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词句 » 怎么对古诗

怎么对古诗

发布时间: 2021-03-06 21:39:35

1. 怎么才能对“古诗、文言文”有兴趣啊

我高三的,就我来来说啊源,古诗和文言文不一定需要兴趣,我猜你应该是理科生吧!我就是,高中语文我一天都没好好听过,古文和古诗先背下来,把翻译看懂了就行,考试也就这些,你把书上的古文单字翻译背下来,再看古文和现代文是一回事地,再往后学,老师就会教你怎么做题啦!现在是应试教育,哪来那么多兴趣,孩子你太天真啦!成绩才是硬道理,就算是道墙,撞开了往前冲吧!

2. 怎么才能对古诗的理解更全面

近几年的文学鉴赏题中,对诗歌内容的考查以理解为主,侧重于对关键词语的诠释、对诗句的整体理解、对诗歌意境感悟以及对诗歌主旨意图的体会.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测试以评价赏析为主.诗歌的语言含蓄凝练,抒情性、形象性的特色非常突出,考查时侧重于语言运用的效果;诗歌的表达技巧很多,测试重点涉及到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典故运用、行文构思、作品风格等多方面.
一、抓住诗眼,从整体上把握诗歌
诗歌以语言凝练见长,讲究一字传神,在极为短小的篇幅里表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达到“简练”的境界.简练不是简单,简单是一览无余,简练是字面以外还有含义,言有尽而意无穷,即言语理解有尽头,但表现的含义理解就可因人而异.于是就有了“诗眼”.所谓诗眼即诗词中最能体现题旨、最能开拓意旨、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也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抓住诗眼就可基本上从整体上把握诗歌,便可知晓诗歌的情感脉络.分析诗眼,能进入意境,感受情趣,领悟旨意,探究艺术手法.所以,阅读诗歌应尽可能抓住诗眼,以求正确把握诗歌.这一点,以往注意不够,现在强调它,虽有放马后炮之嫌,但却是很有必要的.一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五字.当然,也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而隐藏在标题中,在诗句中的诗眼有的有其它的字陪衬,影响我们的视线.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抓住诗歌的关键词字.
古人是从形式上炼字炼出诗眼的,我们则应该结合对内容的理解来抓诗眼.诗眼一般不在名词上,若在名词上则必定是名词活用.大多数情况是诗眼和关键词往往是在动词、形容词、活用的数词上.若单纯地看第三、五字,有时难免会发生错误,如果结合动词、形容词、数词,并从全诗的角度来考虑,抓住诗歌的含义就比较有把握.
①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③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c.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二、体会意境,从微观上理解诗歌
“意象”这一术语在我国由来已久,历代又多有发展变化,含义不尽一致.但也有趋于一致的表述: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心与物的同一,情与景的交融.“意象是具体化的一种感受”(艾青语).成功的诗作常常以捕捉、提炼意象为创作的起点.
对意象的鉴赏,也是高考对学生古诗鉴赏能力所要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如,2002年全国统考题就是在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提出了与意象有关的问题.其所问“折柳”原是指“折取柳枝”,是一个含义丰富的传统意象.
“意象”和意境,两者的构成元素都是情和景,但“意境”常就全诗而论,“意象”则多半指构成全诗意境的较小的组成部分.
所谓意境,传统的理解是指作者(有时也包括读者)的主观情意和作品反映的客观物境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情、景是构成意境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谢榛《四溟诗话·卷三》),“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触景生情,以情状景.王昌龄认为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王国维认为:真景物、真感情融合形成的意境,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所在.“词以境界为最上”“在境界当中自成高格”“写感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
意境不仅仅是环境,还要跟诗人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才能充分表达出来.只讲情境,不讲意境,学生容易走偏,答题不准确.
因此,在诗歌阅读中,不深入体味意境,是难以理解诗歌的内涵,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的.
