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排的诗句
❶ 有十二排,一排7格的诗词
荅僧澈(唐·知玄)
观君法苑思冲虚,使我真乘刃有馀。若使龙光时可待,应怜专僧肇属论成初。
五车外典知谁敌,九趣多才恐不如。萧寺讲轩横淡荡,帝乡云树正扶疏。
几生曾得阇瑜意,今日堪将贝叶书。一振微言冠千古,何人执卷问吾
赠赵崇侍御(唐·方干)
贵达合逢明圣日,风流又及少年时。才因出众人皆嫉,势欲摩霄自不知。
正直早年闻苦节,从容此日见清规。却教鹦鹉呼桃叶,便遣婵娟唱竹枝。
闲话篇章停烛久,醉迷歌舞出花迟。云鸿别有回翔便,应笑啁啾燕雀卑。
登阊门闲望(唐·白居易)
阊门四望郁苍苍,始觉州雄土俗强。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
阖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
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曾赏钱唐兼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
---
❷ 形容“布局”的诗句有哪些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八阵图》
释义: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
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周密《观潮》
释义:几百艘战船分列两岸;不久水军的战船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安稳。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九歌·国殇》
释义:手拿干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李白《塞下曲六首》
将军受命出兵,战士们行军到塞外,在龙沙一带暂时安营扎寨。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释义:军队沿石径行进,如雁飞排成的行列;士兵依次渡过桥梁,如游鱼前后连贯。
星月开天阵,山川列地营。——陈子昂《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
释义:按星月分布摆开天阵,据山川形势排列地营。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高适《送浑将军出塞》
释义:您在战场上像李广那样身先士卒,在谋划方略上和霍去病一样,虽不学孙子、吴起的兵法,也能措置得宜,曲尽其妙。
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李白《出自蓟北门行》
释义:大将出征讨伐胡人时,君王亲自为他推车,并郑重地对他嘱咐一番,授之以指挥作战的全权。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卢照邻《战城南》
释义:两军在雁门关的北面发起了战争,我军与敌军在城南布下了阵势。
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李白《出自蓟北门行》
释义:在赤山安兵布阵,在长城边的紫塞设营扎寨。
❸ 古诗排列
1,6,4,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❹ 有哪些带有霸气的诗句
带有霸气的诗句
1.《登瓦官阁》
年代:唐作者:李白
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钟山对北户,淮水入南荣。
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两廊振法鼓,四角吹风筝。
杳无霄汉上,仰攀日月行。山空霸气灭,地古寒阴生。
寥廓云海晚,苍茫宫观平。门馀阊阖字,楼识凤凰名。
雷作百川动,神扶万栱倾。灵光一向贵,长此镇吴京。
2.《鹿头山》
年代:唐作者:杜甫
鹿头何亭亭,是日慰饥渴。连山西南断,俯见千里豁。
游子出京华,剑门不可越。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
殊方昔三分,霸气曾间发。天下今一家,云端失双阙。
悠然想扬马,继起名硉兀。有文令人伤,何处埋尔骨。
纡馀脂膏地,惨澹豪侠窟。仗钺非老臣,宣风岂专达。
冀公柱石姿,论道邦国活。斯人亦何幸,公镇逾岁月。
3.《壶中天/念奴娇》
年代:宋作者:无名氏
古来稀有,只闻道、是个人生七十。还遇小春梅蕊绽,对景装排绮席。云帔拖霞,朱颜晕酒,瑞气明南极。瑶池欢宴,玉杯争劝琼液。堪羡玉叶名郎,天潢毓秀,梧竹生标格。百万貔貅归总押,霸气豪无敌。藩屏皇家,荣封寿母,名著金闺籍。融融液液,共看桃结佳实。
4.《次韵舍弟赏心亭即事二首》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
霸气消磨不复存,旧朝台殿只空村。
孤城倚薄青天近,细雨侵凌白日昏。
稍觉野云成晚霁,却疑山月是朝暾。
此时江海无穷兴,醒客忘言醉客喧。
5.《游京口竹林寺》
年代:清作者:陈维崧
长江之上,看枝峰蔓壑,尽饶霸气。
狮子寄奴生长处,一片雄山莽水。
怪石崩云,乱岗淋雨,下有鼋鼍睡。
层层都挟,飞而食肉之势。
只有铁瓮城南,群山嬴秀,画出吴天翠。
绝似小乔初嫁与,顾曲周郎佳婿。
竹院盘陀,松寮峭蒨,最爱林皋寺。
徘徊难去,夕阳烟磬沉未?
