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词句 » 古诗的抽象美

古诗的抽象美

发布时间: 2021-02-10 17:26:06

古诗词中用形象的比喻来表现抽象的情感的句子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② 古诗词中化抽象为形象的句子

多啊(愁)抄
1.李清照在 武陵春袭 中写“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在此将抽象的愁实物化,将看不见的愁变成可载的,此乃化抽象为具体之一
2唐后主李煜写“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此处愁可理,可剪,甚至有味道。也是一个。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同理。变成可流的了
((*^__^*) 嘻嘻……,我是初三毕业生,但这字打得也太累啦!)

③ 描写古代美女的古诗

<< 孔雀东南飞>>中描写刘兰芝的:
鸡鸣外欲曙
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当
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珠丹
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

还有描写美女秦罗敷的;
秦罗敷与陌上桑据载,秦罗敷是东汉光武帝时,今河北邯郸地方的人。她那既丽又贤惠的形象是通过一曲《陌上桑》而传颂千古的。

月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采桑,采桑城南;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坠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肖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亡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妹?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馀。”

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

“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馀。

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晰,髻髻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④ 古诗的韵律美。

古诗词的韵律美

学好文学古诗词对提高自己的思想情操、鉴赏能力和语言素养有极大的意义。在平时教学中,多运用古诗词来授课,可以起到增强学生理解、加深印象、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经典古诗词作品都是文学史上的瑰宝,在教学中运用古诗词要注重意境美的欣赏是运用好这种授课方法的主要途径。

一、意境的内涵

诗的美,集中体现在意境上。意境是作者在作品中创设出来符合自己个性、时代的一种氛围、情味。它应该是外在的境界――景物,与作者心中的境界――喜怒哀乐的高度统一,是外物与内情的自然融合,是饱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优秀诗歌中的意与境是完整的、有机的统一体。诗人在写“境”的同时,就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各种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而在抒情时,则往往又是寄情于物,借物载情。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把握好意境的美。就可以帮助学生从诗句的表层进入作品的“灵魂”,并由此获得美感。

二、意境美的欣赏途径

1、反复诵读,创设诗歌意境
课本中的古诗词作品都是经典名家之作。从形式上看,古诗词都具有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诵读。在诵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语速、语调、语气轻重等,特别是感情的投入。语言力量转化为精神力量主要就是依靠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有在朗读中融入自己的感情,才有可能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产生共鸣。例如:在教学《声声慢》时,教师可以先用低缓的语速,深沉、忧郁的语气读出这首词的深情、伤感,给学生初步的感知。然后,播放配乐朗读录音,让学生在音乐营造的情景中去体味、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就容易达到教学效果。

2、缘景明情,赏析意境美
王夫之曾说:“情景名为二,而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情中有景,景中有情”。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事例俯拾即是,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词正是这样情景交融的语言珍品,需要我们紧扣情与景的密切关系,引领学生倘祥在古诗词所营造的美的意境里。如周邦彦的《苏幕遮》,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联系两片之间情感纽带的意象是“风荷”。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家乡的荷花,这样就由描写“风荷”很自然地过渡到抒发怀乡之情,“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用生动的语言写出荷花的神韵,抒写了自己淡淡的乡愁,创造出清新淡雅的意境。又如杜甫的《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静夜、鼓角之声、人的气息、山川河流、晴空、星影组成了一幅开阔壮观、浑厚苍凉的图景。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表达出诗人深沉悲壮的情怀。还有杜甫的《登岳阳楼》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绘了这样的自然景象: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昼夜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这10个字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意境壮阔,气势极大,置身在这样的诗境,心灵受到震撼,胸襟为之开阔,精神境界得到提升,读者和作者同情共感,进入情境交融、物我合一的境地。
王国维《人间词语》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诗歌艺术中出现的景并不是自然形态下的景,而是在特定情感的支配下经提炼取舍所创造的景,它无不浸透着诗人的主观感情,而自然界中的山水花草只不过是表达个人情感的依托物。古诗词意境之美表现在意与境的妙合无间,情与景的完善结合,并变幻出种种不同的形式,展示出不同的风采。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这一道理,对分析、归纳诗词的思想内容,领会意境美,无不稗益。