我们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把握诗歌语言的特性,消除情绪、时空和逻辑的障碍,力求把诗句浓缩的意义扩展开来,把减少的成分补充出来,把省略的过程焊接起来,把跳跃的情感连缀起来,把诗中行与行、节与节之间的内在情愫弥补起来,再现诗歌的形象和画面,自然而然地进入诗歌深层次的意境之中,领略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考察环境,从全方位鉴赏诗歌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古诗词主要写自然环境(景物),这是古代诗歌的主要内容.
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是交代背景,衬托心情,抒发情感,用景物描写衬托暗示感情,或作为感情的某种象征,达到情景交融的高度,使诗歌深厚,含蓄,精炼,意味隽永,余味无穷.
抓住诗中的景物描写,去确定意境的基调,去理解,去感受“此时”“此景”中的“此人”“此情”是什么;去感悟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感悟情感是读者在进入诗词意境后的心理反应活动,它是鉴赏阅读的重要环节.鉴赏诗词必须真正进入作品所描绘的的生活场景中去,同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共同去感受诗词中的意境美、丰富的情感、生活的哲理或人生的启示等等,即所谓“移情说”.
四、剖析手法,从形式上推敲诗歌
表达技巧,即表达手段和艺术技巧,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修辞手法,(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
写景的方法很多,简而言之,要留意观察景物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要把握描写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要理解描写景物的技巧,如动静结合、明暗对比等.
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正面描写,也可以侧面描写;可以粗线条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精雕细刻;可以铺垫、烘托、映衬,也可以借助想象、联想.
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侧面描写的或虚写.
衬托是常见的修辞方法,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段.我们常说古典诗歌中的动静、虚实、乐景写哀及哀景写乐等,都可以落实到衬托的层面.
象征就是以一种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在文学作品中,象征通常是以具体事物来暗示作者的思想、态度与感情的方式.它就像暗喻或明喻省去了第一部分,只留下了第二部分,它有自己的实体,却代表另一种东西.
修辞方法:古典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很多,主要涉及的是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铺陈、反复等,还要注意古典诗歌中常常运用到的赋比兴、象征等手法.
表达方式:在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的分别.
结构技巧: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
五、品味语言,从深层次推敲诗歌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又是文学中最精粹的语言艺术.要在短小的篇幅内表现丰富的内容,诗词的语言必须凝炼生动;要创造传达出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诗词语言必须富于形象性和表现力.因此,诗歌赏析应从语言入手.既通观全篇,又要逐章逐句地推敲琢磨,仔细分析,从而挖掘和领悟作者之所以如此遣词造句、选音定字的用意.
古人写诗作词,的确很讲究语言的锤炼,注意炼字炼句,常有许多精妙之处.鉴赏评价时,要注意结合诗歌内容发挥想象,领会这些精妙处.有时“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此说并不夸张.杜甫就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句.古诗要求凝炼生动,在格律上又有诸多限制,因此更加要求字字含有丰富的内容.最为大家熟悉的是王安石炼字的故事.还有大家熟知的“推敲”这一典故的来源.古人既然如此注意炼字,我们读诗当然要注意字的表现力.
“微风燕子斜”,一“斜”字,化动为静,刻画出一种悠然的情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噪”衬“静”,以“鸣”衬“幽”,使“静”的特点更为突出,更为鲜明.“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以动态写静态,表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给人以美好享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这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凝炼美.
古诗语言又是多元的,含蓄与明朗交错,质朴与华丽并出;精炼与繁丰齐美,庄重与幽默辉映.几乎对每首诗中的某些用字都值得推敲,但推敲时一定要仔细品味诗人用字的表现力.进行诗歌鉴赏的备考,无疑是语文高考备考中最为艰巨的工作之一,它需要我们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更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在积累中提高文学素养,在阅读实践中提升诗歌鉴赏水平.

