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裙子
① 古代裙子名称
民俗 中国古代裙子小史
裙子是从裳演变而来的一种服饰。古代\"裙\"、\"群\"二字同源,群者,多也,当时布帛门幅狭窄,一条裙子通常由多幅布帛拼制而成,因有\"裙\"的名称。汉刘熙《释名·释衣服》:裙,群也,连接群幅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从大量资料来看,人们下体穿著裙子,大约是汉代以后才开始的风习,汉辛延年《羽林郎》诗:\"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无名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著我绣狭裙,事事四五通\",都是汉代妇女穿裙的例证。形象资料中也有反映,如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出土的壁画上,就绘有许多穿裙的妇女。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还发现了完整的裙子实物,它是用4幅素绢拼制而成的,上窄下宽,呈梯形,裙腰也用素绢为之,裙腰的两端分别延长一截,以便系结。整条裙子不用任何纹饰,也没有缘边,当时称\"无缘裙\"。
《汝南先贤传》记\"戴良嫁五女,皆布裙无缘\",《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后)常衣大练,裙不加缘。\"指的都是这种裙式。
魏晋以后,裙子的式样不断增多,色彩愈加丰富,裙上的装饰也日益讲究,除了普通的长裙之外,还有绛色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紫碧纱纹双裙,丹纱杯文罗裙等名目。两晋十六国时期,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一种名为\"间色裙\"的裙子,以两种以上颜色的布条间隔而成,整条裙子在制作时被剖成数道,几色相间,交映成趣。开始时间色的布的色彩搭配有红绿、红黄等。后来,整条裙子被剖的来愈多,间色的布幅也相应地变得愈来愈窄,颜色也就愈来愈丰富。
甘肃酒泉丁家闸古墓壁画上的妇女,就穿着这种样式的裙子。南北朝时期的裙子也很有特点,最明显的特点是裙上的纹饰明显增多,唐代的陆龟蒙曾著有《纪锦裙》一文,对他所见到的南北朝时期的一条锦裙备加赞叹,详细生动的描述:\"李君乃出古锦裙一幅示余:长四尺,下广上狭,下阔六寸,上减三寸半,皆周尺如直,其前则左有鹤二十,势如飞起,率曲折一胫,口中衔草?辈右有鹦鹉,耸肩舒尾,数与鹤相等。二禽大小不类,而又以花卉均布无余地。界道四向,五色间杂,道上累细细点缀其中,微云琐结,互以相带,有若皎霞残虹,流烟堕雾,春草夹径,远山截空,坏墙?苔,石泓秋水,印丹漫漏,蕊粉涂染,綟亘环佩,云隐涯岸,浓淡霏拂,霭抑冥密,始如不可辨别。及谛视之:条段斩绝,分画一一有去处,非绣非绘,缜致柔美,又不可状也纵非齐梁物,亦不下三百年矣。\"如此精美的精裙,简直成了一件专供欣赏的工艺精品了。
隋代妇女的裙子样式基本承袭南北朝时的风格,下长曳地的长裙在隋代特别受到妇女的欢迎,间色裙在这个时期依然为妇女所采用,不过间色的道数越来越多,间道也更为狭窄,整条裙子常被剖成12间道,俗谓\"十二破\",\"破\"即\"剖\"的意思,据说这种裙子为隋炀帝时所创,在当时有\"仙裙\"之美誉。唐刘存《事始》中即有\"炀帝作长裙,十二破,名’仙裙\\’\"的记载。唐代妇女的裙子长度,与前代相比有明显的增加,裙裙曳地在当时是常见的现象。为显示裙子的修长,妇女着裙时多将裙腰束在胸部,有时甚至束至腋下,裙子的下摆则盖住脚面,有时在地下还拖曳一截。唐人诗文中常提及这种情况,如王建《宫词》谓:\"黛眉小妇砑裙长\";王翰《观蛮童为伎作》诗:\"长裙锦带还留客\";孟浩然《春情》诗:\"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等等。形象资料中也有不少反映,如《簪花仕女图》、《执扇仕女图》中,都绘有穿曳地长裙的妇女形象。为不妨碍活动,当时妇女穿着这种长裙劳作时,多特地将裙幅撩起,并在腰间以带系之。这样一来,裙裾就不会拖曳在地了。作这种装束的妇女形象,在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以及湖北武昌唐墓出土的陶俑上也都有反映。
唐代妇女的裙子宽度,一般以广博为尚,大多数妇女的裙子,都集6幅而成,因而有\"六幅罗裙窣地\"、\"裙拖六幅湘江水\"的形容。按《旧唐书》中所记载的布幅宽度推算,唐代的\"六幅\",相当于今3米以上,其裙子的宽度是可想而知了。唐代妇女除六幅外,还有用7幅、8幅为之者,如曹唐《小游仙诗》所称:\"书破明霞八幅裙\"。这类裙式,不仅影响到穿著者的活动,而且还造成了用料上的极大浪费,所以引起了朝廷的干涉。
② 古典诗词中除了石榴裙,绿罗裙以外还有什么裙子如题 谢谢了
百褶裙、百蝶裙、凤尾裙、鲤鱼裙
麻烦采纳,谢谢!
