水欢歌架彩桥。

焦聚八方崇敬目,摇篮曲奏万年豪。

8、追寻你,延安(佚名)

延安,我把你追寻,象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象茁壮成长的小树,再追寻雨露和太阳。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一排排高楼大厦象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妙,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但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9、延安精神永传承(佚名)

革命圣地延安城,伟人居住杨家岺。

唆岭横亘松柏翠,圣火缭绕耸碧空。

窑洞连排向阳开,领袖居室如百姓。

激情岁月曙光耀,抗日救国民心赢。

运筹帷幄灭倭寇,主席用兵扬威名。

三战三捷保甘陕,蒋军兵溃西安城。

自力更生大生产,开荒种地纺线线。

周总理纺车吱吱响,南泥湾小米粒粒香。

延安抗大育英雄,鲁艺舞台颂工农。

窑灯闪亮著宏卷,“两论”哲理站就高峰。

党的七大树丰碑,毛泽东思想指航程。

战略决战三战役,辽沈首捷敌心惊。

平津打谈开新例,淮海三战定乾坤。

挥师渡江捣南京,呜呼蒋朝一日崩。

延河水长清凌凌,宝塔红星照苍穹。

艰苦奋斗创新天,延安精神永传承。

10、回延安(贺敬之)

心口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档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过来,一头扑在亲人怀……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

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头坐。

满窑里围的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亲人见了亲人面,双眼的眼泪眼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的飘,革命万里起高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队……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

拓展资料: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因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故名。主要内容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

延安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的精神动力。

❿ 怎样写首诗赞美贫困村第一书记

就是把贫困村第一书记的优秀事迹整理,用押韵的词,按一定的中心思想表述出来。祝你成功。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