3. 如何对诗歌进行评论

艺术创作往往藏而不露,“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应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意境。“诗言志”,诗歌中既然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赏析时就要善于“体其情”,从而“知其意”。披文观诗,不仅在于疏通字句,更要把握艺术形象中包含的情感内涵。为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题目。题目往往揭示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
注意作者。高考选取的诗文,大都是能代表作者创作风格的作品。例如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戴复古的爱国诗等等。
注意注释。写作背景暗示思想内容;相关词句暗示用典或意境;介绍作者暗示写作风格或时代背景。
注意题材。送别诗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说依依惜别之情,或叙述别后的思念。咏史诗、怀古诗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表现边地苦寒的生活环境,或壮丽的边塞风光,或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思乡诗、闺怨诗及羁旅诗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对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对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注意意象。古典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真实、鲜明、生动的意象。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把握意象,这是鉴赏诗词语言和形式、评价诗词情感和内容的基本前提。
注意细节。透过细节,可以挖掘诗中蕴含的情感。
注意“情语”。古诗中的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可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以及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等。这里所说的“情语”指直抒胸臆的词句,是诗中的点睛之笔。

这个资料是以前学习的时候找到,希望有所帮助。。。。。。。。。。

4. 怎样上好古诗

然后动辄就让学生抄解释、背解释。学生对古诗的学习总是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以至于有的学生在默写古诗或是解释古诗时,张冠李戴、信口开河。至于对古诗的吟诵,对诗意的自主领悟,对古诗意境的感悟等,一概全无。长此以往,学生不但不能学到知识,提高理解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等,反而会在死板的教学模式中失去学习兴趣,思维也会逐渐变得呆板、不灵活起来。古诗,虽然仅有短短的几句,但是它所具有的文字美、意境美、韵律美,却是诸多文学作品无法比拟的。它应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认真上好古诗课,让祖国这一文化精髓得到最良好的传承。那么,如何上好古诗课呢?我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学习古诗文要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入了70多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要想让学生领会其中的含义,在教学这些古诗时就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情蕴意。例如教学《咏柳》一诗,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当春天到来之际,你行走在路上,一定会感受到严冬过后,大自然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你看那河堤上,道路旁,原本光秃秃的柳树,这时是不是有了变化?它变得怎样了?在学生想象之后,老师就可以提问他们想象的情景,然后就导入诗文,指导他们朗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将诗文与他们想象的情景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这首诗看似对柳树轻描淡写,实则蕴含着作者很巧妙的笔法。全诗对树干和树枝树叶的赞颂,即对柳树的赞颂,虽然没有一个“柳”字,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他描写的“万条垂下绿丝绦”和“细叶”这些柳的特征的描写。推测出作者写的就是柳。原本光秃秃的柳树现在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是因为什么呢?当然是春风了,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大地,作者赞咏春风中的柳树,其实就是赞咏了春风。这棵树是这样,其他的树不是也一样抽枝发芽、绿叶成荫吗?所以,这首诗的主旨是赞颂春风吹得树儿绿,给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二、音乐画画配合,创设意境古诗文具有完美的内涵,又富有韵律、节奏,诵读起来朗朗上口,只有通过吟诵,学生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精心设计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吟诵古诗文的热情,因此在这方面,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在活动组织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个人赛,小组赛,表演赛,使得竞争的气氛贯穿活动的始终;在活动形式上,可设计诵诗,对诗,唱诗,游戏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热情高涨。其中配乐朗诵诗是一种创设意境,让学生进入到诗的境遇中去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想象,加深学生对诗意、诗境的理解。教师在进行配乐朗诵时,要适时地指导学生体会声音的抑扬顿挫,高低起伏,高亢与低沉所表达的情绪与效果。在古诗文中,诗与画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古诗文的教学,还应注重把诗画乐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三、趣味训练,培养诗兴学习古诗文,还要注重富有情趣的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1、巧设情境问题让学生填写诗句。如,问学生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 )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出男一首《悯农》吗?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 》中的( )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 》中的诗句( )。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 》中的诗句( )说明了这个问题。2、按要求写诗句。一是要求学生分别写出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各一句。如描写春天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描写夏天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写秋天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描写冬天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二是要求学生写出带有“红、橙、黄、绿、青、蓝、紫”字的诗各一句。三是写出带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数字的诗句。四是要求学生在诗句中填入花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竹外( )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等。3、设计一些文学史常识的回答,如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国文坛合称为( ),其中,李白被称为( ),杜甫被称为( ),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是《》,抒发了( )。4、让学生学写对联,感受成功的快乐。如我出上联“鸟语花香添美景”,学生就饶有兴味地对出下联“风和日丽庆新春”或“风和日丽迎新年”。其他的训练还有很多,如:读一读山海关外孟姜女庙的这副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个训练让学生明白汉字的一字多音,汉语的停顿以及语序等都能使我们的表达更丰富更灵活。四、运用故事,点燃诗心小学生很喜欢听故事,教学古诗文时,可以插入一些有趣的故事,以此来点燃学生的诗心。特别是讲一些与此有关的奇闻轶事,学生就会更感兴趣。如贾岛“推敲”的故事,是用“僧推月下门”好呢,还是“僧敲月下门”好呢?体现了古人对提字炼句的注重。王安石写《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提炼。还有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骆宾王咏鹅的故事,王冕喜画墨梅,写诗咏墨梅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使学生增强对古诗文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更能学好古诗文了。五、课外拓展,积累诗文古诗文是思想的精华,智慧的源泉,是古人用心灵中流淌出的动听的乐章、描绘的迷人的画卷。除了学完课本中的诗文,还应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诗书让他们课外诵读。学生通过课外诵读,展开联想和想象,品味诗文的语言,步入诗文的境界,就会得到很多课外的积累。学生一旦有了大量的课外的诵读与积累,反过来,就会大大地促进我们语文的教学。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绚丽多姿。特别是我国的古诗,更是我国语言中的珍宝,艺海的奇葩,是民族文化精华的积淀和展示,也是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职责。总之,要让学生喜欢和学好古诗文,我们的古诗词教学在课程标准新的理念指道下,应多实践,多活动,走进生活,让琅琅上口的古诗词诵读充满校园。

5. 五句诗词怎么对

五句?如果是五联十句,应该算排律。一般是律诗的格式加以延长,一样遵守平仄押韵对仗等规则,除首尾两联,中间三联都要对仗,各句之间遵守粘对格式。(望采纳…多谢~)

6. 下面的古诗怎么对呢

风来兮 美人起舞 晓月寂 依楼自赏 霜寒薄酒泪满裳 念郎君 常思量 塞外征战北风凉 待鸿雁 传书他乡 笛响处 枯草黄 满城旅人感慨尽望乡 但愿再会美娇娘 寂寞深闺 何时霓裳羽衣红花 共坐花间酒一觞

7. 如何对诗

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起源、始末的。诗歌并不例外。如所周知,诗是一种可以歌咏的 韵文。诗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起源于劳动。它是为协调劳动节奏而产生的。最初的诗 歌,是人类的集体口头创作。旧诗起初也是如此。