③ 有一首诗是形容女孩子穿裙子被风吹动的时候,那种静态美,
你说的情景,幸好我还记忆犹新啊,应该是一首精品唐诗,作者我记不清了 开帘见新月 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 北风吹罗带
④ 关于“红裙”的诗句有哪些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唐 皇甫松 《采莲子》
水湿红裙酒初消,又记得、南溪事。回 宋 晏几道答 《留春令·采莲舟上》
歌渐咽,酒初醺,尽将红泪湿湘裙。 宋 晏几道 《鹧鸪天·绿橘梢头几点春》
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宋 陈与义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唐 李贺 《天上谣》
青丝发落丛鬓疏,红玉肤销系裙慢。 唐 白居易 《陵园妾》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唐 万楚 《五日观妓》
碧玉篦扶坠髻云。莺黄衫子退红裙。 宋 张先 《定风波令/定风波》
裙带石榴红。却水殷勤解赠侬。 宋 苏轼 《南乡子·裙带石榴红》
且尽红裙歌一曲,莫辞白酒饮千钟。 宋 舒亶 《浣溪沙》
东亭南馆逢迎地,几醉红裙。 宋 贺铸 《罗敷歌/采桑子》
玻璃潋滟,聊共醉红裙,阳春曲,碧云词,慷慨怀千古。 宋 廖刚 《蓦山溪·论长校短》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 宋 陈与义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金尊照坐红裙绕。怪一饷、歌声悄。 宋 王之道 《青玉案·金尊照坐红裙绕》
指点红裙劝坐,招呼岩桂分香。 宋 王之道 《西江月·磨急锯霏琼屑》
⑤ 白帽子和蓝色裙子的诗词
白帽子和蓝裙子的诗句可以说是有一个。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⑥ 描写“裙子”的诗词有哪些
醉垂鞭·抄双蝶绣罗裙
宋代:张先袭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绿罗裙·东风柳陌长
宋代:贺铸
东风柳陌长,闭月花房小。应念画眉人,拂镜啼新晓。
伤心南浦波,回首青门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菩萨蛮·舞裙香暖金泥凤
唐代:牛峤
舞裙香暖金泥凤,画梁语燕惊残梦。门外柳花飞,玉郎犹未归。
愁匀红粉泪,眉剪春山翠。何处是辽阳?锦屏春昼长。采莲曲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清代:纳兰性德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⑦ 求:含有“裙”(罗裙)的诗句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牛希济《生查子》
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采莲曲》
郎船安两桨,侬舸动双桡。扫黛开宫额,裁裙约楚腰
李商隐《江南曲》
红裙明月夜,碧殿早秋时。好向昭阳宿,天凉玉漏迟。
白居易《小曲新词》
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
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
孟浩然的《春情》
元稹的《晚宴湘亭》中,舞女红裙碧袖,歌甜舞旋,令人心醉。“花低愁露醉,絮起觉春狂;舞旋红裙急,歌垂碧袖长。”
杜牧的《偶呈郑先辈》里,少女淡妆婷婷玉立,款款动人,绣着双凤,散发着郁金花香裙子似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叫人心驰神飞。“不语亭亭俨薄妆,画裙双凤郁金香。西京才子旁看取,何似乔家那窈娘。”
李贺的《兰香神女庙》讲到一种“金丝裙”,它那样清雅馥郁,冰清玉洁的美丽,说明了当时裙子的新品繁多,美不胜收。“舞佩剪鸾翼,帐带涂轻银;......吹箫饮酒醉,结绶金丝裙。”
