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诗词
A. 纵情声色古诗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B. 古诗词的声韵古诗词有多少部声韵
关于声韵,不同时代的声韵可能差异较大。
有些语言学家甚至怀疑在晋代之前是没有固定声调的。
声韵,这里的声一般指声调,韵指韵脚。
诗歌可以说一直以来都是押韵的。
从唐代的近体诗开始有比较系统的格律规范。
但唐以后到今天发音的变化很大,后人总结了广韵、平水韵等韵书,其实韵书一开始主要目的是给一些与官方发音不同的方言使用者使用的工具。因为对于官方语言使用者,完成可以靠语感分辨是否押韵,是否谐律。
拿《平水韵》举例:
“平水韵”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其书今佚)。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错用。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193韵。北宋陈彭年编纂的《大宋重修广韵》(《广韵》)在《切韵》的基础上又细分为206韵。但《切韵》、《广韵》的分韵都过于琐细,后来有了“同用”的规定,允许人们把临近的韵合起来用。到了南宋原籍山西平水(今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就把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同期山西平水官员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为106韵,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平水韵。今人所说的《平水韵》实际多指清朝的《佩文诗韵》。
由于古代发音也有很大变化,加上古代语言学不太完善,韵书与韵部可能也会发生变化。
C. 有声诗句有哪些十句以上。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版,似诉平生不得志权.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D. 古人描写杜鹃啼声诗句(三则)
琵琶行
白居易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锦瑟
李商隐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E. 描写声音诗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 琶行》
F. 带笛子声诗句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客东都(洛阳)。《春夜洛城闻笛》一诗,当即这次客东都有感而作。
诗人在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的曲调。此时此地听到这首曲子,谁能不思念自己的家乡或亲人呢? 《春夜洛城闻笛》一诗创作的地点在洛城,也就是洛阳,它是唐代的东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喧哗了一日的都市中的各种喧嚣至此已经平静下来了,千家万户大大小小的灯盏,也渐次熄灭了,偌大的城市已经进入了睡梦。然而就在这个万籁俱寂的、灯火阑珊的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传出了一阵玉笛之声。笛子,原来是羌族的乐器,到了唐朝时,已经在广大中原地区非常流行了。诗人在这里着意刻画的就是题目中的“闻”字。在一开始,诗人并没有注意到笛子吹奏的是什么曲调,但是慢慢地细听,这凄清婉转的笛声随着春风在夜幕中听得越来越清楚了,原来是一曲思乡怀家的《折杨柳》呀,“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故园,即是故乡。本来李白只是在被动地欣赏着一曲从不知什么地方传来的悠扬的笛声而已,但当他一旦听清了曲子之后,自己的心情便情不自禁地被《折杨柳》的情调所深深地感染,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沉思,是谁人在这连空气中都蕴含着无限的情思的春夜,吹起这令人感伤的曲调呀!这笛声的演奏者只管一味地吹奏,把无限的离愁别绪洒向城中,洒向夜空,这就是“暗飞声”,是“随风潜入夜”,也许有的人会无动于衷,那是因为她或他,此时正在与家人同处一室,甚至已经安然入梦,当然无由听得,但是“满洛城”中,又有多少人是远离故园、客居他乡的人啊,这不期而遇却送入耳中的《折杨柳》,真的是在“暗中”拨动了许多游子的心弦,使得他们再也无法安眠。从折柳,回忆起离别时的情景;从春风,想起家人的亲情。“何人不起”,这是一个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心态的句式,口气反而更加强烈,也就是说,只要是听了这春夜中的玉笛之声,每一个离家的人都会被它勾起对家的怀念。中华民族是一个故土难离的民族,李白也是一个和你、和他、和我们大家一样的、有血有肉的人,所以,这首诗也就使得那些不论是古时,还是现代的游子们,经常挂在嘴边心头的诗篇之一了。
参看网络此诗
G. 描写声音字的诗词
《琵琶行》 中描写歌女弹琵琶那段词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版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权盘。
《早发白帝城》中描写猿啼声音的诗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登高》中描写落叶的声音诗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
李商隐《送千牛将军赴阙五十韵》
李白《古风》之五十四
齐瑟弹东吟,秦弦弄西音。
刘禹锡《伤秦妹行》
万松亭下清风满,秦声一曲此时闻。
H. 听声古诗的原句是什么
《听声》清来 张潮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源。
秋听虫声,冬听雪声。
松下听琴,月下听箫。
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松风,觉耳中别有不同。
译文:春天听鸟叫声,夏天听知了的叫声,秋天听虫的声音,冬天听雪落下的声音。在松林里听琴声,月夜里听箫声。在水边听瀑布声音,在山里听风吹松树的声音。在耳边别有一番韵味。
基本介绍:
张潮(生卒年不详),字山来,号心斋居士,歙县(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人。原居婺源(今属江西),十世祖于北宋天圣六年(1028)迁居歙之满田。后有一支移居广德州建平县(今安徽郎溪),自石桥府君(?—1607)“卜筑”县南蒋国村(今蒋固村)。府君生二子,长者复生二子。给其生前身后带来海内外声誉的,则首推《虞初新志》一书的编纂;此书一出,便奠定了其文言小说编选家和批评家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