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词句 » 写的古诗的

写的古诗的

发布时间: 2021-02-12 22:56:35

❶ 怎样写古诗

七言绝句
绝句是近体诗的一类:由四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绝句,七字句的称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
诗例一: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孤帆泊何处?
天涯一望断人肠。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友人远行时留恋怅惘的感情。
全诗四句,28个字,押的是“七阳”韵,平仄按规则。因绝句允许不对仗,这首诗就没有对仗。
七言绝句 [仄起式]
(仄)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
诗例二:
《为女民兵题词》 毛 泽 东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注: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
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说明:此七言绝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七言绝句[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注: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
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诗例三: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说明:此七言绝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
从以上不难看出,写古诗讲究平仄。
简单说,“不平就是仄”。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另外,古诗的朗朗上口,其重要原因就是押韵。
押韵,最常用的就是第一、二、四句的最后一个字的后音是一样的。
诗例四: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平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押韵:
间,还,山都为后音“an”。
---------------------------------------------------------------------------------------------------------------------
另外,押韵还有一种不常用的第二、四句押韵:
诗例五: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仄仄仄平
押韵:
第一句最后一个字“斜”和第二句最后一个字“晚”乱了,
但第二句最后一个字“家”和第四句最后一个字“花”的后音都是“a”。
---------------------------------------------------------------------------------------------------------------------
知道这个规律,以后写古诗就好多了啦!要不,写出来的不成文不成诗。

❷ 写古诗词

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我寄愁心于明月,陪君直到夜朗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宋•李清照《声声慢》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宿建德江》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风一更,雨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喜: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雨: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无题》)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❸ 如何写古诗

古诗做法:

一、古体诗的韵

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又可以押仄声韵。在仄声韵当中,还要区别上声韵、去声韵、入声韵;一般地说,不同声调是不可以押韵的。

古体诗用韵,比律诗稍宽;一韵独用固然可以,两个以上的韵通用也行。但是,所谓通用也不是随便乱来的;必须是邻韵才能通用。

依一般情况看来,平上去三声各可分为十五类,如下表:

第一类:平声东冬;上声董肿;去声送宋。

第二类:平声江阳;上声讲养;去声绛漾。

第三类:平声支微齐,上声纸尾荠,去声寘未霁。

第四类:平声鱼虞,上声语麌;去声御遇。

第五类:平声佳灰,上声蟹贿,去声泰卦队。

第六类:平声真文及元半,上声轸吻及阮半,去声震问及愿半。

第七类:平声寒删先及元半,上声旱潸铣及阮半,去声翰谏霰及愿半。

第八类:平声萧肴豪,上声筱巧皓,去声啸效号。

第九类:平声歌,上声哿,去声个。

第十类:平声麻,上声马,去声禡。

第十一类:平声庚青,上声梗迥,去声敬径。

第十二类:平声蒸。

第十三类:平声尤,上声有,去声宥。

第十四类:平声侵,上声寝,去声沁。

第十五类:平声覃盐咸,上声咸俭豏,去声勘艳陷。

入声可分为八类:

第一类:屋沃。

第二类:觉药。

第三类:质物及月半。

第四类:曷黠屑及月半。

第五类:陌锡。

第六类:职。

第七类:缉。

第八类:合叶洽。

二、分类

概述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

四言体

四言体盛行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除《楚辞》 外,其他诗作出现不多。

四言诗是古代产生最早的一种诗体。《诗经》中的《国风》、《小雅》、《大雅》等都是以四言诗为基本体裁。

在先秦两汉的其他典籍里,如《史记》所载《麦秀歌》,《左传》所载《宋城子讴》、《子产诵》等,也都是以四言体为主。可见,在西周到春秋时期,无论是社会上层还是下层,娱乐场合还是祭祀场合,最流行的诗体是四言诗。

五言体

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是指每句五个字的诗体,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诗。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

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因此,它更为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从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即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五言诗是每句五个字的诗体。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大约起源于西汉而在东汉末年趋于成熟。当然,《诗经》中早就有五言的句子,如《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

汉魏六朝时期的诗作,以五言为主。说明五言诗形成于此一时期。古代本有五言诗起于李陵《与苏武诗》的说法,但后人多加以否认,如苏软题(文选动便说:“李陵、苏武,五言皆伪。”

又有说五言起于《古诗十九首》,也未获广泛赞同。大抵五言诗系吸收民歌的形式而成。

秦始皇时的民歌《长城谣》:“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就是使用五言。汉代的乐府诗如《江南》、《白头吟》、《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也是五言。

文人作的五言诗,一般认为最早的要算班固的《咏史》。五言的句式是在四言的基础上每句增加一个字,在句子的节奏上增加了一拍,形成了二二一或二一二的节拍群。由于不同节奏在诗中交错运用,就使句式更富于变化,更具有音乐感。

六言体

六言诗属古风类诗文,已不多见到了。

六言诗是旧诗的一种体裁,全诗都是六个字一句。在《诗经》中已有萌芽。其后诗人也偶尔写过六言四句的短诗,如王维的《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线更带朝烟。花落家僮未归,鸟啼山客犹眠。''

