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潼关吏
Ⅰ 杜甫三吏三别的古诗
杜甫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新安吏原文
作者:杜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 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石壕吏原文
作者:杜甫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潼关吏原文
作者: 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新婚别原文
杜甫
莬丝附蓬麻, 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 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 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 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 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 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 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 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 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 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 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 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 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 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 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 与君永相望!
无家别原文
杜甫
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 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 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 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 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 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 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 召令习鼓鞞(pí)。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 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 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 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 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 何以为蒸黎!
垂老别原文
杜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乾。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 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 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Ⅱ 潼关古诗翻赏析
潼关吏
唐 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千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选自《杜少陵集》)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贾
唐 韩愈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侯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选自《韩昌黎集》)
过潼关
唐 石介
昔帝御中原,守国用三策。
上策以仁义,天下无能敌。
其次树屏翰,相维如盘石。
最下恃险固,弃德任智力。
驱马过潼关,览古泪潜滴。
开元帝道明,百蛮奉周历。
田野富农桑,边隅无寇贼。
紫宸日视朝,潼关夜常辟。
天宝君政荒,宫闱养虺蝎。
恩爱成怨疾,心腹生毒螫。
朝闻发渔阳,暮已卷河北。
鸣鼓渡潼关,矢及乘舆侧。
重门徒尔设,关吏安所职。
始知资形势,不如修道德。
(选自石介著《徂徕集》)
潼关
宋、元 汪元量
蔽日乌云拨不开,昏昏勒马渡关来。
绿芜径路人千里,黄叶邮亭酒一杯。
事去空垂悲国泪,愁来没上望乡台。
桃林塞外秋风起,大漠天寒鬼哭哀。
(选自汪元量著《水云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选自张养浩著《金元散曲》)
潼关
清 顾炎武
黄河东来日西没,新华作城高突兀。
关中尚可一丸封,奉诏东征苦仓卒。
紫髯岂在青城山,白骨未收崤渑间。
至今秦人到关哭,泪随河水无时还。
(选自《顾亭林诗集汇注》)
拜杨伯起墓道
清 王士祯
悠悠关内路,驱马桃林塞。
归鸟岳祠边,长河远天外。
大鸟下潼亭,落羽今犹在。
夕日荐苹蘩,愁心逐征旆。
(选自《渔洋山人精华录》)
渡河西望有感
清 王士祯
使者河源复却回,杖藜曾记到云台。
高秋华岳三峰出,晓日潼关四扇开。
星宿海从天上落,昆仑槎自斗边来。
何时更访茅龙去,东望沧溟水一杯。
(选自《渔洋山人精华录》)
潼关二首
清 沈用济
(一)重关踞天险,三辅重神京。
绣岭遥尊岳,黄河曲抱城。
一夫今保障,群盗昔纵横。
星陨何年事,徒伤父老情。
(二)窥关如在井,立马一峰高。
竟失山河险,徒夸汗血劳。
沙虫迷白日,陵谷徙洪涛。
翻使黄巾笑,横行遇汝曹。
(选自《清诗别裁集》)
满庭芳·(和某人而作)潼关
清 曹贞吉
太华垂旒,黄河喷雪,咸秦百二重城;危楼千尺,刁斗静无声。落日红旗半卷,秋风急,牧马悲鸣。闲凭吊,兴亡满眼,衰草汉诸陵。泥丸封未得,渔阳鼙鼓,响入华清。早平安烽火,不到西京。自古王公设险,终难恃,带砺之形。何年月,铲平斥堠,如掌看春耕?
