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古诗选自
⑴ 好雨知时节出自哪首古诗
“好雨知时节”出自来唐自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全诗如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简析:此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诗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
⑵ 问一句古诗的含义背景选自
王维诗歌:《渭城曲》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渭城曲 [1]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王维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作品原文 王维《渭城曲》诗意画 [2] 渭城曲 (1) 渭城朝雨浥轻尘,(2) 客舍青青柳色新。(3)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4) [3]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1)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2)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浥:润湿。 (3)客舍: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4)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3] 作品译文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 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 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3] 创作背景 这首《渭城曲》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在“安史之乱”以后。当时的社会,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据《资治通鉴》756年(至德元年)七月载:“征河西、安西兵赴行。”757年(至德二年)二月载:“上至凤翔旬日,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故当知“安史之乱”暴发后,兵力大量外调,而此诗约作于作者送友人即将奔赴安西之时,与此同期的诗作尚有《送张判关赴河西》、《送刘司直赴安西》等。当王维送别友人临近分别时,也考虑到了战争将对他们未来所产生的影响。 [4] 作品赏析 白居易《对 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的句子,且注明“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王维的这首诗之所以另有一题为《阳关三叠》,是因 为咏唱时,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都再唱。然而,有人认为仅有末句重叠三唱。按白居易所说的“第四声”,则应是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重叠。不然“劝君”一句不可 能为“第四声”。由于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在唐代便被谱成了《阳关三叠》,后来又被编入乐府,成为饯别的名曲,历代广为流传。 [3] 安西,是唐代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氛围。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 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 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送别的时候,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 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原本 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是作者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此刻,却因 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常会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 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 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 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 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 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写惜别,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 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 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会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 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 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他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仅 仅只是属于行者的。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 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 富的一刹那。 [4] 诗的前二句,作者运用了起兴的手法,这是自《诗经· 小雅·采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来,文学作品表现惜别之情时常用的意象。后两句将深切的惜别、关切、担忧等复杂的感情寄寓在“劝酒”这一举动之 中。“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言朋友所去之地陌生,二言那里人迹稀少;三言朋友自此一别,则知己难求。如此,则对友情的珍惜,对离别的无奈,对朋友的关切, 尽蕴于杯中了。所谓“惜别意悠长不露”,情真意切而不说破。明代李东阳在《麓堂诗话》中说:“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 [5] 作者简介 王维画像 [6] 王 维(约692~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的诗明净清新,精 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 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 [7]
⑶ 取个有诗意韵味偏古风的网名(可以选自古诗,选自古诗的最好能说明出自哪里)
山巅一壶清酒、梦里流年残月、渲染憔悴红颜。
(3)好的古诗选自扩展阅读
作法
(一)古专体诗的韵
古体诗既可属以押平声韵,又可以押仄声韵。在仄声韵当中,还要区别上声韵、去声韵、入声韵;一般地说,不同声调是不可以押韵的。 古体诗用韵,比律诗稍宽;一韵独用固然可以,两个以上的韵通用也行。但是,所谓通用也不是随便乱来的;必须是邻韵才能通用。
依一般情况看来,平上去三声各可分为十五类,如下表:
第一类:平声东冬;上声董肿;去声送宋。
第二类:平声江阳;上声讲养;去声绛漾。
第三类:平声支微齐,上声纸尾荠,去声寘未霁。
第四类:平声鱼虞,上声语麌;去声御遇。
第五类:平声佳灰,上声蟹贿,去声泰卦队。
第六类:平声真文及元半,上声轸吻及阮半,去声震问及愿半。
⑷ 优美的选自古诗集中的名字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在一小说中看到的,落故衣,顾衣)
⑸ 高考古诗词赏析的那些诗词一般都选自哪里
高考一般的不会从课本里挑选诗词让人赏析,和文言文一样,很多诗词都回是书本外来的,这就需要我们能够答多阅读课外书籍,如唐诗宋词元曲。在阅读的同时养成多记,摘抄的好习惯。我以前阅读就经常把我喜欢的句子和诗词抄写下来,看完书后再来看看这些诗词,体会其中的意境,会觉得受益匪浅,而看多了这方面的东西,对古文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进步!
⑹ 帮忙提供有美好寓意的出自古诗词的好名字!谢谢
杨喜豪 从唐诗中选抄取喜袭豪二字(大喜豪贵嫌,久长得保惜《全唐诗》〖拾得古砚〗
杨厚新 从唐诗中选取厚新二字(主人厚薄礼,客子新故衣《全唐诗》〖道中〗)
杨子飞 从唐诗中选取子飞二字(饔子左右挥双刀,脍飞金盘白雪高《全唐诗》〖观打鱼歌〗)
杨家中 从唐诗中选取家中二字(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全唐诗》〖赠闾丘处士〗)
杨德勤 从唐诗中选取德勤二字(唯当存令德,可以解悁勤《全唐诗》〖送宣州周录事〗)
杨海峰 从唐诗中选取海峰二字(青山遍沧海,此树生何峰《全唐诗》〖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杨建明 从唐诗中选取建明二字(三旬登建礼,五夜直明光《全唐诗》〖和苏员外寓直〗)
杨清睿 从唐诗中选取清睿二字(皇鉴清居远,天文睿奖浓《全唐诗》〖陪幸韦嗣立山庄〗)
⑺ 古诗句: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选自谁的古诗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⑻ 求好的诗 和一些好的段落 古诗:内容 段落:选自 你认为好的理由!赶时间,
木兰词来 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自.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该诗被收录于《饮水词》
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1655-1685,满族人)的《木兰辞 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句话我认为最好.
