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诗词
㈠ 望着打雷诗句什么想起诗句什么
《九歌·山鬼》
【先秦·楚】屈原
雷填填兮雨冥冥,
猨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
思公子兮徒离忧。
解读:《九歌》是先秦的祭祀歌,而其中的这首《山鬼》祭祀的就是山神。多情的山鬼与心上人幽会,再次等待心上人而心上人未来,这四句展现的就是凄凉心情下的的山林夜景。雷雨之夜声音越大,越显得山林幽深静寂。这凄风苦雨的无边静寂中,充满了哀切的情思。
★《喜雨诗》
【汉末·魏】曹植
太和二年大旱,三麦不收,百姓分为饥饿。
天覆何弥广,苞育此群生。
弃之必憔悴,惠之则滋荣。
庆云从北来,郁述西南征。
时雨中夜降,长雷周我庭。
嘉种盈膏壤,登秋毕有成。
解读:此诗写于诗人政治上受迫害最严重的时候,因而,作品所写的旱苗望雨,也可能暗寓自己处境艰难,心情抑郁。关心百姓疾苦的同时,也充满了内心的自怜。春雷降雨,既是百姓的欢乐,也暗含着自己被皇帝包容、恩泽的希冀。
★《蜀道难》
【唐代】李白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
解读:《蜀道难》这一段描绘的是逶迤千里的蜀道最为奇险的一段风光。飞湍、瀑流、悬崖、转石,这组快镜头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对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惊心动魄,浪漫主义激情融贯其间。
★《夏日叹》
【唐代】杜甫
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
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
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
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
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
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
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
浩荡想幽蓟,王师安在哉。
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
眇然贞观初,难与数子偕。
解读:这首诗前半部写旱灾,后半部写战乱,对天灾人祸表达了自己的感慨,极言民生疾苦。在请问苍天无雷时似乎也在暗示朝政失度,现实无奈,忧虑局势,遥想当年盛世,比照如今更添怨愤。一个忧国忧民,充满怜悯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戏答元珍》
【宋代】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解读: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谪后所作,借早春景色,表现出谪居山乡的寂寞心情和自解宽慰之意。尤其是第二联,似乎还带着冰冻之声的春雷,在惊蛰时分也惊醒了竹笋,它们听到了春天的讯息,准备振奋精神破土而出。以一个“欲”字赋予竹笋以知觉,可算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妙笔。
★《沁园春·梦孚若》
【宋代】刘克庄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
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
天下英雄,使君与操,馀子谁堪共酒杯。
车千两,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
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
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
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解读:这首词虚实结合,借助梦境写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虚实相映,对比强烈,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之情以及报国无门的愤愤之情。梦中出征鼓如雷,现实晨鸡催人醒,梦境值得留恋,但实际生活的境遇却如此残酷无情,叫人如何不悲愤?
★《秋日田园杂兴·其八》
【宋代】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
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
一夜连枷响到明。
解读:范成大诗风平素简易,浅显清新,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因为他心中时刻保持者对农民的深切关心。这首小诗写秋季农家打场的快乐,透露着丰收的喜悦。挥枷打场的声音如同轻雷,彻夜不停虽然辛苦,却洋溢着欢声笑语,这样的快乐简单朴实,让人心动。
★《已亥杂诗》
【清代】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解读:龚自珍时期,清朝已经山雨欲来。敏感的诗人看到了社会的危机,因此在这首诗中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着杰出人才,渴望带来风雷般的变革。整首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洋溢这热情的战斗姿态,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㈡ 关于雷的诗句有哪些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清代:张维屏《新雷》
大自然早已安排好了万紫千红,只等春雷一响,百花就将竞相开放。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先秦:佚名《殷其雷》
听那隆隆的雷声,在南山的阳坡震撼。怎么这时候离家出走?实在不敢有少许悠闲。勤奋有为的君子,归来吧,归来吧!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唐代:李白《蜀道难》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水石相击转动像万壑鸣雷一般。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宋代:黄庭坚《清明》
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宋代:秦观《春日》
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雨后初晴,阳光好像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唐代: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东风飒飒,阵阵细雨随风飘散纷飞,荷花塘外的那边,传来了声声轻雷。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宋代:欧阳修《戏答元珍》
残余的积雪压在枝头好象有碧桔在摇晃,春雷震破冰冻那竹笋也被惊醒想发嫩芽。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先秦:佚名《终风》
风凄凄呀天昏地暗阴沉沉,雷声远远地传来约约隐隐。梦乡醒来就再也难以入睡,我总是不能排谴倍感伤心。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唐代:李商隐《无题四首》