在文学史上,一般提到旧诗,都把它分为两种体裁,即"古体诗"和"近体诗"。 这所谓古体诗和近体诗,并不完全是以时代而划分的,那只是一种体裁的叫法。大家不 要在字义上引起误会。至于新诗,即白话文的自由诗,不在旧诗之列,也不要误会它是 近体诗。

所谓近体诗(又称近体诗,那是古人的叫法),这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它们由齐、 梁时代的"新体诗"开始由不大讲究规律的诗格,转入极度讲究的了。诗人沈约在这一方 面,建立了一套音的理论,首先就奠定了律诗的基础。初时只限于五言,七言是由唐代 人所创造的。

律诗和绝句是近体诗的两大部分。如果明了律诗的格律,绝句也可以了然;因为绝句是 随着律诗而来的。

律诗的格律也分五言、七言,是一种每首八句的诗体。它们由一定的平仄和对偶,有和 谐的音节,有整齐的章句。作者不能自由地逾越其范围和限制。

所谓平仄,就是每一个字,都有平、上、去、入四声之分。不属于平声的,就是仄声。 关于这,我们下面再作详谈。律诗、绝句每一句都受固定的平仄的限制。

所谓对偶,就是律诗中间四句,必须再字面上成为排偶一对对子,相对成为两联。首尾 四句不排。三、四两句,称为"前联"或"颔联";五、六句,称为"后联"或"颈联"。这些对 句,好比门的双扉,车的两轮,凡是虚字和实字,均须铢两悉称。有意对、事对、正对? 反对、方法很多,这里不妨先举白居易一首题为《草》的五言律诗来看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从这首诗不难看出,第三、四句是一幅对子;第五、六句又是一幅对子。但开头和结尾 两句都不用对仗。

至于平仄呢?下面我们先来弄清"四声",再谈律诗、绝句怎样运用这些平仄。

四声和平仄
我们已经说过,写旧诗,特别是格律严谨的律诗、绝句,必须遵守固有的平仄限定。 什么叫做平仄呢?对声韵有点常识的,当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完全没有留意过这一 方面的话,那就大有说明一下的必要了。所谓平、仄,那就是每一个字的平声和仄声。 怎样才叫平声,又怎样才叫仄声呢?原来中国自东晋以后,人们做诗作文,都非常讲究 声调。齐朝的周颙和梁朝的沈约,都在这一方面著有专书,把每一个字的声调,调为 平、上、去、入四声。

举一个例子来说,"方"为平声;"袄"为上声;"放"为去声;"霍"为入声。

除平声之外,上、去、入三声,都属仄声。但要知道,平声本身也有"阴平"和"阳平"之 分。如:"方"为阴平,"房"为阳平。至于上、去、入三声,却是没有阴阳之分的。

说得更明白一点,那就是所有的字的音调,都有阴平、阳平、上、去、入(简称阴、阳、上、去、入)之分;每一个字,要不属于平声,便属于仄声(即上、去、入)。比如:“阴”字,本身就是阴平;“阳”字是阳平,“上”字是上声;“去”字是去声;“入”字是入声。如果把这四声调熟,那么,是很人容易就能辨别出每一个字是属平属仄的。这里不妨再举几个例,以便对这方面陌生的读者,可以藉此将四声调熟一些,请看下面:

因(阴)、忍(上)、印(去)、一(入);

人(阳)、忍(上)、印(去)、日(入);

金(平)、敢(上)、禁(去)、急(入)。

把四声调熟,分出那一字是平声,那一字是仄声,这样,我们才可以谈这些平仄再旧诗中是如何被安排的。
五言律诗的平仄
律诗,是旧诗“近体诗”中一种最流行的形式。所谓“律”,是含有规律的意思的。这些规律,包括平仄的限定,字句的长短,对偶的工整,等等。现在,先说平仄。

律诗在字句上,一般有五言、七言两种。如写五言,平仄如下: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些平仄,共八句。一般学做旧诗的人,都先要把它念熟。但这并不困难。这里不妨提供一些记忆它的窍诀。第一,这八句中,事实上是两组。开头的四句,自成一组;后边四句,只是重复一次吧了,所以,只要记四句便够了。第二,每一组起句如果是“平”起的话,第四句也一定是用“平”头来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平起”“平收”。第三,每一组如果是“平起平收”的话,二、三两句,一定是仄声开始的。第四,正常的平仄定式,每组除第三句,其余三句最末一字一定是平声。(但是,上列一式,却有变体。因为第一句如不押韵,可以用“平平平仄仄”来起的,那么,这就恰恰是每四句成为一组了。

上列的一种,是用平声起头的格式;但另有一种是用仄起的,其定式如下。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式如果句首不押韵,也可用“仄仄平平仄”来开始的。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就只有这两种,加上首句的变化,成为四式。但是,当你熟读了第一种之后,知道第二种是变式,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念起来,都市差不多的。

至于这些平仄,怎样和诗句配合呢?