六言散句最早散见于《诗经》。其中有单句,亦有偶句。如“室人交遍谪我”、“室人交遍摧我”(《邶风·北门》),“行役夙夜无已”、“行役夙夜无寐”(《魏风·陟岵》),“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豳风·七月》),“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魏风·伐檀》)。正是因为《诗经》中有这么多的六言句,挚虞和刘勰论六言诗的起源,才追根溯源到这里。

但是,《诗经》中的六言诗仅是散句,既比较少见,又没有两句以上的六言句连续出现的情况。所以,如果以为在《诗经》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完整的六言诗,显然缺少足够的证据。

到了《楚辞》,六言句不仅较为常见,而且有连续四句以上的情况出现。《离骚》 的基本句式是上七下六,如“驷玉虬以乘笲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玄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珥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这样一种句式,如果去掉上句的“兮”字,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六言诗的雏形。《九辩》中甚至出现了连续的六言句:“慷慨绝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

因为,作为一种诗歌体式,如果能够独立成为一首诗,至少应该有四句以上,否则只能算是诗句,而不能算是一首完整的诗歌。可以说,《离骚》的上七下六句式及《楚辞》中大量出现的整齐的六言句,为六言诗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

完整而规范的六言诗是在建安时期才出现的。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六言诗,是孔融的三首六言诗。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诗文俱享名于当时。在诗歌创作上,他在借鉴《诗经》、《楚辞》和两汉乐府六言散句的基础上,创作出了完整的六言诗:

汉家中叶道微,董卓作乱乘衰,僭上虐下专威,万官惶怖莫违,百姓惨惨心悲。

郭李纷争为非,迁都长安思归。瞻望关东可哀,梦想曹公归来 ]。

从洛到许巍巍,曹公忧国无私,减去厨膳甘肥。群僚率从祁祁,虽得俸禄常饥,念我苦寒心悲。

孔融之后,曹丕、曹植兄弟皆有六言诗传世。曹丕有六言诗三首,其中《黎阳作诗》和《令诗》是规范的六言诗;《寡妇诗》形式为六言,但因每句第四字为“兮”字,因而可视为六言别体。

七言体

七言诗包括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和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七言体是古代诗歌体裁,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的诗体。它起于民间歌谣。

先秦时期除《诗经》,《楚辞》已有七言句式外,《荀子》的《成相篇》就是模仿民间歌谣写成的以七言为主的杂言体韵文。

西汉时期除《汉书》所载的《楼护歌》、《上郡歌》外,还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史游的《急就篇》等七言通俗韵文。

东汉七言、杂言民谣为数更多,如东汉末年的《小麦谣》、《城上乌》(司马彪《续汉书·五行志》)、《桓灵时童谣》"举秀才"(葛洪《抱朴子·审举》)都是很生动、通俗流畅的七言和杂言民间作品。

相传汉武帝曾会聚群臣作柏梁台七言联句,但据后人考证,实系伪托,并不可靠。

魏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的第一首文人创作的完整七言诗。以后汤惠休、鲍照都有七言作品。鲍照的《拟行路难》18首,不仅在诗歌内容上有很大扩展,同时还把原来七言诗的句句用韵变为隔句用韵和可以换韵,为七言体的发展开出了新路。

从梁至隋七言体诗歌逐渐增多,至唐代七言诗才真正发达起来。七言诗的出现,为诗歌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更大容量的形式,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杂言体

杂言诗,因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而得名,其句中字数不定,最短仅有一字,长句有达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间者为多。其特点是形式比较自由,便于无所拘束地表达思想感情。凡是以情致或气势胜的诗人,对于杂言诗都有极大的偏爱。

中国古代诗歌整齐划一的格律诗发展到中唐达到巅峰状态(代表诗人是杜甫),因为其形式上的诗美空间已经被唐代的大诗人挖掘而所剩有限。

因此唐末五代中国的格律诗向杂言诗发展,形成一个对整齐划一而导致形式有些僵化的格律诗的反拨,而最终定型为“词”这一杂言诗体制形式。而词,最终发展到了“一代之文学”的高度,取得伟大成就。

(3)写的古诗的扩展阅读:

古诗简介: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古体诗 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

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杂言诗也是古体诗所独有的。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

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唐宋时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有七言中杂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难》;有七言中杂三言的,如张耒的《牧牛儿》。

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难》。

此外,古绝句在唐时也有作者;都属古体诗范围。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出现了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体、近体之间的新体诗。

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中常融入近体句式。但也有些古诗作者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来避律。

❹ 写的古诗词大全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白头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天长地专久有时尽,此恨属绵绵无绝期《长恨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柳永》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木兰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折桂令》

❺ 写古诗。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❻ 一首自己写的古诗

霜凋枫林兮,林且罔迷.难了秋霜之敌,秋霜傲然孤立.
秋眠:
孤夜不成眠,跳月暮床边.秋吹扫落叶,洒落静园一片.
求采纳!