3、抓住诗眼,步入意境美
有些作品的精妙处,不在整个诗篇的优美、浑成,而在于一联、一句之美,甚至一词之妙,以小见大,着重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不为常人所注意的瞬间之美、新奇之美。如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写祠堂内的景物,更深刻地表达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自春色”的“自”字和“空好音”的“空”字,是这两句中的关键字,诗人用这两个字典表达了自己对这些景物的特殊感受:春色固然美好,祠庙却如此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地来拜谒,难道武侯被人遗忘了吗?草色越清,鸟音越美,这种感受越强烈。成功地写出丞相祠堂的特定情境,准确地摄取了森森的古柏、映阶的春草和隔叶的黄鹂这些最能表现典型环境特征的景物。用来烘托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借以表达在这种氛围中诗人所产生的凭吊古人的特定心境。

4、展开想象,感悟意境美
诗歌是想象的果实,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的诗境画面的形成。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象。《李凭箜篌引中》诗作想象瑰丽,境界奇幻,“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免。”诗人用神奇的想象写出了李凭弹奏乐曲时所产生的动人心弦的效果。《琵琶行》中,白居易将难以捉摸、难以描述的声音形象化为具体可感的视觉形象,通过一系列的比喻,以“急雨”比喻乐声的紧密,以“私语”表示乐声的幽微,以“大珠小珠落玉盘”比其流利清脆,以“泉流”象征其呜咽与低沉。将高超的琵琶演奏技巧所创造的音乐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这些显然都是靠诗人的天才想象而来。阅读诗词,捕捉意境,则是对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这一再创造的审美意识活动,离开了读者生动活泼的想象是无法实现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作者以无尽的江水喻无穷的愁情,化抽象的情思为具体可感的画面,不但形象生动而且传神感人。作者凭借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所创设的委婉、深远的意境,达到了至高的境界。我们在引导学生品味这些具有极高审美价值和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古诗词时,不仅要对其中精妙之处予以点拔指导,更要鼓励学生放飞想象,突破空间、时间上的局限,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能力,把词藻还原成一个个生动意象,在头脑中再现诗中所描绘的逼真画面,还要让学生调动自己感觉器官的经验,去体会诗歌深层意境,获得如历其事,如l临其境的感受。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满怀诗意,满怀诗情。也才能更好地品味出古诗词中深邃而绵远、空灵而优美的意境。
美学家宗白华在《艺境》一书中说:“艺术的意境,因人因地因情因景不同,现出种种色相,如摩尼珠幻出多样的美。”而古诗词中艺术意境同样是异彩纷呈,让人美不胜收。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对意境美的赏析研究,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得美的感染和熏陶,并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增强学生在古文方面的语感。

⑤ 什么是诗的内在美与外形美

1.形与质是事物具有的普遍特征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美和外形美,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尘埃微粒,不存在有质无形或有形无质之物。比如选美,除了注意模特的脸蛋、身材等外形之外,还要看看她的文化、气质如何。科学是很抽象的东西,但科学定律也需通过一定的外形表现出来。爱因斯坦几十年来苦苦钻研量子力学,就是因为他感觉现有的定律方程不够美。有些东西我们现在只看到了外形而看不到它的本质,或者只看到本质而看不到外形,是因为人们的认识能力所限。也有的时候我们把一种事物的质与形不便区分,但不能说这个事物没有质与形的区别。弄清了这个问题,我们就便于讨论诗的外形美了。
2.诗是内在美与外形美的统一体现我们平常在欣赏一首诗的时候,习惯于把它的内在美与外形美一起来感受。事实也恰恰如此,一首好诗确是内在美与外形美的统一体,缺少哪一方面都构不成一首好诗。南宋时期由于理学的发展,出现了一种讲道理的哲理诗。这些阐述哲理的诗由于外形美展现得不充分而少有脍炙人口之作能广为传诵。另一方面,五代时有的诗用词华丽而内容空虚,也没有受到人们的赏识,反而被斥为“靡靡之音”。正是由于一首好诗既包含了内在美又包含了外形美,这种浑然一体的感受容易混淆这两种美的区别,而且往往着眼于诗的内容分析而忽略对外形的探讨,这不能不说是在诗歌鉴赏中的一个缺憾。
3.诗的外形美所包括的内容唐代以前的诗称古诗,古诗的句子通常比较多。唐诗多为格律诗,叫“近体诗”,以别于古代长诗。格律诗有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之分。
格律诗具有整齐的外形和规律的节奏。比如七律是四联八句五十六个字,七绝是四句二十八个字,写出来都是整齐的方阵,加上句中用词的对仗与排比,能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格律诗读起来又极富节奏感,每一句都有两个音节。七言诗两个音节的字数是四三开,比例符合黄金分割律0.618,五言诗两个音节的字数是二三开,也符合黄金分割数,加上诗中用字讲究平仄与押韵,能给人以美的听觉享受。
格律诗用词用句都有一定的讲究。用字要合仄押韵,用词要对仗工整,句子要有起承转合等规定。这样一些近于程式化的表现形式,再加上整齐的外形和规律的节奏,就构成了诗的外形的基本要素。按照这些程式就能作出一首格律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但是按照这些程式并非就能作出一首好诗。一首好诗应当具有好的内容,而且尚需在表现形式上精巧构思。诗的外形与其他事物一样,应不断地发展改进,不能停止在一个水平上。李商隐正是在诗的外形上有所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