(选自《清名家词》)
潼关
清 王昶
鹑首星芒照九垓,规模百二自秦开。
关山苍莽争天险,文武飞腾出将才。
日软旌旗横戍逻,云连城碟抱烽台。
登高立马休凭吊,看取三峰翠色来。
(选自《清诗选》)
潼关
清 洪亮吉
出险复入险,别山仍上山。
河流五夜色昏黑,一片日红先射关。
壮哉龙门涛,至此始一折。
惊流无风舟尚失,大鱼如龙欲迎日。
风陵津北起黑波,重舸径向中流过。
河声渐远波愈回,却控马首看全河。
君不见,哥舒拒禄山。
魏武破孟起,门开如云列千骑。
喧声动天箭洒地。时平云气亦卷舒。
孱卒立门司启闭。关头饭罢客亦闲。
早有太华开心颜。
(选自洪亮吉著《洪北江全集》)
望潼关
清 峻德
立马风陵望汉关,山峰高出白云间。
西来一曲昆仑水,划断中条太华山。
(选自《清诗选》)
蝶恋花·登潼关城楼
张鸿绩
浊酒难浇心上事,才说登临,又触新愁起。漠漠寒雪千万里,长河落日天垂地。
醉后栏干慵更倚,冷月楼头,谁会悲来意。莫听乌乌桥下水,几多未老英雄泪。
(选自《清诗选》)
潼关
清 朱维鱼
虎视龙兴踞上游,洞开四扇俯神州。
西来翠叠三峰色,东去河兼八水流。
赤帝偏能降轵道,青骡底事出延秋。
唐陵汉阙俱黄土,独剩秦时月照愁。
(选自《湖海诗传》)
“潼关行”示杨广文
清 魏源
久闻潼关名,今识潼关面。
此去华阳尚数程,天险谁言一当万?
雨止岳岫秋容青,风来关塞河声健。
坐觉苍茫万古心,犹逐风雪四时变。
客言:十二连环堞,古设禁沟之西北。
连山堑谷亘西南,锁断飞鸟无形迹。
灞浐惟防东寇来,汴京又杜西师出。
间道尚闻商县攻,变局纷纷罕沿袭。
守秦不守关,守关不守沟。
守沟不建堡十二,肘腋腹背差千秋。
我谓客言意深苦,请更为君扩胸腑。
战车变骑骑变步,山川地利皆殊古。
成皋函谷古金汤,步攻近世谁嵎虎。
书生史事空撑拄,不若浊醪战尊俎。
华山渐去骊山来,明朝更赋汤泉哀。
(选自《魏源集》)
长亭怨·由函谷至潼关作
清 江开
问谁把天根攻剖,万古行人,地中盘走。月落听鸡,仰天如线但垂手。谷风排触,山自作、边声吼。令尹此为谁?识紫气、从东来否?翘首。又潼关四扇,壁立半天雄陡。河声岳色,聚眼底、让谁销受?且搁下,砺带山河,好明日、新丰沽酒。笑虎视龙兴,都付阳关烟柳。
(选自江开著《浩然堂诗稿》)
出潼关渡河
清 谭嗣同
平原莽千里,到此忽嵯峨。
关险山争势,途危石坠窝。
崤函罗半壁,秦晋界长河。
为趁斜阳渡,高吟击楫歌。
(选自《谭嗣同全集》)
潼关有感
清 季振宜
兴亡非一代,形胜览层楼。
渭水千年浊,秦川万里秋。
豺狼互吞噬,盗贼化王侯。
邮置无余马,皇华不肯休。
(选自《清诗别裁集》)
潼关道
清 卓尔堪
在昔泛舟役,输粟救晋饥。
富强由来旧,今也忽流离。
上天祸咸阳,三年望云霓。
犁锄无所施,黄犊充晨炊。
贫者死家园,富者走天涯。
绮罗犹被体,银筝手提携。