❺ 带处字的诗句
1、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唐 · 杜甫《春夜喜雨》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唐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宋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唐· 崔颢《黄鹤楼》
6、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宋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7、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宋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9、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 宋 · 岳飞《满江红·写怀》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唐 · 杜牧《清明》
1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13、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14、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15、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16、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 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7、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 唐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8、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 唐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9、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宋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0、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 宋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21、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宋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22、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宋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2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唐 · 孟浩然《春晓》
2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宋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唐 · 杜牧《山行》
26、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宋 ·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27、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8、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唐 · 韩翃《寒食》
29、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唐 · 杜甫《蜀相》
30、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 唐 · 李白《客中行 / 客中作》
31、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宋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32、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唐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3、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 宋 ·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34、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 唐 ·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3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宋 · 赵师秀《约客 / 有约》
36、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 唐 · 崔护《题都城南庄》
37、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 唐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38、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 唐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39、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 明 · 于谦《观书》
❻ 带里的诗句
带里的诗句: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宋·苏轼
2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满江红·写怀》宋·岳飞
3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 木兰辞》南北朝·佚名
4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诗 / 木兰辞》南北朝·佚名
5
众里寻他千网络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6
稻花香里说丰年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7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8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别董大二首》 唐 · 高适
9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长恨歌》唐·白居易
10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长恨歌》唐·白居易
11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长恨歌》唐·白居易
12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13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14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15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16
浊酒一杯家万里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17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18
千嶂里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19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
20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
21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 / 碣石篇》 汉 · 曹操
22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清平乐·村居》 宋 · 辛弃疾
23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 · 苏轼
24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龟虽寿》 汉 · 曹操
25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 · 柳永
26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秋思》 唐 · 张籍
27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送友人》 唐 · 李白
28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 唐 · 李白
29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唐 · 杜牧
30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竹里馆》 唐 · 王维
……
❼ 带 和 的诗句有哪些
带“声”的诗句如下:
唐·白居易《琵琶行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回。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答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唐·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刘禹锡《浪淘沙》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暗迎神三两声。
❽ 排诗是什么
排律诗
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
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期、宋之问
时正式定型,而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的格律要求是多方面的。首先要求诗句字数整
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句、六言句或七言句,简称五
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其次对诗句数量有
不同限制,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如果仅六句,则
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八句,即在十句以上的律诗,
称排律或长律。第三是特定的对偶要求。通常以八句完
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按照旧时律诗写作
的起承转合结构,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
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中间两联,即
颔联、颈联的上下句都必须是对偶句。排律则除首末两
联不对外,中间各联都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
较宽,或一二两联,或二三两联,或仅二联要求上下句
对偶。第四便是声韵格律的严密要求。
以常用的五律、七律为例,首先是押韵,律诗要求
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
句可押可不押,五律首句多数不押韵,七律首句多数押
韵。也有押仄声韵的,有人认为押仄韵的应属古体。其
次是声调。古代汉语分平上去入四声。诗歌声律以平声
字为一类,以上去入三声字为一类,称“仄声”。律诗
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
与“平起”两式。
五律仄起式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五律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七律仄起式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律平起式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加圈的字表示可平可仄。五律首句如押韵,仄起式
改为“□仄仄□平”,平起式改为“平平仄仄平”;七
律首句如不押韵,仄起式改为“□仄□平平仄仄”,平
起式改为“□平□仄平平仄”,其余不变。又,每联中
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须与
前联对句第二字一致,称为“粘对”,否则叫“失粘”;
广义的失粘兼指一切平仄不调的现象。
关于律诗的声律,旧传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
明”的口诀,即谓七言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拘,
第二、四、六字必须分明;五言句可推为“一三不论,二
四分明”。这是不准确的。实际上七言第一字可以不论。
五言第一字和七言第三字,在多数场合下也可不论,但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
中,五言第一字和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如用仄声,
则全句除韵脚平声字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诗律上称作犯
“孤平”,是必须避忌的。五言“平平平仄仄”句、七
言“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后三字有时可换成“仄平仄”,
但有一个条件,即此类五言句第一字和七言句第三字不
能换仄声,否则也会犯“孤平”。五言句第三字和七言
句第五字则不可不论。上述五七律的声韵格律要求,同
样适用于排律和小律。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的创作实践中,
都存在变例。在定型化过程中,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
式写作,崔颢《黄鹤楼》即前半首古体格调,后半首才
合律。近体成熟后,也有作者有意识不依常格,变动平仄
规定,称为“拗体”。除变动句中第二、四、六字的平
仄外,还着重变动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的平仄。两
联都拗称“拗句格”,通首全拗称“拗律”。七律中有
所谓“吴体”,也是一种拗律。杜甫以创作拗体力矫圆
熟,为后人所仿效。还有所谓“拗救”如上句有应平而
用仄,则下句中应仄处用平,平拗仄救,仄拗平救,以
调音节;也有本句中自救或拗而不救的。
此外,由于唐代绝句实质上是截取律诗的一部分而
成的,其格律要求也与律诗相同。因而唐代也有称绝句
为律诗的,或“谓之小律诗”(清代钱良择《唐音审体》
❾ 带一的古诗句有哪些
1、唐复~杜甫《绝句》
两个黄制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释义:两只黄鹂在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2、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满园春色遮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释义: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3、宋~邵康《蒙学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释义:向远望去,二三里外有个小村庄,那里稀稀落落地坐落着几户人家,有袅袅炊烟正从烟囱里飘出。
4、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释义: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
5、唐~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释义: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❿ 优美的排比句带诗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