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词句 » 捣米的诗句

捣米的诗句

发布时间: 2021-02-06 23:36:26

Ⅰ 捣米的意思是什么

1、捣米也叫淘米,就是米煮之前要洗一下,米里含有维生素和无机盐,这两样东西就特别容易溶于水。要是淘米时间过长(如五分钟),甚至使劲搓洗米,米的表层营养全都丢失啦!而米的营养还主要就在表层呢。您要想保住米的营养,淘米的时候就要记住:不用流水和热水淘米,不使劲搓和搅和米,不用水泡着米,淘的时候少用水。

2、 然后该煮米了。淘完米得马上下锅煮,米泡时间长了,米里有一种叫核黄素的营养成分就会大量损失,蛋白质、脂肪什么的也多多少少跟着损失。用米做饭先要淘米,把夹杂在米粒中间的泥沙杂屑淘洗干净。但淘米不得其法,就容易使米粒表层的营养素在淘洗过程中随水流失。实验表明,米粒在水中经过一次搓揉淘洗后,所含蛋白质会损失4%,脂肪会损失10%,无机盐会损失5%。

3、等落后制米技术必需的一道清洁卫生安全工序。而今制米技术精准选磨,泥沙杂屑以至灰尘细菌皆可除尽,数道色选抛光新稻谷所制的大米达到国家标准一等以上,如能在洁净的碾磨打包车间里即时采用阻氧抗菌包装,应免淘食用;但现在的米企多还停留在粗放的粮食加工落后的技术层面,很少知道采用洁净阻氧抗菌包装的,大米表面残留的胚与糊粉层极易被氧化变质,易为微生物侵蚀滋生,淘洗的目的就是除去碾制未净的胚芽与糊粉层经生物酶分解、空气氧化和微生物侵蚀而腐败变质了的糠粉层,通常大米糠粉层必须淘洗干净的原因有三:一是其中大量的不饱合脂肪酸因氧化而酸败变质,稻米油已质变成地沟油;二是未采取灭菌抑菌处理,大量霉菌、虫卵等微生物以此为营养基深入繁衍滋生;三是公害稻谷中的农药等重金属残留,与矿物质、无机盐一样高浓度地存在于胚芽与糊粉层中。

4、而今大米加工技术已从粮食加工层面步入食品加工层次,糠珍分离已成必然,勿淘米可使稻米营养倍增,灭菌处理并采用抗菌包装的大米卫生洁净程度比用水淘洗更干净,所以此米绝不可以用自来水去淘洗。如未采用抗菌包装的大米,在很的短的时间内表面残留的营养除矿物质和无机盐外都不能再称之为营养,需要用水去认真稀释和淘洗。

用米做饭先要淘米,把夹杂在米粒中间的泥沙杂屑淘洗干净。但淘米不得其法,就容易使米粒表层的营养素在淘洗过程中随水流失。实验表明,米粒在水中经过一次搓揉淘洗后,所含蛋白质会损失4%,脂肪会损失10%,无机盐会损失5%。

不正确的淘米方法

1.不要用流水和热水淘洗。

2.不要用力搓或用力搅拌。

3.淘米前也不要用水浸泡米。

4.淘米时只要达到去掉泥沙就适可而止,淘米次数不要太多,也不要用大量的水冲洗米粒。

Ⅱ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很多农家都有的把米捣碎成粉末状的工具,称为什么这个捣米过程用什么动词表达

那个过程叫舂米,我们家那边叫那工具是杵,舂糯米比较多,是用来做粑粑和汤圆之类的

Ⅲ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后面的诗句是什么

平安来皮包如意馅,冰天雪地不觉寒。

这两句诗说的是在自冬至这天吃水饺,即使外界天冷彻骨也不觉得寒冷。

这种冬至的习俗是北方吃水饺,南方吃汤圆。

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 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3)捣米的诗句扩展阅读: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说明了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

Ⅳ 冬至的习俗,来历,诗句

由来: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的由来传说之一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冬至的由来传说之二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的由来传说之三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习俗: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诗句: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西江月·冬至一阳初动》
宋 张抡
冬至一阳初动,鼎炉光满帘帏。
五行造化太幽微。颠倒难穷妙理。
遇此急须进火,速修犹恐迟迟。
茫茫何处问天机。要悟须凭师指。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
唐 孟浩然
放溜下松滋,登舟命楫师。
讵忘经济日,不惮沍寒时。
洗帻岂独古,濯缨良在兹。
政成人自理,机息鸟无疑。
云物凝孤屿,江山辨四维。
晚来风稍急,冬至日行迟。
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
渚宫何处是,川暝欲安之。
《西江月·冬至一阳来服》
宋 张伯端
冬至一阳来服,三旬增一阳爻。
月中复卦溯晨潮。望罢乾终姤兆。
日又别为寒暑,阳生复起中宵。
午时姤象一阴朝。炼药须知昏晓。