高车驾无马,足茧卧路啼。
远行为就食,途荒力易疲。
倾囊出珠玉,难以易铺糜。
银筝碎道旁,此生无乐时。
饥饿知不免,首丘是所宜。
俯视儿与女,娇小饱狐狸。
(选自卓尔堪著《近青堂诗集》)
潼关有感
清 顾嗣协
百二雄关入望遥,流亡满目叹萧条。
五年赤地难逢雨,近来疲民无可招。
雪拥秦山常叆叇,风回河岸自飘摇。
从今祀典崇西岳,筹策无烦问采樵。
(选自《清诗纪事初编》)
早过潼关呈屠参政
清 王太岳
日上关门宿雾收,角声悲壮肃高秋。
山连二华横秦塞,水控三川下豫州。
行处牛羊归聚落,几家鸡犬共林邱。
风流输与屠夫子,深坐溪亭理钓钩。
(选自《湖海诗传》)
潼关遇雪
清 严长明
乱山缺左角,献出城楼牙。
双旗扬清风,萧瑟不满笳。
程途已牢落,况乃雪片加。
蓰空著人面,杂以尘与沙。
行行欲投止,土室不数家。
居人面黧黑,见客如惊霞。
此间讵堪宿,奈彼前途赊。
因思采薇歌,霏霏怨行车。
我今岂无感,辛苦将谁夸。
(选自《湖海诗传》)
潼关望黄河
清 吴禄贞
走马潼关四扇开,黄河万里逼城来。
西连太华成天险,东望中原有劫灰。
夜烛凄凉数知己,秋风激烈感雄才。
伤心独话兴亡事,怕听南飞塞雁哀。
(选自《辛亥革命诗词选》)
月夜宿潼关,见孤雁飞鸣而过
民国 于右任
河声夜静响犹残,孤客孤雁上下看。
大野飞鸣何所适?中原睥睨一凭栏。
严关月落天将晚,故园春归梦已阑。
马鬣余年终有恨,南来况复路漫漫。
出关作
民国 于右任
自断此身休问天,余生岁岁滞关前。
逐尘京路双黄鹄,啼血乾坤一杜鹃。
眼底河山悲故国,马头风雪忆当年。
殷勤致谢关门柳,照见行人莫妄牵。
潼关道中
民国 于右任
(一)
慷慨同仇有古风,开关几次出关东。
河声月色天景句,写出秦人血战功。
(二)
世乱争雄为要害,时平设险亦严疆。
桃花红雨梨花雪,飞去飞来傍战场。
归陕次潼关作
民国 于右任
迟我遗梨有几何?天饕人疟两难过。
河声月色都非昔,老入关门涕泪多。
浪淘沙·潼关感赋
民国 于右任
形势望中收,古国神游。纤儿一逝溃齐州。如此雄关难坐守,竖子无谋。
惊鸟再来投,寤寐恩仇。明知不返也难留。天降繁霜人雪涕,白尽鸟头。
(选自《于右任诗词选》)
潼关道中
民国 续范亭
七尺堂堂一丈夫,游秦数载胡为乎?
凄凉夜雨潼关道,笑问田文得志无?
夜宿潼关
民国 续范亭
华阴一路景凄凉,夜宿潼关更漏长。
鸡鸣犬吠豫秦晋,浪激沙翻洛渭黄。
老凤西游悲左计,中条北望忆前场。
十二连城称要害,风云迭次起萧墙。
《选自续磊·穆青《续范亭诗集》)
Ⅲ 潼关古诗的译文作业帮
潼关吏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译文
士卒劳役是多么劳苦艰辛,在潼关要道筑城。
大城比铁还要坚固,小城依山而筑,高达万丈。
请问潼关吏:你们重新修筑潼关是为了防御叛军吗?