⑥ 怎样的古诗词才算真正的美

抓诗眼
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词句,是能使诗歌生辉的聚光点。诗眼的锤炼和设置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诗评家无不从这点出发赏析诗歌。
析意象
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和外界客观物象撞击的产物,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艺术形象。诗歌中,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思考和感受,还要用意象进行表达。
明“虚”“实”
社会生活无限广阔,诗人不可能把它们全部写到诗作中去。因此,诗人往往用“实”表现“虚”,或用“虚”表现“实”。虚实相生,相互映衬,是诗歌创作的一条艺术规律。诗中的“虚”就是思想感情,诗中的“实”就是景物形象。诗歌如果只写“虚”,会显得抽象空洞,没有诗味;如果只写“实”,则会显得死寂而缺乏生气。
推敲手法
诗人抒情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为直抒胸臆,即在作品中直接显现个人的心绪;另一种是诗人往往略去政治背景,以渲染景物和烘托气氛的方法,如借助比兴、化用典故等手段,委婉地表情达意。
知人论世
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句话是说,欲解其诗,必知其人,必论作者所处的时代

⑦ 吴冠中的“形式美”、“抽象美”到底在说什么

讨论吴冠中的形式美、抽象美,一定要先从吴冠中为自己设的底线开始,作画一定要有形象是吴冠中的主张,所以他的形式美和抽象美是和形象在一起,吴冠中说要形式美与抽象美但不要抽象画:
我认为无形象是断线风筝,那条与生活联系的生命攸关之线断了,联系人民感情的千里姻缘之线断了。作为探索与研究,蒙德里安是有贡献的,但艺术作品应不失与广大人民的感情交流,我更喜爱不断线的风筝。(《风筝不断线—创作笔记》
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的创作道路是宽广的。收尽奇峰后,我总想在奇峰中抽出构成其美感之精灵,你说是大写意,他说是抽象,抽象与大写意之间,默契存焉!如作品中绝无抽象,不写意,那便成了放不上天空的风筝。但当作品完全断绝了物象与人情的联系,风筝便断了线。我探索不断线的风筝!(《水墨行程十年》)
风筝不断线。从生活升华了的作品比之风筝,高入云天,但不宜断线,那与人民感情千里姻缘一线牵之线,联系了启示作品灵感的生活中的母体之线。(《香山思绪》
风筝不断线是吴冠中的一句有名的话,笔墨等于零也是吴冠中一句有名的话,但是笔墨等于零其实是吴冠中反对笔墨的独立化发展的一句话,即绘画要有形象而不能完全抽象。所以笔墨等于零其实是为了风筝不断线,这是吴冠中两句口号的上下文。吴冠中也在说大家误解了他的笔墨等于零这个提法,因为当初他在文章中写得清清楚楚:
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正如未塑造形象的泥巴,其价值等于零。《笔墨等于零》)
从艺术理论形态史的角度来说,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其实就是笔墨不能离开内容的换一种说法。或者如吴冠中补充的,笔墨等于零是要笔墨反映新时代风貎。
我作风景画往往是先有了形式,先发现了具形象特色的对象,再考虑其在特定环境中的意境。(《风景写生回忆》
中西绘画比较中一直受到比附性思维的影响,比如将中国的写意比附到西方的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流派上去,把这些西方的流派等同于中国的写意,然后用中国绘画精神加到西方的形式之中去。它所导致的结果是,对中国绘画精神没有反思,对西方现代绘画形式没有从根源上去理解,本来塞尚的绘画形式不是写意,而是走在抽象绘画中的一个过渡,它的前方就是抽象画。但这个过渡却被中国比附性思维予以了写意模式的定格,然后吴冠中从中国的写意绘画来理解西方的形式主义艺术,吴冠中说:从波洛克令我想起潘天寿与勃拉克,我发现他们某些作品中结构的一致性,我也想起金农的一幅印象派观点的纯淡墨点梅花。中、西的共性处处存在,中西结合中一方面是融会双方之异,另一方面是发挥双方之同。(《纪事记思》)
