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词句 » 诗词中

诗词中

发布时间: 2020-12-20 19:41:07

1. 古诗中的( )

古诗中的故事
天宝末年,李白来到安徽泾县桃花潭游玩。桃花潭的水深得透彻,桃花开得艳丽,美丽的风景深深吸引着李白。当地一位名叫汪伦的村民,非常欣赏李白的文学才干,酷爱李白写的诗句,常常以美酒热情地款待他,处处关心李白,给予方便。他俩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慢慢地成为了好朋友。
终于有一天,李白要离开桃花潭了。当李白乘上船准备启程出发时,突然他听到岸上传来了唱歌的声音。李白回过头一看,只见好友汪伦正站在岸边,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一边深情地望着李白唱着歌。汪伦舍不得李白走,带了许多东西和美酒,赶来给他饯行。
汪伦唱完歌,对李白说:“李大人,趁着这船还没有走,咱们何不再在这岸上,美美地喝上几杯呢?”李白上岸后,汪伦把酒对李白说:“李大人,您的诗篇家喻户晓,我一直崇拜着您,您能来桃花潭,是我们桃花潭的荣幸。如今,您就要离开这里了,请带上用桃花潭水酿制的美酒吧。我祝您一帆风顺!
有机会再来桃花潭呀。”李白感动地说:“在这里的日日夜夜,给您添了不少麻烦,多谢您对我的深情款待与帮助,以后有时间,我还会再来拜访您的。今日,请允许我赠送给您一首诗吧,以表达我道不尽的谢意。”沉思片刻,李白便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2. 诗词中的名言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 诗词中的衬托

衬托是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是一种“烘云托月”的表现手法。衬托的手法在古诗里多有使用,往往能让诗歌的画面更加形象生动,让诗意更浓。

以动衬静
入若耶溪

南北朝·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从标题可知,这是诗人写到若耶溪游玩的。开头两句写诗人乘船入溪游玩,用一“何”字写出满怀的喜悦之情,而“空水”之后用了一个“共”,写出水天一色,自然交汇之美。用“悠悠”一词写出“空水”悠然恬静之态。

三四句写在船上看到的山光水色,山峰北面生出层层云霞,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诗人用一“生”字写云霞从山巅孕育而出,赋予其动态,尽显生气。“海日生残夜”,“海上生明月”等都是用的这样的写法。其次,诗人用一“逐”字写阳光,仿佛阳光也有了生命,有意地追逐着蜿蜒曲折的水波。一切都是那样地美好而富有生机。

五六句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蝉声阵阵,林间愈发寂静,鸟鸣声声,山中更显幽静。“蝉噪”、“鸟鸣”是因为山林的幽静才使得这些声音能给人噪的感觉,但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山林的寂静就更加凸显出来了。“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这种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据说正是王籍的首创。

末尾两句写诗人面对这若耶溪的美景,不禁厌倦官场宦游,“此地动归念”,产生了归隐此地之意。

全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抒写自然之美便是在抒发自己内心见美景之后的欢喜,情与景十分自然和谐。诗人文辞清婉,以山林间的寻常景物创造出宁静恬淡的意境,使人闻之忘俗,见而忘忧。如此美景,怎么不让人流连忘返?

这样的以动衬静的写法,王维可谓是个中高手。他多诗歌里面都是这样的,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而且往往诗中有画,美不胜收。来看这首大家很熟悉的《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美景的喜爱,并对隐居生活的满足。

首联是写雨后山中秋景,“空山”写出这里人迹罕至,自然空灵。秋雨初歇,空气、天地都洗刷一新。

颔联写天色已晚,却有皓月当空,盈盈月光穿透松

4. 古诗中的各种主题

1.离别
长干行
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别懂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熏,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
天下谁人不识君!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浆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如何,
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
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
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
暂时分手莫踌躇。

送人东游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
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
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
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
樽酒慰离颜。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花 语
吾本是,荷花女,
衷肠未诉泪如雨。
君若看到荷花泪,
可知荷花几多苦?

吾本是,荷花女,
只是与君心相许。
今宵为君把歌唱,
句句都是伤心曲。

吾本是,荷花女,
朝朝暮暮为君舞。
看尽人间多少事?
知己只有吾和汝。

吾本是,荷花女,
梦里与君做诗侣。
但愿天下有情人,
总有一天成眷属。

吾本是,荷花女,
一片芳心请记取。
他年荷花盛开日,
朵朵带去吾祝福。
2.渔 父 图
春风吹碧树,
红尘中奈何难断,
离愁别绪。
纵无寸功报苍天,
壮心依然如故,
不祈求天赐神助。
世人皆逐东流水,
唯豪杰独行天涯路:
看飞舟,
又南渡。

一叶浮萍归何处?
叹往事不堪回首,
伤心一幕。
千古江山今犹在,
万丈豪情难诉,
风雨中春秋几度。
重上九霄会有时,
何须问苍天万千句?
驾飞鸿,
冲霄去。
四三、南歌子两首
1.泊里
常念遇见君,
不再去流浪。
一生相约莫相忘:
留在故乡,
留在青山上。

挥毫太潇洒,
泼墨最豪放。
百鸟飞出芦苇荡:
声声传情,
齐为我歌唱。

2.古诗中的风花雪月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诗中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3.古诗中的山水风光
下江陵 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桃花溪 作者:张旭 (注:桃花溪在湖南常德)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哺川历历没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参考资料:唐诗三百诗

4.古诗中的名胜古迹
欧阳修《西湖》诗: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西湖的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苏轼《夜泛西湖》诗: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苏轼《开西湖》诗: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欧阳修《西湖》诗: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留得杯前兴,偕游意与俱。

5. 尽在诗词中

1、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过故人庄》

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4、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红楼梦》

5、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6、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 郑思肖《画菊》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8、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 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9、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10、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刘克庄《菊》)

11、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郑思肖《寒菊》)

12、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13、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

14、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唐 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15、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袁崧 《菊》

16、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 《重阳席上赋白菊 》

17、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

18、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李师广 《菊韵》

19、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王如亭《菊城吟》

20、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21、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唐·太宗《赋得残菊》

22、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唐·杜甫《云安九日》

23、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白居易《咏菊》

24、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宋·苏轼《赵昌寒菊》

6. 古诗词中的各种美

唐诗
中国自《诗经》、《楚辞》、《汉赋》、《乐府》以来一直有作诗的传统。《诗经》的诗句多以四字为一句。从汉到魏晋南北朝发展出来的古体诗,有不固定字数的、亦有五言、六言或七言的,但句数不限。隋唐除了承袭了古体诗的体裁,亦同时发展出对结构更为工整的近体诗,如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对押韵、平仄等等格律上有更严格的要求。在结构上讲求工整均称之余,诗所包含的题材多样化,既有抒发个人情感,亦有深刻反映现实社会的作品,意境深远,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宋词
婉约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

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手法、 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北宋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蔚然成风,辛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豪放词派不但屹然别立一宗,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沾溉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7. 诗词中带有中字的有那些

一、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唐·王维《终南别业》

译文: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内好道之心,直容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二、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宋·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译文:把小船停放拴在岸边的古木树荫下,拄着拐杖走过桥的东边恣意观赏这春光。

三、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唐·王维《山中送别》

译文: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西坠把柴门关闭。

四、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两汉·佚名《庭中有奇树》

译文: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繁盛的花朵。

五、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南北朝·吴均《山中杂诗》

译文: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8. 古诗中的-------

安得广厦千万间,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9. 诗词中词的概念

【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回,由五言诗、七言诗或答民间歌谣发展而成,

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词的种类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①。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韵较疏。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