飒飒的东风吹来阵阵的细雨,阵阵轻雷响彻荷花池塘内外。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明代: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
疾风驱使着骤雨倾倒在高城,乌云密布,雷声殷殷隆隆。
㈢ 关于雷的诗句古诗
1、投翣倚床,其音如雷。——《蚊对》
2、昨宵殷其雷,风过齐万弩。——《雷》
3、巫峡中宵动,沧江十月雷。——《雷》
4、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沁园春》
5、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闻雷》
6、雕轮丹毂,杂沓展轻雷。——《满庭芳》
7、水国春雷早,阗阗若众车。——《闻春雷》
8、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塞下曲》
9、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怨歌行》
10、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春雨早雷》
11、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登单于台》
12、雷声却擘九地出,殷殷似挟春俱来。——《雷》
13、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游泰山六首》
14、轻雷淡雨,似晚风、欺得单衣。——《新荷叶》
15、闲人倚柱笑雷公,又向深山霹怪松。——《雷公》
16、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新雷》
17、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春日》
18、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
19、泻雾倾烟撼撼雷,满山风雨助喧豗。——《瀑布》
20、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忆江上吴处士》
21、雷隐隐,感妾心,倾耳清听非车音。——《杂言诗》
22、一啸震天河汉惊,春雷滚过远山鸣。——《雷阵雨》
23、鼓腕腾棍晴雷收,舞腰困褭垂杨柔。——《长歌行》
㈣ 新雷古诗怎么写
新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2分)
(2)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4分)
今年重庆市高考语文阅卷,笔者作为第四大题的阅卷组长,负责古文翻译、古诗鉴赏、名句默写的阅卷工作,对古诗鉴赏一题深有感触,现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一、 命题者的意图解读
今年,重庆卷的古诗鉴赏,从命题的形式上看,是两首诗比较鉴赏,与湖北卷的形式相同;从选择的古诗材料上看,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是初中教材,是学生学过的篇章,算是“熟章”,张维屏《新雷》一诗学生没有学过,算是“生章” ,生熟相配,既考了学生的知识又考了学生的能力,符合高考命题的基本思想;从命题者的意图来看,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这实际上是为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扎扎实实搞好教材的教学工作,夯实学生的古诗阅读基础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从设置的题目来看,重庆卷设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有两个小问。第一个小问“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这个题主要是考学生对诗词中的关键字词的理解。纵观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几乎都考了对诗词关键字词的理解,比如:辽宁卷古诗鉴赏的第二问“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第二个问是“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这实际上是考学生对诗句的具体理解。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几乎都考了对诗句的具体理解,比如安徽卷古诗鉴赏第一问“‘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设置的第二个问是“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表面上是考对两首诗的末句理解,实际上是考学生对两首诗的整体把握。
由于题量和分值等原因,今年重庆卷古诗鉴赏没有考表现手法和艺术手法等,全国许多省市都考了这方面的问题,今年不考不等于明年不考,来年的高三教师和学生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二 对评分细则的解读
对高考评分细则的研究,有助于来年的高考复习,有助于提高得分率。高考评分非常讲究得分点,考生一定要有得分点的意识。 比如, 今年重庆卷古诗鉴赏第一题“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这道题两个问,共2分,考生应猜得到一问一分,第一个小问实际上是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答案就在原诗句之中,只要答道“觉春生”“安排着”“只待”三个关键词中的两个,给1分,答对一个不给分,照抄原诗句不给分。第二个小问只要答出“新雷响”,暗示春天到来即可(当然,答出比喻或象征意义的也得分)。其实这个答案也是扣原诗句中的关键词“却有情”“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第二问“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这个问4分,考生应该猜得到,分别把每一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答对了各2分, 《新雷》的末句“只待新雷第一声”寄托了作者对新生活、新气象(未来、前途、前景、机遇、生活……)的渴望(盼望、期望、期盼……);《己亥杂诗(其五)》的末句“化作春泥更护花” 寄托了作者对新事物(后辈、晚辈……)的关爱 (奉献、甘愿牺牲……)。答对了修饰语1分,答对了中心词1分。在制定评分标准的时候,我们尽可能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在操作过程中本着能给分,就尽量给分;能不扣分,就尽量不扣分的原则进行评分。从阅卷的情况来看,第一题得分率较高,第二题得分率较低,平均得分在3分左右,总的来说这道题的得分率较低。这说明古诗鉴赏依然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
三 古诗鉴赏答题技巧