还有象“黄陵女儿茜裙新”、“女妆素面碧纱裙”、“新换霓裳月色裙”、“白色罗裙翻酒污”、“榴花不似舞裙红”、“白妆素面碧纱裙”等诗句
⑧ 关于裙子的诗句
裙角在微风中飞扬、跌宕,诉说着青春的美丽诗篇。
⑨ 古代的裙子有那些(名字)
图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
1&pv=&word=%B9%C5%C8%B9+&z=0
民俗 中国古代裙子小史
裙子是从裳演变而来的一种服饰。古代\"裙\"、\"群\"二字同源,群者,多也,当时布帛门幅狭窄,一条裙子通常由多幅布帛拼制而成,因有\"裙\"的名称。汉刘熙《释名·释衣服》:裙,群也,连接群幅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从大量资料来看,人们下体穿著裙子,大约是汉代以后才开始的风习,汉辛延年《羽林郎》诗:\"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无名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著我绣狭裙,事事四五通\",都是汉代妇女穿裙的例证。形象资料中也有反映,如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出土的壁画上,就绘有许多穿裙的妇女。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还发现了完整的裙子实物,它是用4幅素绢拼制而成的,上窄下宽,呈梯形,裙腰也用素绢为之,裙腰的两端分别延长一截,以便系结。整条裙子不用任何纹饰,也没有缘边,当时称\"无缘裙\"。
《汝南先贤传》记\"戴良嫁五女,皆布裙无缘\",《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后)常衣大练,裙不加缘。\"指的都是这种裙式。
魏晋以后,裙子的式样不断增多,色彩愈加丰富,裙上的装饰也日益讲究,除了普通的长裙之外,还有绛色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紫碧纱纹双裙,丹纱杯文罗裙等名目。两晋十六国时期,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一种名为\"间色裙\"的裙子,以两种以上颜色的布条间隔而成,整条裙子在制作时被剖成数道,几色相间,交映成趣。开始时间色的布的色彩搭配有红绿、红黄等。后来,整条裙子被剖的来愈多,间色的布幅也相应地变得愈来愈窄,颜色也就愈来愈丰富。
甘肃酒泉丁家闸古墓壁画上的妇女,就穿着这种样式的裙子。南北朝时期的裙子也很有特点,最明显的特点是裙上的纹饰明显增多,唐代的陆龟蒙曾著有《纪锦裙》一文,对他所见到的南北朝时期的一条锦裙备加赞叹,详细生动的描述:\"李君乃出古锦裙一幅示余:长四尺,下广上狭,下阔六寸,上减三寸半,皆周尺如直,其前则左有鹤二十,势如飞起,率曲折一胫,口中衔草?辈右有鹦鹉,耸肩舒尾,数与鹤相等。二禽大小不类,而又以花卉均布无余地。界道四向,五色间杂,道上累细细点缀其中,微云琐结,互以相带,有若皎霞残虹,流烟堕雾,春草夹径,远山截空,坏墙?苔,石泓秋水,印丹漫漏,蕊粉涂染,綟亘环佩,云隐涯岸,浓淡霏拂,霭抑冥密,始如不可辨别。及谛视之:条段斩绝,分画一一有去处,非绣非绘,缜致柔美,又不可状也纵非齐梁物,亦不下三百年矣。\"如此精美的精裙,简直成了一件专供欣赏的工艺精品了。
隋代妇女的裙子样式基本承袭南北朝时的风格,下长曳地的长裙在隋代特别受到妇女的欢迎,间色裙在这个时期依然为妇女所采用,不过间色的道数越来越多,间道也更为狭窄,整条裙子常被剖成12间道,俗谓\"十二破\",\"破\"即\"剖\"的意思,据说这种裙子为隋炀帝时所创,在当时有\"仙裙\"之美誉。唐刘存《事始》中即有\"炀帝作长裙,十二破,名’仙裙\\’\"的记载。唐代妇女的裙子长度,与前代相比有明显的增加,裙裙曳地在当时是常见的现象。为显示裙子的修长,妇女着裙时多将裙腰束在胸部,有时甚至束至腋下,裙子的下摆则盖住脚面,有时在地下还拖曳一截。唐人诗文中常提及这种情况,如王建《宫词》谓:\"黛眉小妇砑裙长\";王翰《观蛮童为伎作》诗:\"长裙锦带还留客\";孟浩然《春情》诗:\"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等等。形象资料中也有不少反映,如《簪花仕女图》、《执扇仕女图》中,都绘有穿曳地长裙的妇女形象。为不妨碍活动,当时妇女穿着这种长裙劳作时,多特地将裙幅撩起,并在腰间以带系之。这样一来,裙裾就不会拖曳在地了。作这种装束的妇女形象,在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以及湖北武昌唐墓出土的陶俑上也都有反映。