现在举一个例子来参看一下。这是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为了方便讨论,我们不妨把这首诗所用的平仄格式再抄一次,看看它是否完全依照这平仄的格式,便是我们前面所谈的第一种: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首诗的平仄,当然是合乎这个格律的。但如果你逐个字地来对一对,不难会发觉第三、第七和第八这三句,有些和格律不符。例如第三句的“一”字,应为平声,现在却是仄声,整句就要变成“仄仄仄平仄”;第七句的“挥”字和“兹”字也不合,应仄而平,应平而仄,变成了“平仄仄平仄”;最后一句的“班”字也不对,应仄而平,成为“平平平仄平”了。

这些不符平仄之处,是不是诗人不小心,下笔有误呢?抑或是在遣词用字时,找不到更适宜的,因此就将就一下算数呢?

不。要知道,律诗也好,绝句也好,在谈平仄的时候,是有这么一条规律的,那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每句凡第一、三、五这几个字,即使跟原有的平仄格式不对也不算错;但第二、四、六,却一定要严守格律,不能弄得应平而仄,或应仄而平的。

这首诗因为是五言,所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试看看全诗那三句不协平仄的字,不是在每句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上么?

前面所举出的李白那首《送友人》,第一句“青山横北郭”,跟以后的句子是不押韵的。这种句式,在谈平仄的开始时,我们已经提到过了。

现在,再举一首,是由第一句开始便押韵的,这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诗押的是庚韵,跟李白那首《送友人》一样。可是由第一句起,便开始押韵了,这因为它采用的是这一平仄格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如果要温习一下这些平仄格式,拿这和上面所举出的例子来参照对看,杜甫这首五言律诗,只有第三和第七句的起首一字外,全诗的平仄,都是绝对依照规格的。至于第三、七句起首这个字,当然是运用“一、三、五不论”这个原则了。

人们说,杜诗格律严谨,这不仅指他的笔法、意境而言,并且和他的格律有关的。试看,这首诗的对仗是多么工整,而平仄又多么谨守不易,所以,读来声调铿锵,不同凡响。

要学好平仄,这里不妨再提供一个窍诀:多选几首平仄和原格律一字不易的好诗,熟读到能够背诵,以后写诗时,便在心里有一个范本,不怕有错;也不必老念着“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这一套了。有些旧诗的范本如《唐诗三百首》,在每一首诗的文字旁边,都标点有平仄符号的,那是平声用圈(o);仄声用点(.)。找一本这样的范本来看看,这对于初研平仄的人,是很有帮助的。
七言律诗的平仄
七言律诗,跟五言律诗,都是在唐代时,才大未流行的。而且,七言在后来,树林上还比五言为多。在唐代以前,五言诗已大为普遍,而七言的古诗也甚少。这可见事物是由无到有,以及不断向前发展的。

说到七言律诗的声调、平仄,大致和五言律诗差不多。前人说,五言出于四言,现在我们也可以说,七言出于五言。试看只要在五言律句的每句上面加上两个字,便成为七言了。举个例子,比如五言是“仄仄仄平平”,若加二字,便成“平平仄仄仄平平”;五言是“平平平仄仄”,若加二字,即成“仄仄平平仄仄仄”。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公式,凡是平声开始的句子,加上两个;反之,仄声开始的却加两个平声。现在将七言律诗的两种平仄公式,分举如下。
平起定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拿这定式和五言的参照一下,不是很明显地表示出,它是由五言发展而来的吗?它一样遵守着“平起平收”的规律。此外,这一式如首句不押韵,同样可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现在再拿两首唐人的七律来作实例参看。

这是刘长卿的《长沙过贾宜宅》。平仄如上面的定式,首句开始押韵: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再看元稹的《空悲怀》。平仄虽用的是上面的定式,但首句不押韵,所以,第一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七言律诗,除了上面所举出的一种“平起平收”的定式之外,一如五言律诗一样,也有另一种“仄起平收”的定式。这里且把它抄下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果用这一式,首句不押韵的话,应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现在也举两首唐诗作实例,不妨以此来比对一下。这是杜甫的《蜀相》,平仄就是用上面的定式,并且一开始押韵: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但他另一首也是咏叹诸葛孔明的《咏怀古迹》,虽用同样的平仄,首句以“仄仄平平平仄仄”,这句一般是不算协韵的。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上面所举的各实例,如果你小心核对,发觉其中个别的字,若有不合平仄之处,那也不能算错的;因为你别忘记我们曾提到过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律。关于律诗的平仄,五言的也好,七言的也好,到此可以告一个段落。但是,这只是一般的规律和方式,此外,还有许多特殊和值得一谈之处。以后,我们谈过了绝句之后,还要回过头来,再一一作更详细的谈论和指出的。

相同字、下三连、孤平
什么又叫做相同字、下三连、孤平呢?
相同字,这比较易于解释。比如《黄鹤楼》中开头那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每句都有一个“黄鹤”重复,这不是相同字吗?