1、要弄清楚写了什么。每一首诗词,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思乡、怀古、忧愁、伤离、憧憬,也可能是对社会、人生的感悟等等,在高考场上我们如何准确、迅速的把握作者写的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呢?首先,是要抓住题目、作者和注释,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著名诗人往往有特定的生活背景,他的诗歌要表达特定的思想和感情。题解、注释常常暗示我们答题的思维方向。比如:辽宁卷选了苏轼的《东坡》, 题解“[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联系中学教材对苏轼的介绍,知道他因“乌台诗案”贬到黄州,这时期他的作品大都表现了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乐观旷达的情怀。知道了这一点,答准题就并不难。其次,抓住诗歌的关键词语。关键词语往往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走向。比如今年的重庆卷对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末句的理解,就要抓住“更护花”这三个关键字。第三,注意词语的隐含的意义。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含蓄,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字的骨子里含有深刻的,甚至是多重的意义,古诗鉴赏就是要嚼出骨子里的深味。今年湖北卷古诗鉴赏,苏轼的《东坡》中“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第四,注意用典。典故、神话、传说一般都有比较固定的含义,诗人用典往往使作品容量更大,思想更深刻,表现力更强,读者联想的空间更宽广。了解用典对我们整体把握全诗很有帮助。
2 要弄清楚是怎样写的。写诗要讲章法,叶圣陶老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阅读就要根据诗的特点,披文入情,准确把握诗的内涵。首先,抓住典型细节。诗人常常通过细节,透露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比如:李商隐《端居》“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诗人借助对“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其次,抓住全诗的整体结构,因为诗的结构安排不同,诗人要突出的思想和主题也不同。今年四川卷古诗鉴赏,周密《夜归 》第一问“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这个题实际上就是考学生对整体结构的把握。第三,抓住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今年重庆卷的第二问“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就是考学生对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的把握。第四,学会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表达角度。高考一般都是选一些比较短的诗,这些诗往往都要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高考诗歌鉴赏要特别注意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弄清作者通过哪些景物构成一个什么意境。比如:今年安徽卷,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
诗人就善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其次,注意环境的渲染。在诗歌中,诗人常常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达思想和感情,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今年湖北卷古诗鉴赏第二问“《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这道题,实际上就是考这个知识点。
3 表达。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古诗鉴赏题,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定势,都是客观表述题。在高考场上,许多考生在表述的时候缺乏应有的得分技巧,丢失了应得的分数。第一,表述要扣题,要审定清楚命题者问的什么,比如,今年重庆卷古诗鉴赏第一问“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许多考生答成“万紫千红”, “万紫千红”是“新雷”之后的结果,而不是造物‘有情’体现的地方。第二,一定要从原文本中去筛选答案信息。高考古诗鉴赏题,不可能出得过于偏僻、艰深,基本上都能从标题、作者、原诗、注释等捕捉到答案信息。今年重庆卷古诗鉴赏第一问就是就是如此。第三,表述要准确,重点要突出。答题的切入点要准确,用语要准确。问什么答什么要搞清楚,才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比如:今年全国二卷,第一问“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第一个小问就是要考生表态,是或不是,第二个小问就是要考生抓住这个画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明白了题意,答题就不会找不到方向。第四,答题要前后联系,答题切不可孤立地抓住一句两句诗来理解,一定要联系题目、作者、注释、写作的背景、原诗的上下文(甚至类似的诗作),反复斟酌 ,仔细推敲答题的思路和要点。比如,今年重庆卷古诗鉴赏第二问“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就是要考生通过比较来揣摩两首诗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第五,要善于联想和想像,比如:今年的湖北卷古诗鉴赏,第一问“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答题的时候就要善于联想,原来诗人用水来喻离愁和友情悠长。这样的诗词,我们学了不少,李煜的《虞美人》、李白的《赠汪伦》等等,今年重庆卷古诗鉴赏的第二问“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许多考生就不知道把“只待新雷第一声”,联想到对社会变革的热切期待;将“化作春泥更护花”,联想到无私的牺牲精神或甘心奉献精神。要么就新雷谈新雷,就落花谈落花;要么胡乱答一通。第六,表述过程要完整。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明确从那儿找到切入口下笔作答,中间要阐述什么问题,踩到哪些要点,最后如何终结,比如:今年的湖北卷第二问“《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怎样”一词,就明确的告诉考生要把容情于境的过程答出来。从今年重庆卷的古诗鉴赏答题来看,许多考生答题过程不完整,答题过程中不善于踩点。其实,高考场上,考生的答题不可能与标准答案一模一样,只要答到临近点都可以得分。所以,在平时训练过程中,老师不要只念标准答案,应与学生探讨可能的得分范围;学生也不要只迷信一种答案,要多思考,还可以怎样表述。
四、现说现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⑴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如果认为用“对”或其它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⑵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㈤ 描写雷的诗词(全诗)有哪些
描写雷的诗词(全诗)有:《雷》、《闻春雷》、《七月十七晚行湖塘雷雨大作》、《七月十九日大风雨雷电》、《春雨早雷》、《雷》、《中夜闻大雷雨》
㈥ 描写雷的诗句大全
1、《中夜闻大雷抄雨》——宋·陆游
雷车驾雨龙尽起,电行半空如狂矢。
中原腥膻五十年,上帝震怒初一洗。
黄头女真褫魂魄,面缚军门争请死。
已闻三箭定天山,何啻积甲齐熊耳。
捷书驰骑奏行宫,近臣上寿天颜喜。
合门明日催贺班,云集千官摩剑履。
长安父老请移跸,愿见六龙临渭水。
从今身是太平人,敢惮安西九千里!