吴冠中的这个论述不是他的独创,而是近代以来的艺术理论所一直存在的错误,吴冠中只不过是延续了原来的错误理论的一个人而已,类似于这种错误思维的还大有人在,那些声称草书、大写意是抽象而且比西方要早的言论就是这种理论下的产物,比如吴冠中将四僧作了这样的形式美、抽象美的解读,这种方法还用于他的教学之中。吴冠中说:
渐江的画面着墨无多,他以挺拔的瘦线来分割平面,艺术效果主要体现在平面的形体变化之构成中,予人空旷、疏淡、清雅之感。而石谿则用秃笔粗线,在浓、淡、枯、湿中组成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山峦,他排斥直线,其树木、平坡、烟霞,都统一在扭曲的运动感中。如果从石谿的画面能敲出粗陶之声,则从渐江的画面敲出的当是细瓷之音。腔,在歌唱中是研究的重要课题吧,但在绘画中往往被忽视。形式构成中的腔关联着作品的艺术生命,但绘画中的形象往往受自然物象太多的约束,易失去抒情的自在性。能从客体形态中抽出其形式美之构成因素,赋予作品以独特的美感和、独特的腔,这样的作者凤毛麟角,无愧是大师。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气势磅礴,造型上予人的印象是方,画面各种形体都统一在方的倾向中,大大方方,又大又方。如果以方来比喻范宽的腔,则郭熙的腔是弧,郭熙画面上的树木与峰峦都统一在 弧状构成中,古人归纳他的树的特点是蟹爪,那只见到了树的腔,更关键的问题还在整幅构图之腔。郭熙之蟹爪进不了范宽的溪山去,并非由于范宽只碰见方形的山而郭熙只碰见 状的峰,显然由于作者审美趣味之不同,见仁见智,各有各的青睐与钟情。以方与弧来区别范与郭,当然太简单了,但我们确乎应在杰出的传统作品中分析其造型规律,认识其独特风格之由来。这方面的工作西方比我们先进,他们从塞尚的画面中分析出圆柱体、锥体、三角形等等构成因素,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形式美的理解。用形式分析这把解剖刀来剖析任何一个作家的作品,不难暴露其艺术奥秘。(《纪事记思》)
我曾经要求学生用抽象的点、线、画等符号,来表达元代四大山水画家黄、王、倪、吴作品中各人独特的形式构成,即其各异的腔。这工作仿佛是写读书札记,引导推敲,但极有助于把握原作的精神实质。最近我自己又试用半抽象形式释龚半千的一幅《千岩平远图》,一连试了几次,感到很不容易。(《纪事记思》)
这是吴冠中的解读中国写意绘画和西方现代绘画的方法,也是他的创作的方法,这种方法将写意的笔墨变成装饰的点线,这样就不存在点线的质量要求,又用写意的名义挖空了构成中的形式自主性。到最后见什么就乱画什么,吴冠中就是这样创作的,比如毕加索的《阿维侬妇人》,解体个别人体,组织了具有更完整丰富感的群体的画面。于是吴冠中也要打破它们时空的局限,如画荷群,追求叶、秆、花、莲的交错与协奏。他又画最熟悉的江南村镇,将墙之白,瓦之黑、拱桥之弧及柳丝之飘等等因素织成记忆中最典型江南,吴冠中说,画面上则已难于核对房屋、桥梁与溪流间的座标关系。是半抽象?是意象?是大写意,这是我的狩猎路线。(《纪事记思》)
吴冠中的形式美、抽象美是用西方的构成来解释中国的艺术,这在吴冠中的《关于抽象美》中说得很多,什么水墨画中的兰竹,书法,像八大山人、宋徽宗、陈老莲的画,中国古代的建筑装饰,还有云南大理石的纹样,爬山虎在墙壁上等等等等都是抽象美,这种抽象美明显不是西方构成中的对物体的点、线、面的独立发展或者现代水墨画中的笔墨的独立发展及其转型。而且吴冠中又将他的抽象美放在形式美的核心之中,这也就是吴冠中的《绘画的形式美》的范围,可见吴冠中的这种形式美是将本来作为独立发展的形式构成作为写意的工具,导致了他的这种抽象美就是要构成但还是要有具体的形象,他的形式美其实也就是有几何形式的美感,它既不同于只有内容,而没有几何形式,也不同于只是形式而无内容。吴冠中说的内容不决定形式,就是要有形式的内容而不是不要内容,这个形式美的表现特征是抽象美。这就是我概括的吴冠中的形式美、抽象美是装饰化写意的由来。