在古诗中,以相同的字,相同的词,甚至相同的句来表现,并不出奇。那不特不算不妥;而且,诗人还王往往要让某些字或词,在诗中重复几次,以求取得明确的意思,或者加强其气势哩!翻开最古的诗集《诗经》,便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非常之多,比如: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诗经》如此,其他的民歌也如此。我们可以再看两首:

《沧浪之水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采莲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渔戏莲叶东,渔戏莲叶西,
渔戏莲叶南,渔戏莲叶北!

但这种写法,在唐以后的近体诗中,已经没有;就是盛唐诗人所写的古时,也没有这类句法和大量重复的字、词、句了。
在古时中,可以大量运用的字、词、句,而在律诗、绝句中,却引为禁忌,这不单是诗风的问题,主要是古人用语简单,而古诗大半又是源于民歌民谣,口语化得多。近体诗已成为文人笔下的文艺作品,自然是要字斟句酌了。

也许有人说,除了《黄鹤楼》一诗外,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不是一开始也有相同字吗?它开头的两句便是:“凤凰台上凤凰游,风去台空江自流”,一句中便有两个“凤凰”,这岂非比之《黄鹤楼》更为甚?但要知道李白此作,是刻意模仿《黄鹤楼》,而且要与它争胜的。

除此之外,在唐以后的律、绝诗中,实在是很难找到了。尤其是协韵(即押韵脚)的字,更不能相同;因为一旦相同,读来便不够铿锵了。

除此之外,在唐以后的律、绝诗中,实在是很难找到了。尤其是协韵(即押韵脚)的字,更不能相同;因为一旦相同,读来便不够铿锵了。

我们已经谈过,律、绝虽受一定的平仄格律限制,但是,一般仍有一个通融的规律,那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即单数的字,无论在七言、五言中,都可以变通,不必一定严守平仄,但双数的字则否。比如:“平平仄仄仄平平”,这在写诗时,诗句的平仄可以变为“仄平平仄仄平平”也行的。这样的句子很多。然而,可不可以一下子变为“仄平平仄平平平”呢?这诗把一、三、五三个字的平仄都变了。但那却是不许可的;因为这句最后三个字,却一连用平声,读来极不顺口。不过,《黄鹤楼》的第四句:“白云千载空悠悠”正是如此。那是例外的例外。应该知道:无论是平声也好,仄声也好,都不可以在句末一连三个出现的。只要多读一下前人的诗,便知道了。至于说到孤平,那就是在每一句中,单独一个平声字被夹在句子里,如:“仄平仄仄仄平平”,这也是不行的。但《黄鹤楼》却有这种句子,所以又是特别的例外。

以前,我们谈律诗、绝句的格式时,曾经指出过一些记忆那些平仄的窍诀。如果更具体地来说,这就是前人们在做诗时所常提到的“黏”“对”法。

什么叫做“黏”和“对”呢?

先举一个平仄的格式(仄起定式)为例:

仄仄(起)仄平平,平平(对)仄仄平,
平平(黏)平仄仄,仄仄(对)仄平平。
仄仄(黏)平平仄,平平(对)仄仄平,
平平(黏)平仄仄,仄仄(对)仄平平。

细看上述的平仄格式,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两个规则,即“对”和“黏”。所谓“对”,就是由第二句起,每句的第二字、第四字(如系七言,第六字也照此规律),必须和上句的第二、四字的平仄相反。比如,现在这个格式的起句第二个字是仄声,接着的第二句第二个字,便要用平声来和它“对”了。同样,同一格式的起句第四个字是平声,那么第二句的第四个字,便要用仄声来对。

所谓“黏”呢?那是每句的第二、四个字(如系七言,第六字也照此规律),必须与上句的平仄黏连相同。比如,现在这个格式的第二句第二字是平声,那么,第三句第二字,也必须是平声。四、六等字类推。

如果应黏反对,或应对反黏呢?换言之,应仄而用平,应平而用仄呢?这就叫做“拗”了。

为什么“黏”“对”之法,只以二、四、六字为标准呢?这诚如我们以前谈过,一、三、五等字,是可以通融变化的。

“失黏”和“失对”
我们既然明白了什么叫做“黏”,什么叫做“对”,这不特在做起律诗和绝句来,不会出现拗声,违反平仄格律;而且,在记忆这些平仄的格律的时候,也容易得多。为什么呢?记忆的窍诀是这样的:

当念出第一句,即起句的平仄之后,第二句便立刻用“对”,而第三句用“黏”,第四句又用“对”。这样一“对”一“黏”相间,无论是八句的律诗也好,四句的绝句也好,只要记住每句的二、四、六字,都要符合“对”和“黏”的方法,平仄自然不会错了。
在近体诗中,律诗和绝句,都必须遵守这“对”、“黏”的平仄规律。否则,违反法则,便叫“失对”和“失黏”(“失黏”也有人叫做“失严”)。特别在做律诗的时候,这规律犹应严格遵守。

