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塞下曲
『壹』 卢纶的唐诗《塞下曲》全文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一》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四》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五》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六》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贰』 塞下曲古诗卢纶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专。
白话译文
暗淡的月夜里,属一群大雁惊叫着高飞而起,暴露了单于的军队想要趁夜色潜逃的阴谋。将军率领轻骑兵一路追杀,顾不得漫天的大雪已落满弓和刀。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是唐代诗人卢纶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是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2)古诗塞下曲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卢纶的人生和仕途都极为不顺时。早年间他多次应举不第,后经元载、王缙等举荐才某的管职。朱泚之乱过后,咸宁王浑瑊出镇河中,提拔卢纶为元帅府判官。
这是卢纶边塞生活的开始,在军营中,卢纶看到的都是雄浑肃穆的边塞景象,接触到的都是粗犷豪迈的将士,故而创作了这首边塞诗。
『叁』 塞下曲古诗
塞下曲六首
作者: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卢纶
塞下曲六首
之一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之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之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之四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之五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之六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肆』 古诗《塞下曲》
《塞下曲》,作者卢纶,唐朝中期诗人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出生于蒲(今山西永济),祖籍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市),是范阳卢氏北祖第四房,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但是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避乱于江西九江一带。乱平后,卢于唐代宗大历年间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
大历六年(771年),卢纶受宰相元载和王缙先后举荐,出任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后升任监察御史。大历十一年(776年),元载和王缙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卢纶受此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卢纶任昭应县令,贞元年间入河中节度使浑瑊幕,任检校户部郎中,后世遂以卢户部称之。卢诗工于写景,形象鲜明,语言简练,边塞诗气势不凡,尚有盛唐气象,其中尤以《塞下曲》数首最为有名。
『伍』 李白的《塞下曲》古诗
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 ·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回,答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译文
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陆』 古诗塞下曲 意思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译文】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
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注释】①塞下曲――古代歌曲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②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③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④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⑤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⑥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⑦石棱――石头的边角。
【赏析】
这首边塞小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广事迹的《李将军列传》。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zhòng)石没镞(箭头),视之,石也。”
诗的前两句写事件的发生:深夜,山林里一片昏暗,突然狂风大作,草丛被惊得刷啦啦起伏抖动;蛙人起落处恍恍惚惚有一头白虎扑来。这时,将军正从林边驰马而过,他眼疾手快,拉满弓一箭射出… …
后两句写事件的结果是:第二天清晨,将军记起昨晚林间的事,顺原路来到现场,他不禁大吃一惊: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见被他射中的原来不是老虎,而是一座巨石。恐惧感默然蹲在那里,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钻进石棱里去了!请注意箭射入的部位,不是石孔,不是石缝,也不是石面,而是窄细的尖突的石棱――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艺啊!
有人要问,将军射老虎,干吗不当时就看结果,还要等第二天早晨?原来的故事并没说第二天才知道射中的是石头呀!这,就是诗人的艺术处理了。第一,这样可以表现将军的自信,从来是百发百中,这一次还怕它死不了跑掉吗?第二,可以增加形象的直观性,让人看得更清楚些,如果是当夜就看,固然也能发现是一场误会,但很难取得现在这样的画面一般的鲜明效果。
诗,最注重含蓄,最讲究意在言外。看到诗中箭入石的描写,我们会油然联想: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将会射成什么样子?如果在战场上射击敌军兵马呢?于是,一位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便盘马弯弓、巍然屹立在我们眼前了。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林暗草惊风,
○●●○○
将军夜引弓。
⊙○●●△
平明寻白羽,
○○○●●
没在石棱中。
●●●○△
『柒』 塞下曲古诗翻译
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李益的边塞诗,主要是抒发将士们久戍思归的怨望情绪,情调偏于感伤,但也有一些慷慨激昂之作,《塞下曲》便是这方面较著名的一首。
诗以前代戍边名将作比,抒发了将士们的豪情壮志。头二句夸赞东汉两个名将马援和班超。“伏波惟愿裹尸还”,这句说的是马援的故事。东汉马援屡立战功,被封为伏波将军。他曾经说:男儿当战死在边疆,以马革裹尸还葬。“定远何须生入关”,这句说的是班超的故事。东汉班超投笔从戎,平定西域一些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的叛乱,封定远侯,居西域三十一年。后因年老,上书皇帝,请求调回,有“但愿生入玉门关”句。
以上两句说:为保家卫国,边塞将士应长期驻守边疆,宁愿战死疆场,无须活着回到玉门关。后二句表示灭敌及长期卫边的决心。
“莫遣只轮归海窟”,“只轮”,一只车轮。《春秋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晋人及姜戎败秦于肴..晋人与羌戎要之肴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返)者。”“海窟”,本指海中动物聚居的洞穴,这里借指当时敌人所居住的瀚海(沙漠)地方。这句意思是说,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
“仍留一箭定天山”,“一箭定天山”,说的是唐初薛仁贵西征突厥的故事。《旧唐书·薛仁贵传》说:“唐高宗时,薛仁贵领兵在天山迎击九姓突厥十余万军队,发三矢射杀他们派来挑战的少数部队中的三人,其余都下马请降。薛仁贵率兵乘胜前进,凯旋时,军中歌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以上两句意思是说:“要全歼敌人,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而且应该留驻边疆,叫敌人不敢再来侵犯。”
这首诗通过东汉马援、班超和唐初薛仁贵三个名将的故事,讴歌了将士们激昂慷慨、视死如归、坚决消灭来犯之敌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反映了当时人民要安边定远的心愿。全诗情调激昂,音节嘹亮,是一首激励人们舍身报国的豪迈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