唐代妇女的裙子宽度,一般以广博为尚,大多数妇女的裙子,都集6幅而成,因而有\"六幅罗裙窣地\"、\"裙拖六幅湘江水\"的形容。按《旧唐书》中所记载的布幅宽度推算,唐代的\"六幅\",相当于今3米以上,其裙子的宽度是可想而知了。唐代妇女除六幅外,还有用7幅、8幅为之者,如曹唐《小游仙诗》所称:\"书破明霞八幅裙\"。这类裙式,不仅影响到穿著者的活动,而且还造成了用料上的极大浪费,所以引起了朝廷的干涉。
如《新唐书·车服志》记:\"文宗即位,以四方车服僭奢,下诏准仪制令,妇人裙不过五幅,曳地不超过三寸。\"唐代妇女的裙子色彩也非常丰富,年轻妇女最喜爱的是一种鲜艳的红裙。
唐人小说中的青年妇女如李娃、霍小玉等平时就一直穿着这种裙子。唐诗中对此也颇多述及,如元稹《樱桃花》诗:\"花(土+专)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万楚《五日观妓》诗:\"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诗:\"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等等。当时染红裙的颜料,主要从石榴花中提取而成,因此人们也将红裙称之为\"石榴裙\"武则天《如意娘》诗:\"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后来,\"石榴裙\"就被当作妇女的代称。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听到\"拜倒在石榴裙下\"的比喻。
茜草也是一种红裙的染料,因此红裙又被称为\"茜裙\",如李群玉《黄陵庙》诗:\"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茜裙新\";李中《溪边吟》诗:\"茜裙二八采莲去,笑冲微雨上兰舟。\"除红裙以外,唐代妇女也穿白裙,名\"柳花裙飞又穿碧绿色的裙子名\"翠裙\"、\"翡翠裙\"等等。红裙、翠裙虽然鲜艳,但毕竟都是单色,除此之外,唐代妇女的裙子也常被染成晕色,即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染成色彩相间之状,两色之间的交接部分无明显界限,过渡自然,呈现出晕染效果,因此被称为\"晕裙\"。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就有穿这种裙子的妇女形象。这个时期的裙子装饰也名目繁多,各具情趣:有在裙上作画的,称\"画裙\";有在裙子上镶嵌珍珠的,称\"真珠裙\"等等。最为精美的是唐中宗之女安乐公主所创制的百鸟毛裙。
据《新唐书·五行志》记:\"安乐公主使尚方合百鸟毛织二裙,正视为一色,傍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而百鸟之状皆见。\"这种以百鸟之羽织成百鸟之状的裙子,在当时妇女中特别流行,致使山林中的珍禽被捕杀殆尽,后来因为受到朝廷的干预,才被禁止。
宋代妇女的裙子色彩以素雅为主,裙身仍然很宽,通常的裙围都在6幅以上,也有用12幅布制成的。随着裙幅的增加,裙上的折裥也就明显地增多。在裙上施以折裥的做法由来已久,相传汉成帝与皇后赵飞燕同游太液池,成帝令飞燕起舞,正当飞燕舞蹈时,大风骤起,飞燕飘然如仙,成帝担心她被风吹走,特叫侍从拽住她的衣裙。风停之后,在飞燕的裙子上留下许多绉纹,其他宫女看见后觉得十分奇特,于是就纷纷在裙子上折叠成裥,取名\"留仙裙\"。当然,这只是一种美丽的传说,事实上裙子施裥,主要还是出于实用的目的,因为在裙上折裥之后,裙幅便可增加,裙围也可增大,这样对穿着者的蹲坐行走比较有利。从大量资料来看,裙上施裥是东汉以后出现的风习,在此以前,尚不见折裥裙踪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无裥女裙,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到了东汉以后,裙上施裥已成通例。