⑧ 古典诗词之美什么是美

中国古代诗词是座美轮美奂的文学殿堂。但当前国人在诗词常识方面有严重缺失,走进“围城”有五把钥匙——识字、识人、识世、识物和识法。
数学大师华罗庚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一首诗歌,对卢纶的《塞下曲》提出批评。卢诗是:“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华先生写了首诗:“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唐诗提出了批评。意境是古典诗词的灵魂,看古诗,不要老盯着某些“科学”瑕疵。
走进“围城”的第一把钥匙——识字。汉字有多少?8万左右。你能识多少?算4000,再加1000,5000个字到顶了。打开一本大字典,10个字里你不能识一个字。
对一个字你认识到什么程度?20年前高考出过一道题,问“坐”是哪个部首?答案是“土”,古人席地而坐。这一步,仅是高中生水平。古人怎么坐?把臀部放在脚后跟,叫坐;臀部离开脚后跟,叫跪;臀部在地上,两脚伸直,叫箕踞,比较正规的场合,绝对是跪坐。理解到这一步还不够。“坐”为什么是两个“人”?《说文解字》里说“凡坐狱讼,必两造也”。“坐”的本意是打官司,至少有原告和被告。至此,才对“坐”有真了解。古代诗词里有时用的就是本意。
古代单音词为主,千万不要用现在的双音词去理解,词义一定要准确地把握。
走进“围城”的第二把钥匙——识人。了解贾宝玉,先要了解曹雪芹。这两者不等,但有联系。诗歌也这样。
李白的天才是写诗,在政治方面非常幼稚,两次政治赌注都失败。李白最吸引人的是平交王侯。再大的官,跟我平等。
杜甫的性格很褊,固执到极点。杜甫肯定不如李白讨人喜欢,在长安十年,一无所获。杜甫是各体兼长的大师,他的诗歌都经过严密推敲,一字不能改。李白靠天才,有时写得比杜甫好,但平均下来,杜甫的实力略强于他。杜甫诗歌的力量植根于整个社会审美观的变化。他用很笨重的东西来讲,以丑为美,胆子很大,能写出丑恶的东西,造成心灵振荡,这跟时代的变迁有关。人跟诗歌、作品关系非常密切。
走进“围城”的第三把钥匙——识世。对时代要了解,但绝不能形而上学。为什么有学者认为中国没有屈原?屈原是有些可以怀疑的地方。战国时代的知识分子爱国没爱到这个程度,那时很多知识分子有奶便是娘,如苏秦张仪。大前提是中国内部斗争,秦、楚、齐,谁统一中国都一样。屈原这么执著的爱国思想,不大能够产生在战国,大一统的国家方有爱国主义。
走进“围城”的第四把钥匙——识物。物的范围广,包括所有名物、制度,了解得越多越好。随着时代的推移,“物”会发生很多变化。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东汉就不知道雎鸠的内涵,只知道雎鸠是水鸟。但它跟爱情有没有联系?肯定有,但这条链已经断了。中国大量神话失传,这或跟孔子的破坏有关,孔子不喜欢神话,“子不语怪力乱神”。
没有背景,物也难以理解。有个英国人结婚,我送他一对木头做的鸳鸯,我自认为寓意很好,没想到他打开一看说“这么漂亮的野鸭子”,他根本不知道里面有爱情的寓意,鸳鸯在英国不代表爱情。
走进“围城”的第五把钥匙——识法。写诗词有格律、有规律。这就是“围城”,诗的平仄、对粘、对仗、用韵、古今体的分类这些基本的东西要把握。还有词牌(字数、句式、分段、用韵、平仄),它规定了词的所有方面。掌握这些并不是要你成为一个诗人。掌握了,欣赏时不一样,能理解古人为什么这么写。
韵味是一种境界,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尤其不能翻译。我很反对诗歌翻译。翻译古诗更难,要翻译古诗的韵味难上加难,基本不可能。要么就不要欣赏古诗,千万不要去读翻译过的古诗,特别是古典诗词。我们不能偷懒,一定要欣赏原作。