Ⅳ 带有"有人家"的诗句

带有"有人家"的诗句包括:

1、唐代储光羲《张谷田舍》

原文:

县官清且俭,深谷有人家。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碓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自说年来稔,前村酒可赊。

译文:

县官清廉节俭,深谷中住有人家。一条小路蜿蜒进入清寒的竹林,一个小桥穿过茂盛的野花。

捣米的石碓的声音充满了春天的山涧,采桑的梯子靠在碧绿的桑树上稍微有点儿倾斜。田舍主人说近年来庄稼成熟收成不错,前村的酒都可以去赊。

2、北宋秦观《秋日三首(其一)》

原文: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译文:

已是降霜时分,邗沟里,水还是清澈的,天上万颗星星,映在水里,和船是那么近。

原以为岸边茭蒲之地,没什么人家,忽然传出了言语几声。

3、唐代杜牧《山行》

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深秋中沿着弯曲的小路登上远山,在那白云生成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染过秋霜的枫叶胜于二月红花。

4、南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原文: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译文:

田间路旁,桑树柔软的新枝上绽出了嫩芽,东边邻居家的蚕种已孵出了小蚕。平坦的山脊上长满了细草,有小黄牛在哞哞地叫,夕阳斜照着春寒时节的林间,树上点缀着几只傍晚的乌鸦。

青山远远近近,小路纵横交错,飘着青布酒幌子处有卖酒的人家。城市中的桃花李花虽则华丽,但害怕风雨吹打,只有长满了溪边的荞菜花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春天。

5、北宋曹组《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

原文: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译文:

秋雨初晴,青山红树显得分外明丽。山路突然转陡,让人怀疑到了尽头。忽然看见弯曲的水流附近有人家。竹篱茅屋,酒旗沙岸,形成了一簇村市。

只恐凄凉的思乡之情升起。凤楼渺远,回首空自望。今晚将会宿在哪座孤馆中呢?秋雁一声长鸣,残月映照半窗。总是离人的眼泪。

Ⅵ 家家捣米做汤圆”下一句是

知是明朝冬至天

Ⅶ 关于汤圆的诗句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平安皮包如意馅,冰天雪地不觉寒。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家庭和谐、吉祥。

冬至汤圆又叫“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汤圆宜水煮,水煮汤圆滑而不腻,口感更佳。而且吃汤圆的时候可以喝少量汤圆汤,有“原汤化原食”之功,使一些流失在汤中的营养不致浪费。

相比之下,煎炸型的汤圆可能闻着比较香,但是也会导致油脂、热量的过多摄入,不利于健康。

汤圆,别称“元宵”“汤团”“浮元子”,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状食品。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食用。同时也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历史十分悠久。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

因为这种糯米汤圆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汤团。然而,汤团象征合家团圆更美好,吃汤圆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必备美食。而在南方某些地区,人们在春节的时候也会习惯吃汤圆。

Ⅷ 冬至吃汤圆的诗句

《汤圆》——陈志岁

颗颗圆圆想龙眼,耋龆爱吃要功夫。

拌云慢舀银缸水回,抟雪轻摩玉掌肤。

推入汤答锅驱白鸭,捞来糖碗滚黄珠。

年年冬至家家煮,一岁潜添晓得无?

白话译文:

一颗一颗圆圆的汤圆,犹如龙眼,老年人和儿童们都喜爱,汤圆的做法却是要功夫的。

舀来发着银光的陶缸里的清水,用洗得干干净净的手掌拌弄,触着精白的米粉呵就像搞动着白云。

把汤圆推入汤锅时,像白鸭跳入水中,捞起来,放到陶瓷盘里,和黄糖一起就像诱人的黄珠。

每年冬至日,家家户户都要煮汤圆吃呀,不觉暗中又长一岁了啊!

汤圆,是中国元宵节的传统美食,因地域的差异,叫法与制法不尽相同。北方叫做元宵,是将糖馅放入笸箩中不断滚摇,用类似滚雪球的方式,使糯米粉逐渐包裹在糖馅外制作而成。南方叫作汤圆,则是用上好的精致糯米粉和成面团,再揉捏入馅料的方法制作而成。

Ⅸ 关于冬至吃汤圆的诗词

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回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答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还有一种解释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那天,天还未亮,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围坐吃汤圆。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



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圆时,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