2、《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宋·苏轼
已外浮名更外身,
区区雷电若为神。
山头只作婴儿看,
无限人间失箸人。
㈦ 云雷的嵌云雷古诗词
“云雷既奋腾,草木遂萌芽。
乃知良二千,德足为国华。” “开元天宝号太平,快活三郎偏纵情。
帝闲天骥云雷駃,回首绝怜妃子醉。
海棠酣春睡未足,扶上马时颓山玉。”。
㈧ 水声涛涛波欲立,浪声阵阵声如雷诗词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清溪》 王维【唐】
㈨ 描写雷的诗词(整首)
《闻雷》
——唐·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只解劈牛兼劈树,不能诛恶与诛凶。(唐·李晔《咏雷句》)
《春雨早雷》
——唐·张说
东北春风至,飘飘带雨来。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树蔼悬书阁,烟含作赋台。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美人宵梦著,金屏曙不开。无缘一启齿,空酌万年杯。
《雷》
——唐·杜甫
大旱山岳燋,密云复无雨。南方瘴疠地,罹此农事苦。封内必舞雩,峡中喧击鼓。真龙竟寂寞,土梗空俯偻。吁嗟公私病,税敛缺不补。故老仰面啼,疮痍向谁数。暴尪或前闻,鞭巫非稽古。请先偃甲兵,处分听人主。万邦但各业,一物休尽取。水旱其数然,尧汤免亲睹。上天铄金石,群盗乱豺虎。二者存一端,愆阳不犹愈。昨宵殷其雷,风过齐万弩。复吹霾翳散,虚觉神灵聚。气暍肠胃融,汗滋衣裳污。吾衰尤拙计,失望筑场圃。
《雷》
——唐·杜甫
巫峡中宵动,沧江十月雷。
龙蛇不成蛰,天地划争回。
却碾空山过,深蟠绝壁来。
何须妒云雨,霹雳楚王台。
《闻春雷》
——唐·司空曙
水国春雷早,阗阗若众车。
自怜迁逐者,犹滞蛰藏馀。
《雷公》
——唐·韩偓
闲人倚柱笑雷公,又向深山霹怪松。
必若有苏天下意,何如惊起武侯龙。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
——宋·苏轼
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
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
《雷》
——宋·陆游
君不见,冬月雷,深藏九地底,寂默如寒灰。纷纷槁叶木尽脱,蠢蠢蛰户虫争坯。坚冰积雪一朝尽,风摇天边斗柄回。雷声却擘九地出,殷殷似挟春俱来。鱼龙振鳍熟睡醒,桃李一笑韶颜开。候耕老农喜欲舞,掀泥百草知谁催。惟嗟妇女不解事,深屋揜耳藏婴孩。吾闻阴阳有常数,非时动静皆为菑。无人为报阿香道,时来何至劳卿推。
《七月十九日大风雨雷电》
——宋·陆游
雷车动地电火明,急雨遂作盆盎倾。
强弩夹射马陵道,屋瓦大震昆阳城。
岂独鱼虾空际落,真成盖屐舍中行。
明朝雨止寻幽梦,尚听飞涛溅瀑声。
《七月十七晚行湖塘雷雨大作》
——宋·陆游
电火雷车下九关,我行暮出郊原间。
鬅鬙暗树类奇鬼,突兀黑云如壤山。
江潮默应鳗岫溢,铁锁自脱梅梁还。
今夕虚檐泻悬瀑,预知高枕听淙潺。
《中夜闻大雷雨》
——宋·陆游
雷车驾雨龙尽起,电行半空如狂矢。中原腥膻五十年,上帝震怒初一洗。黄头女真褫魂魄,面缚军门争请死。已闻三箭定天山,何啻积甲齐熊耳。捷书驰骑奏行宫,近臣上寿天颜喜。合门明日催贺班,云集千官摩剑履。长安父老请移跸,愿见六龙临渭水。从今身是太平人,敢惮安西九千里!