不过,唐代诗人作品中,也偶有“失对”的。至于“失黏”的更多。 这里举一个“失黏”的例子: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

这首诗,按格律,既然起句第二字是平声,第二句第二字用仄声来“对”,这没有错;但第三句第二字就该用仄声来“黏”了,可是这里却用了平声,连第四句也随之错了。整首诗只有“对”,而没有“黏”,故叫“失黏”。

这种错失,在古人也许是有意的,但新学者做诗时,是最常犯的。所以要特别留意,不要拿古人的例外的作品,为自己辩护。

8. 怎样对古诗改写

“情动而辞发”——改写《赠汪伦》教学设计
作者:马建明 杨海波 发表时间:2004-8-2 阅读次数:2541

“情动而辞发”

——改写《赠汪伦》教学设计

杨海波/设计 马建明/点评

设计内容:

李白的《赠汪伦》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赠别诗。前两句正面叙事,后两句即物起兴,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这首诗为学生想象的自由驰骋提供了依据。我们不妨指导学生把这首古诗改写成现代文,学生根据古诗的内容动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李白与汪伦依依惜别的场景,透过字里行间品味诗人的情感,学生写出的习作定会别有情趣。本次课外习作设计适用于小学5、6年级的学生。

导写过程:

一、进入诗境,品味诵读

1、同学们,你们一定积累了很多的古诗文,能吟诵一首你最欣赏的古诗吗?能谈谈你最崇拜的诗人吗?

2、有崇拜李白的吗?能吟诵几首他的诗吗?据说李白有一首诗是因为他爱饮酒爱游玩而被人“骗”了一次才写出来的,知道是哪首诗吗?

3、欣赏《赠汪伦》的配乐动画,教师激情旁白关于这首诗的传说。

4、欣赏了这感人的场面,聆听了这美丽的传说,你想说点什么吗?能带着这种感受诵读这首诗吗?引导学生诵读诗文,感受诗情。

二、设身处地,想象体验

1、“李白乘舟将欲行”

(1)播放《赠汪伦》配乐动画,并让画面定格。教师引导: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春天,安徽泾县,桃花潭边,桃红柳绿,桃花渡口,桃花灼灼,诗人李白就要登上小船离开这里了。你就是李白,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学生可能会说到的景物有小草、桃花、潭水、鱼儿、青山等。教师通过比较学生的语言,指导学生把话说得具体些、生动些。教师相机点拨提升:看到这些,诗人触景生情,那拂堤杨柳仿佛在喃喃自语、依依不舍。这些景物在诗人的眼里带着一种怎样的情感啊!能说说吗?

(3)播放“饮酒赏月”的动画,教师深情诉说:看到这些,李白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眼前又浮现出那一幕幕与汪伦相处的情景:

饮酒——引导学生想象两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教师相机介绍下面情况,以供学生展开想象:在李白的眼中,汪伦是个机智风趣、好学上进的年轻人,志趣相投、相见恨晚,两人可称忘年交;在汪伦的眼中,李白虽然诗名满天下,却从无狂妄自大之态,是一位风度翩翩、学识渊博的学者,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

赏月——李白对月亮极偏爱,写了许多有关月的美妙诗句,如《静夜思》、《古朗月行》、《峨眉山月歌》等。可引导学生将它们应用到这一情境中,汪伦吟诵这些诗句并表达自己的赞叹之情。

游玩、下棋、垂钓、吟诗、登山……

2、“忽闻岸上踏歌声”

(1)这时,船夫催诗人李白上船,李白会怎么说、怎么做?

(2)汪伦不见了李白,心情怎样?会怎么做?此时此刻,你就是汪伦,会唱些什么呢?能写几句歌词吗?请你用脚踏着节拍,唱一唱,唱出汪伦那盛情的挽留和美好的祝福吧!

(3)听着这动人的歌声,李白激动万分,不能自已。他跳下船头,快步迎上前去,紧紧地握住汪伦的手……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

(4)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送别诗句。(出示送别诗句)在这分别的时刻,李白和汪伦也会有这样的心情吧?如果你是李白,你会怎么说?如果你是汪伦,会怎么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李白上了船,船渐渐地远去了,泪水迷糊了眼睛,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一首诗——师生齐声吟诵《赠汪伦》。

三、激发表达,改写古诗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到桃花潭边,一起经历那情深意切的送别场景,难道我们还能无动于衷吗?那就让我们拿起笔,把这感人的一幕写下来吧!

2、今天,我们就来改写《赠汪伦》这首诗。你打算怎么写?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以哪个角度来写,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等。

3、你打算给自己的习作拟一个什么样题目?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进行点评。

4、用我手写我口,用我手写我心,把我们刚才所说的、所体验到的、所感受到的一切写下来,让这深厚的友情在我们的笔尖流淌、倾泄。有信心吗?

