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词句 » 赞美庐山云雾的诗句

赞美庐山云雾的诗句

发布时间: 2020-12-23 08:48:26

⑴ 古代诗人学者是怎样赞美庐山云雾,展开想象,至少两种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匡庐仙境
眼观雾如海,耳闻瀑布声.
不虚众人赞,此处必仙匡.
匡庐冬最美,最美当雾雪.
好似雪中景,又似雾中雪.
夕阳西下,夜幕笼罩了大地,牯岭上的云雾依依不舍地飘离,牯岭清楚地站立在眼前,星星点点的灯光点缀着这个如仙境般美丽神奇的城市,如同天上繁星,又如地上灯火,忽聚忽散。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生在此山中。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庐山面目:庐山真面目

【出处】语见(宋•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用例】(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七回》):“李老先生说,善作诗兮只一家,真属夫子自道;待野拙细细解出,方见‘庐山真面目’也!首二句点题,犹人所能。”
【解说】自正面而观庐山,山岭绵延起伏,由侧面而望之,则峰峦巍然耸立;复自远而视或趋近而看,处高而俯瞰或处低而仰望,千姿百态,所见不同。何为难辨庐山真面目哉?只缘置身于此山中之故也。
亦作【庐山面目】(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十下•附编•旧序•奚序》):“痛遗文缺残,访得於义兴之故家,涂抹删改,非复‘庐山面目’。”
亦作【庐山真面】(蔡东藩《后汉演义•第八一回》):“刘氏乃推起少妇,嘱令道谢。不留心注视,已哭得花容狼藉,脂粉模糊,但一种娇羞情态,已是欲盖弥彰,动人伶惜;当下揽袖近前,替她拂拭,一经去垢,露出‘庐山真面’,端的是桃腮杏脸,妖艳绝伦。”
【释义】① 岭:相连之山。② 峰:高而尖之山巅。③ 庐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临水,西临陆地,万壑千岩,烟云弥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渊等名胜;西北有牯岭,为避暑胜地。据传周武王时,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此山,后登仙而去,徒留空庐而得名;一说以庐江得名。④缘:缘故。
【庐山真面目】原指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人在山中,难窥其全貌。后喻不易窥知事物之真相或原貌,常用此语。

东坡这首诗最早见于他的游记《记游庐山》,在这篇三百来字的游记很有特色,它没有记述诗人在庐山十多天里所见所闻,山川景观,却重点记述了他初游庐山所写的五首诗(在漱玉亭,三峡桥所作诗只是提起没有记入)。古人写诗当时大多没有题目,以后整理诗缟时再补上,东坡的这首诗也不例外,在当时也无题,后来给它加的题是《庐山》(见庐山历代诗存)。当然,此诗写的不是某一景点而是对庐山总的印象,以《庐山》为题到也恰当,只是中规中矩,毫无诗意,其中诗的第二句原为“到处看山了不同”,到此处已改为“远近看山各不同”了。此诗以《题西林壁》为题并最终将第二句改为“远近高低各不同”,最早见于明人程宗始编的《东坡七集》中。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紧临鄱阳湖和长江,“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庐山海拔1474米,山体面积280平方公里,以雄、奇、险、秀闻名。1982年国务院批准庐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冬联合国批准庐山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那轻盈的薄雾,从涧底婀娜多姿、缭缭绕绕地升腾着,弥漫着,像是仙女飘舞的纱巾,纱巾飘过之处,景物便渐次迷蒙起来。雾越来越厚,不消片刻,便如雪浪排空,填满了深谷幽壑,把天地连成了一片。就是近在几米之外的树木,此时也像是娇羞的少女,用纱缦遮住了俊美的面颜和窈窕的身姿,只是偶尔意识流地现出一点俏丽的倩影,以万般的媚态来挑逗你的遐思。忽然,有一处浓雾倏地变薄,瞬息之间便消散殆尽,露出一座红柱绿瓦、斗拱飞檐的亭子来,而亭子四周,却依然是茫茫的雾海,亭台也就越发显示出天堂般的神秘,俨然是人间仙境,又仿佛是海市蜃楼。须臾,云雾开始流动起来,并且逐渐加快,刹那间便演示出乱云飞渡之势。我不禁想起京剧《杜鹃山》中柯湘那段"乱云飞"唱词,心境陡然间凝重起来。在风风火火的年代为民疾呼的彭德怀,60年代面对社会主义阵营"万花纷谢一时稀"的毛泽东和80年代末在突变的国际风云里力挽狂澜的邓小平,他们当时的境的也是这样的么?好在这个节目只演了两分钟时间,云雾便玩开了新的花样--缥缈中幻化出千奇百怪的形状:有的像朵朵琼花展苞怒放,有的似道道瀑布凌空高悬,有的如缕缕炊烟袅娜飘忽……