【赏析】:
人生若只如初见: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何事秋风悲画扇: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意思是说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故人,指情人.
⑼ 有哪些出自古诗词诗经寓意好的男孩名字
男诗经,女楚辞。文论语,武周易。
1、伯庸。《离骚》:“朕皇考曰伯庸”。譬如作家马伯庸……
2、正则、灵均。《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公正而有法则。灵均:灵善而均调。屈原名平,字原,正则是对“平”字进行的解释,灵均是对“原”字进行的解释。
3、修能。《离骚》:“又重之以修能”。修能:即美好的外表仪形。一释为很强的才干和能力。
4、骐骥。《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骐骥:骏马。
5、峻茂。《离骚》:“冀枝叶之峻茂兮”。峻茂:犹繁茂。
6、信芳。《离骚》:“苟余情其信芳”。如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
7、圣哲、茂行。《离骚》:“夫维圣哲以茂行兮”。圣哲:具有超人的道德才智的人。茂行:德行充盛。
8、曼路。《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9、望舒。《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望舒:神话中为月驾车的神。如写《雨巷》的诗人戴望舒。
10、陆离。《离骚》:“斑陆离其上下”。陆离:光辉灿烂的样子。我们对于该词的认知多来自于成语“光怪陆离”,意指色彩繁杂、变化多端。
11、珵美。《离骚》:“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珵:美玉。
12、云旗。《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云旗:绘有云霓的旗帜。
===========九===歌===的===分===界===线===========
1、辰良。《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辰良”系“良辰”之倒文,指好时光。易被读作“乘凉”。
2、玉锵、璆鸣。《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诗曰:佩玉锵锵。璆(音求):美玉。
3、安歌。《九歌·东皇太一》:“疏缓节兮安歌”。安歌:神态安详地唱歌。有一句唐诗说:“安歌送好音”。
4、浩倡。《九歌·东皇太一》:“陈竽瑟兮浩倡”。“浩倡”又作“浩唱”,和上句“安歌”相对应。取名时可改为“浩昌”。下文《九歌·少司命》中还有“浩歌”。
5、乐康。《九歌·东皇太一》:“君欣欣兮乐康”。乐康:安乐貌。
6、齐光。《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有点“曌”字的感觉呢。
7、宜修。《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宜修:修饰得宜,恰到好处。《甄嬛传》里的皇后名字……
8、扬灵(扬舲)。《九歌·湘君》:“横大江兮扬灵”。扬灵:一说即扬舲,扬帆前进。
9、飞龙。《九歌·湘君》:“飞龙兮翩翩”。飞龙:此处指龙船。若是《易经·乾卦》中的“飞龙在天”,那就霸气外露了。
10、杜若。《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杜若:香草名,又名山姜,古人谓服之“令人不忘”。上下文中还有“杜衡”,亦香草名。
11、扬波。《九歌·少司命》:“冲风至兮水扬波”。扬波此处指掀起波浪。但在有的语境中也比喻动乱。
12、既明。《九歌·东君》:“夜皎皎兮既明”。既明:天色明亮。《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从这里演变出“明哲保身”的成语。
13、翾飞。《九歌·东君》:“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翾(音宣)飞:飞翔。
14、青云。《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红楼梦》第七十回薛宝钗作诗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15、飞扬。《九歌·河伯》:“心飞扬兮浩荡”。飞扬:心情舒展,思绪飘飞。
16、诚勇。《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诚勇:内心勇敢。《大戴礼记·文王官人》:“诚勇必有难慑之色”。
=============九===章===的===分===界===线===============
1、坚志。《九章·惜诵》:“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坚志:意志坚定。
2、宝璐。《九章·涉江》:“被明月兮佩宝璐”。宝璐:美玉。
3、承宇。《九章·涉江》:“云霏霏而承宇”。承宇:指山中云气旺盛而与屋檐相承接。
4、怀信。《九章·涉江》:“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怀信:怀抱忠贞诚信之心。