附:如何欣赏古典诗词之我见:“识数”+“五识”+“识典”
读毕复旦大学胡中行先生的《如何赏析古典诗词之美》,深感读诗“五识”(识字、识人、识世、识物和识法)有醍醐灌顶之妙,受益匪浅。冒昧补充如下:
一、“五识”之前先“识数”
少儿学字,多是从学数开始,一、二、三、四、五、六、七…百、千、万…。不少人可能嗤之以鼻:想想我都读到大学了难道连数都不识了么?
古典诗词中用数字的地方很多。数字的运用有点明题旨、画龙点睛的作用。大家都熟悉的“一字师”的佳话。唐诗人齐己《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其中一句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数”字改为“一”字。一字之改,意境却完全不同,“一”比原来的“数”字更能突出诗歌的主旨,真是“一”字曲尽其妙,意味深长。
古典诗词中,把本属抽象思维范畴的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可以获得奇妙的美学效果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意境美。所谓意境,就是指主观的情和客观的景,内在的意和外在的境高度统一所达到的“心物合一”的艺术境界。诗人词家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数字直接描绘形象,开辟意境,显得妙趣横生,诗意盎然,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例如晏殊词《破阵子》“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前一句写景物静态之美,池沿上的几点绿苔显得意味隽永含蓄;后一句以黄鹂的鸣叫声打破寂静,使画面更为丰富和生动。清新平易的语言 ,描绘暮春接近初夏的美丽景色,却又毫无“春意阑珊”的寂寞之感。再如辛弃疾词《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七八个”稀疏的星星挂在天边,“两三点”晶莹的雨珠洒在山前,极富表现力地描绘了乡村夏液清新幽美的景色。
“识数”的关键在于不要以理工科的思维把古典诗词中的数字实化,要分清“实数“与”虚数”。例如,唐王之涣有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其中“一”是 “实”, “万”是虚。唐白居易的咏棋诗“晚酒一二杯,夜棋三数局”,其中“一、二、三”均是“虚”。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看似两个“半”字,实在应算“一江”。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是 “实”,“万”是虚。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是 “实”,“千”是虚。
在诗词中,数字的运用经常起到夸张、虚化烘托的作用,更不能当做“实数”。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的白发显出作者愁的程度,寄寓了他浓重愁苦的郁愤之情。这种夸张,表面看来不似真实,却又胜似真实。它不是生活中的真实,而是一种艺术的真实。正是夸张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使作者加深了对“愁”这一抽象感情的理解,收到了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此外,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均新奇而大胆地概括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毛泽东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千”、“万”道出了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实际上,识不识数,如果从事古典诗词翻译工作,就可以体会出来。这也是古典诗词翻译的难点之一。如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前半句只能翻译为 “when the bamboo sets off a few peach blooms”;柳永名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中的“十里”是“虚”,指范围广,因此翻译为“lotus flowers bloom far and wide in summer”。
二、“超一流”的门槛:“识典”
把握了“识数”+“五识”,相当于围棋职业棋手的“九段”。大家知道,“九段”之中有“弱九”、“强九”之分,“强九”之中还有“超一流”。若想成为古典诗词大家(古典诗词“强九”),甚至国学大师(古典诗词“超一流”),还必须掌握“一识”——“识典”。
所谓“典”者,典故也。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句一:杜牧《泊秦准》借典评古论今。“烟笼塞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中的《后庭花》歌曲名,是引用的一个典故,南朝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为“亡国之音”。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而这些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聚集于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所以,诗人这里是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