南朝梁简文帝《戏赠丽人》诗中就有\"罗裙宜细简\"的说法。宋代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裙幅越多而折裥越细,因此有\"百叠\"、\"千裙\"的形容。宋人诗词中常有描述,如吕渭志《千秋岁》词:\"约腕金条瘦,裙儿细裥如眉皱。\"红衣宫女《裙带间六言诗》:\"百叠漪漪水皱,六铢縰縰云轻。\"宋代士庶妇女出行,喜欢骑驴,《清明上河图》中就绘有乘驴出行的妇女,为了乘骑的方便,妇女多穿一种前后开衩的\"旋裙\",这种旋裙最初多用于女妓,后来逐渐流传开来,并成为士庶妇女的一种服装。至于宫廷嫔妃,则穿一种前后相掩的长裙,走起路来裙裾扫地,名谓\"赶上裙\",因前后都可开合,有别于圆围一体的普通女裙,因此被示为\"服妖\"。流行于唐代的镀金裙、真珠裙等仍然存在,不过多用于宫娥舞妓。宋人诗词中有大量描写,如欧阳修《鼓笛慢》词:\"缕金裙窣轻纱,透红莹玉真堪爱\";张先《踏莎行》词:\"映花避月上行廊,珠裙褶褶轻垂地。
\"富贵之家也有用郁金香草来浸染裙子的,染出的裙子多为黄色,在身上能散发出阵阵香气,俗谓\"郁金裙\"。辽金元时期是由少数民族执政的时代,这个时期的汉族妇女所用裙式,基本上沿袭宋代遗制。至于少数民族女裙,则较多地保留了本民族的特点。如辽金时期的契丹、女真族妇女,多穿一种襜裙,颜色以深暗为主,上绣连枝花木,周身折为6裥,通常穿在团衫之下。
明代恢复了汉族习俗,女裙形制仍然保存着唐宋时的特色。曾风靡于唐代的红裙,到了明代则再度流行。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白娘子,就作这种打扮:\"上着青织金衫儿,下穿大红纱裙。\"明蒋一葵《长安客话》辑当时流传在燕京的歌谣,也涉及到这方面情况,如歌谣所唱:\"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膹将儿女染红裙。\"宋代流行的百裥裙,在这个时候也没有偏废。至于裙子的长短、裙裥的多少,则随时而易。明初女裙喜欢浅淡,没有明显的纹饰。到了末期,则一改质朴、清淡风尚,追求起华丽的格调。最明显的是以缎裁剪成条状,每条绣花,两畔则镶嵌金线,因其造型与凤尾相似,被称为\"凤尾裙\"。
另有一种画裙,折成细褶数十下,每褶各用一色,轻描淡绘,色雅而淡,风动色如月华,取名为\"月华裙\",更有一种\"百花裙\",裙上绣织有大小相间、形态各异的花朵,深受年轻妇女的喜爱,成为明代礼服中的一种裙式。这些裙子在正史中记载不多,但在文学作品中却有相当多的描绘。清代初期的女裙,仍保存着明代的遗俗,有凤尾裙、月华裙等式样。后来随着时代的推移,也有许多新型的裙式问世。
\"弹墨裙\"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以浅色绸缎为底,上用弹墨工艺印上黑色小花,因色彩素雅,花纹别致而深受妇女的欢迎,尤以士庶妇女所著为多。以后裙子的式样越来越多,随时有变,有在裙上装满各种飘带的;有在裙幅底下缀以无数小铃,使之叮当叮当的;也有裙幅下绣满水纹,随着人体的行动,一折一闪,异常美观。传统的百裥裙在这个时候也经过了改制:以数幅布帛为之,折成细裥,折裥之间以丝线交叉串联,因展开后形似鲤鱼的鳞甲,故被称之为\"鱼鳞百裙裥\",这种裙式流行于晚清同治年间,有诗为证:\"凤尾为何久不闻,皮绵单夹弗纷纭。而今无论何时节,都著鱼鳞百裥裙。
\"至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及内外命妇,遇有朝贺、祭祀等重大礼节,都要穿著朝裙。朝裙通常穿在外褂之内。按照季节,朝裙被分为冬、夏两种形制,冬朝裙用料以缎为主,缘以兽皮;夏朝裙以纱为主,缘以织锦。制作是分为两截,上用红色或绿色,下用石青色,周身折有细裥,所用纹样有严格区别:嫔妃以上可用龙纹,以下则用蟒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