娇姿千种,媚态万端,庐山云雾是一本情趣盎然的书;

神奇缥缈,诡谲多变,庐山云雾是一支活泼跳荡的流行曲;

色彩斑斓,浓淡有致,庐山云雾是一幅美丽生动的水彩画;

迷离恍惚,若隐若现,庐山云雾是一首韵味无穷的朦胧诗!

初入庐山/苏轼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

⑵ 描写庐山云雾的古诗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苏轼《题西林壁》

2、五岳寻仙内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容。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3、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 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4、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 朱元璋《庐山诗》

5、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⑶ 写庐山云雾的诗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⑷ 描写庐山云雾的古诗有哪些

  1.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唐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回郭,始见香炉峰答。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2.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 《彭蠡湖中望庐山》

    唐 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4.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 《江行无题·咫尺愁风雨》

    唐 钱珝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⑸ 描写庐山云雾飘渺的诗句有哪些

《夜泉》
评:暗夜泉水流,滋润我心房;最后一线光,我紧抓不放。——这就是夜泉的魅力
极经典的耽美校园文,也是大家永不放弃的万年坑。

⑹ 描写庐山云雾的诗句

900多年前,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遍游庐山之后,和他的友人黄山谷来到西林寺,观看了寺
内所有的题诗,却找不到佳作。他感慨之余,遥望寺外青翠的群山,苦思冥想。然后索笔题诗于壁
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初写前两句时,为
他托砚的黄山谷尚自觉平平,但当他写到后两句时,便惊叹不巳,激动得几乎掉下手中的砚台。
这诗富有哲理,倒也概括了庐山神奇的意境。然而,我以为,庐山最神奇的莫过于庐山云雾。
郭沫若有诗云:“湖山云里锁,天籁雾中鸣。”庐山的云雾之美在于它瞬息万变,云遮雾障,使诗意
的庐山具有更为神秘莫测的境界。
我第一次上庐山是春夏之交只身一人徒步上去的。在未上庐山之前,有人对我说,你从三峡
来,那才叫名山大川,再看庐山,那庐山不过尔尔;你又到过骊山,那庐山传说就是秦始皇用黎山
老母的红线编织成一条威力无比的神鞭,将骊山的一半驱赶到那里去的,如今庐山九十九峰与谷,
是九十九鞭抽打的痕迹。庐山的俊伟诡特,我决定慢慢地体味、欣赏。
汽车将我们送到了海拔1167米的牯岭街,下车后我便按图索骥,去游览名胜古迹。行行复
行行,匍匐复匍匐,听悦耳之流泉,赏欲坠之危崖,比乘车当然更有乐趣。
晴朗的日子里,庐山是奔放的。顺着花径、锦绣谷、仙人洞、大天池、龙首崖一路过来,千山
万壑,层层叠叠的瀑布、溪水从高高的山顶逶迤而下,颇有千万匹脱缰的马群直奔 鄱阳平野之
势。山显得突兀峥嵘,令人激越。而在云雾迷漫之际,庐山却又是另一番情调。一山飞峙,影落鄱
湖,气吞长江,庐山变得柔和而幽深。看山,那山若隐若现没有际涯;看林,那林恍惚迷茫没有尽
头。云生雾起之时,牯岭街更加俊丽多姿,它时而为云海托起,时而被云絮重裹,或隐现于重云薄
雾之中,或为浮云掠洗,其面目变化多端,令人莫识。难怪牯岭街有“云中山城”之称。
山间踽行,那恬淡之情是浓郁的。林梢薄雾螟晦,流云绕山浮度,淡霭萦谷游移,轻柔的风散
发着野花的香味,山涧的泉水是这天地间唯一美妙的音响,颇显出“山静似太古”的意味。
翻山过悬索桥,问三宝树方向,由于悬索桥至电站大坝走近路要继续翻山,毕竟是初游庐山,
且是一人单行,云雾作崇,使我迷路。只见云雾似飘纱,从眼前轻盈舞去;有时如团絮,自身后滚
滚裹来;云海起时,无边无际,恍若置身大海中的孤岛;若风急云泻,势如瀑布,令人迷茫,令人
胆寒。前不靠村,后不靠店,问道无人,只能凭着自己的感觉走。这时想起人生道路,像我这号
人,在官场上没有后台,没有靠山,况是从经验中成熟,刻苦耐劳占了百分之九十五。然而,到如
今人生道路上,官司蒙冤,小人进馋。正像这庐山的云雾,我的面目被一层很厚的雾纱遮住,世人
有所不知。其实庐山是政治的山,一个庐山会议有多少高级人物在此蒙冤,我这个小人物这点小事
又算得了什么。
乌龙潭、黄龙潭、三宝树、芦林湖,名胜一个个过去了。此时,路遇两对青年男女,有了同路
人,相问后知道。一对是武汉的应届毕业生,因学校给人借用考试,放几天假,他俩兴致很浓,一
路又说又笑,谈情说爱,热情总是多余的;一对是郑州来的工厂工人,新婚夫妇,也许是旅途劳
累,新娘总是要向新郎撤点娇:“走不动了,坐下来歇歇嘛!”相比较而言,我单身一人走起来的速
度总是要比他们快,我不一会就走到了他们的前面去了。
到芦林大桥,云雾浓郁,开始化作雨了,适遇载客的小面包车过来,热情的主人,问我们到哪
里去,我说去庐山会议旧址,她说:“我带你去,不收钱;只是下庐山回九江只收10元钱”。我
说,我不想乘车,想多看看,好客的车主妇下了车,就差一点没有拉你上车,说什么也要带你去。
她说现在当好人、学雷锋,也不被人理解,这是什么云雾搅的。
车行在庐山,我们饱览庐山云雾奇景。只见云团伴随着雾气在山峡之上飞腾,追逐着,推挤
着,弥合着,“静如练,动如烟,轻如絮,阔如海,白如棉。”荡漾着,使峰壑潜形,令楼台飘渺,
似实而虚,似近而远。纵览云飞,仿佛飞渡的乱云浓雾要将那松枝揉断,亭阁吞噬似的。我们坐在
车上,那浓重的云雾竟从外边流入车厢之内。使人觉得高车如轻帆,漂泊于云海雾涛之中。庐山云
雾,使人间变得更加神奇无比了。
庐山归来,我从不写诗的人也写了一首《登庐山,步苏东坡《题西林壁》韵》:
烟波缥缈隐险峰,
上下左右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云雾漫山中。