5、怀瑾。《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如国学大师南怀瑾。
6、广志。《九章·怀沙》:“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
7、嘉树。《九章·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嘉树:美好的树木。譬如宋氏三姊妹的老爸宋嘉树。
8、秉德。《九章·橘颂》:“秉德无私,参天地兮”。秉德:秉持道德。
9、淑离。《九章·橘颂》:“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淑离:鲜明美好的样子。BUT谐音疏离。
10、翼遥。《九章·悲回风》:“翼遥遥其左右”。翼:飞动;遥遥:摇摆。
===============其===他===的===分===界===线==============
1、休德。《远游》:“贵真人之休德兮”。休德:美德。
2、辰星。《远游》:“奇傅说之托辰星兮”。辰星:星宿名。此指二十八宿中的房星,位于东方天幕。
3、淑尤。《远游》:“绝氛埃而淑尤兮”。淑尤:到达奇异的境界。
4、耀灵。《远游》:“耀灵晔而西征”。耀灵:太阳的别称,亦喻指帝王。
5、凯风。《远游》:“顺凯风以从游兮”。凯风:和暖的风,指南风。
6、琬琰。《远游》:“怀琬琰之华英”。琬琰:泛指美玉。也比喻品德或文词之美,如《南史·刘遵传》:“文史该富,琬琰为心”。
7、冬荣。《远游》:“丽桂树之冬荣”。冬荣:指桂树经冬不凋。
8、博衍。《远游》:“音乐博衍无终极兮”。博衍:这里形容乐声拨打广远、舒展绵延的样子。
9、自清。《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如作家朱自清。
10、昂驹。《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昂昂:器宇轩昂。
11、绎心(怿心)。《九辩》:“有美一人兮心不绎”。绎:通“怿”,喜悦。
12、高翔。《九辩》:“将去君而高翔”。三国蜀的一员武将和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都叫高翔。
13、怀德。《九辩》:“鸟兽犹知怀德兮”。怀德:怀恩报德。《论语·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14、显荣。《九辩》:“处浊世而显荣兮”。显荣:显赫荣耀。
15、晏晏。《九辩》:“被荷禂之晏晏兮”。晏晏:漂亮轻柔的样子。
16、幼清。《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
17、盛德。《招魂》:“主此盛德兮”。盛德:充实、充盛的德行。
18、静闲。《招魂》:“静闲安些”。不过联系上下文,该词是形容遗像“宁谧安详”的= =
19、嫮。《大招》:“嫮目宜笑”。嫮(音护):美好,这里用来形容眼睛。溥杰与嵯峨浩的小女儿名叫嫮生。
=============七===谏===的===分===界===线=============
1、振理。《七谏·初放》:“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振理:拯救,辨别。
2、慈仁。《七谏·沉江》:“尧舜圣而慈仁兮”。慈仁:善良仁爱。
3、贤俊。《七谏·沉江》:“贤俊慕而自附兮”。贤俊:贤能杰出之人才。
4、逾明。《七谏·沉江》:“叔齐久而逾明”。逾明:历久而名声日益显著。
5、舒志。《七谏·怨世》:“遭周文而舒志”。舒志:舒展志向,发挥才能。
6、凌恒。《七谏·自悲》:“凌恒山其若陋兮”。此名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只不过屈原写的是北岳恒山,杜甫写的是东岳泰山。
7、诚贞。《七谏·自悲》:“哀居者之诚贞”。诚贞:忠诚正直。
8、景云。《七谏·谬谏》:“龙举而景云往”。景云:浓厚而有光亮的云。
9、依斐。《哀时命》:“云依斐而承宇”。依斐:形容云层堆垛的样子。
10、淑清。《哀时命》:“中皎洁而淑清”。淑清:善良清正。
==============九===怀===的===分===界===线===============
1、嘉月。《九怀·危俊》:“陶嘉月兮总驾”。陶:喜乐;嘉:美好;嘉月:吉日良辰。
2、庆云。《九怀·思忠》:“枉车登兮庆云”。庆云:祥瑞之气,这里比喻尊贵显赫的地位。
3、奋翼。《九怀·陶壅》:“将奋翼兮高飞”。奋:振羽展翅。
===============九===叹===的===分===界===线=====
1、鸿永。《九叹·逢纷》:“鸿永路有嘉名”。鸿永路:前途远大。
2、垂文、扬采。《九叹·逢纷》:“垂文扬采,遗将来兮”。垂文:流传文章;扬采:与“垂文”互文见义,张扬文采。
3、素洁。《九叹·怨思》:“情素洁于纽帛”。素洁:高洁。
4、妙仪。《九叹·远逝》:“承皇考之妙仪”。妙仪:美好的法则,高妙的法度。
5、菀青。《九叹·忧苦》:“菀彼青青”。此处菀读作yù。当然,读成wǎn也很好听。
6、嘉志。《九叹·愍命》:“昔皇考之嘉志兮”。嘉志:美好的志向。
==============九===思===的===分===界===线==============
1、昭华、宝璋。《九思·疾世》:“抱昭华兮宝璋”。昭华:美玉名。宝璋:宝玉。
2、硕明。《九思·悼乱》:“驻俟兮硕明”。硕明:天大亮。
3、俊彦。《九思·伤时》:“览往昔兮俊彦”。俊彦:杰出之士,贤才。
4、清和。《九思·伤时》:“声噭誂兮清和”。清和:清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