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丘逢甲注音版古诗
Ⅰ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余光中
丘逢抄甲所处的时期是19世纪末期甲午战争啊,清朝甲午战争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由日本人来统治,丘逢甲也作为爱国将士与台湾军民奋起反抗。体现是一种抵御外敌的爱国主义精神。
而当代作家余光中则是因为国民党抗日战争之后内战失败逃到了台湾,台湾与大陆分裂了,无法与亲人故土联络,是一种故土之死吧
Ⅱ 请问《春愁》(丘逢甲)的解释和赏析
《春愁》写于《马关条约》签定、割让台湾一周年之际。诗仅四句,却将忧国怀乡之情表现得无比深沉强烈、动人心魄,是传诵一时的名篇。
首句“春愁难遣强看山”。春天本来是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美好季节,可此时的诗人却没有闲情逸致去欣赏,为了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强迫自己打起精神去“看山”。一个“愁”字写出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为国事担忧愁闷。但“看山”也并没有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登高眺远,那让他心惊的挥之不去的往事此时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诗人禁不住涕泪交流了。次句“往事惊心泪欲潸”,一方面渲染了“春愁”的分量,另一方面又暗中悬疑,为后两句蓄势--到底什么样的往事让诗人如此黯然神伤?诗的前两句欲露又止,将吐还吞,极力蓄势。
后两句使足千钧笔力,道出底蕴:“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原来到今天台湾被割已经整整一周年了,世代生息的故园就这样被割让给了异族,这怎能不让四百万生于斯长于斯的台湾同胞放声痛哭。作者格外地标明时间 -- “去年今日”,就是由于这个日子对于他以及四百万台湾民众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同一哭”道出了全体台湾同胞的共同心声,这是他们心底里发出的血泪呼喊,也是他们满腔爱国激情的强烈迸发!由于前两句的蓄势,后两句才一纵到底,略无滞碍,给人以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这首诗语句警拔,撼人心魄,虽然只有短短28个字,却道出了全体国人的共同心声,包含着诗人爱国爱乡,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感人至深,因而成为传诵一时的名篇。一百多年过去了,丘逢甲的“台湾回归,山河重完”的愿望依然没有实现,但我们相信,只要大家都有丘逢甲所倡导的“生作愚公死精卫”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台湾一定能回归祖国,一个统一和富强的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Ⅲ 丘逢甲·春愁的注释译文
春愁难以排遣,强打起精神眺望远山,往事让人触目惊心热泪将流。台湾的四百万同胞齐声大哭,去年的今天,就是祖国宝岛被割让的日子!
Ⅳ 丘逢甲写的春愁中读了这首诗你想说些什么
综观全诗,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八字,但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主要是由于作者与版自己的权人民同呼吸,共爱憎,泪洒在一起。诗歌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语言朴素通俗,毫无雕琢痕迹。这是诗人真实思想感性的流露,也是用血泪写成的诗篇,充分表达了丘逢甲和广大台湾同胞对祖国、对台湾省的无限热爱之情和对日本侵略者以及对腐朽无能的清王朝的痛恨,真实而强烈地表达了全体国人的共同情感和心声。(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Ⅳ 丘逢甲的春愁中第二句最后一个字怎么读
[shān]
Ⅵ 春愁 丘逢甲
1 1895年清政府割占台湾给日本
2 痛苦,悲伤
Ⅶ 古诗词 丘逢甲悲叹
春丘逢甲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却这样悲叹:“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湾诗人丘逢甲的《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