⑺ 描写庐山云雾飘渺的诗句有哪些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 缘:因为。
3. 此山:指的是庐山。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⑻ 关于庐山的云雾的诗句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题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
江 为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
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
除邓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瀑布
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题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
江 为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
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
除邓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瀑布
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似银河落九天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日 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飞帘如玉帘,直下数千尺,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碧空。
似晴欲雨费疑猜,谁把天公巧妙开。峰影都沉潭影底,庐山之水日边来。

⑼ 描写庐山云雾的古诗

题西临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⑽ 小学生描写庐山云雾的诗词

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寄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回。
不识庐山真面目,答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在很大程度上与云雾有关。庐山的雾在山下看是云,远远望去像是扣在山顶的雪白毡帽或是缠绕腰间的轻衣薄纱。当人们在山上看雾,四顾茫茫,不但远处的峰石草木于雾中亦隐亦现,连自己都是常常处于浓雾之中。庐山的云海更是变幻多姿,深受人们称赞。如清代作家张维屏写道,庐山的云“瞬息之间,弥漫四合,其白如雪,其软如绵,其光如银,其阔如海,薄或如絮、厚或如毡、动或如烟,静或如波。”由此可见山上的美景,真是令人赏心悦目。鲍照的“氛雾承星辰,潭壑洞江汜”让我们了解到庐山起雾之早,范围之广。钱羽甚至“只疑云雾窟”,认为庐山之中就像有云雾的源泉一般,令人不得不问“庐山的云雾果真如此之盛”?依据现在的纪录,庐山全年平均雾日191天。5-6月多雾,有雾日20天,7月少雾也有13天。诗人丰富的想象也是有一定的客观依据的。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