5、学生改写古诗,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四、展示作品,交流评析

1、谁愿意把自己写的作文读给大家听?教师相机点评。

2、欣赏了这个同学的作文,可以说说你最欣赏或最感动的地方,也可以说说你个人的看法或建议。

3、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与古人对话,与诗人畅谈,获得的是语言的滋养、情感的熏陶、友情的珍爱。能用一句话来谈谈你这节课感受吗?

设计点评:

我认为学生改写古诗就是一个“言意转换”的过程,我们试以本次习作设计为例加以阐述。

一、由“言”到“意”的转换

作为古诗的“言”如何转化为学生心中的“意”?我认为,教师主要引导学生穿透“两层”,即语表层与内蕴层。从操作层面来看,一是“对话”,让学生动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与诗人进行“对话”,用想象、联想来充实古诗的“空白”,使古诗内蕴的“意”变得充实与完整。二是“体悟”,学生在与诗人对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各种感官去“触摸”、“品味”古诗,由于学生主体的深层介入和情感的投入,从“语表层”进入“内蕴层”,从而进入古诗的“意境”。在共识的基础上共鸣,在共鸣的基础是一起心跳。这样才将古诗赋予生动的灵性,而这就是学生心中的“意”。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引领学生“披文以入情”,通过欣赏、品味与诵读,让学生与诗人“对话”,从而明诗意、悟诗情。接着教师引领学生“设身处地、想象体验”,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孔子语),设身处地地与诗人对话、交流,通过想象体验,让学生进入“使我之心即入乎唐人之心,而又使唐人心,即为我之心”的境地,达到王国维的“以我观物,物皆著入我之色彩”的境界。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引发表情达意的心理冲动。具体地说,就是在文本解读活动中使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在对话情景中达到沟通与默契,搅动积淀在学生心底的生活积累,触动他们敏感多情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写作上的冲动,从而让语言的激流宣泄出来。

二、由“意”到“言”的转换

那么,如何让学生把内化于心中的“意”转化为“言”呢?我认为,这里将经历着两个层面的过程:一是将内化于心中的“意”转化为学生的“口头语言”。学生在口头表达中,由于教师创设了一些情境,有了感兴趣的话题,还可以借助体态语,因此,学生表达起来比较容易。二是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也就是学生要以有形的文字把心中形成的“意”准确而又精细地表达出来。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把学生带进“直抒胸臆,欲罢不能”的地带,“情动而辞发”。叶圣陶说:“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此时,学生心中的“意”已经到了“呼之欲出”的境地,达到叶老所说的那样:“真是个最容易的萌生的欲望,差不多同想吃想喝的欲望一样。”在这个阶段,我们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启发诱导,让学生把心中的“意”说出来,“用我口说我心”,指导学生说得清楚、有序,说得具体、生动。最后,让学生“用我手写我口”,把口头语言转换为书面语言,写完后再朗读、修改,直到较为完满地表达心中之“意”为止。

总的来说,品读古诗是据“言”知“意”的转换,学生在穿透语表层进入内蕴层,不断地识“言”得“意”,通过想象、体验、感悟成为学生情感与语言的“积累”。改写古诗则是以“言”表“意”,由于学生全身心地去感悟、体验,成为一种最为深切的感受,有了一定的知、情、意的积淀,于是才能“言为心声”。我想学生改写古诗的心理历程不过如此,关键是我们教师如何促使学生去完成这个转换过程。作为教师,并不是通过讲解、分析,更不是架空、附加去强化,而只能在学生转换过程中适时、适量地加以点拨和诱导,广开生活之源,深掘精神隧道,使学生有感而发,集腋成裘,涵养精神,厚积薄发。在写作中融入自我的感受与体验,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烙上学生情感个性的印记,涂上独特心灵的色彩。

9. 如何学习古诗词

古代诗词,言简意赅,几十个字就能讲述一个详尽的事情,有的还朗朗上口,使人容易记忆。写古诗词,看似艰难,实是容易,没有专门的入门指导,纵使“熟读唐诗三百首”,依然是“不会写诗”,也“不会吟”。建议从以下“三关”来进行写作。


押韵关:押韵,顾名思义,即使韵母相押,在同一首诗中,在双句句尾要用韵母相同的可归为一类的读音相近的字。特别在诗词中要求更严。而所为之韵又必须属于平声字一韵到底,或者仄声字一韵到底。


平仄关:平仄,即以诗中字的读音声调来分。古声韵难学,我们暂且不提。只读以普通话为基础的新声韵。平声字,也就是声调属于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的字;仄声字,也就是声调属于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的字。而律诗也就由这些平仄相间的句子组成。且有专门的格式。主要就是以下四种格式:

文字和音乐的世界最为纯洁,它可以安抚人们走累的心,让人们的灵魂找到停泊的地方。其实写诗词就是写人生,我们要多写诗词和学习诗词中文字语言,来陶冶性情,充实生活情趣。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