❼ 写古诗或诗歌

近来,在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校园诗歌运动如火如荼。其中最红火的莫过于中学里老师和学生一起写古诗了。数量之多,任务之重,可谓繁荣之极。

古诗,古代诗歌之谓也。古诗也是民族文化的代表,诗歌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是文化承传的重任。但是,在文化承传上不能蛮干。鄙人认为,对于中学生学习古诗是最重要的任务。语文教育里就有古代诗词学习的内容,能够认真学习古诗的内容,欣赏古诗的意蕴,品味古诗的技法,了解历史和文化,这些基本就够了。写古诗不现实,也难以学会,难以写好。古诗是讲究声韵的,格律诗还有平仄对仗粘合等等要求。我们的学生有这样的学习经历吗?现在的语文学习中,没有基本的对偶、韵语的学习,也无属对的训练(即对对子),学生怎么可能写出合乎规范的诗歌呢?我们知道古代读过塾学的儿童写诗很自如,就是有写诗入门的教育。可是,今天的语文教育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校园写古诗并不能复活古诗,一定程度是对诗歌的毁灭,甚至是糟蹋。一种文化现象的出现是有其深厚的文化土壤的,这样文化就有其阶段性的表现状态。我国的古代诗歌是传统文化教育止于新式文化出现之前的产物。文化可以创造,但文化难以复制。

新式诗歌是可以尝试的,因为现在的学生有着现时的文化背景和鲜活的现代语言作为最基本的元素。记得毛泽东主席曾经就写古诗有过观点,就是“不提倡青年人写古诗”。当然,不是说你不能写古诗,而是你要具备写古诗的基本素养。

振兴民族文化的关键是创造新文化。希望在于学习。

❽ 自己写的古诗词

比如写古诗词要有先河
要先写出头两句的铺垫
付出一文
机愿两头
就是这意版思
文有两头
或轻或重
一般自己安权排
不是说一定有哪头是文章的排头书
只有说有文章的主题
主题一般就写在祥却的部份
然后要会措词
词是万山穷
句是万辕啼
就是说要写的有大体
知环节
要有抒发的意愿
没有这种对究文的风泛写不出好诗词
其实一开始写诗词要注意押韵
要有平仄吗
反正要有格调
不是文学的格调
要写出辞令
人发指而却
书文而惜就是说这一点
还要给出一定的空文的付句
付是有头有劲的
要有对文体大纲的一种选择
就是要有过滑的语调
要有终知终识
拭揭之语
试揩之调要明确

❾ 现代人写的古诗词

本人忠热于写诗,我不仅自己造了很多两字词语,而且还自创了诗集。下面我来分享几首原创的诗词:
⒈一剪梅•遗花香断垂帘秋
遗花香断垂帘秋,冷梦初觉,两面萧条。
铜溪云流登仙阁,无意休惬,心事难消。
万千辰影随弦起,惊得鸿雁,青鲲渊遥。
迟昼续日一头霜,犹望天霄,惘然失憀。
⒉浪淘沙•远渡寻黄流
远渡寻黄流,风痕满舟。纵望云际飏尽秋。一江浊浪击浓愁,烛烟未休。
月残影萧萧,鸿辰零落。引几许雄骄故留。尘酌酒色醉熏时,惟情心头。
⒊浣溪沙•山帘卷影
山帘卷影理闲文,沉语薄风寄论新。断饮无食望功绩。
残阳倾落暗无声,满笺孤寂千万缕。迟梦幽幽无限深。
⒋失时
谷际窥星鹊,断水云流驰。
玉帘卷蜡影,初昼远暮回。
⒌七夕•秋
秋萧风月银光暗,牵牛织女穿河汉。
断得星桥几痴情?娟仙还暮佳期盼。
⒍犹思
锦弦一卷云,纤扇一凉秋。
凤虎圆长梦,玉楼遮水帘。
⒎春花秋月•有感
空夜睹星河,忘却星无迹。
要问愁谁知,春水东流去。
⒏夏夜东花
清风引春水,天境映辰汐。
峭险西楼舍,绮流丈满情。
⒐独酒
长安暮色深,寒苍离水浑。
孤楼望京影,泮树拂酒人。
⒑独居闻乐(情诗哦~)
寒帘卷弦乐,单衣梳林寻。
残风动孤影,青发拂伊人。

❿ 写古诗诗句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萚兮萚兮,风其漂女
萚:飘落的枯叶。女:同“汝”,你;此处指飘落的枯叶。漂:同“飘”,吹。
落叶啊落叶啊,秋风吹你……落叶啊落叶啊,秋风飘你
《诗经·郑风·萚兮》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秋天风凄凄,百花都凋蔽。
《诗经·小雅·四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霜风:秋风。关河:关塞河流。残照:夕阳的余晖。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编者按】“描写四季”专栏由汪老师和 Artsdome 根据中文辞书共同编辑而成。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