例句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借典抒情言志,表明心迹。“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诗中末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用了一个典故。据《汉书·冯唐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诗人身在密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以魏尚自喻,希望有一天,朝廷也能派遣象冯唐这样的人前来,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由此也可看出,诗人对统治者的批评因为不能正面直说,用典就是最好的办法。
例句三:辛弃疾《破阵子》借典引发联想,创新意境。“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诗中涉及“八百里”、“五十弦”、“的卢”三个典故:一是“八百里”,是“八百里驳”的简称。据《世说新语》记载,晋王恺以牛“八百里驳”与王济作赌注,王济获胜后杀牛作炙(烤牛肉),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二是古代的瑟有五十弦。李商隐诗:“锦瑟无端五十弦。”词里的“五十弦”,当泛指合奏的各种乐器。三是“的卢”,骏马名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运用这三个典故,创造一个雄奇的意境,不由让读者仿佛看到战争爆发前犒劳出征将士的壮观场面和战场上铁骑飞驰敌阵的激烈场景,极具穿透力。
例句四: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典精练文字丰富,内涵。“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律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里运用了向秀闻笛、王质遇仙两个典故。“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整句表达作者贬官二十多年后回归时的感受。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了对死去旧友深深的怀念之情;以“烂柯人”暗示自己遭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了。短短的十四个字,就表达出了如此复杂的情感。同时,还可以看到,用典还使诗歌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结构严谨。在增加诗歌内涵的同时,还增加其外形之工整。
诗词用典的主要形式包括:“用事”和“用句”。
“用事”,即引用历史故事。前述数例均为“用事”。另一种用典形式是化用前人诗句,即“用句”。具体又可分两种,一是直接引用前人现成诗句,另一种是在原句基础上改动或简化。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最后两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原诗:”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宋代的孙洙亦在《何满子·秋怨》里用过:”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欧阳修《减字花木兰》中”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另一种属于“化句”。例如李白《将进酒》中的“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乃化自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六中“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又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用典之处便颇多。首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乃用李白诗《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之意;“千里共婵娟”句,化自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此处还是用其意,但感情已然变化,不含原赋愁苦颓丧之意味。
用典之要在于既要师其意,又要能于故中求新,更须能令如己出,而不露痕迹,方为佳境。上述“用句”两例正是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所谓“识典”,就是看破并能欣赏古典诗词中的“用典”。“用典”如同设“谜”,“识典”就是猜对“谜底”;“用典”如同“设局”,“识典”就是 “破案”。古代诗人因为古书读得多,材料记得熟,下笔时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今如能“识典”,必学富五车,当是大师风范。
“物极必反”。如果用“典”适当,则意义积极。但典故不能滥用。一些名家往往难免。例如李商隐的诗,毛泽东和鲁迅先生都很喜欢。鲁迅先生说“玉豁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但也同时指出他“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例如大家所熟知的《锦瑟》一首:“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中间两联全用典故,这些典故本身并不难理解,但是通过这些典故所表达的事实和思想感情是什么,古今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是恋爱诗,有人说是咏物,有人说是悼亡等等。有的人对这首诗赞赏,也有的人把这首诗说得一无是处。
今人之可悲在于对古文学习得太少,对一些应该熟悉的典故都不知道了。今人作旧体诗词,不是典故用得多、用得烂,而是根本没有典故,又不知道典故为何物一次,今人写诗填词,不妨多用些典故,恢复对古文学习的重视,这有利于我们传承传统文化。

⑨ 什么叫做抽象美

一个人被形容成很抽象,估计只能说她是心灵美了。
一个事物被形容成很抽象,我觉得是绝大部分人都没看懂,但就从感官来说还不错。
就是无法形容的感觉 就是抽象美吧,你觉得呢?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