潼关吏邀请我下马步行,为我指着山隅为我介绍情况:
“那些防御工事高耸入云端,即使飞鸟也不能越逾。
胡贼来犯只要据守即可,又何必担心西都长安呢。
您看这个要害的地方,狭窄到只能一辆车子通过。
在战事紧急时挥动兵器拒守,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呀。”
“令人哀痛的是桃林塞那一败仗,唐军死伤极多,惨死黄河。
请嘱咐守关诸将领,千万别蹈哥舒翰仓促应战的覆辙。”
注释
⑴潼关:在华州华阴县东北,因关西一里有潼水而得名。
⑵草草:疲劳不堪之貌。何:多么
⑶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上句言坚,下句言高。城在山上故曰万丈余。
⑷备胡:指防备安史叛军。
⑸要:同“邀”,邀请。
⑹连云列战格:自此句以下八句是关吏的答话。连云言其高,战格即战栅,栅栏形的防御工事。
⑺西都:与东都对称,指长安。
⑻丈人:关吏对杜甫的尊称。
⑼艰难:战事紧急之时。奋:挥动。
⑽桃林,即桃林塞,指河南灵宝县以西至潼关一带的地方。
⑾哥舒:即哥舒翰。
Ⅳ 潼关古诗翻译
潼关吏翻译:
士卒劳役是多么劳苦艰辛,在潼关要道筑城。大城比铁还要坚固,小城依山而筑,高达万丈。
请问潼关吏:你们重新修筑潼关是为了防御叛军吗?潼关吏邀请我下马步行,为我指着山隅为我介绍情况:“那些防御工事高耸入云端,即使飞鸟也不能越逾。
胡贼来犯只要据守即可,又何必担心西都长安呢。您看这个要害的地方,狭窄到只能一辆车子通过。在战事紧急时挥动兵器拒守,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呀。”“令人哀痛的是桃林塞那一败仗,唐军死伤极多,惨死黄河。请嘱咐守关诸将领,千万别蹈哥舒翰仓促应战的覆辙。”
潼关吏原文:
唐代: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4)古诗潼关吏扩展阅读:
潼关吏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诗题下有小注:“安禄山兵北,哥舒翰请守潼关,明皇听杨国忠言,力趣出兵,翰抚膺恸哭,而出兵至灵宝潼关遂失守。”
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之战爆发,唐军在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大败,安史叛军乘势进逼洛阳。
如果洛阳再次失陷,叛军必将西攻长安,那么作为长安和关中地区屏障的潼关势必有一场恶战。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经过这里时,刚好看到了紧张的备战气氛,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潼关吏
Ⅳ 《绝句二首》全文古诗和解释
绝句二首
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5)古诗潼关吏扩展阅读:
第一首写于成都草堂,诗一开始,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第二首,继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深感当时政治黑暗,毅然辞官,一路西下,经秦州、同谷等地来到四川成都,居于浣花溪畔。并在那里建立草堂一座,在成都生活了将近四年的时间,期间与严武结交甚密,严武荐其为剑南节度使蜀中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并赐绯鱼袋。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以排律、五言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
杜甫一生写诗4000多首,流传下来的有1400多首,其诗深刻反映大唐帝国由盛转衰历史时期内的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和人民生活疾苦,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所以他的诗被后世成为"诗史",他本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Ⅵ 杜甫著名古诗词(代表作)
“三吏”,“三别”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
新安吏
作者: 杜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暮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嚎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越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潼关吏
作者: 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新婚别
杜甫
兔丝附蓬麻, 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 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 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 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 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 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 找沽钗也亍?
生女有所归, 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 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 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 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 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 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 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 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 与君永相望! 无家别
杜甫
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 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 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 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 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 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 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 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 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 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 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 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 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 何以为蒸黎!
垂老别
杜甫
四郊未宁静, 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 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 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 所悲骨髓乾.
男儿既介胄, 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 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 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 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 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 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 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 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 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 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 塌然摧肺肝.
Ⅶ “潼关”的诗词
《山坡羊 潼关复怀古》《制潼关吏》《潼关》《留别》《晓》
Ⅷ 《潼关吏》,古诗,拼音的。而是主要讲
《潼关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古,为“三吏三别”之一。
此诗借潼关吏之口专描述潼关天险,表达了属诗人对当初桃林一战溃败的遗憾,希望守关将士们一定要以史为鉴,好好利用潼关天险保卫长安的安全。
以缓急有致、神情毕现、形象鲜明的对话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和神态,是此诗主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